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寺廟 :經咒頌念

 

妙境法師:妙法蓮華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普門品講記

  目錄

  前言

  釋經題

  本經大意

  本品大意

  牒釋品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流通因緣

  譯者簡介

  正文-壹

  普門品講記.一

  普門品講記.二

  普門品講記.三

  普門品講記.四

  普門品講記.五

  普門品講記.六

  普門品講記.七

  普門品講記.八

  普門品講記.九

  普門品講記.十

  正文-貳

  普門品講記.十一

  普門品講記.十二

  普門品講記.十三

  普門品講記.十四

  普門品講記.十五

  普門品講記.十六

  普門品講記.十七

  普門品講記.十八

  普門品講記.十九

  普門品講記.二十

  正文-參

  普門品講記.二十一

  普門品講記.二十二

  普門品講記.二十三

  附錄

  上玅下境老和尚生平簡介

  出版後記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姚秦三藏法師鸠摩羅什譯

  壹、釋經題

  檀禅長老、惟嚴上人、諸山長老、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各位法友:

  今天是非常吉祥的日子,我們大家在檀禅長老、惟嚴上人的慈悲護念之中,在這裡集會共同學習《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因為,今天的世界多災多難、多諸苦惱,我們如果不向觀世音菩薩求救護,要向誰求救護呢?所以,學習〈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很適合的。

  首先,解釋經的題目及大意,其次解釋品的大意及題目,再解釋流通因緣和翻譯的人,最後解釋正文。

  經的題目是《妙法蓮華經》。我先解釋「法」字,然後再解釋「妙」字。「法」有攝持之「持」的意思。持,就是保持不變,抓得住、不失掉。失掉,就是變化了的意思,所以持是「不變不失」之意。

  這樣解釋「法」字,是按什麼意思說的呢?我們歸依三寶時說: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這裡所說的法,就是歸依法的法,指一切聖人、一切佛所證悟的涅槃。而證悟了涅槃的不生不滅的真理之後,是不會再失掉的,是永久保持不變的,這正好是持的意思。

  世間人追求榮華富貴,即使成功了也會改變、會失掉,不能不變不失。就算生到天上享天福,或者是成就了高深的禅定,生到色界、無色界天去,那也是會改變,是靠不住的。唯有佛菩薩所成就的涅槃有持的意思,它能保持不變不失。所以,法就是涅槃,就是一切佛、一切聖人所安住的地方。

  「妙」是贊歎這個法很好,非常地微妙的意思。究竟有什麼微妙、有什麼好呢?因為到達涅槃的人是永久安樂自在的,沒有老病死等苦惱,所以,涅槃非常地妙、非常地好。

  「妙法」是一切佛教徒的歸依處,佛已經契證了,其余的聖人還沒有圓滿;我們尚未成就聖道的人希望能到那裡去,所以叫做歸依法。這是我們希望成就的大安樂處,故稱「妙法」。妙,簡單解釋到此,現在並不是講全部的《法華經》,所以不多作解說。

  「蓮華」是用來譬喻「妙法」的。蓮華的含義很多,在此我們取兩種意思來解說。第一是出水義,第二是開敷義。蓮華是從泥濁的水裡生出來的,故曰「出水」。長出來之後,逐漸地開花,這是「開敷」義。本文就取這二個意思來表示妙法的道理。

  第一、出水義:如何以出水來譬喻妙法呢?剛才說涅槃即是妙法,涅槃是十方一切佛所證悟的真理。此涅槃的真理,在我們尚未證悟者的色受想行識生命體中,也是具有的,但是需要經過修行。所以,我們遇見佛、法、僧三寶,聽聞佛法,有信樂心、有歡喜心,願意修學聖道——有信、有願,還能夠修行,慢慢地得入聖道,就是從這個虛妄分別心、從色受想行識的無量無邊的煩惱裡解脫出來、成為聖人。初開始是得無生法忍,逐漸地圓滿成佛;也就是能夠從無量無邊的污穢煩惱中,顯示出涅槃的真理,得成聖道。出水即是譬喻這個意思,可以分兩部分說:一部分是從凡夫的一切煩惱中解脫出來;另一部分是從聖人的煩惱中解脫出來,都可以叫出水。等到成佛的時候,究竟圓滿地出水了,稱之為「離垢清淨」,就是「妙法」。

  第二、開敷義:就是蓮華從水裡長出來、開花了。花一開,裡邊的蓮子就顯現出來。如何以此來譬喻妙法呢?這是譬喻得無生法忍或者成佛的一切聖人,在得悟聖道以後,發大悲心,開導眾生涅槃真理的語言,用這樣的語言來顯示涅槃的真理,就叫做開敷義。

  「出水」,是一切佛教徒自己修行得到成就的意思;「開敷」是自己成就聖道以後,又能開示一切眾生,因此,出水是自利、開敷就是利他,二者合起來,稱之為妙法。

  綜合上面的解釋,「妙法」裡面含藏二義:

  第一、出水義,有兩個意思:一是果,得到涅槃果;二是行,是修行的意思。為什麼能出水呢?因為能夠隨順佛教,如法修行,所以能夠從煩惱的污濁水中出來,顯示出真理、顯示出涅槃。一個是行、一個是果。

  第二、開敷義:諸佛菩薩的法語是教,以勝教言開顯真理,所顯示的就是真理。一個是教、一個是理。

  用蓮華譬喻出水義與開敷義,兩個義合起來就是教、理、行、果,而教、理、行、果即是「妙法」。

  對於歸依法,在我們還是凡夫的階段時,究竟有多少信心願意到涅槃那裡去呢?到達涅槃是我們的一個願望,要如何才能去呢?那就非要有佛菩薩的法語(教)才可以!因為諸佛菩薩的言教能顯示涅槃的真理;有教、有理,然後再修行,才能得到涅槃果。所以,加起來正好是教、理、行、果。因此,我們也可以問:「何謂妙法?」教、理、行、果就是妙法。真實的妙法,是佛菩薩所證悟的涅槃(果);其余的教、理、行,是證悟涅槃的方便。當然,這是指成佛的法門,不是指其它的方便法門說的。

  「妙法蓮華」,簡單介紹至此。

  貳、本經大意

  現在說明《法華經》中佛法的大意。

  嘉祥大師在《法華經》的注疏有「三引」的說法:第一是引邪歸正,第二是引異歸同,第三是引因歸果;用這三引來表示《法華經》中一切佛法的大意。

  第一、引邪歸正:「邪」,是指佛世時,印度有很多其它的宗教,他們的思想行為,在佛法的態度來看,都是不正確的,所以稱之為邪。其次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在世間上的苦惱境界中活動,也沒有得到正知正見,因此稱之為邪。佛出現世間,就是教導這兩類人來到佛法中,學習正知正見,叫做「引邪歸正」。

  佛法中的正知正見,大概分類約有五種:

  一、人乘,二、天乘的法門:我們若能受持三歸五戒、修學十善法,就不會到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的世界去。我們保持了人、或是天的果報,生活比三惡道的苦惱是好得多了!三、聲聞乘,就是成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聲聞人。四、辟支佛乘。五、菩薩乘,就是發無上菩提心,想要得無上菩提的人。

  剛才說到能夠學習五戒十善,就可保持人天的資格;若能學習苦、集、滅、道及十二因緣等法門,可得聲聞、辟支佛的境界;如果發無上菩提心,修六波羅蜜,廣度眾生,那就是菩薩的法門了。這五種在佛法中都是正,故曰「引邪歸正」。

  第二、引異歸同:這是指引導在佛法中不同思想的人,歸於《法華經》中一佛乘的思想,故謂之同。在《法華經》之前,佛教徒裡面是大小分流;學習大乘佛法的、學習小乘佛法的,各自學習自己這一部分的佛法,沒能夠像《法華經》這樣匯合,大家都同圓種智。站在《法華經》的立場而言,無論是人、是天,或是阿羅漢、辟支佛也好,都和菩薩一般,大家都發無上菩提心,齊證佛道,所以是「引異歸同」。

  但是,這裡面也有難易的問題。我們人、或者天,若是見佛聞法,勸發無上菩提心,可能還容易;唯獨勸阿羅漢發無上菩提心,是很難很難的!我們研讀全部的《法華經》,或讀〈方便品〉、〈譬喻品〉、〈化城喻品〉時,就會感覺到這是很不容易的。這「引異歸同」,也是《法華經》前十四品的大意。

  第三、引因歸果:就是所有的人、天、阿羅漢都發無上菩提心,希望能得無上菩提,但是還沒得無上菩提,還是在因的地位,尚未得果。於是佛又說〈如來壽量品〉,引導這些人修學無上道,得無上菩提,故曰「引因歸果」。這是《法華經》後十四品的大意。

  這三引包括了佛所說的全部佛法大意在內,也是全部《法華經》的大意,我簡單解釋至此。

  《妙法蓮華經》的「經」,梵語是「修多羅」,中文是「契經」,意指經中所言,能契合真理、又能契合眾生根性,所以叫「契經」。

  前面說「妙法蓮華」是教、理、行、果,而此《妙法蓮華經》的「經」,其實也是「教」——表達這樣道理、這樣法門的語言文字。而這個「教」,是佛以大悲心、大智慧,為一切眾生開示的時候,能夠非常契機,很合乎眾生的心情、眾生的根性,所以眾生能接受、能發信樂心、能發心修行。前面說的「妙法蓮華」,是所诠顯的;而這個「經」就是「教」,是指能诠顯的、能開示的。

  《妙法蓮華經》題目裡的含意是很廣很廣的,但是現在僅介紹到此。

  參、本品大意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這是我們現在所學習的這一品的題目,是《法華經》的第二十五品。有人希望在這二十五品中,特別提出最重要的四品,把這四品的大意聯合起來說明一下。第一是第二品〈方便品〉;第二是第十四〈安樂行品〉;第三是第十六〈如來壽量品〉;第四即是第二十五〈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一、〈方便品〉:捨利弗尊者原是小乘佛法中的大阿羅漢,聽佛說〈方便品〉後,回小向大,發無上菩提心。這是他初開始改變對小乘佛法的思想,轉變成大乘佛法的思想,願意成為一位大乘佛教的弟子。所以,〈方便品〉是表示初發無上菩提心的意思。

  第二、〈安樂行品〉:是開導在佛法中已發無上菩提心及歡喜《法華經》的人,必須按照〈安樂行品〉所說的方法去修學聖道。尤其是凡夫發無上菩提心者,若不修行,這個無上菩提心是沒有用的。而捨利弗尊者聽了〈方便品〉就發無上菩提心,他的程度是很高的,這地方和凡夫有一點不同。

  第三、〈如來壽量品〉:此品是說佛在無量劫以前已經成佛、得無上菩提。一般所說:「世尊離開了淨飯王宮,出家修學苦行六年,後來在菩提樹下,思惟甚深的緣起法,得成無上菩提」,這只是一種方便的說法,事實上在久遠久遠以前,釋迦牟尼佛早已成佛了。因此,〈安樂行品〉說修行;〈如來壽量品〉說得證無上菩提,也就是修行成功了。

  第四、〈普門品〉:是表示得證無上菩提的人,進一步發大悲心,廣度眾生。

  方才說《妙法蓮華經》的「法」是涅槃的意思,也就是歸依法的法。涅槃,在佛法中有所謂的「無住涅槃」。阿羅漢入無余涅槃的時候,就安住在涅槃中不動,全面地休息了;他不教化眾生,所以稱之為小乘。但是,佛、菩薩有大悲心,就像觀世音菩薩,他覺悟了妙法、契證了涅槃,卻不住在涅槃裡,還來廣度一切眾生——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所以叫做無住涅槃。

  由此可知,〈方便品〉是初發菩提心、〈安樂行品〉是修行、〈如來壽量品〉是得成無上菩提的意思。而現在要學習的〈普門品〉,是得成聖道以後又發大悲心,於無住涅槃廣度眾生的意思。這是得成佛道之後,不同於小乘阿羅漢的情形,正好能表示大乘佛法的精神。我們多少可以從這樣的意義中,明白〈普門品〉的大意了。

  這是在講〈普門品〉的正文之前,先說明大意。接著解釋〈普門品〉的題目。

  肆、牒釋品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一、總標人法立名

  「觀世音菩薩」是人的名稱;「普門」,是觀世音菩薩修學聖道所證悟之法門名稱。觀世音菩薩是能證悟的人,普門是他所證悟的法,人、法合起來,作為這一品的名稱。

  二、觀世音的譯名

  「觀世音菩薩」,竺法護尊者譯為「光世音」。「光」是光明。這個世界上有太陽、有月亮的光明,還有燈的光明;但是,現在「光世音」的光明不是這三種光明,而是佛菩薩內心的大慈悲光明、大智慧光明。這種光明是一切眾生所缺少的,也是最需要的。觀世音菩薩具有這樣的大慈悲、大智慧光明,來利益我們這個世間,這樣的翻譯意義很好。

  唐三藏玄奘法師譯為「觀自在菩薩」(也有譯為「觀世自在」的)。「觀」就是大智慧。如果你常常歡喜靜坐,就會感覺「自在」二字是很好的。修行的境界,初開始的時候是不自在的,不是那麼順利;想要讓自己這一念心「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是很難很難的。但是,經過長期的用功,慢慢地這一念心就調柔了,也就能安住不動,就會感覺到自在一點了。但這只是一個很粗淺的小境界!

  佛菩薩修學無量無邊的法門時,都是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修這樣高深法門的時候,也有這個問題,也都是初開始時不那麼自在,一旦成功了,大自在的境界就現前了。所以,這個「觀自在」,若按照觀世音菩薩自己修行的境界來說,就是修行成功、得大自在了。不管是觀第一義谛,或是觀無量無邊的法門,都是無障礙的境界,故曰「觀自在」。

  約觀世音菩薩以大悲心廣度眾生這方面說,也可以解釋「觀自在」。觀世音菩薩度化一切眾生的時候,雖然眾生剛強難度,而觀世音菩薩還是很自在的。因為,觀世音菩薩雖然來到眾生的世界,但是眾生的世界卻不能染污他,也不能影響他,他還能保持大自在的境界。

  這是從觀世音菩薩自己修行成功、或發大悲心廣度眾生這二方面,來贊歎觀世音菩薩的大自在,所以尊稱為「觀自在菩薩」。

  鸠摩羅什法師譯為「觀世音菩薩」,用字與竺法護尊者、玄奘法師不一樣,這在〈普門品〉中有很好的诠釋,說明觀世音菩薩何以名為「觀世音」,在此我們就不加以重復,等到正文時再說明。

  三、釋菩薩名義

  「菩薩」,梵語「菩提薩埵」,中國人歡喜簡略,因此簡稱為「菩薩」。

  什麼是「菩提」?菩提是三乘聖人無漏、清淨無分別的智慧,通於聲聞、緣覺、佛,因此有聲聞菩提、緣覺菩提、佛菩提。

  「薩埵」就是「有情」,鸠摩羅什法師譯為「眾生」,是指希求聖道、希求菩提的有情;如果以人的立場來說,就是希求菩提的人。「薩埵」或者譯為「勇猛」,勇猛精進的希求菩提;未得菩提即是凡夫,已得菩提就是入聖位了。若是加上「摩诃薩」,即「菩提薩埵摩诃薩埵」,那就包含特別的意思在內,是單指發無上菩提心的大乘菩薩境界,而不通於聲聞菩提、緣覺菩提了。現在說觀世音菩薩摩诃薩,他在過去已經成佛,名為正法明如來,正是倒駕慈航的意思,當然這是大菩薩的境界。

  我們讀《佛說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或讀《觀世音菩薩授記經》,會知道觀世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二位大弟子之一,也是阿彌陀佛國的大菩薩,不是住在我們這個世界的。然而,觀世音菩薩有大悲心,雖在阿彌陀佛國幫助阿彌陀佛弘揚佛法,但是他也會到他方世界去廣度眾生。所以,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例如中國的普陀山,那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有很多人去禮拜,能夠見到觀世音菩薩的相好光明。但是在《華嚴經》中,敘述印度南方的海邊有補怛洛迦山,觀世音菩薩就住在那裡。在《大唐西域記》裡提到:如果有人不怕艱難,到那裡是會見到觀世音菩薩的。不過,這都是觀世音菩薩化身,到別的世界去度化眾生的地點。

  然而,我們這個世界與觀世音菩薩的因緣,的確是特別殊勝!尤其是大乘佛教弘傳的地區,沒有不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沒有不禮拜觀世音菩薩的。可見我們這個世界上的眾生,和觀世音菩薩的因緣之殊勝,也可以知道觀世音菩薩對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也是特別慈悲!

  四、釋普門名義

  其次解釋「普門」。前面說過,觀世音菩薩是能證悟普門的大聖人。「普門」是他所證悟的,也就是他修行成就的一個法門。「普」是普遍;「門」是通達無礙,就像房子有門,我們可以由此出入,沒有門就不能出入了。「普門」,就是普遍的都是門,亦即普遍的都是無障礙的境界。這句話如何解釋呢?

  《法華經‧方便品》的開端說道:「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諸佛有高深的智慧,能覺悟真理,而我們凡夫還未能覺悟。我們若想覺悟,該怎麼辦呢?就是要有一個門徑,有了門徑,我們也可以覺悟佛所覺悟的真理。

  那麼,這個智慧的門是什麼呢?天親菩薩的《法華論》裡解釋「門」就是言教,也就是「以勝教言,開真理故」。意指以語言文字作門,顯示佛所覺悟的真理,我們由此門入,就可以明白佛法。這句話是為我們而說的,因為我們初學佛法的人,處處都是障礙,諸佛所證悟的真理是怎麼回事,我們是無法見聞覺知的。現在,佛菩薩給我們一個門,我們從這個門可以通過去,就無障礙了。所以,文字般若是不能廢掉的,還是很有需要的。

  我們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解釋「門」的意思。譬如:我今生做人感到很不快樂,希望能夠生到天上,怎麼辦呢?佛菩薩開導我們,也給我們一個門。那是什麼呢?就是我們能誠心誠意的受持五戒十善,即是生天之門。若不修五戒十善,則被罪業障礙而生天無門,想到天上也去不了。我們若修五戒十善,即開生天之門,可以生天無障礙——這是一扇門。

  一個人如果想到地獄、餓鬼、畜生的世界去,也有一扇門,那就是你不受持五戒、也不修學十善,隨時可以殺害生命、偷盜、說謊騙人,做一切惡事,這就是三惡道的門。但是若能修學五戒、十善,就是關閉了三惡道的門,即使想去也去不了。然而這都只是一件事的門,不是普門,不能夠處處通達無礙。

  若是我們想得阿羅漢果,也有個門;或是想得禅定、想修智慧,都是有方法的,也就是都有門,但這些都是一一的、特別的門。而觀世音菩薩的普門,就不是這個意思,他修普門行成功了,一切都是門,要到地獄去也可以,願意到天上去也可以,一切都是無障礙的。我們凡夫若做了五逆十惡、不孝順父母等許多傷天害理的事,開啟了三惡道的門,就必須到三惡道去受苦,想出來都出不來,因為罪業沒有完,想解脫是不可能的,所以是有障礙。若是生到天上享天福,這是生天之門開了,但在天上迷惑顛倒,其實還是一種障礙!

  觀世音菩薩到一切境界、一切世界去,無論是到地獄、或到天堂,不管怎麼樣的快樂或苦惱,都無法動搖觀世音菩薩的大自在境界,一切皆是無障礙的,故曰「普門」。我們讀《華嚴經.入法界品》,其實「入法界」就是普門的意思,表示佛及觀世音菩薩等,都能無障礙地入一切法界,什麼地方都能去,所以普遍地都是門。但這一定要到第八地菩薩以上那種大解脫的境界才可以辦得到,初得無生法忍的菩薩還是辦不到的。

  現在,我們所學習的〈普門品〉,內容是敘述觀世音菩薩救度一切眾生的境界。

  在〈普門品〉中,一共分兩大段。第一段、說明觀世音菩薩救護一切眾生令脫七難,能解三毒破除貪瞋癡的煩惱,並能滿足二求。這是救護眾生這些不如意的事,把世間上苦惱的事情解脫了,得到多少的滿足。第二段、說明眾生「應以何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依天台智者大師的解釋:第一段是約觀世音菩薩說的,第二段是約普門說的;合此以解釋普門之意,就是觀世音菩薩普為一切眾生開示一切解脫門的意思。

  在第二段中,觀世音菩薩為一切眾生說出世間的解脫法門,和前面的救護眾生、解脫災難不同。前面救災脫難,不是根本地得大解脫;而後面觀世音菩薩為眾生演說佛法,使令眾生修學聖道,若能成就,就是究竟的得大解脫了。所以,這個普門是有很深的意思在裡面的。

  「品」者類也,一類一類的。〈方便品〉是一類,〈譬喻品〉是一類,〈化城喻品〉也是一類,〈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又是一類,故曰「品」。

  伍、流通因緣

  值得一提的是,〈普門品〉是《法華經》裡面的一品,但是我們把它從經中提出來特別地流通,這在中國佛教史上是有一段因緣的。

  在南北朝時代,大約是在五胡十六國的末年,有一個名曰北涼的小國,國王沮渠蒙遜生病,病得很嚴重。當時有位翻譯《涅槃經》的三藏法師昙無谶,對佛教徒說:「你們的國王得的是業障病,不是醫藥能奏效的。你們應該念《妙法蓮華經》中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為他回向,會有效的。」因為沮渠蒙遜病的很嚴重,看了很多醫生都無效,大家都認為沒有希望了。現在忽然間,昙無谶尊者有這樣的好辦法,北涼的大臣就報告沮渠蒙遜,於是大家一齊念〈普門品〉為他回向。果然,他的病痛好了!所以,國王與當時的人都願意念〈普門品〉,從此以後就特別把〈普門品〉流通出來。有很多很多人都歡喜念誦,原因在此。

  很多人歡喜念觀世音菩薩、禮拜觀世音菩薩、求觀世音菩薩,就是因為讀〈普門品〉的關系。又因為讀了〈普門品〉、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得了很多的靈驗,所以愈流傳愈廣,這也是〈普門品〉特別流通的原因。

  陸、譯者簡介

  「姚秦」,是中國南北朝時代的一個國名。在這裡提到姚秦,是表示翻譯經典的時期。鸠摩羅什法師是姚秦弘始三年十二月二十日來到長安的。在佛教史上看,很多梵僧到中國來翻譯經典都比較容易,不需要派軍隊,只有鸠摩羅什法師來到中國是很難很難的。最初是苻秦的國王苻堅,聽說鸠摩羅什法師的大名,生歡喜心,派遣將軍呂光,帶著七萬大軍到龜茲國去請他來。呂光請他來到涼州時(今之蘭州),苻堅已經被人殺死,所以呂光就在涼州獨立了。

  苻堅是被部下姚苌所殺,因為苻堅組織百萬大軍,討伐東晉失敗,部下姚苌造反殺死苻堅,並在長安獨立。姚苌死後,兒子姚興繼承帝位,派兵到涼州,也是經過戰爭,才把鸠摩羅什法師再請到中國來。所以,鸠摩羅什法師到中國來翻譯經典,似乎比其它的三藏法師困難。

  「龜茲國」,位於現在中國新疆省的庫車縣,是鸠摩羅什法師的祖國。

  「三藏法師」,是對譯經法師的尊稱。從《高僧傳》上看,凡是翻譯經典的人都稱之為三藏法師。「三藏」就是經律論。經,是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切佛法;律,是佛組織僧團所制定的戒律。這兩部分都是佛說的。論,是佛弟子解釋經、律寫出來的著作,合起來叫做三藏。「藏」,就是文中有義,文句裡含藏著道理;義中也有文,故名為「藏」。

  「法師」,法,是指經律論的法;以法為師,所以稱之為法師。或者以佛法來教導人,也稱之為法師。這裡是贊歎鸠摩羅什這位大德,故稱他為三藏法師。

  「鸠摩羅什」,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他的父親叫鸠摩羅炎,母親叫耆婆;他出生之後,就把父親和母親的名字合起來作名,所以是「鸠摩羅什耆婆」,也叫「鸠摩羅什婆」,略去婆字,就叫做鸠摩羅什。「鸠摩羅」翻成中文是「童」,「耆婆」譯為「壽」,合稱「童壽」。這部《法華經‧普門品》是他翻譯的,所以叫做「鸠摩羅什譯」。

  據古人的考察,鸠摩羅什是根據龜茲文翻譯這部《法華經》的。因為印度梵文的《法華經》傳到龜茲國去,譯成龜茲文,羅什法師就根據龜茲文翻譯成中國的漢文。另外還有兩種漢文的《法華經》,依古人的考察,說那是根據梵本翻譯的。

  鸠摩羅什的父親是中印度人。中印度的國君想聘他為相,但他不願為相,便離開中印度而到龜茲國。龜茲國王感覺此人不好名利很難得,所以非常歡迎他。龜茲國王的妹妹耆婆,看見鸠摩羅炎也很歡喜,於是就嫁給他,生下了鸠摩羅什。

  耆婆生了鸠摩羅什以後,想要出家做比丘尼,但是鸠摩羅炎反對,所以就沒有出家,後來又生了一個弟弟。等生了弟弟以後,耆婆決定要出家,鸠摩羅炎還是反對,她就絕食七天。鸠摩羅炎見她這麼堅定,就同意了。耆婆出家的時候,鸠摩羅什年紀有七歲,也隨著母親一起出家。

  出家以後,鸠摩羅什是學習阿毗昙論與《阿含經》的。有一次,他母親帶他從罽賓國回到娑羅國(位於今之新疆)。這時娑羅國正好有一位大乘佛教的學者,原來是一位王子,後出家為比丘,叫須利耶蘇摩,才華非常高。當時,鸠摩羅什年紀很輕,約十一、二歲左右。他對鸠摩羅什講大乘佛法的道理,羅什法師不能接受,常與他辯論。最後,鸠摩羅什法師感到大乘佛法是究竟圓滿的,於是回小向大,成為大乘佛教的一名菩薩行者。他說:「我以前學習小乘佛法,譬如人不認識黃金,而認為鋀石很微妙,是最好的!」

  回小向大之後,鸠摩羅什法師開始研讀大乘經論,他的智慧更加增長,有了很高深的境界。當他回到祖國以後,常常講解大乘經論,名望愈來愈高。而他的母親出家以後得了初果,後來得到二果,就離開了龜茲國到印度去;最後有消息傳回來,說她已經成為三果聖人了。

  姚興把鸠摩羅什請到長安後,就開始翻譯大乘經論,合計共三百多卷,對當時中國佛教影響非常大。因為,在羅什法師以前,翻譯經論的人漢文造詣不太好,所以翻譯得詞不達意,讀起來不容易明白。在西晉的時候,道安法師常常講《放光般若經》,但是有的地方看不懂,只好念念文就算了,於是他發願要求生彌勒內院,去請問彌勒菩薩。鸠摩羅什法師來了之後,他所翻譯的經論,文義非常流暢,令當時的佛教徒皆大歡喜。他翻譯的《維摩诘經》、《法華經》、《阿彌陀經》,雖然後來都有其它的譯經大德又重新翻譯過,但是直到現在,我們漢文佛教徒大部份還是讀誦受持鸠摩羅什法師翻譯的經論,可見他是非常地受我們中國人的歡迎,他對於中國佛教的貢獻真是非常大!現在這部《法華經‧普門品》也是他翻譯的,所以說是「鸠摩羅什譯」。

  普門品講記.一

  柒、正釋經文二

  前面說過,〈普門品〉分兩大段:第一段問答,是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第二段問答,是觀世音菩薩雲何游此娑婆世界?也就是「普門」的意思。

  甲一、兩番問答二 乙一、長行二 丙一、觀音得名所以二 丁一、無盡意問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第一段一開始,先是無盡意菩薩請問。

  「爾時」,就是那個時候。是什麼時候呢?〈普門品〉是《法華經》的第二十五品,第二十四品是〈妙音菩薩來往品〉,所以「爾時」應該是指佛說〈妙音菩薩來往品〉結束的時候。或者,也可以說是〈普門品〉利益當時和後世佛教徒的時機到了,所以就有因緣來發起這件事。

  妙音菩薩是東方世界的菩薩;而觀世音菩薩住在阿彌陀佛國,位於娑婆世界的西方,是西方世界的菩薩。前面聽〈妙音菩薩來往品〉的人得無生法忍、得法華三昧、得大利益,那是東方世界的菩薩,來利益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這個法門說完了。現在,西方世界的菩薩,來利益我們這個世界的因緣成熟了,所以說「爾時」。

  「無盡意菩薩」是一位菩薩的名稱。有一部經叫《無盡意菩薩經》,又翻譯成《無盡慧菩薩經》。在經上說:娑婆世界的東方有不眴世界,那個世界有佛名普賢如來,無盡意菩薩是普賢如來的大弟子。「無盡意」是什麼意思呢?《無盡意菩薩經》雲,由於菩薩的慈悲心無窮無盡,所以叫做無盡意。就是他有大悲心,能夠以六波羅蜜、四攝法門去廣度一切眾生;如果一切眾生沒有度盡、沒有得大解脫的話,他的慈悲心是不能盡的,故曰「無盡意」。當然,慈悲心無窮無盡,智慧也是無窮無盡。

  「即從座起」,無盡意菩薩從東方不眴世界,到娑婆世界來聽釋迦牟尼佛說《法華經》。現在,說完了〈妙音菩薩來往品〉,他就從他的座位站起來,提出一個問題。

  「即從座起」,依字面上來說,就是原來是坐著聽釋迦牟尼佛說法,現在因為有問題請問佛,就從座位站起來。這很容易明白。但是,我們中國的古德常常用佛法的深義去解釋,那麼這就另有意思了。

  《法華經》的〈法師品〉,說到以「諸法空為座」,實在就是說一切佛教徒的內心,應該安住在一切法空上,好像我們坐在座位似的。這正好和《金剛經》說的意思一樣:「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現在這位菩薩即從座起,意思就是不著於諸法空。如果著於空就不能廣度眾生,不著於空才能從空出假;不著於空、也不著於有,這樣才能去度化一切眾生,有這樣的意味在裡面。

  「偏袒右肩」,這是印度人的一種禮貌。當他坐在那裡,還沒有起座的時候,左肩、右肩都是有衣服覆蓋的,站起來以後,就把右肩袒露出來,這是表示恭敬的意思。

  如果深一層解釋:菩薩的左肩沒有袒露,你看不見;右肩袒露,你能看得見,這表示菩薩的兩種智慧。左肩沒有袒露,表示真實的智慧。真實的智慧同第一義谛是相應的,與第一義谛相應的境界是沒有名言相的,是不可以見、聞、覺、知的境界。右肩袒露,表示菩薩方便的智慧。指菩薩化導眾生時,一定要有名——有言語、有名字,演說、表示佛法的真理,這樣才能與所教導的眾生連系起來,眾生也才能明白什麼是佛法。所以,袒露右肩是這樣的意思。

  「合掌向佛」,不合掌時,表示一個人心裡面散亂,東想西想,不是一心不亂的境界;手掌合在一起,則表示一心不亂。也有人解釋:我們的掌一共有十個指頭,合攏在一起放在胸前,十指就是表示十法界;而合掌當胸,則表示十法界在一念心裡、十法界不離一念心,因為十法界都是由心創造的。這樣解釋也是很好!

  「而作是言」,前邊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都是身體上表示出來的一種禮貌;「而作是言」是口業──他說話了。

  「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世尊」是無盡意菩薩對佛的尊稱。佛是有道德的人,為世、出世間一切聖人所尊敬,所以叫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他提出這麼一個問題:觀世音菩薩是以什麼理由名之為觀世音的呢?

  無盡意菩薩是得了聖位的大菩薩,應該知道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但是,他還要提出這個問題,是為不明白的人請問的。在法會大眾中還有人不知道,借著請問這個問題,由佛的回答,能利益當時和後代無量無邊的眾生。這樣說來,他是為利益眾生而請問的。

  其次,菩薩歡喜贊歎人家的功德,所以,請問這個問題,表示是要贊歎觀世音菩薩的功德。我們世間的人,也有些人是隱惡而揚善,對於他人有什麼優點,願意提出來加以贊歎,他人有任何缺點,把它隱藏起。但是,也有人專挑別人的毛病:你有什麼缺點,我就說出來羞辱你;你有什麼道德,則隱藏起來。然而,這些大菩薩不如此!他們都是歡喜贊歎佛、菩薩的功德的。所以,無盡意菩薩向佛請問:「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經上說,在無量劫前,有寶藏佛出現世間。當時轉輪聖王的長子,供養寶藏佛及寶藏佛的弟子三個月。然後,太子向寶藏佛發願說:「我要行菩薩道,廣度眾生,若有眾生能念我的名號,為我的天眼所見、天耳所聞,我若不能令他解脫苦難的話,我不成佛!」寶藏佛覺得這真是非常難得的大願,因此為他取名為「觀世音」。但是,在〈普門品〉文中沒有說到過去的事,只說現在的種種救護眾生的因緣與功德,名為「觀世音」。

  丁二、佛答三 戊一、總答尋聲救苦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實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這是釋迦牟尼佛回答無盡意菩薩的問題。這一段是總答,總說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尋聲救苦。下文是別答,就是一一地、詳細地回答無盡意菩薩所問的問題。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釋迦牟尼佛稱無盡意菩薩為「善男子」。通常我們稱一個人為善人時,就是贊歎他是好人。怎麼樣叫做好人呢?他愛護一切人、不害人,那就可以稱之為善。但是,這樣說還不太明白;因為,當我們心平氣和的時候,都是沒有害人之心的,應該都是很良善的,那麼都可以稱之為善男子、善女人了。然而,這裡所說的善,不應該只是這樣解釋。該怎麼說呢?就是在利害沖突、對這個人有傷害的時候,他仍然有善良的慈悲心。你傷害他、毀辱他,他對你還是有好心腸,那就可以名之為善了。

  譬如,在家的佛教徒受持三皈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這五戒是什麼意思呢?在佛法裡面說,就是對一切人要有慈悲心──我不去殺害他、也不偷盜他的財物,我要愛護他、不傷害他。孔子也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歡喜的事情,我不能把它送給別人。我不歡喜別人把我的財富奪走、偷走,那我也不要去偷、不要去搶奪別人的財富。我愛惜自己的生命,別人也是愛他的生命的,所以我不歡喜別人殺害我,我也不應該殺害別人。這與五戒的含義相同。所以,不只是在平常的時候不殺生、不偷盜,而是對我有利、或對我有害的時候,我一直能保持好心腸,那才可以名之為善男子了。

  現在,佛稱贊無盡意菩薩為善男子。當然,無盡意菩薩的程度是非常高的,還不止於剛才說的這種善,而是更高深的境界了。

  「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這是觀世音菩薩救護的對象,有無量百千萬億這麼多的眾生。「眾」就是多,很多的「生」。這是什麼意思?無始劫以來(在佛法裡面說,就是沒有開始的一天,向前推溯總是推求不到開端,所以叫做無始),從久遠久遠以來,我們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命一次又一次在六道裡面輪回,有很多的生、同時也有很多的死,所以叫做眾生,但是不說「眾死」。

  其實,有生就有死,但說生而不說死,這裡面是有原因的。如果死了以後不再生,那只有阿羅漢才可以。因為,阿羅漢入無余涅槃以後,他在六道中不會再有生命,不再輪回於六道,也就是死了而不再生。若死了還生,那是凡夫的事情,凡夫是死了還要再生的。因為,我們有很多很多的煩惱,這煩惱使令很多很多的罪業發生作用,死了以後還要再生,因此稱之為眾生。說得明白一點,一切的凡夫,也就是一切的苦惱人。這些苦惱人有多少呢?有無量百千萬億那麼多!

  「受諸苦惱」,是遭遇到很多苦惱的事情。佛法說,三惡道眾生的苦惱是很多很多的,他們很難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原因是什麼?因為地獄、餓鬼、畜生世界的眾生,他們的身體有很大的問題與苦惱,他那一念靈明的心被苦所困擾,所以很難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念不來!

  我們可以想一想:若有嚴重病痛的時候,我們還能不能念觀世音菩薩名號?以人的境界來說,如果有嚴重的病痛,這個病痛擾亂你的心,你要念觀世音菩薩,是很難念上來的!除非平時沒有病痛的時候,就能常常地靜坐,有戒、定、慧的功德,重病來時,還能心有余力、很從容地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或者是念經、念咒。若平常的修行不夠,有嚴重的病痛時,念菩薩名號是有困難的。所以,這地獄、餓鬼、畜生的境界,很難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的。

  天上的人呢?天人的快樂太厲害!欲界天的五欲樂勝過人間,特別地迷惑人,他們總是享受欲樂,很難拿出時間修學佛法。色界天以上的眾生有高深的禅定,他們感覺到這樣就很好了,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做什麼?因此,也是不容易!所以,釋迦牟尼佛來到人間成佛,就是因為人容易接受佛的教化。如果在人間的人,信佛而能夠栽培多少善根,他生到天上時,也還可以信佛、接受佛法的教化。倘若是不信佛的人,生到天上去就不容易信佛。

  所以,「受諸苦惱」應該是普遍一切眾生說,但這裡主要還是指人說的。人世間的苦惱是很多很多的;人衰老了,或者有病痛,或者死亡,或是愛別離、怨憎會苦等,都是苦惱!

  「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我們人世間的人,如果平常完全不信佛,等到苦惱來時,雖然也可能有善知識、有好朋友來告訴你要念觀世音菩薩,但這是少數。如果,能在平常聽善知識的宣揚,或者是從經書上看見,知道有一位觀世音菩薩,他的廣大靈感能尋聲救苦,於是你就一心稱名——或者受諸苦惱的時候一心稱名,或者沒有受諸苦惱時一心稱名。那麼,當你受諸苦惱時,也能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苦惱問題就解決了。

  「一心稱名」就是專一其心,心不散亂的意思。你心裡面能夠很誠懇、一心不亂地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前念後念相續不斷、沒有其它的妄想摻雜在裡邊。

  「觀世音菩薩,實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能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而觀世音菩薩實時地在你稱念名號的時候,觀你稱名的音聲,使你所受的苦惱「皆得解脫」,就免離了一切的苦惱,得大安樂!

  我們凡夫的眼、耳、鼻、舌、身、意,發生作用的范圍是很小的;太遙遠的,我們看不見也聽不見。而觀世音菩薩是法性身,他和一切眾生沒有遠近的分別(這在後文可以看出來),十方世界一切時、一切處、一切眾生對觀世音菩薩有所求的時候,觀世音菩薩能同時救護一切眾生,這是不可思議境界,不是我們凡夫所能想象的。

  然而,也有些人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向觀世音菩薩有所求,但是沒能得解脫。這應該怎麼解釋呢?那是你沒能一心稱名、沒能一心不亂地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的關系。如果你能夠一心不亂地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就會皆得解脫。

  《瑜伽師地論》上說,我們受諸苦惱,是因為我們有罪業,造了殺害生命、說謊騙人等殺、盜、YIN、妄各式各樣的罪過,或者說是十種惡業、種種的惡事。我們的罪業大概地說,分成兩類:

  一是定業。我們在造罪時,明明白白地去做這件事,做成功了,心裡還很歡喜,那這件罪過就是定業。是決定要受果報的!

  二是不定業。如果造罪業的時候,心裡不歡喜,但還是勉勉強強地做完了,又生後悔,這個罪業就不一定得果報,稱為不定業。

  若造的是不定業,雖不一定得果報,可是也不一定不得果報;當得果報的時候,能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就容易得解脫!若造的是定業,當定業發生作用、受諸苦惱的時候,念觀世音菩薩就難一點,也就是不容易得解脫!所謂不容易得解脫,就是你不容易一心稱名;既不容易一心稱名,也就不容易得解脫,可以這麼解釋。

  這件事我們說得淺一點,不要說得太深。譬如我們信佛的人,買花、買生果供養佛菩薩,向佛菩薩祈求平安,保護我的兒、我的女怎麼怎麼好……。我們想一想,這種情形如同我們有了困難,就送紅封、送禮物給正在政府做官的朋友,對他說:「請你幫幫我的忙!」這意思差不多是相同的。而我們人世間的凡夫有貪心、有瞋心,他得到利益的時候,就可能隨順你做這些事情,滿你的願。但是,佛、觀世音菩薩是聖人,不會因為你買個生果給他,心裡歡喜了就幫你忙,和我們凡夫不同。這樣說,當我們向菩薩有所求時,既不用上香,也不要買花、果供養,就這麼向菩薩有所求,這樣好嗎?其實,也不是這麼說。

  這其中的道理,可以分兩方面說。一方面是我們凡夫的內心污濁,這個靈明的心,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不是貪,就是瞋、癡,乃至疑惑、高慢,種種的煩惱纏擾其心。當我們想拜菩薩、拜佛,去見佛菩薩時,我們的心還是很污濁、很污穢,和佛菩薩距離很遠很遠的。這樣的情形,你想求佛菩薩幫忙,轉變你受諸苦惱的遭遇,很不容易啊!

  第二、我們是因為有罪而受諸苦惱,這是有因就有果。佛菩薩難道不講究因果嗎?你有罪而叫你不受報,佛菩薩有這種力量嗎?「好!你做很多惡,不要緊!我能教你不受報。到時候,你給我買點生果、香花,我就讓你不受苦!」佛菩薩會說這種話嗎?若是觀世音菩薩這樣講話,就等於叫我們造罪了,那麼這個惡人會說:「好啊!那我就造罪,反正到時候我一念觀世音菩薩就不受報了!」可以這樣嗎?

  所以,我們要想一想,經文是說:我們念觀世音菩薩,能使諸苦惱皆得解脫;但是,這裡面不是那麼簡單的!那應該怎麼說呢?

  佛菩薩有大悲心,願意救護一切眾生,使令一切眾生受諸苦惱的時候,皆得解脫,但是不容易做到。經論上說,眾生造罪以後,若是屬於定業,就一定要去受報,佛菩薩也無可奈何,無法救護你的。這是其一。其二、眾生要造罪,佛菩薩也阻礙不了你。說:「你不要造罪!」眾生不會聽的啊!他還是要造罪。他隨時要開槍,佛菩薩也無可奈何!

  現在這裡說: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觀世音菩薩觀其音聲,即得解脫。為什麼能得解脫呢?到底還有沒有因果呢?這個問題怎麼講?我姑且解釋一下。

  剛才說,買花、買生果供養佛,或者向佛菩薩禮拜、磕頭,這裡邊有什麼事情呢?就是當我們的內心受諸苦惱的時候,心就不清淨,就有種種的煩惱、業障污染這個清淨心。但是,當我們向佛菩薩供奉——有花供養、或果供養、或者禮拜佛,這個時候我們的思想有變化。有什麼變化?就是能發出來清淨心!你若買了花,把它清清淨淨、整整齊齊地插好供佛,這時候你心裡也很誠懇地拜佛,清淨心就發出來了!

  清淨心如果能發的長一點比較好。譬如我們拜佛一百零八拜,拜觀世音菩薩一百零八拜,或者念觀世音菩薩十萬聲、念大悲咒十萬遍,這表示你發出清淨心、誠懇心的時間長一點。這裡面有什麼事情呢?你這清淨心一出現的時候,對於那個使令你受諸苦惱的罪業,就有點障礙了,二者是不相順的。在這個時候,佛菩薩的神通道力,能從這個地方把罪業回轉一下,你受諸苦惱的果報就皆得解脫了。如果,我們的清淨心、誠懇心發不出來,佛菩薩無可奈何!

  我另外說一句話:佛菩薩不等你念佛、拜佛,也不等你買花、買果,也不需要你念大悲咒,就有慈悲心願意來救護你,但是不能救護!非要你由禮拜、供養佛,或者是念經、念咒,或是念佛菩薩名號,你的清淨心發出來了,這時候佛菩薩的大悲心與神通力才有用武之地,才能回轉你的業力,使你「受諸苦惱,皆得解脫」。如果,我們心不清淨,拜佛時心也散亂、念觀世音菩薩心也散亂,佛菩薩是很難救護我們的。

  所以,這個地方說:「一心稱名,皆得解脫!」我們是可以向佛菩薩有所求的,但是我們本身應該要「一心稱名」,要做到這一點才可以,心散亂就不行!

  在這裡的經文中,沒有分別是定業或不定業。但是,從中國佛教念觀世音菩薩求救護的事實上看,有的人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時間不久就得解脫,向菩薩有所求的事情就滿願了;而有的人需要念很久才可以,時間的長短有差別。所以,前面解釋「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名號」的時候說過,平常要多訓練念觀世音菩薩,受諸苦惱的時候才能念觀世音菩薩。因為,平常有這個訓練,當你受諸苦惱的時候,念觀世音菩薩就容易一點。如果平常完全不訓練,等到有苦惱的時候才念觀世音菩薩,是很困難的!

  我講一個念觀世音菩薩的故事。《觀世音菩薩靈驗記》上說:在中國浙江上虞這個地方,有一位做賣米生意的人,家中供養觀世音菩薩像,常常禮拜、念觀世音菩薩。

  有一天,他夢見觀世音菩薩來對他說:「你不久有災難!」

  他回答:「那怎麼辦呢?」

  觀世音菩薩說:「我給你四句話,你要記住!逢橋莫停舟,遇油即抹頭,斗谷三升米,蒼蠅捧筆頭!」

  「逢橋莫停舟」,就是遇見橋的時候,船不要停在橋底下。「遇油即抹頭」,若是看見油,趕快地把油抹在頭上。「斗谷三升米」,一斗谷可以碾出三升米。「蒼蠅捧筆頭」,蒼蠅捧著毛筆頭(注:古人用毛筆寫字)。

  說完了,夢就醒了。他想:「這個夢很奇怪!觀世音菩薩來同我說這四句話,一定是有事情!」他就把四句話背下來。

  他是個米商,所以常用船載米到各地出售。有一天,船載著米行進的時候,遇見了大雨。前面有一座橋,船夫預備把船停在橋下避雨。但是,這位念觀世音菩薩的老板忽然想起:「逢橋莫停舟!」他馬上叫船夫:「不可以停!趕快開出去!」開出去以後,橋就塌下來了。如果停在那裡,正好砸在船上,他就危險了,所以他躲過這個災難。他想:「這四句話,第一句話是靈驗了。」

  過了一些時候,他在家中拜觀世音菩薩、念觀世音菩薩。忽然間,他家裡吊著的油燈掉下來,油流了滿地。他突然想起「遇油即抹頭」,因為第一句話靈驗了,第二句也不能馬虎,於是他就把油抹在頭上。

  現代的在家人留頭發,清朝的男人也是留頭發的。這位米商抹了頭以後就睡覺了。到了夜間,忽然醒來,他聞到屋子裡有很腥的味道,覺得很奇怪!點燈一看,他的太太被人殺死了,把頭斬斷了!他心裡很驚訝!怎麼會有這種事情呢?

  第二天,他就去向他的岳父報告。他岳父來一看,就問他:「你和太太感情好不好?」

  他說:「我和太太感情沒什麼不好,很正常。」但是,他的岳父忽然想起來,說:「我的女兒是不信佛的啊!你是拜觀世音菩薩、是相信佛教的,你們的感情可能有問題!」

  他說:「沒有問題!」

  「你是不是和鄰居有什麼仇恨呢?」

  「也沒有!」

  「那你家裡有沒有財物丟掉了呢?」

  「我檢查了,什麼東西也沒丟。」

  「可見這不是仇恨來殺的,也不是劫財來殺的,那就是你殺的嘛!沒有別人了。」

  於是,他的岳父就到官府裡控告他。官府來檢查、審問他。審問來、審問去,也疑惑是他,就拿起筆來判他死刑!正當此時,很多的蒼蠅飛來,捧著筆頭。這位念觀世音菩薩的人就念:「蒼蠅捧筆頭!」

  縣官問:「你怎麼說出這一句話呢?」他就把他的夢說了一遍。

  縣官一想:「頭一句、第二句、第四句,都靈驗了。就是第三句:『斗谷三升米』,這句話裡面有事情。」

  於是,縣官和周圍的人商議,怎麼叫「斗谷三升米」呢?想來想去:斗谷去了三,應該還有七;除去了米,就剩下了糠(「康」同音),應該就是「康七」,或者是「七康」。縣官就派人調查。果然,有個叫康七的人。縣官逮捕了這個人,一審問,他就坦白了。

  原來康七和米商的太太有染,所以想把這個念觀世音菩薩的男人殺死。晚間來行凶時,看見這個有油的頭,他認為那是女人,所以就把沒有油的頭砍了。當然,官府就判了康七死刑。而這個念觀世音菩薩的人,經過這一次的刺激,感到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實在太壞了,於是有所覺悟,就出家了。

  在這個故事裡,常禮拜觀世音菩薩、常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的人,會受到觀世音菩薩的照顧,所以受諸苦惱的時候皆得解脫!因此,我們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應該一心地、誠心地念,會得大利益,這不是虛妄的!

  普門品講記.二

  戊二、別答仰荷冥益三 己一、救七難二 庚一、標釋救難七 辛一、救火燒難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

  以下這一大段文,一一說出觀世音菩薩慈悲救護眾生的事跡:救七難、解三毒、應二求,這是解釋觀世音菩薩得此名號的緣由。這些或者是水難,或者盜賊難……,只是感覺災難解決了,並沒有看見觀世音菩薩。

  第一是觀世音菩薩解救眾生火的災難。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假使有人能夠受持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前面說「一心稱名」,這裡說「執持觀世音菩薩名號」,文字雖然不一樣,但含義是相同的,都是一心不亂的意思。如果是散亂地稱觀世音菩薩名號,那不能算是「持」。

  一心不亂地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有什麼好處呢?「設入大火,火不能燒」,假設有人意外的陷入大火中,火是不能燒害他的。為什麼不能燒他呢?「由是菩薩威神力故」,這是由於有觀世音菩薩威德神力加持的原故,所以火不能燒他。

  凡夫的內心有很多煩惱與苦惱,常是散散亂亂的,所以我們的心一點力量也沒有。若是修學佛法有了禅定,或是達到大菩薩境界的時候,那神通威力是非常大的!所以,他能夠轉變外面的境界。假使你入了大火裡邊,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一注意,這火就不能燒害你,這是他的心力特別強的關系。

  在《高僧傳》裡,也有記載一些念觀世音菩薩不為火所燒的事情。南北朝時代,有一位精苦修行的法師,叫做法力法師。他想造一座廟,讓大家在那裡用功修行。寺廟尚未完工,他到別的地方化緣,化了些麻,用車載回來。回程時,走到山谷裡邊,正好山谷中有大火,遠遠地燒了過來。

  這時候,法力法師特別地疲倦,精神振作不起來,就睡著了。等到醒過來,火已經燒到眼前了。因為他是個出家的修行人,他立刻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當念出「觀」字,「世音」兩個字都還沒念出來,忽然間就有風把大火吹滅了。於是,他便安然地回到他的住處。

  所以,「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這件事也可以看出感應的迅速。觀世音菩薩知道了,立刻就能發出作用來滅火,使令它不能燒。這裡說得很明白:「由是菩薩威神力故」,是菩薩的威德、神通的力量,使令火不能夠燒他。

  剛才提到,沒有禅定、內心散亂的人,心的力量不大,心隨境轉,不能轉變外面的境界。但是,有色界定以上的人,或入聖位的大菩薩,他的力量非常大!他能轉變一切境界,所以火不能燒,能有這種作用。但是,若要隨時隨地都能有這樣的感應,那要八地以上的大菩薩才可以,不是小菩薩能辦到的。

  辛二、救水漂難

  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這一段說到觀世音菩薩救護眾生水的災難。

  「若為大水所漂」,這不是指小水,小水沒有危險;水若太大,為水所漂動,就會有生命的危險。

  我們現在的世界上有很多地方缺水,但是有些地方卻還有水災。所以,我們這個世界不是那麼好,有很多過猶不及的問題。為大水所漂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你能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就能夠漂流到淺的地方去,也就沒有危險了。

  在《法華經持驗記》中提到一件事:有一個人常常受持讀誦〈普門品〉,有一次他同時與很多人坐船,忽然間船翻了,很多人都溺在水中。可是,這位受持讀誦〈普門品〉的人,聽見有人連續說了三聲:「讀〈普門品〉的人不會有水的災難!」而後,他不自覺地逐漸漂移到水邊,平安地上了岸。這就是念觀世音菩薩、受持〈普門品〉的關系,因此而即得淺處。

  觀世音菩薩能救護水、火等災難。從佛法看來,前面所說的大火,即可分為三種。

  一、果報火:果報的火是肉眼可見、能殺害我們的;人間常有這種火,乃至天上也有火,在這個世界壞的時候,色界的初禅天也會為大火所燒。

  在佛法來說,這個世界有成、住、壞、空;我們現在是屬於住劫。當這個世界成就以後(成劫),就有人、動物在這裡生存,稱為住劫。根據經論上說,一增一減是一小劫,但也有說是一中劫;經過二十個增減,就是二十個中劫,二十個中劫以後,世界就要壞了。當壞劫開始的時候,世界上會出來兩個太陽;過了不久,又出現第三個太陽;一直到最後,出現七個太陽,地球就起火了,乃至欲界天宮、初禅天也都起火了,這就是果報的火。

  雖然,壞劫的劫火能夠燃燒這個世界,但是到那個時候,這世界上的人已經都走了、沒有人住了,這是一個空的地方。所以有人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其實這個時候地獄也是空的,裡面沒有人了。地獄、餓鬼、畜生,乃至欲界天的人完全都走了。這是果報之火,能燒到初禅天。

  二、罪業火:罪業的火,三界都有。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眾生,都有罪業。這種火是普遍於三界的。

  三、煩惱火:眾生的貪心是火、瞋心也是火,種種的煩惱都可以名之為火,這種火能傷害我們。煩惱火有輕、有重,一直到等覺菩薩也還小小有一點,唯有佛才究竟清淨、沒有煩惱。所以,煩惱火的范圍是很大的。

  現在說,念觀世音菩薩,「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主要是指果報火,也就是指意外地為大火所燒這類事情說的。但是,我們若能誠心地念觀世音菩薩,也可以解除煩惱火的傷害。

  剛才說貪心是火、瞋心也是火,但多數是用火來譬喻瞋心的。我們若發起瞋心,就像起火似的,能傷害自己。此時若是能念觀世音菩薩,也會逐漸地減少瞋恨的火。

  有的人瞋心很大,一有不如意的事情,瞋心就起來了。有的人也知道自己不對,不該發脾氣、動瞋心,但是不能自主。這應該要想辦法糾正,不要放縱自己。有什麼辦法呢?就是念觀世音菩薩,由觀世音菩薩的威神力故,使這個瞋恨心逐漸地減輕,逐漸地就不起瞋恨心了。下文會提到這件事。

  「大水」,多數用來譬喻凡夫的愛欲心。愛欲心像大水似的,也能夠傷害我們。尤其是我們欲界的眾生(地獄、餓鬼、畜生、人、天、阿修羅),都有愛欲心;到了色界天以上的人才沒有欲心,因為他們有三昧樂,欲心就不起了。色界天的人原來也是欲界的人,當他在欲界的時候,能夠放下欲的事情,專心修學禅定,又有長遠心,慢慢地禅定修成功了,就得到色界定,得到色界定以後,就沒有欲心了。但是,他在未死之前,還沒有生到色界天以前,還是欲界的人,如果他不謹慎而放縱自己的話,還會再有欲的,還有可能為大水——也就是為愛欲之水所漂動。

  我講一則相關的故事,這個故事出自於《大智度論》。

  在釋迦牟尼佛成道六年之後,回到他的祖國探望父親淨飯王。當他回到迦毗羅衛國時,淨飯王請佛陀吃飯,佛陀在家時的妻子耶輸陀羅,也請佛及佛的弟子吃飯,但卻預先准備了用藥制成的歡喜丸來供養佛,意思是希望佛陀能回家。

  佛陀吃完飯,講一段佛法之後,便率領著諸比丘回到精捨去了。耶輸陀羅當時認為,若是歡喜丸的作用發動了,佛陀就會回家來。但是,佛一直安然無恙。

  第二天,因為無人供僧,於是諸比丘就到聚落托缽乞食。他們在街上聽見眾人議論紛紛,說耶輸陀羅用歡喜丸來迷惑佛。諸比丘回到精捨,就將此事禀告佛陀。佛陀說:「我以前沒有修行的時候,她能迷惑我,現在不可以了!」

  比丘問佛:「以前是什麼情形呢?」

  在久遠久遠以前,山中有一位仙人(即神仙)。這位神仙能夠放下人間的五欲之樂,專心修學禅定,成功以後,得到四禅八定,也就有了神通。他便在山中生活,不再到人間來。

  但是,他在山裡面生活,也時常會看見雌鹿、雄鹿交合。見到的時候,心也會動,所以在小解的時候,隨之流出不淨。這些排出的不淨物,被一只母鹿所吞食,業力的不可思議,母鹿懷孕了,後來牠就在仙人住處的旁邊生產,產下了一個人。這個人是鹿足、人身,頭上有一只角,因此稱之為「一角仙人」。仙人知道這是他的孩子,便撫養了他。小孩兒慢慢地長大了,就教他讀書、修禅定,也得到五種神通。

  有一天下大雨,滿地泥濘,路特別滑。由於他的雙腳是鹿足,上山坡的時候站不穩,不小心滑倒了,他的足受了傷,於是憤怒地咒願十二年不要下雨!

  我們平常人這樣咒願是沒有用的,但是神仙、有禅定的人,他的咒願有效。於是,天就真的不下雨。天不下雨,時間久了,大家的生活受到影響。國王為這件事很憂心,便召集眾人開會,設法解決這件事。

  有人報告說:「山裡有仙人,發了這個惡願,要十二年不下雨。」

  國王說:「一年不下雨就受不了,若十二年還了得!怎麼辦呢?誰有辦法能破除這個惡願的力量,讓天下雨呢?」

  這時候,城裡有一位名女人,來到國王面前說:「我有辦法!」

  「妳有什麼辦法?」國王問。

  「這個仙人,他是人呢?還是天神呢?」

  「他是一個仙人生的人。」

  「只要是人,就有辦法!」

  「好!希望妳能把這件事做成功!」

  她召集了五百名美女,制造了很多歡喜丸,也收集了很多酒,用車把她們送到山裡去,就在仙人的住處旁搭茅蓬住下來。

  一角仙人有時候也會出來,看見有很多女人在這裡,大家見了面就打招呼,接著問她們:

  「妳們的身體為什麼長得這麼肥滿,皮膚為什麼這麼細致呢?」

  「因為我們善事做太多了,上天給我們好的東西吃,所以身體是這樣子。」

  「有什麼好東西吃呢?」

  「有歡喜丸、有很多很多吃的東西。」

  「我可不可以吃?」

  「你也可以吃!」

  於是,就請一角仙人到屋裡,給他受用食物,又是飲酒、又吃歡喜丸,彼此互相談話,慢慢地他的欲心動了,也就有了YIN欲的行為。這樣一來,禅定就破壞了!禅定一破壞,就連續下了七天的大雨,立刻解除了旱災。旱災解除後,一角仙人和這些女人又繼續住了七天,把好東西全吃光了。

  仙人說:「吃完了,怎麼辦呢?」

  「有辦法!城市裡還有。我們一同回到城市去!」於是就回到城市去見了國王。國王也很恭敬這位仙人,便給他一個住處,請他做大臣。但是,不多久,他的內心便感到悶悶不樂。

  國王問他:「為什麼不快樂呢?」

  仙人答:「我還是歡喜回到山裡面過寂靜的生活,不願意在人間受這種五欲的境界。」國王於是隨順他,把他送回山中。當他回到山裡面,又繼續地修禅定,不久又得到禅定、神通了。

  釋迦牟尼佛說這個故事給諸比丘聽,最後佛說:「那個仙人就是我。」也就是釋迦牟尼佛還是凡夫的時候。「那位名女人是誰呢?就是耶輸陀羅!那個時候,她用歡喜丸來迷惑我可以行得通,現在就行不通了。」

  由此可見,不但是我們凡夫,即使是仙人也會為大水所漂!但是,有禅定的人在人間死後,生到色界天以上,人間的欲是不能迷惑他的。不過,生到色界天以上的人也還是會死亡,死了以後又回到人間來,他還是會有欲,只是比一般人輕一些。

  經文說:「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所以,我們若能稱念觀世音菩薩,也就能滅這煩惱的大水,使令我們得到大解脫!

  普門品講記.三

  辛三、救黑風難

  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車磲、瑪瑙、珊瑚、虎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這是第三段,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能免除風災。

  「若有百千萬億眾生」,這是很多的人。「為求金銀、琉璃、車磲、瑪瑙、珊瑚、虎珀、真珠等寶」,這是七寶,大海中有很多很多的寶。「入於大海」,這麼多人為了貪求眾多的珍寶,而到大海裡去,這不是容易的事!

  「假使黑風吹其船舫」,到大海裡求寶,有的人能很順利地求到寶回來了,可是有的時候也會有災難。什麼災難呢?「假使黑風」,在台灣稱為台風,香港則稱為飓風,就是天空只有雲、沒有陽光,天地都是昏黑的,風也是黑的。「吹其船舫」,這黑風可不得了啊!能吹他的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就是使船飄到羅剎鬼的世界去了,羅剎鬼居住的地方是海裡面的島。

  羅剎,翻譯成中文是可畏,就是很可恐怖地,稱為可畏鬼;或翻譯成暴惡鬼。有女羅剎鬼、有男羅剎鬼,這種鬼非常凶惡!無論是男羅剎鬼或是女羅剎鬼,都是吃人的,就像我們人會殺豬宰羊,要吃禽獸的肉,而羅剎鬼認為人的肉很香,所以他們要吃人肉。

  男羅剎鬼的相貌很惡,人看見了感到很恐怖!但是女羅剎鬼不同,女羅剎鬼是非常美的。在經論上提到,有些人到大海去求寶,遇見女羅剎鬼就留在那裡,不想回家了。經論上說:男羅剎鬼非常丑陋、可畏,而南閻浮提男人的相貌,比羅剎鬼美一點,所以女羅剎鬼也歡喜。但是住一個時期,最後她還是會把這個人吃得只剩下骨頭了。所以,求寶的人到了大海裡,為風所吹,飄墮到羅剎鬼國去,那就等於沒命了,這是特別危險的事情!

  「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百千萬億的眾生,其中若有一個人是相信佛教,而且能夠稱揚、憶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那麼,這些人都會解脫羅剎鬼的災難了。這都是觀世音菩薩的威神力,才可以解脫羅剎鬼的災難!

  有個故事,提到五百位商人遇見羅剎鬼。這五百人之中,只有一個人不相信佛教,其余四百九十九人都信佛教。大家都念觀世音菩薩,羅剎鬼就看不見這四百九十九人。而那位不相信佛教、也不念觀世音菩薩的人說:「這是迷信!羅剎鬼若要吃我們,觀世音菩薩有什麼辦法呢?」他既不相信觀世音菩薩,也不念觀世音菩薩,因此羅剎鬼能看見他,把他抓去,准備吃他。這時候,他也害怕了,於是念觀世音菩薩,羅剎鬼就不敢吃他,也看不見他了,因此「皆得解脫羅剎之難」。

  另外,有一個故事說到,有個國家與羅剎鬼相鄰,而羅剎鬼常到這個國家捉人吃。老百姓有這樣的苦惱,就報告國王。國王於是想了一個辦法和羅剎鬼商議:「我們每天送一個人給你吃,你不要過來捉人!」羅剎鬼同意了。這樣一來就必需排出一個次第,先後送人給羅剎鬼吃。

  有一天,排到一戶人家,他們只有一個兒子。如果將他們的兒子送去,他們就沒有兒子了,所以就向國王要求,改派別人去。「這是不可能的,一定是你的兒子要去!」國王說。

  這一家人是相信佛法的,當父親把兒子送到羅剎鬼那裡時,就告訴兒子要念觀世音菩薩。果然!第二天,父親去看,他的兒還在那裡沒有事。於是,這位父親將兒子領回來,並報告國王。國王就通知全國,大家都念觀世音菩薩,羅剎鬼就不敢來了,所以,皆得解脫羅剎之難。

  前面曾經說過,我們內心裡面有煩惱——有貪心、瞋心、高慢心、疑惑心、嫉妒心等種種的心。因為內心有煩惱,所以就會做錯事、就會造罪;有了罪就會受果報,凡夫無量劫來都是如此。而觀世音菩薩慈悲,憐愍我們,當我們受果報時,菩薩盡可能地想辦法來救護,使令我們不受苦。這在全面的佛法來看,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的。

  佛菩薩的慈悲心是很深的,看見我們受苦,同情我們、救護我們。可是,以佛菩薩的心情來看,救護你這次的災難,並不保證你以後不再有災難,因為我們還有很多很多的罪業!所以,佛菩薩就得另想辦法。那就是下文的意思——要為我們演說佛法,使令我們修學佛法,斷除一切煩惱,不要再造罪,才能根本地解決一切的苦難。如果我們不修學佛法,不進一步的修學戒、定、慧,那麼,一個苦難接著一個苦難,沒個完的。所以,在佛菩薩這方面,一定要宣揚深一層的佛法,才能根本地救護一切眾生。

  我們佛教徒相信佛法以後,也應明白這個意思:我們應該努力修學解脫生死的法門;如果不修學深一層的佛法,只是做一點散亂的功德,還是不行的,問題還是不能解決!

  經文說:「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前面無盡意菩薩向佛請問

 

上一篇:演培法師: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
下一篇:聖贊法師:《妙法蓮華經》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