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20
上海佛學書局印行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卷第六十五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六
卷第六十六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七
卷第六十七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八
卷第六十八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九
卷第六十九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二十)
目錄
卷第六十五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六..................................一
卷第六十六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七..................................七四
卷第六十七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八..................................一五九
卷第六十八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九..................................二三六
卷第六十九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三三一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唐於闐國沙門實叉難陀譯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卷第六十五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六
(十)慈行童女寄第十灌頂住
爾時善財童子。於善知識所。起最極尊重心。生廣大清淨解。常念大乘。專求佛智。願見諸佛。觀法境界。無障礙智常現在前。決定了知諸法實際。常住際。一切三世諸剎那際。如虛空際。無二際。一切法無分別際。一切義無障礙際。一切劫無失壞際。一切如來無際之際。於一切佛心無分別。破眾想網。離諸執著。不取諸佛眾會道場。亦不取佛清淨國土。知諸眾生皆無有我。知一切聲悉皆如響。知一切色悉皆如影。
這時候善財童子,對於善知識,生起最尊重的心。又生出廣大清淨智慧的瞭解,所以他時時憶念大乘法,專心研求佛的智慧。希望能常見十方一切常住諸佛。觀察一切諸法的境界。沒有障礙的智慧,常常示現在他的面前。他能決定了知一切諸法實性的理際。能知道常住不變的理際。能瞭解一切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諸剎那的理際。剎那是最短的時間,他的智慧能觀察極微細的時間。了知時間際和虛空際,不是兩種不同的邊際,而實際上,二者皆為一體;又了知一切諸法實相,是沒有分別的邊際,因為眾生於理不明,才生出分別心;又了知一切義理沒有障礙的邊際;又了知一切劫沒有成、住、壞、空這種的邊際。又了知一切佛沒有邊際,所謂「佛佛相通」,所以他對一切佛,心中沒中分別的想法,破除一切妄想之網。妄想就好像一面大網,把人束縛羈絆,成為趣向菩提覺道中的障礙。在真如實性中,是沒有一點念想,甚至也沒有要開悟了的妄想。他能離開一切執著,不取著於諸佛的眾會道場的境界,也不取著佛的清淨國土的境界。知道一切眾生皆沒有一個我,知道一切聲音有如回響一樣,有響才有聲,沒有自性的體性。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他又知道一切事物的色相,都好像影像一樣,沒有實在性。
漸次南行。至師子奮迅城。周徧推求慈行童女。聞此童女是師子幢王女。五百童女以為侍從。住毗盧遮那藏殿。於龍勝栴檀足金線網天衣座上而說妙法。
善財童子漸漸向南走去,到達師子奮迅城之後,便各處向人推尋訪求慈行童女。他聽見一般修道人說這位童女,是師子幢王的女兒,有五百位童女,作為她的侍從。她現在住在毗盧遮那藏宮殿中,坐在龍勝栴檀足金線網天衣座上,為師子幢王的一切宮女演說妙法。
師子奮迅城,是師子幢王所居住的地方,表示他能振動照耀,住持世界,自在無畏。慈行童女,她能知道眾生的根性,調伏他們,以慈為行,智中生悲,便能處世無染,所以稱為童女,以學如來的十種智慧。這是第十灌頂住,因為從觀空,得無生心,最為上首。諸佛法水,乃灌其頭頂。
善財聞已。詣王宮門求見彼女。見無量眾來入宮中。善財問言。諸人今者何所往詣。鹹報之言。我等欲詣慈行童女。聽受妙法。善財童子即作是念。此王宮門既無限礙。我亦應入。
善財童子聽聞之後,便往詣師子幢的宮門,來求見慈行童女。他見到無量的眾生,都來到宮裡,善財便問道:「你們各位,現在要到什麼地方去呢?」他們皆回答說:「我們想要往詣慈行童女的宮殿去,聽受她演說妙法。」善財童子即刻這樣想:「這個王宮門,也沒有人管理來看守門口,我也應該進去。」
善財入已。見毗盧遮那藏殿。玻瓈為地。瑠璃為柱。金剛為壁。閻浮檀金以為垣牆。百千光明而為牕牖。阿僧祇摩尼寶而莊校之。寶藏摩尼鏡周帀莊嚴。以世間最上摩尼寶而為莊飾。無數寶網羅覆其上。百千金鈴出妙音聲。有如是等不可思議眾寶嚴飾。其慈行童女。皮膚金色。眼紺紫色。髮紺青色。以梵音聲而演說法。
善財童子進入宮門之後,看見毗盧遮那藏宮殿,以玻瓈作為地面,非常光潔明淨。以瑠璃為柱子,嚴飾此宮殿。以金剛作為牆壁。以希有的閻浮檀金,作為宮殿的垣牆。用百千光明的諸寶,來作為窗子和門戶。又有阿僧祇那麼多的摩尼寶,來莊嚴裝飾此宮殿。又以寶藏的摩尼鏡,四周懸掛,光光相照,錯綜輝映,以為莊嚴。有無數的寶網,張羅覆蓋於殿上。有百千那麼多的金鈴,皆發出微妙的音聲。有像這樣種種不可思議的眾寶,來嚴飾此宮殿,所以慈行童女的法門,也叫做「普莊嚴」。她的皮膚是金色,眼睛是紺紫色,頭髮是紺青色,以清淨的梵音聲,來演說微妙之法。
善財見已。頂禮其足。繞無數帀。合掌前住作如是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雲何學菩薩行。雲何修菩薩道。我聞聖者善能誘誨。願為我說。
善財見過這種種莊嚴之後,便向慈行童女頂禮其足,向右繞無數帀,合掌向前,而這樣說:「大聖者啊!我已經先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了,可是我還不知道菩薩怎樣學習菩薩所修的行門?怎樣修行菩薩道?我聽勝熱婆羅門,為我介紹說您大聖者,善能誘誨眾生,希望您為我演說妙法。」
時慈行童女告善財言。善男子。汝應觀我宮殿莊嚴。善財頂禮。周徧觀察。見一一壁中。一一柱中。一一鏡中。一一相中。一一形中。一一摩尼寶中。一一莊嚴具中。一一金鈴中。一一寶樹中。一一寶形像中。一一寶瓔珞中。悉見法界一切如來。從初發心修菩薩行。成滿大願。具足功德。成等正覺。轉妙*輪。乃至示現入於涅槃。如是影像靡不皆現。如淨水中。普見虛空日月星宿所有眾像。如此皆是慈行童女過去世中善根之力。
這時慈行童女告訴善財童子說:「善男子啊!你應該觀察我宮殿中的莊嚴。」善財頂禮之後,便周徧觀察毗盧遮那藏殿中的莊校。見到在每一道牆壁中、每一根柱子中、每一面鏡子中、每一個相中、每一個形中、每一個摩尼寶中、每一個莊嚴具中、每一個金鈴中、每一棵寶樹中、每一個寶形像中、每一個寶瓔珞中,他都能完全看見法界的所有一切佛,示現從初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成就圓滿廣大的誓願,具足一切功德,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大轉妙*輪,乃至示現入於涅槃。像這種種諸佛的本事,沒有不完全示現於每一個莊嚴具中。就好像在一盆淨水裡,能普徧見到虛空中日月星宿等所有的眾相。所謂「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千潭有水千潭月,萬裡無雲萬裡天」。這種種莊嚴的境界,皆是慈行童女在過去生中,善根的力量所成就的。
爾時善財童子。憶念所見諸佛之相。合掌瞻仰慈行童女。爾時童女告善財言。善男子。此是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我於三十六恆河沙佛所求得此法。彼諸如來各以異門。令我入此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一佛所演餘不重說。
這時候善財童子,憶念在一切莊嚴具中,所見諸佛的形相。然後合掌瞻仰慈行童女,默然祈求慈行童女為他開示這種種的境界。這時童女便告訴善財童子說:「善男子,這是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我於三十六恆河沙那麼多諸佛的處所,而求得此法。這三十六恆河沙諸佛,各以不同的法門,令我證入這個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每一位佛所演說的法門,其餘的諸佛就不再重復演說。」
普莊嚴有兩種意義:①由般若照一切法,依中有正,一中有多。因所得依,則無所不現。在般若經中說:「了色是般若,一切法趣色。」②由能證得般若,已經具足諸度的莊嚴。所以所證所成,亦莊嚴無盡。
三十六恆河沙,表示住位既滿,即六度之中,每一度皆具足其他五度,故六六為三十六。每位佛的法門皆不同,各有其特性,可是法法無礙,一嚴一切嚴,故隨一法,皆收法界。
善財白言。聖者。此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境界雲何。
善財童子問慈行童女說:「大聖者啊!這種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它的境界是怎樣的情形呢?」
童女答言。善男子。我入此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隨順趣向思惟觀察憶持分別時。得普門陀羅尼。百萬阿僧祇陀羅尼門皆悉現前。
慈行童女回答說:「善男子!當我入此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我以任運自在,隨順趣向,一心思惟觀察,專心憶持分別這法門的時候,便得到普門的陀羅尼。(因為以智為體,由此而得到般若普嚴,所以能總持萬法,一持一切持,所以稱為普門。)又以圓融十住,所以能得到無量百萬阿僧祇陀羅尼門,完全示現在我面前。」
所謂佛剎陀羅尼門。佛陀羅尼門。法陀羅尼門。眾生陀羅尼門。過去陀羅尼門。未來陀羅尼門。現在陀羅尼門。常住際陀羅尼門。
就是所說的能隨意往詣佛剎的陀羅尼門,普見一切佛的陀羅尼門,能明白一切法的陀羅尼門,能攝受一切眾生的陀羅尼門,能知道過去的陀羅尼門,能知道未來的陀羅尼門,能明白現在的陀羅尼門,能知道常住邊際的陀羅尼門。這八種陀羅尼門,是依正理事的總持。
福德陀羅尼門。福德助道具陀羅尼門。智慧陀羅尼門。智慧助道具陀羅尼門。諸願陀羅尼門。分別諸願陀羅尼門。集諸行陀羅尼門。清淨行陀羅尼門。圓滿行陀羅尼門。
又有福德的陀羅尼門,有福德助道具的陀羅尼門,有智慧的陀羅尼門,有智慧助道具的陀羅尼門,諸願的陀羅尼門,能分別諸願的陀羅尼門,集聚諸行的陀羅尼門,有修清淨行的陀羅尼門,能圓滿修菩薩行的陀羅尼門。這九種陀羅尼門,是屬於願行的總持。
業陀羅尼門。業不失壞陀羅尼門。業流注陀羅尼門。業所作陀羅尼門。捨離惡業陀羅尼門。修習正業陀羅尼門。業自在陀羅尼門。善行陀羅尼門。持善行陀羅尼門。
又有能消一切業障的陀羅尼門,又有所造善業不失壞的陀羅尼門,又有所造善業流轉的陀羅尼門,又有善業所成就的陀羅尼門,又有捨離一切惡業的陀羅尼門,修習一切正業的陀羅尼門,能得到一切業自在的陀羅尼門,能修一切善行的陀羅尼門,能修持善行的陀羅尼門。這九種陀羅尼門,是屬於業的總持。
三昧陀羅尼門。隨順三昧陀羅尼門。觀察三昧陀羅尼門。三昧境界陀羅尼門。從三昧起陀羅尼門。神通陀羅尼門。
又有正定正受的陀羅尼門,又有隨順正定正受的陀羅尼門,觀察正定正受的陀羅尼門,又有正定正受這種自在境界的陀羅尼門,又有從正定正受起定的陀羅尼門,又有一切神通的陀羅尼門。這六種陀羅尼門,是屬於正受體用的總持。
心海陀羅尼門。種種心陀羅尼門。直心陀羅尼門。照心稠林陀羅尼門。調心清淨陀羅尼門。
又知道心猶如大海,能持一切境界的陀羅尼門,又知道眾生種種心的陀羅尼門,又知道直心是道場的陀羅尼門,沒有一點諂媚。又明白以般若的智慧,照了一切眾生煩惱林稠林的陀羅尼門。又明白調伏心,令其清淨的陀羅尼門。這五種陀羅尼門,是染淨諸心的總持。
知眾生所從生陀羅尼門。知眾生煩惱行陀羅尼門。知煩惱習氣陀羅尼門。知煩惱方便陀羅尼門。知眾生解陀羅尼門。知眾生行陀羅尼門。知眾生行不同陀羅尼門。知眾生性陀羅尼門。知眾生欲陀羅尼門。知眾生想陀羅尼門。
又知道眾生因何因緣而生,這種宿世因果的陀羅尼門。又知道每位眾生以什麼樣的行為,而遭煩惱所纏縛的陀羅尼門。又知道眾生的煩惱,皆由往昔惡習所積聚而成的陀羅尼門。又知道以方便善巧,來化導眾生的煩惱,令其了知「煩惱即菩提」的陀羅尼門。又知道眾生所瞭解的陀羅尼法門。又知道眾生行為的陀羅尼門。又知道眾生種種行為不同的陀羅尼門。又知道眾生根性不同的陀羅尼門。又知道眾生欲念不同的陀羅尼門。又知道眾生妄想不同的陀羅尼門。這十種陀羅尼門,是瞭解知道所教化眾生的總持。
普見十方陀羅尼門。說法陀羅尼門。大悲陀羅尼門。大慈陀羅尼門。寂靜陀羅尼門。言語道陀羅尼門。方便非方便陀羅尼門。隨順陀羅尼門。差別陀羅尼門。普入陀羅尼門。無礙際陀羅尼門。普徧陀羅尼門。佛法陀羅尼門。菩薩法陀羅尼門。聲聞法陀羅尼門。獨覺法陀羅尼門。世間法陀羅尼門。
又有普見十方諸佛道場眾會的陀羅尼門,又有說法沒有障礙的陀羅尼門,又有能予眾生快樂的大悲陀羅尼門,又有能拔除眾生苦惱的大慈陀羅尼門,又知道本來自性寂靜的陀羅尼門,所謂「不見少法生,不見少法滅」。又知道眾生不同的言語道陀羅尼門,又知道何時用方便法來教化眾生,何時不用方便法的陀羅尼門。又有隨順眾生的陀羅尼門,又知道差別不同的陀羅尼門,又能普入眾生界的陀羅尼門,又能到無礙際的理體的陀羅尼門,又能普徧到十方的陀羅尼門,又有佛法的陀羅尼門,又有菩薩法的陀羅尼門,又有修苦集滅道四諦的聲聞法的陀羅尼門,又有「春觀百花開,秋覩黃葉落」的獨覺法的陀羅尼門,又有世間法的陀羅尼門。這十七種陀羅尼門,是屬於教化眾生知識的總持。
世界成陀羅尼門。世界壞陀羅尼門。世界住陀羅尼門。淨世界陀羅尼門。垢世界陀羅尼門。於垢世界現淨陀羅尼門。於淨世界現垢陀羅尼門。純垢世界陀羅尼門。純淨世界陀羅尼門。平坦世界陀羅尼門。不平坦世界陀羅尼門。覆世界陀羅尼門。因陀羅網世界陀羅尼門。世界轉陀羅尼門。知依想住陀羅尼門。細入麤陀羅尼門。麤入細陀羅尼門。
又有世界成就的陀羅尼門,又知道世界毀壞的陀羅尼門,又知道世界住的陀羅尼門,又知道淨世界莊嚴的陀羅尼門,這都是佛菩薩的願力所成就的。又知道垢世界染汚的陀羅尼門,這都是眾生的業障所集聚而成的。又有在染垢的世界中,現出清淨的陀羅尼門。又有在清淨的世界中,現出染垢的陀羅尼門,這就是圓融無礙的境界。實際上,一切法皆是「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而且菩薩能應適當的機宜,而現出清淨和染垢,來教化一切眾生。又有純垢世界的陀羅尼門。又有純淨世界的陀羅尼門。又有平坦、無凹凸不平世界的陀羅尼門。又有到處是高山、丘陵、谿豁、山谷,這種不平坦世界的陀羅尼門。又有覆世界的陀羅尼門,又有世界像帝釋前的因陀羅網世界的陀羅尼門。又有世界依照一定的軌道,而旋轉不停,經過成住壞空這種陀羅尼門。又有知道一切眾生皆依想而住的陀羅尼門,又有細入粗的陀羅尼門,又有粗入細的陀羅尼門。這十七種陀羅尼門,是能知道剎海自在的總持。
見諸佛陀羅尼門。分別佛身陀羅尼門。佛光明莊嚴網陀羅尼門。佛圓滿音陀羅尼門。佛*輪陀羅尼門。成就佛*輪陀羅尼門。差別佛*輪陀羅尼門。無差別佛*輪陀羅尼門。解釋佛*輪陀羅尼門。轉佛*輪陀羅尼門。能作佛事陀羅尼門。分別佛眾會陀羅尼門。入佛眾會海陀羅尼門。普照佛力陀羅尼門。諸佛三昧陀羅尼門。諸佛三昧自在用陀羅尼門。諸佛所住陀羅尼門。諸佛所持陀羅尼門。諸佛變化陀羅尼門。佛知眾生心行陀羅尼門。諸佛神通變現陀羅尼門。住兜率天宮乃至示現入於涅槃陀羅尼門。利益無量眾生陀羅尼門。入甚深法陀羅尼門。入微妙法陀羅尼門。
又有能見諸佛的陀羅尼門,又有能分別佛身的陀羅尼門,又有佛的光明普照法界,所形成莊嚴網的陀羅尼門,又有佛圓滿音的陀羅尼門,又有佛*輪的陀羅尼門,又有成就佛*輪的陀羅尼門,又有差別佛*輪的陀羅尼門。又有無差別佛*輪的陀羅尼門,一切諸佛的*輪,是相同無分別的,只是隨順眾生心意而示現有所不同。又有解釋佛*輪的陀羅尼門,又有大轉佛*輪的陀羅尼門,又有能做佛事的陀羅尼門,在法華經上說:「佛以一大事因緣,而出現於世。」佛是為了令眾生開佛知見,覺悟佛的知見而出現於世。又有能分別佛眾會的陀羅尼門,又有能進入佛眾會海的陀羅尼門,又有普照十方這種佛力的陀羅尼門,又有諸佛三昧的陀羅尼門,又有得到諸佛三昧自在用的陀羅尼門,又有知道諸佛所住的陀羅尼門,又有知道諸佛所受持的陀羅尼門,又有知道諸佛變化的陀羅尼門,又有佛知道眾生心裡所行的陀羅尼門。又有知道諸佛應眾生心之所需,而以神通變化現在其面前,為眾生說的這種陀羅尼門。又有住在兜率天宮,乃至示現入於涅槃,中間經過①兜率降。②入胎。③出胎。④出家。⑤成道。⑥降魔。⑦轉*輪。⑧入涅槃,這種陀羅尼門。又有利益無量眾生的陀羅尼門。又有入甚深法的陀羅尼門,又有入微妙法的陀羅尼門,這二十五種陀羅尼門,是能知道佛海自在的總持。
菩提心陀羅尼門。起菩提心陀羅尼門。助菩提心陀羅尼門。諸願陀羅尼門。諸行陀羅尼門。神通陀羅尼門。出離陀羅尼門。總持清淨陀羅尼門。智輪清淨陀羅尼門。智慧清淨陀羅尼門。菩提無量陀羅尼門。自心清淨陀羅尼門。
又有菩提心的陀羅尼門,又有生起菩提心的陀羅尼門,又有資助菩提心的陀羅尼門,又有一切諸願的陀羅尼門,又有一切諸行的陀羅尼門,又有神通的陀羅尼門,又有出離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的陀羅尼門,又有總持清淨的陀羅尼門,又有智輪清淨的陀羅尼門,又有智慧清淨的陀羅尼門。又有菩提無量無邊,不可以言喩,也不能以心去思量的陀羅尼門。又有自心清淨的陀羅尼門。這十二種陀羅尼門,是明白菩提因果的總持。自心清淨,也就是性淨菩提。
慈行童女只略舉一百一十八種陀羅尼門。如果要詳細說,則有無量阿僧祇陀羅尼門,甚至能徧滿整個虛空法界。
善男子。我唯知此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如諸菩薩摩訶薩。其心廣大等虛空界。入於法界。福德成滿。住出世法。遠世間行。智眼無瞖普觀法界。慧心廣大猶如虛空。一切境界悉皆明見。獲無礙地大光明藏。善能分別一切法義。行於世行不染世法。能益於世非世所壞。普作一切世間依止。普知一切眾生心行。隨其所應而為說法。於一切時恆得自在。而我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慈行童女繼續說:「善男子啊!我唯有知道這種般若波羅蜜普莊嚴的法門。如像一切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們的心廣大無邊,量等虛空法界。他們能入於法界,和法界合而為一,法身徧滿十方。他們的福德已成就圓滿,能住在出世法中,遠離世間一切苦行。他們的智慧之眼,沒有瞖病,能照了諸法實相,去除凡夫的無明愚癡。他們能普徧觀察法界,智慧之心廣大,猶如虛空,一切境界,皆能明白地看見,獲得無礙地大光明藏的智慧,善能分別一切法的義理。雖然行於世行,可是不為世間法所染汚,對於世間的一切,已能看破放下,沒有一切的執著。他們能利益世間一切眾生,行菩薩道,可是不為世間所破壞或染汚。他們普徧作為一切世間眾生的依止。普徧知道一切眾生心行,隨著眾生所應求,而為其說法,所謂『觀機逗教,因人說法』。他們於一切時,恆常得到自在,沒有慌張緊張的樣子,而我又怎能知道,怎能演說他們這樣深廣的大法,和種種功德行呢?」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國土名為三眼。彼有比丘名曰善見。汝詣彼問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善男子啊!在我這個地方的南邊,有一個國土,名字叫三眼。有那兒有一位比丘,名字為善見。你可以往詣他那兒請問:『菩薩是怎樣學習菩薩行?怎樣修行菩薩道?』」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繞無數帀。戀慕瞻仰辭退而行。
這時善財童子,向慈行童女頂禮其足,向右繞無數帀,戀慕瞻仰慈行童女,然後才依依不捨的向慈行童女告辭而退,再向南行,去尋訪另外一位善知識。
(十一)善見比丘寄第一歡喜行
爾時善財童子。思惟菩薩所住行甚深。思惟菩薩所證法甚深。思惟菩薩所入處甚深。思惟眾生微細智住甚深。思惟世間依想住甚深。思惟眾生所作行甚深。思惟眾生心流注甚深。思惟眾生如光影甚深。思惟眾生名號甚深。思惟眾生言說甚深。思惟莊嚴法界甚深。思惟種植業行甚深。思惟業莊飾世間甚深。
這時候,善財童子思惟想念,菩薩所住的行門,非常深奧。思惟研究菩薩所證得的道法,也是非常深奧。思惟研究菩薩所證入的地位,也是非常深奧。思惟研究眾生微細的智慧,也是非常深奧。思惟世間的眾生依妄想而住,也是非常深奧。思惟眾生所作的行為,也是非常深奧。思惟研究眾生一切心所流注的行為念念遷流,也是非常深奧。思惟研究眾生如光如影,若內若外,沒有實體,也是非常深奧。思惟研究眾生有種種不同的名號,也是非常深奧。思惟研究眾生諸語言,人與人之間談話交流這種學問,也是非常深奧。思惟研究莊嚴法界的法門,也是非常深奧。思惟研究眾生種善因結善果,種惡因結惡果的種種業行,也是非常深奧。又思惟研究一切業報各自莊飾染淨世間,果報無失,也是非常深奧。
漸次游行至三眼國。於城邑聚落村鄰市肆。川原山谷。一切諸處周徧求覓善見比丘。
善財童子一步一步的向南游行,抵至三眼國。這個國家的人民大概都生三隻眼睛,故名三眼。他到城市、邑郡、聚落、鄉村、鄰效、市場、川流、平原和山谷等一切諸處,來周徧求覓善見比丘。
這是第一行——歡喜行。善見比丘以布施為行首,又能開導自他,如目領導餘根,故名為眼。財施無著,成於慧眼;無畏之施,成於慈眼,法施開於法眼,故稱為三眼。三眼,是見無不善,又施行內成,勝報外現,見者皆善,故名善見。
見在林中經行往返。壯年美貌端正可喜。其髮紺青。右旋不亂。頂有肉髻。皮膚金色。頸文三道。額廣平正。眼目修廣如青蓮華。唇口丹潔如頻婆果。胸摽卍字。七處平滿。其臂纖長。其指網縵。手足掌中有金剛輪。其身殊妙如淨居天。上下端直如尼拘陀樹。諸相隨好悉皆圓滿。如雪山王種種嚴飾。目視不瞬。圓光一尋。
善財童子看見善見比丘在樹林中,來回散步經行。其歲當壯年,精神充沛,健康美貌。面相端正嚴好,令人看了生歡喜心。他的頭髮是紺青色,向右旋繞不雜亂,有條不紊。頂上有肉髻,這是最尊貴的出世福相。皮膚是金色的,脖子上有三道紋。額頭寬廣平正,表現出超群的智慧。其眼目修長寬廣,好像青蓮華一樣。唇色丹紅,猶如頻婆果那麼鮮紅,其齒色潔白光亮。在他胸前標有卍字,其七處(兩手、兩足、兩肩、勁項)皆平均豐滿。他的手臂纖長,雙手過膝,這是三十二好相之一。他的手指間有一層微細的皮膚連接著,好像網縵一樣。在他的手足和腳掌中,有金剛輪。他的身體特殊妙好,猶如淨居天上的天人。其上身和下身皆非常的圓滿端直,猶如尼拘陀樹一樣。尼拘陀者,其枝橫布,與上聳相稱。諸三十二相和八十種隨形好,悉皆圓滿,猶如雪山王似的。他又有種種嚴飾。目視不瞬,有專注的凝視,不曾霎眼。他周身的光圈大概有一尋(七尺)那麼大,這是福相,是菩薩心相。
智慧廣博猶如大海。於諸境界心無所動。若沉若舉。若智非智。動轉戲論。一切皆息。得佛所行平等境界。大悲教化一切眾生。心無暫捨。為欲利樂一切眾生。為欲開示如來法眼。為踐如來所行之道。不遲不速。審諦經行。
他的智慧廣博,好像大海一樣。對於一切善境界或惡境界,心裡都無所動搖。或者昏沉,或者掉舉,或者用智慧,或者不用智慧,動轉、嬉戲、談論等等一切,都完全停息了。因為止觀雙運,必須要互相配合,才能收到功效。止過則沉,觀過則舉。不沉不舉,正受方現前。不智不愚,則雙契中道。這時起念止觀,皆成動轉。雙非再遣,未離嬉戲。雖止觀雙運,而無心寂照,則一切皆息,所以他能「如如不動,了了常明」。他已得到如來所行互融平等的境界。以拔苦的大悲心,來教化十方一切眾生,而心裡沒有一時一刻暫時捨棄的想法。他為了利樂一切眾生,為了要開示如來法眼的寶藏,為了實踐如來所行的道路,所以修行菩薩道。因此他不遲慢,也不迅速的經行,來審諦觀察其中的道理。
無量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釋梵護世。人與非人。前後圍繞。主方之神。隨方迴轉引導其前。足行諸神。持寶蓮華以承其足。無盡光神。舒光破闇。閻浮幢林神。雨眾雜華。不動藏地神。現諸寶藏。普光明虛空神。莊嚴虛空。成就德海神。雨摩尼寶。無垢藏須彌山神。頭頂禮敬。曲躬合掌。無礙力風神。雨妙香華。春和主夜神。莊嚴其身舉體投地。常覺主晝神執普照諸方摩尼幢住在虛空放大光明。
有無量天人、龍、夜叉(速疾鬼)、乾闥婆(樂神)、阿修羅(無端正)、迦樓羅(大鵬金翅鳥)、緊那羅(另外一種樂神)、摩睺羅伽(大蟒蛇)、帝釋天、大梵天、護世四天王天、人與非人等,前後圍繞著善見比丘。有主方之神,隨著他而迴轉,在他前面引導。又有足行諸神,各手持寶蓮華,以持承善見比丘之足。又有無量的光神,放光明以破除黑暗。又有閻浮幢林神,雨種種雜華,以為供養。又有不動藏地神,顯現出地下所蘊藏的種種珍貴寶藏。譬如金礦、銀礦、煤礦、石油等等,皆由主藏神來管理。又有普光明虛空神,來莊嚴虛空。又有成就德海神,雨摩尼寶。又有無垢藏須彌山神,頭頂禮敬,曲躬合掌,向善見比丘表示恭敬。又有無礙力風神,雨微妙的香華。又有春和主夜神,莊嚴他們的身體,然後舉身投地,表示尊敬。又有常覺主晝神,執持普照諸方的摩尼幢,住在虛空中,放大光明。
時善財童子詣比丘所。頂禮其足。曲躬合掌。白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求菩薩行。我聞聖者善能開示諸菩薩道。願為我說菩薩雲何學菩薩行。雲何修菩薩道。
這時候,善財童子往詣善見比丘的處所,頂禮其足,曲躬合掌,而說道:「大聖者啊!我已經先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來求菩薩所修的行門。我聽慈行童女為我介紹,說您聖者善能開示菩薩道。希望您為我演說,菩薩怎樣學習菩薩行?怎樣修行菩薩道?」
善見答言。善男子。我年既少。出家又近。我此生中於三十八恆河沙佛所淨修梵行。
善見比丘回答說:「善男子啊!我年紀既輕,出家又不久。我這一生中,在三十八恆河沙那麼多佛的道場中,自淨其意來修行清淨行。」
這一段是歡喜行,善見比丘初入行位,故自謙「年少」。又創離十住之家,故雲「出家又近」。
「此生」者,有兩種意義:①表示念劫圓融。②顯入解行生,非見聞生故。
在前邊慈行童女於三十六恆河沙佛所,求得般若法門。這裡善見比丘於三十八恆河沙佛所,淨修梵行,是表示超過前位。
或有佛所一日一夜淨修梵行。或有佛所七日七夜淨修梵行。或有佛所半月一月。一歲百歲。萬歲億歲。那由他歲。乃至不可說不可說歲。或一小劫。或半大劫。或一大劫。或百大劫。乃至不可說不可說大劫。聽聞妙法。
或者在有佛的道場中,我於一日一夜,清淨修行梵行。或者在有佛的道場中,我於七日七夜,清淨修行梵行。或者在有佛的道場中,我於半月、一月、一歲、百歲、萬歲、億歲、那由他歲,乃至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的歲,或者一個小劫,或者半個大劫,或者一個大劫,或者百個大劫,乃至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的大劫,我皆在佛的道場中聽聞微妙無上的佛法。
受行其教。莊嚴諸願入所證處。淨修諸行。滿足六種波羅蜜海。亦見彼佛成道說法。各各差別無有雜亂。住持遺教乃至滅盡。亦知彼佛本所興願。以三昧願力。嚴淨一切諸佛國土。以入一切行三昧力。淨修一切諸菩薩行。以普賢乘出離力。清淨一切佛波羅蜜。
我接受修行諸佛的教化,來莊嚴所發的一切大願,而深入每位佛所證得的道理。我清淨修行一切諸行,來滿足六種到彼岸的波羅蜜海(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我同時也看見每位佛成就道業,為眾生說法。雖然我到過很多位佛的道場中,接受各各不同的教化,但我一點也不感到混雜或迷亂。我住持諸佛的遺教,直到諸佛入涅槃。我也知道彼諸佛本來所發的大誓願,和往昔所修的法門。我亦以三昧的願力,來莊嚴清淨一切諸佛的國土。我又以進入一切行的三昧力,來淨修一切諸菩薩行。我以普賢菩薩所發的大乘大願,這種出離三界的力量,來清淨一切諸佛的波羅蜜法門。
又善男子。我經行時。一念中一切十方皆悉現前。智慧清淨故。一念中一切世界皆悉現前。經過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故。一念中不可說不可說佛剎皆悉嚴淨。成就大願力故。
又善男子啊!我在經行的時候,於一念中,所有一切十方的事物,皆悉示現在我眼前。為什麼呢?因為我的智慧完全清淨,沒有障礙的緣故。又於一念中,所有一切世界皆悉現在我面前,這是因為我經過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世界的緣故。又於一念中,有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的佛剎,皆悉莊嚴清淨,這是因為我已成就往昔所發勇猛的大願。
一念中不可說不可說眾生差別行皆悉現前。滿足十力智故。一念中不可說不可說諸佛清淨身皆悉現前。成就普賢行願力故。一念中恭敬供養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如來。成就柔輭心供養如來願力故。
又於一念中,有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眾生的差別行,皆悉現於我面前,這是因為我已經滿足佛十力智的緣故。又於一念中,有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諸佛的清淨身,皆悉現於我面前,這是因為我已成就普賢菩薩所修行的大行大願力之法門的緣故。又於一念中,我恭敬供養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那麼多的佛,這是因為我已成就慈悲柔軟的心,來供養諸佛的願力。
一念中領受不可說不可說如來法。得證阿僧祇差別法。住持*輪陀羅尼力故。一念中不可說不可說菩薩行海皆悉現前。得能淨一切行如因陀羅網願力故。一念中不可說不可說諸三昧海皆悉現前。得於一三昧門入一切三昧門。皆令清淨願力故。
我又於一念中,領受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的佛法,這是因為我已得證阿僧祇(無量數)那麼多的差別法,住持於*輪陀羅尼力的緣故。又於一念中,有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的菩薩行海,皆悉現於我面前,這是因為我已得到能清淨一切行,好像帝釋天宮前的因陀羅網孔孔相照、珠光輝映的願力緣故。又於一念中,有不可說不可說的諸三昧海,皆悉現在我面前,這是因為我已得到於一三昧門,能入一切三昧門,即所謂「一通一切通」,並且皆令一切願力清淨的緣故。
一念中不可說不可說諸根海皆悉現前。得了知諸根際。於一根中見一切根願力故。一念中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時皆悉現前。得於一切時轉*輪。眾生界盡*輪無盡願力故。一念中不可說不可說一切三世海皆悉現前。得了知一切世界中。一切三世分位智光明願力故。
又於一念中,有不可說不可說一切眾生的諸根海和種性,皆悉現在我面前,因為我已得到了知一切眾生的諸根際,能瞭解所有眾生種種不同的根性;又因為我能於一根中,見到一切根,這種願力的緣故,即所謂「一為無量,無量為一;一不礙多,多不礙一」。又於一念中,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那麼多的時刻,皆悉現在我面前,因為我已得到於一切時轉*輪,教化眾生,縱使眾生界有完盡的時候,而我轉*輪這種大願力無有窮盡的緣故。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之第六願,即是「請轉*輪」。在普賢行願品中雲:「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常勸請一切諸佛,轉正*輪,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又於一念中,有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一切三世海——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皆悉現在我面前,這是因為我已得到了知一切世界中、一切三世的每一時分的特性和極微小的分位,這種智慧光明願力的緣故。
這一段是描寫善見比丘於一念中所示現的境界,皆由種種願力所成就。一念者,以得到無依無念智慧的緣故,而無法不現。所謂「一念不生全體現」。這一念心,是心包太虛,周徧法界。
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薩隨順燈解脫門。
善男子啊!我只有知道這個菩薩隨順燈解脫的法門而已。
隨順燈者,是用無念之真智,順法順機,而無所不照。可是燈照未必常久,故善見比丘向善財童子推薦菩薩的金剛智燈。
如諸菩薩摩訶薩。如金剛燈。於如來家真正受生。具足成就不死命根。常然智燈無有盡滅。其身堅固不可沮壞。現於如幻色相之身。如緣起法無量差別。隨眾生心各各示現。形貌色相世無倫匹。毒刄火災所不能害。如金剛山無能壞者。降伏一切諸魔外道。其身妙好如真金山。於天人中最為殊特。名稱廣大靡不聞知。觀諸世間鹹對目前。演深法藏如海無盡。放大光明普照十方。
如果像那些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們的智慧像金剛燈一家。真正生在佛家,親證真如,成為法王子。他們具足不死的命根,報命殊勝,常燃有智慧之燈,對於所證的法沒有盡滅的時候。他們的身體非常堅固,法性成身,相不遷流,沒有其他物質所能破壞。他們示現如幻如化的色相之身,雖然有身,但猶如幻化一樣。就好像因緣所生起的法,沒有自體,有無量那麼多的差別,所謂「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隨順眾生心中所樂,而各各示現於其面前。他們所示現的形貌色相,世間上無與倫匹。他們能免除一切毒刄火災,而不為其所傷害。譬如永嘉大師的證道歌上說:「縱遇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閒閒。」他們的身心猶如金剛山一樣,無法破壞,而能降伏一切諸魔外道。他們的身體妙好,就好像真金山一樣,在天人中,最為殊勝特別。他們的名稱廣大,所有一切眾生沒有不聽聞他們的德行。他們觀察一切世界,就好像在眼前似的。他們演說甚深微妙的法藏,猶如大海一樣,滔滔不絕,沒有窮盡的時候。他們放大光明,普徧照耀十方一切眾生。
若有見者必破一切障礙大山。必拔一切不善根本。必令種植廣大善根。如是之人難可得見。難可出世。而我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若有眾生見到這些大菩薩,必定能破除一切障礙的大山,必定能拔除一切不善的根本,必定能種植廣大的善根。像這樣的大菩薩,百千萬劫也難遇見,很難值遇他們出現於世,而我又怎能演說,怎能知道他們的功德行呢?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國土。名曰名聞。於河渚中有一童子名自在主。汝詣彼問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善男子啊!從此向南行去,有一個國土,名字叫名聞。在河沿岸中,有一位童子,名為自在主。你可以到他那兒請問:「菩薩是怎樣學習菩薩行?怎樣修行菩薩道?」
時善財童子。為欲究竟菩薩勇猛清淨之行。欲得菩薩大力光明。欲修菩薩無勝無盡諸功德行。欲滿菩薩堅固大願。欲成菩薩廣大深心。欲持菩薩無量勝行。於菩薩法心無厭足。願入一切菩薩功德。欲常攝御一切眾生。欲超生死稠林曠野。於善知識常樂見聞。承事供養無有厭倦。頂禮其足繞無量帀。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這時候善財童子,為了想要究竟菩薩勇猛清淨之行,為了想要得到菩薩的大力光明,為了要修行菩薩無勝無盡的種種諸功德行,為了要圓滿菩薩堅固的大願,為了要成就菩薩廣大的深心,為了要修持菩薩無量殊勝的行門。善財童子對於菩薩所修的法,心裡也不感到厭倦或滿足,總覺得不夠。他發願要入一切菩薩的功德,願意常常攝御一切眾生,願意超脫生死輪迴的稠林曠野。對於善知識,他常樂於見聞,承事供養,而沒有厭倦的時候,善財童子向善見比丘叩頭頂禮,向右繞無數帀,戀慕仰望,殷勤瞻仰,目不暫捨。然後他向善見比丘告辭而退,向南行去,再去尋訪另外一位善知識。
(十二)自在主童子寄第二饒益行
爾時善財童子。受善見比丘教已。憶念誦持。思惟修習。明了決定。於彼法門而得悟入。天龍夜叉乾闥婆眾。前後圍繞。向名聞國。周徧求覓自在主童子。時有天龍乾闥婆等。於虛空中。告善財言。善男子。今此童子在河渚上。
這時候,善財童子得到善見比丘的教誨之後,憶念誦持善知識所教的道理,思惟修習這種法門。能明瞭決定他的教導,而得到悟入。所有天人、龍、夜叉、乾闥婆眾等護法八部,皆前後圍繞善財童子,而向名聞國行去,周徧求覓自在主童子。這時候,有天、龍、乾闥婆等,在虛空中,告訴善財童子說:「善男子啊!現在這位自在主童子,正在河旁沙渚上。」
爾時善財即詣其所。見此童子。十千童子所共圍繞。聚沙為戲。
這時候,善財童子即刻往詣自在主童子的處所。他看到自在主童子為一萬個童子所圍繞著,正在堆聚沙土,作佛像或拜像,以為游戲。
十千者,表萬行,此是六度中的持戒波羅蜜。
聚沙者,表恆沙功德,皆由持戒積集而成。
善財見已。頂禮其足繞無量帀。合掌恭敬卻住一面。白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雲何學菩薩行。雲何修菩薩道。願為解說。
善財童子見過之後,便向自在主童子頂禮其足,向右繞無數帀,然後合掌恭敬,卻站一邊,向自在主童子說:「大聖者啊!我已經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我未能知道菩薩怎樣學習菩薩所修的行門?怎樣修行菩薩道?願大聖者為我解說!」
這位自在主童子已得到身口意三業無非,六根離過,故得自在。又戒為主,持戒清淨無染,故雲主童子。此位表第二行饒益行。因三具淨戒,能益自他,故雲饒益。戒經上雲:「如人能護戒,能得三種樂,名譽及利養,死後升天上。」又此童子,在河渚上。河渚象徵生死愛河,若持淨戒,則不為生死愛河所漂溺。
自在主言。善男子。我昔曾於文殊師利童子所。修學書數算印等法。即得悟入一切工巧神通智法門。善男子。我因此法門故。得知世間書數算印界處等法。
自在主童子說:「善男子啊!我往昔曾經在文殊師利童子的道場,修學文學、數學、算術和印刷等法,即得悟入一切工巧明神通智慧的法門。善男子,因這個法門的緣故,而得知世間的文書(世間理論的知識)、數學(表四重十重,乃至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算術(表示一一之因,感幾何果)、印(表持犯善惡,感果決定)、界處(指十二界和十八處)——這種種法。」
自在主童子能即得悟入一切工巧神通智法門,皆因具足智慧的緣故。智能護戒,亦表修戒發定慧故。
亦能療治風癎消瘦鬼魅所著。如是所有一切諸病。亦能造立城邑聚落。園林臺觀。宮殿屋宅種種諸處。亦善調鍊種種仙藥。亦善營理田農商賈一切諸業。取捨進退鹹得其所。又善別知眾生身相作善作惡。當生善趣。當生惡趣。此人應得聲聞乘道。此人應得緣覺乘道。此人應入一切智地。如是等事皆悉能知。亦令眾生學習此法。增長決定究竟清淨。
自在主童子繼續說:「我又能治療中風、痙攣等癲癎病,或人被鬼魅所附,因而身體消瘦,臉色蒼白,神經失常,甚至嚴重得令人死亡,像這樣所有一切諸病,我皆能治。這是五明中的醫方明。我又能建造城市、城邑、聚落、村莊、花園、小叢林、亭臺樓閣、宮殿、屋宅等種種不同的住所,這是工巧明。我又能善於調配煉製種種仙藥。我又善於經營管理農工業和商賈工業。在一切諸行業中,我知道如何取捨進退的技巧,各得其當,條理不紊。我又善於分別知道一切眾生的身相,這是占相工業。譬如做善的人,身上就有善的味道;做惡的人,身上就發出惡的味道。眾生當生善趣,或當生惡趣,我皆知道。或者此人應該修習聲聞的二乘道,觀察苦集滅道四聖諦。或者此人應修行十二因緣法的緣覺乘道,這是內明。或者此人應入一切智地,修行菩薩道,像以上種種事,我都完全明瞭,我也令眾生學習這法門,而增長決定究竟的清淨。」
由此可知五明學也能令人得到出世的智慧。在世間法如得到正確的指導,也能步向清淨出世的智慧。五明即是:①語文學的聲明。②工藝學的工巧明。③醫藥學的醫方明。④論理學的因明。⑤宗教學的內明。
善男子。我亦能知菩薩演算法。所謂一百洛叉為一俱胝。俱胝俱胝為一阿庾多。阿庾多阿庾多為一那由他。
善男子!我也能知道菩薩的算法。所謂一百個洛叉為一個俱胝(百萬),百萬的平方為一個阿庾多,阿庾多的平方為一個那由他。這些都是華嚴經中一百二十四種中的大數目。
那由他那由他為一頻婆羅。頻婆羅頻婆羅為一矜羯羅。廣說乃至優缽羅優缽羅為一波頭摩。波頭摩波頭摩為一僧祇。僧祇僧祇為一趣。趣趣為一喩。喩喩為一無數。
那由他的平方為一個頻婆羅,頻婆羅的平方為一個矜羯羅,廣說乃至優缽羅的平方為一個波頭摩,波頭摩的平方為一個阿僧祇(無量數),僧祇的平方為一個趣,趣的平方為一個譬喩,譬喩的平方為一個無數。
無數無數為一無數轉。無數轉無數轉為一無量。無量無量為一無量轉。無量轉無量轉為一無邊。無邊無邊為一無邊轉。無邊轉無邊轉為一無等。無等無等為一無等轉。無等轉無等轉為一不可數。
無數的平方為一個無數轉。轉也可說是平方的意思,也是轉到大數目。無數轉的平方為一個無量,無量的平方為一個無量轉,無量轉的平方為一個無邊,無邊的平方為一個無邊轉,無邊轉的平方為一個無等,無等的平方為一個無等轉,無等轉的平方為一個不可數。
不可數不可數為一不可數轉。不可數轉不可數轉為一不可稱。不可稱不可稱為一不可稱轉。不可稱轉不可稱轉為一不可思。不可思不可思為一不可思轉。不可思轉不可思轉為一不可量。不可量不可量為一不可量轉。不可量轉不可量轉為一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為一不可說轉。不可說轉不可說轉為一不可說不可說。此又不可說不可說為一不可說不可說轉。
不可數的平方為一個不可數轉,不可數轉的平方為一個不可稱,不可稱的平方為一個不可稱轉,不可稱轉的平方為一個不可思,不可思的平方為一個不可思轉,不可思轉的平方為一個不可量,不可量的平方為一個不可量轉,不可量轉的平方為一個不可說,不可說的平方為一個不可說轉,不可說轉的平方為一個不可說不可說,這個不可說不可說為一個不可說不可說轉。
這個數目說起來是無窮無盡,甚至現代的電腦也算不清楚,可是這位自在主童子卻能算出來。
善男子。我以此菩薩演算法。算無量由旬廣大沙聚。悉知其內顆粒多少。亦能算知東方所有一切世界種種差別次第安住。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亦能算知十方所有一切世界廣狹大小及以名字。其中所有一切劫名。一切佛名。一切法名。一切眾生名。一切業名。一切菩薩名。一切諦名。皆悉了知。
善男子啊!我以這種菩薩算數目的方法,能算無量由旬(一大由旬為八十裡)那麼廣大的沙聚,能完全知道沙聚內的顆粒數目有多少。我不但能算知東方所有一切世界種種差別,次第安住的因緣。同時,也能算知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的一切世界。我也能算知十方所有一切種種不同長短、廣狹寬窄、大小、覆仰、圓方、三角、多角的世界,以及它們的名字。其中又知道所有一切的劫名、一切佛名、一切法名、一切眾生名、一切業名、一切菩薩名、一切諦理名,我都能完全了知。
善男子。我唯知此一切工巧大神通智光明法門。如諸菩薩摩訶薩能知一切諸眾生數。能知一切諸法品類數。能知一切諸法差別數。能知一切三世數。能知一切眾生名數。能知一切諸法名數。能知一切諸如來數。能知一切諸佛名數。能知一切諸菩薩數。能知一切菩薩名數。而我何能說其功德。示其所行。顯其境界。讚其勝力。辯其樂欲。宣其助道。彰其大願。歎其妙行。闡其諸度。演其清淨。發其殊勝智慧光明。
善男子啊!我唯有知道這個一切工巧大神通智光明的法門。如果要像諸菩薩中的大菩薩,能知道一切諸眾生的數目,能知道一切諸法各種品類的數目,能知道一切諸法差別不同的數目,能知道一切三世的數目,能知道一切眾生名字的數目,能知道一切諸法名稱的數目,能知道一切諸佛的數目,能知道一切諸佛名字的數目,能知道一切菩薩的數目,能知道一切菩薩名字的數目。像以上種種不可思議的境界,而我又如何能說菩薩的功德?如何顯示他們所修的行門?如何顯出他們的境界?如何讚揚他們殊勝之力?如何辯說他們所喜愛和傾向?如何宣演他們助道之法?如何表彰他們所發的大願?如何讚歎他們微妙的行門?如何闡示他們所修波羅蜜諸度?如何演說他們的清淨行?如何發揚他們殊勝之智慧光明呢?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大城名曰海住。有優婆夷名為具足。汝詣彼問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個大城,名字叫海住。在大城中,有一位優婆夷,名稱為具足。你可以前往她那兒請問:「菩薩是怎樣學習菩薩行?怎樣修行菩薩道?」
時善財童子聞是語已。舉身毛豎歡喜踴躍。獲得希有信樂寶心。成就廣大利眾生心。悉能明見一切諸佛出興次第。悉能通達甚深智慧清淨*輪。於一切趣皆隨現身。了知三世平等境界。出生無盡功德大海。放大智慧自在光明。開三有城所有關鑰。頂禮其足。繞無量帀。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此時善財童子,聽完自在主童子的話之後,全身的汗毛皆豎立起來,歡喜踴躍,喜悅萬分。毛豎有兩種理由:①歡喜而毛豎。②恐怖而毛豎。善財童子歡喜得未曾有的佛法,故獲得希有深信佛法、歡喜佛法,猶如獲寶貝一樣之心,成就廣大利益眾生的心。他能完全明白觀見一切諸佛出興於世的次第——那位佛先出世,那位佛後出世。他又能完全通達甚深智慧的清淨*輪。在一切諸惡趣中,他皆能隨眾生不同品類而現身,來教化眾生離苦得樂。他又了知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皆是平等的境界。能出生無盡無邊的功德大海,放大自在的智慧光明,是開啟三有城——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的鑰匙。於是,善財童子向自在主童子頂禮其足,右繞無數帀,殷勤瞻仰,然後告辭而退,向南行去,再去尋訪下一位善知識。
(十三)具足優婆夷寄第三無違逆行
爾時善財童子。觀察思惟善知識教。猶如巨海。受大雲雨。無有厭足。作是念言。善知識教猶如春日。生長一切善法根苗。善知識教。猶如滿月。凡所照及。皆使清涼。善知識教如夏雪山。能除一切諸獸熱渴。善知識教如芳池日。能開一切善心蓮華。善知識教如大寶洲。種種法寶充滿其心。善知識教如閻浮樹。積集一切福智華果。善知識教如大龍王。於虛空中游戲自在。善知識教如須彌山。無量善法三十三天於中止住。善知識教猶如帝釋。眾會圍繞無能映蔽。能伏異道修羅軍眾。
這時候善財童子,觀察思惟善知識所賜予的教誨,好像大海一樣,能承受大雲和大雨的滋潤,從來也沒有感覺足夠而厭倦的時候。他又這樣想:「善知識的教導,好像春天的太陽一樣,能生長一切善法的根苗。善知識的教化,猶如圓滿的清涼月,蔭覆一切眾生,凡是它所照之處,皆能得到清涼。善知識的教化,猶如夏天的雪山,能除滅一切諸獸(眾生)的熱惱和乾渴。善知識的教化,猶如芳草池中的太陽,能照開一切善心的蓮華。善知識的教化,猶如大寶洲一樣,流出種種法寶充滿他的心。善知識的教化,猶如閻浮檀金樹(其葉為紫金色,世上稀有)一樣,能積集一切福報和智慧的華果。善知識的教化,猶如大龍王一樣,能於虛空中,逍遙游戲,周徧自在,無所罣礙。善知識的教化,猶如須彌山一樣,能攝收無量善法。因為三十三天的天主釋提桓因,居住於須彌山頂。善知識的教化,猶如帝釋,為眾會所圍繞,無人能映蔽他的光明。他也能調伏旁門左道,戰勝阿修羅的軍隊。」
阿修羅王欲奪取帝釋天的寶座和天權,故常興兵討伐帝釋天,可是每次帝釋天皆能戰勝修羅部眾。
如是思惟。漸次游行至海住城。處處尋覓此優婆夷。時彼眾人鹹告之言。善男子。此優婆夷在此城中所住宅內。
善財童子就這樣反覆思惟,漸次向南游行,抵至海住城。海住者,靠近海而住,表示安住於忍,猶如大海,包含一切。然後善財童子到處去尋覓這位具足優婆夷。這時候,彼城的大眾都告訴他說:「善男子啊!這位具足優婆夷,現住在此城中的大宅內。」
此位寄第三行——無違逆行。海代表忍辱波羅蜜。具足優婆夷有一小個小器皿,於此器中,無不具故,故名具足。又此忍器能徧容一切德故,忍辱柔和,故寄女人。
善財聞已。即詣其門。合掌而立。其宅廣博。種種莊嚴。眾寶垣牆周帀圍繞。四面皆有寶莊嚴門。
善財童子聽到之後,便往詣至其宅門,合掌而立,此優婆夷的住宅非常廣博,有種種莊嚴。四面的垣牆,皆是眾寶所成,周帀圍繞。四面林立眾寶所莊嚴之門,是一所極富麗堂皇的住宅。
善財入已。見優婆夷處於寶座。盛年好色。端正可喜。素服垂髮。身無瓔珞。其身色相威德光明。除佛菩薩。餘無能及。
善財童子進入宅內之後,看見具足優婆夷,坐在寶座上,正當盛年美好青春時,相貌端正可喜。這是忍辱之報故。她穿著素色的衣服,頭髮垂下,身上沒有戴瓔珞等飾物,表其忍辱謙下之德。她身上的色相,放出威德的光明。除了佛菩薩之外,再也沒有人能與她相比。這是法身大士的大權示現,以柔和忍力來攝受眾生。
於其宅內敷十億座。超出人天一切所有。皆是菩薩業力成就。宅中無有衣服。飲食及餘一切資生之物。但於其前置一小器。
在她的屋宅內,裝敷有十億那麼多的座位,甚至超出人天所擁有的。這一切所有,皆是菩薩的業力所成就。在此宅中,沒有衣服和飲食,以及其餘一切資生之物。但在具足優婆夷的面前,放置著一個小器皿。
復有一萬童女圍繞。威儀色相。如天婇女。妙寶嚴具莊飾其身。言音美妙。聞者喜悅。常在左右親近瞻仰思惟觀察。曲躬低首。應其教命。
又有一萬個童女圍繞此具足優婆夷。一萬表示萬行。她們的威儀和色相,猶如天上婇女,皆以微妙的寶莊嚴具,莊飾其身。她們的言音美妙,令人聽聞之後,產生喜悅之心。她們常侍候在具足優婆夷的左右,親近瞻仰。她們思惟觀察她的教誨,曲躬合掌,低首恭敬的服從優婆夷教敕的命令。此一萬童女為具足優婆夷之眷屬,表萬行皆順忍故。
彼諸童女。身出妙香。普熏一切。若有眾生遇斯香者。皆不退轉。無怒害心。無怨結心。無慳嫉心。無諂誑心。無險曲心。無憎愛心。無瞋恚心。無下劣心。無高慢心。生平等心。起大慈心。發利益心。住律儀心。離貪求心。聞其音者歡喜踴躍。見其身者悉離貪染。
每一位童女,身上皆發出微妙的香味,普熏一切世界。若有緣能遇到這種香味的眾生,皆能得不退轉的無上正等正覺。他們將不會有怒害他人的心,沒有怨恨結仇的心,而能寬恕他人,和平共處。他們也不會有慳吝嫉妒之心,不會有諂媚誑妄之心,不會有陰險彎曲,設計害人之心,不會有怨憎喜愛的分別心,不會有下流卑劣之心,不會有貢高我慢心,不再放縱於散漫的生活中;相反的,他們能生出平等心,生起大慈心,發出利益眾生心,能整肅威儀,住於律儀心;能遠離貪求心。在萬佛聖城中有六大規矩:①不爭。②不貪。③不求。④不自私。⑤不自利。⑥不打妄語。這六種規矩能抑制修道人的狂妄心,令其諸行皆得清淨,以行菩薩道。若有眾生聽聞此一萬童女的音聲,必會歡喜踴躍。有看見她們身體的人,必定完全能遠離貪染。
爾時善財。既見具足優婆夷已。頂禮其足。恭敬圍繞。合掌而立。白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雲何學菩薩行。雲何修菩薩道。我聞聖者善能誘誨。願為我說。
這時善財童子既見到具足優婆夷之後,上前頂禮其足,向右恭敬圍繞,然後合掌而立,說:「大聖者啊!我已先發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可是仍未知菩薩怎樣學習菩薩行?怎麼修行菩薩道?我聽自在主童子為我介紹,說您大聖者,善於誘導教誨眾生,希望您為我演說。」
彼即告言。善男子。我得菩薩無盡福德藏解脫門。能於如是一小器中。隨諸眾生種種欲樂。出生種種美味飲食。悉令充滿。假使百眾生。千眾生。百千眾生。億眾生。百億眾生。千億眾生。百千億那由他眾生。乃至不可說不可說眾生。假使閻浮提微塵數眾生。一四天下微塵數眾生。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眾生。假使十方世界一切眾生隨其欲樂。悉令充滿。而其飲食無有窮盡。亦不減少。
具足優婆夷立即告訴善財童子說:「善男子啊!我已得菩薩無窮盡福德藏解脫門,能於這樣一個小器皿中,隨順眾生心裡所歡喜的種種欲樂而出生種種美味的飲食,完全令一切眾生得到充滿。假使有一百個眾生、一千個眾生、百千個眾生、一億個眾生、百億個眾生、千億個眾生、百千億那由他個眾生,乃至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眾生。又假使有閻浮提(我們所居住的南贍部洲)微塵數那麼多的眾生,一個四天下(即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微塵數那麼多的眾生,又有小千世界(一千個世界為一小千世界)、中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世界)、大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那麼多的眾生。又假使十方世界一切的眾生,我也隨順他們所歡喜的欲樂,而完全令他們得到充滿。可是這一小器皿的飲食,仍是無有窮盡,取之不竭,用之不盡。」
此一小器,乃融同法界無盡緣起,故用之不應,應無不益,而其法界,體無增減;又是表示忍辱必自卑,故小;法忍同如一味,故為一;內空外假,為器。老子雲:「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無空不成於假,故空能多容。」忍能包含無外,故隨出無盡。
如是飲食。如是種種上味。種種牀座。種種衣服。種種臥具。種種車乘。種種華。種種鬘。種種香。種種塗香。種種燒香。種種末香。種種珍寶。種種瓔珞。種種幢。種種旛。種種蓋。種種上妙資生之具。隨意所樂。悉令充足。
這一小器不但生出美味的飲食,又能生出種種上味、種種牀座、種種衣服、種種臥具、種種車乘、種種華、種種鬘、種種香、種種塗香、種種燒香、種種末香、種種珍寶、種種瓔珞、種種幢、種種旛、種種蓋、種種上妙資生之具——我皆能隨順眾生心裡所歡喜,而完全令他們得到充足。
又善男子。假使東方一世界中。聲聞獨覺食我食已。皆證聲聞辟支佛果。住最後身。
又善男子啊!假使東方一個世界中,有二乘的聲聞獨覺,他們嚐食我的食物之後,皆能證得聲聞和辟支佛的果位,而住於最後身,不再受生死之輪迴,證得究竟的妙果。
如一世界中。如是百世界。千世界。百千世界。億世界。百億世界。千億世界。百千億世界。百千億那由他世界。閻浮提微塵數世界。一四天下微塵數世界。小千國土微塵數世界。中千國土微塵數世界。三千大千國土微塵數世界。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中。所有一切聲聞獨覺食我食已。皆證聲聞辟支佛果。住最後身。如於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不單一個世界中的聲聞獨覺如此,像這樣一百個世界、一千個世界、百千個世界、一億個世界、百億個世界、千億個世界、百千億個世界、百千億那由他個世界、閻浮提微塵數那麼多的世界、一個四天下微塵數的世界、小千國土微塵數那麼多的世界、中千國土微塵數那麼多的世界、三千大千國土微塵數的世界,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的世界中——所有一切聲聞獨覺,若嚐食我小器中的食物後,皆證得聲聞和辟支佛的果位,住於最後身,成就佛果,得到無生法忍,而不再受諸後有。於東方是這樣,於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也是如此。
又善男子。東方一世界。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中。所有一生所繫菩薩。食我食已。皆菩提樹下坐於道場。降伏魔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又善男子啊!在東方一個世界中,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那麼多的世界中,所有將於一生成就佛果的菩薩,嚐食我小器中之食後,坐於道場,降伏魔軍,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不但東方是這樣,其他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其他各方,也是如此。
善男子。汝見我此十千童女眷屬已不。答言。已見。優婆夷言。善男子。此十千童女而為上首。如是眷屬百萬阿僧祇。皆悉與我同行。同願。同善根。同出離道。同清淨解。同清淨念。同清淨趣。同無量覺。同得諸根。同廣大心。同所行境。同理同義。同明了法。同淨色相。同無量力。同最精進。同正法音。同隨類音。同清淨第一音。同讚無量清淨功德。同清淨業。同清淨報。同大慈周普救護一切。同大悲周普成熟眾生。同清淨身業隨緣集起。令見者欣悅。同清淨口業隨世語言宣布法化。同往詣一切諸佛眾會道場。同往詣一切佛剎供養諸佛。同能現見一切法門。同住菩薩清淨行地。
具足優婆夷問善財童子:「善男子啊!你有沒有見過我此一萬童女的眷屬呢?」善財童子回答:「我已見過了!」優婆夷又說:「善男子!此一萬個童女作為上首,像這樣的眷屬,有百萬無量數那麼多,她們都完全與我修行同一樣的行門,發同樣的大願,種植同樣的善根,一同出離三界,一同修行清淨解,一同清淨思念,一同趣向清淨的果位,一同到達無量的覺道,一同得到一切善根,一同廣大心志,所行的境界亦相同,同樣的道理,同樣的義理,一同明瞭一切佛法,一同得到清淨的色相,一同得到無量的神通力,一同修行最精進的行門,一同得到正法的妙音,一同得到隨順種種類的眾生,而演說妙法的音聲。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我們又一同清淨第一音,一同讚歎無量的清淨功德,一同清淨所造的業,一同清淨所受的果報。又以相同的大慈心,周徧救護一切眾生。以相同的大悲心,周徧成熟一切眾生,令其瞭解道業。又一同清淨身業,隨順因緣的集起,以方便法門來教化眾生,令見者欣悅。又一同清淨口業,隨順世上不同的語言,以愛語來教化眾生,宣揚傳佈佛法,教化一切眾生。又一同往詣至一切諸佛的眾會道場,又一同往詣到一切佛剎供養諸佛,又一同能示現見到一切的法門,又能同住於菩薩清淨行之地。」
善男子。是十千童女。能於此器取上飲食。一剎那頃。徧至十方。供養一切後身菩薩。聲聞獨覺。乃至徧及諸餓鬼趣。皆令充足。善男子。此十千女。以我此器。能於天中充足天食。乃至人中充足人食。
具足優婆夷又說:「善男子啊!這一萬個童女,能於我這一小器中,取出上妙的飲食,於一剎那頃之間(甚至比一秒鐘還短),徧至十方,供養一切最後身成佛的菩薩,二乘的聲聞和獨覺,乃至徧滿到一切諸餓鬼的道趣中,皆令他們得到充足。善男子啊!這十千童女,以我此小器中的食物,不但能令天人得到充足的天食,亦令人間得到充足的人食。她們能令十法界的眾生,皆得到充足之食。所謂『十法界不離一念心』,一念之忍辱,便能救濟一切眾生。」
善男子。且待須臾。汝當自見。說是語時。善財則見無量眾生從四門入。皆優婆夷。本願所請。既來集已。敷座令坐。隨其所須給施飲食。悉使充足。
具足優婆夷又說:「善男子啊!請稍等一會兒,你便可以自己覩見。」正在說話的時候,善財童子便見無量的眾生,從四邊的門進來,他們都是具足優婆夷往昔所發的願,而請來的。這些眾生既聚集之後,具足優婆夷便敷設十億的座位,令他們安坐其上。然後隨順他們所需要,而供給施與飲食,完全令他們得到飽足。
告善財言。善男子。我唯知此無盡福德藏解脫門。如諸菩薩摩訶薩。一切功德。猶如大海。甚深無盡。猶如虛空廣大無際。如如意珠滿眾生願。如大聚落所求皆得。如須彌山普集眾寶。猶如奧藏常貯法財。猶如明燈破諸黑闇。猶如高蓋普蔭羣生。而我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具足優婆夷又告訴善財童子說:「善男子啊!我唯有知道此無盡福德藏解脫門。像一切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們的功德猶如大海一樣的深,沒有窮盡。又好像虛空一樣,廣大無涯,沒有邊際。又好像如意寶珠,能滿足一切眾生的願望。又好像大聚落,能令眾生得到其所希求。又好像須彌山,能普徧聚集一切寶貝。又好像奧妙的寶藏,常常貯藏法財。又好像一盞明燈,能破除一切黑暗。又好像一座高大的幢蓋,能普徧蔭護一切眾生。像以上種種菩薩的功德,我又怎能知道?怎能演說他們的功德行呢?」
善男子。南方有城名曰大興。彼有居士名曰明智。汝詣彼問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繞無量帀。瞻仰無厭。辭退而去。
具足優婆夷又說:「善男子啊!在南方有一個城市,名字叫大興。在那城中,有一位居士,名叫明智。你可以到他那兒去請問:『菩薩怎樣學習菩薩行?怎麼修行菩薩道?』」
這時候,善財童子便向具足優婆夷頂禮其足,向右繞無量帀,瞻仰戀慕,沒有疲厭的時候。然後告辭而退,向南行去,再去尋訪另一位善知識。
(十四)明智居士寄第四無屈撓行
爾時善財童子。得無盡莊嚴福德藏解脫光明已。思惟彼福德大海。觀察彼福德虛空。趣彼福德聚。登彼福德山。攝彼福德藏。入彼福德淵。游彼福德池。淨彼福德輪。見彼福德藏。入彼福德門。行彼福德道。修彼福德種。
這時候,善財童子得到無盡莊嚴福德藏解脫光明之後,便思惟彼具足優婆夷的福德猶如大海,觀察具足優婆夷的福德猶如虛空。趣向具足優婆夷的福德聚,登上具足優婆夷的福德山,攝受具足優婆夷的福德藏,證入具足優婆夷的福德深淵,游行具足優婆夷的福德池,清淨具足優婆夷的福德輪,常見具足優婆夷的福德寶藏,證入具足優婆夷的福德門,經行具足優婆夷的福德道,修行具足優婆夷的福德種子。善財童子能完全證入無盡莊嚴福德藏解脫光明法門,而具足無違逆行。
漸次而行至大興城。周徧推求明智居士。於善知識心生渴仰。以善知識熏習其心。於善知識志欲堅固。方便求見諸善知識。心不退轉。願得承事諸善知識。心無懈倦。知由依止善知識故。能滿眾善。知由依止善知識故。能生眾福。知由依止善知識故。能長眾行。知由依止善知識故。不由他教。自能承事一切善友。如是思惟時。長其善根。淨其深心。增其根性。益其德本。加其大願。廣其大悲。近一切智。具普賢道。照明一切諸佛正法。增長如來十力光明。
善財童子漸漸向南而行,抵達大興城,周徧尋求明智居士。他對於善知識,從心中生出渴仰,欲見善知識。他以善知識,來熏習他的心,使其親近善知識的志願更加堅固。以善巧方便求見諸善知識,心裡一點也不生退轉心。他發願能承事一切諸善知識,也不感到懈怠疲倦。他知道依止善知識的緣故,才能圓滿一切眾善。又知道依止善知識的緣故,才能生出一切眾福。又知道依止善知識的緣故,才能增長一切菩薩眾行。又知道依止善知識的緣故,不需要他人的教導,自己便能夠承事一切善友。
善財童子這樣思惟的時候,便增長自己的善根,清淨自己深廣的心志,增長自己的根性,增益自己的德本,加深自己的大願,廣大自己的大悲心,親近一切智慧,具足普賢的菩薩道,照明一切諸佛的正法,增長如來十力的光明。如來的十力即:
①知覺處非處智力:能知一切事物的道理和非道理的智慧。
②知三世業報智力:能知一切眾生三世因果業報的智力。
③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能知各種次第禪定及八解脫三昧等的智力。
④知諸根勝劣智力:能知眾生根性的勝劣與得果大少的智力。
⑤知種種解智力:能知一切眾生種種知見和瞭解的智力。
⑥知種種界智力:即能普知眾生種種境界不同的智力。
⑦知一切至處道智力:能知一切眾生行道因果的智力。
⑧知天眼無礙智力:能以天眼見眾生生死及善惡業緣而無障礙的智力。
⑨知宿命無漏智力:知眾生宿命及知無漏涅槃的智力。
⑩知永斷習氣智力:於一切妄惑餘習,永斷不生,能如實知之智力。
爾時善財見彼居士在其城內。市四衢道七寶臺上。處無數寶莊嚴之座。
這時候善財童子看見明智居士,在大興城內鬧市的四衢(十字路口)道中,於七寶臺,晏坐在由無數寶所莊嚴的座位上。於市四衢者,表處喧不撓,無不通故。
大興,是起大精進的意思。這是第四行——無屈撓行。明智居士,因其進足必假智目導故,又其勤無怠退,故名明智。
其座妙好。清淨摩尼以為其身。金剛帝青以為其足。寶繩交絡。五百妙寶而為校飾。敷天寶衣。建天幢旛。張大寶網。施大寶帳。閻浮檀金以為其蓋。毗瑠璃寶以為其竿。令人執持以覆其上。鵝王羽翮清淨嚴潔以為其扇。熏眾妙香雨眾天華。左右常奏五百樂音。其音美妙過於天樂。眾生聞者無不悅豫。十千眷屬前後圍繞。色相端嚴人所喜見。天莊嚴具以為嚴飾。於天人中最勝無比。悉已成就菩薩志欲。皆與居士同昔善根。侍立瞻對。承其教命。
此明智居士,所坐的寶座非常妙好。清淨的摩尼,作為寶座之身。以金剛帝青,作為寶座之足。寶繩互相間錯交絡。有五百種的妙寶,作為莊嚴校飾。又敷散天寶衣,建立天幢旛,張大寶網,施大寶帳。由閻浮檀金,作為寶座之蓋。毗瑠璃寶,作為寶座之竿,令人執持,以覆蓋在寶座之上。明智居士的周圍,皆有侍者用鵝王清淨嚴潔的羽毛,作為扇子。又熏放一切的妙香,雨一切的天華,在他的左右,常常奏放五百種樂音,其音之美妙,超過天上的音樂,眾生聽聞此妙音,靡不喜悅欣慶。在他四周圍,有十千眷屬,前後圍繞,他們的色相端嚴,人人皆歡喜見之,以天莊嚴具,作為嚴飾。他們在天人之中,是最勝無比,完全已成就菩薩的志欲,皆與居士往昔同種善根,他們侍立瞻對於居士之左右,而接承他的教導和命令。
爾時善財。頂禮其足繞無量帀。合掌而立。白言。聖者。我為利益一切眾生故。為令一切眾生出諸苦難故。為令一切眾生究竟安樂故。為令一切眾生出生死海故。為令一切眾生住法寶洲故。為令一切眾生枯竭愛河故。為令一切眾生起大慈悲故。為令一切眾生捨離欲愛故。為令一切眾生渴仰佛智故。為令一切眾生出生死曠野故。為令一切眾生樂諸佛功德故。為令一切眾生出三界城故。為令一切眾生入一切智城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雲何學菩薩行。雲何修菩薩道。能為一切眾生作依止處。
這時候善財童子,向明智居士頂禮其足,右繞無量帀,然後合掌而立,這樣說道:「大聖者啊!我為利益一切眾生的緣故,我為令一切眾生出離諸苦難的緣故,為使一切眾生得到究竟安樂的緣故,為令一切眾生出離生死海的緣故,為令一切眾生住於法寶洲的緣故,為令一切眾生枯竭愛河,而不為其所沒溺的緣故。我為令一切眾生生起大慈悲的緣故,為令一切眾生捨離欲愛的緣故,為令一切眾生渴仰佛智慧的緣故,為令一切眾生出離生死曠野,免得被猛獸吞噬的緣故,為令一切眾生歡樂諸佛功德的緣故,為令一切眾生出離三界城,所謂『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為令一切眾生進入一切智慧之城的緣故,所以我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可是我尚未知道菩薩如何學菩薩行?怎麼修菩薩道?而能為一切苦惱眾生作依靠安止之處所呢?」
居士告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乃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人難得。若能發心。是人則能求菩薩行。值遇善知識恆無厭足。親近善知識恆無勞倦。供養善知識恆不疲懈。給侍善知識不生憂慼。求覓善知識終不退轉。愛念善知識終不放捨。承事善知識無暫休息。瞻仰善知識無時憩止。行善知識教未曾怠惰。稟善知識心無有誤失。
明智居士告訴善財童子說:「善哉善哉!你這個好男子,能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善男子啊!能發無上正等正覺心的人,是很難得的。若能真正發心,這人則能求菩薩的行門,因為初發心是行菩薩道最重要的開始。這人能值遇善知識,永遠也不感到厭倦滿足。他親近善知識,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