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
聖印法師 著
一 緒言
佛教的興盛不是在於形式,主要是在把佛的精神推廣到世上。末法之世的今日,一切易流於形式,這是修持佛法的人切忌的毛病。要知道佛滅後不久,佛法正興盛之時,是正法時代,無論「教」「行」「證」三者皆備,就是說了解了教理還要如法去實行,因為能實行才能體會出是非曲直,才能求(證)得覺悟。證得了覺悟的法體是永恆不壞的,所謂「法身常在」這是人生最大的光芒。然如無「行」(實踐)又如何證得?如無「教」(教理)又如何去實行?三者牽連互為因果,不可或缺。
佛在世所說的教理而傳之後世的,叫做「經」。經有多種,佛教統稱為經藏,「藏」就是多的意思。「經」這個字印度話是修多羅,意指「結紐」,所謂「結紐」,原來從前印度婦女往往發辮上裝飾了各色各樣的草花,草花上面又結成一種花紐,這是形喻後世對佛說的教理使之傳於後世,好像是用紐帶來束花一般把各種花結纏於發際,是一脈相傳的含義。經是宗教的理論,宗教不能離經而存在,佛教的經,有其永恆的價值。
經既是屬於理論,惟徒有理論仍是不足,必須要加以實行,就是說把所學的教義一一配合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這就叫「律」,是日常生活的規則。日常生活的規則有條不紊,起居動作都能符合佛教的要求──存正去邪,防惡行善,才是無愧為一個佛弟子的身份。要做到「律己」的功夫,比如孔子所說「非禮勿言、非禮無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就是一例。作為一個世上的君子,起碼應該是起居有節,飲食有時,行之有序,用心誠良,而且無論事的大小,一切循規蹈矩的做去,原則上不能違背理論的法則。佛說的「戒」就是人生的金科玉律,如果依著奉行,等於受到導師光明的指引而不致沉淪,所以通常說「戒律」,實則戒即是律,律亦是戒。經、律都是佛說的,至於「論」就不同,是後來的人對佛說的經律所加的闡述或說明,大體上都是學者潛心致力而成,佛教由印度傳到中國以及日本,有了不少的翻譯文字,這些翻譯的論著自然都可歸納於「論」內。以上所述,佛制定的戒律是很多的,故律稱律藏,有關經律研究的論著也是很多的,故論稱論藏,連同前面說過的經藏,那就是經藏、律藏、論藏合稱為三藏。任何一位法師倘精通經、律、論的就可稱之為三藏法師。許多人都以為唐朝玄奘法師西天取經是唐三藏,三藏這兩字就是專指人名而言,便是一種不明佛法的見解。
現在就佛經來說,有極其簡單的經,也有極其復雜的經,經文所說的道理有十分通俗的事,也有甚為高深的理,可說千差萬別各有不同。大別可分為「大乘」經和「小乘」經兩種。「乘」的意思是乘物,也就是載的意思。譬喻我們渡海過河,淺處不妨游泳涉水而過,一旦到了深處遠處就不得不乘船了。又如走路近處不妨步行而達,但到遠地則必須仰賴乘車了。佛教就好比車和船,人生有許多困難的問題不是光靠人力可以解決,是以要想安全通過多事多難的人生的路途,就得坐上可靠的車船,佛教是最安全可靠,將之譬喻「乘」的意義即在於此。
「乘」的大小區別若何?凡是以除卻個人自心的苦惱為目的而學佛,這純粹是求自了,即「小乘」。凡是自己解脫了苦惱,同時也要使他人解脫苦惱因之學佛,即是目的在於自度度他,便是「大乘」。於此,我們斷定地說,「小乘」實在是利己主義,個人色彩濃厚;「大乘」充滿了利群主義,全然為了大眾。
在大乘教中根本殊勝的經典所說的教義全是積極的社會的利眾的,閃爍著自覺覺他的不朽光輝。就中最重要的經典,莫過於法華經。法華經說的是佛教的深義,粗覽一讀,不惟不能窺其堂奧,更不可能馬上覺悟,所以必須一字一句細心去讀,才能領略其中一字有一字的含義,一句有一句的價值,抱了這樣審慎的態度去讀,就不難登堂入室,獲取精華,現在所講的這個普門品,就是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的一品。
二 妙法蓮華經
原本的法華經在當初佛教起源地印度有數種,譯成漢文的前後共有六種之多,其中三種散失,現祗余三種了,此三種中又以妙法蓮華經最為殊勝。惜其梵文原本已無存,至於中國所有的三種:一、西晉武帝太康七年(公元二八六年)月支國三藏竺法護譯的法華經叫做正法華經,共十卷二十七品。二、東晉安帝隆安六年(公元四○二年)姚秦三藏法師鸠摩羅什譯名妙法蓮華經,共七卷二十八品。三、隋文帝仁壽元年(公元六○一年)北天竺沙門阇那崛多與達摩笈多共譯,名添品妙法蓮華經,共七卷二十七品。上面三種譯本除了品位次序有先後之別以及內容稍有出入,但經文意義大致雷同。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前五字是經題,後八字是品題,容依次先釋經題。
妙法蓮華這四字是別題,後一字「經」則是通題,通於一切佛經,凡佛所說的都稱為經,「妙法蓮華經」是一經的總題,包含了廣大甚深的真理。
本經的梵名是「薩達摩奔荼利迦」,薩是正妙之義,達摩是法,奔荼利迦是指白連華。
妙法蓮華是指的什麼呢?妙法屬法,蓮花屬喻,這是因為所說的經理不是一般凡天俗子輕易理解,即出世二乘聖人也是領悟不易,所以借用連華譬喻,以顯妙法的超然。
「妙」是指不可思議和無與比倫的意思。分析起來約有四義,即巧妙、勝妙、微妙、絕妙。此經巧開方便之門,故名巧妙,此經宣揚一切佛法,故名勝妙;此經窮一切義理,故名微妙;此經事理無礙,故名絕妙。
法,含有軌生物解,任持自性二義,是攝宇宙萬有一切,可說包羅萬象。俱捨光記:「釋法名有二:一、能持自性,謂一切法各守自性,如色等性,常不改變。二、軌生勝解,如無常等生人無常等解」。法相宗將形形色色的差別法,分為五位百法,以性宗來說廣則三千,然概則不外以下三法──一、心法:即正因理心佛性,了因慧心佛性,緣同善心佛性之三因佛性。二、眾生法:即惑業善三道。三、佛法:即般若、解脫,法身三德,佛是由於證正因理心而成法身德,證了因慧心而成般若德,證緣因善心而成解脫德。眾生法、佛法都不離心法,是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蓮華在印度的當時本有四種,一名媪缽羅,是青色;二名拘集陀母,是黃色;三名缽特摩,是赤色;四名奔茶利,是白色。然而白色是一切顏色的根本,因此以一乘作其余諸乘之宗。取喻叫奔荼利。奔荼利迦(白蓮華)有四種意義──一、鮮白分明,花開蓮現。譬喻此經了了分明,有開權顯實的巧妙。二、含苞未吐的叫屈摩羅,開過將落的叫迦摩羅,正在盛開的叫奔荼利迦。譬喻此經在正法之時宣說而大顯勝妙。三、蓮花是在污泥之中,可是卻入污泥而不染,因其本質是香潔圓美,譬喻此經所說有眾德圓滿至為微妙。四、蓮花荷葉潤莖深長,開花則芬芳潔白不著水滴,不染塵垢,譬喻此經所說一乘的法門廣大,道理睿深,有離言絕慮的絕妙。
蓮花出水,清淨莊嚴。蓮花是拿來作譬喻的,因此經在顯理、實踐、證果、位次、利益各方面,都是精妙幽微,甚深甚深,用蓮華為喻,法妙喻也妙,法喻皆妙,猶之果中有因,因中有果,像蓮花的花果同時生出,超然妙谛,故名妙法蓮華。
經是佛說的亘古不易的寶貴真理,梵語叫做「修多羅」,即是契合諸佛所說的真理,下又能契合眾生不同的根機。同時,經有貫穿之義,如來說法是一貫不移。經有攝持之義,即攝化眾生百無一漏。古大德說:「經者為常為法,是攝是貫,常則道軌百生,法乃德模千乘,攝則集斯妙理,貫則御彼庸生,庶令畢離苦津,終登覺岸」。
三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觀世音」是羅什譯的,稱為舊譯。到了唐朝玄奘時,又譯為「觀自在」稱為新譯。
觀音的梵音本是「阿黎即阿縛盧枳多伊濕伐羅」。
「阿黎即」是聖者,尊稱的意思。「阿縛盧枳多」是觀照或注意的意思,所以簡稱為觀。「伊濕伐羅」是堪能之義。
羅什法師把這位菩薩譯作「觀世音」,是因為這位菩薩秉其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心,觀九法界眾生稱念和求救的音聲,而來教化援救眾生,有求必應的緣故。
玄奘法師把這位菩薩譯作「觀自在」,是因為這位大心菩薩時時刻刻欲令眾生觀察諸法而得自在的緣故。
觀世音菩薩在諸經中還有許多稱號,如普門品中又稱施無畏或淨聖。悲華經中稱正法明如來或遍一切功德山王如來。觀音授記經中稱大悲聖者或救護苦難者或普光功德山王佛。又觀音經中稱大悲施無畏。真言儀軌中稱大慈大悲主。金剛界曼陀羅中稱金剛菩薩。
本品開姶釋尊便說:「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觀世音」的名詞便是從這段音聲的文字而來。
至於「菩薩」二字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舊譯為「大道心眾生」,新譯為「覺有情」。
大論釋說:「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就眾生,以諸佛道成就眾生,故名菩提薩埵。」又說:「菩提是自行,薩埵是化他,直修佛道以化他故,名為菩薩」。菩薩是已覺悟了的人,他對世上任何事理莫不透澈明了,而有正確的認識,可是,不是為了自己覺悟就算了事,而是不斷激發內在的悲心(同情心弘願心)以之賜予人間溫暖,拔除他人苦難。所以最切實的解釋是:菩薩能上求佛道以自利,下化有情以利他。他是得大自在,以高度的悲心觀察世間眾生苦難,隨時施以救濟,悲智雙運的人。
其次談到「普門」兩個字義。
普是普遍,門是通達,就是說不論何人不論何時不論何地都能通達的意思。觀世音菩薩悲心特長,權巧方便,隨時示現,普應群機,這就是說,他是普具大悲救濟之光,而拔濟眾生時有種種不同的類門。盡管眾生千差萬別,觀世音菩薩都有方法度化他。觀世音菩薩化現三十三身普門示現,真是使人歎為稀有。
我們不妨這樣說:菩薩拔救我們的真理大道,平等遍滿在我們的眼前。觀世音菩薩是何等的慈悲啊!華嚴經入法界品說:「觀自在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我住此大悲行門,常在一切諸如來所,普現一切眾生之前』」。
什麼叫做「品」呢?法華文句一曰:「品者,中阿含雲跋渠,此翻為品。品者,義類同者聚在一段,故名品也」意思是說,品是品類,在同一部經中雖區分幾類,但歸納意義仍然為一,有條不紊,秩序井然。如妙音菩薩有妙音菩薩品,藥王菩薩有藥王菩薩品。
總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二十五品,合其意義是本品說明觀世音菩薩如何自覺覺他以及平等普遍示現種種不可思議的妙跡功德。換而言之,觀世音是人,普門是法,品是同樣不同類的意思,也就是說,觀世音這人所顯的普遍的微妙的法的功德篇。
四 鸠摩羅什
鸠摩羅什是佛教四大翻譯家之一。四大翻譯家就是羅什、真谛、玄奘、不空四位法師。
羅什出生在龜茲國(即今新疆省庫車沙雅兩縣),談到他的出生經過是這樣的:羅什的父親名叫鸠摩羅炎,是印度國人,因其父祖達多(羅什的祖父)名聞全國,所以羅炎也將繼承相位,可是他卻淡泊名利寧願避位出家,東渡到龜茲國來。國王對他歡喜敬慕聘為國師。又因王妹耆婆年華二十慧賢天生,國王便逼羅炎還俗娶之為妻,因之懷孕了羅什。懷孕之時,耆婆感到此以前更為智慧,這時阿羅漢達摩瞿對她說:「你懷孕智子,和捨利弗在胎中的征候相同。」由是耆婆頓萌出家之念。羅什生下以後,耆婆要去出家,但被羅炎阻止了。以後耆婆又生一子名弗沙提婆。有一次耆婆出外,看到冢墓枯骨縱橫覺悟身是苦本,誓願離俗,絕食七日,羅炎不得已就讓她出家。那時羅什祗有七歲,便也隨母出家了。每日跟著他的師父誦經千遍達三萬二千字之多,師父稍作講解,他便豁然通達。
羅什九歲時,隨母參訪名師。在迦濕彌羅國向大德盤頭達多學習雜藏,中長兩阿含經四百萬言。迦濕彌羅國王請他到宮中,集合了不少外道論師與之攻難。羅什舌辯群雄,出言鋒厲,遂使外道心折,國王敬佩不已。十二歲時,其母耆婆又帶他同到龜茲,西域各國都爭相禮聘羅什高官勳爵,羅什卻一概辭謝了。為了不斷精進研學佛法,就告別了母親和故鄉,獨自出外去求道了。他終於親近了善知識須犁耶蘇摩,最初他學的是小乘,後來專學方等,而後又各方面廣求大乘佛法,研習中論、百論和十二門論等。有一日,須犁耶蘇摩對他說:「你學的差不多了,可到世間各處宏法利生。」於是羅什拜別其師。臨行蘇摩送了許多經典給他,妙法蓮華的珍貴原本便是這許多經中的一部。
羅什在萬分感激的心情下受了經,返回故裡。其母耆婆對他的學成歸來喜歡極了,就博覽他的經書,又請他講解方等的精義。耆婆聽畢,立即證得斯陀含果。羅什二十歲時在宮中受戒,從卑摩羅義學十誦律,耆婆那時向他辭行到印度去修學,後來印證阿那含果。羅什留住龜茲國三年,廣論大乘經論,日益充實自已,其時在中國是五胡亂華時代。前秦苻堅建元十八年九月苻堅就派遣了骁騎將軍呂光陵江將軍羌飛率大兵四萬征討西域各國。其實苻堅早慕羅什大名,希望得為國之瑰寶。呂光兵臨城下,一戰即告功成,滅龜茲,得羅什,遂令班師還期。羅什已知天數,所以願效忠中國。羅什在呂光扎營山下,曾說:「不可在此停留」,呂光見他年輕不信他話,果然睌間傾盆大雨,洪水暴發淹死數千兵士,由是呂光才相信他同到涼州,可是那時苻堅已被姚苌所害,於是呂光下令三軍編素吊祭,而後自封為帝,稱年號為太安元年。羅什在涼州住了六年,因呂光與其子呂隆均不甚信仰佛法,也就不能如願大轉法論。這時姚苌僭位關中(長安)一度向呂光約請迎接羅什入關,呂光鑒於羅什智慧高深,一旦做了姚苌心腹謀士將於己不利,不准所請。姚苌死後,姚興繼位,又遣使臣敦請羅什入關,那時呂光已死其子呂隆即位,可是他不加理會。姚興遂於弘始三年討伐呂隆,呂隆敗而歸降。崇仰佛法的姚興便派人隆重迎請羅什進入長安,特以朝廷的西明閣為其居所,並待以國師之禮。第二年下诏廣集沙門大德八百余人,恭請羅什以逍遙國為譯經道場,擔任翻譯佛經總裁職務。自此為中國佛教史上放一異彩。
羅什的學識淵博德孚眾望,加上姚興的護法心切,於是皈入羅什門下的學者越來越多,而後他的門生竟有三千多人。譯法華經的時候參加的有二千余人,可說盛極一時。法華經是羅什來長安後於弘始八年時譯出的。弘始十一年(東晉安帝的義熙五年)八月二十日偉大的羅什端祥直寂於長安。
臨終之時,羅什誓言:「願凡所宣譯,傳流後世,鹹共弘通,今於眾前,發誠實誓,若所傳無謬,不違佛旨者,當使焚身之後,舌不焦爛!」他的誓言靈驗了,火化之後,薪滅而舌不成灰。
綜計羅什九年間致力於翻譯經典工作,共譯出經典七十四部,合為三百九十余卷,在文字方面因學有根基十分流暢,人皆喜讀。堪稱中國佛經翻譯界的泰斗。
羅什示寂以後,到了隋朝時代,又出了一位偉大的法師便是天台大師,他對法華經的闡釋與推廣,不讓羅什專美於前,且以法華經為中心弘揚佛道。
法華經在佛教任何一宗的立場上看都作有重要無比的地位。法華經一共分有二十八品,前十四品是釋尊垂跡的一切,叫做「跡門」;後十四品是依釋尊本地而說的叫做「本門」。比方說天空的月亮本是一個,可是照到了山有山的月影,照到了海有海的月影,月影不一,月亮還是一個並無兩樣。人的走路也是一樣,足跡何止千千萬萬,其人則是一人,足跡是跡,其人是本;一物可作出許多不同動作,而根本上仍為一物,這就是跡與本的說明。僧肇法師說得好:「非本無以垂跡,非跡無以顯本,本跡雖殊,而不思議一也」。
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有成佛的本體。但因人不去注意,不去自覺,只顧眼前的利害得失,贻誤了根本的人生大事。本佛見芸芸眾生的痛苦心有不忍,就取就人身,生於和我們同一世界的印度國土之上,為一國的王子,卻捨王位棄富貴。甘心修行,示我們以修行之道。這可說釋迦牟尼佛乃是有絕對力量的根本佛一部份之化身,成為肉體之身的印度王子,由修行至覺悟,因覺悟而說法,他以身教口教作為示范,要我們如法修行,向真理的大道前進,必有轉迷開悟的一日而致成佛。
五 本文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釋義:這時候無盡意菩薩,即從他的座位上立起,袒露著右肩,雙手合掌向佛頂禮說了以下的一段話:「世尊!觀世音菩薩由於什歷因緣,叫做觀世音呢?。」
注解:「爾時」就是佛已經說完了妙音來往品,將要開始說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時候,所以叫做「爾時」。
「無盡意」梵語叫阿差末底,世界無邊,眾生無量,菩薩抱著無限的悲願,以度生為務,倘有一眾生未度盡,菩薩救濟眾生之意就沒有窮盡,所以叫做「無盡意」。
「偏袒右肩」,我國向以袒露肉體為失禮,印度則相反,以袒露為恭敬,偏袒右肩是表示弟子奉師之禮,充役執奉之儀,系極度的恭敬的態度。現相沿成風蔚為印度佛教的裝束。
「合掌」我國以拱手躬身為恭敬,印度則以合掌當胸為恭敬,是表示專心一致,不敢散誕,一心相當,信解相合。
「向佛」以一念之誠,向萬佛之尊。
「世尊」佛的十種稱號的一種。梵語叫做「路迦那他」,或者叫做「婆伽婆」。成實論說:「如是九種功德具足,於十方世界三世中尊,故名世尊。」菩薩善戒經說:「壞波旬故,能得如來身故,名婆伽婆。」
「觀世音」略稱觀音。法華經說:「苦惱眾生,一心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以是名觀世音」。
「菩薩」全名菩提薩埵。舊譯為大道心眾生,道眾生等。新譯為大覺有情,覺有情等。求道的大心人,故稱之道心眾生,求道大覺的人,故稱道眾生,大覺有情。薩埵是勇猛的意思,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又譯作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
「因緣」梵語尼陀那。一物之生,親切和強力的為因,疏添或弱力的為緣。例如種子為因,露水、農夫便是緣。佛教以因緣為宗,說一切法都不出因緣二字。
講話: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大別為兩類,即是長行與偈頌。長行是指的前一半散文體,偈頌是指的後一半五個字一句的韻文體。而長行中的問答又可分作兩部份:前部份是關於觀世音菩薩(人)的問答,後部份是關於觀世音菩薩活動(法)的問答。
「爾時」這一句是繼續以前的第二十四品妙音品而來。佛對妙音菩薩的話講完之後,無盡意菩薩接著對佛頂禮發言,爾時即是指的這個時候。這一解釋是按法華經二十八品的順序,不妨叫做事釋,也就是世相上的解釋。另一種觀心釋的解釋方法是以精神為主的印證心靈的解釋方法。所以現在用兩種的方說來加以解釋說明。
站在觀心釋的立場解釋「爾時」兩個字是什麼意義?按從前的學者,往往有很多艱澀難解的解釋,有的說「爾時」是轉迷開悟的時候,有的說是離苦得樂的時候,有的說是止惡修善的時候等等說法。如照字面解釋轉迷開悟即自迷惘中曰轉到覺悟的時候,離苦得樂即脫離了苦惱即得到了快樂的時候,止惡行善即不作惡業而作好事的時候,這一切的解釋還不如說:「開始講話的時候」來得普通、明白,和恰當。無論是說話、聽講、書寫、讀念、彼此的心合而為一的時候,爾時可說即是「這個時候」。
其次要講「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無盡意菩薩是東方不眴國的教主叫做普堅如來,他是繼如來之後的一位補處菩薩。無盡意菩薩不遠千裡前來參加佛會,為了娑婆世界施行教化。在他前面已經有很多的佛參加世尊的會座,無盡意菩薩是第二十五位,這是事實上的解釋。但從觀心釋的立點看,「無盡意」這名詞是代表著真理的無有窮盡。要知道無盡意菩薩也是和觀世音菩薩一樣的為世為人,持著拔眾生苦與眾生樂的宏願活動著,公而忘私的精神,毋寧說是與觀音菩薩同為一體。他是可以隨時隨地出現在眾生的裡面,如果我們能持著正信淨念,並且去勤行化他,沒有男女老幼的區別之心,那麼我們也可說是無盡意菩薩的化身活現。所以,凡是於人有益,救人救世的心願與行為的人,可以說便是菩薩。不僅佛教的學理如此,其他宗教的學理根本上亦並無不同。像孔子顏回,默罕默德、甘地、林肯、耶稣都可說是大菩薩。總之,菩薩是不論身份的貴賤,金錢的有無,只要有濟世利民之大志,孜孜不息依著努力笃行的便是菩薩。
「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這一段是無盡意菩薩以印度的最敬禮向佛頂禮參拜以表內心的崇敬。大體來說對人教化有用言語也有用身教的場合。無盡意菩薩是以身教表示出禮儀,所以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致最敬禮。用觀心釋來說,右肩是表現智慧,左肩是表現禅定,左右兩肩代表了禅定與智慧,其偏袒右肩便是說發出了智慧的光芒,要利益一般眾生,使人依著本份守著崗位工作。我們穿戴袈裟時也是袒露右肩,佛像更多為如此。在當時的印度,向對方表示崇敬,以表自己謙虛求教之心時,必須這樣的禮貌作法。無盡意菩薩對娑婆教主佛陀發問,自然要這樣表示出最敬的禮節來。
「即從座起」的座位是指的心的座位。「大論」第五有言:「菩薩以諸法不生不滅,知性皆空,人若能悟此,則他人若罵若打若殺皆應思為如夢之幻化,對人亦無嗔罵怨恨。」這種說法是說圍繞著世人的森羅萬象,這一切的姿態都是空而不實,原不過是依因緣和合而表現吧了,能明白這個道理,一切都歸於空了。
但是如按人間事物現象說「即從座起」是指菩薩立刻從蒲團的座墊上站立了起來。反過來說,依觀心釋的看法完全不是這樣,菩薩坐著的蒲團(座墊)是一切皆空的,無盡意菩薩是自空的座位上起立,即離開了一切我執我見的意義,惟有如此,才能完全實行菩薩無我的大活動以及利他的大行為,也惟有是空的,自在自如,故才能濟度眾生。
反觀凡夫的我們,終日庸庸碌碌,迷於金錢名利的束縛,不能離開執著的座位,實在是愚癡得可憐!如果我們能從我執的座位站立起來,那麼我們豈不是也能安住在菩薩的空的境界?只有菩薩的空的座位,才是無有執著物的境界,無盡意菩薩既能從為了濟度眾生從執著的座位中立起,離開「執著」的思想,滅除心中的妄念,然後能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在法界中活動。「彼既丈夫,我亦爾」,我們又為什麼不能學無盡意菩薩的榜樣呢?
「合掌向佛而作是言」。在我們幼年之時,受父母的教導,往往無意識地兩手合攏向人拜拜,而合掌確是宗教上給予我人一種信念上誘導作用的力量。合掌,是有著精神上的統一作用的,也是適合於大自然理法的身心合一,不可思議的作法。我們的手掌左掌五指右掌也五指,合起兩掌共十個手指,在佛教上譬喻為十法界。什麼是十法界呢?那就是地獄界、餓鬼界、畜生界、修羅界、人間界、天界、聲聞界、緣覺界、菩薩界、佛界。這十法界不僅是現實的存在,以精神世界看,一心之上就有十法界。最上充滿光明的是佛的世界,最下可憐的是餓鬼、畜生、地獄的世界。這種種世界並不是在目前世界地理上得見,卻全在我們的心上顯露了出來。祗要扪心反省一下,就可以清清楚楚的。每一個心中有佛,有餓鬼、有畜生,所以有時是佛心,有時是鬼畜之心,比如我們常聽說某人一時獸性大發,情欲沖動,造出亂YIN的罪過,這獸性便是畜生之心。所以一念之差,可以升天堂,也可以下地獄,人們依持各自心念可上升可下墮,一心十法界就是這個意思。
因此我們向佛菩薩合掌祈禱的時候,應該興起一種油然歡喜報恩的心情,以極誠之心作報恩奉獻之念,這樣,雖是凡夫之心,也可發揮佛菩薩的作用。由心的動作自然可生佛心,無論升入佛境墮入鬼道畢竟都是由一己之心而出。所以真正信奉觀音菩薩的人,都該牢記著時時在培養佛心方面去努力。
既然我們用十指來比喻十法界,以此十指相合,就是表示十法界的合一,十法界如能合一就成為一心,十指分開則又成為原來的十法界。這是件奇妙的事情,十指的開合,要自由自在,都基於自己的一心而已。
再說,兩手有左右之分,比喻代表生和死兩方面,那麼合起兩手就是生死一如,生和死也決不是有什麼隔閡,在我們自己的一心來看,生死是一如的。或者,把右邊看作佛,左邊看作眾生;或可把兩手分為凡夫或聖者;或代表迷和悟的兩途。盡管各種分別,同樣都歸於一如。以手合起掌來是自然而然的事,不但不會有一些些的牽強不適,而且有身心合一作用,使我們頓覺清涼。無盡意菩薩向佛,是以身顯示,此時尚未說出任何的言語。
「佛」是印度話的簡稱,具足的稱謂是「佛陀」。中國話叫「覺者」或說「如來」。依人們世俗的看法,常常認為有人死後到西方成佛去了,故常說死後成佛。可是佛這一名稱,並不是指亡者而言。佛的意義,是轉迷開悟,澄清了一切色相的人,是以覺悟後的心去度世,要他人也覺悟。所以並不是生前得了戒名,死後就可成佛。一般世人的看法也不算完全不對,因為生前有了相當的修持,死後往生西方亦未可知。不過倘若死者在生前是個惡逆無道的人,則死後決不會立即成佛,是可以斷言的。
中國人一向崇拜祖先,說死者成佛本來不是壞事,可是只認死去了的人才能成佛,對活著的人無形中就是一種低貶與不詳的感覺,於是就發生認為佛教是不吉利或不愉快,不值得深信的觀念。連帶認為寺廟只是一種死亡緣起的場所吧了,這就是一種極大錯誤的觀念了。要而言之,寺院的本身是轉迷開悟的清淨道場,進去以後應使人感到十分清涼十分愉快,一種解脫似的悅趣。佛菩薩更是喜悅慶幸的吉祥者。我們認清這點,從此萬不可再存有絲毫不吉不詳的錯誤思想才好。
其次說到世尊,世尊所居住的世界,是指的這一娑婆世界,這娑婆世界貫通了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釋尊是三世中最尊貴的一位。原來佛的品位是與俗世的官爵位階等級不同,佛有十種的尊稱,那就是如來、應供、正遍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尊便是其中的一個尊稱。例如今日開會,其中有一位議員起而發言,首先要稱呼「主席」的名,無盡意菩薩稱佛為「世尊」其理相同。
「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這是詢問觀世音的意義。觀世音是觀察世間的音聲,是和世間眾生結緣的人。無論在中國也好,日本也好,韓國也好,任何一個國家(尤其是東方國家)的任伺家庭裡面,觀世音菩薩都是大眾崇拜的一位菩薩,所謂「家家觀世音」便是。
楞嚴經裡特地舉出觀音的音聲,有三種真實,那便是:一、通真實──以「通」字來說,無論任何物體如能相通就能人於心中。比如用眼來看物體,中間如果有窗門或其他障礙物的阻隔,就不能看見了,可是,如果是通真實,無論相隔了一村或兩村,一百裡或兩百裡的遙遠,其形象物體都能到入我的心中。二、圓真實──以「圓」字來說,用人眼能看見物體的表面,但同時看裡面就看不見了,看見前面同時也就看不見背後了。看見左面也就看不清右面了。但如用「音」。來觀察,就沒有表裡前後左右的一切區別。可以聞辨分別,入於心中。不偏不漏的把真實的物體都掌握到心裡面去。三、常真實──即是聽聞的事情,無論是昨天或是一月,一年以前的都可以全部記得。倘用眼睛所見的物體在心中來表現是很難,所以聽聞的聲音在心上遺留,其痕跡是頗為真實而悠遠的。因此觀察一切的事物事理,比較以聽聞音聲的說法是妥當的。
無盡意菩薩在八萬四千大眾會座當中代表起立發言,向釋尊頂禮訊問「觀世音」是怎麼樣的人呢?不用說無盡意菩薩自己本來了解觀世音的意義,然在法華會座當中集合了許多會眾,無盡意卻是為了代表大眾特別向佛發問,目的在於解決眾多的人的疑義,其動機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大眾。
「以何因緣」的「因」字,是原因之因,種子之因。「緣」是助緣,即等於是培養種子發芽的日光水份。
「觀世音菩薩是因為什麼原因,什麼助緣,叫做觀世音,他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此一訊問觀世音的由來是先以名號。來訊問,是以名配實,名的裡面即含有一切具足之義,所謂「名為實之賓」。
無盡意菩薩問了以後,次段便是佛陀回答無盡意菩薩,說明為什麼要稱名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以及稱名後所得的好處。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釋義:佛陀告訴無盡意菩薩說:「善男子!如果有無量百千萬億的眾生,受了諸般的苦惱,只要他們聽到了觀世音菩薩的名字,而能一心一意去稱念他的名字,那麼觀世音菩薩會立刻觀察到他們的音聲,使他們獲得了解脫痛苦的安樂。
注解:「佛」梵語佛陀的簡稱,釋作中國文字是覺的意思。就是指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是對凡夫而言,因為凡夫多數不知自覺;覺他是對二乘聲聞學者而言,因為二乘雖能自覺,卻沒有覺他的行為;覺行圓滿是對菩薩而言,因為菩薩雖然自他兩覺,但依然尚未達到全然圓滿的地步。「佛地論」說:「於一切法,一切種相,能自開覺,亦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醒,如蓮華開,故名佛。」
「善男子」贊美之辭:「所行利他,符理清升,感樂之義,目之為善;」「綱干之能,稱之為男。」「有紹繼義,故名為子。」善男子形容男子的俊美完善。
「眾生」梵語是薩埵,是說:「眾緣和合,歷劫相續數數受報,故曰眾生。」眾生有無量數,大別分為四種,就是胎生、卵生、濕生、化生。
「苦惱」三界生死,貪嗔癡慢,苦患無底,逼惱身心,故稱苦惱。
「一心」一心有事和理的區別,事一心是歷歷分明稱名不亂,理一心是了知音聲性空,惟心所現。
「觀其音聲」即是觀眾生稱念菩薩聖號的音聲。眾生被苦惱所迫,就會下意識地去稱念菩薩的名字,倘如一心不亂自性而發地去稱念,那麼菩薩的觀智圓照十方,就能尋聲救苦,有求必應的。
「解脫」梵語木底(又名木叉)即是脫離生死的束縛,排除苦惱的糾纏,自在自如,一切無礙,不論任何惑業障得的牽累都不能羁絆,故名解脫。大乘菩薩寶五經說:「若復有人念是觀自在菩薩(即觀音菩薩)名者,是人當來遠離一切輪回之苦」。
講話: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這善男子的稱呼是包含著所有眾生連同無盡意菩薩在內,也就是佛對大眾的稱呼。換句話說,即是:「各位」的意思。這時無盡意菩薩問的是「利益有情」方面的問題,其實他自己是很明白的,祗不過為著代表大多數人詢問。此外還有「不解問」「試驗問」等,「不解問」是在了解之前要多以提出來資問。「試驗問」是試驗對方的理解程度而發問。
佛的回答:「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百千萬億眾生是形容眾生數量之多,而冠以無量的述語。並且不單是指世上所有的人,同時凡宇宙內有生命之物莫不包括在內,稱為「眾生」,以人來論現全世界的人口,據美國華盛頓人口資料局的報告,一九六三年年中,世界人口為數約三十一億八千萬人,可是依據著眾緣和合而生的生物就不止是百千億萬的數目了。這些無量的眾生全然受著各種各樣痛苦的煎熬,因為娑婆世界是一個堪忍世界,又叫忍土,一切事情都要盡最大的忍耐。而苦惱的種類很多,本經後面說明人間有七難、三毒、二怖等苦,大別之則分為肉體的和精神的苦惱兩種。肉體上在日曬雨淋下耕耘的農夫或流血汗的勞動者反而心靈(精神)上安樂的人不少;可是物質上十分豐盈富足的達官貴人反而心靈(精神)上有各種說不出的苦惱的很多,細究其因,實在是耐人尋味。不過,這個世界,原是相互的世界,決不是一個人的天下,是以必須要人與人間互相尊重,彼此敬愛,倘能捨棄小我,容忍互助,有此認識,便是真理解本經的人,惟有這樣,這一娑婆世界的苦惱,可望中止。
在痛苦裡感覺出來的樂趣才是真正的樂趣,也才真正能體會到光明的可貴。能給予人們真正樂趣和無上光明的就是觀世音菩薩。人人能夠一心一意的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精神生活就能安定向上,逢著困難來臨而有往前邁進的勇氣。然而必須稱念「觀世音菩薩」聖名時要集中精神,專心一致,這樣觀世音菩薩就會現身來解脫我們種種的煩惱或困難。這種觀念是把持信念之道,也就是佛教的可貴之處。人的精神生活有了依據,勇氣就百倍千倍地增加了出來,當大難臨頭的時候,也就能處之泰然。反過來說,那些沒有走上精神信仰道路的人,每每都是受不了人生的挫折,因而頹喪因而悲觀,就那麼失敗了一蹶不振!
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人生不要怕難,任何憂患困難都是我人力量的試金石。倘人人有大勇猛心,就是處於苦難的世界亦無往而不可行。可是畢竟世人有大勇猛心的太少,故此埋入痛苦的深淵裡。「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憐愍世間眾生,所以凡是稱念他的名字,又能真正專注凝神一心不亂的,菩薩就立刻觀察到他的痛苦的音聲而使他得到解脫的安樂!。
所謂「一心稱名」的一心,說起來是容易,實行起來就很難了。換而言之,一心就是精神的統一。普通的人心中有種種的迷惑和執著交錯存在著,要統一這個心是不簡單的,那麼我們就應該發願心,首先把正信和迷信的分野辨識清楚,然後趨於正信的一途。常言說得好:「精神一到何事不可為」,我人的精神集注一處,使起確信之心,那麼心神相通,又哪來什麼迷惑或困惱?
所以,當我人全心全意舉行祈禱的時候,是必定能感應道交的。這就是說無論做什麼這誠心是非常重要的,沒有誠心就根本談不上「信仰」兩字。一個誠心的人往往可以感化頑強的敵人,是以認真的祈禱一心的祈求,決沒有求不到觀音菩薩心動的道理。這「一心」就是「誠心」啊!
總之,我人肉體的或精神上一切痛苦煩惱都可以依據觀音菩薩智慧之力使得解脫,祗要我們一心一意去稱念他的聖號。常常不斷稱念觀音菩薩的聖號,不僅可以啟迪未來精神的往生,實在更可以使現世的肉身得到全然的解脫!。
科學昌明的時代的今日,心理學這一門課程是太重要了。法國學者伯格森曾經談到笑的問題,他說:「究竟是認為可笑才笑呢?或者是笑的可笑呢?這問題很不容易明了。」誠然是認為可笑的才笑,而笑起來也確實的可笑。這真是一個奇妙的問題。我們不妨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面貌,如果自己露出了笑臉,自然就會感到可笑了。如果表現的是一付苦相,自然也就感到精神的懊喪了。從前有一個做木偶戲的人,他的手藝很好,在他制做一種偶像的形態,必先面對鏡子試驗一番,比如作兒童的面形,就把嘴巴縮小,眼睛閉細,表現出一種純潔和氣的面孔,那麼作出的樣子就像兒童。比如作車夫的面形,就把眼睛睜大嘴巴閉緊,因而形成橫眉怒目的魯莽的樣子,十足像一個車夫。他的妻子曾對人說:「老林作一個壞人的面形時,自己心裡也感到十分不快,因為對著鏡子作出一付難看的模樣,自己看了也覺得討厭啊!」。誠然,作出一付討厭的面孔任誰看了都感到討厭。可是作出一付和善的面孔,心裡自然而然也覺得和善了起來。所以現形和發聲都是很重要而不能疏忽的。
基於以上所說的心理因素,也就是心靈感應的原理,所以談到稱名的大事,我們若一心一意稱佛的名字,佛的面容就自然而然浮到心上來。佛的面容始終浮到心上,就引起接近佛的心情。因此,我們稱念「觀世音菩薩」之名,實在並非光是口頭稱念而已,而是為了要靠著稱名使慈悲無量的觀世音菩薩浮到我們心上來,那麼自己的精神得到了改正,和以前的境遇完全不相同了。
這樣看來,宗教不外是處理心的問題,捨去了心的問題來考慮事物就不成功了。比方說我們想鋤平庭前的草,那麼用鐮刀把莖葉逐一地割掉,草地當時便鋤平了,然而經過一場兩落過之後,殘根劫又萌芽,終於又生出了草來。如果當時我們既鋤草且拔根,就雖是落了雨,也不會再萌生出草來的。同樣的道理,幫助窮人給他錢,安慰憂慮的人使他暫離憂慮,就仿佛是剛才說的鋤草的莖葉而不曾拔根,不是根本的辦法。如果能使那人的心從根本上去改變,那雖然再遇到了以前的困難,他也就不以為苦,以前所受的苦惱和恐怖也就不感到什麼了。
所以僅僅鋤了莖葉是不澈底的,必須要連根拔了起來方為成功。因此之故除去苦惱不說是除苦,而說是拔苦,拔苦就是要拔除苦根,苦根原生長在心裡,只要是心的作用改變,其苦自然得以拔除。明顯地說,從前著迷的時候,是充滿了困惑,感覺上是苦的;一朝除去了苦根,轉迷開悟,則再起苦惱也不覺其苦了。稱念觀世音菩薩是除去苦惱的根本。稱念了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浮現在心頭這時菩薩在我心,我心有菩薩,清渠如月,一片光明,苦惱可以連根拔掉,和平安樂油然而生!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
釋義:如果要有持念觀世音菩薩名字的人,假設是投入到大火之中,而火劫不能燒毀了他,這是由於觀世音菩薩的威力神力保護了他的緣故。
注解:「持」疏雲:「持者,口為誦持,心為秉持,秉持為理不失,雖非口持,覺觀亦得是口行,故通屬口業機攝。」火性炎熱,入之必燒,持名行人本不應遭遇,但緣因差忽,一旦入於大火之中,如能憶持菩薩之名,則火不能燒。
「威神」勝鬘寶窟說:「外使物畏,目之為感,內難測度,稱之為神。」楞嚴經說:「如見旋復,令諸眾生,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知見猶如清涼之水,知見明耀而滅火,此火既滅,何火能燒!概是持名眾生,由於菩薩威神之力所收獲、果報、惡業、煩惱大火均不能燒。果報火上燒初禅,惡業火通於三界,煩惱火遍及九界,苟能滅劫九界妄火,則可證佛果清涼。
講話:災難有七種,七難第一是火難,其次是水難、風難、劍難、惡鬼難、囚難和怨賊難。先以火難來說吧,比如八一大地震而引起的一場嘉義大火,當時真是可怕到了極頂,在猛烈的大火當中,父母找尋兒女,妻子找尋丈夫,一片呼天搶地的求救聲,哭泣聲加以火星爆裂的逼迫聲,誠然是鬼哭神號,說不出有多麼淒慘的景象,那時的嘉義市區簡直成了阿鼻叫喚大地獄,現在回憶起來尚且談虎色變呢。這是從可怕的事實來解釋「火難」。如依觀心釋來說,我們精神上晝夜二十四小時內每分鐘裡面都有火難。法華經說:「三界猶如火宅」。所謂三界即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個世界,在這三界裡面,經常熾燃著炎熱的大火,稍一不慎就要被火包圍因而送掉性命,就是幸而不死,最低限度也會成為精神上的廢人。這火炎有三毒、五欲等火熊熊的燃燒著。所謂「三毒」是「貪欲」、「嗔恚」、「愚癡」。所謂「五欲」就是「財、色、名、食、睡」五種。其實嚴格的說火難不僅限於三毒五欲,推廣計算有八萬四千種之多啊!
俗語說:「嗔恚之火能燒毀功德之林」,又說:「憂愁火來傷我身」嗔恚和憂愁都可以燒毀我們的身心,對此我們豈能等閒視之呢?單是物質上的火災尚不足以恐怖,這怎樣說?因為我們可以謹慎處處防火例如煙蒂不隨便亂丟,不讓小孩隨便玩火,時刻注意用煤油爐的安全,靠近易燃物之處絕對不吸煙不點火等等。然而精神上的火焰就防不勝防了,祗要偶然的疏忽,火就沖上了頭腦。一個無法統御(控制)自心的人來說,一旦動怒,心火沖上,則百日之說法,盡付之於流水。生物之中人的顏面是最易表現出來,往往對於無聊的事情也能引起心頭之火。這一動怒心火熾炎,就生出嫉妒之心,萌動了怨歎之念,由於嫉妒形成了離間中傷讒誣構陷種種惡行。
一個平素修養的人待人是不說任何刺激的話語,處理一切事情也都有抑制自己的功夫,心中的猛火燃不起來,口頭上也決不會有狂妄的言詞了。常常稱念「觀世音菩薩」而有真誠深信之心的人就是如此。
當我們發怒的時候最好是調息數呼吸的數目,在出息與入息之間,僅僅很短的時間裡,最好不說一句有損害的話,不做一件有損害的事。有時候因為對方的無禮或無理引起了我們的肝火動怒了,有時候下意識地無故遷怒於人,這都是平日的修養功夫太差所致,本來是可以等待時機說服對方,祗是當時忍耐不住便發了怒火,事後想想總難免覺得慚愧和內疚,然而,在平常對於觀世音菩薩有認識,有信仰、有尊敬的人處於這種場合,心中不斷的浮現起菩薩的慈容,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的心腸也就化成了他的心腸,觀世音菩薩的大智慧也就感染了他的智慧,那麼他就能自省、自制,不會嗔恚他人反而同情他人,這時的行為就會做到了「寬以待人嚴以律己」了。這種能夠抑制憤怒之心而化憤怒為力量的表現才是強者的表現!
我人能專心一致稱念觀世音菩薩,心中就會豁然開朗,展開在面前的就是無限的光明,而能切斷所有爭斗的妄想和煩惱,在這樣的境界時,假使遭遇著大火,也不能燒著,這就是由於菩薩的神威法力,藉以解脫了妄執,把持住自己,得到無礙無掛的自由的快活。這樣的任運無礙快活自由不妨這樣說明:在熊熊的大火中注以冷水,終能滅劫了迷惘之火轉而生智慧的火光!菩薩的尊像在畫圖裡顯現往往背後也燃燒著火焰,然而解決不是迷惘之火,而是大智慧之光。這也是表現滅劫迷火露出了悟火之意。
所以我們應該凡事保持充份的沉默和深思,從沉默中維持冷靜的頭腦,從深思中成熟自己的思想,進而顯露出智慧的火力,照破黑暗的世路風籍和艱難。
滅卻了心頭之火,則寒熱是不能侵犯。心境也就悠然安適,一切妄想不起,一切煩惱化除,真是清涼無比了。如果一經開悟,那麼一切即因悟火的光明,把不潔、不淨、執迷、困惱輕易地自心底抹去,痛苦自是不復存在了。是以只須心中時時燃起熱烈信仰之火,必能發揮佛的威神力量。
冥祥記有以下的一段記載:在晉朝時代,有一位叫做法智的沙門在他未曾出家以前,有一次一個人孤單單地走到了一個大湖沼的地方,忽然間猛烈的野火四面包圍地燃燒了起來,使他走頭無路,這時的他因有信仰之故,並不心慌意亂,他專心一致地禮誦起觀世音菩薩的名字,不久,火過去了湖沼周圍草木一切全被燃燒光盡,可是法智所立的地方竟然無恙,由於這樣的神跡更加強了他對佛菩薩的信心,於是他終於皈依了佛法,削發為僧。
唐朝高僧傳也有以下的記載:「魏朝末年魯郡沙門釋法力是個志氣堅定的勤苦修道者,他想在魯郡的地方建造一座精捨,可是深感財力的不足,於是他偕同沙彌明深一同前往上谷地方取麻,一年以後在歸途上,走到了干塘的地方,忽然遇見野火,他們坐的車子在水的下風頭上,而法力又因十分疲倦之故不曾注意到,等到睡醒火已燒到了眼前,這時如果一般人會慌得六神無主失去主意,可是法力卻高聲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由於虔誠之至,剛念出一個「觀」字,火勢竟應風而轉,接著火焰也滅掉了,法力他們安然回到了寺裡。
辨正論裡也有一段記載:「晉朝僧人竺長舒平生專心誦念觀音經,有一天鄰居失火,而他住的房子正當著下風頭的地方,於是他一心一意稱念起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來,等到火焰將要燒到的時候,奇跡就此發生,忽然風向轉了回去,火也就跟著熄滅,全城的人聽聞了都非常驚異贊歎。惟有一個惡少年不信他有那樣的神力,就故意地趁那晚夜深風急在草靶上點著了火投到竺長舒的住屋裡去,結果是連扔了四次火都自然滅掉,惡少年至此驚異神力,向竺長舒叩頭請罪。竺長舒對他說:這是我平日時時誦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從來沒有懈怠和間斷過,所以才會顯示出這樣不可思議的靈異事述啊!」
現果隨錄裡面也記載著:「明朝的時候有一位姓汪的人住在昆山,他吃了三年的齋,打算到普陀山進香朝佛。那一年元旦那天他帶了行李上了船,忽然有人跑來告訴他說他店旁鄰居失火了,請他立刻回去。他答道:「我已經誠心吃了三年的素食,現在一心一意要去朝山拜菩薩,不能因為店裡的事情而變更我向道的初衷,就算我的店鋪全部被燒光我也決心不回去的」說罷揚帆而去。後來汪某進香完畢乘船返回故裡,但見店鋪四周房屋全成為一片不忍卒睹的焦土,可是惟獨他的店鋪居然安好如舊的存在著。
觀世音菩薩的感應事跡,遍及十方世界,顯應靈異的事跡實在太多了,不可勝數,以上幾段的故事都是真實的,使人贊歎的,我們持誦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始終不懈,日久天長,必有應驗的一天!
【「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釋義:如果有人被大水所淹沒的時候,一稱觀世音菩薩的名號,馬上可以得到水淺的地方,安全脫離了水難。
注解:「漂」流也,沒也。因流動的水使之淹沒的可能,叫做漂。「淺處」淺是深的反義,可作近解。一般說「淺顯」「淺近」是形容詞。淺處就是淺而且近的地方。
講話:水難可就事實上和理論上兩種來作解釋。事實上的解釋,觀世音菩薩感應靈異的事跡很多,留待後面再講。現在先從理論上的解釋說起。
大水也不是什麼特殊現象,仍然指的是我人迷失了心的方向。前節曾經說過大火燒壞了遼闊的原野,可是大水實在也不比火弱。所謂水火無情這句話,大家都很熟悉的。大水可以淹沒田野樹木鄉鎮城市,使一切家屋倒壞財產流失,好比我心有八萬四千種妄想都如同大水一般奔流不息,歸根結底不外是一點心的迷惘。所謂愛欲之水,貪欲之水,在凡夫的心中,這許多的迷妄之水泛濫成為巨波成為洪流。可說是愛河滾滾欲海茫茫!古語曾說:「浮生若夢,為歡幾何?」這是值得思考的。又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這是警惕我們及早醒悟!誠然,我們被迷惘的水溺陷了整個心智的活動,於是乎身敗而名裂。世人往往沉緬於愛河之中,殊不知僅僅迷於一點即如洪流猛烈之愛執的水勢,就會排山倒海而來,使我們漂入大水的災難中!不要以為少量的水不足重視,要知道涓滴之水可成洪流。那麼一個想抵抗龐大水難的人,應當持有一種殺滅水勢的涵養功夫。那就是要用我們心頭靈智之光了。
什麼是我們心頭靈智之光呢?那就是要不斷的稱誦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觀世音菩薩的神威力量,是任何東西都不能抗衡的。祗要念到觀世音菩薩的名字,就可以把可怕的水勢殺滅殆盡。這種力量就是靈智之光,這種六智慧的光芒,亦即大勇猛的體現。
因此說假設身入大水將被淹沒,一經誦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必定能夠得到淺近的地方,來度脫迷夢而登醒悟的境域!醒悟後水難全無,反而成為愛護之水和慈悲之水了。世間一切縱橫自在流轉無窮的洪流,都化作了大慈悲水,這真是應感謝觀世音菩薩神奇的法力,救度了無數執迷不悟的人!觀世音菩薩的慈悲之雨,使旱天的人們如大旱之得雲霓沾到了最大的恩澤。我們耳聞目見無不是觀世音菩薩的慈悲之水所化,這時我們原是卑怯的內心,因仰仗菩薩的力量而加強了勇氣,我們相信由於信仰充實了我們的力量,我們的自身即是觀音的體現,於是我們就有自救而且救人的偉大心胸!我們再不作無聊的舉動,我們再不畏縮世路的崎岖!這就是信仰的偉大力量,換句話說也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偉大力量。
現從事實上的解釋說水難,舉出下例作為證實:
梁高僧傳記載:「宋朝京師南澗寺有一道同和尚,俗姓馬,扶風人。最初出家皈為道懿門下。道懿有病打發道同等四人到河南霍山去采鐘乳。四人到了山穴之中,在渡水過山澗時,除了道同,三個人都落入澗裡淹死了。道同手上的火把也滅了,一片黑暗伸手不見五指,道同想今番決不會活了。但是道同誦念法華經有年,所以臨難尚能鎮定而開始誦念起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來。這樣誦念不絕於口,過了一些時頓見一線光明透入,道同善而隨之,慢慢循著光芒渡出洞穴的外面。自此回寺後努力習禅,道心日進。後來南游和同學數人上京在夜裡踏冰渡河,中途冰破,又有幾位同學被水淹死,道同便又誠心持誦觀音菩薩名號,但覺腳下仿佛有什麼東西蠕動著。前面又看見了紅光,於是循著紅光渡過河岸,遂又免於水難。
法華感通記載的一段文字:「唐朝中書令岑文本,江陵人,年少時信佛。常常誦念法華經普門品,有一次他坐船在吳江裡,船壞沉沒,一船的人都被淹死,文本在水裡依稀聽見有人說話,叫他念普門品可以免難,這聲音一直在他耳邊告訴了三次之多,於是他心中默念普門品不停,忽然之間,好像被人推出了水面,看見前面離岸不遠,遂得以不死。」
冥祥記裡面記載:「晉朝栾荀,年少時敬奉佛法,他曾做過富平令,有一次隨著朝廷兵馬去征伐賊寇,江中船被賊人縱火焚燒將沉,這時風浪很大,賊人又圍迫了上來,他自忖必死,但口中不住誦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忽見江中水面站有一人,他急忙躍入水中盡力向那人的方向泳去,竟然不知不覺中游到了對岸,這時大軍也趕來援救,娈荀就被救而免於難。
滄粟庵隨筆裡面說:「清朝普洱太守陳廷堉虔誠奉念觀音,天天念大悲咒。道光癸巳年間,他由漢江到京城裡去,坐在船上一時失足竟掉入江中,這時船遇順風一轉眼已遠去,他在水中被大浪撞擊著,昏迷之中預料必死無疑,這時心想念佛或可得救,於是默念起觀音聖號,頓時覺得水淺只到膝部,兩足好像有物夾持著不復下沉,就這樣飄流到很遠地方,遇見一艘漁船,幸而脫難。」
慈林集載:「清朝沈國璋,廣東人,一天回家,到三水地方,遇風翻了船,他一心稱念觀音名號,覺得朦胧中直達水底,闊步而進,不久卻通到了岸上,而且所帶的路費仍然不少一文在囊中,由此更加信仰大士了。」
以上的例證說明了觀世音菩薩的靈驗真是不可思議,如果仍然有人加以懷疑,那就是因為他對普門品沒有心得的緣故。理論是在於理解信仰,如果不能理解,睜著眼也不會感覺出什麼靈驗。觀世音的靈驗是明明白白的,世間的人不開他信仰之眼,以靈驗看作迷信真是太可憐了。從真理的大道迳入,由理論的解釋上著眼,我們會感到觀世音菩薩的靈驗和力量!我們能有這樣的澈悟時,就能自然融化於菩薩的慧光中,與菩薩的慈心相契,無復過去愚癡的黑暗!
【「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砗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釋義:如果有百千萬億的眾生,為了尋求金、銀、琉璃、砗磔、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等的寶物,坐船進入大海裡面,假使被一陣黑風把他們的船舶吹飄落入到羅剎鬼國。其中如果有人或祗有一個人,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這些個人就能夠解脫了羅剎的災難。觀世音菩薩因為有這樣的因緣,所以才叫做觀世音。
注解:「琉璃」即琉璃,就是用扁青石(鋁與鈉之硅酸化合物)為藥料而燒成之物。亦即是宮殿的琉璃瓦。琉璃可燒成五彩五色,世稱七寶之一。
「砗磲」本作車渠,屬軟體動物,瓣鰓類,殼厚而大,長徑約有三尺,略呈三角形,左右殼片相等,殼頂彎曲,殼表有放射肋五條,即世間所謂的龍文,殼緣如鋸齒狀,殼表灰白色或暗褐色,內面色白而有光澤,棲熱帶海中,印度方面所產特多,稱為七寶之一。
「瑪瑙」又名文石,是結晶石英玉髓及蛋白石的混合物,在巖石的空隙中漸次沉澱而成。其中玉髓有由紅、黃、白、灰各種顏色累層形成,故常呈種種美麗色彩。文理镂磨雕琢可以作成杯盤及裝飾品等物。
「珊瑚」是腔腸動物珊瑚類,產於熱帶深海之中。群體相結成樹枝狀,故人常誤認是植物,世所稱之珊瑚乃是珊瑚的骨骷,色澤美麗呈朱紅色,供裝飾賞玩之用。
「琥珀」是有脂肪的礦物,光澤作蠟黃色或赤褐色,體透明至不透明,斷口如介殼狀,質脆,入火則燃燒,原是一種樹脂的化石,其中往往包含有木皮,昆蟲等物,頗呈奇觀,可做煙嘴及女人首飾裝飾。
「真珠」是珠母及蚌等殼內所生之球狀粒,通名珍珠。形圓如豆,色白如銀,清麗可愛,為珍貴之裝飾品。並也可以當藥使用。
「黑風」即暴風之意。長阿含經說:「有大黑風,暴起吹海水。」仁王經說:「風有黑、赤、青、天、地、火六種。」
「羅剎鬼」男名羅剎婆女名羅剎私,惡鬼的總名。譯為暴惡,可畏等。羅剎鬼以人為食物,人屍若臭能用咒語養之使再新鮮。所謂一人稱名眾皆得脫者,即是憂戚相關,休否相共之意。雖口不同唱,然心助獲福。因此一人持名,多人皆得恩澤。楞嚴經說:「斷除妄想,心無殺害,令諧眾生,入諸鬼國,鬼不能害。」妄想即是鬼思,所以戕法身而傷慧命,能滅這樣的鬼,則他鬼都不能為害。鬼以陰隱妄想為因,以殺害為隨緣。菩薩已內滅妄想,外除殺業,則全超鬼類心行,以全超威力,令稱名眾生,入諸鬼國,因此鬼不能害。
講話:現在所說的是風難。無論是古代近代乃至現代,沒有一個人不想得寶的,為了得寶,就要冒著很大的危險,想去尋寶,因此佛才說:「若有百千億眾生,欲求金銀、琉璃、砗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在釋尊的當時,一般人為了得寶而到海裡去,是以經文上才有入於大海的文字。這是由事物上的解釋。
從理論上來解釋即以觀心釋的眼光來看,這七寶即譬喻的「七聖財」。什麼是「七聖財」呢?那就是信財、進財、聞財、慚財、戒財、捨財、定慧財,而這七種都是精神之寶。現逐一詳細的分析其意義。
(一)「信財」就是信仰之寶。如果我們沒有信仰之寶,則在廣大的佛法之中一步也難入。大論上說:「佛法如大海,以信能入,以智能度。」實際說來一個人能不能把持信仰與否,則在生活感情與處世態度而有雲泥之差。凡是沒有信仰的人心中是動搖不定,很容易流入盲從附和的一途,是十分危險的。有信仰的人則不同,他的一生都有一貫的絕大作用力量。這樣的信仰之力不但在現世之中發生很強的作用力量,即在未來的永劫之中也是必須依賴的東西。「信是一切功德之本」信仰堅固的人常常能把生死置於度外而毅然行動。」是以我們應堅定自己的信心,永遠保持自己的信心。
天台智者大師說得有理:「我人如以疑心來觀諸法則即不能獲得信心。在佛法中不能有何等之獲得亦由於無信心之故。此等人正如在寶山之前空手而不能取得是同樣的。」
(二)「進財」,就是精進努力的根源。譬如我們進入了寶山,卻一無所得空手而回,那是因我們精進努力的不夠了。無論對任何事只要肯精進努力的做,就可以達到收獲的目的。比方說對於氣候與時間的如何支配,如何爭取是絲毫不可怠惰的,一有怠惰則任何事情都不能成功。所以不論早睌和寒暑要不受那些束縛,否則就不會有什麼成就了。不要過醉生夢死的生活,應當善自精進努力,使自己的事業能得成功。
(三)「聞財」是以聽聞為寶之意。為了開知見必須要多聽多聞,孔子說得好:「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一個我見特強的傲慢者,往往認為向他人聽聞學習是一種可恥的事,真是錯誤的看法。要知道開智慧一定要多聞多問,不然的話,就是枯萎了廣大智慧的根本。發心皈依三寶所修的道路,也正是從聽聞佛法得來。佛教的「聞、思、修」謂之三慧。可見「聞」是如何的重要。
(四)「慚財」,這慚心就是寶。為什麼說慚心也是精神上的一種財產呢?比方說,一個很愚癡很遲鈍的無思想之人,他在眾目炯炯之下可以作出不倫不類的事,那些不德的行為的表現,皆是因為他羞惡之心薄弱所致,因此任意地做了出來而恬不知恥。這樣沒有慚恥的心理,他的罪行祗有一天天的增多,而不可能減少或消滅。假如有慚恥心的人就完全不同,在慚愧與羞惡的思維下永遠是理智為善的,而決不致作奸犯科。「羞惡之心義之端也」這便是克服私欲的方向。
(五)「戒財」,所謂「戒財」是防非止惡,佛的戒法就是存有這種趣旨。戒是道德的規律,遵守人生道德律最基本的就是佛說的五戒。故佛法不僅是在人類生存的時期存在,即如經過了百千萬年的時代,人類滅後而此法的生命仍然是存在。因為止惡為善的戒法就是樹立正命的根本,佛說:「戒是正順解脫之道。」換而言之,戒就是人生生命之寶。
(六)「捨財」,即是施捨的意義。就是布施財物的慈悲善捨心,有了這樣的心,就不會存有執著的觀念,而這苦惱的人心裡,充滿了待救濟的困苦著,施捨的意義是助人,真是很大的功德。施捨的時候不能有分別心,比如自己需要之物悉入私囊,只把不需要不喜愛之物布施他人這就不是什麼施捨,而且施捨不能有望施他人的報答,才符合施捨的真趣。如果能這樣作去即成為精神之富有者,是真正的大財產家。如果人人有布施之心,肯服務造福社會,這個社會就是安寧的社會,這世界也就成為和平的世界。
(七)「定慧財」,定是不動心,慧是智慧,由禅定而起的定慧。由定而生的智慧才是真實的智慧,佛法便是重慧的宗教。有真實的智慧,才能顯出佛教的特色,如無智慧即不能領悟佛法,所以說也是人生的一種財寶。要知道定與慧是形影不離互相扶翼的相合之物,就好像眼和足一樣,沒有眼,可能落入斷崖絕壁,有了眼選擇了光明的道路,但依然要靠足的行動,才能達到心中的理想。簡單的說,定慧就是生命中的智慧之光,是我人不可缺少的財產。
上述七種精神的財產是無盡藏的財寶,在我人心中屹立著,可是一般人對於這心中的大財產卻不加注意甚而完全忘懷了,這樣的人就是精神貧乏的人,這樣精神貧乏的人在物質上有錢的人是很多的,相反地,物質上貧乏的人倒是精神的財產家。
因此我們為了求此金銀琉璃砗磲等等一般的七聖財,才使我們入於大海,這大海雖是迷海而也是悟海,祗要持了誠心為精神上的財產,就能化人生的苦海為樂海,同時也就能安然渡過這一怒濤般的娑婆世界,渡過這一人生的大海!
我們乘船正要渡過茫茫的大海時,假如起了一陣對面不見人的黑風狂暴的襲向我們,那麼船便像一片樹葉一樣,飄流到吃人的鬼所居住的羅剎鬼國。這時候船裡面如果有若干人或者僅僅只有一個人稱念觀音的聖號,依此功德幾千幾萬的同船的人就可以一概免於危難。這是就看經文的事釋上來說。
再從理論解釋上來說,黑風是代表我嗔恚、貪欲、愚癡。這樣猛烈的黑風吹來,我們所乘的船不要說是飄流隨時翻覆而葬於海底的可能。我人所乘的船在精神上來說就是「六波羅密之船」,六波羅密就是指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和智慧。所飄流的羅剎鬼國,依事實來解釋是吃人的未開化的野人國,依精神上的剖析是如同我們目前的社會裡是人擠人、人吃人的現象很多,試看今日報紙上的新聞記述的多是殺人、強奸、暗殺,恐怖等不祥事件,日有數起之多,文明開化的昌明世界,實際上卻有那麼多吃人的活鬼,究其原因,也都是由於我們自身心中所潛伏的殺生、偷盜、妄語、邪YIN、绮語、惡口、兩舌、嗔恚、愚癡等等業報而表現出來的境涯,一經墮入此種境涯,和飄到了羅剎鬼國有何不同呢?
我人生在世上就像乘船過海一樣,偶一不慎,就墮落到可怕的深淵;又像是暗夜裡行路,百鬼在後面跟著。在渡海當中遇到了暴風狂雨之時,在束手無策的時候,就應當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這個時候,好比有一條救命的繩索從室中墜下。這救命的繩索也就是悔悟之念。我們若能生出悔悟之念,那麼一切的迷執之雲消散,心如晴空霁月,現示出明朗赫然的人生大道!
我們生來人人都是有著佛性,在事實上社會一面是羅剎鬼國,另一面就是佛所集合的場所,我們凡事要求之於我們的內心,以之喚醒心中的佛性,用心靈的活動顯示出遍滿於宇宙間的佛性的光明,那麼羅剎鬼國的黑暗世界可一變而為佛菩薩常住的光明世界!
入海求寶是印度古時航海到其他國家貿易的一種習俗,並不是說到海底去探海底寶藏而言。以上的一切說法,乍聽起來,會令人感到那麼不可思議,但我心時常保持平和,即令遇到了不平和的時候,也可以脫離了苦惱。舉例來說遇到猛獸襲擊時,如果能夠保持一種若無其事的平和心,那麼由於自己的鎮靜,猛獸也絕不會一下子向你撲了過來。反之,心中不平和不鎮靜,顯露出驚慌的樣子,猛獸就會認為你是易欺可傷的目標,而即刻向你撲害。所以我們能平心靜氣的話,遇到了虎豹熊狼也就不能對你有一絲一毫的損害。馬戲團的馴獸時能把人手隨便伸入獅子的口裡,有人問是什麼原故,馴獸師說首先要聽動物的呼吸,至於如何使其馴服自然有很多細微方法,但最重要的是不要使他動怒,而是要笑容滿面的對著它,仿佛和動物是朋友一樣。這個例子是很好的啟示!如果我們處世時能優容對方,自然壞人不能加害;假使不是這樣,表現出騷亂、憎恨、恐懼種種敵意的氣氛,對方也就會以仇敵相殺的心理而逼進了。因此類推,萬物莫不如是,心的鎖定而不慌亂,是解脫苦惱的根本。換句話說,心的散亂與迷惑,則是增添苦惱的根本。所以,真正的解脫全看自己心的作法而定。
我們一經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自然心即得到平和。心中就沒有苦悶,沒有煩惱,那麼就是墮落於魔魅的鬼蜮亦仿如無事一般,鬼怪妖魔都不能加害的。
這裡不妨舉出稱念觀音聖號而解脫風難的實例:
高僧傳記載:「晉朝時候有沙門竺法純是山陰顯義寺的住持,在元興年間「為了修建寺牆,到上蘭諸去買木材,中途經過了湖水之道;木材主人是一個婦人,同他一起去堆積木材的場所論議木價,因此同船而行。可是船到了大湖當中,天時已經晚了,又起了很大的風,風驟然加急,波浪就如山一樣高的排山倒海而來,他們坐的小船破漏了,水源源的洩進船裡生命危急萬分,法純認為此行不利且又和婦人同船,心中更加恐懼。迫不得已一心稱誦起觀音經來,這樣專誠的口誦不絕,忽然看見水面上飄來了一只大船。這樣深夜的時候別無行之人,何處來這麼一只大船呢,實在是不可思議,於是兩人共同上了大船,眼看小船沉沒,然大船隨波飄蕩,不一會就載了他們到達了對岸。」
應驗傳上說:「有外國人百余人,從師子國(今錫蘭國)泛海坐船到抉南(今暹羅東部)去。忽然中途遇到了惡風,於是飄流到了鬼國。羅剎鬼眾想把一船的人全部吃掉。那時大家畏怖萬分,畏怖之中一同稱誦觀世音菩薩名號,於是奇異靈驗,鬼原想吃人的念頭居然熄滅。不幸其中有一小乘沙門。不信觀世音菩薩不肯稱誦菩薩聖號,鬼就來拘索他上岸,他害怕極了,便趕快跟別人學習稱誦,結果也就得到脫除災害的好處。」
「以是因緣,名觀世音。」這是總結以上的所述,為有著上面的種種原因,所以叫做觀世音的緣故。九界眾生都難免水火風三種災難,那麼我們萬一受到了水災、火災、風災危害的時候,要全神一致稱念觀音聖號,觀世音菩薩一定觀其音聲覺察到我們的苦難,而慈悲的來接濟我們渡出苦海。以一個人稱名的力量,可以庇蔭了大眾,這是說觀世音菩薩的神威廣被,救濟眾生的心永遠平等和真誠,既可顯示觀音之名,又解無盡意菩薩之疑。
【「若復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
釋義:如果再要是有人屈遭法網,臨到遭受處刑的時候,能夠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那麼下手殺他的人手上所拿的刀,就會折成了幾段,使他因而得救。
注解:「被害」即是受形被戳,臨命終時。
「尋段段壞」,「尋」,「旋也」,是立即的意思。
「段段壞」就是壞成為好幾段。
講話:這裡所說的「刀杖難」也就是前章所講的七難中之一。從事實上論,人如遇到了刀槍劍戟的災難,輕的話受傷重的話便死,是夠危險和恐怖的。但依精神上解釋,這刀槍劍戟是指的害人之心,畢竟是潛伏於人內心的驕慢嗔恚心。有了這樣的心理變成損人利己,贊自己,謗他人。心裡便充滿了悭貪、邪惡和愚癡。要想根絕這樣的心念,畢竟是很難的。如果我能將這犯罪的母胎即煩惱之心轉成菩提之心,則當下即可成為確立所有善根功德的契機。若把殺人的刀槍劍戟運用得宜,這些危險的武器就可以化作有用的恩物來防衛自己,堅強自己。同樣的道理,煩惱如能加以適當的控制和運用,未嘗不可成為促進我人向上的活力。佛法的本義即是要不斷的向上進步,「煩惱」在某種意味上,是人生必須具有的一種力量,如能使它朝善的方面轉向,就能利用煩惱而成為進展的根源。佛經裡有一句話「煩惱即菩提」是包含了此種意義。
祗要仔細的觀察一下,就能憬悟到我心是善惡不絕的在交戰著,像葛籐似的相互糾纏不已。現在我們想到這裡,轉眼又想到那裡,風去雲來,變化萬千。一日之中,有時善心制勝惡念,有時惡心蓋過善思。良心和黑心,慈悲和執著,正義和愚味都在不斷的彼此戰斗著。
我人倘能把他人看作兄弟姊妹,彼此和合親愛,則由一家進而一社會以至一國家得到和平與安寧。佛說世界眾生一切平等,應該沒有隔閡的存在,是何等廣闊的胸襟!
可是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人心是多變的,有美的半面,也有丑的半面;今日表親出佛的姿容,而明日就變成了猙獰的鬼面。這樣多端的變化,卻是了無止境。那麼對於善惡兩面的出沒變幻,以惡的一面來說就可稱之為刀杖之難。這惡的方面之心,全是由驕慢嗔恚促成。誠然,往往心中惡念一起,行為上即可以揮舞刀杖去殺人傷人,給予人莫大的困惱與恐怖,是因為惡魔棲住在我的心頭的緣故。那麼,不但對於外人,就是對自己的家人妻子,也會相互攻讦反目,這時家庭裡就等於有了魔鬼,於是感覺到這人生真是個苦惱不已的世界,也就會起厭世憎惡的念頭。是以心一絕望,刀杖之難就立即現前了。
世間本是障礙重重,不平不滿之事很多,所謂「世事不如意者常八九」,因此被魔障所系遂沉沒在苦海中,未知何日得而超脫,此時倘能一念之誠,悔悟自身罪業,一心一意誦念觀音,正是開始脫離苦海,踏入解脫大道之第一階段。
現謹錄持念觀音因而刀刃折段幸免於難之古德記載事跡如下:
高僧傳記載:「宋永明延壽禅師,未出家前,任錢塘江地方的稅務司,性情慈善,善好放生,常常默念觀世音菩薩聖號,而見到生命即救。不幸被奸人誣害控以虧空庫銀,上面查辦治以死罪,命許自新監斬,許自新知道他向來樂善好施這番全是冤枉的,心想救他苦無方法,只得用言語安慰,禅師說:「我以一命救無量生命,雖被殺亦無怨。」臨刑的時候,他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面不改色。劊子手一刀下去但聽铿锵之聲,大刀折成三段。許自新因此奏明上方報免他的死罪,上方探悉原委並命他同復原來官職,他婉轉辭謝不受,從此出家修行,最後終成佛道。」
宣驗記有雲:「吳郡沈甲被系監獄判處死刑,臨刑之時,虔誠誦念觀音名號,刀刃自斷,官府遂不殺他並予赦免。」
持驗記裡面說:明朝和尚釋行仁,字指一,河南光山人,俗姓張氏,幼年讀書在白鹿洞遇到了高僧告誡他說:「你將有大難,如能持誦大悲聖號可以解脫。」師即立志受持。崇祯辛巳年,張獻忠破光山,屠殺人民很多,師亦被捕,賊人以刀斬師,作段段壞,賊人驚異,遂得不死。於是師立志剃發為僧。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
釋義:如果在三千大千世界諸種國土裡面,其中充滿了夜叉、羅剎種種惡鬼前來困擾,使我們苦惱不堪,可是一旦當他們聽到了稱念觀世音名號的時候,這些鬼就不能用祂的惡眼看你,何況加害於你呢?
注解:「三千大千國土」乃是一個佛的化境。一個太陽,一個月亮,圍繞一座須彌山腰游行,須彌山外有香水海,再外邊有七金山,每一金山中間,隔一道香水海,須彌山的四面是四洲,須彌山上面是六欲天,如是一須彌山,一日,一月,一四洲,一六欲天,是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叫小千世界,為色界初禅天所蓋覆,再一千個小千世界,叫中千世界,為色界二禅天所蓋覆,又一千個中千世界,上邊有色界三禅天所蓋覆,叫做大千世界。因有小中大三個千,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
「夜叉」梵語。譯成中文是能啖、捷疾、勇健。
「羅剎」,如上面所說。
講話:所謂三千大千國土即是指大的宇宙而言。根據事實上的解釋,地球也是其中的一個,地球的周圍是被一千倍大的太陽熾熱地照耀著,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是有許多的游星圍饒著它旋轉的一顆恆星。除太陽以外,還有無數無限的星座閃閃發光,這些星光利達太陽系裡面來,需要經過幾千萬年的歲月,這些光的速度,一瞬間即走過幾千裡路。所以佛經指這些無限的空間廣大的天體叫做三千大千國土。
根據理論的解釋也就是觀心釋,這三千大千國土也就是我們無量無邊的精神界。在這一無際限的精神界裡,那些夜叉啦羅剎啦等等鬼來使我們煩惱不已,實則是這全是我人心的作用。夜叉是瞬息間飛行幾千萬裡的疾捷鬼,而羅剎是吃人啖人的鬼,可是這疾捷鬼也好吃人鬼也好,是常常住在我們的心中,而不是住在別處。我們無量的精神中卻藏有如許可怕的鬼,即是所謂煩惱、妄想、貪欲、嗔恚和愚癡便是。外面如菩薩而內心如夜叉,無論他的容面是怎樣的優美,而他的內心實在是非常殘酷的怪物,即世所謂人面獸心的人,所以光從人的外表很難測知一個人的內心。
我人心中世界,誠然是一個壞主意的巢穴。不過,當我們善心甫一萌芽,那麼惡念也就立刻受到壓制,因此人的心中總是被某些事物占有著而又熱中於這些事物的時候,全心全力傾注,就沒有余暇思想做其他惡事了。比方說我們全神凝注研究學問探討某種科學的奧理,心情是緊張的,當然不再顧及其他;可是等到研討告一段落,心中便又朦胧呆息了起來。所以人還是忙碌一點的好,不然一旦閒暇惡心惡念隨時會動作起來。惡心雖是一點,卻像波水的紋逐漸擴展,惡性逐日向惡的方面蔓延。同樣的,如果起了一點善念,也可向善的方面日漸伸張。因此無論順境或逆境,都不外是心的如何想法而言,可見心的作用是何等的重要!
我們平日應該統御著這顆不定的心,使之趨向善的一途。這一修養我心的導師就是觀世音菩薩。我們心中虔誠參拜觀音菩薩的慈祥面貌,同時要把內心深處的污垢全然洗淨,那麼我心即化為大慈大悲、大智慧、大無畏之心,而將一切惡心化為烏有,內心的夜叉羅剎等鬼自然也就滅跡了。
關於心的作用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有夫妻二人感情很好,不幸妻子難產而亡,丈夫悲痛得不得了,由於日思夜想之故,每當夜間睡眠朦胧時,就看見妻的亡魂出現,心中乃起恐怖,想是妻死後沒有去處,白日虛空游蕩,晚上就來到家中。因此在白天時他到廟裡向和尚陳明原委並請求設法不使鬼魂再來家中。和尚卻抓了一把豆子交給他說:「我明白了,你把這些豆子拿回去,俟晚上你妻之魂出現,撒一把豆子問她這是什麼,她一定回答是豆子,再問她一共有多少粒?她答不上來就自然消滅不再回來了。」
他將信將疑的拿著豆子回家,當晚女鬼來了,他按著和尚教他的方法一一問她,最後他妻答不上來從此就消滅不再來了」。這男人又到廟裡請教和尚這不可思議的道理安在?和尚說:「這並沒有什麼法術,主要的是你內心的思念所致,你對你妻難產而亡覺得淒楚可憐,如此思念不已入了魔道,自然形為一個女人的形體不時出現,這也就是心的作用,所謂「心生暗鬼」。你才拿著豆子你知道鬼也知道,而豆子到底多少粒你不知道,鬼也不知道,可見一切唯心造,你自己的性根如能確實把握,則心空到處皆空,心邪到處皆邪,你明白了吧?」
以上一段話仔細看來也是很平凡的,但越是平凡的事世人越不了解。由於凡事執著,便得到了無窮的煩惱。所謂夜叉羅剎都是內心一念之迷而生的,此時若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那麼這一念之迷也會無形消滅的。總之,如果我們心中懷著對觀世音菩薩的信心,觀世音菩薩就常常守護著我們。而自己本身也就會現出有如觀世音的大慈大悲大勇大猛大智慧心的自覺,這時一切惡鬼雖想窺伺空隙,也就窺伺不到了。心中默念觀音名號,就能得允心外的觀音,這是以心傳心的一種感應道交,也就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如此的感應道交,全在乎我們的自覺。
世間有一種人好對人施以諷刺侮辱,但如遇到對方泰然自若處之,那麼他的惡言相加並不能發生什麼效用,即所謂「見怪不怪,其怪自敗」了。所以一心稱念菩薩名號,心中自然無世間俗事之牽累,雖有魔鬼睨視怒鳴,對我們是不發生絲毫作用,確確實實的是心誠專一,神鬼遠避了。我們知道只要心能堅固,則魔王不能生。而堅固這個心,就是要具有平等慈悲的思維,通達諸法實相的智慧,不再執著因緣和合的假我為實有。這個道理明白了,以此意義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的人,不論什麼惡鬼都不能以惡眼正望他,又哪裡談得上加害於他呢?
現在舉出稱誦觀音菩薩聖號鬼不能害的事跡:
高僧記說:「梁朝道融,游化江陵,拆毀邪神祠,回來夜宿旅館,見鬼兵很多,其中有一鬼帶甲挾刃,坐於床上。責備道融說:「你真小看鬼神無靈,把他給我拖到地下去打。」這些鬼兵要下手,道融默念觀世音的名號,應聲即見有一位天將,身長丈余,以金剛杵趕打眾鬼,鬼使驚散。
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絕中雲:「佛告阿難,王捨大城,有一女人,惡鬼相持,名稱陀利,彼鬼晝夜作丈夫形來纏繞此女,鬼精著身,生五百鬼子。汝憶是事不?我於爾時,教化此女人,稱觀世音菩薩,善心相續,人善境界。阿難當知:如此菩薩威神之力,惡鬼消伏,得見我身無此色相。我於爾時,一一毛孔,現寶蓮華,無數化佛,異口同音,稱贊大悲施無畏者。」
【「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系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
釋義:假使有的人,因事犯了罪或是無罪受了冤枉,手腳帶上铐鐐,身上披帶枷鎖,這時候如果他稱誦觀世音菩薩的名號,這一切的杻械枷鎖,通通都斷成兩截,因此他立刻就得到了解脫獲得自由。
注解:「杻械枷鎖」,這都是刑具的名稱。杻,手铐。械,腳铐。枷,套在頂上的木架。鎖,縛在身上的鎖。
「檢系」檢是禁制的意思,系是囚拘的意思。楞嚴經說:「音性圓鎖,睹聽返入,離諸妄塵。能令眾生,禁系枷鎖,所不能著」。這是說眾生被諸塵牽累,六根桎梏,菩薩視聽一如,根塵兩鎖,故內無所系,外無所縛,以此威力,加被眾生,故能令稱名者,枷鎖不能羁系。」
講話:首先是「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一段話,按著本文的字義來解釋,是很平易簡單。我們仔細思考一下,在表面上任何人都好像是無罪的,依現實的考察有的人以為在以前並未受過何等的刑罰,這是青白之身無罪的了。可是按精神上來說,就不能說我們都是無罪之身!
我們不妨反躬自問,在日常不知不覺之間,給予他人以惡感造成人與人相互之間隔膜,以及往往明知是一件壞事偏偏要去做,養成了惡習而不知糾正,且給予人以很大損害的結果。比方說有酒瘾的人,他也知道多喝酒的不好,可是一當他聞到了酒香,就會情不自禁的沉入醉鄉,以致演出了多少的丑態,帶給別人困擾。這便是被一種煩惱所迷惑之故。能明乎此,心中暗雲消失而明月自現。但是道理上雖明白了煩惱的道理,而實際上斷除這煩惱卻很難,即所謂感情上的迷惑,人生不論大小事多被色與欲兩道所迷惑,由此二欲造成了感情上和實際上多少的煩惱,這些煩惱在佛教上叫做情欲和思欲。這種因情思之欲所生出來的罪惡,是人生最易犯的,也即是所謂精神上的罪惡。如果任由這種罪惡日益加重,那麼人簡直也就和動物沒有什麼區別了。
其次是說:「杻械枷鎖檢系其身」,按事理來說,我們自身都認為是清淨無垢的身體,手和腳都未受任何身體上的束縛,可是由於精神上的考慮,那麼我們自心的狀態,無論是頭首手腳一點兒都不自由,換句話說,這些杻械枷鎖,也就是我人心中執著的貪欲、嗔恚、愚癡,所謂八萬四千種妄想煩惱,都是這個杻械枷鎖。
例如世間的富豪的身份看來是很高貴,然而精神上卻是相當的痛苦。夫婦之間感情雖然不錯但是為了兒女也許就會發生很多的不幸。更甚可能因為財產的爭奪使兄弟姊妹間在法庭對簿。一般人們是以兒女為至寶,但窮人有了很多的兒女,感覺負擔的痛苦,或是有了不孝的兒女,也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有錢能使鬼推磨」,其實也不盡然,錢可使人快樂,錢也能使人苦惱。經裡說:「妻兒子女是枷鎖,金錢財產是牢獄」由此看金錢卻是世間的敵人了。
今以杻為愚癡,械為懈怠,枷是執著,鎖是放肆,人就是被這些杻械枷鎖緊緊的束縛著。我們應當如何脫除這些系縛呢?只有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外別無他法。當我們一心稱念觀世音名號時,這些扭械枷鎖就都斷壞了。這一種可感的威力只是依據著宗教信仰的有無,才能使惡念妄想有所浮沉,使心的次第變化成為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如果我們能夠熱心信仰觀音菩薩,由內心深處的主願履行,上述苦惱立即化為安樂,這就是轉迷開悟,也即所謂解脫之味。因此倘我們不為金錢財產所囚系而能善為運用,則扭械枷鎖反而化為保身利己的武器。如此想法,一切皆是生機,一切萬物的生機也不外由此而入。因此無論對任何事都要以積極的態度來思考,一切消極的想法都適足以束縛手腳的啊!所以我們應不著諸法,而是善用諸法,才能體得人生的真義,才能在道德上物質上樹立一個完全的人格。
所以對於任何事物不加執著是最重要了,因為既不執著,那麼就沒有什麼地位名譽財產等等的系縛,心中常常快樂,生活也就目由自在了。所以經文說:「一稱觀世音菩薩之名,悉皆斷壞,即得解脫。」其義即在此。這也就是說有了對真理的信仰之念,就不會執著事物。
還有,心的作用太重要了,舉例來說,文天祥作正氣歌說:「鼎镬甘如饴」這是什麼境界呢?這就是在我一旦入於監牢裡倘不以為這就是牢房,那麼就和未入監牢一樣的自在,再者,如我被枷鎖所系而不以為苦,那麼和未系縛前也沒有什麼不同,因此能持有真實正確的信仰,不論監牢或枷鎖也都不存在了。
現在,記載有關持念觀音名號枷鎖自得解脫的靈異如下:
辨正論記載:「晉郭宣,文處茂和楊牧敬是他的朋友,楊牧敬得罪,郭、文二人同受牽連。二人在獄中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十日以後,夢見菩薩告訴說:『汝等大命人,不必憂慮』。醒來果見鎖脫落,獄卒再系縛之又再脫落;於是他們三個人全都發願:『若得免罪,願各出錢十萬作功德。』不久以後,果然都被赦免了。
冥祥記裡面說:「晉窦傳,是河內人。永和年間,荊州刺史高昌、冀州刺史呂護兩人不和,各擁重兵,互相攻伐。傳是高昌的官長,被護用鐵騎抄襲而被俘,和同伴六七人一道關在一所監獄裡。眼看鎖械重重,不久就要處死。那時有一沙門名叫道山原和窦傳相識,聽說他被俘,就利用在呂護處隨營辦事之便往獄室看他。隔著獄窗和窦傳說話,窦傳便問:『我遭困厄命在旦夕,你有什麼方法救我呢?』,道山答:『你如果能誠心歸依,必有感應。』窦傳以前也曾誦念過觀世音菩薩名號,聽了道山的話後,就此晝夜不絕誦念起來,這樣經過了三天三夜,他手腳所戴的枷鎖好像松動了一點,稍加用力,立即豁然解脫落地。傳便誠心禱告說:『今蒙菩薩庇估,我的械鎖已脫,但同伴還多,我不想一人獨走,求菩薩神力保佑,使其余同伴都能免於災難!』他說完了去拉挽其余人的鎖械,依次都得到了解脫,仿佛有人開鎖一般。於是一同開門逃出,共同隱藏到一處荒草堆中。呂護發覺囚犯逃脫,立刻派人馬四處搜捕,什麼地方都搜遍了,單單漏了他們隱藏之處不曾尋找,遂免大難。後來,他們還鄉後都皈依了佛門。」
應驗傳記載:「劉宋時韓徽居住在技江,他的叔叔韓幼宗做了湘州府中軍。升明元年,荊州刺史沈攸之舉兵東下,湘府長史庾佩玉擁兵自守,因幼宗欲投沈部,遂被殺,並將其全家處斬,韓徽因被叔父所牽累,也被關在牢獄裡,將被處刑。徽此時除了等死,惶恐無計可想。因徽平素奉佛,所以在獄中無事就誦念起觀音經來。這樣晝夜誦經數百遍,有一天白天時候,身上的鎖忽然自鳴出聲,好像燃炮爆炸那樣,再看鎖械已經自行摧毀。微恐怕獄司說他弄斷的加罪於他,就忙禀告獄司,獄司重行加上釘鐐。他照舊誦經了一天,第二天鎖又自鳴而解,獄司就向庚佩玉禀明原委,經過庚佩玉親自細察驚異於他的靈感應驗,就此赦免了他。」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赍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眾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
釋義:在這三千大千國土。到處充滿了傷人性命奪人財物的賊人。有一隊商人在商主領導之下,帶著金銀財物,經過崎岖危險的山路,其中如果有一個人作這樣的安慰說:「諸位善男子,不要害怕,你們應該一心一意地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那麼菩薩就能夠布施我們以「無畏施」了,你們凡是能稱念菩薩名號的人,也都一定能得到了恐怖的解脫。」眾商人聽了就都發出持誦的聲音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因為這個緣故,果然也都得到了恐怖的解脫。
注解:「怨賊」傷命流血的叫「怨」明搶暗竊的叫「賊」;傷害了人家的身體又卻奪去他人的財物這叫「怨賊」。
「滿中」國土曠蕩而怨賊眾多,故說是滿中怨賊。雖然如此,聖力還是能加以救濟的,這正顯出菩薩功德的不可思議。
「商主」尋求貨利以維生的是商人,善識貨物貴賤,巧判利潤盈虛,財智特具堪為眾商之領導者的,名商主。
「赍持」赍亦作赍。赍持,即攜帶之意。
「險路」曠野險隘之地,賊人出入之區,叫「險路」。
「恐怖」世人對於劫奪殺害之事,生出了非常畏懼的心,故名恐怖。
「無畏施」,菩薩以無所畏懼的佛法施於眾生,叫「無畏施」。大乘義章說:「化心不怯,名為無畏。」無量壽經上也說:「善學無畏之網,曉了幻化之法。」
「南無」譯作歸命,是眾生向佛菩薩至心歸命信順的話語。
講話:前節說過了枷鎖之難,現在這段說的是怨賊之難。按事理說:世間的盜賊是除之不盡的。為什麼這樣說呢?試看世上不用說是人,就是貓和狗都是不斷地在偷東西吃。如果以人來說,只有用宗教或教育的力量,使人不去偷盜,即使如此也不是絕對的有效。因為世間的有情,大都是有著偷盜的習性。因此說宇宙間充滿了怨賊。現在不妨以精神上的說明來分析:三千大千世界在我一心,一心之中又充滿了賊。王怨陽明說過:「除山中之賊易,破心中之賊難。」日本管原道實也說:「心中之賊無有逃路。」心中的賊真是神通廣大,要想制服也是很不容易,但你如任由他作亂放肆,後果就不堪設想。所以要制服這無形的心中之賊,惟有誦念觀音,體會到觀音的平等悲心,要捉這個賊就不難了。
從前有一個名叫空也的和尚,某日走到山中,突然遇到一個身材高大的強盜,向他大喝:「有多少錢拿出來!」上人眼中落淚,鎮靜地說:「看你身體比他人強大得多,假如你去作工,依你的體力,也不至於就到這一種搶掠為生的地步,可望有很好的過日,何不趁你血氣方剛之時多作一點善事,而做那些煩擾他人的罪惡行徑呢?我希望你能改過向善,要知道未來的因果是很可怕的,我是不忍你墜落,所以流下眼淚來!」上人的話不是口頭說說而已,是以大同情冒了心捨生忘死的危險來勸誡這強盜的,俗語說「誠之所至,金石為開」,強盜聽了不作一語隱沒樹林之中。過了兩三天,強盜竟找到和尚的住所地說:「和尚!前幾天在山林裡的行為太對不住了,我曾經思索您的話,覺得以前所作所為都是不對的,心情非常的痛苦,難得和尚化導我這大概是緣份吧,就請您慈悲收留我作您的弟子!」強盜表現出覺悟的真心,和尚便歡悅地說:「佛教本旨是憎罪不憎人,既然你忏悔了,知道過去的不對要重新做人,好吧,我就收留了你!」
佛道獎勵改過的人,佛法的寬大更是不問人的老少貴賤,只問一片真如之心。如果表現出大慈大悲的精神,則心中之賊自然容易除去了。
其次是「有一商主,將諸商人,赍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商人組了隊伍遠去他國,自然帶著各色各樣珍貴如鑽石珍珠、金銀等物,去換取他國的商品或錢幣,這時所經過的地方是崎岖不平,不但難行,而且常常有土匪出入的路徑,心中自不免害怕,其中如果有一個人稱念觀音名號,那麼必然能順利的通過險阻和困難的。
古時交通不似現在發達,即使天大的危險也不容易安全通過,試想如橫過阿拉伯沙漠地帶,在駱駝的背上經過幾個月的行徑,是多麼苦惱的事,何況其間遇到狂風的來襲或是缺乏了水源或是遭遇到強人的搶劫呢?所以古時商人貿易都是成群結隊,就是為了防止這些困難。即所謂「隊商」。商人的首領便叫商主,領導著商人們帶了財寶去穿越很長的險路。這是事實上的解釋。如按精神的觀察,這些重寶可解釋作大慈悲,大智慧和大勇猛心。
當隊商在旅途之上,盜賊時常出沒的險路,人心自然不免都存著恐怖的心理,甚或起了退縮轉返之心。這時行列中如果有一個人挺身而出,大聲說:「各位不要害怕!你們應該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那麼菩薩就會以無畏心施給你們,你們就不會害怕。你們如果不斷誦念觀音菩薩名號,這賊人的災難相信必得解脫」。這是說明了無論何人身臨恐怖的場合,只要一心凝集一處,就好像有一種東西連系住,這種東西就是信仰,信仰就產生了力量。要知道不管物質文明是如何的進步,科學思想是如何的發達,可是在我們人類精神生活當中,到底不是這些物質可以保障我們使我們得到安心,因此人們不期然而然地要對宗教發生了信仰。這就是宗教所以存在的依據。
我們所以要一心不亂的誦念「南無觀世音菩薩」這一心不亂是太要緊,一心向佛來祈禱即是淨化此一世界的原動力。我們平常不論頭、口、手都是散亂的而不是統一的,所以表現出的行為是愚癡是錯誤,如果要把這些散亂統一起來,就只有專心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有了這樣澈底的自覺和信仰,心裡便不會任何恐怖和不安的存在了。
有些人盡管天天滿嘴的仁義道德,但如果不是站在為多數人的幸福利益上著想,那麼一切也都是空論吧了。於是那些人就流於輕佻浮薄的一途,這都是沒有精神基礎的緣故,我們必須按著經文的指示:「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便是為了建立精神的基礎。
「眾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這是說在隊商當中如有一人一心不亂,稱念觀音名號同時其他的人也都同聲附和,那麼觀音菩薩觀察到他們的音聲,立刻給了大眾心眾中的各種影向,就因為這樣,大家便能逃脫了怨賊的災難。上面說的怨賊,實在是盤踞在心內的心中之賊。我們持念觀音名號到了一心不亂的境界時,那麼無論心內心外乃至宇宙間都彌漫著觀世音菩薩的聖容與威神,由於觀世音菩薩的顯現,心中就沒有什麼恐懼的了,怨賊之難也立刻克服了。
凡事如一人能平心靜氣,周圍的人也能平心靜氣,人是合群的動物,相互生活相互影響,故古時有句話:「一人向隅,滿座不歡」,天下事都是如此,一人鎮靜,周圍就都鎮靜;一人驚慌,周圍也跟著驚慌。譬如一個小孩不肯睡,母親越叫他睡他越不願睡,後來母親不勝其煩由於心裡困倦便沉沉睡著,小孩也不知什麼時候跟著睡著了。這就是說一個人率先領導以身作則,旁邊的人也就會起而仿效,所謂「上行下效」就是這個道理。因此之故,一人誦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大家便跟著他誦念起來。一人不怕怨賊,大家也就不怕怨賊。無畏施的含義也在此。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诃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釋義:無盡意菩薩!這如此大有情的觀世音菩薩才有如此廣大無邊的威神力量,菩薩的願力是如此的偉大啊!
注解:「摩诃薩」梵語全文是摩诃薩埵。「摩譯」漢譯是「大」的意思。「薩埵」譯為眾生,或譯為有情。大有三種即願大、行、度眾生大。智論雲:「摩诃名大,薩埵名眾生。或名勇心,此人心能為大事,不退不還勇心故……多眾生中起大慈大悲,成立大乘,能行大道,得最大處故,名摩河薩埵……復次必能說法,破一切眾生及己身大邪見,大愛慢大我心等,諸煩惱故,名摩诃薩埵……如佛語無盡意菩薩:譬如十方一切世界,乃至虛空邊際!合為一水,令無量無邊眾生,共持一發,取一谛去。更有無數眾生,如前共持一發,取一谛而去。如是令彼大水。悉令無余。故眾生不盡。以是眾生等無邊無盡不可數不可思議,盡能救濟,盡離苦惱,著於無為安隱樂中。有此大心欲度多眾生故,名摩诃薩埵。」
「巍巍」高大之稱。菩薩願力弘深,悲智廣大,度生為懷,濟世為務。盡虛空遍法界,尋聲救苦,靡所不及,豈須彌之所能形容,巨海之可比喻。
講話:菩薩以這樣赫赫廣大的威神力,以無畏施於眾生。施無畏,即是和我國儒教所說的智仁勇三達德相當。觀世音菩薩的和平的一面是施無畏,而另一面則具有如太陽一般熾熱的智慧光明與大勇猛心去制御惡鬼羅剎的威神大力,此處即是說:「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
如果我人一心稱名,那麼煩惱妄想立刻消散。中間有一個人這麼說的話,即是給他人以忠告,大家必須一心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唱念到身心一如,便可澈底解脫。
其次是釋尊更進一步向無盡意菩薩說: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诃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這一段是總結上文。摩诃薩是梵語摩诃薩埵的略音,譯為大有情。這是釋尊對觀世音菩薩特別尊重的稱呼。菩薩一詞,除釋尊佛之外,在一切眾生之中,已經是最尊敬的稱呼了。菩薩原名菩提薩埵,他的修行是上求菩提下化眾生。今對觀世音菩薩特又加上摩诃薩的稱呼,是表示特別的敬重。
觀世音菩薩的威神之力有如巍峨的高山,真是令人無限景仰,所以我們要想滅除實際上的困難,解脫無盡的災害,建立起精神的堡壘,使身心均得解脫,便應一心一意持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仰仗菩薩的大雄力了。
【「若有眾生,多於YIN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
釋義:如果有的人們,多近女色縱放YIN欲,只要他們能夠恭恭敬敬誦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就可以離開女色YIN欲的誘惑而不去貪戀。如果有的人們,多起嗔恚之心念,只要他們能恭恭敬敬誦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就可以離開嗔恚的念頭,而不致惱怒。如果有的人們,多迷於事理而愚昧無知,只要他們能夠恭恭敬敬的誦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就可以離開愚癡的行為,而不起邪見。
注解:「YIN欲」女色的恩愛YIN行,包括在貪欲之中、唯識論說:「雲何為貪?於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生苦為業。」廣五蘊論說:「雲何貪?謂於五取蘊,染愛耽著為性。謂此纏縛,輪回三界,生苦為業。由愛力故,生五取蘊。」大乘義章雲:「染愛塵境,名之為欲。譬喻品說:「諸苦為因,貪欲為本;若滅貪欲,無所依止。」欲氣是粗濁不堪,能染污妙明;欲習是狂迷不已,便易失正受,因此相續生死,喪失真常,沒有比這更厲害的了。故圓覺經說:「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回。」又說:「皆因YIN欲,而正性命,當知輪回,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智論說:「菩薩觀欲種種不淨,於諸衰中女衰最重。刀火雷電霹雳毒蛇之屬猶可暫近,YIN欲女人悭妒嗔谄妖穢斗诤貪嫉,不可親近。女子小人,心淺智薄,唯欲是親,不觀富貴,智德名聞,專行欲惡,破人善根,桎梏枷鎖,閉系囹圄,雖曰難解,猶是易開。女鎖系人,染因根深,無智沒之,難可得脫。眾病之中,女病最重。」诃欲經說:「女色者,世間枷鎖,凡夫戀者,不能自拔。女色者,世間重患,凡夫因之,至死不免。女色者,世間衰禍,凡夫遭之,無厄不至。行者既得離之,若復顧念,是從地獄出,還復思入!」資持紀雲;「心行微細,粗情不覺,縱欲違戒,制御猶難。豈況悠悠,終無清脫?請臨現境,自審狂心!或宛轉回頭,或殷勤舉眼,或聞聲對語,或吸氣緣根,雖未身交,已成穢業。大聖深制,信不徒然!諒是眾苦之源,障道之本。是以拖腥臊而為體,全欲念以為心,漂流於生死海中,焉能知返?交結於根塵網裡,實為難逃!」楞嚴經說:「君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YIN,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YIN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禅定現前,如不斷YIN,必落魔道。」
「嗔恚」梵語訖羅馱,是說於苦中具憎恚,使身心熱惱,而起諸惡業。唯識論說:「雲何嗔?於苦苦具憎恚為性……YIN必令身心熱惱,起諸惡業。」廣五蘊論說;「雲何嗔?謂於群生,損害為性。住不安隱,及惡行所依為業。不安隱者,謂損害他,自住苦故。」佛遺教經說:「嗔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嗔恚。」華嚴經說:「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萬善同歸集說:「以嗔恚故,焚燒功德,遮障菩提,開惡趣門,閉人天路。」
「愚癡」梵語慕何,又曰無明;心性闇昧,迷於事理,一切煩惱由之而起。唯識論說:「於諸事理,迷闇為性,能礙無癡,一切雜染所依為業。」法界次第說:「迷惑之性,立之為癡。若迷一切事理,無明不了,迷惑妄取,起諸邪行,即是癡毒,亦名無明。」廣五蘊論說:「雲何無明?謂於業、果、谛、寶、無智為性。此有二種:一者俱生,二者分別……此復俱生不俱生分別所起,俱生者,謂禽獸等;不俱生者,謂貪等相應;分別者,謂諸見相應與虛妄決定,疑,煩惱所依為業。」智論說:「有利益我者生貪欲,違逆我者而生嗔恚,此結使不從智生,從狂惑生,故是名為癡,三毒為一切煩惱之根本。」釋門歸敬儀說:「下凡煩惱,微細難知,粗而易見,勿過三毒,自毒毒他,深可厭患!」大乘義章說:「此三毒通攝三界一切煩惱:一切煩惱能害眾生,其猶毒蛇,亦如毒龍。」
講話:前章所說的七難,主要的都是外來的災禍。本章所說的三毒,卻都是自內而生的災禍。也就是說,貪欲、嗔恚和愚癡正是我人心內湧出的三毒,這三毒厲害非凡可以毀滅我們的身心。
首先釋尊舉出三毒之一的YIN欲,率直地說便即是俗所謂性欲和生殖欲。經文中也說得很明白。但是這男女間的YIN欲邪行,留給人間是許多的污穢和可怕的惡濁,可說是後患無窮,因此佛陀的懇切的告誡,是要以禁欲為戒。YIN欲是人間最易犯的罪之根本,因為具有極易犯罪的本質,這可以從古語:「英雄好色」得以證明。不過,真正的英雄雖然愛慕女人,卻有適當的自制力決不輕易犯邪YIN,所以好色英雄實在是似是而非的英雄,這好比勇者在千萬人中有,可是真勇的人並不多。
易經裡說:「有天地而有萬物,有萬物而有男女,有男女而有夫婦,有夫婦而有父子,有父子而有君臣,有君臣而有上下,有上下而有禮儀,夫婦之道不可不久。」可見不陷於YIN欲和邪YIN的,是天地人倫的大道。詩經裡也說:「關關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故此夫婦之道是天生自然,琴瑟和諧,更是繁榮子孫的根干,夫婦的關系應是審慎而重要的,但絕對不可犯了邪YIN,這點佛陀的指示是:非時、非處、非支、非量、即不合於時間、場所、逾越范圍和不適當等等的交合,都是要禁戒的,這見解在衛生學上來說亦有重大的價值,因最要緊的交合要有節度。佛的四非說明是扼要且中肯,是夫婦之道的寶鑒。
近人因多傾向享樂方面,就忽視了一夫一妻制的人倫之道,捨正途而走僻徑,耽於邪YIN流於放縱了。歷史上諸如羅馬的凱撤,法國的拿破侖,日本的豐臣秀吉都是為了閨門不貞引起煩惱。相反的,西洋的大科學家和哲學家獨身的很多如牛頓、哥貝爾、愛克斯那等在墜性生活裡求其精神解脫因而無煩無惱。釋尊對於YIN欲未曾說要斷絕,但須辨別道理節制之。戒YIN的問題不外存乎一心,欲斷YIN必先斷心。
我們心裡該有一個觀念是YIN欲是可怕的,魏文帝過欲文說:「首惡莫如色欲,易犯多是邪YIN」。男子對於女人應該存什麼樣的想法?四十二章經昭示我們:「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所以要常念觀世音菩薩,就不會忘記菩薩的慈悲心,就會興起和菩薩一般無二的智慧心,把長上的看作父母兄姊,下屬的看作弟妹子女,YIN心自然而然如水潑在火之上而消滅了。
其次,談到「嗔恚」之戒。
「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
猙獰忿怒的樣子叫做「嗔」,心中有在的忿恨埋怨叫做「恚」。嗔心的不除,實是人間的弱點。論語說:「一朝嗔而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乎」,是說明「嗔」正是一種迷惑的根本。
所有的嗔心都是由反慈悲之心而來。例如身為一家之長過於專制剝奪了子女全盤的自由或是官署中的長官濫用權力對下級作威作福,這不但不是有辦法的管理,而且很可能因之滋生禍端,這便是不能統制自心的嗔心所制。因此我人應時時先自反省,能如此就化嗔心為一種鞭策自己的原動力。
從前有一位南陽太守劉寬,是一位資質仁厚心地謹直的人,每晨早起齋戒沐浴,祈禱國泰民安,在上朝之前通常是要吃一頓早餐的,有一次侍婢端上湯菜,一不小心失手把湯酒倒了劉寬的朝衣上,侍婢害怕萬分,可是劉寬一點都不動怒,祗是慢慢地說:「誰也是免不了大意失手的,你不必驚慌,是不是燙了手啊?請你另外拿一件衣服來給我換吧。」污損了朝衣而一點不介意,對於下人反用溫和的言語安慰,這是一般人所作不到的,劉寬的美德便是轉變嗔恚化為內心的一種至高的修養境界。
日本德川時代一個著名的故事:某日外面下著大雪,真壁平四郎陪同他的主人伊達候到外面去,他看見主人穿的鞋一定是塞冷,想拿這鞋用自己的肌肉來把它溫暖一下再給主人穿用,可是主人伊達候誤會了,以為他要把鞋子拿去穿,一怒之下拿起鞋子向平四郎打去。本來是對主人的一片忠心,結果反遭到委屈,真是滿心冤枉無處可訴,當時平四即極力忍耐,到了睌上便不辭而別了。平四郎想:「以俗緣的名分,我是他的臣下,今天的怨恨自然不能報復,祗有自己出了家才有報復的機會,因為盡管他身為宰相,還要比高尚僧位略遜一籌啊!他日我要在他面前,好好教化他一番。」於是平四郎下了決心就出了家做了和尚。
他把嗔恚怒火向自己身上發展,刻苦自勵修持佛道,果然後來贏得了禅師的榮位。他被任命到伊達候菩提寺和松島瑞嚴寺去當住持。有一天伊達候到寺裡去參拜,問和尚寺中可有什麼寶物?那和尚便拿出了一只鞋子給他看,他真是一頭霧水莫明其妙,和尚也就是平四郎便緩緩地說:「這一寶物正是殿下的鞋子!記得我在俗時,是殿下的一位家臣,殿下可記得嗎?我就是真壁平四郎!某日天下大雪,我懷揣著這只鞋目的是要為殿下取暖,不想殿下誤會了我,我受殿下以鞋打我的責罰以後,感到自慚不已無地自容,所以才出了家做了和尚。晝夜不息的精進修業的結果,才有了今天的這番榮譽。說起來還是由於殿下打我的因緣,造成了我發憤向上的動機,故此我把這只鞋作為我的恩人,看作寺寶的收藏起來啊!」伊達候聽了滿面羞愧,便當面向和尚謝罪不止。
從這故事看,平四郎一時的嗔恚,並未使他內心盲目,並且深深的自覺而把嗔心內斂,作為激勵自己的資料,實在是有很大的意義。所以我們嗔心一起,就要在觀世音菩薩像前虔誠參拜,誦念聖號,轉而鞭策自己,以大勇猛心代替嗔心而向前精進不息!
現在說到三毒中的第三種,就是「愚癡」。
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
愚癡就是不智慧,不明白道理,也就是昧於因果。要知我人的生活,常有一種用肉眼所觀察不到的宿命和運命的作用。愚昧的人對於過去之因和現在之果不能有所覺悟,所以耽於安逸,迷於歡樂,這是安心立命上的大障礙。本來人們的因果是並不相同的,人人不能是同一個因果,因此產生對他人有什麼因果報應和我完全無關的心理,這樣不自覺悟的人是世間的愚癡凡夫。比方某人做了科長,我也想做科長別人有美麗衣服我也想做一件新的,這都是人的愚癡行為。我們被虛榮心所驅使,畢竟是未能把握住實在的人生觀。
誠然,人是容易被那顆意馬心猿的心所驅使的。人若有了愚癡之心,就不能看透三世的因果,像天空有了陰雲遮蔽了陽光,自然不了解報應的道理。既是如此,便完全忽視了佛道,對人時生嫉妒,對事恣意放肆。古人說:「唯君子能畏天畏大人畏聖人之言。」人如對事無有敬畏,皆因昧於因果,即陷入了放肆邪癖的思想之中。因此聖凡之間的分別,完全基於愚癡與否。
總之人間的邪見正如濃密的陰雲遮住了明朗的天日,所以在貪嗔癡種種我執和我見的束縛下,人往往不明因果,愚昧向矛盾的痛苦中打轉,而喪失了本性。所以必須要破除我執情識的牽累,自己的心絲毫不起波瀾,悠悠地走向真如的境界。那便不會作名利的刍狗,更不為愚癡而失意,而以自覺洞見萬有的實相,渡過浩翰的人生苦海。
我們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以觀音的智慧可勘破一切執著和迷惑,使我們遠離愚癡,避免毒害,而能保持潔白的人生,做個堂堂皇皇的大丈夫。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
釋義:無盡意菩薩!觀世音菩薩有這樣廣大的威神力量,給予人們以莫大的利益,因此眾生應當常常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
注解:「饒益」利益一切眾生,使之豐盈滿足。
「心念」對於所處之境遇,專注不忘,憶持不失。廣五蘊論說:「雲何念?謂於慣習事,心不忘失,明記為性。慣習事者,謂曾所習事,興不散亂,所依為業。」唯識論說:「雲何為念?於曾習境,念心明記為性。」遺教經說:「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是知持名須恆,勿稍間斷,念久功純,不念而念,就可以和菩薩念眾生的心互為相應。
講話:這一段是總結以上所說的三毒而說的。以前說過的外面來的七難是小難,現在說的內在生起的三毒才是大難。
觀世音菩薩饒益一切眾生,有那樣偉大的力量,能使眾生遠離YIN欲、嗔恚、愚癡,把這個「三毒」的大難化為人間的三德,即是將YIN欲轉化為慈悲,嗔恚轉化作勇猛,愚癡轉成了智慧。而以這個慈悲、勇猛、智慧的力量去饒益更多的眾生,這就是菩薩對我們的恩惠和感化,我們切不可忘記,我們要朝這個目標去努力!
如果人人做到了化三毒為三德,自然這世界也就化為了佛的光明境界。我們不但對已死的佛要恭敬禮拜,更應對現世的活佛高僧恭敬禮拜。「觀音經」不僅說明了未來的往生與死後的幸福,更著重的是現世生活如何改善而符合真理!所以這經文的特色是要使我人離卻現世的痛苦,享得未來的佛果。我們怎能不心誠悅服衷心感激呢?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
釋義:如果有女人,想要生男孩子,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許下了心願,就會生出很有福氣道德並且聰明智慧的男孩子來。想要生女孩子的話,同樣向觀世音菩薩禮拜供養許下了心願,就會生下了一個端正貌好的女孩子來。由於種植宿世的善根,所以能得受眾人的敬愛啊!無盡意菩薩!觀世音菩薩是有如此的力量啊!
注解:「禮拜」梵語和南,或作那模悉羯羅,是恭敬之意,表現於身相。西域記說:「致敬之式,其儀九等:一、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手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據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禮拜是指的五體投地。
「供養」是進供資養之義。以華、香、燈、塗、果實、飲食、資財等奉獻三尊,是為財供養。依大聖的言教,如教行持,以三藏的真诠,利樂群生,是為法供養。
「福德智慧」財寶充溢,善法化世,故曰福德。善知世谛,抉擇事理,故曰智慧。有智而無福,則位卑而財貧;有福而無智,則識庸而見淺。智與福彌合則財位高深,名聞遠播。求子眾生,一定是望誕生貴子,菩薩以往昔所得福智余蔭加被,故能令無子眾生,欲求男者,便生福德智慧之男。又菩薩以福智二德莊嚴法身,初發心時,修六度萬行,具足福德,能顯法身,謂之福德莊嚴。修習正智,淨盡無明,能顯法身,謂之智慧莊嚴。涅槃經說:「若有菩薩具足如是二種莊嚴者,則知佛性。」
「端正有相」內政立身,幽娴貞靜,曰端正;外形柔順,和霭莊重,曰有相。
「宿植德本」宿世所植之功德善根。
「愛敬」羨慕尊敬之義。楞嚴經說:「十二者融形後聞,不動道場,涉入世間,不壞世界。能令十方,供養微塵諸佛如來,各各佛邊為法王子,能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男者,誕生福德智慧之男。十三者六根圓通,明照無二,含十方界,立大圓鏡,空如來藏。承順十方微塵如來,秘密法門,受領無失。能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女者,誕生端正福德柔順,眾人愛敬,有相之女。」
講話:我們在念唱觀世音菩薩的時候,決不可混入絲毫的邪念。有些人吝於布施而志願發財,殺了人希望免罪,作了賊怕警察發覺或是其他如通奸、偽造、誣告、傷害、貪污、渎職、恐嚇等等罪惡,為了防止他人發覺而去到觀音菩薩像前請願,這樣的做法菩薩是不會保佑他賜以利益的。我們企圖和觀音菩薩感通連系,先須使我人之心直接與之感通連系方可。設若我們真心乞願,一片至誠,那麼即使過去犯了罪過,觀世音菩薩也會給與救助的。所謂真心感動天地,三毒的煩惱可以化為三德的光明。在這種光明籠罩之下,即可滿足以下兩種的乞求,這就是二求願的一章。
最先是說,若有女人的一段,是先以女人為中心,婦人的第一任務即是生育子女,關於這一章是完全講的胎教。子女的教育實在也先該注意在胎中的教育。
在表面上的解釋觀世音菩薩可以隨意送與福德圓滿端正美貌的男女小孩,而實際上子女的好與壞,完全是由於自己的一心。須知宗教不僅僅是智慧的一方面,在與智慧的同時還要注重慈悲。情意兼備的女人在治理家庭方面非常得體,對於胎教也很完善。還有些沒有子女的婦人,是因為因緣所限,感覺異常寂寞,取來親戚的子弟養育,以盡到作母親的最高義務。但有時與子女的關系好壞,也是為因緣所限,不能盡如自己的理想;於是也要依賴信仰觀音菩薩來治心,以防止邪見的侵入。
兒童往往是多變的,故日本人有一句俗話:「三個小孩有一百個靈魂」就是這個意思。母親養育兒童,首先要為兒童打定基礎,當兒童尚未出世在胎內之時做母親的就要特別注意。兒童的教育有先天後天之分,真正的根本教育是在母親的本身教育,這也就是先天教育;以後上學校讀書的學校教育是在知識上的補充給與,屬於後天教育。因此可見母親對子女的感化力是非常重大。古時候孟母三遷,目的是要轉移環境,使孟子能專心讀書,而不流於嬉逸,這是孟母要把孟子教育好的苦心,一共遷居了三次才找到了合適居住的環境,母親的心是多麼偉大!其實何止孟母如此,天下的父母莫不如此,誰不希望兒女好,兒女快些長大,能得成功?即使是不成樣的父母都希望生育出像樣的兒女,這正是人的天性和至情。也就是人的偉大地方。凡是人就應當發揮人的本性,做母親的就應當為教育子女而努力。所以兒女在母胎裡懷胎十月的事,一點都不可疏忽。
母親在生育子女之前,乞禱生出一個好的子女,這是人的感情自然底流露。這一種感情日夜不斷的希望與祈求,漸漸醇化了起來而不是一種呆板的存在了,那時便開始與佛菩薩互為相結連系起來,這是一種非常自然的感應。觀世音菩薩可以直接聽到孕婦心靈醇化的乞求,因此就授與了福德智慧兼備的男孩,這現象若以另一面考察其因,實即自己的心發揮了真誠的母性愛的最高極致。由此便知在胎內時就下了一番注意教養的准備功夫,當然可以生出良好可愛的兒童,是至為明顯的道理。
女性的賢和不賢,不但是和教育子弟的成就有關,同時也是在一家之中引起圓滿的或不和的因素。一休和尚曾說:「女人是世上最尊貴的,釋迦孔子都是女人所生。」釋尊也說出了推崇婦人的話語:「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
按整段經文解釋,觀音菩薩應眾人的請求,求男得男求女得女,但在另一面的解釋,仍然不外是依據了信仰觀音菩薩得到身心調和,使夫婦男女得以安心立命,開始和天地大道和合,而得以生男育女,但有時求男反而得女,求女反而得男,這也是天地自然的應報,卻不是人力所能強求的。無論如何菩薩既授我們以子女,總是合於我們希望的結晶,也應當以慈悲心腸去接受。
本段經文亦可解釋為我人依從觀世音菩薩,先須調養美好的心性使身體壯健,使無子的得子無女的得女,那麼若是生下男孩一定是福德智慧全然皆備,女孩一定是容貌秀麗心地和善,因為這都是宿世所種下了的德行才受到如此的福報,贏得眾人的贊美和敬愛。
結語是「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力有多種,在此所指的是菩薩的妙智之力,這大慈大悲的妙智之力,即是觀世音菩薩所具有的力量,世上一切之物在此一金剛不壞之力下沒有不被屈服的,這和孟子所說的「仁者無敵」是同一的道理。觀世音菩薩用了這樣的偉大誓願力量來攝持眾生,又如何不使我人尊敬和感動啊!
至於德本,乃是善根功德的母胎;宿植德本,歸宿於一個「信」字。我們倘能一心建立信仰,那麼一切善根功德都由此發生。因此婦人的第一個責任,就是要注意到胎教的健全。可見生活的根干是包含在這一個「信」字當中。做母親的相信她的責任,注意到胎教的重要,在懷孕的時候,決不可和鄰居吵架,或是隨便發怒,不然的話,兒童在胎裡受了不良的影響,生出來就不會是好的兒童。反過來說,兒童在胎裡不曾受到一點刺激,做母親的也每日在愉快的氣氛下過活,那麼生出來的兒童一定是善良和平的。所以兒童的善惡多半由母親的秉性決定,母親的心情自然會給兒童以相當的感應。
根據這一意義,當然這中間還要看父母前世的因果,而有今生子女好壞的報應。宿植德本是宿世的善業,顯現於現世成為德本而能使人起愛敬之心。換句話說,「宿植德本」是從生前的過去善因,成為現在的善果。所以做母親的心理正常行為端正,不單是胎內之教而已,根據遺傳學的說法,他日所生的小孩肉體和精神上都有重大的影響。故能生出有福德智慧的男孩,端正有相的女孩了。因為女孩子姿容方面比較男的來得重要,故在男的方面略去端正有相,只說是福德智慧;女的方面略去福德智慧,只說是端正有相,其實福德智慧是指的心,端正有相是指的身,兩者是同等的重要,也是男女都應齊備而後方為理想的。
福是有形的幸事,德是無形的心行。在世間上,有的是有福而少德的人,雖然有很多金的錢,但還是令人討厭,有德而無福的人,雖然是很正直,但還是有很多的不幸。現在希望固然是有福有德,但同時還要有智慧,就是有錢有德還要加上有人望。端正有相,端正是指端莊娴淑,這是說行為上的限制,有優良的表現,有相是說美好可愛的姿容。玉耶經說:「女人容貌端正者不名美人,唯心行端正,受人愛敬者,名為美人」,因此真正的美人,最重要的是求心術的端正,有著良好的心行。
這裡,舉出幾個求觀音菩薩而得子女的實際事述:
轉劫論說:「宋朝時有名翟楫的人,時常繪畫大士聖緣,虔誠向大士祈禱乞求子息,有一天,他的妻子夢見了一個穿白衣服的老婆婆,送給她一個男孩,她歡喜地要用手去接,忽然有一匹牛橫隔在當中。醒來以後生下了一個小孩,但不久就夭折了。翟楫便去到廟中向和尚求教,和尚告訴他說:「你應當禁食牛肉」。於是他起誓合家戒食牛肉。並且在鄉裡修建了一座橋。後來她的妻子有了孕,又夢見以前的老婆婆給他送了一個男孩,她接過了手,一醒立即生下一個男孩,取名叫橋。翟楫壽享九十三歲,他孩子登枓及第的時候,他還活著。
柳崖外編說:「馮京如做了西寧地方觀察使的官位,那時剛好四民作亂,政府便派軍隊去討伐。當時官兵獲得全勝,帶兵的官長正准備殺盡所有隨同作亂的人,馮京如卻請求不要亂殺無辜,願以全家性命財產作保,於是後來僅殺了為首作亂的幾個人。一天晚上馮京如夢見觀音大士莅臨,用錦繡包一男孩說:『把他賜給你吧!』馮京士想接過來時,發現有一匹牛在當中阻隔著。大士說:『你們全家應當戒食牛肉』,自此馮京如一家不吃牛肉,後來果然獲一麟兒名馮雲骕,日後作到了給谏的官職。」
冥祥記說:「晉時孫道德,是益州地方的人。信奉道教。年已過了五十還沒有兒女,他的住宅接近佛堂精捨,某日有一個沙門對他說:『你要想求得兒女,應常以主心禮誦觀世音經,就可以有顯應的希望。』從此孫道德就停止信奉道教,而專心歸依觀世音菩薩。過了幾天,即有夢兆感應。他的妻子遂有了身孕,後來果然生下一個福德俱備的男孩。」
又載:「宋朝的時候有一個居士叫卞悅之,是濟陰地方的人。他向朝廷請求到潮溝地方去住。到了五十歲的時候,膝下尚無子息,他的妻子就慫恿他納了一個妾侍,可是還是沒有生育。正是失望的時候,有人指點他應恭敬誦念觀音經可望感應,於是他不但持誦觀音經還印了觀音經送傳流通一千次之多,他的妾侍後來懷了孕,生下一個極為可愛的男孩子。」
靈應經說:「有一個叫華敦的人,他妻十九年沒有生育,便向觀音大士哭泣哀禱,因為十分虔誠的緣故,就夢見大士手上抱了一男一女給她,對她說;『我憐憫你的虔誠,所以始你一男一女。』第二年她果生下了一個男孩,再隔一年又生下了一個女孩。」
又載:「遜清福建泉州地方,有一個知府蕭玉堂,是湖南湘鄉人。年齡已超逾四十大關。還是沒有半個子女,他便一心向觀音大士禱告。到了一天睌上,他和他的夫人都作了一個相同的夢,夢見有一位長須的,穿著青袍的官人,頭頂上頂著觀音騎著一只老虎,躍登到他們的床上,一下子夢驚醒了,就生下了一個男孩,這個男孩不是別人,就是全國知名道行高超,不久之前在大陸圓寂的虛雲老和尚。」
【「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釋義:如果有任何人,能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的話,他的功勞不會白費的。所以眾生,都應該受持觀世音菩薩的名號。
注解:「福不唐捐」若能敬禮,必得其福,無有虛費之意。
「受持」受,領受之意,持是憶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是法華五種法師行之一。法華經法師品所說:「一、受持法師,憶持而不忘者。二、讀經法師,正心端坐,目睹經口宣句讀者。三、誦經法師,習讀既熟,不對文自然能誦者。四、解說法師,解說文句而授人者。五、書寫法師,書寫經文而廣流布於世者。」
講話:這裡所指示的是轉禍為福的人生大道。把前面所說的七難轉為七福,三毒化為三德,滿足二求之願,都是依賴著自己的信力,確立生出如許功德的自覺。
所有生育善或子惡子以及自己所生的善根功德或者與之相反,一切都是心的作用。如果眾生能夠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的話,決不會白白化費了功夫,即是所謂「福不唐捐」了。唐字是空的意思,捐字是捨棄的意思,按字義「唐捐」是指的空捨妄費的意思。
在身、口、意三業的功德來說,唱名是口業,念心是身、口、意三業的總持。恭敬禮拜就是身體力行,即是念心,口唱以及用身體作恭敬的禮拜。禮拜在佛教上分為七種,此處指的是平等實相的禮拜。平等是一視同仁,實相是真實的姿態,就是說對佛菩薩要一心崇向的禮拜,也就是要超越了彼我觀念的禮拜,那麼便是願望和信心合為一體的心情,不妨說是願心一如。簡單的說,就是精神與肉體的合而為一。
往往有人認為佛教是偶像崇拜,橫加輕蔑,可是如果徹底了解真正平等實相的禮拜,就不會說那是在崇拜偶像。縱令所崇拜的佛是石頭作的還是金屬雕塑,短少了手抑或缺少了鼻都沒有什麼關系的,因為站在平等實相的見地看,一切無不是佛。即或面前不過一張紙像,也可以認為是絕滅了彼我和對象的活著的佛──亦即觀世音菩薩的顯現。因此說,佛教中的禮拜是神聖而微妙,但卻是以身實行的禮拜,而非崇拜偶像的禮拜。
我人倘如做到以身禮拜,以口稱名,以意念觀世音菩薩,那麼三業具足,必然能夠感應觀世音菩薩授予許多的利益和功德;這種道理,並不限於佛,即在人與人間,如果對方是誠心誠意地來求我們幫忙,我們自不便加以無理的拒絕,這個誠心的力量是太重要了。這一種發酵的酵母之力,即是觀世音菩薩,這一力量包括了宇宙法界一切的偉大力量,我們若以誠心與之相結,自然享有到無窮無盡的大利益了。釋尊要眾生率先受持觀音菩薩的名號,意義便在於此。下面錄的是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的福報靈異:
福報錄說:「杭州徐文敬公,身居台鼎,福慧雙修。平時喜歡和人講三教聖賢事跡。刊刻敬信錄等書,教人為善。太夫人每日誦念觀世音聖號千聲,喜歡談論因果報應等故事。家裡的人環繞聽講而不倦怠。她並翻印玉歷鈔傳,勸人改過向善。每遇到了荒年,捐款周濟親族,並不望報謝。因此他的大公子徐本官拜東閣大學士,二公子杞官至甘肅巡撫。長孫以恆官為侍郎,二孫景熹,官鹽法道。還有曾孫們都中了科舉。
高僧傳說:「晉中山地方有一個姓名帛法橋的人,年少時喜歡誦經,可是聲音不暢似有阻塞,於是他絕食忏悔達七日七夜之久,其間虔誠敬向觀世音菩薩禮拜祈求,希望顯應庇佑他。同學們看他不吃不睡實在太苦了,都苦苦加以相勸,可是他發誓不改初衷,這樣到了第七日時候內覺得松快了起來,於是用水漱口,他說:「菩薩終於佑護我了。」便又誦念三契經,聲達三裡之遠,遠近的人都很驚訝,人畜都來觀聽,以後他又誦經五十多萬言,晝夜不停,聲音哀婉通神,一直到了九十歲,聲音都不改變。」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於汝意雲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否?」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釋義:「無盡意菩薩!如果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的名號,一直到他死的時候都那麼熱心的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那麼依你的眼光看來,這個善男子或是善女人的功德是多呢?還是少呢?」
無盡意恭敬回答說:「那個功德太多了!世尊!」
釋尊隨後又問:「如果再有人,一生受持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來禮拜供養,或者不是這樣,只是一時的禮拜供養而已,那麼這前後兩個人──一生受持禮拜供養和一時禮拜供養的人和先前所說終身禮拜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的功德完全相等,沒有一點兩樣。這種功德,在百千萬億劫的漫長時間中,是沒有窮盡的。無盡意菩薩!受持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是有著這樣無量無邊的福德的啊!」
注解:「億恆河沙」億有四種:一、十萬為億。二、百萬為億。三、千萬為億。四、萬萬為億。智論十萬為億。瑜珈顯揚百萬為億。華嚴千萬為億。恆河沙,喻數之多也。智論說:「問曰:如閻浮提中種種大河,亦有過於恆河者,何以常言恆河等等?答曰:恆河沙多,余河不爾。復次恆河是佛生處,游行處,弟子眼見,故以為喻……是四河中,恆河最大。四遠諸人經書,皆以恆河為福德吉河,若入中洗者,諸罪垢惡,皆悉除盡,以人敬事此河皆共識知,故以恆河沙為喻。復次余河名字屢轉,此恆河世世不轉,以是故以恆河為喻,不取余河。」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南麓東南流入孟加拉灣,全長一六八○哩。河口水道分歧,形成一大三角洲。言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者,舉福田之多也。
「盡形」即是盡形壽之意,極言時節之長。盡形供養是終一生供養,四事供養,鹹皆具足,極言種子之多。四事供養,即是飲食、衣服、臥具、醫藥。
「正等無異」昔有阿那律陀以一稗米飯供養辟支佛陀,獲九十劫如意之報,況恆河沙菩薩盡形以四事供養,當然功德甚多。但何以持一名能勝多名,一時恭敬而勝於盡壽,些須供養,而勝於四事供養?因六十二億法王子,以權、實、智教化眾生,雖各各不同,皆不離法界海慧。持名祗是音聲,聲音即是一真法界。當我人未達一真,即妄存一多的分別,既達一真,則一亦法界,多亦法界,一不為少,多不為多。我人當由聞性圓明,不由聲而起知見。觀音既得圓通本根,則其身心微妙,周遍法界,一身能現無量身,無量身能以一身攝。於是一多互融,自他平等,所以能令持一名號,與彼眾多無異,其所得之福亦是正等無異。玄贊引論謂;「彼福德平等有二義:一者信力,二者畢竟力。信力亦有二義!一求我身如觀音,畢竟信故;謂求我六十二億恆河沙佛(佛都是等覺地菩薩)身與觀音,信心無異。所求聖數雖有多少,但功德無別,因心等故。二者於彼生恭敬心,如彼功德,我亦畢竟得故;謂如彼觀音,久已成佛,故智慧功德,我六十二億恆沙佛畢竟得此諸佛功德;信佛菩薩功德不異故,第二畢竟知者,決定知法界故,此由觀音已得畢竟知法界故與佛無異。能證法界平等無二,故成福等。法界即法性,入初地菩薩能證一切佛菩薩等平等身故。平等身者,謂真如法身。況十地滿?是故受持觀世音名,與六十二億恆河沙佛功德無別。」楞嚴經說:「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現住世間諸法王子,六十二恆河沙數。修法垂范,教化眾生,隨順眾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由我所得圓通本根發妙耳門,然後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眾生持我名號,與彼共持六十二恆河沙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無異。世尊!我一名號與彼眾多名號無異,由我修習得真圓通故。」
「劫」,梵語劫簸漢譯「大時」,表示時間以通常年月不能計算。大論雲:「佛以譬喻說劫義:四十裡石山,有長壽人,百歲以來,以細軟衣拂拭,此大石盡,而劫未盡。」
「無量無邊」,無量是無有方法可以譬類得知其數之多也,無邊是廣大無有邊際。
講話:這一條是說明了一多不二,念劫融即色心一如的原理。明顯地說就是以多和少作為比較,歸結是說明多少一如的原理。古諺說:「貧者一盞燈,富者萬盞燈。」就是這個道理。
按經文來說:「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其中六字是代表地、水、火、風、空、識的六大。二億是代表身體與心,因此舉出來六十二億這個數目。
由事實來解釋,在印度恆河的沙數有六十二億之多的菩薩名號,如地藏、普賢、勢至、彌勒等諸菩薩很多很多,佛問無盡意菩薩:「像這許多的菩薩,你如果稱誦他們的名號,並且要盡你的形壽來供養他們飲食、衣服、臥具和醫藥等物,終生不渝的去作,你的意思是怎麼樣呢?像這樣施行供養的善男子和善女人的功德是不是多呢?他們的結果又將如何?」這是事實上的解釋──佛陀這般盤問無盡意菩薩。
然而理論上的解釋,祗要虛心向道真誠歸依觀世音菩薩,即使是沒有一文,其體念觀, 音菩薩的心,尤其念念精進的精神是非常寶貴了。但如果拿來和百萬長者對諸菩薩供養百萬元之多作一比較,誰為可貴呢?不用說貧者的一盞燈的功德只要出於至誠,那麼也就和百萬元的施捨,其功德並沒有什麼不同。
無盡意菩薩明了佛意,只要歸依觀世音菩薩,發心供養,即使是一文的供養,其功德是很大的。所以無盡意菩薩回答說:「甚多!」
佛陀又說:「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劫,不可窮盡。」
前面所說四事供養功德很大,可是現在有人並未持有何物,只要他是專心稱名禮拜,那麼兩者的功德完全相等,按時間來說前者是盡形壽終其生命供養諸位菩薩,後者則是一時或一念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而其福報卻並沒有什麼兩樣,不僅這樣,其時間且可繼續到百千億劫不可窮盡,這是說稱誦觀世音菩薩名號有這麼樣無盡的功德和無限的好處。可見觀世音菩薩的威神力量的廣大,以及其名號中所含的力量的圓滿,可以回向我們使我們因而得救。
所謂六十二億,極言福田功德之多,前所述之盡形壽由時間上講是意味著時間之長。飲食、衣服、臥具、醫藥,四事具足,是意味著供養內容的多種多樣。
約而言之,對於眾多菩薩奉獻了眾多的物品,長期供養所得的功德,和在一時一瞬之間單獨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所得功德,都是全然相等,此即是比較上的對照;因此說明之禮拜供養功德是不分多或少,更者,即此一點的禮拜供養,亦足以證明了觀音菩薩是如何值得我人感激和供奉!
觀世音菩薩可說是法界全體普遍的覺體,在此法界內萬有一切的現象,都是自觀世音菩薩的本體發射出來的。不妨肯定作一斷語:六十二億恆河沙數菩薩乃至幾千萬億兆的佛菩薩都是觀音菩薩的化身。
不論信仰的是什麼,一切的信仰都是專念向一,如果心念四散,這也信那也信,就不是真正的信仰,也不成為信仰,其結果更將一事無成。
從前有兩人,一人信仰多神,袋子裡裝滿了各種神仙的名號以及光怪陵離的符咒;一人卻只是恭敬信仰觀世音菩薩,他的袋子裡也單單放著觀音的名號。有一天兩人一起出外經商,到了山裡,黃昏日落,冷不防跳出了一個強盜,迫令他們把包袱行李全部留下,他們哪裡肯依,便向前逃走,強盜大怒提刀追趕,兩人不管山路崎岖拼了命的逃呀逃的,漸漸逃出了強盜的圈子,走到了人煙稠密的地方,於是放下心來,留神檢查一下,那位信多神的人卻被砍傷了,而只信觀音的人一點傷痕都沒有。信多神的人不服氣地自言自語說:「我的信心不亞於他,且看我袋子裡的神仙也比他多還有各種的符咒,怎麼眾多的神一點也不給我保護啊!」
正是滿腹牢騷之際,他袋子裡的神仙忽然說起話來:「真對不起!不是不想幫你的忙,但你袋子裡神仙太多了,如果哪一位神仙在其他神仙之前來保護你,那對其他的神仙是失禮的事?所以當你危難之時,我們請天帝來救你,他卻推請元始天尊,元始天尊又推請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又轉請北斗星君,這樣彼此推讓的時候,你就被強盜砍傷了。至於那個沒有受傷的人,因為他袋子裡祗有一尊觀世音菩薩,所以菩薩很快就救了他。」
以上一段趣話,寓意即是要我們的信仰專一,而後方得所求。
世間上有許多人犯了信了這個又信那個的毛病,比如信了福德正神,又去拜觀音地藏,結果是信心不專,一切都不靈應。信心不是和買東西一樣,這家商店的貨物太貴,再到另外一家商店。信仰佛菩薩,是應由內心裡以誠心去相信,一經歸依,就要終生守護不變,決不可把心移向各方。所以說信多菩薩不如信一觀世音菩薩。因此只要我們有真正不移的信心,則其善果雖是經過了百千萬億的長久年月也是不能窮盡的。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雲何游此娑婆世界?雲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雲何?」】
釋意:無盡意菩薩對佛說:「世尊!請問觀世音菩薩是怎樣來到這個娑婆世界?是怎樣現身而為眾生演說妙法的?他度眾生的方便之力,究竟又是怎麼樣的?」
注解:「娑婆世界」娑婆,唐譯索诃,堪忍之義。悲華經說:「雲何名娑婆?是諸眾生忍受三毒及諸煩惱,故名忍土。」法華玄贊雲:「梵雲索诃此雲堪忍。諸菩薩等行利樂時,多諸怨嫉眾苦逼惱,堪勞倦而忍受故,因以為名。」
「方便」梵語伛和,應物施權,觀機設教,以巧妙之言辭,隨類之身形,度脫一切眾生也。法華文句說:「方者方法也,便者用也。法有方圓,用有美會;三權是矩是方,一實是規是圓。若智詣於矩,則善用偏法,迳會眾生;若智詣於規,則善用圓法,迳會眾生。」大集雲:「能調眾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
講話:這一章是無盡意菩薩當此機會向佛陀請示菩薩游化娑婆世界的根由。他請問的三件事:第一雲何游此屬於身業,其次為眾生說法屬於口業,第三方便之力屬於意業。
無盡意菩薩質問的便是觀世音菩薩身口意三業的方便。釋尊就此普門示現的三十三身回答最初的三身應現。
現在,就觀世音菩薩應眾生的種種境遇使之引入正途而來到這難住的娑婆世界一游的事來說,這是「身業」。「娑婆」國土是一種互相忍耐的世界,是必須捨棄我慢我執才能生存的世界。大家都知道只要我人能徹底除去我慢我執,那麼當下娑婆就會成為淨土的。現世即是淨土,極樂淨土不必定是在西方十萬億土的彼岸而存在。只要是佛心淨化,則此世界化為佛土即成為極樂。
孔子說:「七十從心所欲不逾距」這便是一種使娑婆世界成為寂光淨土的境涯。可是世間的諸多眾生大都不能達到這種境涯。很多的人以此世為苦之世界,所謂四苦八苦的可厭世界。觀世音菩薩的現身,是為的拔苦與樂,如以下所說的三十三種身的業報,應當以何種方法為眾生說法,這是「口業」說法。無盡意菩薩於此也一並加以質問。
所謂四苦即是生老病死;八苦即是在四苦之上再加上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陰盛苦和求不得苦四種。
第一是「生苦」從母胎呱呱墮地以後,在世間生活一切的痛苦。第二是「老苦」經過風霜雨露,由於歲月無情以致黑發變白、眼力衰退、腰酸背痛,老態龍鐘。第三是「病苦」人生都免不了病,俗語說人是四百四種的病機器,病是任何人都討厭的。第四是「死苦」任何達官貴人以及富甲天下最後都逃不了這恐怖的一關!是凡夫最感痛苦的一種。
「八苦」在四苦以外先說「愛別離苦」,一個人和自己敬愛的父母兄姊或愛妻愛子或親朋好友分別都是十分痛苦的事,所謂「生離常戚戚」便是。其次「怨憎會苦」,和不喜歡的人或仇人見面,自然也是令心裡痛苦的事。第三「五陰盛苦」五陰是肉體上精神上所盛行活動的痛苦,如口說多了話說錯了便招來是非的痛苦招致失敗,所謂禍從口出。第四「求不得苦」所希求的諸如財產、地位、名譽、學問、健康種種都不能如願以償,便會感到無比的痛苦。試看人生是充滿了如此繁多的痛苦,是多麼的需要安慰,需要解脫!
觀世音菩薩究竟是如何來到娑婆世界救度呢?無盡意菩薩是以代表八萬會座的大眾向佛請問,請佛說明觀世音菩薩的身口意三業實際活動的情形。
方便在法華文句中有三種意義:第一、方是法,便是用,隨順眾生的心意用種種的方法來教示他。第二、方便是門,以這個方便而能引入佛門之義,或是隨眾生意,或是隨自己意,以種種方便示教眾生。第三、方是秘,便是妙,不敢猜測他意,照自己的意思說法而令他人得到益處,隨他的意,隨自己的意,或是兩者兼用,用這樣的方法濟度眾生,皆是方便之力。觀世音菩薩是用了什麼樣的方便法門到世界上來度化眾生的?釋尊的答覆是:「觀世音菩薩以現三十三身,十九說法的方便法門,來教示眾生。這十九說法即是包括在三十三身之內。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
釋義:佛對無盡意菩薩說:「善男子!如果在娑婆世界上,有眾生應該由佛身得度的,觀世音菩薩就顯現佛身來為他說法。
注解:「國土」焚語富羅,為一切有情所居之處;有四種不同國土。一、凡聖同居土,為人、天、聲聞、緣覺等同居之國土。此土有淨穢二種:如極樂世界,其中眾生具有三毒之思,但無三惡之名,果報嚴淨,名同居淨土。如娑婆世界,三惡四趣,荊棘丘陵,名同居穢土。二、方便有余土,為斷見思惑,證偏空理,脫離三界生死之人所居之國土。以善權法,斷見思惑,故曰方便;塵沙無明之惑未盡,故曰有余。三、實報無障礙土,為斷一分無明,證一分中道的菩薩所居之國土。行真實之法,感得勝報,色心不相妨礙,故曰實報無障礙土。四、常寂光土,為諸佛如來所居之國土。常者法身,本在常位之體,寂者解脫,一切諸相永寂;光者般若,乃是諸相之智慧。今所指之國土即是凡聖同居之娑婆穢土。菩薩修因,志在成佛,故觀音菩薩現出極果之身,隨其所應,而為之說法。楞嚴雲:「若諸菩薩,入三摩地,進修無漏,勝解現圓,我現佛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佛身」可以分三種說法:一、法身。二、報身。三、應化身。這裡所說的佛身,是指為眾生的根機而應現的應身。先說明法身,是把宇宙真理的人格化,普及於無窮的空間和無限的時間,沒有地方不遍,沒有時間所限,即是毗廬遮那佛的法身。毗廬遮那是遍一切處之義,因取喻太陽光除闇遍明,所以又稱大日如來。其次說報身,是體得宇宙的真理者,與宇宙的真理是一而非二,立於大覺之境。從空間來講,遍滿十方,稱為無礙光;從時間來講,證得永恆的生命,是為無量壽。具有無量光和無量壽的,即和阿彌陀如來同體。最後說應身,是為了悲愍濁世的眾生,應現到這個娑婆世界上來,像降誕,出家,修行,成道,說法的釋迦如來一樣。無論那一尊佛,佛具有此三身,三身即一,是不可以區別的。
講話:佛身乃是三種聖身的一種,即是在佛身、緣覺身、聲聞身中的佛身。如果有的人應以佛身得度的場合,那麼觀世音菩薩就現出佛身來為他說法使他得度。我們不妨這樣看,在我們的世界說法度化眾生的釋尊,也是觀世音菩薩的示現。我們以觀世音菩薩作為宇宙的真理,慈悲的權化,而釋尊的出現是顯現宇宙的真理,慈悲的權化。關於這一點我們說釋迦是觀世音,觀世音即是釋迦,是沒有什麼妨礙的。
所謂佛身實在並非指已死的人說的,而是指的那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佛身既然是分為法身、報身、應化身三身,如此法身而論就叫做覺行圓滿的本體,報身就是智德圓滿的身體,應身就是自在應用的表現,合起來即是理、智、用;也就是法身即是理體,報身即是智德,應身即是作用,這是佛的三身。歸結起來不外是一身多彩的顯現,其根干原本為一。三身即是一身。或者把它看為本體與現象,平等與差別。一般不明此理的人常把佛身解釋成為與死人同一意義。
觀世音菩薩是根據眾生智慧的高下,現出種種之身而為說法,即是應其身而來濟度,我們可解釋為應身。舉例說:釋尊即是觀世音菩薩以顯現為應身佛而來濟度眾生的,也可以說釋尊是觀音的活現了。因此釋迦牟尼佛告無盡意菩薩說:「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
成佛是最上乘,如果對方的人誠心信仰,其心改變為佛心,那麼觀世音菩薩就現出佛身而教化使他成佛。佛以下有許多低段程度的形象,不論是那一種形象,觀世音菩薩都一一按照對方的對象之不同,依次給與適當的教化。觀世音菩薩以教化眾生為最大的宏願,自佛身以下應現三十三種之身,以顯示對於不同的對象施以不同的教化。這是何等的威儀,何等的慈悲!其實所謂三十與四十等原不必限定數字,總之,用了種種方便法門,應對方的不同,而給與極易或極難、極深或極淺的說法,務求契合其機;但菩薩應乎說法的現場身份是有種種不同,教化的方法也是因人而異,可是所持的慈悲教化之心則只有一個。別無另外的心。
【應以辟支佛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
釋義:如果有眾生應該由辟支佛身才能得度,觀世音菩薩就顯現辟支佛身來為他說法。
注解:「辟支佛」全名是辟支迦佛陀,又作缽羅旃迦佛陀,舊譯緣覺,新譯獨覺。楞嚴三十二應將此分為獨覺緣覺二種。在佛未出世以前或在佛未傳教的地方,厭喧樂靜,獨處深山,修加行滿,無師友教,因觀生死因緣的道理而悟這的人叫做獨覺。獨覺有麟角喻與部行二種:獨身而無伴侶,如麟只有一角,叫麟角喻;有伴侶而同一獨悟者為部行。其次是秉承佛十二因緣,觀緣悟道的人,是為緣覺。在獨覺中能夠體得部份的宇宙真理,如希臘的哲人,中國的聖人都可以算在辟支佛位中。現在所說的辟支佛當然是指緣覺。可是緣覺當中,也有緣覺的緣覺,緣覺的聲聞兩種分別。緣覺的緣覺,是沒有受釋尊之教,而能觀察生死因緣的道理而悟入的。至於緣覺的聲聞,就必須是遇釋尊的出世,聽聞生死十二因緣才能悟入的。
十二因緣,亦名十二緣起,即眾生涉三世而輪回六道之次弟緣起。1、無明,迷內外之愚癡,謂於本性無所了明,非夢然無明,乃是違理強覺之謂。是謂無始之煩惱。2、行,依過去無明之惑;而作的善惡等行業。以上二種是過去的因。3、識,謂依過去惑業而受現世胞胎之六識身。4、名色,謂在胎中身心漸發育。名即受想行識,色即色蘊。5、六入,即六根具足,將出胎之位。6、觸,觸即六觸,是人在二三歲時,六根能照了事物,而尚未識別苦樂,但欲觸物之位。7、受,是人在六七歲以後,漸漸能受事物的苦樂欣戚。以上五種都是現在果。8、愛,是人在十四五歲以後,生出種種強盛的愛欲,而尚未知道追求之位。9、取,是成人以後,愛欲愈盛,馳驅諸種境遇,取求其所欲之位。10、有,是依愛取的煩惱,作出種種之業,受當來之果。以上三種是現在因。11、生,是依現在惑業之因,到未來受生之位。12、老死,因為有生,故漸漸到了衰變終殁,老死之果。以上二種是未來果。這十二因緣在六道輪回中世世相續,如環無的,生死死生,終無窮盡。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是故證滅谛理,永出三界,常樂真淨,處於涅槃,號緣覺乘,即是辟支佛境。楞嚴經說:「若諸有學,寂靜妙明,勝妙現圓。我於彼前,現獨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若諸有學,斷十二緣,緣斷勝性,勝妙現圓。我於彼前,現緣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講話:辟支佛譯成獨覺或是緣覺。依字義來講獨覺是說單獨一己的覺悟,禅宗裡觀看飛花落葉而了悟人生無常觀者即是辟支佛境。緣覺是指的以十二因緣觀察自己的心,除去我執,成為一個開悟的人。
十二因緣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十二種的因果。這些原因和結果是彼此互相關聯,依次而生出來種種之法。現在大概的就字義解釋一下:
「無明」乃是精神上的黑暗昏淖,使心迷而生煩惱。「行」是在過去世中根據煩惱而造出種種業的身心之行為。「識」就是根據煩惱業宿於母胎中的意識,而把他由過去移轉到現在。「名色」就是在母胎的宿識化為身體手足之六根。「六入」就是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完備之後,到降生出產期間的總稱。「觸」就是自母胎內降生到兩三歲之前,混混噩噩還不知道苦樂的年代。「受」就是由四五歲到十四五歲的期間單純的欲望發育時期。「愛」是愛戀異性和財產等的青年時代總稱。「取」是由二十五六歲到五十歲的壯年時代,也就是欲望最旺盛的時代,是進取的同時又是危險的一個時期。「有」是對於以前自己所積的諸種之業,而有未來的果報。「生」是以現在業的結果,而得未來之生。「老死」是在未來世之生以後,仍然又經過了前述由一至十一相同的過程,直到衰老和死滅。
以上是十二因緣的大要,我們輪回生死的狀態都是根據這十二個因果法則而來的,也就是人生因果的關系。
谛觀這十二因緣的道理,也就可體驗到此一世界的苦,實在是重重疊疊。欲想脫離此一苦界去精進修業,即是緣覺。凡是聽聞了這緣覺說法而得到開悟的人,就是到了辟支佛境。
本段的大要是觀世音菩薩對於以上的諸人現辟支佛身而為之說法。禅宗說過下面的話:
青青翠竹悉是真如,郁郁黃花莫非般若。
綠柳是觀音微妙之相,吹松乃說法度生之聲。
觀世音菩薩是依對象不同而說不同之法。所以,我們如果能夠以覺悟的心眼來縱觀宇宙一切,那麼,宇宙一切無不是作為觀音說法度生之用的。
佛教中的特長獨到地方,就是佛教中並沒有非受釋尊之教不能解脫的那種偏狹的思想。西方或中國的古代哲人賢者如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大思想家柏拉圖,宗教家老子、孔子、耶蘇,穆罕默德等,都是未曾受過釋尊教法而能自身獨覺,也可以說他們就是辟支佛了。甚至也可以看作是觀世音菩薩的應現。
無疑的,觀世音菩薩仿佛是高懸於天際的一輪明月,是不論江、河、洋、海到處都可以浮現出明皓的月影。這就是說,宇宙真理只有一個,體現宇宙真理,則各有不同,所以適應不同的時代或地土而現身教化眾生,這是佛教的特色,是應該加以發揮的。
【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
釋義:如果有眾生應該由聲聞身得度的,觀世音菩薩就顯現聲聞身來為他說法。
注解:「聲聞」梵語捨羅婆迦,乃是聞佛所說四谛聲教,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勇猛精進,斷見思惑,證四谛理,趨向偏真涅槃的人。
四谛又叫四聖谛。一、苦谛,逼迫為性,三界六趣的苦報,是迷之果。二、集谛,招感為性,是貪嗔等煩惱聚集諸惡業,以招感苦果,是迷之因。三、滅谛,可證為性,是滅除惑業而離生死,是悟之果。四、道谛,可修為性,即八正道。(1、正見,2、正思惟,3、正語,4、正業,5、正命,6、正精進,7、正念,8、正定。)此二重因果,前一流轉,屬世間攝,後一還滅,出世間攝。所以皆前果後因,是因為果易見而因難知的緣故,故先示苦果令其厭惡而斷集因;舉涅槃妙果,使其欣樂而思修證。因此若有眾生應以聲聞身而得度者,菩薩即現聲聞之形,為其說法,令其速證,然後誘之不滯化城,令進大果。楞嚴經說:「若諸有學,得四谛空,修道入滅,勝性現圓。我於彼前,現聲聞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講話:所謂「聲聞」即是聽聞佛的說法而開悟的人。當釋尊在世的當時,諸大弟子聽聞佛的聲音演說由此得以開悟,所以他們都是聲聞身。
聲聞身和前章所說的辟支佛都是自利的人,尚不能說到是菩薩之位。聲聞身的人是觀四谛法而後開悟的。四谛之道就是「苦、集、滅、道」。集是原因,而苦是結果;道是原因,而滅是結果。照理應是「集、苦、滅、道」的順序才對。但是聲聞身位的人往往是先看結果再找出原因,為了使這一果位的人易於了解起見,所以把順序顛到一下,這也是佛因人說法的方便法門。
執迷的世間紅塵,人生是有著生、老、病、死四種苦的作用,因此而產生了生、住、異、滅。世上一切沒有常住不變的,任何事物都是不斷地流轉而變動著。所以。無論是怎樣的利益,如何的幸福,可是背後卻附著各樣的苦痛。喜悅的背後潛伏著悲哀,快樂的背後潛伏著痛苦,這樣相對看來,人生實在太苦了。
然而。所謂苦是由何處發生,推其原因就叫做集谛。苦是由此而來。我人集聚了種種的煩惱妄想──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由於五欲(色、聲、香、味、觸)與三毒(貪、嗔、癡)而起了種種的迷惘。如見惑的八十八使(小乘俱捨立見惑品數八十八)思惑的八十一品(小乘俱捨立思惑品數八十一)大迷與小迷的結集,而成為如是多種之苦,成為我人苦惱的由來。
現在就開悟方面來看,則觀察因果法則的叫做滅。滅是佛法最終的目的。也就是滅道,即斷盡煩惱之業,達到了悟真理的境界,依照大乘的說法,就是不生不滅的境界。
滅道的境界可以分成有余無余兩種涅槃。「有余涅槃」就是聲聞身的開悟之人,叫做阿羅漢。阿羅漢是已經斷盡了成為此世生來原因的煩惱業,但是對於由過去世煩惱業所得身心苦果卻依然殘存著。至於無余涅槃是以前的身心俱已滅盡,他是將不再轉來此世而已得真實的境界。
凡是成為阿羅漢聲聞身的人,依照釋尊的教化,是滅盡了煩惱之業,入於悟的境界,得到了真正的大安心,這叫做滅谛。為了要得到滅谛之安心的結果,就必先修道多造善因。
道即是道谛,就是由迷到開悟的通路。也就是斷盡了煩惱,達到一種如皎皎明月的真理一般的道程。這必須有賴於我人的修業,修養之力,這叫做,「三學正道」。分別來說即是「戒」「定」「慧」三者。「戒」是止惡,「定」是使心住於一處,不使散亂,「慧」是有分別善惡正邪的能力。此三學是鼎足而立,缺一不可。
要而言之,去惡就善,一心安住於一種境界,精勵業務,不失於分別善惡,步入人生之大道,這就是釋尊的「三學正道」的大意。
以上是開四谛的法門,佛教的根本思想,就在這四谛。從原始佛教到後期佛教,也即是從小乘到大乘,一切的教典,都從這四谛的開展而來。所以聞佛身,並不一定要生在佛世,親聞見佛聲。佛在世時固然有佛說法,但佛滅後,是有佛法流傳,也是一樣。
因此聲聞,不一定生在佛陀住世之時,如印度的馬鳴、龍樹、及達摩祖師,中國天台宗的智者大師、華嚴宗的賢首國師,淨土宗的慧遠大師、善導大師,日本的傳教大師、弘法大師、日蓮上人均以出家之身而為眾生說法,可稱為現聲聞身的大乘菩薩。
觀世音菩薩恰如演木偶(傀儡戲,台灣稱布袋戲)的人,用佛身的時候取佛身,用辟支佛身的時候取辟支佛身,用聲聞身的時候取聲聞身而為眾生說法,真是無所不能。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
釋義:如果有眾生應當由梵王之身得度的,觀世音菩薩就顯現梵王身來為他說法。如果有眾生應當由帝釋之身得度的,觀世音菩薩就顯現帝釋身來為他說法。
注解:「梵王」即是色界,初禅大梵天王,初禅有三天,一、梵眾天,梵世的普通庶民。二、梵輔天,梵王的臣佐。三、大梵天,王的名字叫屍棄,統攝梵眾,為初禅之王,娑婆之主。梵是淨義是離欲染。欲界天是以十善感生,而梵天則須兼有禅定。如果有眾生,了知欲界是苦、是粗、是障,色界是淨、是妙、是離,厭欲故禅,所以菩薩現身為說四禅出入定法,令他決定離欲生於梵世。楞嚴經雲:「若諸眾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欲身清淨。我於彼前,現梵王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帝釋」忉利天之主也,居須彌山之頂喜見城,統領他之三十二天(忉利天譯三十三天)梵名釋迦提桓因陀羅,略方釋提桓因。新譯之梵名,釋迦提婆因達羅。釋迦譯能,天帝之姓,提桓者天,因陀羅者帝,即能天帝也。今反轉梵語而謂為帝釋,胎藏界曼荼羅釋迦院之一眾也。大日經一日「初方釋天王,安住妙高山。寶冠被璎珞,持跋折羅,及余諸眷屬,謂捨指夫人,及六欲天等,是如圖中所示也。」法華義疏二曰「釋提桓因者,具足外國語應雲釋迦提桓因陀羅,釋迦為能,提桓為天,因陀羅為主,以其在善法堂治化稱會天心,故為能天主。」法華玄贊二曰「梵雲釋迦提婆因達羅,釋迦姓也,此翻為能,提婆,天也。因達羅,帝也。正雲能天帝。釋提桓因,雲天帝釋,俱訛倒也。此在妙高山頂而住,三十三天之帝主也。過去字憍屍迦,此雲玺兒,各阿摩揭陀,此雲無毒害,即摩揭陀國過去帝釋修因之處用為國名。」
講話:我們講完了以上的三聖身,在下面就開始講六種天身。即是梵王身,帝釋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將軍身和毗沙門天王身。
梵王乃是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中的色界天部初禅之王,色界的色,其意義是形態。換言之就是有形的世界。梵是清淨之義,欲界的眾生都有YIN欲和食欲,而脫離了這些欲望僅只統攝著形態的世界就是梵王身。我人先須悟解此一境涯。我人的心日夜被貪欲、愚癡,嗔恚所迷漫,所以如鏡子蒙上了污垢一般。如果能修養身心導致光明後現,即是得梵王身。也即是達到了轉迷開悟離欲清淨的境界。神秀和尚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這是何等中肯的話!
如果能做到清心寡欲,不執著於YIN欲食欲,即可得度為梵王身了。觀世音菩薩對於此等以梵王身得度的眾生,即座現梵王身而親自對他們說法。
以前所說三界中的欲界,按其字義即是為欲望囚系著的眾生世界。無色界乃是離形唯心的世界,即是天人的世界,當我人的心與佛菩薩契當一如的時候,也就是入於無色的境界。
其次是「以帝釋身得度者。」所謂「帝釋」本來是婆羅門的尊神,但是因為帝釋天很早就皈依了佛教,遂成了佛教的天部護法。帝釋不但在印度有名就是在日本各地也一樣有名。根據須彌山的說法,在三界的天部之中有四天王,四天王之次位是忉利天,忉利天分為三十三天,在中央地方就是帝釋天。這是從事實上來解釋,但另一面從理論上解釋,這帝釋天卻有很切實的意義存在。帝釋天對人來說,就是勉人要興疊十善。世人被物欲所束縛,對於為善確是很難。如果我們能常念十善,遠離惡行那麼必然得到佛果。十善分身三、口四、意三的三方面。現在把他列記如下:
身業三善:
一、不殺生:生命的可貴,人與眾生是沒有分別的,自己既知尊重生命,同時也要尊重其他的生命。
二、不偷盜:應當承認他人的所有而不可奪取。
三、不邪YIN:夫妻以外不得對他人行YIN。
口業四善:
四、不惡口:無論在人前或是背後,都不可說他人壞話,因為我人都有佛性說他人壞話即等於說佛的壞話。
五、不兩舌:不說兩面的話,說兩面的話即是著迷自尋苦惱。
六、不妄語:不說謊話。謊話是給與他人苦惱。
七、不绮語:不用修飾的甜言密語,不欺騙正直的人。
意業三善:
八、不貪欲:不貪物欲,有貪欲心的人其心永遠貧窮。
九、不嗔恚:嗔心是無慈悲心。心中滿懷慈悲,則不生嗔恨,心常柔軟安樂。
十、不邪見:一心信仰佛教。心不起任何邪見,愚癡的人因不明佛法致心生邪見。
上面所述十善看起來很容易,實行起來卻一點也不容易。帝釋天則專行此十善,並亦使人行此十善。因此信仰帝釋天的人應當先能完全行此十善並應對它加以守護。如此則能受人愛敬,死後也就生到善處,至子孫後代且都能蒙受他的德潤,這便是信仰帝釋天的利益。
維摩經裡說:「十善即是菩薩的淨土」。由此可見體行十善是多麼的重要,只要積久行之,就可發見真心,而現出帝釋身來。所以觀世音菩薩對於應以帝釋身得度的人,即現帝釋身來為他說法。這不妨喻之為映射明鏡,或是如音應響了。
觀世音菩薩既可顯現在一切宇宙之間,是以無論任何的帝釋天都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我們要作如此肯定的信仰;這便是信仰帝釋天能得安心立命,猶之乎信仰觀世音菩薩同樣的道理。
【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
釋義:如果有眾生應當由自在天身得度的,觀世音菩薩就顯現自在天身來為他說法。如果有眾生應當由大自在天身得度的,觀世音菩薩就顯現大自在天身來為他說法。
注解:「自在天」即欲界最高的一層,又名他化自在天。梵語做「婆羅維摩婆奢跋提」意思是假他所作,以成己樂,故名他化自在。俱捨頌疏世間品卷一說:「他化自在天,於他化中得自在故」。慈恩雲:「得異熟果,隨意所念,勝下二天。下二天果,依樹而得,今隨欲得,故名自在。」楞嚴經說:「若諸眾生,欲身自在,游行十方,我於彼前,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大自在天」梵語摩醯濕伐涅,譯言大自在,在色界頂,為三千界之主。此大自在天有二種,一為外道所事的大自在天,即智論所謂三目八臂騎白牛執白拂者,名毗捨阇摩醯首羅。在印度叫他是世界創造的本體,萬物造化之主,所以受人崇拜。二、第十地之菩薩,將成佛時在色界頂,淨居天之上,現大自在天之勝報,以勝妙之天形,紹繼佛位,行灌頂禮,名淨居摩醯首羅。設有眾生,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菩薩即現同類之形,為說四禅及四無量法,令其成就。楞嚴經說:「若有眾生,欲身自在,飛行虛空,我於彼前,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講話: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進入天界以妙法度化,自在天是欲界最頂的第六天,是大惡神,大自在天是色界的最頂天,也是大惡神,觀世音菩薩是要濟邪令入佛道。
前章所說帝釋天喜歡十善,現在所說自在天身的魔王卻是喜歡十惡,當年釋尊菩提樹下成道,曾受這些天部的魔王種種作祟和誘惑而終不為所動。自在天常常奪取比自己低的天部的快樂歸己享用,所以才有他化自在天的稱呼。魔的作用是不義、密通、虛言、惡口,所作所為完全和十善倒反。釋尊在世時便以無限威力降伏自在天的惡業。釋尊不僅是對於善人施以教化,對於大魔王釋尊也現魔王之身而為他說法,這也就是觀世音菩薩的慈悲之力。
以世俗言,父親的嚴厲以及母親的慈愛,無非為了教子成名望子成龍。父母愛的表現容或不同,但其懇摯之心卻完全一致。父親的嚴厲好比是釋尊降伏魔王的觀念,這和母親的慈悲仍然一脈柤通。是以,觀世音菩薩要現出自在天身警戒眾生,然其內心卻是無限溫柔,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是多方面的,我們似應視以這是父親的嚴厲的面目,大自在天和自在天同是魔王,但不是遠居於天下,可說是在我們的心中。只要自己能用了悟的法眼去理解降伏就行。
觀世音菩薩是在世界各處無處不到,任何地方都充滿了他的慈悲和智慧,道德和勇氣。如果在某地有魔王的出現,觀世音菩薩也就以魔王之身來說法降伏他。為了濟度有情,不能不身入魔境,這便是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所以觀世音菩薩對大自在天身也現出大自在天身來為他說法,這是要降伏魔王使修正果。相反地,倘若被魔王降伏就流於外道了。
舉例而言,我們在少年時期青春時期伊始,就往往遇到誘惑的惡魔在向我們招手。侵襲我們的惡魔可分兩種,就是逆魔和順魔。
逆魔就是父母師長的話我一概不服不聽,越是忠言越覺厭倦,任意孤行自掘墳墓,如果不知悔改,勢必遺憾終生。順魔就是被引誘後令己身心崩潰,比方多貪美味,愛好華服,嗜宴樂好美女,一旦墜入谷中,就泥足而不堪自拔。
如果有上述的魔王侵入我心,這時要猛然默誦觀世音菩薩,思維「我即是觀音的化身」自己便能堅持智慧的慈悲的道心而不捨,那麼任何邪道自不能入。換句話說,觀世音菩薩在內心顯現,和惡魔在戰斗,終於會克服惡魔的。故此不可無信仰觀世音菩薩的心念。
我們倘能經人生的多端磨煉,在戰斗中琢磨自己,那麼就可現此身於佛的境涯,便即身即佛,這是不難體味的。
觀世音菩薩有著廣大無邊的神通力,當魔王無論出現何處,觀世音菩薩都顯現魔王之身來應接,說服或制服他。菩薩為了濟度眾生,就進入魔境與他和合了,所以惡魔鬼怪也都是觀世音菩薩方便對付的對手。
試以昔年釋尊降魔的奇跡說,釋尊在菩提樹下結跏趺坐,專心辯道時,突然色魔現出婀娜嬌娆的體態欲以情欲的勾引,破壞釋尊禅定的道心。但釋尊大喝:「好這穢污的臭皮囊,來此又有何作用?」實際上女人是包藏糞尿的不潔之物,裝飾得再好看,無法脫除其內在的污穢。由於釋尊斥破惡魔的異形,惡魔又改為張牙舞爪,窮凶極惡向釋尊當頭罩來,那時惡魔紛紛持多射箭,迫害釋尊。但釋尊已入三昧,泰然自若,既不害怕,也不恚嗔,於是在釋尊精進佛道的剎那,惡魔放射出來的毒矢都變成了蓮花的花瓣,紛紛降落。這固然是佛陀成道過程中的奇跡,但也是我們處世時可能遇到的實跡。如果有人惡意傷我,我便善意解脫,對於惡人種種的奸計陷害,都以善意容受,這種容忍承受的功力是不平的,是上上策。以此心境可以克服周圍任何惡劣的環境,毒矢便也能變為蓮花。現在說一個惡魔對於我們的心未成堅定時是一種試煉的有趣故事。
從前有一個和尚,正在坐禅入定的當兒,忽然來了一個女人,披頭散發,狂喊著說:
「你這個和尚多麼的怕人!你把我可愛的孩子的生命奪了去,你要還我的兒子!還我的兒子!」
這樣狂喊狂哭,鬧個不已。
和尚從入定中醒來,覺得好生奇怪,但轉而一想,知道這是惡魔展開了引誘。於是他站了起來,到庫房裡迅即拿出一把刀,蓦地向那狂喊中的女人刺了過去,喝聲道:
「你這惡魔,故意裝作這模樣來搔亂我的禅定,可惡可惡!」
一這樣呼喝了一聲後,和尚由惡夢中驚醒,心境也完全清醒了,但感左膝有些疼痛,用手一摸,覺得冰冷濕潤,用燈察看,照見膝下正流湧出許多鮮血。惡魔退散了,可是自己膝部也受了創傷。所以說惡魔不在於外而在自己的心。所謂惡魔妖女,都是表現出自己的心未成熟,自己搗亂了自己的心,只要不動心,那麼一切的妄想雜念就都失去了憑障。
以精神病的人來說吧,患精神病的人是因為精神欠缺而發生精神失常的征象。精神病嚴重的人往往都是疑心生鬼,沒有失火地以為失火,沒有人害他以為有人迫害他。是以無端狂笑,無做哭泣,撕裂衣裳,打破窗戶,甚至用刀砍傷自己不一而足。這些自然是不尋常的病能,究其原因,仍然由於一念妄想而發生的。現在再講一般對幽冥說法的故事。
有一個和尚出外,在回寺的歸途,遇見了一個怪物,手很長腿卻很短,而且沒有肚腹,顏面更是丑陋得可怕。睌間碰到這樣的鬼怪,誰也會嚇破膽子的,可是這個和尚修道多年,已經知道「定」的功夫,所以他不但不起驚怕之心,反而兩眼注視怪物,鎮定地說:
「你真是一個奇怪的東西!沒有肚腹是很不自由的,可是,就不必擔心吃飯的問題了!這也不壞!哈哈哈!」
經他一陣笑聲,怪物就消聲斂跡了,這可說是對怪物作了一次有趣而簡便的說法。
觀世音菩薩的本願是濟度眾生,他不放棄任何一個對象,縱令可怕如自在天,大自在天等大魔王,都是他說法的對象。我們仰念觀世音菩薩的偉大精神,就要找出克服魔障的真象,尤其應如何降伏無形的心魔,較對付面對面的實身的敵人是更為辣手的。
【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
釋義:如果有眾生應當由天大將軍身得度的,觀世音菩薩就顯現天大將軍身來為他說法。如果有眾生應當由毗沙門身得度的,觀世音菩薩就顯現毗沙門身來為他說法。
注解:「天大將軍」是帝釋天的家將,帝釋與阿修羅戰爭時,那個出陣的先鋒大力士,就是天大將軍,又名「那羅延將軍」、「堅固力士」、「露形神」、「金剛力士」。寺院的山門有二王,左邊的是那羅延堅因力士,右邊的是那密遮金剛力士,都叫天大將軍。楞嚴經說:「若諸眾生,愛統鬼神,救護國土。我於彼前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毗沙門」亦名「毗沙門天」梵語的正音是「捨羅拏」譯為「遍聞」、「普聞」、「多聞」。婆羅門的教徒,把他稱為財神,是金銀財寶的守護神。此神鎮座在須彌第四層九水精宮。因為管理夜叉羅剎,所以又叫北方多聞天。這是已經皈奉佛教的神,毗沙門天王經中,說他們很有福德名聞:「為此天王者,得有十種福。這十種福是;一、無盡福,二、長命福。三、眷屬福,以上是布施的德果。四、善識福,這是持戒的德果。五、敬愛福,這是忍辱的德果。六、是勝軍福。七、是田[白/田]福。八、是蠶食福,這是精進的德果。九、是佛果福,這是禅定的德果。十、是智慧福,這是從禅定而放出的智慧之光。
毗沙門的福,是依六波羅密而修的菩薩大行,自然應得的果報,所以我們只要修六度之行,就能給你這十種福。所謂無盡福又稱知足福,乃常知足之福,一個人知足是最重要的。毗沙門王居須彌山腰北,為欲界之初天,以五戒十善得生。若有眾生欲生彼天,菩薩即現同類之身,為說五戒十善之法,上來色界單舉初禅,欲界未提兜率夜摩,四王獨言北方者非余不應,舉一而代表其余了。
講話:天大將軍是梵王的臣下帝釋天的家將,經文中雖然如此的記載著。然事實上如按觀心釋的解釋,就是考察我人精神意志之力,表示出勇猛精進排除萬難的心意。天大將軍無疑比喻勇氣百倍即使四面皆敵也毫不畏怯,且堂堂進入以行佛事。在社會生活裡,作事要有像天大將軍那樣不退轉不氣餒的意志力量,發揮本身的才智和功用,如此人格化便可說是現天大將軍之身。
我們知道觀世音菩薩實在是一名施無畏者。是以真誠信仰觀世音菩薩,必然能無所畏懼而堂堂正正渡過人生的險途,而觀音的勇猛精銳之心,正是以天大將軍之身來表現出來。換句話說,凡有勇猛精進之心,觀世音菩薩即現天大將軍之身以保護之。這便是所謂「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
回想釋尊最初說法的時候,也是以天大將軍的精神出現的。釋尊最初說法的場所鹿野苑,是既無有寺院也沒有天幕,僅僅是在青天的廣場下進行說法。不但場所簡陋,且惡魔外道橫行施暴,可是釋尊卻能毅然現天大將軍之身進行說法轉佛的正法之輪。
翻閱古來的歷史,有勇猛精神的人固不限於宗教家,古代多少客將功臣全都是憑赤手空拳努力出來的,事實上這便是將軍的精神,亦就是天大將軍的意志或魄力,和觀世音菩薩的大勇猛心有同一意義。「列子」的「湯問第五」有愚公移山的一段故事:
「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有太行王屋二山,方圓七百裡,山高萬仞。北山有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而北山塞其出入,愚公聚室謀曰,畢吾與汝之力,平險,指通豫南,可達漢陰,雖然相許。其妻疑,獻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太行王屋如何能及,且焉直土石……向曲之智叟,笑止之曰:汝甚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如何其土石。北山之愚公長息曰……我雖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匮窮盡。而山不增加,何患不平。」
愚公這一篇道理,說明了自己遠大的志願與堅強的勇氣。終於使智叟也無言答對垂頭而去。
以上是列子假托愚公移山贊揚人生不可磨滅的精神意志,倘如我們作事能如此勇猛精進,刻苦自勵,不息不懈的話,當必有成功之日。所以堅強的意志和勇氣,把這種精神人格化起來,就是天大將軍的化身。
毗沙門原是四天王中之一的北方多聞天王,因為他的福德無量無邊,名譽遍於四方,且統御著無數的夜叉鬼卒的福德武神,所以叫做多聞天。
在福神之中毗沙門天是助善退惡,是天部中的神祗。按著觀心釋來說,退禍給與幸福,助貧給與財福,他是持有非常善力的神祗。故此觀世音菩薩對於以毗沙門身得度的就顯現出毗沙門身來為他說法。
原來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即是由自己來化導他人,就是以化他行為為根干。這一種為他人祈福的結果,對於自己也有利益。誠然是可貴的宗教精神。毗沙門的功德也是與此同一軌道。
又因從古以來,毗沙門是福德的天部,是鎮國護國的神祗,因為種種因緣便有了許多靈異的顯應。
日本南北朝時代,南朝的大忠臣楠正成公的史話。因為他的雙親向毗沙門天祈願才生出來楠正成公,是以把他乳名定為多聞丸。又因他的母親懷孕期間信仰毗沙門天,所以生了他以後,懷育著這多聞天的靈念。後來楠正成公逐成了鎮護國家的毗沙門天使者了。他的為國盡忠,莫名標榜在青史上,湊山河畔有水戶烈公的碑文寫著「忠臣楠氏之墓」功跡永遠遺留後世,這種精神的發揮,恰如毗沙門天的化身。
我們想集聚毗沙門天的福德,用不著到大須彌山去祈求,只要平素好好的修養,涵養成金剛不退的信心,即是毗沙門身。無論長命、愛眷、將軍之福,都可從現世中自已現身求得,也就是「有志者事竟成」,是值得我們自勉的。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
釋義:如果有眾生應當由小王身得度的,觀世音菩薩就顯現小王身來為他說法。如果有眾生應當由長者身得度的,觀世音菩薩就顯現長者身來為他說法。
注解:「小王身」人王有二稱:一轉輪聖王(斫迦羅伐棘底昌羅阇。)具有三十二相,即王位時,由天感得輪寶,轉其輪寶,而降伏四方,故曰轉輪王。在增劫人壽二萬歲以上則出世,在減劫人壽從無量歲至八萬歲時乃出世。八萬歲後,有情富樂,壽量損減,眾惡漸盈,非大人器則無輪王。輪王有金、銀、銅、鐵之分。金輪王領四天下,銀輪王領東南西三天下,銅輪王領東南二天下,鐵輪王領南洲一天下。二、粟散王是說小王之多,多如粟散,或是小王統領的國土,名粟散國。即是輪王下領一州一地之邦國小王。設有眾生,慈心化物,護念群盲,願為國王,利樂一切,菩薩即現同類之形,為說五戒十善之法,令其成就。楞嚴經雲;「若諸眾生,樂為人王,我於彼前,現人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長者」梵語疑叻賀缽底,就是心性平等,語實行敦,福德俱隆,資財並盈的,謂之長者。長者具有十德:屬身體的五德是姓貴、位高、大富、威猛、年耆;屬心德的五德是智深、行淨、禮備、上歎、下歸。楞嚴經雲;「若諸眾生,愛主族姓,世間推讓,我於彼前,現長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講話:「小王」是對以前所講的梵天、帝釋、毗沙門等諸天王加以分別的說明。這是人間之王,所以稱為「小王」,又可稱為「粟散王」或是小王統領的國土,名粟散國,因為與天部的大宇宙相此較,其小猶如大地上散的一粟,其王故名「粟散王」。
對天部的王稱天王,人間的王稱人王。在人王之中,大國的王稱大王,小國的王稱小王;或是大王又稱父王,小王又稱太子。總之無論是大王、小王,都是支配人民的統治者。他們是要以大勇猛和大智慧來教化人民的,照這意思看來,古來的聖主明君,都不妨說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所以有人贊歎說這些君王是活佛轉世的,又有說是觀世音菩薩的現身:「敬禮救世觀世音,傳燈東方粟散王,駕從西方來誕生,演說妙法度眾生。」
如果說小王是聖主明君,像印度的阿育王,中國的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順治帝,都是佛教忠實的護法者,都可以看作是觀世音的現身。如果說小王是太子之義,正如中國梁朝的昭明太子,日本的聖德太子,弘揚佛法,不遺余力,亦可說是觀世音菩薩的化現。
心地觀經上說,國家的支配者,必須具有十德,這十德是:
一、能照:以智慧眼,照世界故。
二、莊嚴:以大福智,莊嚴國故。
三、與樂:與人民以安泰故。
四、伏怨:降伏一切想敵故。
五、離怖:能除災難,離恐怖故。
六、任賢;集諸賢人,分任國事故。
七、安住:使人民安住於國土故。
八、管理:以法管理世間故。
九、業主:諸業歸之國王故。
十、歸主:一切人民以王為主故。
必須以這十德化民,方可稱為觀世音菩薩的示現。
其次是談到「長者身」,現在一般人把地主富翁稱之為長者,這還是不夠的。真正的長者,必須地要具有十德,在這十德中屬於身體的有五德,屬於心理的有五德,即是:
一、姓貴 名聲門第,顯揚四方。
二、位高 位階功勳,均皆崇高。
三、大富 資金產業,豐富眾多。
四、威猛 具足威嚴,人皆敬畏。
五、年耆 年滿五十,耆德不群。
六、智深 智慮過人,深謀遠算。
七、行淨 品行清淨,可為模范。
八、禮備 禮儀具備,無一不周。
九、上歎 信用德望,上皆贊歎。
十、下歸 下輩之人,望德歸服。
能夠具有以上十德,在精神上肉體上都完備了的人,方稱長者。如果應當由長者身得度的,觀世音菩薩便顯現長者身來為他說法。
世間一般人往往祗對現世的地位、名譽、金錢、財產等等關心注意,這是身富有而心卻貧窮,為什麼呢?因為雖然有錢又有地位,然而心起驕慢情感冷漠,忽視了精神生活和道德的規律,這便是很不幸了,可說是道德的貧乏,信仰的凍結。
財產家終日被金銀財寶囚系了他們的心靈,一切都以物質金錢為第一。自然無暇顧及精神的財產,也就不會對任何宗教起而信仰,那麼要想達到信仰的彼岸,實在是比登天還要困難了。
人沒有信仰心就不得安心。白天夜晚始終擔心著金錢、名譽、地位等等俗事,這是因為貪著欲求,所以在惶懼不安的情緒下,是談不到有真正的快樂。
常見居住豪華富麗的大廈,四時享受美衣美食,一談到他們的精神生活,卻是和修羅餓鬼道無異,他們的心情是空虛的,沒有歸宿的,而且一切廉恥心道德心也宛如出母胎後忘得一干二淨。精神生活的尊貴,宗教信仰的真理在他們來說,是完全置之度外。殊不知最難得的是精神的財產!以身貧的人說其心常富,因為他有精神信仰精神依靠,就能在貧中安住,這不是世上任何物資可以代替的,豈不是猶如優越的富者生活嗎?宋儒家邵康節說:「為人能了自家身,千萬人中有一人。」正是寓意在精神生活中安住了脫自己。
我人心須斷除世俗的物欲,獲得此心的財實,那只有堅持個人的信仰,一心誦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方能把握住這精神的財寶。
身為一國王子的釋尊,而能把俗世尊榮的地位財勢,甚至絕色佳麗棄如敝履,身體成了乞丐一般的境遇,向著無上的佛道精進,主要的便是因為把握住這精神的財寶,進而向世間開啟了無盡無限大法藏之門,普遍而仁慈地將心的富貴施予一切眾生。由此看來,釋尊當年乞求精神的財產,比任何事物都感到重要,雖然他身處貧困境地,其心卻享有無人能比的巨大之富有了。
精神財產是無有枯竭之時的。無論經過千年數千年仍然可以分給後世無限的人類。目前地球上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人是佛教的信徒,可見以佛教為基礎的精神財產是如何的偉大與豐富。可說世界上最偉大的宗教是佛教,所以皈依信仰的人也最多。
反過來說,世間一切有形的財產,即如物質金錢等,它的生命實在是非常的短促。俗語有一句可作最好的說明:「買賣的錢財過不了三代。」這是怎麼說呢?比如第一代第二代祖或父以血汗辛勤換來的財產,一到了第三代子孫時,不但財產傾蕩殆盡,有的連住宅也一齊賣掉了。誠然在第一代第二代的時候,只是知道盡力去經營生意或殖利蓄財,往往疏忽了致力於學問之道。可是到了第三代,家產也豐足了,學問也修好了,卻醉心於放肆享樂方面,不知好好經營生意努力積蓄,就把祖和父的兩代血汗結晶輕易地揮霍掉了,以後家產全部落到他人手裡,終於成為破座沒落。
從前的時代是三代才沒落,到了現代所謂超速度時代,不必到了三代,一代也就破產了,按現實情形來說,如失了火,祝融波及,一瞬間財產便化歸烏有,又如遇到了水災,連根都流淨了。此外如可怕的地震,盜賊的威脅都是防不勝防,隨時都可能發生的事。
物質的財產是如此的不可靠,精神的財產就不同,誰也偷盜不去,也不必擔心天災地變的痛苦。所以我們應當努力建築的是精神的財產,重視精神財產,卻也並不抹煞物質財產,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啊!
因此觀世音菩薩對於希求成為長者身的人,便顯現出長者身來為他說法,這就是隨心所欲而現其形,即是可以通達到任運無礙念慮十方,即佛教所謂「意生身」作用。
然而無宗教心的人,對這種微妙不可思議的心的作用全然疏忽,不發生意識作用。他們只想到有形身體的一切作用,把微妙心靈的動熊忘卻,這是因為淺見的肉眼,尚未開啟肉眼以上的心眼。眼光遼闊的人便不這樣,對於天地萬象認為無處不是觀世音的意生身。
現就本章所謂長者身來說,還有種種的定義,此處舉一個例子以供理解上的參考。
在印度一稱長者人們馬上就意會到「須達長者」,把他視為典型的長者人物。須達長者曾向釋尊的十大弟子之一的捨利弗尊者說:「釋尊的法會如此盛大,假如我們再有比較廣大一點的道場,能容納更多的信者。這是最理想不過的,我想先選擇一個適當的場所,在那地方建立起一所大的寺院。
兩人談了很多,甚是投機。捨利弗心中非常歡喜,同意和他一道去選定場所。
幾天以後,兩個人終於找到了一所理想的建築土地,這地勢頗高空氣暢通,環境更是清靜雅寂,實在是講經修道最適宜的場所。可是這塊地方是屬於祇陀太子的大邸宅院。須達尊者和捨利弗去到太子宮邸拜訪洽談土地讓渡的事。太子本不是有宗教信仰的人,況且這塊土地又是自己心愛之物,自然不肯答允,兩人仍然不屈不撓地向太子游說,希望能說動太子。但是太子執拗成性,就對二人不勝厭煩,出了一個難題對他們說:「你二人的熱心很使我感動,如果你們能夠把我的房子各處鋪滿了黃金,以這些黃金的代價,我便把我的房子讓給你們,你們看這條件適當嗎?」
在太子的私心以為他們無論如何是拿不出這一筆钜款的。誰知須達長者望了捨利弗一眼,亳不猶豫地回答:「這真是太好沒有了,就遵照您的條件去辦!縱令耗盡我全部的財產我也不會後悔的。」
須達長者滿面喜色立刻回到了家裡,集合起全家族的人,要拿出各人所有積存的黃金,然後果真運到了太子之庭,把黃金鋪滿了太子的房屋。
太子見了,不禁內心無限激動,心想:「這個人傾出所有的家產而成為一無所有了,可是他是為了信仰而精進而犧牲的啊!真可說是位有著崇高精神的長者了。」太子本來是沒有什麼信仰心,因為須達長者的做法感動他,就誘發了他一片真誠的菩提心。太子終於說:
「你堅固的信仰心確是令我敬服,我現在立刻答應你,把這所住宅讓出來!並且除了這塊土地和建築物以外,我更願意把周圍生長的樹木全部獻給佛陀,這是我的心願,盼你收納!」
須達長者高興萬分地接受了太子的供獻,於是合力建造出佛陀的道場,就是華麗無比莊嚴聳立的祇園精捨。祇園精捨又名敷捨精神,是就上述的緣故。祇園精捨的因緣完成之後,須達長者也就名符其實成為人所共仰的長者。
我人實在應當本著像當年須達長者那樣護法的精神,為道場為弘法盡我們一己的心力才好!觀世音菩薩對於有這樣為法熱忱大力布施的人就說:「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身家富有的人,應效法往昔長者的精進向道的悲願。
【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
釋義:如果有眾生應當由居士身得度的,觀世音菩薩就顯現居士身來為他說法。如果有眾生應當由宰官身得度的,觀世音菩薩就顯現宰官身來為他說法。
注解:「居士」梵語迦羅越,普通的習慣上,稱在俗的佛教信徒為居士。祖庭事苑上說,居士必要具有四德:「一、不求仕官,二、寡欲蘊德,三、財居大富,四、守道自娛。」玄贊雲:「守道自恬,寡欲蘊德名為居士。」楞嚴經雲:「若諸眾生,愛談名言,清淨自居。我於彼前,現居士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宰官」古代中國有九品的官職,都是奉法理民的,這都可稱為宰官。所以上至大臣下至村長,都可以算是宰官。一切的宰官,自己如果以為是觀音的化身,則這一國就能大治了。楞嚴經說;「若諸眾生,愛治國上,剖斷邦邑,我於彼前,現宰官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講話:「居士」是具備有四種的德行。第一是不就官途,第二是積德寡欲,多行善事,第三是財產富有,第四是守道自娛。必須能夠完全體現了這四德,才算是真正的居士。可見作為一個居士的條件也是不容易的。歷史上典型的代表人物,如印度的維摩居士,中國唐朝龐居士便是。
在中國從前的學者、缙紳、長者和士大夫是屬於上流階級,大都是智識份子。他們以佛法的外護者自任,稱為居士,其中有許多都對佛法很有研究,並且為弘揚佛法而努力,基於他們的活動,給與了興盛佛教不少的助力,且對佛學的研究頗著成果。
大體說來在最初居士中也有許多人對於佛教不太了解。打開居士傳來看,當佛教傳入中國的初期,有很多知識份子反對佛教,倡「無佛論」,專門修治個人所學,是個人的學問不過限於推理的文藝,終究是不能得到安心與滿足,最後仍然是要尋求精神的解決方法,因此終歸不能不皈依佛法進入佛道。唐代的韓文公韓愈和宋代的蘇東坡居士都是這類的人。
蘇東坡居士是北宋第一流的詩人,他的見識非常的高,是以對人不免傲慢。有一天,他到了浩禅師處,禅師問他:「請問尊姓大名?」
他很輕率的回答:「姓秤。」
中國雖然有百家姓諸姓之多,但還沒有姓「秤」的姓氏。秤是量物的器具,拿它作為人的姓,當然是不可思議,於是浩禅師便說:
「這真是奇妙的姓了,但不知閣下用這個姓來量什麼呢?」
東坡本來就存心要開浩禅師的玩笑,既然被這樣一問正中下懷,於是笑吟吟地說:
「我這一桿秤,要量那些天下的長老,禅師、僧侶、有智識的人的身份的輕重及其價值的高低,所以禅師也就不能例外。」
東坡肆無忌憚說完了,浩禅師報突然大喝了一聲。
「你說一說吧,我這一喝有多重?」
經此一喝,東坡一時反而答辯不上來,不禁啞口無言,於是東坡遂大感悟,立刻禮拜浩禅師,執弟子之禮。自此傲慢之心一掃而空,誠心參禅悟道,禅宗都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對於教理的內容並不加以詳細的說明,而是用言外體得真義的手段來開迷轉悟。如浩禅師與蘇東坡的問答,在第三者看來,真是一點真理的影子也看不出來。所謂以心傳心氣沖氣,用微妙的心理飛躍,使對方會得了言外的大義。
當時禅學非常的流行,對真正徹悟的人是一種甚好的機緣,不過如蘇東坡之流也是平日修養到家,所以才能經浩禅師一喝,由內心氣膽深生覺醒。
居士也有多種,一知半解當然不能算做居士。但是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就是用了畢生功力,實也難得參悟窮盡,越鑽越研越深奧,法門廣大無邊。觀世音菩薩因之對居士的說法,現居土身以應其身份而方便為說法。我們不論對佛學有沒有深刻的研究,只要是一念不退,勇往精進,那麼渡入此佛法的大海,必然能把握解脫得度的無上妙法。
木匠的建造房屋,泥水匠的以水合泥、鐵工人的鑄鐵熔鋼,各人盡各人努力,各人有各人的說法。觀世音菩薩的說法也和他們的說法意義相通,是一種活的說法。世間萬事萬物莫非是活的說法的對象,誠如蘇東坡所說的「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
所以,我們如能盡我們的天職,勵精前進,也即是說法的當體。在一心不亂的精勵之中,就可把握住某種事物,把握住事物的一剎那,即呈現出觀音「活說法」的真相。所謂觀音之現身作用,亦即在於此點的理解。
其次談到宰官身,是指的文武百官,公務人員而言。但這些人必須是具有虔誠的信仰而得開悟的人們。例如日本的德川家康幕府可算是大宰官身。他除了忙於軍事軍略,常常軍中念佛,念十萬遍之多。此外尚有北條時宗、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都是對佛教有虔誠的信仰,皈依了佛法的人。
又如歐美的大政治家如德國的俾斯麥和美國的格蘭德斯頓都是信仰非常深厚的人。
德國之父俾斯麥是一代人傑,在歷史上被稱為「鐵血宰相」,當他執理國政時,每日忙碌萬分,但他決不為重大繁忙的事務屈服,左右的人都為他的健康擔心,要他多加調養休息,俾斯麥卻對他們說:。
「謝謝你的好意,我的工作本來是忙的,也無法給我休息的機會。可是我對未來抱有一種堅決的信仰,無論有什麼困難的遭遇,我一向是不屈服的。所以我不論遇到怎樣的艱難一點也不會失望!」
英國的格蘭斯頓曾對人說:
「我感覺很榮幸的到了今天的地位,但我對於地位財產一向看得很淡泊,即使是身體,財產,妻子到了應當捨棄之時,我決不後悔地捨棄,惟獨對於宗教的信仰,我一生都不能輕易捨棄,哪怕是國王的命令,武力的恫嚇,也不能剝奪去我的信仰。
上述身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官,歐美人士,是如何對個人的修養與信仰,不怠忽的精進。
觀世音菩薩對於應當由宰官身得度的,就現出了宰官身來為他說法。身為宰官的人應該覺悟,要做到我即觀音,不偏不倚的努力行宰官應盡之道,能如此,則不但具備了位階,勳等、高官等等形式上的權威,並且能夠有感化他人掖導他人的力量。所謂「以德服人」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佛教的信仰是權力的源泉,而真正的權力是從碩德中來。
信仰的力量,乃是由於虔誠誦念觀世音菩薩而發生。我們要想建大業立大功,就應當加強信仰,涵養自己,消除剛情我慢的執拗。一切成功或失敗,全然在於個己人格的修養如何而定。
【應以婆羅身門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
釋義:如果有眾生應當由婆羅門身得度的,觀世音菩薩就顯現婆羅門身來為他說法。
注解:「婆羅門」又雲婆羅賀摩拏,譯曰淨行、淨裔、外意等,事奉大梵天而修行者,為天竺四姓之一。四姓之中,婆羅門為最尊最貴,與余三姓,不相為伍。譬喻經雲:「諸外人計梵王生四姓:口生婆羅門,臂生剎帝利(王種)脅生毗捨(商賈)足生首陀(農民及奴。)」寄歸傳雲:「五天之地,皆以婆羅門當貴勝,凡有座席,並不與余三姓同行。」俱捨光宅記雲:「婆羅門法:七歲以上在家學問。十五已去,學婆羅門法,游方學問。至年四十,恐家嗣斷絕,歸家娶妻,生子繼嗣,年至五十,入山修道。」楞嚴經雲:「若諸眾生,受諸數術,攝衛自居,我於彼前,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講話:婆羅門譯作:「淨行」原來是種族的名稱。在印度四姓階級當中,是最上一個種族。四姓是「婆羅門」、「剎帝利」、「毗捨」、「首陀」。世界上階級觀念最正的要算是印度人。這四姓類似我國的士農工商。第一等人婆羅門是秉性最好的人。這一階級當中有一種支配民族信仰執掌教義的僧侶階級,而供養的婆羅門神就是創造印度的尊神,是一般印度人尊崇的對象。
其次剎帝利即是帝王軍人的種族,第三毗捨是農工商的種族,最後首陀卻是賤民的種族。
依神話來說,婆羅門是世界創造之神,毗捨是建設之神,剎帝利是保護之神,而首陀則是破壞之神。這創造、建設、保護、破壞四姓階級觀念,在印人腦海裡是非常深刻的。姓氏不同便不能互通婚嫁,亦不得慶吊。就算大家在一起勞動,到了用餐的時候就要分開來吃飯,也不能一道喝茶。
但這種階級峻別的風尚,隨著時勢的推移,漸漸的施行雜婚,於是弄得對他人或對自己的階級都分不清楚,結果生出了許多麻煩。
印度社會既然是被此四姓的束縛,無形中一切政事就讀不到擢用人才和開展了。即令一個白癡下愚的人,只要他生在貴族家庭,就可以承龑祖先遺留的權力,這就是當時社會文明進步的一大障礙。釋尊為了打破這種陋習,就宣布了打破四姓分別的旗幟,他排除退步落後的思想,而鼓吹進步與文明。他主張四姓同歸於佛。這就是說提倡平等主義。釋尊本是印度的王族,信奉的宗教也是婆羅門教,然而基於他的大自覺,便把幾千年來的鐵則予以推翻,斷然實施宗教改革。有了這樣極大的自覺,高尚無邊的人格力量,就在全印度佛教徒熱烈擁護之下,創建了予人類福祉的高明的無上的教理。釋尊在世至滅後七八百年之間,印度都是在佛教昌隆時期;過了七八百年後,在舊有的思想又漸抬頭,佛教的勢力便開始逆轉,故又恢復了婆羅門教的局面,是以後來亡了國而成為英國的屬國。假如印度民族能把釋尊的偉大思想再形向前發展造化,恐怕今天印度是世界上第一等的強國了。
佛教稱婆羅門為外道,觀世音菩薩以大慈大悲的心腸,為欲婆羅門族皈化佛教,因此就顯現了婆羅門身來為他說法,使他們也能得度。
【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
釋義:如果有眾生應當由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的,觀世音菩薩就顯現了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來為他們說法。
注解:「比丘」又名芯刍,或翻乞士、破煩惱,或翻除馑,能怖魔等。乞士的意義是上乞如來之法以養法身,下乞俗人之食以養色身。乞人有限之信施,以活色身,永離四種邪命;求佛無上之妙法以資慧命,恆捨一切邪法。言破煩惱者,以修戒定慧等聖道,而破貪嗔癡等煩惱。所謂因戒生定,因定發慧,以破身口七支見思等惑。言除馑者,凡夫貪著六情,猶如饑餓貪飯,不知厭足;而聖人已經斷除貪染六情饑馑,故曰除馑。又比丘清淨持戒,為世人作福田,以清淨法施,除眾生無福無慧之兩種饑馑也。言怖魔者世間眾生均為魔眷;若正法時,有人出家,秉受具戒,入三寶數,諸天歡喜,同聲贊善,魔王聞知,生大驚怖,又比丘必入涅槃,使諸天增盛,魔眷減少,能令魔王心生畏怖。
比丘有五種。一、名字比丘,二、自言比丘,三、乞求比丘,四,破煩惱比丘,五、羯磨圓具比丘。言名字比丘者,如人立名字曰比丘,或是世間共相推許,或是比丘種族,因此喚為比丘,是名名字比丘。言自言比丘者,其人實非比丘,自言我是比丘,或是賊主自稱比丘,是名自言比丘。言乞求比丘者,若諸俗人,假比丘之名乞求以自活命,是名乞求比丘。言破煩惱比丘者,若人能斷諸漏煩惱,所有集業諸苦異熟,未來生死,能善了知,永除根本,如斷多羅樹頭,證不生法,是名破煩惱比丘。言羯磨圓具比丘者,謂身無障難,作法圓滿是不應诃,是名羯磨圓具比丘。
「比丘尼」義如比丘;尼者顯女之音也。
「優婆塞」新稱邬波索迦,譯為清信士,近事男等。清是離過之名,信為入道之本,士即男子之通稱。是親近奉事三寶之義,華嚴疏鈔解釋為親近比丘而承事故。
「優婆夷」新稱邬波斯迦,譯清信女,近事女等。優婆塞和優婆夷,都是清淨奉事三寶受持五戒(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YIN,四、不妄語,五、不飲酒)的在家男女二眾弟子。
以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統稱為四眾,計出家二眾,在家二眾。
講話:這些應當得度成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的人們,統稱為四眾,又稱做四部之眾,或是四部的弟子。一般解釋比丘就是出家的男子僧侶。僧侶本來是現三寶的奇相,說明三寶的功德,以期得到三寶的真谛,受人間的供養而不動塵心。上乞諸聖之法續佛慧命,下乞食於眾生以養身心完成修行大事。
比丘又稱為乞士,是為了守防非止惡之戒,精進完成善果。比丘應有如下六種意義:
一、怖魔 出家以後,確立菩提道心,則諸魔恐怖。
二、殺賊 以菩提心修道,能殺盡煩惱之賊。
三、乞士 上乞諸佛之法,下乞眾生之食。
四、應供 上求菩提之士,應受在眾四事供奉。
五、破惡 能守比丘的十重禁戒的出家道德,即可破心中的惡念。
六、無生 已破者不使再生之境界。
比丘尼就是出家的尼僧。尼僧比起男僧守戒還要莊重,不僅在形式上成為女僧而已。釋尊最初是不主張度化女眾,但在釋尊成道以後依著他的姨母摩诃液阇波提的懇請才允許她出家。因此就有比丘尼了。
至於在家二眾中的「優婆塞」,譯為近事男,是指於清淨環境中過活,所謂近善男,意思是受戒以後一心向善,多做善事,通常稱為善男子或是某某大德善士。
「優婆夷」譯為近事女又稱近善女,是受了戒的在家女眾的稱謂。
上面所說的僧、尼僧、信士、信女受了高僧或善知識的教化或接引,而得到轉迷開悟的人,可以說不是一般普通淺見無信仰者可比。因為在家二眾對佛教的衛護獻出很大力量,所以通常稱優婆塞優婆夷為佛門護法。
觀世音菩薩妙法契機,如果見在俗男子心厭塵勞,好學佛法,可以割愛出家,即現比丘身,為說戒定慧三無漏學以及清淨梵行令其成就。如果見有女人厭棄紅塵心想出家,有受持比丘尼具足戒的機敏,便現比丘尼身,為說離染清淨,精修梵行了法。
若有居家之士喜歡受持五戒,觀世音菩薩現優婆塞身,為說三皈五戒,使他雖不捨妻子能修梵行,不離紅塵卻可作佛事等法。同樣地如見有居家婦女深信三寶,受持五戒廣行善事,應該以優婆夷身得度,觀世音菩薩便現出優婆夷身來度她。
【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
釋義:如果有眾生應當由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等婦女眷屬身得度的,觀世音菩薩就顯現這些婦女身來為她們說法。
注解:「婦女身」即是現婦女身而為說法,其中不說現王妃身而為王妃說法者,如疏雲:「王家禁因,不得游散,化物為難,故不作。」若按楞嚴經則其中尚應加入小王之婦女身,如經雲:「若有女人,內政立身,以修家國。我於彼前,現女主身,及國夫人,命婦大家,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女主即天子之妃,國夫人即是諸候之妻。
婦女身不僅是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等等的婦女身。一切在俗的婦女,已做人妻的婦人,將要做人妻的婦人或一度為人妻現已守寡的婦人一概都可通稱為婦人。若果她有大慈悲、大智慧、大勇猛的話就可以看作是觀世音菩薩的示現說法。
玉耶經中說:「永離所生之家,而以夫家為家,與夫異體同心,事夫父母,加事所生父母,尊崇敬慎,無驕慢之心,善治家事,能接賓客,豐富家庭,揚家名聲,此為婦人之道。」
講話:往往有人誤以為佛教是不尊重婦人的說法,其實這是十分錯誤的,佛教指示男人不要過份接近女人,是恐怕會妨礙了清修的關系,實在說來並沒有一絲一毫輕視女人的意思。
誠然婦人一樣可以修到佛菩薩的地位,在釋尊住世的時候,如勝鬘夫人,是普光如來的化身,也可以看做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至今大藏經中還有勝鬘經。
婦女到了丈夫的家,始盡為婦之道,叫做歸寧。那親生父母的家乃是暫時的假家,一直要到了丈夫的家,才是返到真正終生的家裡。
婦女之三德是慈悲、智慧、勇猛,而慈悲是德性中最重要的一種,觀世音菩薩現女相,就是因為這個德性,是女性最能具有的代表德性,所以女性中應以此為第一。如果女性而缺乏此種德性的話,就失去女性的價值了。近來社會所表現的現象,一般女性大都缺乏慈悲德性,並且連貞操觀念也不注意了。於是為了金錢物欲,不擇手段。不顧一切,喪盡了廉恥而不惜。有人以為西洋的思想主張解放女性的性欲,這是墮落可恥的想法,且是危險不堪的。今後婦女為使他人敬重,應該養成謙貞的美德,要賢慧娴淑,這又關系於婦女教育方面是否打好了基礎,如果教育不夠,就影響了現代或下一代的子女,這是不可不注意的。觀世音菩薩所以現婦女身來為婦女說法,正是說明女人在世間的地位是值得重視,婦女的教育尤其重要。
可是一般來說,婦女感情脆弱心性較男人軟和,所以凡事無有主張,易於隨波逐流,受人欺騙,如果沒有適當的善知識予以指導,往墮落的一途,亦是意料中事,一經沉溺火坑苦海,便不能自拔,那時要想化導她就十分的不易了。但是相反的說如有善知識予以妥切的化導那麼婦女正因感情脆弱心性軟和的天性,也是會很快的接受的。所以觀世音菩薩為婦女說法,一定要化身為婦女,始易為她們接受。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女人不容易了解男人的心理,男人又何嘗了解女人的心理呢?就是人類學家如法國的巴斯卡兒,也是沒有方法理解的,日本有一首民謠形容得恰到好處,「男人之心,如秋日的天空,女人之心,如風中的毛羽。」可是觀世音菩薩因為有意生身的微妙潛力,是以男女兩心在菩薩意生身的活動之前,就像明鏡的反映萬象,映射出來各種不同的面孔。因之觀世音菩薩現長者、宰官、婆羅門等等諸婦女身來為她們說法,也就是這一偉大力量的表現。
對觀世音菩薩,我們可從三面來觀察:一面是大慈大悲的顯現,一面是大智慧的顯現,尚有一面是大勇猛心即是大意志的顯現,這是分析觀世音的三種的自覺,這種自覺在所有男女心內是相同而存在著的,並且此一內在的自覺,不分貴族平民,富豪窮人任何身份階級的高下,一切是平等,一切是可被同化的性質。任何時代都存在這種同化性質,只要信仰心不喪失,那麼所有人類相同地都是這自覺所有的當體。可見宗教對於人間關系來說是不問男女的差別。
因為如此,家庭事實的支配者──主婦,應養成宗教的信仰心非常的重要。換句話說,人生是社會的綜合,社會是家庭的集合,而家庭卻又是每個人的母體。社會與國家的善惡和家庭的善惡關系是非常之大,一個身為家庭主婦的人,其責任的重大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女性對於宗教心的有無,是對於人生對於社會的影響有很大的不同啊!
婦人日常所司的責任是太重要了,德國皇帝威廉便說過這樣的話:「婦人在家庭中之天職有三,即是對子女,對教會和對飲食。」
先說養育子女,育兒乃是作母親的大事。子女的健康和聰明都與母性教育有關,所以作母親的決不可等閒視之。其次說到對教會,亦即宗教心的涵養,信仰心的建立,一個家庭倘沒有宗教的氣氛和信念,那麼家庭間便失去了人情味,萬一發生了事故就惟有訴諸理論或法律上的途徑,任何事以四角四面的方式來處理,一切自然也不能和順。反過來說,如果是一個充滿了宗教信仰的家庭,在不言不語間就可使得家庭圓滿而治。第三飲食在家庭來說關系也是極重要,飲食不調,烹饪無方,家庭的平和情緒便要被破壞,家人就會生出種種懊惱種種疾病來。婦人必定把這三種天職盡到了,才算是一位標准的賢良主婦。
新時代的新女性特別要重視婦德的培養,現代的人大都自由戀愛,由男女雙方互悅以至結婚,這中間如果不知人格上修養,只圖財物上的享受,那麼就沒有道義存在,這個組織成的家隨時存著分裂的危機,試問這樣的新又有什麼好處?所謂新的意義與外來舶來思想是並不相同,新是基於不滅的精神和不變的真理,向新的文化方向去發展,才是新的當體。
觀世音菩薩以新的意義來說,可以應新女性的趨向現出新女性的面目來說法來教化。所以信奉宗教的人,應當理解舊的思想,同時也要處處迎合潮流,吸收新世界的新思潮,才不致落伍,才能配合時代去導化眾生。
觀世音菩薩的靈應顯現的聖跡不僅限於東方各國,即使在西洋各國亦有不少淑德的婦女,可說是觀世音的意生身的表現。如法國聖女貞德,除具完整的淑德,兼備了大勇猛心,在其祖國危殆時,挺身起而挽救!
近代的新女性如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的夫人,她幫助羅斯福入主白宮,使羅斯福成為美國乃至世界歷史上的頂尖人物。
有一次在白宮舉行一年一度例行年會時,她准備了豐盛的菜肴,卻沒有預備酒。那時美國國家顯然尚未實施禁酒的法令,於是來賓中有人問羅斯福為什麼沒有酒呢?羅斯福答:「我一切都囑托我妻辦裡,請你問我妻好了。」
來賓便又請問羅期福夫人,夫人含笑說:
「諸位知道我是出身於農家,我家在新年宴會時從不用酒,因為這個習慣,我夫當州長時宴會上也從來沒有用過酒,現在雖然到了白宮,按著以前的慣例,我便也沒有准備酒招待諸位,請原諒吧!」
她這番答覆是很有勇氣的。一般人往往隨著環境的變化,忘記了原來的面目,漸漸走向崇尚奢侈的道路。像羅斯福夫人,竟斷然地排除了享樂和安逸,盡力避免靡費和奢華,正因她具有如此的勇氣,才能協助夫君成為美國的第一人物。至於她的辯才和賢能,也堪稱傑出過一般婦女甚多。她的聲譽也就被世人所推崇著。
【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
釋義:如果有眾生應當由童男童女之身得度的,觀世音菩薩就顯現出童男童女之身來為他們說法。
注解:「童男」終生不為愛欲所染,男根不壞,不犯女色的稱為童男。
「童女」保持處身,堅貞自守,稱為童女。
楞嚴經說:「若有眾生,不壞男根,我於彼前,現童男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處女,愛樂處身,不求侵暴,我於彼前,現童女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講話:兒童是接近純粹的真理,往往在兒童的場合,使父母親者得以喚醒他們的真實生命。日本的良寬和尚終日和兒童相處一起,一道游戲,是為了要恢復自己至純的感情,涵養自己的道念。不論中日和兒童一起相處的出家人例子是不少。即令是個窮凶極惡之徒,有時也往往在天真的兒童前,回復到良心的境界。
日本古時候有一個大盜叫石川五右衛門,某晚到了京都的某一家去偷竊,那一家都睡著了,只有一個年僅二、三歲的嬰兒坐在床上不哭也不鬧,他那一種天真可愛的狀態,逗得五右衛門忘其所以,便把小孩抱在膝上玩耍,不知不覺天已發亮,他一件東西也沒有偷便回去了。這個故事充份說明了兒童純真的力量,連強盜都受感動。
誠然兒童是人生至寶,童男童女是誘發人生純一觀念的根干。觀世音菩薩有時也順著說法的對象,顯現出童男童女的身來濟度眾生。
愛護兒童的信念,純粹是醇化人生與人心的契機,現在來敘一件頗有意義的故事。
中日甲午戰爭時,到了戰爭終了,中日締結馬關媾和條約,當時日本的全權大使是伊籐博文和號稱剃刀大臣的著名外相陸奧宗光兩個人。
當陸奧宗光向馬關出發的時候,他的十六歲的愛女正染病在床,可是面臨國家外交大事,雖然愛女有病也是不能顧及了,當他出發之前,他對家人說:「在媾和條約簽字未完以前,無論姑娘如何病重都不要通知我。」
中日馬關和約進行到將要簽字的時候,伊籐博文看見陸奧宗光的面色很不正常,便關懷地問:
「我看您的面色不大好,是不是由於連日為國事奔走辛勞,有礙健康,以致您的政躬違和呢?」
陸奧宗光回答說:
「謝謝您的關懷,我的身體並沒有不適,祗是在我臨出發之際,正趕上我的女兒有病,但國家大計職責在身,使我不得為了女兒的病而有所耽擱。現在以方談判終了就要簽字,我卻於今天接得家中電報說女兒的病況重得很,她希望臨死之前能見我一面,因為這樣我不免心中難過而憂形於色,引起閣下的關心了。」
伊籐聽了很是感動,就勸陸奧宗光趕快回去一趟,因為外交談判已經到了終了階段,並沒有什麼重大關系,但是陸奧是個職責觀念極強的人,終於不肯動身回去,一直到了簽約完了以後才回到東京的家裡。
他的女兒見到父親回來,異常歡喜地說:
「父親啊!我能在您公務完畢回來,見到您最後的一面,實在是高興極了。醫生說過不必害怕死,我對死也並不害怕的,不過死了以後,究竟我要到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去呢?您能夠告訴我嗎?」
陸奧宗光聽了女兒說的話,不禁雙眼落淚。在平常時他是一個手腕非凡的外交家,在國會議壇上應付那些議員如同對待兒童一般輕松,卻想不到這次被女兒問得一時答不上來。他想了一回,然後緩緩地說:
「父親對於你的疑問有一種確信。對於死後如果說完全不知道也覺得對你不住,但是我想你應當知道,當你得病以來,你媽每天都參拜觀世音菩薩,把你的病拜托給觀世音菩薩。所以你的生死都聽憑觀世音菩薩的感召,我相信這是一定不會錯的。」
他女兒聽了心裡歡喜,便雙手合掌一心唱名念誦「南無觀世音菩薩」,就在不斷念誦當中與世長辭了。
從此陸奧宗光虔誠皈依了佛教,對觀世音菩薩有最高的信仰。
人生於世有生必然有死,人到了死期將至而驚惶失措,就不是一個健全的人,所以人們對生死的大事不能不有一個確切的觀點和認識。陸奧宗光把最心愛的女兒交給了觀世音,所以使他女兒能臨危不亂,死得安心,他女兒能夠知道感謝父親的指示而視死如歸,委實也可說是陸奧宗光對宗教信仰的一種契機。換句話說,他女兒深受觀音的攝取達到了涅槃寂定,我們不妨說她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這是以童女之身,使得她父親得度。
現在再舉一個例子,德川時代有一位文豪名字叫泷澤馬琴,是大文豪夏日漱石門下的英才,和小說家菊池寬、芥川龍之介三氏齊名,都是大正、昭和文壇上的佼佼者。在芥川龍之介氏所作的「戲作三昧」一書中有下面的記載說:
當泷澤馬琴努力著作《八犬傳》那篇文稿時,他有一個習慣,就是開始執筆之前,一定要把昨天的稿子重新讀上一遍,有一次他把許多張稿子從頭細讀一遍後,發現自己寫得很糟,那些生澀的字句語氣前後無法連貫,於是開始感覺自己文章的庸劣。
「我今天心情很壞,心裡想要寫完的地方,無論如何也寫它不完。」他反復讀念原稿,越念越覺得不通順,心中真是說不出的煩惱。
「這比以前寫過的又如何呢?」
於是他又翻出以前所寫的稿子再讀一遍,就越發感覺文章的雜亂合不到一起。於是他又把以前又以前的文章逐一讀遍,找不出自己有什麼成功的布局,心中說不出是如何的感預。於是想到多少日子所費的精力寫就的稿件,現在看起來都是些無用的廢話,連篇的贅言,這時候心中的苦痛難以言喻。
「惟有從頭再寫別無任何良策」他想。
他心中這樣的想著,很不高興地面對著一堆原稿,一手支肘俯伏在桌案上。他兩眼不離他的著作《弓張月》《南柯夢》和尚未完稿的《八犬傳》等書稿,再加上桌上攝設的硯台,印鑒,鳄形的銅水盆,雕刻了獅子和牡丹的硯盆框以及刻著蘭花與孟宗根竹的筆筒等等文房用具,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和他朝夕不離,同他苦心創作熟煉歲月的相親相近的東西,他一一望著,感到一生的勞作是一無可取,不禁對人生投下了一層暗影,也對自己寫作的實力感到了懷疑。
「本來是打算寫出一部輝煌的巨構,不料都成了空幻的泡影。」他心中越想越難過。
想到了他原是被一般人尊敬為和漢文章的天才文豪,時時無意中對無名的作家們傲慢輕視,此時同想起來是如何的不該,心中又是如何不安和落漠的情緒。現在自己的文章還不是和那些他瞧不起的青年作家們所寫的同樣不堪入目嗎?此時心中的「悟」與強大的「我」交織成不可遇止的情熱和沖突。仿佛一名落難的船長,他眼裡望著那些失敗的原稿,內心與絕望的威力交戰著。
這時候,突然背後有人扯動了他的衫袖。
一種柔和的聲音亮起了:
「祖父!我回來啦!」
然後,但覺有一雙柔和的小手攤住了他的脖子。
馬琴滿懷的憂悒被他的孫兒率直的天真動作,一掃而空。他說:
「唔,很好,回來了很好!」
為了《八犬傳》皺眉悒郁的這位老作家,臉上閃耀出喜悅的光芒。這時候廚房裡妻的呼喊聲和女婿、姑娘等談話聲一齊傳入他的耳傍。
馬琴的長孫太郎坐在祖父膝上,靜聽著外面的聲音,他望著院子裡的天井出神,兩個小小的臉頰紅潤得像蘋果一般。每當太郎要說話時,必然會掀動一下鼻孔,他習慣地掀動了鼻孔急促地問:
「祖父!你每天是不是很用功的呢?」
馬琴被長孫這樣突然的詢問,忍不住笑了起來:
「唔,是的!我每天都在看書。」
「祖父要好好用心看書哪!」
馬琴笑著說:
「還要怎樣?」
「這要──不要生氣,不要動怒才好!」
「還有沒有?」
「還有……」
太郎說著搖動著小腦袋,自己也笑了起來。他昧起了眼,眼睛細小得變成一條縫,露出雪白的牙齒,腮邊顯出了酒渦,模樣真是討人喜歡。馬琴看著心中喜悅,他又問:「還有什麼啊?」
「還有許多喲!」
「許多什麼呀?」
「現在要說的,是比較更要緊的話!」
「什麼要緊的話呢?」
「就是你要好好忍耐喲!」
馬琴心靈被這話著實刺了一下。只聽孫兒真稚口吻:
「要忍耐,多多忍耐喲!」
「是誰教你說的?」馬琴忍不住這樣問。
「啊……」太卻表現出一種頑皮的樣子,欲言又止。
「到底是誰教你說的?誰?」
「是我今天到廟裡聽見和尚說的!」
「不對!你騙我!」
太郎不斷搖著頭兩手搖動著馬琴的膝蓋,終於這樣地說:
「祖父!這是淺草的觀世音菩薩說的呀!」
大家聽了都哄然大笑起來。可是馬琴在笑的當中,心裡下意識地起了警惕自己的念頭。他把孫兒太郎放下地面,太郎也就連跑帶跳地向客廳外面奔去玩耍了。
馬琴心裡像是被某一種東西充塞而閃動著,心情卻是嚴肅的。
雖然此際唇邊浮乏著微笑,可是同時雙眼中充滿了淚珠。馬琴不斷想著這話是出於太郎自己的想法?還是他母親教的呢?這些也都不是問題的中心,奇怪的是在這個時候,心裡恰好是頹唐不振,憂郁無比時,孫兒口裡吐露出這樣的話,實在是不可思議了。
「觀世音菩薩說的!」「要用心!」「多多忍耐!」種種的音調又在耳裡回蕩響起來。
六十多歲的文學家的他,在笑容和眼淚中,仿彿小孩子一般天真了,他以天真的心情終於完成了歷史上輝煌的名著《八犬傳》。
這段故事,就是說的觀世音菩薩現童男之身,使大文豪落寞不歡的心境得以改變,放出了一大光明。
所以觀世音菩薩對於「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
其實像以上的例子還多得很,只要我們潛心在周圍觀察,就不難發現觀世音菩薩幻化了童男童女之相來點醒世人的迷夢。
【應以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
釋義:如果有眾生,應當由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的,觀世音菩薩就都一一顯現這等身來為他們說法。
注解:「天」梵語提婆譯為天,即欲界的六天,色界的四禅天,無色界的四空天。因為自然的果報殊妙,故名為天。
「龍」梵語那伽,譯為能。有大神力,得一谛之水,能變化為滂沱之雨,為水屬之王。龍身到處隱顯自在,在法華經中列有八大龍王的名字。
「夜叉」這是勇健鬼,暴惡鬼,能飛行空中的鬼類。
「乾闼婆」梵語「彥闼縳」,譯有「尋香」「食香」「嗅香」「香神」的多種不同,又譯名為香陰,陰者五陰之色身也。彼於五陰,惟嗅香臭而長養,故名香陰,是侍奉帝釋而司奏伎樂,常在須彌山之南,金剛窟中,能飛行虛空。
「阿修羅」正音應讀為「阿素洛」,譯為「非天」其果報似天而非天之義,又譯為「無酒」因為宿世好酒,而不能隨順己意,故持不飲酒戒。阿修羅略稱為修羅。在前世也修五戒十善,可是他有我慢勝他之心,猜忌之念甚盛,死了以後即是阿修羅,與忉利天互相憎嫉,常有戰斗,所以他應受三時銅镬,創戟等苦。世俗容易發怒的人,稱為燃燒修羅的嗔火,就是從這裡來,修羅不一定住在天上,人間到處都有修羅。
阿修羅類,有四種不同之別。經雲:「是三界中復有四種阿修羅類:若於鬼道,以護法力,乘通入空,此阿修羅,從卵而生,鬼趣所攝。若於天中,降德貶墮,其所卜居,鄰於日月,此阿修羅,從胎而出,人趣所攝。有修羅王,執持世界,力洞無畏,能與梵王及天帝釋四天爭權,此阿修羅,因變化有,天趣所攝。阿難!別有一分下劣修羅,生大海中,沉水穴口,旦游虛空,暮歸水宿,此阿修羅,因濕氣有,畜生趣攝。」
「迦樓羅」是印度神話中的怪鳥,梵音叫「揭路荼」譯為「金翅鳥」或「妙翅鳥」;又稱為「迦樓羅王」,即是一切鳥類之王。住在須彌山北方大鐵樹間,翅翼金色,兩翼之端相距三百六十萬裡。日日巡視須彌四天下,捕龍而食。頭上掛有如意殊,常從口中吐大火焰,所以又名「迦樓羅炎」華嚴經說:「譬如金翅鳥王,飛行虛空,以清淨眼,觀察大海龍王宮殿,奮勇猛力。以左右力,博開海水,悉令兩辟,知龍男女有命盡者,而撮取之。」
「緊那羅」譯為「疑人」或「疑神」,因人形而頭上有一角,人見之常疑為似人或非人,故得此名。乃帝釋的樂神,前乾闼婆為奏俗樂,此則為奏法樂,其形像稍似馬首人身,亦有人首鳥身。
「摩睺羅伽」譯為大蟒神,或譯地龍,是人形蛇首。
「人非人」謂八部鬼神,本悉非人,變作人形而詣佛前,聽說法故。八部之眾,雖預佛會,而因宿業,感報斯類,苦樂相雜,形相丑陋,故樂出本倫,而欣慕人身。菩薩尋聲救苦,無求不應,故一一應倫,現同類之身,為其說法,令其成就。楞嚴經說:「若有諸天,樂出天倫,我現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摩呼羅伽,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摩呼羅伽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講話:這一段經文中,有人把「天」和「龍」分成兩部份來讀,普通一般人都是讀成「天龍」。由天到摩睺羅伽總稱為八部眾,又稱作八部身。
「天」原本是指的「毗沙門天」和「帝釋天」以及一切諸天的善神。正如日人所謂八百萬神一樣。「龍」實在說是什麼樣的形象,人還沒見過不得而知。此處所稱能是指的動物或是神祗,也尚不能斷言。按中國來說龍是靈異之物,善能變化,可大可小,所謂神龍見首不見尾,是指祂不可思議的神力。我們堆據十界眾生皆具本來佛性的說法,即令是墮入地獄或是生為動物,可是佛性亦均未失,也都有日後成佛的可能。我們人由動物得度的為數亦不在少,人既然能夠得度,何故又轉生為動物呢?這就是因為前世的不修善不覺悟的劣報所致,就成了今生的鬼畜。但因佛性還是內潛存在,如果能修善的話,消除惡業,也就可以回復本來的面目,這也就是佛教常說的極惡的人一念為善未嘗不可立地成佛的道理。
同樣的道理,在我們的心中既能夠住有諸天善神,也能夠住有鬼畜邪神,我們的惡心熾盛,則立刻化為阿修羅的戰場,同時就起了吞並四海的「迦樓羅」一般的野心和欲望,又如「摩睺羅伽」的猙獰執念,如毒蛇般的狂暴不仁,這時的內心完全充滿了貪欲嗔恚等八萬四千妄想煩惱,可說苦惱無已。但是反過來說,善心一動,則此心即始終遨游於天界,可聽開動「乾闼婆」所奏的微妙的天樂,四時如春,住於光風霁月的境地。
觀世音菩薩的度眾是適應各人的情況,有時也要采用以毒攻毒的方法,為應有求出離天趣的天人,菩薩現天身來度他,有些善報深厚能覺前非,而求脫離龍耳的機感,菩薩就現龍身為說正直仁慈,布施持戒之法便能達到脫離能身的心願,對於有地行、定行、飛行三種不同的夜叉,菩薩現同類身為他說法令就人倫;菩薩又現干婆闼身來說法要他們修五戒,中品十善等法,永離放逸庶免墮落:有天之福而無天之德,丑陋好戰的阿修羅常受苦害,菩薩相機為說柔和慈忍之法,令其成就人倫;菩薩見了迦樓羅餓極淒慘,而有厭倦求法之意,菩薩便現迦樓羅身,為說仁慈愛物之法令其脫離畜道,而入勝道。如果緊那羅見佛斗法生厭離希脫離之心,菩薩也就現同類身,令脫離本倫。摩睺羅伽心多嗔感,菩薩憫之現同類身,為說忍辱修慈,柔順修慧之法,使永捨嗔恚成就人倫;人身體得,菩薩經常現人身為說種種戒德善法,使永趣菩提更得佛道;對於非人精靈乃至無情金不等,菩薩都一一現出同類身來說法,令得成就。可見菩薩是不分階級不分種類,一視同仁的度象,目的是要眾生能脫離一切苦楚,獲得解脫,得自在樂,修道得成永不退轉。觀世音菩薩的真惡悲真平等的精神實在是使有情萬物一致尊崇和深深感念不忘的啊!
【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釋義:如果有眾生應當由執全剛神身得度的,觀世音菩薩就顯現執金剛神身來為他說法。
注解:「執金剛神」即護法神。梵語是「跋阇羅波膩」。「跋阇羅」譯為「金剛」,「波膩」譯為手。又名金剛夜義,金剛力士。因為他統領五百夜叉的緣故。執金剛神,手持金剛寶杵,降魔伏惡,曾護帝釋宮門,遇佛出世,即降閻浮,衛護世尊,防守道場。大寶積經記載:「昔有轉輪聖王第一夫人具足千子,俱發道意。父王欲知當來成佛次第,使千子探籌,初拘留孫佛,乃至最後,樓至如來。第二夫人生二子,其第一子發願,誓為金剛力士,護千兄門,第二子發願誓為梵王,勸清千兄,轉妙*輪。」
講話:「執金剛神」是手執金剛寶杵,表示最堅固的意思。如果我們的智慧和思想都像金剛一樣堅固不屈,那麼就不必愁不能斷惑生善,精神到處,任何事都能成功,邪魔外道,也都會被摧毀打破了。
寺院山門兩旁往往供奉著的左邊是密跡力士,右邊就是金剛神了。左是表示斷惑,右是表示生善,所以右面的是開著口成為阿字,左面的是閉口成為吽字。這就叫做阿吽二將,其實是一王的變化,二者實是一體。
按著理論上的解釋,執金剛神代表的是正義公道。其表現自然是愛國家愛民族。執金剛神本是佛法守護之神,為了折服強悍我慢難化的眾生,必定要以威力降伏使入佛法。我們的社會生活,如果懶散萎靡,什麼事都不會成功,不是假使像金剛一般堅固的意志力量,卻定能達到勝利和成功。觀世音菩薩對於那些難化的眾生,即就是應當由「執金剛神」身得度的,就顯現出「執金剛神」身來為他們說法,便能得到解脫和法益。
總括以上是觀世音菩薩著名的三十三身、十九說法、到這裡已經講完。三十三身從第一現佛身,到最後現執金剛神身共有,三十三身,分為十九次說法。其實,照理講並不限於三十三身,三十三身是指的無盡的意義,是指多數而言,我們不妨把它看作宇宙一切的事相,能啟發我們生起大慈悲、大智慧、大勇猛心的,皆是觀世音菩薩的示現。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
釋義:無盡意菩薩!像觀世音菩薩,能夠成就這麼許多的功德。而且又現出種種的形象,遍了諸方國土,來度化眾生脫離苦難。因此之故你們應需要一心一意的供養觀世音菩薩。
注解:「功德」功謂功能,德謂德本,以眾生善有資潤福利之功,萬行為佛果莊嚴之德,故雲功德。觀世音功德巍巍,神力叵測,豎窮三際,橫遍十方,逐類現形,何止三十二應,隨機發現,豈局娑婆世界。
「以種種形」本來觀世音菩薩的本地,早為正法明如來,法身遍滿在三千大千世界之中。早已成佛的觀世音,應眾生之念,分身化現,因為是處處身,所以處處現。恰如天空一輪明月,萬水萬現。這即是說不光是三十三身,不光是十九說法,觀世音菩薩可以現幾千幾百億萬的身,可以說幾千幾百億萬的法。金光明經中說:「佛之真法身,猶如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這就叫做:「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以種種形言現身之眾,游諸國土,言所化之廣,度脫眾生,言得益之多。大乘莊嚴寶積經雲:「觀自在菩薩摩诃薩隨,彼有情應可度者,如是現身而為說法,救諸有情,皆令當證如來涅槃境地。」
「是故」是承上啟下之詞。觀世音菩薩因為有如上種種功德,所以釋尊勸眾生應該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
「一心」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心。如果日常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意常思想觀世音菩的慈悲,身常具有恭敬禮拜的誠意,則我們的身口意三業,和觀世音菩薩的身口意三業一致,把潛在我們心裡的觀世音菩薩喚起來,我們的心和觀世音菩薩的心合一,把這個心作為供養。如果不是一心,則精神散漫,不能夠得到十分的功德。心若專意,則精神集中,所求無有不應。
「供養」供給資養之義。這裡面包含有種種的法。現在要說的是三業供養。在法華文句中說:「身業供養是禮拜,口業供養是稱贊,意業供養是觀想相好。」在大日經中又分為理供養與事供養,會其理而證入的叫理供養,供香花果品等叫事供養。現與事,事與理,圓融無礙,如果心會其理,則身現其事,如果身現其事,則心會其理。理與事一致,心與身一如;方具恭敬誠意之義。
講話:這一段是釋尊的結語,無盡意菩薩是八萬會座大眾的代表者而來發問的,所以釋尊先稱無盡意的名。
上面所述觀世音菩薩的功德成就三十三身等,均是為應眾生的根機千變萬化,所謂普門的意義,便是普遍開放所有門戶,使所有眾生皆得離苦得樂,趣入佛的慈懷。所以我們應當要一心一意的供養觀世音菩薩,不要有一點遲疑。如我們真能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我們便得到了大慈大悲、大智慧、大勇猛心的觀音無二的自覺,這樣的自覺,可使我心不起一踐的惡念,而愉快地渡此一生!」
現就觀世音菩薩顯應了三十三身作一敘說。西諺說:「女人是弱者之名」這話是不確的,到了現代應說成:「須者剛者,是女人之名。」現代的新女性,志氣剛張的很多。但並非說是女子剛強,就成了女人的天下。古語說柔能克剛,就是要在柔軟之中包藏著凜然不可犯的剛氣,這樣才稱得上女性之剛。所謂剛即是「大勇」的意思。
日本古代北條家有一位出家的妙禮禅尼,俗名叫千代能,從佛光國師學道。她的父親北條義時是當時六浦莊園的領主。文永六年在金澤地方建立一庭大寺叫稱名寺,請審海上人為開山祖師,同時在寺中建立了金澤文庫。她的哥哥員顯和義時父子兩人是文武皆通,堪稱一時俊傑。他出身在這樣的家庭,自然對於和漢文學很有根底。由於當時禅宗盛行,她傾注於禅學方面的造詣,善辯精進,在她著作中有如下一段有名的語錄:「地獄亦非遠,極樂在眼前,人生百歲古來稀,秦皇漢武亦長生,徒贻千載笑其癡。彭祖壽享八百歲,一掬菊水露之滴。東方朔種一枝桃,三千年間瞬時去。廬生邯鄲一場夢,五十年歲不為巨,鐵拐仙,伯牙琴,古聖先賢今何地。」
於此語錄,不難看出她的辯道工夫和參禅之力實非泛泛。她又作了這樣的一首偈語:
「千代能,拔桶底,水不存,月不縮。」
這正表示它的大澈大悟,四大皆空。她由此偈語中豁然得悟,像如此的精神力,不妨說是「執金剛神」的一種作用呢!女人的開悟,多半是在日常瑣碎微末的事務之中。在平靜中可發揮「執金剛神」的偉大力量。現在把觀世音菩薩所稱的三十三身列表如下:
三十三身:
一、三聖身:
1、佛身
2、辟支佛身
3、聲聞身
二、六天身:
4、梵王身
5、帝釋身
6、自在天身
7、大自在天身
8、天大將軍身
9、毗沙門身
三、五人身
10、小王身
11、長者身
12、居士身
13、宰官身
14、婆羅門身
四、四眾身
15、比丘身
16、比丘尼身
17、優婆塞身
18、優婆夷身
五、四女身
19、長者婦女身
20、居士婦女身
21、宰官婦女身
22、婆羅門婦女身
六、二童身
23、童男身
24、童女身
七、人非人,八部身
25、天身
26、龍身
27、夜叉身
28、乾闼婆身
29、阿修羅身
30、迦樓羅身
31、緊那羅身
32、摩睺羅伽身
八、執金剛一身
33、執金剛身
從上列表看來,觀世音菩薩最高顯現佛身,最低顯現畜身,廣大的化身,普遍的法門,這真是有最大的同情心,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了。
觀世音菩薩顯示的門戶是無量無邊,而且隨時洞開著,任何人都可以進去的。所以觀音的道路實在是四通八達,只要具有信仰觀世音菩薩的心,也就是在觀音普門的裡面生活著。門裡是自在、愉快、和平、幸福。門外卻是危險、厄難、困惱、痛苦,這是不可不知的。
實際說來,觀世音菩薩的顯應和活動范圍不止是三十三身,所謂三十三身祗是釋尊舉出的數字例證的大概來說明普門的诠義。觀世音菩薩可以顯現無量身來濟度無量眾生,森嚴宇宙莫不是他慈悲顯化的道場。
菜根譚裡有一段詩:「聽靜夜之鐘聲,喚醒夢中之夢。觀澄潭之月影,窺見身外之身。」這是說,夜平萬籁俱寂,聽見寺院的醒世鐘聲,自己感到是從如夢的人生中夢醒過來,望著澄清潭面的月亮的影子,仿佛月亮並不在天上,猶如我們這五尺渺小的身軀不單是這一身的存在,天地萬象也都是我全身的類現。那麼觀世音菩薩的顯應就同這首詩一樣,同樣是「身外之物」。靜夜裡的鐘身也未嘗不可看作我身的幻化。能開展了悟解法理的活眼,就能從慧眼中徹見一切真理,就可以忘了小我,而體認大我,甚至和天地渾然合為一體。
我們應全心備一念之誠,觀世音菩薩的法身活在我們心底,除此別無他物。這種意念是悟的境界。惟有悟才不致遭受的煩惱、惑苦。
總而言之,觀世音菩薩實在是大宇宙的本體的發現。能夠有這樣大澈大悟的自覺,就能體認宇宙間微妙的法則,人生的真理,就可去掉小我而確立大我,就能從道心的建立與發揮中成就自己的功德。因此,要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亦不外是使我身我心得以淨化,從淨化身心中去認識自己的真面目,這是心靈活動的高峰。
【是觀世音菩薩摩诃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釋義:因此觀世音這位大菩薩,能夠在人們恐怖惶急種種危險急難中,施無畏來濟度苦海的眾生,所以在這娑婆世界裡的人們,都稱他是「施無畏的人」。
注解:「摩诃」是大的意思。
「怖畏」非常的恐怖畏懼。
「急難」就是一種臨時的不勝防備的最難應付的困難的事情。
「施無畏」佛教裡說到布施有三種:一、財施──施有形的物質。二、法施──施無形的真理。三、無畏施──使令物質上精神上有所安心,沒有恐怖。觀世音菩薩能使我們安心立命,得到這樣的安定,所以叫做施無畏。是以我們應一心供養。楞經說:「由我聞思脫出六塵,如聲度垣,不能為礎,故我妙能現一一形,誦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無畏,施諸眾生。是故十方微塵國土,皆名我為施無畏者。」
講話:以前各段經說明了觀世音薩現各種身的說法,本段則是說明有關觀世音菩薩的名稱。
「觀世音菩薩摩诃薩」的意思是大覺有情。除了釋尊以外,以濟度眾生來說菩薩的修業可說是最為尊貴的了,我們所住的這個娑婆世界,充滿了怖畏和急難,要使得到安心的話,皆拜觀世音菩薩所賜。大佛頂首楞嚴經中觀世音菩薩對世尊說:「世尊!我復以聞薰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方,與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眾生,同悲仰故,令諸眾生,於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這十四種無畏,之中最重要的還是以大智慧、大慈悲、大勇猛之德,作一切事。若能如此,即可得到泰然不畏了。在智慧上,有體得諸法寶相的道理;在慈悲上,有自他平等的博愛,在勇猛上,有戰勝任何困難的精神,有以上的覺悟,自然在世間上再沒有什麼可怖畏的了。觀音菩薩能使眾生得到這個安定,故稱「施無畏」。
以一般來說,平日我人在外表上大都坦然自若,可是事實上心裡面卻多少懷恐懼怖畏的思想,因為我們一天到晚,不斷不絕地受到了生、老、病、死四苦與八苦的威脅。如要克服這些痛苦,在自己的心裡就不能不把握著絕的信心。只有一心專誠信仰並誦念觀世音菩薩就可以判別正邪,明辨是非,從而不勞於心,不勞於心,不怖於心也不致瞻前顧後或畏首畏尾,任何外境力都不能威脅到我心上,就能湧起勇猛精進之心,養成大無畏的觀念走,向堂堂正正的人生大道,開展燦爛輝煌的未來!這都是基於信仰的深入,信願的功德,也只有觀世音菩薩能有這樣施無畏之心,所以觀世音菩薩又叫「施無畏菩薩」。
佛教裡面所說施捨有三種,一是財施,捨財濟貧,這是指的有形質的施予:二是法施,說法度生,這是指的有形真理的布施;三是無畏施,救人厄難,以大無畏施予眾生,使眾生在物質與精神上都有所安心無有恐怖。偉大仁慈的觀世音菩薩以此大無畏布施眾生,使我們能夠安心立命,所以我們應當要一心一意的供養才是。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璎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璎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
釋義:無盡意菩薩對佛說:「世尊!我現在應當供養觀世音菩薩。」於是他解下了頸上所掛的鑲著寶珠的璎珞,那是有著極珍貴價值的。拿來奉呈給觀世音菩薩,用了這樣的口吻說:「仁者!請您接受這珍寶璎珞的法施吧!」當時觀世音菩薩,卻不肯接受,無盡意菩薩就再對觀世音菩薩說,「仁者!為了憐愍我們的緣故,還是請您接受下來吧!
注解:「寶珠」是指的珍寶珠玉,即如鑽石砗磲、瑪瑙、珍珠珠玉之類。並非僅指摩尼寶珠一種而言。
「璎珞」是印度的嚴身修飾品。頸上的叫璎,身上的叫珞。品質依身份而有種不同。根據這種風俗,佛菩薩也用這個來莊。但從這段經文的文理上看,並不是指有形的金銀而镂刻的寶石,無盡意累劫聚集了無盡的功德,嚴飾無盡意身上的璎珞,不過取來譬喻罷了。
「仁者」是大悲萬行者,即所謂菩薩,此處就是指的觀世音。
講話:無盡意菩薩聽聞了這樣廣大無邊的功德利益,當即向釋尊說:「世尊!我現在應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可是無盡意菩薩把璎珞呈奉給觀世音菩薩,並不是有形的財施,而是無形的法施。珍寶璎珞在佛經中常以之譬喻功德。本業璎珞經中說:「光為百萬阿僧祗功德;璎珞為光,嚴飾佛身。」又說:「一切菩薩,以功德璎珞,莊嚴菩薩二種法身。」兩種法身,即是理法身與智法身。是依修行之力,磨煉出來的覺悟。理法身是本來具有的真如的性德。真如性德雖人本具,若不修持,便不能證得。依性起修所得的是智法身。所以理法身本來是覺,即所謂本覺。本覺的光隱藏著,若以修行之力,即得始覺。智法身,即是始覺所得。然若證覺到姶本不二,理智一如,二種法身就合二為一了。現在無盡意代表無盡的智慧,觀世音顯示廣大的慈悲,所以積聚了無盡智慧方便的功德,即顯現供養給廣大無邊的慈悲,換句話說,就是以無盡意的智慧回向給大慈悲的觀世音。
無盡意以璎珞供養的一節,維摩經與普門品完全一致。維摩的不思議解脫,就是觀世音的妙智力,也就是說觀世音菩薩現居士身來說法。這一節所說的璎珞供養,正和維摩經第四菩薩品終了時,善德長者以璎珞奉給維摩居士一樣,維摩诘是長者善德的對手,有一次善德長者家中,設七施會供養一切沙門婆羅門以及諸外道貧窮下賤乞者寺人,這是財施。維摩那時便向善德長者開示法施的利益,善德長者聽了心生清淨,歡喜無量,立即解下了價值百千兩金的寶珠璎珞供奉給維摩,表示以離財欲,喜樂法施的大利益。
在這普門品中,無盡意供養的一節,觀世音菩薩開大悲門,以示大法施,因此無盡意遂生感謝的心,把自己有形的寶珠璎珞,供奉給觀世音。這璎珞如前面所說,應看作累積的功德。
無盡意菩薩誠心誠意的把璎珞贈給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卻不肯接受,是什麼原因呢?一般人的希望是得到財寶和名譽,可是觀世音菩薩的不肯接受,就是表示不貪不求,事實上菩薩也沒有求這寶物的必要。從觀世音菩薩方面來說,他已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那個璎珞的功德早已嚴飾其身了。以人身方面看,其實每一個人都特有了無價的佛性之寶,並沒有什麼受與可說,也就是說,在絕對平等一如的境界上看來,沒有什麼相對的憎愛取捨可說,就因為顯示這道理,所以不肯接受。
因此無盡意菩薩又再度誠懇地說:「為了憐愍我等,請您慈悲接受吧!」為了憐愍一切眾生觀世音菩薩雖不需要也肯接受,這是無盡意菩薩能料想得到的事。
佛教的教義,是破除相對差別的有,是因緣所生的假谛。由假谛而進入絕對平等的空谛,再從空谛進入諸法實相的中谛。從有進到空是智慧門,從空入於有是慈悲門因智慧故不受,但為了眾生懇請而受便是顯示出慈悲的法門。菩薩慈悲的法門的永遠洞開著的。
關於精神的財產,這裡敘述一段有趣的歷史故事:
在羅馬帝國最隆盛的時代,有兄弟二人,他們這是兒童時期。有一天兩兄弟在庭園裡的花木之間互相追逐著,圍繞著華麗的噴水池游戲。這時候他倆的母親哥尼利亞和一位貴婦人友伴相偕自他們的面前走來。
弟弟向哥哥說:「哥哥!和母親一起來的那位婦人多麼美麗啊!好像一位女王似的。」
哥哥回答著說:「不錯,確實是夠美的了。但是我們母親比她更美呢。她不過是穿得美麗,依靠的是化裝,不像母親有種自然高貴的氣質。母親實在比那婦人要美麗得多。
弟弟聽了附和地說:
「是啊!哥哥說得一點不差。全羅馬境內像我們母親那樣氣質高貴的人,實在是不多見哪!」
羅馬當時市風流行著身上裝飾各種金器或寶玉,可是哥尼利亞卻不曾染上這種風尚,她只是我行我素地穿著質楷的衣服,而頸項上也沒有掛什麼金玉的飾物。她有著金黃色而柔長的頭發披肩,走起路來發浪起伏,確實有一種女王般的氣象與說不出來的美的風姿。
兩位婦人一同來到了兩兄弟面前,哥尼利亞對著兩位可愛的兒子,微笑著說:
「已經是正午的時分了,你們回家去吃午飯吧!這位夫人帶來的首飾盒中有許多美麗的裝飾品,你們不妨參觀參觀。」
兩個好奇心重的兄弟遵從了母親的話,吃過了午飯,就打開了貴婦人的首飾盒一看,但見裡面裝滿了耀眼的珠寶金玉璎珞首飾,其中並有鑽石、寶石、翡翠、珍珠、都是負重至極。兄弟二人不禁想:如果這些貴重的裝飾品是屬於我們的,那是多麼的快樂啊!
貴婦人看見他們羨慕的神情,就後得意地對哥尼利亞說:
「寶石用首飾打動了小孩子的心了呢!你做母親的怎麼一點頸飾項煉指環手镯都沒有?怎麼貧乏得這樣呢!」
哥尼利亞聽了,隨即正色地回答:
「你意思說我貧乏得什麼都沒有嗎?不錯,我沒有任何美麗高貴的首飾,但也不致家苦得生活也過不去。
接著,她把兩個男孩牽到貴婦人面前,很慎重地說:
「請看!我有著比金銀寶石這強得多的寶貝。對不起!我的寶貝在你的首飾寶物前就使它們失去了光輝!」
貴婦人適才驕傲的氣氛收斂了,而且紅著臉不知應如何答覆才好。
後來,這兄弟二人在哥尼利亞正確的愛護和理智的教養下長大成人,又受了相當的教育,竟做了羅馬的保民官,成為當代有名的人物受到一般人民的敬重。
所謂保民官是擔當保護監督人民的責任,對於官吏的失職有彈劾的責任,是有著相當的,權力的而且那又是由大多數人民選舉出來的官職。
以上這故事是說無形的財富和有形的物質財富相比,是如何顯得高貴「世間所看重的物質財富可以被火燒、水淹,盜賊搶有和其他意想不到的災禍的招致,因此不是真正有價值的財寶,惟有像哥尼利亞那樣美好崇高的心靈,是真正有價值的財寶。所以說真實是無形的。
其次,還有一則故事,是我國戰國時代齊王納妃的逸事:
某次齊王巡回視察全國境內,沿途受到人民夾道歡迎。齊王猛抬頭看見群眾行列的道旁之外,有一個女子獨自在桑樹下采桑。齊王心想,旁人都來歡迎,惟獨她竟不參加,迳自采桑恐怕是有什麼原因?齊王一向是仁德的君王,對人民一舉一動都很關懷的,於是他發布一個命令把那采桑的女子喚到跟前。這才看清那女子頸上生著一個很大的瘤,相貌也不美麗。女子忽然被王召見,心中自然恐怖不安了。齊王問她:
「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宿瘤,因為我長了瘤症,所以人家都這樣稱呼。」
齊王便又問她:
「別人見我過來都一致表示歡迎,何以你連正眼也不看一下,這點你又有什麼理由可說呢?」
女子恭敬地回答:
「大王今日過境我是知道的,然而我今天離家出門時,母親吩咐我要到桑園摘些桑葉子同去,母令不敢違背,就祗好對大王失禮了!」
齊王聽了她這番話,很是敬佩她的孝道,於是便說:
「你年紀雖小卻能聽從母命不敢違背,為此不顧其他一心采桑,真是心美而不在貌丑,這樣有著美心的女子若是做了我的妻,我的一生必然是非常幸福了。」
齊王就此找到了她的母親,請求把她的人丑心卻美的女兒嫁給他作妃子。這也是我國歷史上的佳話。
以上兩個故事都是充分發揮了真正的美好應是屬於精神方面,而精神的財富遠比物資的財富有價值。
無盡意菩薩解下來頸上的珍寶璎珞,獻奉給觀世音菩薩,按文字上的解釋是身體上有形的飾物,但我以孝無盡意菩薩所獻的應是精神上的珍寶,也就是法施而非財施。珍寶璎珞是心中最美的寶物,而觀世音菩薩所以不肯接受,是因此寶人人皆有,不獨觀世音菩薩才有,自然也就沒有接受的必要。
換而言之,無盡意菩薩所要供養的佛心,對觀世音菩薩來說是具有同一個心,所以他不肯接受。
至於頸飾手镯種種首飾物,都是當時印度男人或女人的裝飾品,原來是印度這個國家,四季都燠熱異常,一般人都喜歡裸體而披,衣服的好壞尚在其次,主要的裝飾品像項煉、手镯,指環等等都是貼身帶掛著的。我人常見的畫像,如觀音、大勢至、文殊、普賢等菩薩,莫不幾乎都有著璎珞、頸煉、手镯、種種的首飾物。使人感到分外的莊嚴而令人起敬了。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此璎珞」。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與天龍、人、非人等,受此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釋義:這時候佛告訴觀世音菩薩說:「應當憐愍這無盡意菩薩和四眾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受這璎珞啊!」於是觀世音菩薩立即為了憐愍這麼多的四眾,和天龍人非人等八部眾,接受了無盡意菩薩的璎珞,把它分作了兩份:一份奉獻給釋迦牟尼佛,一份奉獻給多寶佛塔。
注解:「四眾」即是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釋迦牟尼」釋迦,種族名,能仁之義,牟尼寂滅之義。周襄王三十年丁酉(公元前六二二年)四月初八日降生於中印度迦毗羅衛國(譯妙德)岚毗尼園,名悉達多。父為迦毗羅衛國淨飯王,母摩耶夫人,誕生後七日,摩耶逝世,賴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撫育之,跋陀羅尼教育之。納耶輸陀羅為妃,舉一子,名羅睺羅。十九歲時,偶乘車出游,見生老病死,種種苦患,深悟世間無常遂決意出家,二月初八夜,出走斷發為大沙門。曾就郁頭藍弗等問道,後於雪山習諸禅定,鵲巢頂,蘆穿膝,六年苦行。不得究竟,乃捨前諸行,受牧女乳靡之供養,至尼鏈河畔,優樓頻螺村畢缽羅樹(菩提樹也)下敷草,結跏趺坐,誓曰:「不成正覺終不起此座。」是夜忽觀明星,朗然大悟,得一切種智,為人天之導師,四生之慈父,作大千之法王,娑婆之教主。時年三十歲(公元前五九二年十二月八日)於是周游十方,化導群盲,談經三百余會,說法四十九年。周景王二年戊年(公元前五四三年)二月十五日,於拘屍那城,跋提河邊,娑羅雙樹下,般涅槃那。大師示寂,人天掩望,鳥獸悲鳴,山川變色,草木憂愁。而其遺留之聖教將永垂不朽。
「多寶佛塔」如見寶塔品雲:「乃往過去東方無量千萬億阿僧祗世界,國名寶淨,彼中有佛,號曰多寶。其佛行菩薩道時,作大誓願:『若我成佛,滅度之後,於十方國土,有說法華經處,我之塔廟為聽是經故,誦現其前,為作證明,贊言善哉。』」
講話:不為自利不受一物的觀世音菩薩,為了利他的緣故,不便再加推辭,所只好承受無盡意菩薩的供奉然而,接過了璎卻分了兩份,一份奉獻給釋迦牟尼佛,一份奉獻給多寶佛塔。
「這個多寶佛塔,是把宇宙本體,作為人格的法身佛,亦即是理體。釋迦牟尼體得其理體。而現事相,所以是理佛一是事佛。關於證得的結果來看,一個是斷滅:一切煩惱而進入涅槃一個是圓滿一切種智而成就菩提。就著事理的二義來看,多寶佛塔是法身的理佛,即是本覺的理身。釋迦牟尼佛是報身的事佛,即是始覺的智身。說的時候可以這樣說,實際上是事理不可分為二的。這是因為在圓融諸法的寶相中道的道理。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可以了解宇宙的實象。
┌本體──無限──平等──空谛──理┐
宇宙┤ ├圓融(中谛)
└現象──有限──差別──假谛──事┘
以佛而言則是:
┌法身──理身──理佛──多寶佛塔 ┐
佛身┤ ├冥合
└報身──智身──事佛──釋迦牟尼佛┘
以前說佛身分為三身,釋迦牟尼佛是應身。現在又說釋迦牟尼是報身,這是什麼緣故?這是因為佛在娑婆世界的應現之故。現在依普門品的觀世音菩薩而論,則應當把釋迦牟尼看作是報身(即是相)而觀世音菩薩則是應身(即是用)。現在指這三者關系列如下表:
體──法身──多寶佛塔
相──報身──釋迦牟尼佛
用──應身──觀世音菩薩
現在把璎珞分作了兩份:一份奉獻給多寶佛塔,一份奉獻給釋迦牟尼佛。這就是應身的觀世音菩薩,把璎珞奉給法身的理佛和報身的事佛,以示三身一體的蘊義。
這裡有一個疑問,觀世音菩薩是為四象八部而受的,應該要分給四象八部才是,為什麼要奉獻給多寶佛塔和釋迦牟尼佛呢?要知道為了要使四眾八部統統悟入三身即一之理,所以才分成兩份,從應身的觀世音菩薩之手,而奉給法身的多寶佛塔和報身的釋迦牟尼,此即三身一如,無分彼此。從這同一佛心來說,在我們的心上,就現有這個三身。
是以,臨濟大法師說:
「汝一念心上清淨光,是汝屋裡法身佛。
汝一念心上無差別光,是汝屋裡報身佛。
汝一念心上差別光,是汝屋裡化身佛。」
清淨光,是本覺平等的理。我們眾生因差別的妄執而昧於此理,不能證得那種境界。打破這種差別的平等之智,是無差別光。這無差別光,就在平等的心上,再觀看眾生的差別,而應機化益,是差別光。因此差別光是慈悲,無差別光是智慧,以能成就法身之德。
心好比是一面本來具有光明的鏡子,這就是法身清淨光,但因眾生有無明煩惱的灰塵,把鏡子原有的的光明的體遮蔽了。所以,須要用智慧的修行拭去那灰塵,直到沒有一點污垢,即是報身的無差別光。但是,雖有光明而不去用,那麼這鏡子又有什麼用!所以鏡子是要用來映現森羅萬象的差別才具有鏡子的功用,這就是應身(又名化身)的差別光。在無差,別的真空之上,有差別的妙有,這叫做「真空妙有」。這個真空妙有,就是觀世音菩薩的智慧,也就是觀世音菩薩的慈悲。
無盡意菩薩把很多的寶物,也就是尊貴的佛心,完全寄托給觀世音菩薩的身上,而想使聽眾都能得到佛果。這也就是無盡意菩薩的慈悲。
以上釋尊和無盡意菩薩前後問答,到此是已經終了,問答的前一部份是對觀世音菩薩名號的問答,並對名字中所含的意義加以說明,以及證明觀世音菩薩的功德利益,以表大眾的心的歸向。問答的後一部份是說明觀世音菩薩的自在應用的說法度生情形。最後一段則是由多寶佛證明世尊觀音經的說法乃是貫通古今不謬真實的宇宙一大真理。因此使得八萬會座大眾全部被包括到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光明之中,而顯出無上法樂的一大妙境了。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游於娑婆世界。】
釋義:佛說:「無盡意菩薩!觀世音菩薩有如此的自在神力,可以遨游在這個娑婆世界中呢。」
注解:「自在」自在者,縱任無礙,進退無滯也。據華嚴經言:一、壽命自在,謂菩薩成就法身慧命,了無生死壽夭之數,延萬劫而不長,促一念而不短。為利有情,方便隨機示現壽命延促故。二、心自在,謂菩薩智慧方便,入無量三昧,游戲神通,生死無染故。三、財自在,謂菩薩能以無量珍寶,嚴飾無量世界,隨眾生之所樂故。四、業自在,謂菩薩萬行具足,悲智雙運,或現神通,或說妙法,所作行業,俱為勸化眾生故。五、生自在,謂菩薩以六悲心饒益眾生,能隨類受生,去住無礙故。六、願自在謂菩薩能隨願樂成,於諸剎土中,成等正覺故。七、解自在,謂菩薩勝解成就,能示現種種色身,演說無邊妙法故。八、如意自在,謂菩薩神通廣大,威力難量,於世界中示現變化故。九、智自在,謂菩薩智慧具足,能於十方世界隨言音慧,利樂眾生故。十、法自在,謂菩薩得大辯才,於諸法中,樂說無礙故。
講話:釋尊在結語中說到觀世音菩薩的自在神力,是指的拔除了七難三毒的苦惱,使大眾離苦得樂的神力。
我們的心原本是自由的,並沒有任何東西的束縛,但這純潔真如的心,卻因受到社會風浪的波及以及種種的障害,漸漸的就蒙上了污垢失去了淨潔,就生出貪嗔癡種種煩惱和妄想,因此多遇這些火難、水難、盜難、刀兵之難。
可是人人既具本來清淨的佛性當體,一旦打開了覺悟的活眼,就恢復了本來的面目,得到開迷轉悟的境界。而其主要的關鍵,端賴於信仰觀音的神力。為什麼呢?因為信仰就是力量,能信才能得救。信仰是誘發人心恢復自由目標的,有了信仰就有自由,以為信仰是不自由實是荒唐的謬見。
一個人執迷就會被妄想纏縛,就要受不自由的痛苦,反過來說,若能把煩惱妄想斬斷,心就恢復原有的光彩而得任運無得自由自在的作用。執迷是由於不信真理所致,斬斷迷妄卻要靠真心信仰!
觀世音菩薩游此娑婆世界,開顯眾生本具的佛性。在此聞現出安心立命的樂土。
下面有一則故事,是日人清水谷恭順氏在觀音經講話裡面敘述到的,是說明了信可以得救的事實:
有一位律師田邊邦秀來訪問我,他大約有四十歲左右的年紀,是新瀉市東仲街一位賣米商人的次子。據我所知,他是在二十一歲的時候和同縣的名洲長澤龍子女子結婚。田邊家裡很窮,可是他年輕,又充滿了求學的志願,是以和妻子龍子商量兩人一道到東京找事做,實行半工半讀的辦法:龍子是個賢惠且理智清晰的女子,故此極表贊成。兩個人到了東京以後,龍子就進入了一所服裝店的裁縫部工作,田邊則整日埋案苦讀准備考試,終於考上了中央大學法律系。於是小兩夫婦安居了下來。想不到田邊的弟弟義勇來找他哥哥,他羨慕哥哥在東京入學,他也要跑到這裡來求學,要求哥哥的幫助,自然一切學費生活費都靠龍子來負擔了。很湊巧的,龍子也有一位弟弟治一郎也從家裡跑出來到他姐姐地方來寄住,住食也要靠龍子負擔。這麼一來薪俸自然不夠開銷。可憐的龍子,每日自店裡工作同到家裡還得在晚間做些替人剪裁制服的工作,必須如此日夜不息的做才能勉強維持一家的開銷。好在義勇和治一郎這兩個孩子看到龍子的苦勞,由衷的感激,就加倍用功發奮勵學,所以義男考進了高等工業學校,治一郎也榮獲外務省書記生試驗及格。同時,田邊也從中央大學畢業了。龍子真是說不出的歡喜。賢惠的她,雖是辛勤工作粗衣淡飯不以為苦。仍然每日歡歡喜喜的過著日子。
然而田邊在畢業的這一年,參加考律師卻不曾及格,而義勇由於過度用功得上了肺病,終於不治死亡,而治一郎奉派到馬尼拉使館服務也因患了肺病入院診治,不久也就死去。
這一連串的災禍和不幸,給予龍子莫大的打擊,因為積郁成疾,突發了吐血之症。田邊帶她去診斷結果,醫師證明她已是到了第三期的肺結核,無法治好了,各處診所的說法都一樣還有說等不到一個月恐怕就要命絕。田邊真是無限的焦急悲痛,因為龍子不但是他恩愛的妻子,也可說是他生命史上的一大恩人。無論如何也得想法醫好她的病,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他想。窮困的他便四處找尋工作,好容易得到京橋某新聞社的工作,每月所得除了維持自己的伙食生活以外,都用來治療妻子的病。有一天他出差到鐮倉長谷,經過觀音堂就在菩薩緣前,便一心為龍子的病虔誠的祈禱。回到了家中便把向觀音菩薩禱告的情形告訴龍子。龍子在氣力衰微的病況下,卻用了充滿自信的口吻喃喃說道:「謝謝你,相信在觀音菩薩保佑之下,我的病能治得好的!」
第二天田邊又到淺草觀音堂前去祈禱,為愛妻的早日康痊而求救。回家後,龍子對他說:
「我一定會好的!我要等你做了律師後才死!我的病一定能被觀音菩薩治好,一定的!我看不必再找醫生,也不必再吃藥了。靜待菩薩的援救吧!我將自即日起每天虔誠拜觀音菩薩!我必然是能得救!」
果然龍子自此每日誠心誠意在觀音像前祈禱禮拜。原來醫師說過她可能等不到一個月的光景的,誰知病入膏肓居然也會一天一天的好起來。如此經過三個月之後她就能離床落地,不到半年竟然霍然而愈了。於是到醫師那邊去檢查,祗聽醫師愉快的說:「你的病完全康復,肺部也已經鈣化,這真是不可思議的奇跡。」
龍子夫婦買了些禮物香蠋等到長谷觀音堂還願謝神,就在這一年,不但災禍完全過了,幸福也接踵而來,田邊考律師及格,就掛起了律師招牌,由於業務興隆,成為一名, 頗負時譽的大律師了。
從以上這則故事,可見觀世音菩薩的神力是如何的不可思議,連第三期無藥可救的肺病不經科學的治療而能霍然全愈,真是惟有信仰觀音的妙智神力,才能有如此的顯應。這不但是證明了理的觀音,而且可觀見了事的觀音,即使對佛教從不發生興趣與信仰的人也能明白。
關於田邊夫婦因信心堅定而統一,才得到了觀音菩薩的救助,這可以說是觀世音菩薩現身為眾生而說法。世間生活富裕的人們倘有了病,不妨一面延醫診治,一面再以宗教信仰求觀音保佑,兩兩相成,就能克服病魔,得到了安心立命。這也就是心物兩方面兼顧,豈非盡善盡美之道?我以為像田邊夫婦的事,醫師的診斷,長谷的聖像,莫不是觀世音菩薩的點化,使田邊的迷茫的心靈藉得正確的指引,可見觀世音菩薩在無邊法界裡可以自由自在的活動與顯現。因此用「游」字來形容觀音菩薩的救化眾生,真是最適當不過了。
要知道我人如在行善之時多多少少有一點勉強,不能說是悠然游此娑婆世界,可是菩薩就不同了,菩薩行慈悲,捨卻一切報酬,只有歡喜,不含一絲勉強的。
觀音經的散文體長行已經講完了,其次要講的便是韻文體的偈頌,大體上看來,偈頌都是長行的重復之說,以加深我人的印象。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弘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釋義:這時無盡意菩薩用了韻文的口調來問:「妙相具足的世尊啊!我現在又重問您一次關於觀世音菩薩的事,觀音佛子是有何因緣,才名叫觀世音呢?」具足了一切妙相的世尊便也以韻文回答無盡意菩薩:「你且聽我說觀音菩薩的德行,善於應四方各地的求救者的要求,他發出宏大的誓願深得如海一般,所歷劫數之多是不可以思議。他服侍過多少千億的佛,已經發過了極大誓清淨的聽願。我現在為你簡略說明,如果你身聞到他的名字以及見到了他的法身,能念念不忘而不空空錯過了求法的機會,那麼你就能夠消滅掉所有的苦惱了。
注解:「妙相具」世尊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福慧俱滿,萬德莊嚴,故曰妙相具。
「我」無盡意之自稱。然一切法,佛說無我,今稱我者,凡有四種:(一)凡夫遍計(二)外道宗計(三)諸聖隨世假立賓主(四)法身真我。今所指者,既非外道妄計之我,亦非凡夫妄執之我,乃深達八自在之我。非我非無我,而隨世假名稱為我也。
「佛子」指觀世音菩薩而言。聞佛宣說勝義妙法,從教起行,由行入觀,決定得無上覺道,紹繼佛位,是名佛子。
「善應諸方所」菩薩悲智廣大,誓願宏深,尋聲救苦,靡所不及,苟眾生持名莫辍,必能感應通文也。善應諸方者乃是以不動真心垂形三土,感應群機,無剎不現也。
「弘誓深如海」廣普之緣謂之宏,自制其心名曰誓,其願廣大,無有邊際,故曰深如海。無量壽經雲:「發斯弘誓,建此願巳,一向專志,莊嚴妙土」。
「歷劫不思議」歷者經也。觀音現化歷塵沙劫,玄理深妙,事跡希奇,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故曰歷劫不思議。以所歷之時長,故所侍之佛亦多。而一一佛前,應發清淨大願,始得真智遍拔眾苦,方能應身普度一切。聞名則稱聖號,口業械也。見身則禮慈容,身業械也。心念不空過,意業械也。
「諸有苦」三業歸依,六通垂化,有求必應,無感不通,所以十方世界,隨類現形,六道之中,濟諸有苦。諸有者,三界輪回因果之苦報也。三界,總謂之三有,九有,二十五有等。欲、色、無色是為三有。欲界五趣雜居地,及色界四禅,無色界四空,是為九有。言二十五有者,開欲界為十四有,謂四惡趣,四洲,六欲天。閉色界為七有,謂四禅天,及初禅中之大梵天,並第四禅之淨居天與無想天。無色界四有,即四空天。
講話:普門品所以要列偈頌是為了對尚未徹底明了的人,或是在長行說了以後或是說的中聞趕來聽講的人而重復再說一遍。
「偈」在梵文中叫做「伽陀」。頌是譯語,表示用偈語來贊歎之意。此處含有菩薩贊美佛德的歌頌之義。頌有諷頌和重頌兩種,前者是諷贊,後者是重說,但前後均有照應。
首先是無盡意菩薩以偈向釋尊發問。我們先來分析妙相的意義,按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三十二種變通的姿容,如加以細分就成為八十種類。
說起姿容重要性很大,從面相可判斷人的善惡,依骨相可占卜人的運命。形像往往代表了人的心,心是人形像的本源。因之心中丑惡的人,形像上決不會表現出十足的美好;所謂形於內而必發於外。心中常存邪惡之念的人,其相貌也必定是丑惡。例如無論多美的美人或如何俊俏的男子,當他們發怒的時候,他們的容貌是決不會好看的。反過來說,心中清淨的人縱令是貧窮,但其表現即必然是文雅。所以說形像是心的反映。
倘若人只有形體而無精神,那是所謂「行屍走肉」。表面上裝飾美麗可貴的璎珞,卻心不守捨,也就等於徒然。在這一世界中,人往往祗著重於一方面,卻輕易地忽略了另一方面。
佛能具有此等妙相,決不是偶然的事。佛的心無論何時都如明鏡一般。因為這樣,佛的姿容便也時時呈現出無比美好的形像。換句話佛,佛是因為能慈悲忍辱,同情心深重,滿懷像美無疵的心境,故此能表現出好相來。心美的人,不論經過何等的星霜,多久的歲月,他的美不會褪色,反可煉出美的光明的極致!
妙相之意就是說明釋尊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證明釋尊的功德圓滿,願行具足。
其次無盡意菩薩又向世尊發問,這佛子是以什麼樣的因緣名稱為觀世音的呢?
佛子的意思當然指的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本來是續佛慧命,繼承佛位的。按佛子的字面來說凡是佛的種子成熟都稱做佛子,因此只要我們能夠持有淨信,就可以被稱為佛子。淨心是指的佛心,佛心應是如何的呢?觀音經說:「佛心是大慈悲。」不過,慈悲心也是有大小之分的,比如父子師弟夫婦的愛是屬於小的范圍,而佛的慈悲心則是包括一切的大慈悲心,可說是無限大。
佛以偈言答覆說:「觀世音菩薩的行為是處處應各方人士的方便,是有求必應的!」這是說觀音的行為,即是一心三觀的妙智之力。三觀是空假中三者,天地間一切的萬象都是由這三方面來觀察;空觀、假觀、中道觀三者謂之一心三觀。
認為一切都是無有的觀法即是空觀。一切的姿態形狀,莫不都是由心觀察的偽像而已,其實相乃是定的。其次由外面來觀察的形像謂之假觀,即是由因緣和合而現出來的假相,也即是一種假相的世界觀。至於中道觀即是心與形、物資與精神,有形與無形皆是不即不離一而不二的世界觀。即是不編於任何一面的觀法。
雖然有三種觀法,但是從根本上說都是一心所現,不過是由一心而現出來空、假、中三者,此即所謂一心三觀了。觀世音菩薩就是用一心三觀的觀法來觀察一切,所以一切都是融通自在。
凡夫常常被目見、鼻嗅、口利、耳聞等等的觀念所系縛,於是凡耳目口鼻達不到的境地,就認為是假、是定、其實這只是順著五官觸物的習慣,被五官所囚了的心境,反而把真實放棄了。
因此我們不能僅憑肉眼,進一步應該要打開心眼,那就是要學觀世音菩薩以一心三觀的妙智力去觀察世間。所謂「觀」也就是悟,以冷靜的心來觀看而不是用肉體的眼來觀看,這一層的認識關系是很重要的。
觀世音菩薩以此妙智之力,在觀察事物的同時,還要立即加以施行,也就是拔苦與樂,應病與藥。使眾生都能免除七難與三毒。這是觀世音菩薩來到娑婆世界的本願。
觀音的行,是「善應諸方所」。方所可以看做是空間的場所,也可以看做是國土和方便土。觀世音菩薩無論是娑婆、淨土應乎任何處所表現出來他的本願。高處即應乎高,低處即應乎低,應眾生所求各種的願心,而自由自在地顯現和活動。至於活動的范圍,如以地球來說,在倫敦也好、印尼也好、德國也好,大西洋也好,太平洋也好,印度洋也好,沒有地域上的分別,任何的一角落都可以有觀世音菩薩的影子。觀世音菩薩的功德,可說是無處不照的了。
按照菩薩的意生身來說,是由心而生身,由念而生心,他能給予我們千變萬化的善報功德。所以念心是非常重要的。念心是把心放下,即是要除了一心稱名外其余什麼思想都不可有,心只要能確切把握一點,靈與肉的狀態沒有絲毫的空隙,也就是心可以遍及於全身。
澤庵和尚的「不動智神妙錄」中說:「系心如貓的眼目。滿滿無有余地。欲將我身置於靜止之處,必先將我身為心所取。心放置於身內,使其不向余處而行。但身心不能統一,皆是修行不夠。心是流動之眼,到處皆可達到。心如不收置於外處,則心處一方其余九方即感空虛不足。心如不置於一方則十方俱得說滿。」這說明了心的「實的狀態」非常的重要,萬裡「空是安的狀態,也就是大乘的極致。寒山曾經有詩說:「一顆水晶絕瑕翳」,全心透徹如明鏡止水,一點微塵暈昙皆無的空之狀態。這就是禅的境地。
釋迦牟尼佛的妙相在佛經中說得很詳細,現在概要他列表說明如次:
(1)足掌安平。
(2)足底網文如千輻車輪狀。
(3)手指織長(細長)。
(4)手足柔軟。
(5)手足缦網(手指足指之聞有網如缦)。
(6)足跟滿足不偏削。
(7)足背高美。
(8)[月+耑]如鹿王(腿肚子細纖美好)。
(9)雙手過膝(手特別長)。
(10)馬陰藏(陰部不外露,龜縮入內)。
(11)身縱廣(身體縱橫平均)。
(12)毛孔生青色(全身毛孔皆生青色之毛向右上旋)。
(13)身毛上靡(身體之毛向上生)。
(14)身金色(身發金色之光)。
(15)身光各一丈(身體光明發出周圍及於一丈)。
(16)皮膚細滑。
(17)七處平滿(兩足足掌、兩手掌、兩肩、頂正中七處皆平滿)。
(18)兩腋滿(左右兩腋不凹)。
(19)身如獅子(身有威嚴)。
(20)身端嚴(容姿端莊完整)。
(21)眉平滿(兩眉之肉豐滿平均)。
(22)四十齒(齒有四十枚,比普通人多)。
(23)齒白齊密(齒白而細)。
(24)四牙白淨(當門上下齒牙特別白淨)。
(25)頰頤如獅子(兩頰肉豐滿)。
(26)咽喉津液得上味(口中常有清香之味)。
(27)廣長舌(舌廣而長可以覆下顏)。
(28)梵音深遠(聲音優美而深遠)。
(29)眼色如金睛(金色之眼)。
(30)眼睫如牛王。
(31)眉間白毫(眉間有白毫)。
(32)頂肉髻成(頂肉隆起)。
以上是說明釋尊的三十二好相。釋尊長行菩薩之道,所以才有成佛的結果。也就有和常人不同的好相。這就是孔子所謂「形於內而必發於外」。
任何人若據自己的進德修業,其人相也必自有變化。
精神生活豐富的人是體得了安心立命之道,也就會具備了使人起畏敬之念的好相。是以釋尊有這些好相,是當然的道理。
因此我們要想示現出觀音的妙相,惟一的辦法是培養崇高的宗教生活,笃行如實的精神生活,從真實修養中去體現表顯,這一志向便是自身觀音妙妙方的開發,進而才可使觀世音的木體和力用,當處即得以表現出來,才可使建立起平等無類信仰生活的契機!
如此自身內寸心得以開現觀世音菩薩的體用,對森羅萬象的宇宙一切,就當以無限的慈愛之心去對待,無論是一草一木一粒一滴,只要是存在於天地法界的東西,都認為為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務使合乎真生命的正當活用,然後始能發揮偉大仁慈的力量;果能這樣的生活,就是真正的佛子,也就是真正的菩薩。
其次是說:「弘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所謂弘誓又可以說成是願念,一切菩薩都有誓願;而此誓願並非單是坐禅修業或解明佛理,主要目的是以實際濟度一切眾生為著眼點。菩薩是為渡世而生,這就是誓願的真義所在。
這個誓願又分為「通願」和「別願」兩種。通願是共通的誓願,別願則是佛的一切誓願。
比方說釋尊有五百種誓願,阿彌陀有四十八種誓願。各有各的特色。又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二種,藥師如來有十二種,這都是個別誓願的例證。
我們都是佛弟子,都是菩薩的化身,都有共同的誓願,那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這是一般佛子皆時唱誦的四弘哲願,就是通願。不論參禅、公案、學問、業務等等莫不是以四宏誓願為骨干。不然,佛教的精神是無法表彰出來。
眾生數量之多誠然是無量無邊,在這無量無邊的眾生當中,如不能盡數濟度,則我的誓願就不能算是達成。煩惱是由一點的無明滋生出五欲三毒的八萬四千煩惱,這些存在著的無盡煩惱,如果不能斷盡,就不能說是達成誓願的目的。法門無量,是指宗教的學問是廣闊而無邊際,必須下一番功夫去深入,去研究,而後才能豁然通達,那麼我就要立誓去深入。佛道是至高無上的實到,欲達到這真理的極致,必須以最大的決心最真懇的大願去成就它。四宏誓願換言之是為了要達到四種目的:度眾生、斷煩惱、入法門、成佛道。怫法如大海,愈入愈深,愈進愈廣,真是歷劫千萬而不可思議。
欲使一切眾生悉皆成佛,宛如人生是在渡海,由迷的此岸達到悟的彼岸一樣。而這過渡時期的導師,正是觀世音菩薩。菩薩為濟度我們,犧牲了自己的佛位,而一心要教化眾生使之成佛,這是觀世音菩薩的誓願。所以釋尊曾贊頌觀世音菩薩說:「侍多千億願,發大清淨願。」
以上是說明了觀世音菩薩的行願,下面卻說明菩薩的功德利益。
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意,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這段大意是說,我再向何大略說一下,對於身口意三業的一致是一刻一剎也不能把心念空過,能這樣才能滅卻一切的苦惱。
心念要誠,所謂「至誠格天」,人和人交往,以至誠相待可感動對方。祈禱就是誘致誠心的重大關鍵。世事如祈禱,以清淨祈禱的心來處置任何事情,沒有行不通的。誠心是感通的道路。我們應抱至誠精神、一心不亂地去作事,就能顯示出信仰的光輝;甚至火不能燒、水不能漂,一切災厄遠離,轉危為安,可以高枕無憂,可以無掛無礙,度過人生的大海。是以我心必須要做到:
「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
這就是說要我們行住坐臥二六時中,隨時體得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大智慧心、大勇猛心來實說身口意三業。我們能體得此等心,就可以活現出信仰是生活的微妙境來,正因如此,早睌都是以愉快的心情感謝的心裡安然渡過漫長的人生歲月。一切宗教與信仰,若不能做到這一步,就不能稱為有信仰力的宗教。關於這點,在現世中持有功德的觀世音菩薩的面目,實在是發揮了赫赫攝人的光彩。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
釋義:假使有人對我興起了陷害的念頭,把我推落到大火坑裡;只要我能誦念觀音聖號,就能發出不可思議的力量,使反坑反而變成了水池。或者是被漂流在大海上,遭受到龍魚諸鬼的魔難,只要誦念觀音聖號,就能發出不可思議的力量,海浪也不能淹沒我。或者站在須彌高峰的頂上,被人從後面推墮了下來,藉著一心誦念觀音聖號的力量,就可以像太陽虛懸在空中那樣被一種不可思議的神力托住在半空,而不致墮下摔死。
注解:「假使」設或之辭。
「巨海」即煩惱的大海。龍魚諸鬼難,可比方做愛欲的波濤,愛欲的波浪起於煩惱的大海。所以若人沉淪在愛情的溪淵,必然招來許多的痛苦。
「須彌山」梵語正音曰蘇迷盧,譯曰妙高;於香水海中,上高三百二十萬裡;其峰巅,即帝釋宮殿之處。虛無形資,空無障礙,故名虛空。此處是指的高山尖峰之意。
講話:「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
這一段是說假如有人興起了害你之心,趁你不注意的時候,將你推落大火坑中,你的性命難保的時候,只要你能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就能仰仗菩薩的神力,剎那間化火坑為蓮池,使你獲救。
實在來說,有宗教信念的人對任何感受是與普通沒有信仰心的人不一樣。比方說有人對我起了害意,被我知道,卻仍然能絲毫不動嗔念,於此可見我的謙讓容忍的美德,這就是自他淨化的大方便法。君子道人之長不道人之短,特別在用人行政方面,要注意到用其所長,補其所短的道理。世間的事不能只顧到一方面的解釋,必須要雙方兼顧才是。所以對人要顧慮到他的長處和短處,就不致有偏頗的心。就拿他人擬加害壓迫於我說吧,他所以要加害是對我不明而起,也許彼此之間有了什麼誤會而引起,所以我不要以暴力來報復,要以懷柔政策來對付他,所謂「柔能克剛」是一種修養的力量。
什麼事都能泰然處之不懷一點嗔念,這完全是信仰功夫的深到所致。從前有一位日本女詩人蓮月尼,有一天睌間迷了路,不得已在某村的一家住戶求借一宿,那兒知道那位主人看她是女流之輩,又是獨身夜行,恐怕惹出什麼是非,不敢留她。因而拒絕了她。她無奈祗得一個人在朦胧的夜色下像幽靈似的漫無目的前行,後來到了一株櫻花樹下,在那兒瑟縮著度過了寒露侵襲的一夜。她曾因此作了一首詩:「朦胧月夜花下臥,聊以償我無宿情。」她雖是被人拒絕投宿而並不起苦惱,如不是戶主的無情,她又怎能完成那風雅的詩句?像她那樣的心境,就是宗教心的寫實。
經文中的大火坑譬喻是人的嗔恨、嫉妒、憎惡、迫害的心的總和,然而觀世音菩薩的法力像是洪爐能包容一切嗔火,菩薩能以性火真空的妙方來救度世人,使火坑化為池,免去火災之厄。
「或漂流巨海」是說乘船在大海上忽然遇到了風災,船翻人覆,跌進茫茫的大海中,這是何等可怕的一幅景象!其實,在精神方面來講,巨海是比喻我心原是一個貪、嗔、癡煩惱無盡的大海,真是龍蛇混雜,痛苦不堪。就像是在汪洋大海之中遭受到毒龍、鳄魚一切可怕的災難,如果不能化痛苦為清涼一定要被折磨得失神、發瘋、送命,試以今日社會有多少人在愛欲大海浮沉下自殺、他殺,命案層出不窮,足可佐證。一旦我們有了那樣生命交關的災厄時,只要能稱念觀音聖號,那麼身口意三業就一齊被菩薩的神力攝引,世上一切風波必可安然渡過,縱令被卷到海底深處也可藉神力重浮出水面。這也就是說,凡夫貪戀迷執,沉墮愛欲深淵,菩薩洞明一切,破除愛執,為我們啟示了生路,只要有信仰菩薩的真心,自然可捨死路而就生路了。
「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關於須彌之意,以前已解釋過,這裡再簡單說明一下。
西域記中說:「蘇迷盧山(即是須彌山)由四寶合成,在大海之中。所謂四寶一面是瑙璃,一面是黃金,一面是銀子,一面是玻璃,是世界上無比之高山。」這是事釋的說法。倘以理釋的觀點來說,須彌山峰即是心的頂點。換句話說,是精神的最高處。我心是迷,佛心是悟。因迷之故心中充滿了強情自滿,剛愎自用,但如果一旦良心發現,心一啟悟,則我心就可處於須彌山的頂點,也就是達到佛的悟地。所以迷心和悟心都源於一心所生,只要以真心觀察,用覺悟之眼去體解物的極致,就不致著迷。
如果我們本處於最高頂點的良心被人誘惑而墮落,這就仿佛人站在高峰被人從後推墮懸崖的一種譬喻,細究其因,仍然是因為未能識破悟的真谛,才會受誘而動心。人的心有善惡的兩面,這善心和惡心並存而在內心的底裡矛盾的斗爭著,往往意志薄弱,禁不起外境的惑力,使善心隱沒惡心生起,這就是把悟心轉成了增長我慢的迷心,亦即俗語所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要使道心恆存悟心永在,這就要藉佛菩薩力量的輔助,猶如一個中學生的求學還要依靠父母經濟上的濟助扶持。因此,我們不難了解被惡人推墮到深淵不是無故的,仍然是為了自心有了惡心的根蒂,也就是有我慢心和我執心,才經不起惡魔的慫恿,意志不能堅定,感情顯得脆弱,招致外來的失敗。要把內在的惡心的根蒂全然摘去,這才是一勞永逸的上策;這就不得不朝真理的方向,稱念觀音聖號攝理我心,於是我心似午日當空,我身恆住在大妙光燦的虛空之中,光明如佛。這也就是「如日虛空住」這句偈語的精神意義的解釋。
「爬得高跌得重」,這是一句俗話,這句話體味起來很有道理。一般人都有攀上的心理,可是一旦登上了高位,財高勢大,就得意忘形,起了傲慢之心,把別人都看不在眼下,養成惟我獨尊的意念。但驕必敗是自古明訓,這就是被人攻擊遭人誣害的起因,一旦被人從高位上推落,那時的光景,是同情的人少,「打落水狗」的人多,所謂「錦上添花世上多,雪中送炭世間少」,越是成功的人越受不住失敗,很多人在破產了失敗了的時候百計無著,就祗得走上人生最後一條路──滅亡。一個人所以要想得遠,想得長,不可近視,不要勢利,要切切實實檢討自己的得失,時常保持明白世事而不執迷,潔身自愛,就可以脫離被人誘惑、誹議、謀害的危機,所謂「明哲保身」,有了事先的徹底覺悟,不必到後來悔之已晚的苦楚。
恆持誦觀音聖號,相信佛法無邊,回頭是岸,心就有了著落,任它海嘯山崩不能動搖此心,就可以斷除所有的煩惱,而心可如太陽安住廣大的虛空中,海闊天空任意暢游!
【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鹹即起慈心。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扭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釋義:或者被惡人追趕,因而墮落到金剛山下;如能稱念觀音聖號,就可仗了菩薩不可思議的神力,身體發膚甚至連絲毫的損傷都沒有。或者被怨賊仇人圍困住,各人拿著刀杖武器企圖加害;如能稱念觀音聖號,就可仗了菩薩不可思議的神力,使他們忽然起了慈悲憐愍的心。或者遭遇到國王的苦難行將殺頭生命完結的時候,如能稱念觀音聖號,就可仗了菩薩不可思議的神力,使刀能作一段一段的斷作幾截。或者不幸被關了起來,在牢獄裡鎖著,連手铐腳鐐都加上了,如能稱念觀音聖號,就可以仗了菩薩不可思議的神力,解脫枷鎖而得釋放。如果有人用咒詛符藥種種毒害方法要加害我的身體,只要我能稱念觀音聖號,就可以仰仗菩薩不可思議的神力,使害人者還報應在他自己的身上,我不受到絲毫傷害,他卻食到自作自受的苦果。
注解:「金剛山」梵語斫迦羅,於須彌山外,高六百八十萬由旬,縱廣亦六百八十萬由旬。彌密堅固,金剛所成,任何物不能破壞它。鐵墮猶碎,人墮不損一毛,可見觀音慈護的力量,真正不可思議。
「怨賊」可分為從外來的盜賊以及心中之賊。外來盜賊終是少數,而心中的怨賊卻是長久盤據己心,其數有八萬四千,各各持有利刃,欲奪我們清淨心中的功德之寶。那怨賊的主人翁,就是我執我見。如把這我執我見打破住於平等的大慈悲,怨賊即會被慈悲心所感化。正如菜根譚一書上說的:「見聞覺知是內賊,情欲意熾是內賊,此主人翁惺惺不昧,則化賊為家人。」
「王難」在過去專制時代時,法律是國王的法律,觸犯法律將要被殺,就叫王難。
「釋然」是解脫的樣子。
「解脫」就是得到自由自在的境地。
「咒詛」是要加害於人的行為,或是祈禱惡神降災,或造稻草人射殺,或畫符焚燒,這都是咒詛。
「諸毒藥」凡是服而傷身的名為毒藥。諸毒藥,指其多數。離間他人,中傷他人,可以說比毒藥還要利害。但其結果是自身受報的。咒詛人的結果,也是一樣。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就算是有人嫉妒我,離間我,中傷我,而我自己安守在我應守的本份,一點也不為這種境界動搖,住於平等大悲的信念之上,積忍辱的功德,則決不會因此受累。
講話:在高高的「金剛山」頂被惡人推落,金剛山是堅固無比,任何物不能破壞它但觸之卻要粉碎,而我只要誠心誦念觀音聖號,竟然不會損及一毫,這自然是不可思議,可見菩薩的大威神力世上無可正敵了。但此處所說的惡人並不是忽然之間出現,仍然是存在我人的心中。這惡人就是指的心中八萬四千煩惱。我們在社會上所得的地位名譽金錢以及一切財產,總是心忖不能安穩惟恐一旦失掉。所以說墮落,是比喻從高位推落了下來之意。要想保持地位財產,就要善持己身,善治己心,把財產靈活的使用,發揮財物的真價。
人生在世,免不了有冤家仇人,有的是無意中得罪而不自知,那麼,當冤家賊人存著惡念要加害我時,如果自己有了恻隱之心,具備佛菩薩的慈悲心腸,用感化的方式,使對方幡然憬悟,這就是化敵為友,引入正道。惡人不是生而為惡一世為惡人,只要覺悟改過,可以變為好人,所以世間應無真正的惡人,也就沒有絕對的惡,原來所謂「惡」是完全懸於自己的方寸心中。所以要確切把握住精神的力量,從稱念菩薩聖號中去求取精神的自覺,那麼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足令我恐怖,我就可泰然自在的生活,獲得解放的逸趣。
這裡介紹一則日本佛教的故事趣話:
以前日本的武將大都皈依佛道。武將伊達正宗便是雲居禅師的皈依弟子。
雲居禅師是當代無比的高僧,不但道德高尚,體力也勝過常人。當他雲游到美濃國青野之原地方,遇到了強盜攔路搶劫。強盜們把他四面八方團團圍住,頭目便很不客氣地向他喝道:
「喂!和尚!這是你的運氣不好,沒有什麼可說的,快把衣服脫下來!」
雖然他那樣威脅的口吻,禅師聽了卻微笑的作答:
「好吧!你們想要什麼就請拿什麼吧!要我的法衣嗎?可以,要我的雨帽嗎?可以,要我的錢袋子嗎?可以,甚至要我的身體都可以。但是只有一樣東西,你們是無法奪去的,也就是想拿也拿不走的,就是我的精神力量。當然你們人多勢大,拿了刀劍武器想要霸占什麼都可以,要索取我的性命也不難,可是我的心你們拿得去嗎?如果你們明白這一點,來吧!請你們動手!請隨便吧!」
禅師說完了以後,就坐在現場不動,這些窮凶極惡殺人不貶眼的強盜們說也奇怪,竟然被禅師的正氣所攝服,因而沒有一個人敢下手的,後來他們就向樹林裡隱沒了。這就是禅師的精神力量,制服了強盜們的邪念。
這樣的例子在中國元朝時也有,如佛光國師在溫州能仁寺駐錫時,遇到番兵來攻,那時所有寺眾都逃得不見一個人影,惟獨國師獨自坐在堂上,番兵入來以後用大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國師卻泰然自若作歌說:「乾坤無地卓孤節,喜得人空法空亦空,珍重大元三尺劍,電光影裡斬春風。」番兵攝於他的氣魄,也難於下手,就迳行引退。這都是說明了根據正確的信仰,把握住絕對的信仰境地,靠著信心的體現,發揮凜然正氣的力量,這種作用在儒家所謂「富貴不能YIN,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佛教來說,就是大雄、大力、大無畏的精神和觀音的威神力量相等,有了如此的力量,自然可排除任何艱難危險,而不致損傷一根毫發。
由是可知,依據精神力能免除怨賊之難,是一點不假的。怨賊是在我們心裡築巢作祟,不論是如何的迫害,歸究起來,是我們容受的一念的定力如何,是恐怖呢還是臨事平靜無所畏懼呢?
古時候,日本江州有一位叫慈門尼的尼姑,一天夜裡忽然發現一個強盜闖進了她的禅房,就站在自己的床頭。她並沒有一絲害怕的表現,反而很泰然地,用了一種像是對鄰人說話一般的口吻說:
「你到人家家裡來偷東西,一定是為了生活所迫吧?天氣是這樣寒冷,你身上卻穿的那樣的單薄,肚子必然空著還不曾吃飯吧,空腹就會更覺塞冷了,我這就替你去弄點吃的給你,好吧?」
說完以後,她自自然然地進入廚房端出了飯菜放在強盜面前溫和地說:
「吃吧,不必客氣,你不要不好意思,等你吃完了,你要拿什麼就請你拿去!你可知道出家人是身無長物,庵裡的東西你需要的都可以拿去。不過──」她停頓了一下,加重語氣繼續說下去:「我奉勸你的,是你的年歲很輕,身體又那麼壯,固然你是為了貧窮才出此下策,可是如果被官廳發覺了把你捕捉,不但你本身要受到囚禁刑罰的痛苦,你的家人也被你連累了,一念之差,心迷本性,弄得身敗名裂,遺臭社會,值得嗎?為你家人親族著想,做了這一回後,切莫再做了。若是你能聽我的話,無論你要什麼我都可以給你,如果旁人問時,就說是我送你的好了。」
仿佛是父母教誡兒女,諄諄誘之導之,強盜呆呆地楞在那兒,不但不能發出一語來威脅她,反而被她的溫情感動,流下了悔悟的眼淚,終於覺悟前非,恢復了人性的真面目。
雲居禅師,慈門尼都是以佛心對付盜賊,卻使盜賊的心感應道交,由嗔心轉而為佛心,後來成為善人。故此,對於欲加害我身的人,我反以大慈悲心去接待,就顯出了觀音的妙智力,這就是:「念彼觀音力,鹹即起慈心,」的意義。
說到「刀杖難」和「王難」,這是在長行裡所說的第四難。現在舉出一段故事以供參考。
由大聖釋尊到達摩大師一共是二十八代祖師。其中有一位獅子尊者,他是因為罽賓國王而喪命的。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罽賓王是一位有名的暴君,有一天他問獅子尊者:
「聽說你已得道,得到了一切真實未曾有的悟境,是真的嗎?」
「誠如君言,我已得一切法。」獅子尊者回答。
「不錯!這是很有趣的,你既然體得了一切真實未曾有之法,當然可以了脫生死,生死也就自由自在了,是嗎?」
「是的,誠如君言!」
「好吧,你既然不怕死,那麼我要你的腦袋,你沒有什麼異議嗎!」
這實在是暴虐無道和沒有知識到了極點的君王,然而他的話卻並不使尊者吃驚。獅子尊者平心靜氣地說:
「這是很容易辦到的事,我對生死問題並不介意,生而何歡死又何懼?況且我是一個無名之輩吧了,您既然要我的腦袋,請吧!」
說罷自動把頭伸向王的面前。殘暴的罽賓王起初猶豫了一下,接著,果然拔出腰佩的刀,一刀砍下了尊者的頭顱。
這段驚心動魄的故事是獅子尊者的法難的記載,性根修持如玉的人自然置生死於度外,一切只按個人的信仰去做,他們是無所畏懼的。這也就是為真理而奮斗,不惜犧牲來貫澈自己的信仰,這樣的果毅勇敢,就是金剛不壞的力量。
日蓮上人在龍口將要被斬的時候說:「如果以法華經能夠代替這個丑的頭,實在可喜呢!」他走進了刑場,但因有信仰的力量支持他,一無所畏,利刀卻不能傷害他。
精神一到何事無成?所以一心稱名觀音聖號,以觀音的神力使我心充沛著無畏的勇氣,可免厄難,又得到安心立命,這就是孟子所說大仁大勇的胸襟。
枷鎖之難前面已解釋過不再重復。以一般眼光,每個人的表面上是自由的,手和腳也不曾被綁住可自由隨意活動,可是事實上我人的心,受了八萬四千煩惱的羁絆,那裡來的自由呢?煩惱妄想不斷,痛苦層出不窮。要想獲得真正自由,當然只有斬斷煩惱的束縛,使我們能得任運自在的境涯,這就要對我心的當體好好下一番功夫。
我們反省一下,看是不是事實上是如此:一個有名譽的人,被名譽的扭械束縛住了;一個財主,日夜感覺財物把他的心系縛住了。同樣地,貧窮的人被他困苦的生活絆住,惡人被他自己的罪行囚系住的痛苦……,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說明我人在世是何等的不得自由,因此人不但是受外界環境的牽制,更受內心執著事物被心囚系的痛苦,確實是很不快樂。
縱令是得到了開悟,而此時心卻被悟所囚,仍不免受到悟的扭械枷鎖。這便是去了迷卻又背上了悟,仍然不是完全的自由。故此真正悟道的人,決不拘泥於悟。真正體認了佛的境界,心是不為任何外物執著,即使是內心也是一任自然,如風雲野鶴,悠然自適,別有一番天地。
從前趙州和尚和某一僧人問答。某僧人說:
「一物不將時如何?」
和尚說:「放下著。」意即將一切捨棄。僧人又問;。「既是自己一物不將來,既無所持又何有捨?」
和尚不動顏色,忽地大喝一聲:
「既放不下,就擔起來。」
這意思說如果沒有可捨之物,那麼你就把那無可捨之物一並擔回去吧!
所謂真理之極致,即是無語無說,即令是可以論判的性質也一並取消了。去我見,除執著,則一切歸於寂靜平和。學佛的人不執著於任何事物是得到安心的初步步驟。
扭械枷鎖的所以發生,是因為心被物所縛,古聖有言;「能不凝滯於物而順世之推移」這含義是要我們不可執著,悲觀失望仍然是從執著中來,心要像水珠落在盤上不停滯於一處,才能任世間之推移而得自由自在的作用。無論學者、政治家、藝術家、科學家或任何行業,如果固執舊有的見解,蔑視新的學說,新的施政,新的藝術,新的原理以及一切新的處世做人方法,那一定是要落在時代的後面。
所以,我們求知,不能僅注意到文字上的解釋,還得要切實把握內在的真實。這內在的真實是有依據的,依據什麼呢?就是信仰。為了堅持信仰不變,體得大道,必須時時刻刻誦念觀音聖號,體會其中三昧,這樣就能完全地接受真理而獲得真理。這點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當我禮拜供養佛時要起極度的敬心,並且要保持以佛之心為己心的態度。
當我們稱念菩薩聖號時,一切行為,一切思考都要以觀音菩薩的大器大根的規范為依據,使我心與之契合,以身實踐力行,這樣就構成免除厄難的因素,我心的扭械枷鎖就都能悉數斷除,使精神也好肉體也好都能得到真正自由和解脫,在生活上自然也就到達了安樂的境地了。這就是「釋然得解脫」的真義所在。
現在說到「咒詛毒藥難」的一段。
所謂咒詛,是自己的欲望不能達到,因而起了極大的嫉妒詛咒他人,想陷人於不幸,這就是不人的一種心的迷惘所致。但是詛咒不但是不靈光的事,而且是極度自損了人格。偏狹和自私的觀念是造成詛咒的根由,但是仍然是受了心的束縛才會產生偏狹自私種種不正常的心理,如果沒有執著心,就不會如此了。
用咒詛的方式去害人,實在是一種落伍的愚蠢行為。但這樣的行為卻很普遍,往往一不小心就會犯上這樣的罪惡,以善惡來比喻,善好比是登山,上坡是吃力的,但惡猶如下坡,確是十分容易,這是要警戒的。
用惡口詈人讒謗是要受相當果報的,何況更以毒藥害人,這樣的罪惡是無可恕宥的。
如果有人以毒藥害我,我便要一心稱念菩薩聖號,如四十二章經說的:「惡人罵人如仰天而唾,唾不及天,還及其身」毒害人的是難逃法律的制裁因果的報應。因此深信觀音菩薩的人,無論一舉手一投足,都能與自然的妙理妙法契合,所以對我加害的人不但沒有辦法害到我,還害到己身。這是觀音冥護顯益的緣故。
觀世音菩薩和我人利益關系大別有下列四種:
一、顯護顯益。是對觀音菩薩的加護,信者立即感到利益。二、冥護顯益。是雖然受了觀音的很顯然的利益,但是本人不曾覺悟。三、顯護冥益。是並不知道觀音菩薩的利益,只是一心信仰觀音菩薩的加護。四、冥護冥益。是受觀音菩薩的保護和利益,而自己不明白。不用說人人希望顯護顯益的第一種。
「還著於本人」這句話的用意是說,我們人不可以存有一絲一亳害人之心,否則害來害去,害到了自己的身上。
蘇格拉底說:「知汝本心」。迪卡兒說;「我思故我在。」這都是谛觀自己純真之心及其作用。本心倘不能清徹,自然落入了種種的煩惱妄想,得不到平安。「還著於本人」的本人應解作本心,就是說同到本人真正的心地。
總之,勿存害人之心是最要緊的事。俗語說得好:「咒人有兩穴」,咒詛他人必然受到他人的還擊,於是孤立無援,不容於世,將來受到淒慘的下場。但如能悔改前非,恢復原來本性,就又可重新受到別人歡迎。思想家佐籐一齊說過的名言:「以春風接人,以秋霜自誡。」是曉喻世人要以善為作人的根底,不論處於任何地方任何時間任何環境,愛他人的心不可無,甚至人欲害我,我不恨他反而愛他,對於自己的行為要時時檢討和反省,惟恐有一點錯失之處,能如此,就可化人生的丑德為善良,使我們快樂地共同生活在淨化世界中。
【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蚖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燃,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
釋義:或者是遇見了凶惡的羅剎和毒龍惡鬼等等的魔難,如果誦念觀音聖號,那麼仗著菩薩不可思議的神力,那時他們全都不敢加害於我。倘使遭到凶惡的野獸包圍住,露出了它們可怕的鋼牙利爪,如果誦念觀音聖號,那麼仗著菩薩不可思議的神力,他們就很快的跑開到其他的地方去。倘使遇到了蚖蛇和蝮蠍等毒蟲,它們吐出來的毒氣像煙火一樣的燃燒到我們身上,如果誦念觀音聖號,那麼仗著菩薩不可思議的神力,它們就會順著聲音自然地會回避他去。倘使遇到了大雷雨並且閃電,落下了冰雹以及不停的大雨,如果誦念觀音聖號,仗著菩薩不可思議的神力,就會相應地即時雲消雨散。
注解:「羅剎」解見前長行文中。
「鬼」是希求之義,希求是乞求的心,所以「貪」就叫做鬼。除了貪鬼之外,還有一種無明鬼,無明即是愚癡的心,又叫癡鬼。這都是妨礙我們善事的障害。
「毒龍」(本生)智度論十四曰「菩薩本身曾作大力毒龍。若眾生在前,身力弱者,眼視便死,身力強者,氣往而死。是龍受一日戒,出家求靜,入林樹開,思惟久坐,疲懈而睡。龍法睡時形狀如蛇。身有文章,七寶雜色,獵者見之驚喜言曰,以步稀有難得之皮,獻上國王,以為服飾不亦宜乎。便以杖按其頭,以刀剝其皮。龍自念言,我力如意,傾覆此國,其如反掌,此小人物,豈能困我。我今以持戒故,不計此身。當從佛語,於是自忍,眼目不開,閉氣不息。憐愍此人,為持戒故。一心受剝,不生悔意。既以失皮,赤肉在地,時日大熱,宛轉土中,欲趣大水,見諸小蟲。來食其身,為持戒故,不敢復動。自思惟言,今我此身以施諸蟲。為佛通故,今以肉食,以充其身,復成佛時,當以法施以益其心。如是誓已,身乾命終。即生第二忉利天上。爾時毒龍即釋迦文佛是也。時獵者提婆達多等六師是也。諸小蟲輩,釋迦文佛初轉*輪八萬諸天得道者是也。
「惡獸」即是從我見我慢而生起的心理狀態,在眾生的心中,好像有銳利爪牙相爭的情形。尤其我們處在今日所謂是一個生存競爭的時代,宛然像有眾多的惡獸包圍著,人類互相猜疑欺詐,有一點機會就要排擠他人自己占上那位置,假若這時有人能念觀世音菩薩平等的大悲心,則四海之內,皆我同胞,如手如足,相親相愛,一切心中的惡獸和身旁的惡獸都會消滅了。
「蚖蛇及蝮蠍」蚖、蛇、蝮、蠍,這可以看作是一切毒蟲的總稱。蚖,亦名虺,體長二八許,土色無文,有劇毒。蛇類甚多,有蟒蝮等。蝮,體長二尺余,頭部三角形,頸細,鼻反釣,上颚兩旁有毒牙,中空如管,其根部與毒腺相連,人被嚙時,毒腺出毒液,由管牙而注入人體,體灰黑,有黑褐斑紋。蠍,蜘蛛類,形似蟹螯,體長五分許,色多黃褐,尾部有鉤,甚毒。前面的惡獸,是譬喻的大煩惱,這裡的毒蛇毒蟲,譬喻的小煩惱。小煩惱若不注意,漸漸而成大煩惱,其害與毒蛇毒獸沒有什麼不同。因此法句經中說:「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大惡本非大,由小而積成,若不輕小惡,則不致遭殃。」
「氣毒煙火然」這是說毒氣如燃燒的火焰一般──是形容蚖蛇蝮蠍毒氣的厲害,亦是形容人的嗔恚之火如氣毒煙火一般。
「尋聲自回去」是念觀音而起心中本自清淨的本性,把惡心一轉時,一切可怕的罪惡,就好像在草葉上的露珠,遇到朝陽生起,自然的就會消滅了。
「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這是說一個明朗的晴空,忽然湧起了一堆烏雲,雷聲隆隆,電光閃閃,冰雹降落,大雨滂沱,那一種境界是多麼可怕!我們的心和這個情形一樣,本來心上是沒有一點黑暗的,而光明朗照著,不料因一念迷雲之生起,被你我他之念亦紛紛而來,則嗔恚的雷鳴,忿怒的電光,貪欲的冰雹,自暴自棄的大雨,都來苦我們了。但是只要在這緊要的關頭,能持誦觀音聖號,心機一轉,雲消雨散,朗朗心空,無不清淨自在。
我們的力是相對的,觀音的力是絕對的而且平等。故將把持著的差別這顆心,一轉而向平等,即是把系縳於相對之心一轉而向絕對的,這就是佛教的根本第一義。
講話:首先講到惡羅剎、毒龍、諸鬼之難。在長行裡面已經說過羅剎是食人之鬼。所謂惡鬼,妨害善事,叫惡羅剎。
這一世界是猜嫉多端的社會,雖然是多行善事,但因世人魔難太深,亦難於補償。比方說某甲努力精進,結果便得到了立身榮達。一般人因此說是長官是他的同鄉才被提拔升遷,或說他的妻和某長官有姻戚關系,甚或說他平日是巧言令色收攬人心,對上應付的手段高明,才得到了這樣的高官祿位,像如此之類的誹謗不一而足,卻全然忽略了實際上他的精進奮勉,不但在我國如此,在世界各國亦是如此。這些個說人壞話破壞人的名譽的就是現實中的惡羅剎、諸鬼、毒龍,但若反省再三,這些又何嘗不是自我們心中生長。按精神上分析,心的半面是丑惡的惡鬼之像。平常我們畫鬼總是頸上有角、口耳破裂,毛發卷屈,毗牙暴出,手腳生長著,尖銳的長爪又腰間圍著猙獰的虎皮。實在是難看得很,實在說這正是心的丑惡半面的表現。又如我們繪畫地獄的景像時,有血池中受難的亡者,有上刀山的罪人,更有在油鍋裡熬煎以及剖腹穿腸,赤足火海種種惡者,一切可怕的形像都是反映出我們人的心理作用。所以人心可說是一種修羅之巷,充滿了憎惡之念,嗔恚之火,嫉妒之渦。無論男女老少莫不卷入這旋渦中彼此牙咬角撞,是眾生的真實當體,可憐得很的。即以街頭或畫坊掛懸著的美人像,或是剛刻店裡的裸體人緣,也正是美的背面表現出人間的丑惡,祗不過我人因愚昧自欺,不知也不去思想那反面吧了。
人間社會正像一個鬼畜社會,有許多鬼畜之道的人,充滿在社會的各個角落,表面上用文化的裝飾與設備,骨子裡卻是見不得人的。社會的文化似乎更昌明,而人類嗔恚之心、嫉妒之情以及憎恨的思想更形擴張。也就是說,毒龍惡鬼到處都充塞著,毒龍惡鬼就是存在我們的自心。倘使在我心湧現出這樣的毒龍惡鬼時,趕緊要「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即是我心現出了觀音的正義,由於觀世音菩薩即是代表正義的當體,是以內心邪念自然會消散於無形。就外界情況而言,無論如何妖怪變異,也都化作了我心之物,乃至抱有害心的人,也可以納入我的掌中。這就是欲加害卻又不敢下手的意思。這也就說明了鬼可以化為佛,毒龍可以化為天龍。於是一天四海悉成為佛的淨土,都能得達彌陀的世界。
關於毒龍之說,是釋尊在印度當時,猛獸毒蛇生息非常之多,每年加害於人數目是相當多。即以現代一九二六年的統計而論,被毒蛇咬死的人每年有一萬八千人,被猛獸噬命的有一千九百七十四人。其中被虎所殺的約近千人,被狼熊豹象鳄魚等猛獸所殺有九百七十四人。以英國統治的當時尚且如此,可見釋尊在世當時被害者更不知道有多少了。因此經文中時時舉出毒蛇猛獸的可怖,這決不是釋尊架空之論,而是以實例來說法。
一個人,一個社會乃至一個國家的存在,表面上往往受到種種的迫害災禍,如事象上的毒蛇惡龍等等出現,而內裡來說仍然是因有惡念妄執,怯於精神修養所致。在這一種場合,最好是誦念觀世音菩薩,既可防害於未然,亦可順化危害我們的敵人;這就是轉禍為福,改惡使善,化鐵為金,轉迷開悟的大道,一切的一切都是系於誦念觀世音菩薩的誠心。
所以歸究起來,倘若能夠真正一心信仰觀音之力,而誦念以恆,就可以斷除一切迷執,化迫害為幸福,這就是人生幸福的大道。而這大道是以智慧、慈悲、光明,及大勇猛心之母胎為基礎。實施此一基礎,可體現徹見我之本身亦即觀音菩薩之化身。所以念彼觀音力而得靈異之感應,其妙智即在於此。
釋尊弟子中的富樓那尊者,是一名素負盛譽的雄辯家。他經常把釋尊的說法廣向世間宣揚。有一天,他面對釋尊說:「從今以後,我想到無宗教之國,無佛教之地去弘揚佛教,請釋尊允准。」
釋尊立刻回答說:
「很好很好!你的願心很偉大!我十分贊成。但是有幾個問題要問你,像你所要去的地方,既是無宗教無佛教的地方大多是落後地區,人民缺乏道德觀念,多是凶惡浮懆之徒,你到那兒去傳道,一旦蒙受種種的迫害,將何以處置呢?」
富樓那說:
「如果遇到那樣的人,不論在何種情形下,我打算愈益精進的傳道。」
「如果用石頭瓦塊來打你,用暴力對你,該如何呢?」
「雖然是以暴力加害我我並不害怕,如果用石頭瓦塊那還好,還沒有拿刀杖,不過是一種恫嚇,一種予我磨煉的良機,我將感謝地接受。」
「那麼萬一他們用的是刀杖來威脅,又將如何!」
「我還是高興接受,因為還算好,威脅而已,並不是拿刀來殺我呀,我還是一樣感謝接受。」
「再進一步,如是用刀來砍你的腦袋,那時怎辦?」
「那我也不討厭,原來立志修道的人們,就是不離這觀察五欲肉身。有的人還要用刀子,飲毒藥自殺或用繩自缢,或跳樓斃命,何況他們用凶器殺我,反而使我從五欲的系縛當中脫出,我惟有更加感激和欣喜,很高興地去接受才是。」
釋尊至此露出欣悅顏色說:
「善哉善哉!富樓那!你的修道的精神很好,知道了如何去忍辱。只要你有決心和大勇猛心,確切不移的保持著它,那麼你一定可以充份的弘通佛法。你現在可以去化導那些地方的人們,使他們未安者得安,未救者得救,未入涅槃者得入於涅槃。」
富樓那得到了釋尊的許可,心裡非常歡喜。第二天他就向目的地出發了。在當年一夏之間就獲得了信者五百人,並且還建立了五百座伽藍。
我們須要仿效富樓那的精神和毅力去傳道布教。富樓那尊者信仰觀音的神力,笃念觀世音菩薩,在這大信仰心之前,毒蛇諸鬼種種迫害都可轉化為琢磨自己的基石,按信仰的觀點來看,這樣境地這種磨煉才是難能可貴的。
邪惡之念不是外來而是攀附我心,但若「念彼觀音力」心中之賊自然可除,使我們得到完全的自由的解脫。
其次說:「或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
從前,有一個名叫昙無竭的,他自小便出家做了沙彌。長大之後到了罽賓國,得到了梵文本的觀世音授記一卷。當時國內遇災難必定要念「觀音經」以求菩薩護持免難。
一日,他往捨衛國,在森林原野被象群襲擊,他急忙在曠野拼命逃奔,口誦觀音聖號不已,於是,不知道從什麼地方跑出了一頭雄偉的獅子,把象群驚散了。可是當他渡過恆河時,又遇到野牛追逐,他又誦念觀音聖號不停,這時候天上竟然飛下一只大鹫鳥,把野牛趕跑,使他幸免禍害。這就是被惡獸圍繞念觀音菩薩的神威引致,可以轉危為安,以菩薩不可思議的力量使獸群疾走他去。
但若從精神上的理釋,在我人心中每日不斷發生諸如象、虎、豹,狼、狐、貉等等惡獸一般的情緒,各各是銳牙利爪使我脫身不得,可是只要願力深宏信念堅定,無論外界內界的惡獸妄念不斷來襲,還是能一一克服它們。
「蚖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燃。」要知印度熱帶沙漠上赤足走路,往往會竄出毒蟲嚙人,在路傍被咬斃命的不知多少。有時委實也使人防不勝防。
南宋紹興年間,余干地方有一個姓周的女人,當她出門在路途上見到了三條大蛇擋在路上,她便悄悄地從蛇上面跨過去,蛇怒追她,把她纏倒地上,這時候有鄉人名叫龔黎臣的趕路過此見到巨蛇繞婦數匝臥在地上,他就高聲合掌誦念觀世音菩薩並持念大悲咒,奇怪的是蛇竟應聲回頭自行散去。以上都是事釋上的說法。
在我們精神境界裡,卻不知蟠踞了多少的蛇蠍毒蟲,試看像釋尊那樣的聖者,尚且要被提婆達多追逐狙擊,譬如不論怎樣的善人,但惡念卻時常纏縛住他,可說是一種現實的諷刺。所謂心中的毒龍,全是由貪欲、嗔恚、愚癡而起,一不小心,就要被毒蛇之心完全吞噬掉。
淨琉璃中有說:「此胸懷中,棲鬼棲神,非人、人非人。」人的心中不免有欲、惜、憎,愛等等之情,人被其囚縛,不但損人抑且禍身,結果是落得纏縛不自由和破身亡家的慘痛。
倘若我們見到人家做善事不由地嫉妒起來,我是看見別人顯赫而心不自在,這時炎炎的嫉妒之火就不斷在內心燃燒著,其勢至為猛烈。這正是所說的:「氣毒煙火燃」了。
要免除毒氣,使人家不討厭不憎恨我,我要有堅定不變的信仰心,那麼雖然處在毒火烈焰之中,或者是山崩了海嘯了,心卻要鎮定自若,安然不拔,任何外物亦不能侵犯,這是信仰的功效。
常常有些個人主義,大都流入了「利己主義」。這是說一切以自己的利益為大前提,別人如何可以不管。抱這樣極端的自私的人可說和毒蟲一類沒有多大分別。這樣的人怎麼會信仰宗教的呢?原來他們多半為了謀求自己的福報才來拜菩薩拜佛。與其說拜菩薩拜佛,不如說他是在拜金。他的信仰內容全是站在功利方面,像這樣表面也常到這間寺那間廟去參拜,內心完全以自利為出發點的人真是太多,信仰本來是最好的事,但是若拿出一元十元想要求得消災安祥發財幸運等等莫大代價的話,一方面是證實欲望過大,一方面等於向佛菩薩行賄,而靜等幸福的降臨,這樣的例子是不但不會有任何功德反應,更可說是愚癡到了極點。
真純的信仰恆久的信仰是太重要了,縱令是一元一角的布施,只要出於報恩真誠的,即令不求,佛菩薩也定會賜他利益,因為他的行為實在是為除去自利的清淨心為出發點,故此心中萌芽出的是清淨因,當然佛菩薩也就會給予他福報和利益。
以無我精神去利益他人,則佛菩薩之道全然體現,這種自己證得的心境比什麼都來得重要。
所以我們對日常的行為要時刻加以反省,一旦發現錯誤,馬上正心正念,一心稱名,使觀音與我身合而為一。如此則外敵以及築巢於心中的毒蛇妄念,宛如朝日之霜,會立刻融化掉。拜佛不代表信仰的全部,努力修養自己,務使自身修養與佛光加持兩兩相俟,就能確立圓滿無缺的人格。就是說在他力念佛的同時,仍要注意到目力的精准。能夠如此做到,方是合理的信仰生活。
信仰是人間生活的原動力。它立於文化的第一線,有著不屈的力量。倘能立腳於信仰的基礎上,那麼諸如國策大綱的確立,社會方向的決定,一家規准的建立和治身正行的參修等等莫不皆可達到順序不亂以致圓滿的地步。
現在再談到「雲雷雹雨」之難。從前科學未發達時,人們一直把雷電當作神來看待。傳說中的雷公身背大鼓,用手敲擊作響。現在科學家則證明是陰陽電在空中的中和現象,進一步人已充份懂得應用電氣力量,造出電車、電燈、電話、電鍋等等工具,服務於大眾。這都是事釋上的說明。
至於精神上的理釋來說:我人的心本像那晴朗無雲的碧空,突然遇到了某些事件,因而迷失了理性之光,由是陰雲四布,迅雷烈風便自心頭起舞,亂作一堆。比方說,在生氣的時候,平素柔和的面孔就會一變而為淒厲的顏色,眼露凶光,正如心中鼓動了雲雷。降下了冰雹大雨。於是互吵沖突相大,蔚成大波。社會上許多傷害凶殺案件,都因此而生,這真是愚蠢的悲劇,也說明了「小不忍則亂大謀」,從心上起了一朵迷雲,招致了日後的失敗。
其實,人是高級靈性的動物,實在應當是親愛和諧平安和好的相處,必須要做到愛親愛子愛夫婦愛朋友,這也就是人的本來之相,只要心中不起疑雲迷雲,無論何時都是碧空明朗,天氣良好。我們切不可輕動迷惘的心,以致引起風暴波瀾。人的心要澄澈除了靠自己,別無依憑,所謂靠自己,實是信仰一途,而無其他道路。信仰的力是破除迷雲的寶劍,也是斬斷煩惱的寶劍;迷雲除,煩惱斷,自然恢復人間本來的真相,保得天清日麗的心境,這樣就是觀音的光明顯赫出現在我們的心上。
如果一心誦念觀音聖號,烏雲雷電消失無蹤,天氣回復光風霁月,因藉信仰之力,心如明月,不起煩惱,又如平靜潭水,一波不興,這是無論什麼難事都解消了,無論什麼困難都不存在了,於是我們回到安適自在的環境,渡著有意義有理想的人生。這就是「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的道理。以上所說的十二難即是水難、墮須彌山、墮金剛山、咒詛、毒藥、惡獸圍繞、蚖蛇、蝮蠍、雲、雷、雹、雨難,到此已經講完。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釋義:眾生墮入到困難災厄的環境裡,受著無量痛苦的壓迫時,以觀世音菩薩的妙智之力,即能拯救世間所有的苦惱。菩薩是具有充足的神通力量,廣修智慧方便之門來度脫眾生。所以可說無論在十方哪一個國土地方,沒有任何時間菩薩不能現身的。像地獄、餓鬼、畜生等惡趣,以及生老病死種種苦惱,菩薩莫不運用他廣大智慧和方便法門,漸漸地使之全然熄滅。
注解:「神通力」神是妙用莫測,通是自在無礙,具足靈妙融通之功能,故曰具足神通力,神通力,成所作之智也。
「方便」智是實智,方便是權智,權實雙運,故能妙應群機,歷諸剎土。
「惡趣」總標之解,地獄以下所指惡趣,缺少修羅道。
「地獄」梵語那落迦,泥犁。譯為不可樂,可厭,苦具。此獄依各地地下而立,故曰地獄。有八寒八熱,十六游增,一十八層,因此乃有五百地獄之別。
「鬼」梵語薛荔多,舊譯餓鬼,新譯為鬼。裟婆論雲:「有說饑渴增故名鬼,由彼積集,感饑渴業,經百千歲,不聞水名;豈能得見,況復得觸?有說被驅役故名鬼,恆為諸天處處驅役馳走故。有說多希望故名鬼,謂五趣中,從他有情,多希望者,無過此故。」饑虛渴熱故名餓,恐法多畏故名鬼。由其所造之業不同,故果報亦有勝劣,勝者,則為山林冢廟之神,藥叉,羅剎,有威德者。劣者,則居處不淨,不得飲食,常受刀杖之苦。
「畜生」梵語底栗車,為世人所畜養。或譯為傍生,為傍行之生類。娑婆論雲:「生謂眾生,畜謂畜養;謂彼橫生禀性愚癡,不能自立,為他畜養,故名畜生。」立世阿毗昙雲:「由宿谄曲業故,於中受生,復說此道眾生,多覆身行,故名底栗車。」
講話:人從降生以至死的一日,可說都是處身於苦惱之中。說到這苦的根源,就是三毒煩惱。(三毒在以前說了多次,即貪欲、嗔恚、愚癡。)人們為了解決生活困難,就都要勞動,以工作來換取代價。如果人人能安分守己,滿足於自己所求的衣食住行,不計職位的高低、待遇的多寡,自然可安然渡世而不憂愁苦惱了。無如人心不足,多半是對現狀不滿,並且羨慕虛榮嫉妒他人,為了增加生活費用而不斷訴苦,看見人家避暑心中也想去避暑,腰中沒有錢也要硬充門面,等到享樂過後,淒涼隨至,少壯一無所成,老大徒感悲傷。心中的不平不滿與日俱增,這種虛榮生活和無理生活,起因都是由於一個貪字。我們如果不能克服這個「貪」字,終究不能安住於善良的社會生活。是以,人倘不能從心底實際改革,就是離世遠遁山林幽隱,而心中仍被世間俗事纏累,被憂患之風吹襲,仍然不得安寧,古人有歌雲:「隱身難得逃憂患,世間只有萬重山。」
又如身體雖然居住在莊嚴宏偉的殿堂,享受四時的美衣美食,然其心裡倘不能免除貪欲,則其生活也就絕對不會愉快。甚至,在一天二十四小時內,連坐著睡著都感到不平不滿和不安。菜根潭說得好:「樂中樂非真樂,由苦中得來才是真樂」人世既然是苦的娑婆世界,當然有許多的不自由,只有獲得心的滿足,才能體見出真樂來。
因此我們先須認真思考,為了要離苦得樂,必須制住三毒,不要為貪嗔癡所迷而困惑,而苦惱、而奔命。我們應浸潤於信仰生活之中,心中時時懸念著無量的醍醐味,天然的甘露水。我們倘能一心向著觀世音菩薩膜拜信仰,貪嗔癡原來種種迷惑,一如霜逢太陽自必冰消瓦解。
在信仰當中不能存有疑念,信仰得真,心便清淨,心若清淨,觀世音菩薩才能現前。
因信仰所得的賜予,是由於觀世音菩薩的妙智力所致。所謂妙智力確是不可思議,即慈悲、智慧、勇猛,如以儒家的眼光看,亦即是所謂智、仁、勇三達德。把這妙智力適用到人生的環境,造成了成名成功的要素。世間最苦的是失敗而不成功,成功不止是光榮,並且是幸福。但這種幸福還是從信仰得來。這就是「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的真義。
觀世音菩薩如何為眾生拔苦與樂,那就是: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
世人對於觀音神通力,也許會認為像奇妙的魔術一般,其實並不如此。
佛教裡說神通力有六種,哪六種呢?一、天眼通,以自在無礙的智慧之眼,觀察眾生的方便,換言之,是了解他人的心。二、天耳通,不用眼看不用口說僅用耳聽其音便察得其心。三、他心通,以我心感知他人之心。四、宿命通,是智通過去之事。五、漏盡通,是除盡煩惱之力,示現無量世界,使眾生開悟。六、神境通,是向眾生示現不可思議之力,得以自由自在地教化眾生。
觀世音菩薩依此六種神通之力與智慧方便,現身說法,濟度眾生。
這一段是在長行的後半問答中把普門示現再重頌一遍,本段就是總答案。這些神通力和佛菩薩力同是仙人婆羅門的行者們所欲求得的修業結果,所要把握到的力量。要之我們稱其力為神力乃是在得究竟智慧之時,而自己不可探測得知的無礙的作用力,即是諸大佛菩薩的行為。所謂「通」乃是對任何事物都是自由自在的通達,這徹是神通力的解釋。
誠然,我們一念信仰徹見菩提妙智之力的時候,也就是我們持有我身即是觀音的化身的自覺。人們都具有這些共通的神通之力,也都可依據這些神通力廣修智慧方便。可惜不知或不肯去體現,未修得吧了。
所謂方便在經文中是常見的字句,要之不外是為了貫徹自己的目的講求種種的方便之法。方便又叫做權宜,或是權便,佛經又叫權方便。在佛教上的立場說,就是佛為度眾生以種種權智施行種種善巧工夫,斷惑解疑,使眾生得到真理,這是轉迷開悟最上的方便。
觀世音薩以此神通力與方便智運用在:
「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
在全宇宙的法界裡,沒有一處不是菩薩現身之處和度眾之所。因此我們斷言:觀世音菩薩不僅是在寺院道場被安奉供養著,可說是在十方國土任何地方都是菩薩現身說法之地。
照這樣說觀世音菩薩既是遍開慧眼,到處現身,眾生總該安心而無有恐懼了吧?事實卻不盡然,缺乏信心的人們,仍然是得不到安心。倘如對觀世音菩薩信仰心切,我身可與觀音合而為一,那麼觀音亦可以為我父母為我妻子為我朋友,給我們足夠的愛護與溫暖,我便在任何情況下,不會孤單,不會寂莫,不會淒涼。所以我心常常懷有我與觀音同在的信心,不但現世中安心幸福,即就未來世甚至永劫亦可得到永遠的安心!
「無剎」的「剎」字,在時間上是「剎那」即一霎眼間,形容時間極短。在空間上說是「剎土」在這裡包含了時間和空間的兩樣意義。
其次說到:「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
這是說三惡道,即是在以前所說的十界乃是佛以下的世界,即所謂之惡趣。這地獄、惡鬼,畜生的三惡道,並不是到人間世界以外去找,而是在我們的周圍與在我們的心中存在著。
這三惡道是最痛苦的境遇,無論是在金殿玉樓之中,無論是在銀行公司裡面,只要心的方向一有錯誤,就立刻墜到地獄、餓鬼、畜生的淒慘境內。人生一念之差,則仙凡路異。心常掃除塵垢,保持清淨,則心如菩提清涼之月浮出。
從前的人往往認為是神的子女,佛教則主張如有堅定信仰心,我人可由人成佛。
反觀現代文化昌明,流出了各種新的思潮,然而在現代服裝上卻有半人半獸的流行裝束,猶之歷史上各國宗教塑像有半人半獸的藝術像一樣。這種現象以佛教觀點看來,就是代表人的迷心與悟心兩方面。在人的迷悟心以上就是佛心,故人如按著修養的程序去做,是可以得成圓滿無上的佛。只是人的迷心太重,故以這半人半獸的塑像,衣裝可看出人的機智如何,不能不說是進步中的文明社會的一大諷刺,這也就是符合了佛教所說的「人身難得」,人心真是難度!
如有人說我們是半人半獸,我們一定會氣忿不平,然只要靜心想想,有時我人的言語行動竟是和禽獸沒有多大差別,理性消失之時代之即是獸性,豈不是一個活的畜生而已。如果不知覺悟,仍以此種心理度著獸性般的生活,這一世界自然也就等同地獄、餓鬼、畜生之道了。
「生老病死苦」在以前已經說過。人人都免不了受生、老、病、死四苦的壓迫和痛苦。人的一生實在是太苦惱了,因為人的生理狀態是隨著時日而變化,忽老忽衰甚至忽死,誰能預料到明日的吉凶呢?然而人們卻執著貪戀於現世的物欲,可說愚不可及。既然能明了有生必有老,有老必有病,有病必有死,就不可忽略任何一刻寶貴時間去追求免苦的方法以及除去心中對死亡的恐怖,要想解脫一切的苦難,只有把我心交給觀世音菩薩,就可以達到「以漸悉令滅」的安心快樂的境地。比方來說,觀世音菩薩是光明,我們若愛這光明的普照,則我們心內的地獄餓鬼畜生以及生老病死等等黑暗,都被明了地澈照了出來。而經常涵養光明的心境,天地法界一切的一切就無一不在佛法的光明中,使我們安樂自如地在生涯裡,過著幸福的日子。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闇,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
釋義:觀世音菩薩有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和慈觀五觀,我們要常常發願學習和瞻仰他。他的無垢清淨的光明,好像是慧日照破一切黑堷,能夠息伏風火等等災難,而發出普耀的光明照亮了這世界。他的慈悲的戒體,仿佛百雷的震動,他的慈悲的心腸猶如大雲的張蓋。降下了甘露和法雨,滅除了眾生煩惱的火焰。
注解:「五觀」即真觀、清淨觀、廣大的智慧觀、悲觀和慈觀。此五觀智也。觀者,梵語毗婆捨那,體察妄惑,達觀真理也。智者梵語阇若,了達一真法界,照徹無邊眾生之智慧。此五觀智,前三觀,顯自利功德,後二觀,顯利他功德。真觀,空也;觀一切法,緣生無性,當體即空故。清淨觀,假也;現一切法,有而非實,隨緣示現,塵勞不染故;又不思議假,三觀具足,離三惑故。廣大智慧觀,中也;平等大慧,非假非空,即空即假,不即不離,而三而一,雙遮雙照,無偏無倚故。此之三觀,或次第修,或不次修,無不皆以慈悲合運,故曰悲觀及慈觀。觀音入甚深三觀,觀察眾生,以同體大悲,拔眾生苦,故名悲觀。以無緣大悲,與眾生樂,名為慈觀。菩薩從初至於鄰極,三觀慈悲,未始離念,故令眾生,常願修此,常仰茲觀,故曰常願常瞻仰。
「災風火」災者小災無量,大災有三,所謂風火小也。火災上燒初禅,以例無明火燒同居土。水災上溺二禅,以例癡愛水溺方便土。風災上吹三禅,以例妄業風吹實報土。今舉其二而不言水災,以其中例可推想而知之故。
「世間」世是遷留破壞之義。間是中隔界畔之義。世有兩種,一是有情世間,即眾生也;二是器世間,即有情所依之國土。
「悲體」說法之身名為悲體。此身先以戒德警人,如天震雷,無物不爾。故曰悲體戒雷震也。
「慈意」菩薩以無緣大慈之意,加被眾生,妙應群機,物無不覆,故曰慈意妙大雲也。
「甘露」梵語阿密哩多,味甘如密,天人所食,長生不死,故亦名不死之藥。羅什法師雲:「諸天以種種名藥,著海中,以寶山摩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藥。」菩薩所說深妙之法,如天之甘露,眾生受之,三惑焰滅,得證無生,故曰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
講話:這一段是意業普觀的頌文。「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合起來是五觀。即是分成五種觀念。觀的字義,如觀察,但這是肉眼所不能見,是心靈的觀察,能見而不能說。
是以,「觀」是指的觀世音菩薩一心向上,故此對無論宇宙人間的一切,都能一覽無遺。在作用上來說,包含有聞的作用,味的作用,嗅的作用以及觸的作用。我們的感覺是五感是器官的各別活動,但由以上「觀」的作用來看,則五感總合為一個。即是「心觀」。
關於五觀,四明尊者知禮禅師有以下的解釋:他說真觀即是空觀,清淨觀即是假觀,廣大智慧觀即是中道觀。天台宗旨即是以此為基礎,謂之一心三觀。一心有三種的覺法。更就五觀作為教相家風來說,則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是自利的,而悲觀和慈觀則是利他的。
為了說明上的適宜,這裡仿照天台的宗旨來說明五觀。面先要說的是空觀,即是以此宇宙世界是「空」的觀法。可是真空並非是離開差別之姿的空。真空無相,簡而言之,森羅萬象瞬時而非常住,在不斷變化是不論分秒年月。如此世界並無常住之物,而我人卻以為是「有」,豈非是錯誤的想法。
其次說的是假觀,此一世界雖然是任何物都在不斷變化流轉,然並非常住。我們用耳聞聽,以鼻嗅香,拿舌嘗味,身體感覺著寒冷熱,意念思考無限的景象,以此六官六識來看事界,世界是確實存在為有,不過如進一步探討,雖是存有但不永久,並非常住的存在,當然是假。
我們言空是平等的看法,言假是差別的看法。這好像盾的兩面,是一體兩面的東西;離平等即無差別,棄差別亦無平等。在空之上來看萬象的姿態,雖有種種的不同,但這只是現象界為混雜紛亂狀態,而其根本則真實不二。只不過是原因與結果的關系,由佛教來說都是基於因緣而生。除去因緣,則一切都是真空。雖是如此的思考,把此世界只看為空則是偏向於一方,或只看為有則仍偏向於一向。實則即非是空亦非是有,所謂平等不離差別是宇宙的真髓。故看任何事物我們不妨持這樣的看法:「有見為無,常為水中之月,無見為有,常為水中之月。」空亦非空,有亦非有,這種觀法即中道觀。換句話說,就是有即是空,空即是有的世界觀。在此空假二觀之上的觀法,就是廣大智慧,這就是中道觀的解釋。
空、假、中三谛所照的三觀,現在我們心中存在著,不過是剎那間的作用,故稱為一心三觀,亦即最徹底的世界觀。
人心是多方面的,譬如登山,到達頂峰的道路多條,登上山峰的人所站角度不同,對山的看法就各各不同,但山的本來面目是並未變更的。研究道理也是一樣,在平等的立場來看,和差別的立場來看,則大異其趣;雖然真理只有一個。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是由差別方面來看的,而其各各之觀,不過都是「悟」的境涯。至於慈觀悲觀則不過是把利他的慈悲分為二者而已。
慈觀是與樂,悲觀是拔苦,拔苦和與樂不是什麼個別之物,自己得悟而及於他人,這就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以這慈悲之願救渡世間眾生,使之無有遺漏,這就是悲觀與慈觀。
五觀實際也不能強把它限定為五個,擴而言之,可推廣為無量無邊,正如觀音的三十三身,不過是方便的說法,觀音菩薩可以有無量無邊的化身。
我們常常發願瞻仰菩薩的德行,菩薩的無所不包的慈懷與化身,應當也持有無念無想使心對空,從徹底的觀想中使「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皆是自身之覺照,這樣的自覺便是使觀音與我合而為一。這就是古人說的:「我心如一面光明鏡子,花來即現花,鳥來即現鳥。」真理是沒有自性的,隨緣而現出種種不同現象,這就是佛法的真髓。
復次說:「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闇,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慧日是智慧的日光,諸闇是各種的煩惱。風火是眾生污穢之心所起的迷火罪惡火嗔恚火,被狂風吹動的風火之災。
所謂「無垢清淨光」是綜合五觀來說。人在嬰孩之時,心中沒有一點污穢的思維,可說完全是純真的,但漸漸長大了心也就漸漸污穢了。雖是如此,但因人人都有純真的本性,如能反省修養,仍然可以回復到原來清淨純潔的真面目。
禮拜觀世音菩薩的最大目的,便是要使我們原有的佛性恢復,使徹悟的光輝映照起來,這就是慧日的光明。光明既出,一切黑暗自然遁跡。大智度論中說:「往昔有化者,為闇者所追出,朝夕追趕不去,但有人持炬火束,則闇者立即消去。」
所謂闇者,不但在物質上存在,並且也在我人精神界中存在,如前述的餓鬼、畜生等等境涯,都是由闇所生,一旦見到炬火電光,就會消滅於無形的。
更如迷火嗔火罪惡火等,不斷地在我人心底燃燒著。於是產生焦灼不安煩惱不已的心理,加上狂風暴雨的進襲,這火水的威力,實在使人不堪忍受。佛教認為火是達於色界初禅天時的災難,水是達於第二禅天時的災難,風是達於第三禅天時的災難。
禅天在三界之中的欲界共有六天,無色界四天,色界十八天,當達到色界第三禅天時,風火水的災難是很猛烈而可怕的。
誠然,風火水的災難,其力量適足殃毀滅人類的世界。當它在我們心中狂暴吹卷之時,一切善根功德都被破壞了。這些災害的根干不外是貪欲、嗔恚、愚癡,我們欲折伏這些威猛可怕的災難,除了求得清淨之光別無他道。這清淨之光是遍照於世間,同時也是不分晝夜映照在我們心內。太陽之光只能映照地球於晝間,但清淨之光則晝夜無間,光輝恆照耀著。照明了一切障礙和事象。
物質之光所照耀的范圍有著一定的界限,只有無垢清淨之光是普這照破了物質與精神兩界。按道理說,它是日夜不分畛域方位地普照,進一步說,卻是要人人能依它返回原先純真的面目。純真的面目是光明而圓融,沒有任何恐怖黑暗的余留,故說:「能伏風火災,普明照世間。」如欲持有無垢清淨之光,只有依靠真誠誦念觀世音菩薩,從心的廢墟中重建我們的堡壘,從無限自覺中使心之光輝重耀!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這一段所講的悲體和慈意實是對照之诃,悲體是拔苦,慈意是與樂,但二者根本是一體,即就是把慈悲分成心與體二者來說明的。
這一慈悲的身體,按理說我人與觀世音菩薩是共同持有的。縱令身體垢穢,敝衣破帽,但如有了觀音慈悲的表現之自覺,則「我」實是莊嚴不過的。因此我們即使不裝飾肉身,卻必須要莊嚴宿於肉身中之精神。
慈悲之身應當怎樣去裝飾?那就是以佛的戒法,即所謂「悲體之戒」與「慈意之妙」。即是觀世音菩薩的慈悲之體與慈悲之心。也就是說有身之心,有心之身,身心本合為一。在此一慈悲體之上,觀世音菩薩以佛的戒法為裝飾衣著。我人只有一心誦念他,使我們自身操持嚴戒,防非止惡!更進一步令他人也如此,就像是百雷的震動能攝伏萬物,滅盡一切罪惡;同時心中的慈霭,是要除了自己能離苦得樂外,還要令人家也得到快樂而無煩惱,那種慈愛及於他人的心理,就像是天空布滿了和霭的慈雲一樣。天上的雲是無限的,數之不盡,我人慈愛的心也就無限無量。
密布了慈雲,就降下法雨似的甘露了。
甘露是諸天不死的神藥,可以滋潤萬物。因此「澍甘露法雨」來滋潤世上有情萬物,使滅一切煩惱,這裡說的甘露是比喻菩薩所說教的真理,真是人間至寶,世上罕物,如果有了它,煩惱的火焰是一定能得熄滅。
前面說的「悲體戒雷震」是身的說法。「慈意妙大雲」是意的說法。「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是口的說法。觀世音菩薩的身口意業,是難以形喻的大慈悲大自在,是真正平等無差別心的要賜予一切眾生以快樂以幸福,所以我們如果要打破妄想欲念,種種障礙道心的思想,應當立刻誠懇持誦「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當下煩惱的火焰隨即熄滅於無形,而獲得永恆的安心。
【诤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怒悉退散。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釋義:如果有人因訴訟之事打起官司來,有了爭執和麻煩;或者是在戰場上打仗時遇到種種可怕的畏險,只要能持念觀世音菩薩,那麼藉菩薩的神力,無論任何結怨災害都可以消散殆盡。觀世音菩薩的音聲美妙清淨觀世音應,其梵音如同海潮的音聲,勝過世上任何音聲。所以應該常常念菩薩名號連續不斷,精勤不懈,不要有一絲一毫的懷疑。觀世音菩薩確是一位清淨無垢的大聖人,在眾生苦惱死難之中,作眾生的依靠。他具有一切無上的功德,用了慈悲的眼目觀察眾生的一切。眾生獲得菩薩的恩佑之福積聚至廣,菩薩的恩德誠如海水那樣無量,故此人人都應當發虔誠心一心一意來向他頂禮膜拜。
注解:「诤訟」猶言爭訟,謂爭辯曲直於官吏也。
「軍陣」軍中戰斗,或長槍對擊,或短刀相接,驚險萬狀;處核子時代的今日,武器犀利,一彈爆炸,萬民遭殃,其慘更甚!倘稱聖號,仗慈力加庇,則眾怨應聲退散也。
「妙音」菩薩說法,音聲美妙,不偏空有,真俗圓融,故曰妙音。
「觀世音」以妙觀智,徹照世間,凡有稱念,無不普應,名觀世音。
「梵音」演無上法,音聲清淨,微妙難思,聞者歡喜,得淨妙道,故曰梵音。
「海潮音」以無緣慈悲,應機說法,要不失時,名海潮音。
「勝世間音」所說妙法,遣九界情,照眾生音,超二世相,是故名為勝世間音。
「淨聖」觀世音菩薩在久遠的過去,已早成佛,名正法明如來。為了濟度眾生,才倒鴐慈航,是教化此娑婆世界的一位清淨無垢的大聖人。
「依怙」依者倚也,怙者賴也。
講話:自古以來,人與人間為了爭權奪利,總是不能和諧相處,動不動就興訟訴,打官司,引起無謂的爭執,發生很多的不幸。官處是指的法庭,裁判所。
人與人相爭,國也與國相爭,世界不能和平,戰爭無法避免。軍陣是指前線,前線自是屍骨遍野血染成河,想起來都會令人毛骨悚然。
俗語說:「官司十打九輸」,告訟的事勞命傷財不過。至於到前線戰爭自亦凶多吉少。故此無論是打官司或是打仗,你倘能持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就可獲得慈佑履險如夷,化凶為吉。
其實如果每個人能顧念到同胞之情平等之心,就無須鬧上公庭,一切大小事情莫不可以和解的。兩國交鋒,都是因為雙方利害沖突而起,如果彼此都有容忍的心胸,也可以用談判方式和平解決,避免動用干戈致使生靈塗炭。所以世間上的事,並不是一定不能通融解決,事在人為,就是看彼此有沒有信心誠意,是否能為他人著想,如果能想得遠,有正確的信念,就可以消除雙方的仇怨了。以上就是「诤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怒悉退散」的意義。
其次是「妙音觀世音」以下諸句。這音聲也分作五種,就是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和勝世間音。這都是形容觀世音菩薩的說法清淨和美妙。
凡是我們眼前所見耳裡聽得的一切,可說都是觀世音菩薩的音聲,如風吹松聲,波擊岸響,水流之聲,雨落之音等等,莫不是觀世音菩薩說法之聲。蘇東坡居士說過:「溪聲即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以人。」溪川之音,滿山紅葉可說都是觀世音菩薩說的八萬四千偈的法門,也可看作是觀世音菩薩的應現。明白了這一點,就可以坐而觀見觀世音的智聲妙音。這一音聲也可以說我們心內的音聲,能夠窺見心聲,即令是耳根不聞,也可以自內心觀見其音聲。明乎此,就能得到啟悟,亦即可得安心。
所以,要了悟此觀音的微妙之音聲,亦即是對我人自己的心聲聞得與否為依據,可因此判別是迷或俉。如果未得聞心聲即是未能開心眼,故此只是見闇而不見明,沉淪在痛苦中摸索不到光明。反過來說,如果能觀得觀世音的微妙音聲,人生的黑暗盡除,沒有任何障礙或困難,身能無拘無束,心能快樂逍遙,這就是真正的人生的幸福!
「觀世音」乃是聽的世間之音聲。觀即是覺,覺即是佛。世音是境,境即是如來。所以大燈國師說用耳可以看,用目可以聽,大燈國師稱詠觀世音菩薩的詩句:「耳見目聞無疑處,檐前玉水目成滴」,甚至連檐前的水珠可以自己成滴,這也沒有什麼不合理。
「梵音」是清淨之音,一度得聞妙音觀世音,則世間無論怎樣YIN猥之音,污濁之語以及爆鳴之響,都可以因自己信仰與修養之信心力量使之淨化,也都可轉而為大雅之音,這就是梵音之意。
「海潮音」海當滿潮的時候,發出來的音響,是雄壯的,澎湃的。觀世音菩薩說法是千變萬化,一般眾生依據這千變萬化的說法,得以享受一分開悟的利益,踏入信仰的初步,進而蒙受種種利益,乃至可以了生死,得解脫大自在。
觀世音菩薩的說法是因時因地因人而異,所以有所謂三十三應身和十九種說法,他的功德實在如大海般的深遠,所以被稱為「勝彼世間音」,意即是世間一切音聲之中最最殊勝,可以轉所有俗音世音化為轉迷開悟的妙音。
因為這種緣故,我們要持念精進,絲毫不生疑惑,所謂「是故須常念,念念勿生疑。」
人類多疑之心是與生俱來的,一般不明佛法的人,往往會懷疑觀世音菩薩究在何處?他說法的聲音如何聽得見呢?存有這樣懷疑心的人很多,這是因他們心中沒有信仰,心胸狹隘起了分別心,就生出疑慮。可是倘若我們能打開心眼,就可以明白觀音的音聲形態遍布在法界之內,宇宙之間。故此如能時常誦念觀世音菩薩,敬謹禮拜,縱令生死大事臨頭,也不會起驚慌狼狽,心中隨時都平安著,遇任何急難皆能泰然處之。
再說到「觀世音淨聖」,淨聖與佛是同義。觀世音菩薩為何可稱為佛呢?正如以前說過的,觀世音菩薩早已成「正法明如來」,只是為了要濟度群生,才寧願降等為菩薩來觀察這苦難的世界,故稱他「觀世音淨聖」。
「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依怙就是依賴,這是說眾生遭遇到大難時,觀世音音菩薩就是眾生最好的依靠,眾生因觀世音的救助而脫難,而得救。觀世音菩薩是那樣的慈悲,那樣的偉大,他的功德是不可勝數,他對眾生的關懷是無微不至,所以稱他「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了。
誠如佛說:「三界皆我有,眾生皆我子」觀世音菩薩視眾生也是那樣,看作是自己的子女一般,他以慈悲的眼觀待眾生,眾生也就如同子女依賴母親一般依靠菩薩。觀世音菩薩既具足一切功德,所以其功德是具有無限的幸福,眾生受到的施與的福德就象海水的無量廣大,把這作為穴定精神的基礎,我們應當一心歸命,向他頂禮,報謝菩薩的大恩大德。「是故應頂禮」是結語,即要我們因為上面聽說種種的道理,崇拜供養觀世音菩薩。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釋義:這時候持地菩薩,就從座位上起立,向前躬身對佛陀說,「世尊!假如有眾生,聽聞了這觀世音菩薩品,這令人能得自在的,且示現出神通顯益的是偉大,聞法的人的功德也是不少吧!」佛在演說此一普門品時,聽眾中八萬四千的眾生,都由衷地發出了無等等無上正等正覺的心來。
注解:「持地菩薩」持地梵語犍陀羅,往昔平世界地,因了心地,遂持本悟圓悟藏心,故名持地。楞嚴經雲:「我念往昔,普光如來,出現於世,我為比丘,常於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險隘,有不如法,妨損車馬,我皆平填。或作橋梁,或負沙土,如是勤苦,經無量佛出現於世。或有眾生,於阛阓處,要人擎物,我先為擎,至其所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毗捨浮佛現在世時,世多饑荒,我為負人,無問遠近,唯取一錢。或有車牛,被於泥溺,我有神力,為其推輪,拔其苦惱。時國大王,延佛設齋,我於爾時,平地待佛。毗捨如來,摩頂謂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心開,見身微塵,與造世界,所有微塵,等無差別。」義疏記雲:「寶雲經雲:菩薩有十法,名持地三昧,如世間地:一、者廣大,二、眾生依,三、無好惡,四、受大雨,五、生草木,六、種子所依,七、生眾寶,八、生眾藥,九、風不動,十、獅子吼,亦不能驚,菩薩亦爾。」
「自在之業」觀音為調伏十法界眾生,示此三業,慈悲力潤,隨感受生,不為煩惱所累,故曰自在之業。
「普門示現神通力者」即指以上滿二求,免八難,三十二應游法界,十四無畏濟群生也。
「無等等」梵語阿娑摩娑摩,譯最勝最上,無類可類故。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所得之智慧也。阿耨多羅,譯為無上;三藐譯為正等;三菩提,譯為正覺。無法可過,故雲無上;理事遍知,故名正等;雜妄照真,故名正覺。發是大心,願成佛道,故雲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講話:「爾時」就是這時,也就是指釋尊回答了無盡意菩薩的問話,作了應該崇拜供養觀世音的結論後,持地菩薩卻「即從座起」從大眾的坐位中起座,走向佛前說話。這位持地菩薩就是地藏菩薩,在寶雲經中說有持地菩薩的十法,叫做持地三昧。地藏菩薩具有此十法功德。
持地菩薩是這樣向佛說的:
「釋尊!如果有眾生聽聞了觀世音菩薩所說的法,因觀世音菩薩的殊勝功德以及他的神通而不可思議的力量,就可以免七難三毒,得到幸福滿足了吧?這何嘗不是源於菩薩自由自在活動之業,何等的偉大!聞得此法,功德莫大啊!」這是持地菩薩立於作證者的地位,證明觀世音的慈悲及其威力,任何眾生聞法得益。於是聽聞此廣大無邊功德說法的八萬四千眾生,都發出大菩提心來。此即是:「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八萬四千眾生,是代表多數之意,其實是指人們心中的無窮無休的煩惱妄想,在我們煩惱心裡,不知真如之心的可貴,只要我們領悟觀音的微妙法門,就可以轉煩惱妄想為慈悲智慧,而得開悟。
「無等等」是無上無比之義。換句話說是佛乃三界大導師,其上更無有別法,所以稱為無等等。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為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是無上,「三藐」是正等,「三菩提」是正覺。這就是說再沒有比這更上的正覺,也就是佛的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梵語,略稱之為:「阿耨菩提」。般若心經幽贊卷下中說:「阿謂之『無』,耨多羅謂之『上』三謂之『正』菩提謂之『覺』。」翻譯成中文便是無上正等正覺。
聽聞了微妙可貴的觀音普門品,大家都歡喜地發出無上正等正覺的心,過去任何心都隱沒了,代替的是佛心,自然前進是一片佛的光明!
本經講話到此完全終了,我們聽聞了這樣微妙的法音,覽閱了如此寶貴的字義,領悟到的,研修得來的,希望也是得無上正等正覺的心,以佛心去洞悉一切咎失,使陰闇永離,痛苦永除,再沒有執著,再沒有煩惱,從佛法的光明中邁向康莊的大道!祝福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