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華嚴經講話 七、淨心之功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七、淨心之功德——賢首菩薩品

  一念之淨心——五台山華嚴寺無著

  山西省五台山之東台與北台間,有山谷名為「樓觀谷」,谷中有洞窟,名為「金剛窟」。相傳此金剛窟即時文殊菩薩示現這處所。於五台山思陽嶺,有一文殊菩薩化身之老人,曾囑佛陀波利自印度攜來《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當佛陀金剛窟中聽文殊菩薩宜講《華嚴經》。

  無著本於終南山雲華寺,依華嚴宗第四祖澄觀學華嚴。大歷二年(公元七六七年)入五台山,欲見文殊菩薩。無著於是年五月至華嚴寺。

  當無著行至金剛窟前時,遇風一老翁。問道:「從何處來?」

  無著答道:「聽說此處有金剛窟,特前來尋訪。」

  老人以指指向一處,無著見該處有一寺院。遂隨老人之後來至寺門。有一童子出而開門。入內後,見該殿堂皆為黃金所成。無著並於該處以琉璃之茶具飲茶。當無著向老人表示希望留一宿夜時,老人勸其歸去,並於堂前以偈於道:

  若人靜坐一須史,勝造恆沙七寶塔;

  寶塔畢竟壞微塵,一念淨心成正覺。

  一瞬間之靜坐,勝於造作七寶塔,因寶塔畢竟會毀壞,而一念之清淨心則能成正覺。老人如此地開示無著。當童子送無著至金剛窟前時,告以剛才所見之寺院名為般若寺。於分別時,童子亦以偈文說道:

  面上無瞋供養具,口裡無瞋吐妙香;

  心裡無瞋是真寶,無染無著是真如。

  此偈即說面、口、心三者無瞋之重要性,因真如者,乃無染污、無執著。當無著低頭向童年子禮謝後,再抬頭時已不見童子,且般若寺亦同時消失,只見荒涼之巖山;而適才見老人之處,則湧起無數白雲,披靡於谷間。

  當無著於訝異時,但見文殊菩薩乘大獅子,無數眷屬隨後,俄而,自東方湧現一片烏雲,蓋住所有景象。無著將所見之不思議現象,說與來自汾州(山西省汾陽縣)菩薩寺之僧修政等六人知,其人等正於金剛窟前禮拜,眾人皆謂無著所見之老人,即文殊菩薩之化身。(《廣清涼傳》卷中)

  信為功德之母

  於〈淨行品〉中敘說清淨行之文殊菩薩,接著請賢首菩薩敘述淨信之功德。此即普光法堂會之最後會〈賢首菩薩品〉,因系賢首菩薩所說,故以之為名。賢首者,「當體至順調柔曰賢,為顯吉祥勝德超絕曰首。」(《探玄記》卷四),即智慧賢明,其德殊勝之菩薩。

  應文殊菩薩之問,賢首菩薩以偈答道:

  佛子善谛聽,菩薩諸功德,

  無量無有邊,我當隨力說,

  菩薩少功德,我之所演暢,

  如海一微·。

  賢首菩薩說:菩薩之功德無量無邊,我僅以自身之能力,敘述少許。

  於佛及法僧,起深清淨信;

  信敬三寶故,能發菩提心。

  因信敬佛法僧三寶,於三寶起清淨之心,此即最初之發心。於五台山金剛窟,文殊菩薩曾對無著說「一念淨心成正覺」,所謂淨心者,即清淨之信。

  因此,必須放棄自身之所有及五欲之樂。

  不求五欲樂,寶貨諸財利;

  亦不求自安,希望世名聞。

  即說明不求五欲之樂,及寶石、財產、名譽等,更不僅為自身求心之安樂。此實非一般世俗者所能奉行,因生存於現世中之眾人,正為追求上述之欲望而受諸苦惱。欲拔除眾生之苦,而生起救度之悲願者,即菩薩之發心,此「發心」畢竟非凡夫所能辦到,乃菩薩方有如此發心。

  深信諸佛及正法,亦信菩薩所行道;

  正心信向佛菩提,菩薩因是初發心。

  若欲發心,必先敬信諸佛及正法;若不信諸佛及正法,則不能發心。其次,須信菩薩所行之道,信向佛菩提,如此方能發心。

  接著所說者,乃著名之傳言:

  信為道元功德母,增長一切諸善法;

  除滅一切諸疑惑,示現開發無上道。

  「信為道元功德母」之語,乃有名之言,於後世常為佛教徒所引用。《大智度論》中之「佛法大海,以信能入」,同樣地為常被引用之名言。

  接著,賢首菩薩又說:

  信能捨離諸染著,信解微妙甚深法;

  信能轉勝成眾善,究竟必至如來年。

  信者,能捨離諸染著。五台山金剛窟之童子,曾向無著說「無染無著是真如」,能捨離染著,即為信,即為真如。如真如超越性之實體等,無處可尋。心若能澄淨,即為信。文殊菩薩所說「一念淨心成正覺」之「一念淨心」,即為信。若以支配人類之超越者——神,或妄想為宇宙根源之一心,而信仰真如,則實非為信。

  心若澄淨,則能理解深奧之教法,亦能奉行眾善法,如此,欲達佛境界亦不難。

  信永除滅一切惡,信能逮得無師寶。

  以此清淨之信,則能除一切惡,亦能體得無師之寶。

  平等供養

  其次,說明「信」應如何實現?

  若信恭敬一切佛,則持淨戒順正教;

  若持淨戒順正教,諸佛賢聖所贊歎。

  此即說明守持淨戒、隨順正教之重要。

  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

  戒者,無上菩提之本,若無戒則不能起信,亦因戒而心得清淨。

  若能得生諸佛家,則於諸法無所著;

  若於諸法無所著,則得深心妙清淨;

  若得深心妙清淨,則得殊勝無上心。

  因守戒而獲得清淨心,則能投生於諸佛之家;如此,於一切事物即不生執著;能不生執著,則心更能清淨,即可得殊勝無上之心。

  即得殊勝無上心,則得以修持波羅密。

  若得無上殊勝心,則修一切波羅密;

  若修一切波羅密,則能具足摩诃衍。

  六波羅密為大乘佛教菩薩之實踐德目。波羅密者,即梵語paramita之音譯,為到彼岸之意,譯為「度」。則六波羅密即六度。六種德目,即:(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禅定、(六)智慧。此中,第一項布施,尚可分為:財施(施捨財物)、法施(教示真理)、無畏施(令獲安心)。

  欲實踐六波羅密,亦非易事,尤以在家生活者更難。惟有於可能之范圍內實行,或以現代化之解釋方式去實踐。若欲完全付諸實行,則非菩薩莫屬。

  僅「布施」一項而言,對任何人平等施捨,實非易行之事。慈覺大師之《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中,有如下之記載:入此山者,自然得起平等之心。山中設齊,不論僧俗男女大小,皆平等供養,亦不視尊卑大小。

  即凡入五台山者,不論何人皆能生起平等心。一日,五台山華嚴寺設大齊會,凡俗、男女、乞食、貧困者等皆聚集而來。均想獲得少許余惠。時,施主說:「於此設齊會,乃為供養山中僧眾,如此施捨乞食者,並非本來意願。」

  其時,乞食者中有一孕婦,除自己要求一份飯食外,更為胎兒索一份。施主怒罵不給。孕婦哀求道:「胎兒雖未降生,若計算人數亦應為一人,請將此子之一份施捨吧!」

  施主大怒,斥道:「豈有此理!胎兒尚未誕生,如何能食?」

  孕婦道:「既然胎兒之一份不給,則自己亦不能獨食。」

  說罷,即起立步出食堂。

  時,孕婦方步出食堂,即變成文殊菩薩之形象,並放出無數光明,照遍各處。隨即乘金毛獅子,於眾多菩薩隨從之下騰空而去。

  此時,因齊會聚集而來之數千人眾,皆湧至戶外,茫然拜倒地面,放聲哭泣,悲歎,忏悔,熱淚滂沱而下,聲聲唱念「大聖文殊菩薩」。然而,盡管聲啞淚枯,文殊菩薩卻不再現。

  時眾人皆無心飲食,同發願道:「自今已後,送供設齊,不論僧俗、男女、大小、尊卑、貧富,皆須平等供養。」

  不論男女、尊卑、貧富,自此,於五台山設供時,皆能平等供養。慈覺大師訪問華嚴寺時,見食堂中男女排成一列,女眾中有抱持幼兒者,亦皆能獲得幼兒之一份。又如童子、沙彌、男僧、尼尊等,亦皆列隊成排,平等受供。圓仁所謂「入此山者,自然得起平等之心」,乃因目睹齊會之情況所致。僅「布施」之一項,欲對任何人平等施捨,其因難不難測知。

  映現萬象——海印三昧

  其次,〈賢首品〉中敘述十種昧門。所謂十種三昧門,即:

  一、圓明海印三昧門。

  二、華嚴妙行三昧門。

  三、因陀羅網三昧門。

  四、手出廣供三昧門。

  五、現諸法門三昧門。

  六、四攝攝生三昧門。

  七、窮同世間三昧門。

  八、毛光覺照三昧門。

  九、主伴嚴麗三昧門。

  十、寂用無涯三昧門。

  信之作用無限。此約攝十種三昧門而言。信之根本作用,即第一項之圓明海印三昧門,其余九門皆為作用中之作用。

  圓明海印三昧門者,乃敘說佛菩薩之示現。

  或有剎土無有佛,於彼示現成正覺;

  或有國土無有法,於彼示現說法藏。

  首先,無佛或無佛法之國土,佛即示現於彼國土。更有捨棄世間一切名譽與利益之菩薩,為教化眾生而示現於十方。五台山之文殊菩薩,亦時時示現於各種種場合,度化眾生。或示現老人,或示現乞食之孕婦,而救度眾生。

  或現男女種種形,天人龍神阿修羅,

  隨諸眾生若干身,無量行業諸音聲。

  即謂佛菩薩為度化眾生,示現男女、天人、龍神、阿修羅等諸身,或出諸聲。此乃觀音菩薩應現三十三身之說。

  如上所述之佛菩薩所以能隨時隨處應現世間,即「海印三昧」之作用所致。至於,何謂「海印三昧」?如海中風浪平息時,一切歸於寂靜,則萬象皆現於海面;無明、煩惱之風波滅除時,清靜之心海中,即映現出三世一切諸現象。此即「海印三昧」。略而言之,即一念之淨心。內心澄淨時,即謂海印三昧。一念之「念」字,即「今心」。即說明「現今之心」若清淨,是為海印三昧。於清淨之心中,即能映現一切。

  上述之海印三昧,即敘述菩薩禅定時心之狀態。後世之華嚴教學,於解釋海印三昧時,說有三義。此處所說,即其中之一,自菩薩之定心而言海印三昧。心若澄淨,萬象映現時,即能生起大作用,因此,菩薩必須先入「海印三昧」之定。

  財如夢如浮雲

  其次,說「華嚴三昧」。所謂「華嚴」者,即以華莊佛果。華者,即修持萬行。以此定心莊嚴法身妙果,是為華嚴三昧。經文接著又說。

  不可思議莊嚴剎,恭敬供養一切佛;

  光明莊嚴難思議,教化眾生無有量。

  智慧自在不思議,說法教化得自在。

  施戒忍辱精進禅,方便智慧諸功德;

  一切自在難思議,華嚴三昧勢力故。

  此謂不論供養佛,或教化眾生、說法,或實踐十波羅密,或智慧之連用,皆能自在者,乃華嚴三昧之勢力所致。若不能得華嚴三昧,則亦不能隨意自在。

  僅說法一項,欲自在說法,亦非凡俗能力所及。《華量壽經》經上雲:深入菩薩法藏,得佛華嚴三昧,宜揚演說一切經典。

  欲自在演說經典之教化,必須能得華嚴三昧。以能入此行法,則能生自在之無邊行。

  於敘述華嚴三昧之後,〈賢首品〉接著又敘說八種三昧。現僅列舉較具深意者於後:

  八萬四千諸法門,諸佛以此度眾生;

  分別諸法無量門,隨眾生性化導之。

  所謂八萬四千法門,因眾生之根機各異,乃至有八萬四千煩惱,因此,佛說八萬四千法門,甚且說無量法門。如此,若能「說法自在」,則能說無量法門。

  其次,第八之毛光覺照三昧,將光明之作用分為四十四門敘述之。佛乃為度化眾生而放諸光明。眾生若遇斯光明,則能獲得果報。光明能除一切暗冥,又燈明亦能供養佛。

  光明之名為「濟度」,乃因能脫欲界之群生。光明又名為「除愛」,乃因以光明能捨除五欲之渴愛。光明又名為「歡喜」,乃因眾生能因之歡喜發心,求證菩提。

  又放興明名無悭,彼光覺悟除貧惜;

  解知財寶非常有,悉能捨離無所著。

  光明名為「無悭」,能除眾生之貧欲與吝惜。因財寶並非能永久存在,而必至於消滅。五台山之無著,承文殊菩薩化身教宗「寶塔畢竟壞微塵」。經文中亦說須有「財如夢如浮雲」之覺悟。

  又放光名忍莊嚴,彼光覺悟瞋恚者;

  捨離瞋恚增上慢,常樂柔和忍辱法。

  瞋恚、增上慢,及自以為覺悟者,應先捨棄瞋恚與增上慢。為求捨棄,則須實行柔和、忍辱之教法。無著承金剛窟童子教示之偈文中,說臉、口、心三者皆須離瞋,若能離瞋,即為真實。

  如上所述,佛放諸光前,說離惡法。因光明而令眼耳鼻舌身意皆悉清淨,甚且色聲香味觸法亦得清淨。此諸光明,乃出自佛之毛孔,而遍照一切眾生。

  於敘述光明之後,有寂用無涯三昧,以三十五頌加以敘說。經典中曾不厭其煩地反復又反復地敘說,於日本人之直覺,或許會有「真有能耐」之感。賢首菩薩說畢此品,十方世界六次震動,光明照於惡道,而令惡道滅除。其時,十方如來普現於賢首菩薩前,各伸右手摩賢首菩薩頂,並道:「善哉!善哉!真佛子!快說是法,我隨喜。」

 

上一篇:華嚴經講話 八、清淨梵行
下一篇:華嚴經講話 六、生活中之佛教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