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鐘茂森:華嚴科學宇宙觀淺探_二次宣講(第四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華嚴科學宇宙觀」。我們上一次講到華嚴的「全息理論」,這一章還沒有講完,我們緊接著來講。

  全息理論是英國劍橋大學的波姆教授提出來的,提出的緣起是因為法國巴黎大學的阿斯帕克特他們這個研究小組發現了,兩個次原子粒子不管相距多遠,它們似乎有緊密的聯系,當一個粒子改變運動方式的時候,另外一個粒子也跟著改變運動方式,好像它們之間有著信息的互換。實際上,波姆教授他解釋道,這兩個次原子粒子並不是真正分開的個體,而是同一個整體在兩個不同空間當中的影像,所以它們兩個粒子的運動實際上都是反映著那個更深層次的整體的運動方式。進而波姆提出,整個宇宙是由無量無數的粒子組成,因此這些粒子之間都有著緊密的關系。而整個宇宙就是一個完整的、統一的整體;每一個部分,小至粒子、大至星系,都含有了整個宇宙的全信息,所以宇宙就好像一個巨型的全息照片一樣。這就是說,所有的萬事萬物,包括一切的物質、一切的精神,也包括過去、現在、未來,它們實際上都是每一個部分含容著整體的全信息,這個宇宙全部包括曾經存在的和未來將發生的,都隱含在宇宙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部分。波姆承認我們不可能知道在這樣超級的全像結構中還隱藏著什麼,但他大膽的說,我們沒有理由假設它沒有包括著更多。

  這種所謂宇宙全息理論,跟華嚴的法界觀非常接近,《華嚴經》當中多次談到這種一體的概念,佛和法身大士他們都是契入這種境界的人,他們能夠親見這個宇宙的本來面目。《華嚴經》告訴我們,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每個人的心性都是這個宇宙的本體,而心性是一不是二,能變的心性跟所變的境界也是一不是二,能現能變的是本體,所現所變的是現象,能現能變與所現所變都是一體的。只有明心見性的人,也就是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的人,他們才能夠通達宇宙的萬事萬物。因為這個宇宙的萬事萬物都是這一個心性所變現的,所以六祖惠能大師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心性蘊藏著一切法、一切宇宙的現象,過去現在未來一切,只是有的顯了,有的還隱藏著,而隱顯是不二的,每一樣事物它都是通心性的,所以每一樣事物它都含容著全體宇宙的信息。

  《華嚴經》裡講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就是華嚴宇宙觀,《華嚴》裡講這個全息理論講得最圓滿了。華嚴宗的三祖賢首國師,他號法藏,法藏大師建立的華嚴十玄,十玄門裡面就有一門叫做「一多相容不同門」,這一門講的是一多不二的道理,說的是一粒微塵當中可以容納無量無邊的世界。這個微塵是任何一粒微塵,所以任何一粒微塵當中都含容著宇宙的全信息,因此這個宇宙真的是一個巨型的全息照片,不管你把這個照片切成多碎,乃至切成像微塵這麼小,這微塵裡面也含容著整個宇宙。這全息理論講得多麼圓滿。

  我們會問,為什麼能夠有一多兼容,微塵裡面竟然能夠含容宇宙,這是為什麼?佛在《金剛經》裡面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因為這些宇宙的現象都是虛妄的,正因為它是虛幻的相,所以它們能互相的容攝而沒有障礙。《金剛經》上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告訴我們作夢,這一切的現象都是像夢境。我們作夢,一般人都認為這是我們腦細胞在活躍、在起作用,我們作夢的時候這腦細胞裡面竟然產生著夢境,夢境裡面有山河大地、有日月星辰,你能看到萬事萬物,有太空、有星系、有宇宙。腦細胞沒有放大,但是它能夠含攝你夢境裡面的虛空法界,這不是等於「芥子納須彌」嗎?芥菜子就能夠容納須彌山,整個夢境都能夠容攝在你的腦細胞當中,腦細胞沒有放大,夢境的境界沒有縮小,這就是「一多兼容」。這是因為夢境的境界是虛妄的,所以它才會攝入人的腦細胞。我們晚上作夢固然是夢境,現在睜開眼白天所見到的境界不也是夢境嗎?整個宇宙都是夢境,所以佛教我們要作夢觀,這是契合事實真相的。

  關於一多兼容的說法,在《華嚴經》裡出現很多,譬如在「華藏世界品第五」當中有一段這樣的經文,「以一剎種入一切,一切入一亦無余,體相如本無差別,無等無量悉周遍」。剎種,在《華嚴經》裡講的是大世界,這個世界種裡面就有著無量數的娑婆世界。一個娑婆世界等於十億個銀河系,你想想,這個世界種有無量數的娑婆世界,它有多大?一個世界種很大很大,它可以入一切世界種,一切世界種又可以入到一個世界種裡面,這就是一多兼容,一多互入,這一切世界種不大,一個世界種不小,大小不二。《華嚴經》裡告訴我們,我們的身體這毛孔當中就能夠湧現世界,一切世界能夠容入我們的毛孔當中,我們的身體這麼多的細胞,每一個細胞裡面所含有的信息量跟整個大宇宙含有的信息量是平等的。

  這也就是說明《華嚴經》裡講的宇宙觀,說明這個世界宇宙重重無盡、相即相入、一多相容。為什麼有這樣的一個現象?這都是自性變現出來的,這是自性本具的德能。自性本來沒有大小,本來沒有來去,本來沒有生滅,本來沒有差別,佛告訴我們是「法爾如是」,本來就是這樣子的,十方無量無邊的世界都是從這同一個自性變現出來的。所以這經文裡講的「體相如本無差別,無等無量悉周遍」,體就是自性,相就是法相,如本,就是一切法無一不是自性,本就是自性,沒有差別的。一切法不離自性,離了自性無一法可得,所以一切法是同體的。因此這無等無量的法界,這就是講到大圓滿,自性周遍,一切法都是自性所現所變,平等平等。佛教導我們認識宇宙、探索宇宙,不是像科學家們用邏輯思惟、用研究推理、用數學計算,這些方法都是屬於妄想分別執著裡面的。妄想分別執著叫迷,在迷當中怎麼能夠見到本來面目?只有把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放下,這才能夠覺悟,才能夠見到宇宙的真實相,這宇宙真實相就是,整個宇宙萬法是同一個生命共同體。不僅佛家能夠把這個問題講得非常清楚,道家也提到,「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同體」,這就是全息理論的思想。

  所以整個宇宙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才有這重重無盡的宇宙,可以入於一身、一毛孔。這個在《華嚴經.普賢三昧品》裡面就講到很多,「普賢三昧品」有一段經文說到,「爾時,普賢菩薩摩诃薩於如來前,坐蓮華藏師子之座,承佛神力,入於三昧。此三昧名一切諸佛毘盧遮那如來藏身」。普賢菩薩他在如來前入了三昧,這個三昧就是普賢三昧,這個三昧是什麼狀態?就是能看到宇宙不可分割整體的境界,而且能夠進入無量無邊的世界去現身、去承事供養諸佛。清涼大師引用賢首國師批注這段經文,他解釋到賢首國師這段話,他說,「賢首釋雲:諸佛遍於一切,即顯諸佛無不周遍法界剎海,及彼塵中所有諸剎。諸剎塵中,復有諸剎,如是重重,不可窮盡。言如來藏身者,明即此遍剎之身,包容所遍法界剎海,無不皆在如來身中,故名藏身。是故融通,總有四句。一、身遍剎海,二、剎在身中,三、身遍身內剎,四、剎入遍剎身。即內即外,依正混融,無礙無障」。這段經文就是賢首國師的解釋,他解釋說諸佛遍於一切,這是顯諸佛無不周遍法界剎海,諸佛能在法界一切國土現身,以及在每一個國土當中微塵裡面所現的國土裡面現身。每一粒微塵都含攝著無量無邊的剎土,乃至人身上的毛孔也有無量無邊的諸佛如來,所以諸佛普現於一切剎土當中。這些剎土是重重無盡,這個宇宙是立體的、重迭的,每一個世界裡的每一個微塵又有無量的世界,世界裡有微塵,微塵裡有世界,這些重重無盡的世界它的體是如來藏身。這是賢首國師講的諸佛遍於一切,所以一身能入一切場。

  當年賢首國師把這個道理解釋清楚真的不容易,因為科學沒有發展到現在這樣的地步,當時人真的對這些經文的理不容易理解。賢首國師是唐朝時候的人,賢首國師在宮廷裡面講經,他用一個善巧方便,請皇帝做了一個八角亭,這亭八面都安著鏡子。這個亭子做好以後,賢首國師請皇帝進到亭子裡面,讓他一看,人站在亭子當中,發現八面的鏡子裡面都有自己,而且鏡子互照又產生無量無邊的身影。賢首國師就給他解釋,這就是身遍剎海的意思。所以這一下我們就能夠有所體悟,一身能入一切剎,雖然入一切剎,但是身還一個身,那明明見到鏡子裡面這麼多身、無量無邊的身,「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

  《華嚴經》第一品「世主妙嚴品」當中有一句經文說到,「蓮華光明道場神,得菩提樹下寂然不動而充遍十方解脫門」。你看看,蓮華光明道場神他是位菩薩,法身大士,就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品法身的人,他在菩提樹下寂然不動,但是他的身體卻充遍十方,一身入一切,這就是如來藏身。所以賢首國師下面說,如來藏身者,明即此遍剎之身,包容所遍法界剎海,無不皆在如來身中,故名藏身。他解釋「融通」有四句,這四句說明的真相,第一是身遍剎海,第二是剎在身中,第三是身遍身內剎,第四是剎入遍剎身。即內即外,依正混融,無礙無障。這是事實真相,普賢菩薩入普賢三昧所證得的實相。

  什麼叫「身遍剎海」?也就是無量無邊的剎土,海是比喻沒有邊際、廣大的意思,剎海是無量無邊的諸佛剎土,普賢菩薩入於大定,能夠遍入。這個入也是影現在其中,就好像我們進到八角亭裡面,看見八面的鏡子裡面,鏡子裡面又有鏡子,無量無邊的身相。無量無邊的剎土我們遍入,一時遍入。第二「剎在身中」,這無量無邊的佛剎就在我們身中,身中的哪裡?遍身都是,所有的毛孔都有剎海,每一個細胞、每一個毛孔都有盡虛空遍法界一切剎土,這就是全息理論的核心思想。整個宇宙像一個大的全息照片,即使你把它分割得很細很細,每一個,像細胞、像毛孔那麼小裡面都含有圓圓滿滿的宇宙,這叫剎在身中,剎在毛孔中。第三「身遍身內剎」,這是講到我們的身體每一個毛孔都有無量的剎海,而無量剎海當中又有我的身在裡面,重重無盡。第四「剎入遍剎身」,這身體已經是遍一切剎了,而每一身又有一切剎,每一身的毛孔又有一切剎土,所以剎入遍剎身。

  賢首國師給我們講的這是重重無盡的法界,比現在宇宙學講得精彩太多了,即內即外,依正互融,無礙無障。依正是依報和正報,依報講的是環境,正報講的是我們的身體,依報、正報混融在一起,內外的境界也混融在一起,所謂是無礙無障,沒有障礙。《華嚴經》裡講的四無礙的法界,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只要我們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我們就能夠證入這種成佛的境界。

  科學家們的領會也漸漸接近這樣一種知見,當然遠不如佛法講得清楚和圓滿。剛才我們講到,波姆教授他解釋全息理論用了金魚缸的例子,說兩台攝影機對著一個水族箱拍攝這一條魚,如果熒光幕上的一條魚狀態改變了,另一個熒光幕上的魚也會立即隨之改變。波姆用這樣的一種比喻來解釋阿斯帕克特的發現,他發現兩個粒子,這兩個粒子叫同謀粒子,應當被視為是同一個六維現實的兩個不同的三維投影。在三維空間來講,這兩個相距很遠的粒子好像沒有接觸,沒有任何因果的聯系,而實際情況,這兩個粒子之間有著相互關聯的聯系,就好像兩台攝影機拍攝出來的魚,雖然是在熒光幕上你看到兩條不同的魚,因為拍攝的方向不一樣,可是這兩條魚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因為牠們是一條魚。

  所以宇宙當中,隱秩序必須擴展到一個高維現實,這個高維原則上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包含著具有全部的場和粒子的整個宇宙。它在我們的這個空間裡面,它有顯現出來的顯秩序。我們必須說全運動在高維空間卷入和展出,這個空間的維數是無限的,只是這個高維的隱秩序,時而在我們這個三維的物質世界裡面成為一個顯秩序,等於它在我們這個空間當中展開了、被激發出來,像個投影它映出影像出來,這叫顯;而這種物質的顯秩序,又能夠不斷的卷入到宇宙真空當中成為隱秩序。所以宇宙當中有一個無限高維次的整體,只是在我們這個三維空間當中有隱顯不同。我們三維空間所有的萬事萬物看起來是獨立的個體,實際上都是那一個更高維的整體的投影,所以我們根本就沒有真正獨立的個體。波姆所提出來的就跟佛法裡所說的相同。

  佛告訴我們整個宇宙是一體的,一切眾生是同一個生命共同體;換句話說,你跟我兩個人實際上都是一體的,只是一個高維次的整體投射到我們這個三維空間裡面,投影出你和我不一樣。我們本來都是一體的,世界所有的眾生都是一體的,所以我們對所有眾生要跟對自己一樣。《弟子規》上講的「凡是人,皆須愛」,為什麼要愛?因為他是我,跟我一體,愛人就跟愛自己一樣。

  隱秩序就是我們看不到,顯秩序就是我們能看到,隱秩序最高維的這個整體是什麼?佛告訴我們很清楚,就是自性。自性我們見不到摸不著,六根沒有辦法接觸到。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眼見不到,耳聽不到,鼻聞不到,舌嘗不到,身觸摸不到,意也想不到,所以這個自性是隱秩序。而法相是顯秩序,我們能夠見、能夠聞、能夠感觸到的都是顯秩序。而佛告訴我們隱顯不二,就是法性跟法相不二,性就是相,相就是性。

  關於談到自性的問題,賢首國師在他的《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這篇文章當中,講到第一個就是觀自性清淨圓明體。自性我們見不到,見不到叫隱,賢首國師說,「煩惱覆之則隱,智慧了之則顯」,「然此即是如來藏中法性之體,從本已來性自滿足。處染不垢,修治不淨,故雲自性清淨。性體遍照,無幽不燭,故曰圓明。又隨流加染而不垢,返流除染而不淨。亦可在聖體而不增,處凡身而不減。雖有隱顯之殊,而無差別之異」。賢首國師在這一段為我們講述了自性的樣子,自性人人本具,它是宇宙之體,不管是在凡夫地還是在如來地都是平等的,它處染不垢,修治不淨,所謂不垢不淨。不是因為我們是凡夫,所以自性就受到染污,你成佛了,你的自性就變得清淨。它本沒有垢淨,所以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沒有增減,只有隱顯的差別。凡夫有煩惱它就隱,自性就隱了,這個就是自性被煩惱覆蓋住;而成佛了,智慧現前,自性也就顯了,所以隱和顯這兩種狀態也是一不是二,一切法都不離自性。

  關於《華嚴經》裡面講到一身可以進入無量無邊佛剎的經文有多處,就像「升須彌山頂品第十三」,我們看到經文當中這樣說到,「爾時如來威神力故,十方一切世界、一一四天下閻浮提中,悉見如來坐於樹下」。這是講到如來現身,在十方一切世界,每一個世界都有四天下,閻浮提是屬於南部,南贍部州,東南西北它是處在南方。在每一個世界的閻浮提(閻浮提是地球)都能夠見到如來身坐於菩提樹下,這是顯。又說到,「爾時世尊,不離一切菩提樹下而上升須彌,向帝釋殿」。這也是說到這一身能夠現無量身,他能夠在菩提樹下不動而上升到須彌山頂。帝釋天宮,這是一般中國人傳說的玉皇大帝,佛教裡面稱為忉利天主,這個天主的名字叫釋提桓因,所以他的宮殿叫帝釋殿。世尊能夠身不離一切菩提樹下,前面講到他在十方一切世界的菩提樹下現身,他的身不離菩提樹下,又能夠上升須彌山頂。這是講到隱顯自在,一身便是多身,一多不二。所以《華嚴經》裡講到這種全息理論講得非常透徹,而且佛給我們表演出來了。

  現在的科學家們已經逐步在接受這種全息理論,不僅在宇宙學、天文學當中全息理論已經被較廣泛的接受,在其它的學科領域當中也逐漸逐漸的被接受。例如在醫學界腦部研究的領域裡面,史丹福大學的腦神經學家卡爾.普裡布拉姆,英文是Karl Pribram,他獨立的提出全息的理論能夠解釋記憶的現象。因為普裡布拉姆研究腦部怎麼樣產生記憶,他發現記憶不是儲存在腦的某一個部位,而是分散在整個腦部。早在一九二0年代已經有人做過實驗了,像腦部科學家卡爾.拉施利(Karl Lashley),他發現用老鼠的腦部來做實驗,無論腦部哪個部位被割除都不影響老鼠的記憶。這就說明這種所謂的記憶不是存在腦的某一個部位,而是在每一個部位當中都涵蓋著記憶的全體,這是記憶儲存的本質。普裡布拉姆教授就用這種全息理論來诠釋這樣一種記憶的本質,他說腦部實際上好像是一個全息照片,這個照片無論被切割多碎,每一點、每一個部位都有圓滿的完整的記憶。

  普裡布拉姆的理論能夠解釋為什麼人腦在如此小的空間裡頭儲藏著這麼多的記憶。曾經有人估計,人類的頭腦這一生當中能夠記憶約一百億位的數據,這個信息量相當於是五套《大英百科全書》。除了其它的功能之外,全像照片的這種理論、技術確實能夠為人類提供驚人的數據儲存容量,因為一張用激光制作出來的底片,它可以在同一個底片當中記錄很多不同的影像。有人曾經示范過,在一立方公分的方塊底片上面就可以儲存一百億位的數據,相當於整個人腦記憶的儲存量。這說明人的大腦確實像一個全息照片,每一個部位它都能夠記憶這麼大量的信息。研究大腦能夠記憶的這方面實驗的專家們告訴我們,說人的大腦儲存種種的信息,能夠把這些信息很完美的聯系在一起。譬如說當我們提到一個詞「斑馬」,斑馬這個詞一提出來,你馬上會有聯想,聯想到條紋,斑馬身上有些條紋,聯想到馬這個樣子,也聯想到非洲野生動物,這些概念都一下子湧入你的腦中。所以人類思考的過程,它是每一個數據都會跟其它數據相互連接、互相的聯系這麼一個過程,這就是全像攝影技術的一個基本特征,就是照片上面的每個部位都是相互關聯的。所以可見得人的大腦也是個全息照相的相片。

  還有一個人類腦部處理信息的特征,也說明人類大腦是全息的。譬如說在我們的這些知覺世界裡面,感官在不斷的接收很多信息和波動,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不同的感官在收獲不同的信息。意大利的一個腦神經研究者叫做Hugo Zucarelli,他在實驗中發現,人的腦在接收信息的時候它也是全方位的。譬如說,如果一個人只有一只耳朵有聽覺,他用一只耳朵也就能夠判斷出聲音的來源、方向,這也是屬於全息的原理,他的一只耳朵就能夠全方位的收集信息。根據這樣一種原理,研究者也發明了一種全像式音響的科技。

  另外,研究者還發現人類的感官能夠功能互換,譬如說眼睛不僅只有看的功能,它也有聽的功能;鼻子不僅有聞的功能,它也有看也有聽的功能,這說明什麼?我們的感官也可以全方位的收集信息。佛法裡把這種功能稱為是六根互換,在《華嚴經》第三十三品「佛不思議法品」當中有這樣一段話,明確的講明了六根可以互換的原理。這段經文當中是這樣說到,「一切諸佛能以眼處作耳處佛事,能以耳處作鼻處佛事,能以鼻處作舌處佛事,能以舌處作身處佛事,能以身處作意處佛事,能以意處於一切世界中,住世出世間種種境界,一一境界中能作無量廣大佛事,是為諸佛第八自在法」。這是講到諸佛的十種自在法它是第八種,就是六根互換,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每一根都可以圓滿的接收全方位的信息。這就是科學家們發現的,人的感官像一個全像式的攝影機鏡頭,它捕捉的信息是全方位的。眼睛可以作耳的佛事,所以眼不僅能看,而且能聽,實際上眼睛也能夠像鼻子能嗅、像舌頭能嘗味;耳處作鼻處佛事,就是說耳朵不僅能聽,還能夠嗅,也能看、也能夠嘗味,等等,六根是互換的。這種功能,佛告訴我們是我們本來就有的,這是《華嚴經》告訴我們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如來的智慧、德能、相好,眾生統統具足,一點都不缺少,六根互換的功能就屬於德能。為什麼現在我們六根變得這麼笨拙?就是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煩惱所覆蓋,所以性德不能現前。

  不僅在腦研究的領域當中全息理論能夠解釋很多的問題,在其它的領域,好比心理學方面,也有相當廣泛的應用。研究人員發現心理學上有一種「心電感應」的現象,這是說有兩個人相距很遠,其中一個人竟可以把意念輸入到另外一個人腦海當中,好像兩個人的頭腦有一種連接,這叫心電感應。在過去我們很難解釋這個問題,自從有了全息理論以後我們就能夠理解了,為什麼兩個人能夠有心電感應?這是因為兩個人的頭腦原來是同一體,所以相互的連接這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並不是神奇的、不可思議的現象。

  心理學家們也在探索著一種所謂能夠記憶過去生的事情這些問題。在馬裡蘭心理研究中心的主任斯丹尼斯萊夫.戈洛夫(Stanislav Grof),他曾經在霍普金斯大學的醫學院做過心理學系的教授,後來他專門從事心理學的研究。他認為心理學很多奇異的現象其實可以用全息理論來解釋,譬如說這位戈洛夫博士他用一種叫LSD的迷幻藥來幫助病人做心理治療,就像一種催眠的方法讓病人進入催眠狀態,然後他就能夠回憶過去,這個過去也包括過去生中種種的事情,把過去那種造成他現在心理症狀的那些現象統統回憶起來,然後進行化解。戈洛夫博士有一位病人,在心理治療當中她突然能夠回憶到過去,說她自己是在史前時代的一條雌性爬蟲,在她的催眠迷幻的狀態當中,她竟然能夠非常細致的描述這一種史前爬蟲的身體狀況,牠各部位的這些情形,以及牠自己在爬蟲身體裡面的感覺,都能夠詳細的描述出來。後來戈洛夫博士把這種數據去跟有關爬蟲知識的專家來核對,驚訝的發現這位女病人所說的爬蟲的這些資料完全是真的,證明這個人過去生中她當過爬蟲。

  像這種在催眠狀態下面能夠回憶前生的例子是很多的。我過去,就是兩年前,在世界各地應邀講演了「因果輪回的科學證明」這個專題,也留下了DVD光盤。在這個講演當中,介紹了美國、歐洲這些西方學者他們研究輪回的成果,就有不少專家也是用催眠的方法幫助人回憶過去,有的專家他們對孩子進行研究,這些孩子們有能力回憶前生,也都證明了確實過去有輪回過。這種體驗在戈洛夫博士的理論當中稱為是「超個人的經驗」,英文叫做Transpersonal Psychology,屬於超個人心理學。這證明是什麼?人的頭腦當中儲存著過去、現在、未來的信息,在某種特定的狀態下可以把這些信息調出來,所以有不少人在催眠當中不僅能回憶前生,甚至能看到來世、看到將來。像美國的二戰前夕著名的預言家卡西,他就是在催眠當中能夠看到未來,做了很多的預言,這些信息都存在於當前的腦細胞當中。所以證明人的大腦確實它是一個全息的照片,它裡面含容著過去、現在、未來,乃至整個宇宙的信息。

  實際上,佛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了解整個宇宙,為什麼?因為整個宇宙都是我們心性變現的。《華嚴經.夜摩天宮偈贊品第二十》就有一偈很有名的經文,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是說明我們要了解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諸佛,這一切諸佛包含著一切眾生,不僅是有情眾生,也包括無情眾生,他們都是我們心性所變現的。所以,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個心就是我們的心性,心性是整個宇宙的本體,全部的宇宙萬事萬物跟這個心性是一不是二,契入了心性就能夠了知宇宙萬事萬物。這是《華嚴經》裡面告訴我們的宇宙全息的這麼一種事實。相信全息理論將會在科學領域當中有很大的發展,因為它是符合宇宙真相的。

  第八個問題,我們繼續探討宇宙觀當中如何诠釋現在一些科學家們的發現。當前科學家們發現黑洞,對黑洞這些解釋有很多,但是總的來說還是沒有能夠解釋得很完美。我們來看看《華嚴經》,佛法是怎麼樣解釋黑洞的形成原因。黑洞,顧名思義它是一個看不見的天體,是黑黑的,所謂黑就是連光線都沒有,好像它有隱身術,人類沒有辦法觀測到它。科學家們對它的內部結構並不是非常了解,只能是在猜想,這個黑洞是怎麼樣把自己隱藏起來的?科學家們的答案是,這是因為有彎曲的空間,就是連光也沒有辦法傳播出來。因為光是沿著直線傳播的,根據廣義相對論,空間在引力場作用下彎曲了,這個時候光仍然走著任意兩點間最短的距離,但是走得已經是曲線而不是直線。形象的來講,這個光本來是要走直線,但是因為強大的引力把它拉得偏離了原來的方向,走成曲線了,所以不能從黑洞裡面跑出來,因為黑洞裡面具有強大的引力。所以我們把它稱為黑洞,光都出不來。

  黑洞是怎麼發現的?要確定黑洞天體的存在,天文學家們研究發現,在黑洞周圍的物質行為具有特定的性質,在黑洞周圍的宇宙空間中,氣體物質具有超高的溫度,並且被黑洞強大的引力場吸引,而且在劇烈的加速。這些物質加速到接近光速,最後被黑洞徹底吞噬掉,被黑洞吞噬以後,這個過程當中會釋放出大量的X光射線,所以對於這些逃逸出來的X光射線,科學家們分析,這個地方可能有黑洞存在的跡象,這就是人們發現黑洞的最直接的證據。黑洞是怎麼樣形成的?這個說法一般來講就是,因為一些恆星體衰老以後,由於熱核反應已經耗盡了這個恆星體中心的燃料,這些燃料是以氫為主,氫氣。因為它中心所產生的能量不多,它自己已經沒有足夠的力量承擔起外殼的巨大重量,所以在外殼的重壓之下它的核心開始塌縮,最後會形成體積很小、密度很大的星體。由於密度很大、質量很高,產生強大的引力,星體外圍的物質就會被不可阻擋的引力牽向中心點,而且是加速度的沖過去,接近光速,直至成為一個體積趨近於零、密度趨向於無限大的點。當這個點的半徑收縮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這巨大的引力就會使光也無法向外射出,然後切斷了這個恆星與外界的一切聯系,好像是一個漆黑無底的巨大的天洞。這就是黑洞的形成。

  黑洞,到底有沒有發現到它的存在?在天文學家的觀測當中確實發現了有不少的黑洞。譬如說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天文學研究小組,他們在遙遠的宇宙當中發現了目前為止堪稱是最龐大、最古老的黑洞,這個大黑洞是位於遙遠的星系中央,根據推算它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後十億年之內就形成了,很早的一個黑洞,它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一百億倍,這個質量真的是不可思議,這個黑洞是稱為,它的稱號是Q0906+6930。我們從這兩幅圖上就可以看到,美國天文學家拍攝下來的這個黑洞的照片。這個黑洞的引力場吸納著上千個太陽系的星體,它的質量相當於銀河系內所有恆星質量的總和。它距離地球有多遠?總共有一百二十七億光年。這是我們科學家們探測到的最古老的、最大的黑洞。

  黑洞的形成原因,科學家們普遍認為是星系,大的恆星系,它的毀滅而產生的。在佛經裡面實際上對星系的成住壞空講得很多,雖然沒有提到黑洞這個詞,但實際上也講到跟黑洞形成相類似的這些現象。佛經裡面講,每個世界都有成住壞空四個劫,成劫、住劫、壞劫和空劫。一般來講,一個大劫,就是一個世界的成住壞空,分成四個中劫,每個中劫有二十個小劫,一個大劫的時間相當於十二點七億年,差不多十三億年。當一個世界進入空劫的階段,這個是世界什麼東西都沒有。華嚴五祖宗密大師在《華嚴原人論》當中就提到,空劫的時候,「中空無世界及諸有情也」,這裡面沒有世界,也沒有有情生命,這可能就是大黑洞。

  世界的毀滅通常都會有災難的發生。佛告訴我們,當一個世界進入了衰亡的時候,往往會出現三災,所謂水災、火災和風災,這三災一次比一次嚴重;最後一次是風災,這個風災是最嚴重的災難,把整個世界完全毀滅。黑洞的形成是因為一個恆星系的毀滅,因為恆星系的衰老,內部的能量衰竭,因此外部的這些物質受引力的吸引,它向裡面這個中心飛速的沖過去,就好像一陣風一樣,釋放出X光射線。人們就是通過這種釋放出X光的射線來探索黑洞,去找黑洞,要不然找不到。所以當物質被強大的引力作用往中心吸過去的時候,就好像一陣風一樣,被這股強大的引力吹進來,然後被壓縮,碾成碎末,最後這個世界就衰壞了、變空了。

  黑洞的形成原因在《華嚴經》裡面有講到,《華嚴經.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就有一段經文講到風災如何毀滅世界。它說,「譬如風災壞世界時,有大風起,名曰散壞,能壞三千大千世界,鐵圍山等皆成碎末」。你看看,這是講到跟黑洞的形成非常相似。大風起,我們想象到很可能就是恆星體外圍的物質被恆星中心的引力牽引的時候,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向中心吹去,這是大風起。這個大風名曰散壞,它能壞三千大千世界。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就叫一個娑婆世界,它有十億個銀河系這麼大,它都能夠毀滅掉,最後被壓成碎末,這不就是等於黑洞的形成?這是講的一個世界毀滅的現象。

  黑洞內部到底是什麼樣子,現在科學家們還沒有一個定案。黑洞也不能夠一直的被壓縮,因為在理論上講,它如果一直被重力作用壓縮,這些物質被吸進來以後,由於物質與物質之間空間愈來愈小,它會在某種狀況之下趨於穩定;再繼續壓縮,就反而會產生一種反作用力向外排斥。所以當物質與物質之間排斥力跟引力相互抵消,而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狀態的時候,這個就是黑洞它進入了穩定狀態。

  佛在《華嚴經》當中為我們也講述了,剛才講了風災之後會出現什麼情況,他說,「復有大風,名為能障,周匝三千大千世界障散壞風,不令得至余方世界。佛子,若令無此能障大風,十方世界無不壞盡」。這段話裡面講到的,這個反作用力叫做「能障」,另外一種力量,跟前面散壞風相互的抵消。我們就想到,散壞風是一種強大的引力,把物質吸進它的中心,等到吸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它就會有一種排斥力,物質與物質之間的空間太小就相互排斥,這種叫做能障風。等到兩股力量相互抵消就能進入一種穩定的狀態,經上講這種能障的力量跟散壞力量相互抵消,如果不能夠抵消的話,它說這種散壞的風災可以把十方世界都能夠吸引進來。所以佛經裡講的是很辯證的,不可能只有一種引力,還有一種向外排斥的力量,所以這個宇宙才會有相對穩定的狀態,這《華嚴經》裡都講得很清楚。

  科學家們研究表明,當很多物體被黑洞吸引進來的時候,黑洞就會慢慢進入一種相對平衡的狀態,黑洞內部的這些粒子,它們之間互相的碰撞也產生很多的能量,這種能量也會向四方散開。當這些能量排出以後,這些粒子的運動就呈現相對穩定,逐漸逐漸也就形成一種穩定的星體,到最後沒有能量釋放出來,這種星體就成為所謂的冷星,這就是新的世界形成。佛法裡講的成住壞空,空以後又會成,這黑洞它是世界壞的時候的狀態,壞到一定程度它又會重新調整,逐步又形成星系。

  中國古代傳說「盤古開天辟地」,這個狀態很像新的星系成就的那個狀態。盤古開天辟地當中,講到這個世界是很熱的,一個星系出現的時候也會有很多的熱巖、火巖、巖漿到處橫流,包括我們地球形成的時候都是這個樣子。還有很多的粒子相互之間進行各種化學的反應,從而產生像水、像氣體這些有利於生命發展的物質,這個星系逐漸逐漸就發展成穩定的星球,而生命從此就可以誕生。所以黑洞是一種新的星球、新的生命區域在演變發展的過程,它是一種為日後新世界形成做的一個前期准備,這符合佛法裡講的成住壞空。

  我們看我們這個太陽系,當然它也經過了成住壞空的階段,根據科學家的估算,太陽系現在的壽命大概是五十億年。五十億年,這個比經典裡面所說的成住壞空一個大劫的時間要長,因為我們推算一個大劫是十二到十三億年,現在太陽系是五十億年的壽命,還處於住劫,成、住,還沒有到壞和空。這樣是不是佛法說的有錯誤?其實不然,佛在經裡面講的成住壞空一個大劫,他是講到一種例子,《華嚴經》裡面說每一個世界它成住壞空時間就有長短不同,這是講到真實的。

  《華嚴經.華藏世界品第五》當中就說到,「有剎住一劫,或住於十劫,乃至過百千,國土微塵數」。你看這裡講到星系的壽命是不定的,不是只是一個大劫而已,有的星系(佛剎),它住世壽命是一個大劫,有的是十個大劫,十個大劫就相當於一百二十億年,大概我們這個太陽系差不多是一百億年的壽命。乃至百千,有的一百劫,有的一千劫,有的上萬、上億劫,乃至有的是國土微塵數,這國土微塵就是把一個星系(這稱為一個國土)裡面的所有的微塵數目,我們講基本粒子的數目加總在一起,這麼大的數目來形容它的劫數,這是講到它的壽命是極長。所以大概我們看到一般經典裡講的成住壞空一個大劫,那是指最短的時間,有剎住一劫那是最短的,我們太陽系估計是有剎住十劫。實際上星系有成住壞空是我們感官當中看到的現象,真實相正如我們前面所說的,這個宇宙的生滅是剎那剎那在生滅。成住壞空是我們所看到的相似的相續相,實際上根本沒有成住壞空。不僅物質世界沒有成住壞空,人也沒有生老病死,只有什麼?只有隱顯不同。

  《華嚴經.十通品第二十八》裡面有句話說,「色存即空隱,色亡則空顯」,所以這個物質世界它是當體即空。其實空和有是不二的,色就是指物質,空就是指物質消亡那個狀態,《心經》裡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存,就是物質存在的時候,空隱了,其實色和空它是一不二,只有隱顯不同;色亡,物質消亡了,就像星系變成黑洞,空顯了。實際上有沒有成住壞空?沒有,只有隱顯不同。

  清涼國師在他的《疏鈔》裡面說到,「論存亡隱顯者,色即是空,則色亡空顯;空即是色,則空隱色存。然皆即亡即存,即隱即顯」。這個道理就講得非常圓滿,他說存亡講的是色、是物質,物質當然包括我們人類,也包括星系,人類的生老病死,星系的成住壞空,色即是空,當體就是空。物質衰亡的時候,色亡,空就顯出來了;空即是色,當空隱去的時候,物質就顯現出來。所以即亡即存,這講到色的存在和消亡它是同時的;即隱即顯,隱和顯也是同時的,就好像說黑洞是空,物質沒有,雖然沒有,可是黑洞裡面真有,只是我們看不到。所謂色亡空顯,我們看到的是空,實際上它的色還是存在的,即存即亡,所以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物質和空的狀態它是不二的。了解這個色空不二、隱顯不二的道理,最好的方式就作夢觀,《金剛經》上告訴我們的,一切法「如夢幻泡影」,我們做夢的時候夢到有山河大地、各種人物,物質世界產生了,我們說色存了,物質產生了;可是產生的同時它就是空,即亡即存,即隱即顯,物質顯現出來,實際上有沒有真的物質存在?沒有,隱顯不二。

  所以《華嚴經》裡面也用這種夢觀來教導我們,在「十忍品第二十九」當中說,「菩薩了世法,一切皆如夢」,這世法就是世間法,一切都像夢境一樣。又說「夢體無生滅,亦無有方所」,夢的體是什麼?夢的體是我的心,我的心沒有生滅、沒有方所、不來不去。誰的心?就是我的心,沒有別人,夢境裡面夢到有別人,但是別人就是自己。所以用夢觀我們就覺悟了,宇宙是怎麼一回事?統統都是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所以佛教我們放下執著,因為它是假相,如果你對假相執著了,你會生煩惱,自尋煩惱。見到好的你生貪愛,見到不好的生瞋恨,這不是自尋煩惱嗎?到最後你什麼都得不到,一場夢而已。所以作夢觀,了解一切法都是我們自性變現的夢境,而自性了不可得,所以夢中一切境界更是了不可得。

  在《華嚴經.須彌頂上偈贊品第十四》也有談到自性的這些說法,經上說,「觀察於諸法,自性無所有,如其生滅相,但是假名說。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這是教導我們觀察自性、觀察宇宙萬法。自性無所有,它是空寂的,我們的六根沒辦法接觸,它只有假名,連老子《道德經》當中,他也說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自性也只是一個假名,實際上這個生滅相也是假的,一切法是無生無滅。就好像大海,如果把自性比作是大海,大海裡面有這些水泡,這一切法就好像大海中的水泡一樣,一切法生的時候水泡現前了,一切法滅的時候水泡沒有了。我們看水泡好像有生滅相,但是大海有沒有生滅?沒有生滅,那水泡是什麼?水泡就是大海,水泡依大海而起,跟大海是一體的。大海是永恆的,用大海來比喻自性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一不異、不常不斷,這是講的自性。水泡是講法性,法性是有生有滅、有來有去、有斷有常、有一有異,但是它跟大海是不二,所以離了大海哪裡有水泡?水泡跟大海就是一體。所以佛菩薩他覺悟,他看到的是自性,他從這個相上看性。凡夫迷在相上,忘了性,他以為那水泡就是他,我這個水泡跟另外一個水泡斗爭、對立,沒想到統統都是一個大海。所以大海它是無生無滅的,這是我們的本來面目。

  從黑洞當中,從黑洞的形成我們能夠得到啟示,黑洞它是世界空亡的狀態。實際上,世界雖然這個時候消亡,這是物質世界隱了,空現前了,而空和物質不二。為什麼?因為它的體沒有動搖,體就是自性,就好像水泡它有破滅的時候,但是破滅了,大海依然不生不滅。我們人類有生老病死,人死了,我們說這個物質的肉體消亡了,但是他有沒有消亡?沒有,他只是在這個世界隱了,在另外一個世界顯了,隱顯不二;而自性仍然是沒有動搖,自性才是真正的自己。所以《華嚴經》裡面不僅把宇宙的這些科學現象講得很圓滿,而且把這些道理,正確的人生觀、宇宙觀給我們講解得非常清楚。我們依照《華嚴》的理念來修學,必然能夠解脫煩惱,了脫生死,得大自在。這是現代科學對人類遠遠比不上《華嚴》對我們的意義,所以《華嚴》它是圓滿的哲學與科學的結合。

  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分享到此地,下一次,我們還有最後一次,跟大家就能夠報告圓滿了。今天講得不妥之處,請各位朋友多多的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上一篇:能夠逢凶化吉,靠的是積的陰德
下一篇:燒開了這一壺水,就悟透了這一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