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80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一二九頁:

  ◎【五、能诠體性】

  這是十門裡面的第五,也就是第五個大段落,說明這部經的「體性」,體是它的本體,性是講它的性質,這一段在玄義裡面也是非常的重要。如果這個經的體性能明了,我們才能信得過它。體性,這個名詞用現代話來說,就是佛講這部經根據什麼道理講的,也就是他所依據的理論。你給我們說了這麼多,確實有理論可以依據,那我們當然就可以相信。體性就是講這部經依據的道理,依據的理論。所以這相當重要,能夠啟發我們的信心,使我們對這個法門不至於再懷疑了。解釋裡面分作四段:「初隨相,二唯識,三歸性,四無礙」。這一段文有相當的深度,因為涉及到根據的理論,所以玄義裡面這是最難懂的一個部分。

  ◎【初、隨相】

  玄義【已知此經被機普遍,未知能诠,何為體性。】

  這是首先提出一個問題,這個方式是問答式的,先把這問題提出來。前面一段是講這部經所對的、所接引的對象,我們曉得上中下各種根性的人,經上講得非常好,只要能信能願能行,都是這個法門接引的對象。換句話說,你不信、不肯發願、不肯念佛,那就沒法子,那就不是這個法門接引的對象。這給我們說得非常清楚,簡單明了。在接引對象裡面,上上根的人,像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都是他接引的對象,下下根的人,乃至於不認識字、沒念過書的、沒知識的,他聽了這個法門死心塌地念佛也能成功。甚至畜生裡面還有念佛往生的。中國歷史上歷代所記載就不少,沒有被人記下來的,我相信更多。所以,確確實實法門廣大,普遍,『被機普遍』,被是加被的意思,非常的普遍。

  進一步我們要曉得,『未知能诠』,诠是诠述,就是這部經裡面所說的這些文字、言語。『何為體性』,體就是理,它的道理,所依據的道理是什麼?體與性都是說的理。下面是答覆:

  玄義【依古展轉十門推本,約之成四。】

  『約』是歸納,把它歸納為四門。體裡面講隨相、唯識、歸性、無礙,歸納為這四門。在此地首先要解釋一下什麼叫做『十門推本』?古大德講教體,就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這些經,從什麼地方說出來的,根據什麼道理說出來的,古德一共把它分為十條,十條逐漸逐漸去尋求它的根本。第一是「音聲語言」,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的時候,是以音聲作佛事,所以音聲就是教體。佛滅度之後,弟子們將老師過去所講的記錄下來,寫成文字。第二是「名句文身」,名詞術語,一個完整的意思就叫一句,文是文字,都叫做身。第三是「通取四法」。第四是「諸法顯義」,這就講理了。文字是能诠,就是能夠诠述,它裡頭一定有內容,古人說「文以載道」,它裡面有理論、有道理,我們從言語文字裡面去悟它的道理,不能死在言語文字裡面。言語文字是工具,目的是要我們去悟裡面的理,這才真正能得受用。

  第五是「攝境唯心」,境是境界,音聲、言語文字都屬於境界,這些境界從什麼地方變現出來的?唯心所現。換句話說,逐漸就能發現到它的本體,本體是真心、本性,佛說的經是從真心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逐漸逐漸就像《華嚴》裡面所講的,深入到「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到究竟圓滿的時候,心性完全恢復到明淨,就是光明潔淨,一塵不染的時候,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事理你完全就見到了,就像《心經》裡面講的,「照見五蘊皆空」。五蘊是什麼?世出世間一切事理出不了五蘊,小,我們這個身是五蘊之身,大,整個世界是五蘊的世界,有情世間如是,智正覺世間也不能例外。我們娑婆世界是五蘊組合的,西方極樂世界還是五蘊組合的。我們這裡五蘊叫染,他那個地方五蘊叫淨。實際上五蘊哪有染淨?染淨在人心,諸位要明了,你心迷就染了,你心清淨就淨了。

  佛在《華嚴》上給我們說得很明白,眾生與佛的差別在哪裡?眾生有分別執著妄想,佛沒有分別執著妄想,就這麼回事情。《華嚴》「出現品」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佛跟眾生沒有兩樣,差別就這麼一點點。一切眾生只要肯把分別執著妄想捨掉,你就叫佛,就叫成佛,成佛實在講就這麼簡單。理你明白了,分別執著放不下,這個無可奈何!肯放下的,就行了。不肯放下的,佛也救不了你,也幫不上忙。所以修行修什麼?就是把分別執著妄想捨掉,就修的這個。古德說:但求除妄。去掉虛妄就行了,你不必再求真。為什麼不能再求真?求真就是一個妄念。像上一次我跟諸位講的,你只要念佛,不要求一心不亂;因為你求一心不亂,那個念頭就是一個妄念,就是你一心不亂的障礙,你要明白這個道理。只要四個字一直念下去,念到功夫成熟,自然就一心不亂。念一天佛,「怎麼我還沒有到一心不亂?」這樣念一輩子都不會到一心不亂,念念當中有障礙,念念當中有妄想,這怎麼能成就?

  十門,歸納為四門。四門裡面,第一個是『隨相』。隨有兩個意思:第一是「文隨於義,義隨於文」,文裡面有意思,意思裡面也是有文章,因為意思它是有條理的、有層次的,有條不紊,這就是文章,這是講教體。第二個意思是還沒有到「會歸一心」的時候,我們先從文字表面上來探討,明白它這個理論的歸趣。這就是隨相的意思。這四段,愈到後面愈深,後後深於前前。

  玄義【先明隨相,於中復二,一謂聲名句文,二謂所诠義,以文與義皆屬相故。】

  也許同學們看了會有一點疑問,文字這是相不成問題,義理怎麼也說它做相呢?這個到底下有解釋。因為要以義對理來說,義還是能诠,所以它還是屬於相。更深一層的就是教理,教理要自己細心去領會,所謂意在言外,深就深在這個地方。但是本經,無論你體會義理淺深,統統得利益,乃至於義理完全不懂,我相信、我願意到西方,我念這句阿彌陀佛也能往生,這個法門殊勝不可思議就在這個地方;不像其他的法門,一定要深深悟入才得受用。這個法門好就好在這裡,不能悟入也得受用。

  疏【十門展轉,詳見華嚴玄談,圭峰復於中約而束之,遂為四門。】

  《華嚴經玄談》一共有九卷,是唐朝時候清涼大師作的,這是《華嚴經》注解裡面最權威的一部書,稱之為《大疏》。『圭峰』就是宗密禅師,他是清涼的學生,清涼是華嚴宗第四代祖師,宗密是第五代,是華嚴的五祖,他最著名的著作,流傳於後世的就是《圓覺經疏鈔》。他在《圓覺經》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作了好幾種注解,《圓覺經疏鈔》、《圓覺經略疏》都是他作的。我們在傳記裡面看到,這個法師也很了不起,看看經典太多了,一個人一生當中要去讀一切經,可以說是不可能的事情。如何在一切經裡面選一、二種來專攻?那麼多經看看都歡喜,究竟選哪個好?他老人家用的方法,先去拜佛求感應,求佛菩薩加持,拜佛之後就隨手在《大藏經》裡面抽一卷,這一卷佛菩薩加持,一抽出來就是《圓覺經》,好了,就死心塌地在《圓覺經》上下功夫,他成就了。隨手抽一本,這是拜佛虔誠恭敬求三寶加持,自己與哪一部經有緣,用這種方式。自古以來一直到現代,《圓覺經》的注解沒有人能超越宗密大師。他注《圓覺經》不用十門開啟,他把十門歸納成四門,『約而束之,遂為四門』。現在蓮池大師就采取圭峰宗密大師這個方式,用四門來說明。

  疏【初、聲名句文者,據大小乘教,或以聲為教體。】

  佛陀在世是以音聲說法,當時沒有書本,佛講,大家聽。

  疏【或以名句文身而為教體。】

  佛滅度之後,由阿難尊者,這是多聞第一,記憶力最好,阿難記性之好就像現在錄音機一樣,聽過一遍一個字都不忘,能重復把它講出來,他有這種能力。阿難復講,同學們替他作證明,再把它記錄下來,成為我們後世這個經典的來源。阿難對於傳承佛教有很大的貢獻,可以說沒有他,佛雖然說那麼多經,我們都沒有機會能聽得到。

  疏【今依清涼大師,通收四者,以聲為教主。】

  這是清涼解《華嚴經》的意思,把它歸納起來就是以音聲為教體。清涼也是有依據的,不是隨便說的,像《楞嚴經》上文殊菩薩揀選圓通的時候就說過,「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我們這個地方娑婆世界眾生耳根最利,你叫他看很不容易開悟,你說給他聽,他很容易開悟,這是以音聲為教體。

  疏【名者次第行列,诠法自性。】

  『诠』是诠述,這些名詞裡面含有一切法的自性在當中。譬如,「無量壽佛」這是個名詞,在這個名詞裡面,我們就會想到實實在在的那一尊佛。「無」這個字裡面意思是無有自性,無,一切都無!「無量」,無量兩個字合起來,那就變成無限,無有限量;「壽」是壽命,無有限量的壽命,這個意思就很明顯,我們就會想到那邊那一尊佛,這不要說別的,單說壽命沒有限量的,無有限量的。「佛」是覺的意思,這個人壽命長又是大智大覺,佛是大智大覺。從這個名詞當中,我們就能體會到一個事實,有一尊大智大覺、壽命極長的佛。「名」它能含這個法的自體,『法』是講一切萬法。我們舉一尊佛來說,含他的自體。

  通常我們一般人名實都不相副,我們取名字取個好名字,可是事實上跟名字不相合。諸佛菩薩名實一樣的,他取什麼名號,他實際上就是那樣。我們學佛了,你皈依的時候,給你傳授三皈的法師給你取個法名,那個法名什麼意思?希望你這一生當中能名副其實,不要名與實相違背。中國古人取名字很注意,大部分都希望能名實相符合。現代的人不信,現代的人沒有從前人那麼樣的老成。在古時候印度人,我們在經典上所看到的,許許多多的名號跟這個人確實是相符的。譬如,拘絺羅尊者,拘絺羅是什麼?大膝蓋,翻成中國意思他的膝蓋特別大。中國話是大膝蓋,他與名相符、相稱。

  疏【句者次第安布,诠法差別。】

  我們還以「無量壽佛」作比喻,『句』是一個完整的句子,無量壽佛這就是一個完整句子,意思很完全,能夠包含大法的意思。假如我們只說一個「量壽佛」,這個意思就不完全,所以這四個字一個字也不能少,少一個字意思就不具足、就不完整。「句」,它每一個字,字字裡頭都有差別,合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意思。『句者,次第安布,诠法差別』,這個字不能顛倒、不能缺少,這才顯示它完全的意思。

  疏【文者次第聯合,上二所依。此名句文三者,屈曲為聲上诠表,唯聲,則不能诠義。唯名句文,則無自體。兼此四事,是謂教體,以假實體用兼資也。】

  這一段比較難懂一點。『文』是兩個句子以上合起來,這才稱為文章。《論語》裡面,有兩句是一章、三句是一章的,一章敘述一個完整的事情。在漢以前,文字非常純樸,決定沒有羅嗦;後來文字有修辭,愈來愈講求美化,與古文樸實就相差很遠了。文就是文飾的意思,必須以文彩,就是我們今天講的修辭,把它組合,這樣才顯出這個文章的美化,文字美,念起來音聲好聽。骈體文,這是最為人所喜愛的。文學裡面講到美的,像詩詞歌賦、戲劇裡面這些文詞,都非常之美,都加以修飾過。佛經當初集結成功之後,也找一些文學好的人再加以詞藻上修飾一下,從梵文翻到中文之後,整個經文翻成了,一定請幾個著名的文學家來潤文。潤文就是在詞藻上修飾,意思不能有變更,就是詞句上、文字上盡量給它美化,有這麼一樁工作。這都是屬於此地所講的意思。

  『兼此四事,是謂教體』,佛經的經體、本體是文字。我們不能離開經書,經書是佛教教學的依據。『假實體用兼資』,這是說什麼?這裡頭有假、有實、有體、有用,兼而有資。名句文這都是假的,為什麼是假的?它是不相應行法,諸位念唯識、念過《百法》,你就曉得。所謂不相應行法,用現在的名詞說,它屬於抽象的,它沒有實體,所以叫不相應。與誰不相應?與心不相應,與心所不相應,與色不相應。心法是八識心王,這是真的,因為一切萬法是它所變,它是能變,能變跟所變兩個比較一下,能變是真的,所變是假的。心所法就是心王的作用,心王的附屬,一共有五十一個。與心所法相對的是色法,色法是依他起性,也算是有,確實有這個事情,不能說它沒有。語言文字是不相應行法,既不是心法又不是心所法,也不是色法。在唯識三性裡面講,它的性質叫做遍計所執性,這是我們心裡一個妄想、一個觀念執著,認為有這個東西,實際上沒有。所以文字不過是一種符號而已,非常抽象的東西,這是假的,不是真的。

  音聲是實實在在的,音聲是屬於色法。色法有十一種,有五根六塵,五根是眼耳鼻舌身,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音聲是六塵之一,它屬於色法。色法是依他起性;依他起性,這是實在有的。遍計所執性,這個不是真正有,是假有。釋迦牟尼佛當年說法,音聲是體,後來把它記成文字這是用。有體有用,有假有實。這個實,也不是絕對的真實,跟名句文遍計所執性比較起來,它是實在有這個事情,雖有這個事情,也不能算是絕對的真實。

  疏【二、所诠義者,此聲名句文,若無所诠之義,則同乎篇韻,殊無意況。】

  文字裡頭如果沒有意義,那像字典一個字一個字,字都不連起來的,那就沒有意義了;像從前韻書,詩韻,那都沒有意義,就變成這一類的性質。所以文裡頭一定要有義,它才有價值,義趣愈深就愈有價值。報紙上有文字,雜志上也是文章,它那個意義太淺,看一遍都不想看第二遍。比較有價值、有深度的文學,它那個味就比較深,讀了還想讀它。可是再好的文學作品,念上二十遍、三十遍,也不想再看它了。我們看《十三經》,這儒家的書,看《老子》、《莊子》,那個味道就濃厚,真是百讀不厭!如果看佛經,那的確是從初發心到等覺菩薩,念上無量劫都念不厭,這是為什麼?因為它從真如本性裡面流出來的,本性是無有窮盡,所以它言語文字裡所含的法味也就無有窮盡,它有很濃厚的義味。

  疏【若徒義無文,妙理憑何而得顯示。】

  雖有這些義味,如果沒有文字來引導我們,我們沒有辦法得到。這個味從哪裡來的?給諸位說,絕對不是文字裡頭有的。如果文字裡有法味,每個人讀文字應該都可以領略到,不是!這個味從哪裡來?是你藉著文字把自己的心性引發出來,所以其味無窮,這叫法喜充滿,這就是我們一般講的悟處。這個悟有沒有止境?沒有,沒有止境的。你去念經,天天有悟處。也許有人說:我天天念經,都沒有悟處。為什麼沒有悟處?你念經不得法,一面念一面打妄想,沒有悟處。念經的時候心地不清淨,你不會有悟處,念經的時候態度不恭敬,你沒有悟處。所以要用誠敬清淨心來念經,沒有說是沒有悟處的,只可以說悟的有淺深差別,必定有悟處。念一遍有一遍的悟處,念兩遍有兩遍的悟處,這個悟處沒有止境的。所以這個經從初發心到成佛都念不厭,就是這個道理。把自己真如本性裡面無量的智慧、德能統統念出來,妙在這裡,這不可思議!所以佛勸我們,佛經不可不讀!《觀經》三福,最後是讀誦大乘。所以讀經非常的重要。

  疏【良以文隨於義,義隨於文。】

  文能啟發我們的心智,使我們心智隨著這個文流露出來,這是不可思議的利益。

  疏【文義相資,乃成教體。】

  教體,用現在話來說,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經寫成書本,書本雖然是假,但是它有用,什麼作用?能把我們自性引發出來。我們自性就是體,我們這個體跟釋迦牟尼佛的那個體沒有兩樣,一體無二體。讀經能明心見性,要這樣讀才行!死在文字裡頭,那就糟了。所以決定不能隨文字轉,要用文字把自己真性引發出來,這樣念才行。

  諸位聽到好像這個很玄很妙,當然你就會苛求著,怎樣我才能得到?你記住我剛才給你說的話,你不要忘掉,以真誠心、清淨心、恭敬心去念,念的時候不必分別裡頭的意思,意思自然顯現,那是你的悟處。你去想這是什麼道理,這大概是什麼意思?那你就錯了,你完全落在意識裡。開經偈說得好,「願解如來真實義」,那你就完全錯解如來真實義了。你天天念經,念到最後是錯解如來真實義,那有什麼法子?那就沒有辦法。所以你一定要會念。

  我過去也曾經告訴各位,念經就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所以念經是修行,修戒、修定、修慧。戒律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小乘戒是「諸惡莫作」,菩薩戒是「眾善奉行」。我們念經的時候,心地真誠恭敬清淨,你這個心當然不會有惡,諸惡莫作就做到了。經是釋迦牟尼佛從真如本性流露出來的言語,這是善中之善,沒有比這個更善了,讀經就是眾善奉行。所以大小乘戒律統統圓滿,統統具足了。念經的時候一心在那裡念,一心就是定,專心,念經決定不胡思亂想。我念這一句,想想這裡頭什麼意思,這叫胡思亂想,這就沒有定了。我念經是修定,這裡頭不起一個念頭,沒有分別執著妄想,這是修定。把經文念得字字分明、句句清楚,沒有念錯、沒有念顛倒,這就是修慧。你這樣念才會開悟!所以念經功德很大,道理就在此地。

  一面念一面想意思,叫打妄想,你所想的不是經裡講的意思,經裡面的意思要是流露出來,是你從內心流出來的,不要想的,一想就錯了。這是佛經跟世間這些文章書籍絕對不相同的地方。世間所有的書籍,都是從分別執著意識心裡面流露出來的,你去念、你去想能得到它的意思。佛說的這個都是從無分別心流露出來的,你用有分別的心去想,你絕對得不到它的意思;必須把分別執著妄想統統打掉,你這樣念經,才能得如來真實義,你念經才能有真正受用。

  疏【故今此經。】

  這說到本經。

  疏【從如是我聞,至作禮而退。】

  這是講全部的《阿彌陀經》。

  疏【是聲名句文體。】

  經文文字確實它是聲名文句為體。

  疏【而其中所說依正二報,信願往生等,是所诠義也。】

  文字裡面有意義在。

  疏【以是二者,交相隨故,而為教體。】

  文裡面有義,義裡頭有文。這是從隨相裡面說出教體的大意。

  玄義【又若據法所顯義,則無非佛事,如香飯光明等,當知法法皆為教體。】

  『法』是一切法,實在講一切法裡頭都能『顯義』。你看這個經書,書本這是一法,它能顯義,除經書之外,一切法都能顯義。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華藏世界,本經裡面看到西方極樂世界六塵說法。六塵說法,那就是法法都能顯義,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疏鈔》裡頭把這個意思說得很透徹,就是我們常講的「表法」,表就是顯,法就是裡頭的意思。譬如我們看到蠟燭,蠟燭這是一法,覺悟的人、不迷的人看到蠟燭就能把自己本性的功德引發出來。蠟燭點燃是光明,我們的心地要光明,要照一切眾生,為一切眾生破迷開悟,悟是明相,迷是暗相。蠟燭點燃,逐漸逐漸燒,燒沒有了,這是「捨己為人」,犧牲自己,我為別人,這是性德。佛前要供燈,從前是油燈,燈燭就代表這個意思。燃香,香代表信,代表戒定,香贊裡面有「戒定真香」,見到香、聞到香就要想到我要信,信佛所有的教誡,信佛的話真實,佛不騙人,應當要修戒要修定。燈是代表修慧。燃香、燃燈,代表佛法修學的根本:戒定慧三學。一部《大藏經》,講的就是戒定慧!你看,一支香、一支蠟燭就完完全全都代表了。《大藏經》搞那麼多也是說的這個,一支香、一支蠟燭也是這麼多,不增不減,可是有幾個人覺悟?

  所以覺悟的人,天天見佛,見無量無邊的佛,諸佛菩薩一天到晚圍繞著自己,凡夫不知道,可憐!覺悟的人感激得不得了。佛在哪裡?所有一切眾生、一切人物沒有一個不是佛,沒有一個不是善知識。《華嚴經》上善財童子就是這樣教給我們的,五十三位善知識是什麼人?就是我們現實社會裡面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這裡頭有壞人,對!五十三參裡頭也有壞人,裡頭有學佛的,也有學外道的,確實代表了我們現實的社會。善財眼睛裡面那些人統統是善知識,統統是佛菩薩。我看到你善的地方,我要跟你學,引發自己的善行,看到你惡的地方,我明了,反省反省我有沒有這個惡,所以善人惡人都是自己的老師。沒有善人,不能啟發自己的善心,沒有惡人,自己有過失不能改過。所以善人、惡人,好事、壞事統統是成就自己無上菩提的,這就是這一段的意思。

  所以說:無有一法不是教體!法,就是講的法相。世出世間一切法,你要是曉得它所顯示的意義,『無非佛事』,哪一樣不是佛事?我們看到這個人執著得不得了,想想我自己有沒有?這人就是我的老師!因為我不碰到他,我不會反省,我這一反省,有,馬上改過;如果沒有,沒有我勉勵,以後千萬不要有這個執著。這樣修行才能成就。

  『香飯光明』,吃飯的時候,每個人天天都要吃飯,「飯」代表什麼?如果你能把吃飯這個法表法的意思想通,你就會大徹大悟,你真的能看破放下了。這裡頭代表什麼意義?我們這個身體是個帶病之身,你身體很健康,三天不吃飯餓扁了,什麼力氣都沒有了,你健康在哪裡?飯就是藥!你看,過幾個鐘點就要吃一次藥,不吃這個藥,你這個身體就不能支持,你身體健康強壯在哪裡?假的,不是真的,迷惑顛倒!可是你隔幾個小時你就吃這個藥,維護你的身命。除身命之外,你要想到你還有慧命,除肉身之外你還有法身,如何能維系我們法身慧命?吃飯怎麼不是佛事?怎麼不是修行?沒有一樁不是佛事!沒有一法不通無上道!

  無上道就是真如本性,這什麼道理?因為一切法皆是真如本性變現出來的,所以沒有一法不通真如本性。大經上告訴我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沒有一法不通見性,《楞嚴經》裡說得好,「一切法因心成體」、「心外無法,法外無心」,這諸位學佛常常聽到的。所以,沒有一法不能覺悟,沒有一法不能入道。根性利的人,見到自然界飛花落葉他就能悟,萬法無常,他就能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心得清淨。業障重的人,不要說是一切法他看不出苗頭,聽經也聽不懂,他也不能覺悟,這就是業障太重了。

  疏【法能顯義。】

  這個意思剛才我已經說出一點了。

  疏【則法法自彰。】

  『彰』就是明顯,顯露出來,一點隱藏都沒有。

  疏【不俟文字。】

  何必用解說,何必用文字,真的用不著。

  疏【如華嚴雲台寶網,毛孔光明,皆能說法。】

  諸位應當了解,它說的什麼法?我剛才舉的眼前這個例子,蠟燭說的什麼法?香說的什麼法?講台說的什麼法?佛像說的什麼法?都要曉得。你統統都明了了,這總的名稱就叫《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經》是活的!不是那個經本,不是八十卷經本!《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我們現前這個世界,你會了,你就入華嚴境界。

  疏【淨名雲:有佛世界,以香飯而作佛事。】

  那個世界的人,舌根利!我們這個世界的人,聽經一聽就開悟了。他那個世界的人耳根不利,佛怎麼講他都不懂,佛做幾樣菜,他一吃就開悟了,他能從五味當中開悟,這是根性不相同。我們到那個世界去,佛決定不請我們吃飯,為什麼?愈吃愈迷,不會開悟的。所以讀經讀到《維摩經》這一段經文,別想到那個世界去,以為那個世界天天有好吃的,那世界不錯,你要到那裡去,你的根性不對,你到那裡去什麼也吃不到。

  疏【有佛世界,以光明而作佛事。】

  這就是佛放光,你一見這個光明你就開悟了。你曉得這個光裡頭代表的意義,這個光的顏色也是無量種之多,我們現在世間也有,少就是了。十字街頭放紅光、放綠光、放黃光,你們都曉得的,不要說話,駕車的人一看到紅光就曉得停止,這就是作佛事,你就覺悟了。所以有的世界佛一句話不說的,就是放光,大眾一看都開悟了,煩惱也斷了,佛道也成了。

  疏【乃至一色一香,一舉一動。】

  『舉』、『動』裡面能表法嗎?能表法。現在我們這個世間也有,手語。以前外國人普遍提倡,為什麼?言語不通,用手語就能交換意見,就懂得了。學言語很麻煩,學手語比較容易,學了之後走遍全世界都可以用,動作!所以我們看佛菩薩手印,那就是動作,這些動作裡面也代表很深的意義。

  疏【今此經者,水鳥樹林,鹹宣妙法,則隨舉一法,皆成教體。】

  由此可知,教體廣大而沒有邊際,為什麼?說穿了,性相不二,性相一如。離了相,哪來的性?要見性得從相上去見,古德有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離了器找不到金,離了金沒器,它兩個是互相依靠存在的,性相關系也就是這樣的;講到佛法,文義關系也是這樣。從這個地方去體會隨相裡面所講的義趣,經的體性我們才能明了。明了之後,不但這部經,佛所說的一切法我們都相信,我們都不懷疑。佛說十萬億佛國土那邊有世界,我們也相信,為什麼?因心成體。我們自己的自性萬德萬能,能變,西方世界是所變,是我們自己心識所變之物。這個功能無量無邊,哪有不能變現的道理!理明了之後,對事實真相你就肯定,不會再猶疑,不會再懷疑。

  這一段文主要是增長我們的信心。四段,我們今天講了一段,後面還有三段,都是深入研討教體。今天時間到了。

 

上一篇:淨空法師:一生奉獻自己的身心,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痕跡都不著
下一篇:人所做所言其實鬼神都知道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