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在這裡點題,這是中國政治哲學最重要的中心,“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這是一個大原則。
一個人,一件事,尤其是政治,光有善心沒有辦法從事政治;光是仁慈,沒有辦法管理人,沒有辦法替眾人服務。就等於佛家的一句話,“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但是還有兩句相反的話,所謂“慈悲生禍害,方便出下流”,慈悲有時生出禍害來了;有時候將就一下,給他一個方便,結果就出下流。所以專門一味只講仁慈,沒有方法,這個仁慈是沒有用的,“徒善不足以為政”,這是不行的,尤其是從事政治。
我們這裡同學好人特別多,善人特別多,學佛念金剛經,都學成善男子善女人了。不過,善歸善,不能做事,要做事的時候,是非善惡不能混淆,不能馬虎,徒善就不足以為政,所以要有規矩,要有方法。
“徒法不能以自行”,你光講規矩,光講方法,也不行啊!像我們有些同學辦事,“老師叫我這麼辦”,回來我就罵他,你不曉得變通嗎?做事情那麼呆板。所以“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這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原則。
好了,這裡我們看出一個東西。從戰國以後中國幾千年的帝王政治,都是根據這兩句話的原則。現在的年輕人喜歡跟在人家的屁股後面亂跑,自由啊,民主啊,什麼叫自由?什麼叫民主?都沒有弄清楚。尤其美國式的自由怎麼來的?要注意哦,先要研究一下美國的文化怎麼來的。美國有個人自由主義的思想,有資本主義的自由思想,民主也分好幾個形態,這是美國式的民主自由。民主自由的基礎是建立在法治上,所以不要跟在人家屁股後面亂跑,自己應該仔細研究,然後回來再看自己歷史上的政治哲學,才能了解我們幾千年來的政治體制,盡管是帝王政治制度,內容卻是真民主,當然要找出許多證據來。西方的民主到現在,看起來是民主的體制,但它的內容是真獨裁,乃至集體的獨裁更厲害,更難辦。
中國過去歷史上,當然例子非常非常多。歷史上有名的漢唐政治,真正的內容並不是儒家的路線,尤其是漢朝的政治,是走道家的路線,“內用黃老,外示儒術”,表面上是儒家的路線,實際上這兩句話還是欺人之談;真正漢唐的政治,用的是雜家霸術,外表摻和了儒家的仁義、道家的道德,是個綜合性的。所以假使我們研究自己的歷史,不懂這個關鍵,不懂這個竅門,那就被歷史騙住了,是書沒有讀通。
細讀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會發現一個秘密。每一個朝代,在其鼎盛的時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秘訣,簡言之,就是“內用黃老,外示儒術”。自漢、唐開始,接下來宋、元、明、清的創建時期,都是如此。內在真正實際的領導思想,是黃(黃帝)、老(老子)之學,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道家思想。而在外面所標榜的,即在宣傳教育上所表示的,則是孔孟的思想、儒家的文化。
到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這幾個皇帝,都有著作,老實講他們那些著作,比漢、唐、宋代的著作還要好,對於雜家、霸術、權術等,他們全套都懂。而且受佛學禅宗、律宗的影響,這也是中國文化史上的奇跡,但卻為一般歷史學者所忽略、輕視過去了。在康、雍、乾三代,是“內用佛老,外示儒家”,這是絕對正確的事實,只可惜後世一般人,對禅佛之學太過生疏,反而不能學以貫通,自被成見所瞞了。
講到“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就使我們聯想到帝王政治的原則。不但過去帝王政治,都是以這兩句話為中心,今後社會的民主政治也是一樣,實際上對於個人也是一樣,所以我們要特別注意。
譬如說,我們在座許多學佛修道的人,我經常說笑話,看到年輕人學佛修道我就害怕,一個一個修得都是善男子善女人,善得都過了分。
但是,徒善不足以修道,徒善也不足以成佛,因為學佛是要講行履的,也要講方法的。但是徒法也不能以自行,所以這兩句話照樣可以套用,一點都不錯,講個人修養也是一樣,換句話說,我們看了這兩句話,談到個人做人,甚至於國家天下為政,就是要靈活地運用。
所以青年同學們特別注意,這也是為人處世的准則,推而廣之,對於一個工商界的領袖,一個團體的領導人,乃至政治上的領導人,“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這兩句話是天經地義的原則,不能違反,也不可以違反。你看《百丈清規》的內容,再把釋迦牟尼佛的戒律翻開來看一看,都不出《孟子》這個原則。所以古今中外的聖人,他們的智慧,他們的原則都是相同的,什麼叫做世間法?哪個是出世法?大智慧的人,世間出世間一定是合一的,是一樣的。
一般人都認為孔孟之道是呆板的,只講仁;其實有個秘密,現在把它揭穿。仁道的密宗在什麼地方呢?就是這兩句話。那些專門愛人、仁慈,連螞蟻都不敢踩的,不叫仁,因為徒善不足以為政,這是孟子所反對的,徒法不能以自行,誰懂啊?其實後世漢唐宋元明清,每一個開創的帝王,都懂孔孟的仁政,都了解仁政並不是呆板的仁義思想。這兩句話就是孟子的密宗。
整理自《孟子與離簍》《老子他說》《原本大學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