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妙祥法師:痛苦從多欲來, 多欲苦惱就多,無欲苦惱就少,少欲無欲方能證果涅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上妙下祥法師講述:

  ◎知足常安樂

  下面解釋下一句:滿足而知恩。就是知足並感恩。《佛遺教經》說:“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穩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就是說知足之法才是真正的富貴安樂、安穩之處,知足對我們來講是非常了不得的一件事情,現在我們的條件好了,但知足人少了。

  我在九三還是九四年的時候,曾經看到過一個人,在一個市場上,是個女的,光著腳就躺在道中。當時我從那兒經過,我一看那腳非常干淨,就在水泥道上躺著。我記得是秋天,那時候桃下來了,也就現在這個時候吧。就在水泥地上躺著,那臉上的表情特別地安詳。我說這是不是佛菩薩示現呢?是不是大修行人啊?我就挺注意地瞅了一會兒,剛瞅瞅,不知道怎麼的,這腦子突然就不想這事了,就走過去了。走了很遠以後,又想起來了,我說我忘了,回去再看一看。但自己究竟要干什麼,不知道了。

  正好那天那有一個廣欽庵開光,後來聽到一個居士講,廣欽庵開光的時候,有些像佛菩薩的雲就在那房檐底下來回跑,有的像羅漢,有的像彌勒佛,有的像觀世音菩薩。哎呀,給大家歡喜得不得了。後來我就想,弄不好就是所謂躺地上的這個女的,這個修行人所示的、她的一些修行所引起來的。我是這麼懷疑,後來也沒證實,也沒法證實。所以這個問題,就是說一個修行者,雖然看著瘋瘋顛顛,但看她臉上的表情,那種知足感,現在我還記憶猶新呢。

  像我們行腳,乞完食了,特別是過齋的時候,那種知足感油然而生,為什麼呢?剛開始去乞食——也就是要飯吧,有的給有的不給,有說三道四的。你說點也行,給也行啊——倒不差那口吃的,但這是一種修行。不管怎麼說,我們心裡都不允許起嗔恨,都要接受,把自己的慢心給降伏下來。當慢心降伏了以後,那個知足感一下就油然而生了。

  特別是晚上,躺在地上,把睡袋和“睡床”往那兒一鋪——就是一塊兒布往那兒一鋪,或住在草垛裡往那兒一躺,那泥土的香味,那種感覺,瞅著星星、大地和周圍的莊稼,那種感覺特別自由。那時候我給它起名叫什麼?“五(無)星級賓館”,因為滿天都是星嘛,無數星級賓館。所以我們如果能夠知足,這是人最富有的,最得安樂的,也是最安穩之處。

  所以佛經講:“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雖富有,但他是貧賤之人,“知足之人,雖貧而富。”這是一點兒不假,當我們習慣於富裕生活的時候,我們吃什麼都不香了,每天都想買更好的吃。像剛才我講我們行腳去了,只要有塊饅頭,給一點兒,那都很知足、很知足的。哪怕就給摘個茄子,給拿個辣椒,我們都感覺到很滿意。這就是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憫,是名知足。”

  《佛遺教經》曰:“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直爾少欲,尚應修習,何況少欲,能生諸功德。”就是說多欲人苦惱就多,無欲人苦惱就少,何況少欲能生諸功德。“少欲之人,則無谄曲以求人意。”沒有那種媚心,也沒有那種媚骨。不是為了什麼東西,為了說好話,看人眼色行事,實際心裡很痛苦,無非為了求利。“亦復不為諸根所牽。”也不為眼耳鼻舌身意所牽掛。

  這個問題我們體會比較深,比如我們吃一頓飯,在不過齋的時候,你擺任何東西對我們來講,都挺麻木的。雖然看到了,但和我們沒有關系,一點想法也沒有。包括衣服也是,咱們穿一些補丁衣服,甚至是一生一套,有的是兩件,以補為活,也叫“弊衲衣”,也叫“糞掃衣”。

  見到任何衣服,就堆成山,和我一點關系沒有。也不會去看,也不會用手去摸,也不會用腦子去想:這衣服我穿上會怎麼樣?他不會那麼想。你要給他了,反而壞了,他覺得是一種煩惱,因為他不想要這個東西。所以說你少欲,這個心,諸根就不會牽掛。如果你多欲,眼睛也跟著動彈,腦子也跟著動彈,耳朵也跟著,甚至感覺,什麼都跟著轉,所以能不痛苦嗎?痛苦怎麼來的?就是多欲來的,諸根跟著轉來的。

  “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余,常無不足。”就是說少欲者心坦然,沒有畏懼。雖然他說話沒有像別人挺霸道、挺橫的,沒有那樣,而是很坦然、很謙虛,但他沒有畏懼,不會怕什麼。因為他沒有欲望想,也沒有欲望可拿的,所以他不會有畏懼。不管是有房住、沒房住,有吃的和沒吃的,他並不在乎。“有少欲者則有涅槃,是名少欲。”有少欲者就會有佛菩薩出現,也就是有果位可證。有果位可證才是真正的少欲。所以說我們想證到涅槃,首先就得想到少欲。

  “修行之人,當離塵寡欲,不可多求財利,而起貪染,常自知足,調伏諸根,以增長善法也。”為什麼佛的戒律要求日中一食、不摸錢、乞食生活,這都是讓人少欲。如果做不到,你怎麼達到少欲?口裡說我想涅槃、我想成佛,你和成佛的事有時候掛不上邊。

  “念佛之人,能離世間雜染之法,復於利養等事,常生知足之心,是名起淨意心。”有的說啊,在世間修行能吃就吃,能穿就穿,我只要保證念佛,臨終時候就可以往生。這是不正確的。念佛之人,能離世間雜染之法,復於利養等事,就是不貪求這個雜染利養等事。常生知足之心,這叫什麼?淨意心,就是身口意要清淨。我們都說身口意要清淨,你怎麼清淨啊?得從這兒清淨。所以念佛之人也得這麼做。

  佛在世的時候,大迦葉尊者專行頭陀,年紀老了仍不捨苦修。佛憐憫他年邁體衰,告訴他:“你一直長久地修苦行,應稍輕松一下,休息休息。”迦葉尊者還是一樣地苦行。佛贊歎說:“你可以作為一切眾生行為的榜樣,為一切眾生作依止,正如我在世一般。有人像你一樣修頭陀行,佛法就可以住世保存;如沒人行頭陀行,佛法就要滅亡。你真是荷擔如來大法的人!”這是佛陀對迦葉行頭陀的稱贊。佛說你這樣行頭陀,佛法就會住世,如果頭陀法不存在了,佛法就不在了,就沒有了。後來靈山一會,世尊拈花,迦葉微笑,正法眼藏,以心印心,給了大迦葉,成為西天禅宗的初祖。

  大迦葉尊者有一偈,說:“所食無過一升飯,眠臥惟須一小床,兩張氎布足遮身,此外並是愚癡物。”他說吃飯就那麼一升飯,完事了;睡覺就那麼一塊兒地方,一個小床完事了,兩氈布把身一遮,剩下都是什麼呢?都是愚癡物,愚蠢人所用的東西,其他都沒有用。為什麼佛把法付給迦葉尊者?就因為他少欲知足,真正的少欲。

  唐朝宏覺禅師誡徒眾雲——對眾徒說:“汝既出家,如囚免獄。”就是說你既然出家了,就像囚犯出獄一樣。“少欲知足,莫貪世榮;忍饑忍渴,志存無為,得在佛法中,十生九死亦莫拋棄。”你出家了就等於人從監獄裡出來了,一定要少欲知足,別再貪世間的榮辱了。要忍饑忍渴,志存無為。這個忍饑忍渴啊,佛法要求很大,並不是外道,這在修行佛法裡是必須的。

  咱們大悲寺每年都有剃度,剃度的居士都得考驗一年至四年以上,合格了才給剃度。剃度之前比丘全部參加,基本上全部參加吧,來進行問話,其中就有:你能不能忍饑忍渴?沒有飯吃能不能忍住?沒有水喝時你能不能忍住?能不能一天一頓飯?不光這些,還有你能不能這一生不摸金錢?能不能一切供養歸常住——不允許你自己收供養,等等。如果你同意了,說“我能做到”,大家討論,認為你合適了才給剃度的。否則的話,別說剃度了,絕對不行。如果當時你答應了,但是後來又後悔了,想到別的地方去,只要是沙彌,剃度了再走,一律還俗。不管你是願意還俗,還是不願意還俗,都得還俗,強行也得還俗。因為你不是佛的弟子,你不能荷擔如來家業,這樣的人我們不要,也不允許你擔負僧人的名稱。

  所以出家一定不要貪戀世榮,得忍饑忍渴,還得乞食生活。不能乞食生活也是不允許出家的。所以宏覺禅師說,於佛法中,得多少生去行持這個呢?不是你這一生,而是十生九死亦莫拋棄。就是說你十生也不要拋棄,你死了九回這個法也得照樣行持,生生世世你都要行持下去。這是一個說法。還有一種說法:不管你這一生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就是天塌了、地陷了、洪水等等的災難,不管外境怎麼變,你這個法不能丟。十生九死不能離開這個法,這才是真正出家了。

  所以《涅槃經》雲:“於未得之財不生貪,名少欲。已得之財不生貪,名知足。又少欲猶有欲,知足為無欲。”《涅槃經》講,你得到資財也不要貪,沒得來時就更不能貪,要知足。對世間人來講,你少欲,說“我已經少欲了,我只貪一點兒”,那也叫有欲。不是說貪一點兒就行了,別人都成百成百地拿,成千成千地往家偷、貪,那我少拿點不行啊?我拿十塊八塊的,一百塊、一千塊行不行?那也不行,那也叫偷,少欲猶有欲。什麼叫知足呢?就是無欲為知足。

  像沩山老人不動心的故事。唐朝的沩山老人(禅宗五宗中的沩仰宗第一位祖師),在湖南沩山修道的時候,他將金銀財寶、親戚朋友,一切五欲都置之度外。時間久了,名聲就大了,很多人就親近他,當時裴休丞相也曉得了,上山拜他。看他住在茅蓬,有個蒲團,老人常坐在上面,也不動,人走了他也不管,他也不送客。

  這個丞相就命隨從拿三百兩銀子讓老人建所寺廟,老人不要,也不拒絕。裴休把銀子扔草裡就走了。當時的三百兩銀子相當於現在的三百多萬,那麼大個數字。事隔三年,裴休想廟大概建好了,想去看看。上山一看,還是破草房一間。就問沩山老人:“禅師,我給你造廟的銀子,你放在什麼地方?”老人說:“你從前放到什麼地方,就到什麼地方找去。”他到那兒一看,那銀子還原封不動,上邊都長草了,還擱那兒擱著,連動都沒動過一下。所以過去的祖師啊……沩山老人告訴他:“你既然以為我不會用錢,那你就把錢拿回去,做旁的用途吧,我不會造有形的廟。”這是講沩山老人。

  ◎感恩

  下面講“感恩”。

  《心地觀經》謂四恩者:一父母恩,二眾生恩,三國王恩,第四個三寶恩。父母恩屬於家庭;眾生恩屬於社會;國王恩屬於國家;三寶恩屬於佛法僧。有四種恩甚為難報:一者母。二者父。三者如來。四者說法師。若有供養此四種人,得無量福。現在為人之所贊歎,於末世能得菩提。

  人類應常懷有感恩之心,佛陀常稱贊懷有感恩之心的人。在這個世界上,很難尋找那些樂意幫助他人之人,能夠知恩圖報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假如我們懂得感恩,我們一定會得到快樂。

  假如人類沒有這種品德,他會忘記父母、親屬、朋友、導師及教導他佛法的人。當朋友需要協助的時候,雖然能力許可,他也會徑自離去。那些自私的人會使自己孤立起來。所以感恩的人會帶來和諧、吉祥,人們也常會想起他及愛他。這是感恩,就不再多說了。

 

上一篇:達真堪布:貧由吝啬起,富從布施來
下一篇:嘎瑪仁波切:你為什麼又不高興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