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傳印長老:如何與佛願相應?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梵語具雲佛陀,譯為覺者。覺悟了人生宇宙真理實相、具有大智慧的人,不是神仙。我們熟知的釋迦牟尼佛,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淨飯王的兒子,出生於公元前五六五年,入滅於公元前四八六年,虛歲八十。釋迦:意為能仁;牟尼:意為寂默。釋迦牟尼佛,即釋迦族的聖人。

  佛並非高不可攀。《涅槃經》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異。”因此說,佛性是一切眾生永不變異的且能夠覺悟成佛之性。佛法是平等的,人人可以成佛,人人應該成佛。“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日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吾等凡夫眾生與釋迦牟尼佛一樣,都是擁有“明珠”的人,關鍵看我們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充分地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有意識地以堅強的意志,遵循釋迦牟尼佛經過覺悟所發現的人生宇宙真理實相的規律去做,改造自己。這個規律便是“緣起性空”與“因果相續”。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由現前一念靈知的精神活動在主宰著自己。就是這個現前一念心性活動——為善為惡、為公為私等等,首先是發端於心念,其次是付諸行為活動;這便是每個人締造自己人生的出發點,同時也是自己安身立命的落腳點。於日常生活中,一念心起,名曰“緣起”,在個人的精神世界裡,如同投下一粒種子,叫作因。

  有因則必定有果,如人們所熟知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所謂性空,是說這種因果相招、纖毫不爽的力量不是任何個人的主觀意志所能主宰它、左右它,名曰“無我”。因果定律,法爾如是,即使是三世諸佛也無能改易,諸佛正是遵循這一規律修證成佛,教化眾生,也無非是宣示這一規律,勸導人們遵循這一規律去做,別無他法。

  落實到當下,我們就要把自私自利、貪瞋癡慢的心逐步收斂,對於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放下一些,時時觀照並提醒自己的修養與智慧有沒有增長,煩惱有沒有平息。逐步做到一分知足,少一點貪婪;多一分關愛,少一點瞋怨;多一分智慧,少一點愚癡;多一分謙虛,少一點傲慢;多一分包容,少一點自私;多一分感恩,少一點不滿。這樣,開始實踐慈悲智慧、平等圓滿的釋迦牟尼佛的教誨,锲而不捨,日久功深,敦倫盡分,閒邪存誠;將一句“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放在胸中,淨念相繼,與佛願相應,萬善同歸,莊嚴淨土,便是最終的安身立命之處。

 

上一篇:嘎瑪仁波切:你為什麼又不高興了?
下一篇:淨界法師:你是你自己最大的障礙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