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儀軌 :經咒頌念

 

《金剛經》要義論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金剛經》要義論

  衍生

  閩南佛學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是經的全名,由姚秦時代的三藏法師鸠摩羅什所譯,系《大品般若》六百卷中第五百七十七卷。般若經流傳在中國古代最初是在漢靈帝時,由天竺竺佛朔月支人支樓迦谶所譯的《道行經》為弘傳之始。漢譯《般若經》共744卷,故佛說般若較其它經時間多。

  般若是梵語,漢譯為智慧,在五種不翻中是尊重不翻。那麼般若究竟是什麼呢?佛說:“般若是出生諸佛之母。”所以一切經典以她為根本,不明白般若就無從了解佛所說的一切法。佛陀體悟了無限宇宙的真相,所以能自在說法,如瓶瀉水,滔滔不絕,智源無盡。然而般若又是不可用語言文字及思想表達的,她離相絕言,真實無虛,如寶蓮而微妙香潔,垢穢邪惡莫能接近,或形容她如虛空能容萬物而無所障礙。作為空王,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令一切眾生入佛之知見。本經就是佛陀用般若生慧思想來闡述一切法空無自性,不過隨緣應現而已,以掃蕩一切情見,從而論證實相無相的金剛般若空理。下面就經文主要意義加以論述。

  一、道在日常生活中

  本經《序分》說法因緣是描寫佛陀在食時搭衣持缽與常隨弟子步行入捨衛城次第乞食,然後回祗園精捨膳畢,洗足已,結跏跌坐的日常生活小事。小事為什麼說得那樣詳細呢?因為佛的境界就在這裡,日常生活就是佛陀的涅梨境界,連舉首投足乃至一切舉止言談無非是佛陀般若妙慧的運用。所以佛陀的舉止端肅之儀態能使人肅然起敬,步行的風度是那樣的莊重,氣質是那樣富有魅力。可以說“仰之彌高,鑽之彌堅”,所以能攝取一切眾生而甘願五體投地的慕拜。

  如來示范的日常生活正是如來“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的境界,其中也是戒、定、慧三無漏學的體現。如說佛的過午不食是戒,跌坐是定,般若觀是慧,所以如來的三無漏學在行、住、坐、臥中,具足三千威儀、八萬細行,豈不聞說:“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正是如來在日常生活中無住涅槃的境界。

  在如來的示范中,我們從中體悟;道在日常生活中。日常生活雖不是道,但悟道卻不能離開日常生活,若眾生開發了本有的金剛般若智慧,就能在一切事相上見道,在一切處坐道場。《楞嚴經》說;“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裡轉大*輪。”正說明道的普遍意義。只要你通達了性空的原理,離開一切相的分別執著,那麼二六時中都在道中。就好象禅宗古德說:“終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終日穿衣未掛一莖絲,終日說法不曾道著一個字。”或從外界來說,當別人贊歎你的時候,你不會因為贊歎而歡欣不已,心生妄情,當別人來毀謗你的時候,你也不因別人的毀謗而憤怒不已,失去心理平衡,動起無明火。知法因緣生,自性本空寂,具足無量功德,為什麼不行道,而妄生情節呢?能有這樣的認識,就是般若的觀智。所以六祖說:“道由心悟,屆在坐也。”他的弟子懷讓也說:“磨磚豈得成鏡耶!坐禅豈得作佛耶?”都說明般若是普遍的真理,活潑潑的,應該在動中求不動,這樣才是禅定的智慧力。所以六祖又說: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就是對道在日常生活中所下的結論。所以,如果我們離開了般若的指導,在現實生活中失去理性,隨境生心,就是迷惑顛倒,不知我即佛,佛即是眾生了。

  二、緣起性空

  緣起性空是整個般若系統的核心思想,也是整個佛教教義的中心。佛法性空的觀點是建立在緣起的事相上的,離開了緣起的事相來談論性空的道理無有是處。那麼佛教是如何闡明性空緣起、緣起性空的道理呢?

  根據佛教緣起的定義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是說明事物彼此存在著因待關系。佛教的性空觀點是建立在緣起的事相上的,把緣起的事物看成是有生有滅的法,即一種虛妄的幻生幻滅的現象,沒有自性、獨存性、不變性,故說緣起的事相是性空。《大智度論》說:性空者,諸法性常空,假來相續故,似若不空。譬如水性自冷,假火故熱,止火停人,水則還冷。諸法眾緣和合故有,如水得火成熱。眾緣若少若無,則無有法,如大火滅湯冷……。復次性名自有,不待因緣,若待因緣則是作法,不名為性,諸法中皆無性。何以故?一切有為法,皆從因緣生,因緣生則是作法,若不從因緣和合則是無法。如是一切諸法性不可得故名為性空。”

  佛教中所破的性:是指諸法中固有的,一成不變的自性,自性不待因緣而有,本自常存,然而自性空的道理從緣起的法顯現,離開了緣起的事物,便無一法成立。如桌子一法的產生,在要論說之前先說桌子是運用木頭,經過木匠的加工制作,並配合使用各種工具釘等材料,才構成桌子一法,如果離開了木頭、木匠、工具及材料等因緣條件,桌子一法無從成立。所以根據上述的道理,知道桌子一法是緣起性空,無自性。同時也因桌子本身所表現的壞滅現相,才說有生滅的存在。在緣起的的事相上似乎有跡可尋,而在無自性空的觀慧上是了無蹤跡的。比如:雁過寒潭,潭不留影,花含鏡內,鏡無心。”也是說明緣起性空的道理。那麼根據緣起性空的道理來說,所謂桌子,即非桌子,是名桌子。也就是先將桌子看成是議論觀察的對象,再透過桌子緣起的事相。了知桌子因緣和合而成,並無自性可得,所以對桌子下一個定義說它非桌子。但無自性空之說並不等於離開桌子的假相,而是根據緣起的假相而施設說世出世法一切宛然存在,所以在性空的慧觀上隨緣說是桌子。

  《經》中佛陀多以三句論式闡述金剛般若性空的思想體系,以蕩滌一切法塵。《經》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又說:“佛說波羅密,即非波羅密,是名波羅密。”等等這些三句論說,都是說明有為、無為一切法皆緣起性空。既然一切法都是虛幻不實的,性自本空,為什麼佛還要說法呢?佛陀覺悟到這個人性,這個宇宙間的事事物物都是苦、空、無常、無我,於是就捨離了這些顛倒不實在的苦悶源泉的東西,而在精神界上另外開辟一個現實美滿的新天地,享受其真常、真樂、真我、真淨的境界,常在真理中討論生活。因為他覺得世間實在沒有絕對快樂的東西,而顛倒的眾生安自認苦為樂。萬物都從因緣所生,緣生性空,本無實在,而眾生卻認為實在,妄起爭執。事物都是時時在新陳代謝,遞嬗變化著生滅不已,而眾生卻認為它是常住不壞的。世間事物中,委實找不出有一個真正主宰的我體,而眾生卻執著我這個業緣總和的身體有個實我,由此便起種種貪愛,沉論欲海,痛苦呻吟,不得自在,這原屬極大的愚癡無明所造成的!不知自性般若空慧離一切相,無所掛礙,等同虛空,所以佛陀悲智雙運,假籍文字,立種種法,開示勸導。如佛隨機為眾生所說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四谛、十二緣起等法,都是如來的方便之說,目的是為了使眾生返妄歸真,悟入諸法性空,用金剛智慧的力量來沖破無明的黑暗,從而截斷苦海的底源。

  無為法是建立在有為法上的,離開了有為法,無為法也不能成立。所以六祖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根據這種原理,我們認識到:“佛說所謂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從般若性空的觀點來說:如果你認為如來有所說法,則聽者有所取,有取就有意識分別,心行生滅法,與自性空相違,就不能體悟諸法空性。因為諸法空性非有非無,非有故非法,非無故非非法,如果離開了有、無二之見,怎麼還有法可說、可取呢?《維摩經》說:“法常寂然滅諸相故。”所以佛說如來無說法。如果認為如來有法說,即同謗佛。為什麼這樣說呢?難道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法不是佛所說的法嗎?要知道,所謂說你謗佛,是針對眾生的迷情妄執說的,因為他還沒有明白佛說金剛般若性空的道理。倘若眾生明白了佛所說的般若性空的道理,即了解了本經的奧旨,就自然破除我法二執。佛為什麼說沒有說法呢?因為佛所說的一切法,猶如“黃葉為金止小兒啼”。而諸法的實相是不可說的。諸法實相非相性空雖不可說,然而性空緣起的事相是客觀存在的,這裡所說的性空並非外人所認為的斷滅空,而是空中妙有。那麼當明白了緣起性空的道理之後,用金剛般若的慧觀,一切法又都是佛法了。如說: “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乃至於花紅柳綠,萬象歷歷,而本來空寂,非空而空,是為真空。夢幻泡沫之字宙,凡物均無定相,而荻蘆楓霜,秋光滿月,非有而有,是為妙有,都是諸法無實無虛,緣起性空的道理。當你二空智現前的時候,又能理解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的道理。

  三、布施與度生

  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布施居六度的第一度。菩薩有廣大心願,能成就布施的波羅密,布施波羅密是在般若性空的指導下,實行無所住的布施,能廣利益一切眾生,所以布施波羅密攝盡其余五度。

  《金剛經》說:“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菩薩為什麼能無所住而布施呢?經中的奧旨在於離相,不知在一切法上離我、人、眾生、壽者相就不知經義。菩薩離我、法二執,所以菩薩能不住於法布施,即不住在色、香等六塵法中。菩薩知諸法因緣生,佛說即是空,既然空了,還有什麼可以貪愛而耽著的呢?就這樣,不著六塵法中,不在六塵法上起妄想顛倒的貪、嗔、癡心,那麼反過來說,六塵法當體也就是清淨的妙法了。菩薩知法到了這種程度,任運般若空智,蕩除一切執障,即於六塵法中,洞察諸法空性的緣起真理,所以能於諸法不生住執。然而法雖性空,而不無缸相,所以仍於幻有法中,廣行布施。故說:“不住色布施”乃至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對於布施一法是如此做法,其他的持戒、忍辱等五度一切功德善事也這樣做,便心無所住,不落執障。

  無所住的布施,也就是菩薩布施的三輪體空。對施者、受者、及所施的物質,一切空無所住,遠離自性見的妄執,為大慈悲心所驅策,想把眾生拔出生死的苦海,煩惱的樊籠,實行六度的布施波羅密,所以能令廣大眾生得到真實的利益。沒有般若為指導的布施,不名布施波羅密。布施波羅密功德等同法界,不可思量。相反,若存自性見的住相布施,或布施是為了求現世的富貴、長壽或來世的生天福,這些有相布施,功德都是有限量的。如昔日槃武帝初問達摩祖師:“我自學佛以來,修橋鋪路,造寺度僧,作諸善事,究有多少功德?”師答:“並無功德!”帝問:“如何並無功德?”師雲:“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此功德,不以世求!”正因帝心貪著功德,不知法要。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故說沒有功德。住相布施,功德就不能超越所住的范圍,功德就有限量了。所以菩薩無住的布施波羅密等同虛空,能廣利益一切眾生。

  菩薩大悲心願行六度萬行,度無量無數眾生,為什麼佛要說實無眾生滅度?《經》說:“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佛陀的言教還清楚地告訴我們:說無眾生滅度是撇開緣起的事相從諸法性空的道理上說的。如果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不能擔當度眾生的任務。然而菩薩之所以稱為菩薩,已能在度眾生中降服其心,遠離四相,以平等空性任運而起度無量眾生,所以說滅度一切眾生,不見有一眾生為我所度。依性空說,佛和眾生,其性本來平等,煩惱和菩提不二,生死和涅槃一如。所謂“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哪裡可以執有眾生為我所度呢?若覺有眾生為我所度,即是凡夫迷惑的自性見。再說:一切法的法性空寂,哪裡存在什麼佛和眾生呢?經說:“離一切相,則名諸佛。”就是闡述性空離相見法身佛。

  再說,菩薩淨化情愛,不以自己、家庭、同族、一國的利益,行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行,是菩薩善能降服其心,對一切無所取著,也沒有所得。然而在般若空性上,不妨建水月般的道場,作空花樣的佛事。菩薩度無量眾生入無余涅槃是不捨,知性空而說實無眾生可度是不取,不捨不取就是菩薩金剛般若的任運。因此可以這樣說:菩薩度眾生就是一切眾生自度,一切眾生自度,也就是菩薩自度。如《攝論》說:“如空印空,似水含水。”不違法性,真實圓融,福慧雙修。如是菩薩悲智雙運是行佛所行,證佛所證,正顯本經是為大乘、最上乘者說。正如《華嚴經》說: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心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正是闡述大乘菩薩的入世思想。

  四、無所得的修證

  須菩提是佛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善知空性,《經》中是以佛和須菩提師資酬唱的方式,深入淺出地來闡明金剛般若性空的道理。在對四果修證的問題上,佛問;“須菩提,於意雲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說明入聖人之流的須陀洹果對色等六塵斷除見惑,離四相,對所斷所證無所得,故說須陀洹果。如果對所斷所證認為有所得,就不名須陀洹了。其他三果也是同樣對所斷的見惑所證的離相都不可得,才名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相反,若認為有得,就不名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果了。

  《經》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如何認識呢?因為修學無為法可以斷除眾生的煩惱,那麼一切凡夫和賢聖所有差別,全在無為法中證悟稱度的淺深而發生的。證悟淺的是賢人,證悟深的是聖人。賢聖有大小乘之分。大乘以信、住、行,向菩薩為賢位,以初地以上菩薩為聖位,小乘以外凡的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和內凡的暖、頂、忍、世第一共為七賢位,以初果至四果為聖名。然而,這賢聖差別的焦點,即在於無為法,而這無為法是為十方的諸錦所同證的。同時為度眾生的緣故,也為十方諸佛所同說,即在這所說的大乘、小乘,以及凡夫的根性利鈍和悟證的淺深,所以就於同一的無為法中發生差別了。如大乘人依此無為法修行,得二空般若智,除二種執障,斷二種生死證菩提涅槃;而小乘人依此無為法修行就不然,只破我執的煩惱障,未破法執的所知障,只斷分段生死,未斷變易生死,只得無余涅槃,未得無住涅槃。這是於所證理上和大乘有所差別。

  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無為法就有差別,但從諸佛所證的無為法來說是不存在差別的,佛陀為了說明這個道理,介紹自己在因地之所以得菩提,是因為“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實無所得,若有所得,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又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都是說明無所得無為法就無差別。同樣,法無高下,也是說明在平等空性慧照下,無為法無差別的境界。若認為法有高下,有阿耨菩提可得,就是虛妄分別,就不是究竟離相的無為法。而佛得平等性智,具五眼,看待一切眾生’與佛平等,無差別,就是宇宙萬物,山河大地,有色的相,無色的心相,乃至法界一切平等。於一切法上離四相,平等法性中不立知見,無一物,也無眾生也無佛。 “大干沙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合法性如虛空,故說佛不得菩提,眾生亦不失菩提。如果認為有少法可證可取,即是眾生迷惑的自性見。

  《經》說:“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又說: “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都是說明般若性空,橫遍十方,豎窮三際,如虛空於一切不可得。然而隨緣應現,如空中花、水中月,如幻如化。故說:“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唯有無相的法身,法身於一切無所得正顯畢竟空理。所以菩提之法性宛然,不著相求,不從他得,佛也不得菩提,眾牛亦不失菩提,菩提無所得,所以菩薩樂發無所得心。如菩薩樂行六度而無所住,離開六度的所取相。如《心經》說:“無智亦無得。”遠離虛妄分別,無有希求,住法性空理。如昔日印度毗耶城中有個維摩居士生病,文殊菩薩和大眾一起去問疾,於是維摩就向他方的燈王佛,借來四萬八千法座,諸菩薩看見法座,一下就坐上了。而聲聞人於法有所得,而不能登上法座。又如:昔日靈山會上,世尊拈花示眾,迦葉尊者默契微笑,而得佛心印。還有:二祖在覓心了不可得的時候,因而得達摩安心,這都說明菩提無所得而得,無所得就是法性空。所以佛說:“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

  菩薩善解諸法實相義,於法不落空有二邊,正示中道,所謂一色一香無非中道。又說郁郁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說:“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此中無有少法能見少法,然而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都是闡明緣起性空的奧義,無非真空不礙妙有。所以菩薩在行六度、四攝時無所住,以無所得心得菩提,才契合般若性空的道理。

  五、受持《經》的功德

  本《經》通過七番布施校量,闡明布施財物、七寶、身命不如受持讀誦是經乃至四句偈、及為人演說的功德大。七次校量分別是: (一)財施不如法施;(二)河沙寶施不如法施;(三)以河沙等身命施不如法施,(四)一日三時行施不如法施,(五)然燈佛前時遇佛供養承事不如法施,(六)算術喻所不及,(七)持經奉行。七種布施功德雖然都很大很多,但局限在有相布施的范圍之內,不能超越時空,還在比列計算的范疇。即是說多作善就多得福,少作善少得福,不超出“如是因如是果”的區域。菩薩般若無住空智現前,獨修理行,無相無住,不受福德,福德無相如虛空反而愈大。“有意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可以仿佛此境。

  菩薩為普度眾生,為人演說本《經》乃至一四句偈,所得的果報不是前面所說七番布施功德可比的,因為有相布施的功德再大,也如仰箭射虛空,箭力盡還墜。而四句般若的布施,能滋潤眾生的法身慧命,斷除眾生迷惑的自性見,從而發明心性,增長善根,發菩提心,理解一切法都無所得,必然獲得解脫,成就菩提。那麼諸法性本來空,空亦空,畢竟空,不是語言文字所能表達的,也不是尋思可以想象的,所以四句無為法的布施果報不可思議。

  綜上所述,可知本《經》是佛的不可思議境界,诠顯二空觀慧的義理。般若無形相,不可說,也無一法可得,然而平等性空中所顯如來說一切又都是佛法。所以佛說般若性空的道理是為大乘者說,為最上乘者說,這正是如來的善護念菩薩。善付囑菩薩,以金剛般若引發菩薩發廣大菩提心,教導菩薩,修行六度般若,在六度中降伏取捨心,從而遣除我、法二執。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的心是本來的清淨心。悟入離相的實相,畢竟圓滿菩提。

  所以此《經》是見性的法寶,上根利智者聞經就能開悟,昔日六祖就是聞金剛經開悟的。如今修學本《經》,把她的精神運用到日常的行持之中,雖說不是每人聞經都能馬上開悟、成佛。但也可提起我們的正念,發無所得菩提心,修無為法,煩惱當前不迷惑顛倒,念自心本來清淨,常作此觀,久而久之,定能達到般若性空的境界。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是經的全名,由姚秦時代的三藏法師鸠摩羅什所譯,系《大品般若》六百卷中第五百七十七卷。般若經流傳在中國古代最初是在漢靈帝時,由天竺竺佛朔月支人支樓迦谶所譯的《道行經》為弘傳之始。漢譯《般若經》共744卷,故佛說般若較其它經時間多。

  般若是梵語,漢譯為智慧,在五種不翻中是尊重不翻。那麼般若究竟是什麼呢?佛說:“般若是出生諸佛之母。”所以一切經典以她為根本,不明白般若就無從了解佛所說的一切法。佛陀體悟了無限宇宙的真相,所以能自在說法,如瓶瀉水,滔滔不絕,智源無盡。然而般若又是不可用語言文字及思想表達的,她離相絕言,真實無虛,如寶蓮而微妙香潔,垢穢邪惡莫能接近,或形容她如虛空能容萬物而無所障礙。作為空王,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令一切眾生入佛之知見。本經就是佛陀用般若生慧思想來闡述一切法空無自性,不過隨緣應現而已,以掃蕩一切情見,從而論證實相無相的金剛般若空理。下面就經文主要意義加以論述。

  一、道在日常生活中

  本經《序分》說法因緣是描寫佛陀在食時搭衣持缽與常隨弟子步行入捨衛城次第乞食,然後回祗園精捨膳畢,洗足已,結跏跌坐的日常生活小事。小事為什麼說得那樣詳細呢?因為佛的境界就在這裡,日常生活就是佛陀的涅梨境界,連舉首投足乃至一切舉止言談無非是佛陀般若妙慧的運用。所以佛陀的舉止端肅之儀態能使人肅然起敬,步行的風度是那樣的莊重,氣質是那樣富有魅力。可以說“仰之彌高,鑽之彌堅”,所以能攝取一切眾生而甘願五體投地的慕拜。

  如來示范的日常生活正是如來“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的境界,其中也是戒、定、慧三無漏學的體現。如說佛的過午不食是戒,跌坐是定,般若觀是慧,所以如來的三無漏學在行、住、坐、臥中,具足三千威儀、八萬細行,豈不聞說:“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正是如來在日常生活中無住涅槃的境界。

  在如來的示范中,我們從中體悟;道在日常生活中。日常生活雖不是道,但悟道卻不能離開日常生活,若眾生開發了本有的金剛般若智慧,就能在一切事相上見道,在一切處坐道場。《楞嚴經》說;“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裡轉大*輪。”正說明道的普遍意義。只要你通達了性空的原理,離開一切相的分別執著,那麼二六時中都在道中。就好象禅宗古德說:“終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終日穿衣未掛一莖絲,終日說法不曾道著一個字。”或從外界來說,當別人贊歎你的時候,你不會因為贊歎而歡欣不已,心生妄情,當別人來毀謗你的時候,你也不因別人的毀謗而憤怒不已,失去心理平衡,動起無明火。知法因緣生,自性本空寂,具足無量功德,為什麼不行道,而妄生情節呢?能有這樣的認識,就是般若的觀智。所以六祖說:“道由心悟,屆在坐也。”他的弟子懷讓也說:“磨磚豈得成鏡耶!坐禅豈得作佛耶?”都說明般若是普遍的真理,活潑潑的,應該在動中求不動,這樣才是禅定的智慧力。所以六祖又說: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就是對道在日常生活中所下的結論。所以,如果我們離開了般若的指導,在現實生活中失去理性,隨境生心,就是迷惑顛倒,不知我即佛,佛即是眾生了。

  二、緣起性空

  緣起性空是整個般若系統的核心思想,也是整個佛教教義的中心。佛法性空的觀點是建立在緣起的事相上的,離開了緣起的事相來談論性空的道理無有是處。那麼佛教是如何闡明性空緣起、緣起性空的道理呢?

  根據佛教緣起的定義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是說明事物彼此存在著因待關系。佛教的性空觀點是建立在緣起的事相上的,把緣起的事物看成是有生有滅的法,即一種虛妄的幻生幻滅的現象,沒有自性、獨存性、不變性,故說緣起的事相是性空。《大智度論》說:性空者,諸法性常空,假來相續故,似若不空。譬如水性自冷,假火故熱,止火停人,水則還冷。諸法眾緣和合故有,如水得火成熱。眾緣若少若無,則無有法,如大火滅湯冷……。復次性名自有,不待因緣,若待因緣則是作法,不名為性,諸法中皆無性。何以故?一切有為法,皆從因緣生,因緣生則是作法,若不從因緣和合則是無法。如是一切諸法性不可得故名為性空。”

  佛教中所破的性:是指諸法中固有的,一成不變的自性,自性不待因緣而有,本自常存,然而自性空的道理從緣起的法顯現,離開了緣起的事物,便無一法成立。如桌子一法的產生,在要論說之前先說桌子是運用木頭,經過木匠的加工制作,並配合使用各種工具釘等材料,才構成桌子一法,如果離開了木頭、木匠、工具及材料等因緣條件,桌子一法無從成立。所以根據上述的道理,知道桌子一法是緣起性空,無自性。同時也因桌子本身所表現的壞滅現相,才說有生滅的存在。在緣起的的事相上似乎有跡可尋,而在無自性空的觀慧上是了無蹤跡的。比如:雁過寒潭,潭不留影,花含鏡內,鏡無心。”也是說明緣起性空的道理。那麼根據緣起性空的道理來說,所謂桌子,即非桌子,是名桌子。也就是先將桌子看成是議論觀察的對象,再透過桌子緣起的事相。了知桌子因緣和合而成,並無自性可得,所以對桌子下一個定義說它非桌子。但無自性空之說並不等於離開桌子的假相,而是根據緣起的假相而施設說世出世法一切宛然存在,所以在性空的慧觀上隨緣說是桌子。

  《經》中佛陀多以三句論式闡述金剛般若性空的思想體系,以蕩滌一切法塵。《經》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又說:“佛說波羅密,即非波羅密,是名波羅密。”等等這些三句論說,都是說明有為、無為一切法皆緣起性空。既然一切法都是虛幻不實的,性自本空,為什麼佛還要說法呢?佛陀覺悟到這個人性,這個宇宙間的事事物物都是苦、空、無常、無我,於是就捨離了這些顛倒不實在的苦悶源泉的東西,而在精神界上另外開辟一個現實美滿的新天地,享受其真常、真樂、真我、真淨的境界,常在真理中討論生活。因為他覺得世間實在沒有絕對快樂的東西,而顛倒的眾生安自認苦為樂。萬物都從因緣所生,緣生性空,本無實在,而眾生卻認為實在,妄起爭執。事物都是時時在新陳代謝,遞嬗變化著生滅不已,而眾生卻認為它是常住不壞的。世間事物中,委實找不出有一個真正主宰的我體,而眾生卻執著我這個業緣總和的身體有個實我,由此便起種種貪愛,沉論欲海,痛苦呻吟,不得自在,這原屬極大的愚癡無明所造成的!不知自性般若空慧離一切相,無所掛礙,等同虛空,所以佛陀悲智雙運,假籍文字,立種種法,開示勸導。如佛隨機為眾生所說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四谛、十二緣起等法,都是如來的方便之說,目的是為了使眾生返妄歸真,悟入諸法性空,用金剛智慧的力量來沖破無明的黑暗,從而截斷苦海的底源。

  無為法是建立在有為法上的,離開了有為法,無為法也不能成立。所以六祖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根據這種原理,我們認識到:“佛說所謂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從般若性空的觀點來說:如果你認為如來有所說法,則聽者有所取,有取就有意識分別,心行生滅法,與自性空相違,就不能體悟諸法空性。因為諸法空性非有非無,非有故非法,非無故非非法,如果離開了有、無二之見,怎麼還有法可說、可取呢?《維摩經》說:“法常寂然滅諸相故。”所以佛說如來無說法。如果認為如來有法說,即同謗佛。為什麼這樣說呢?難道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法不是佛所說的法嗎?要知道,所謂說你謗佛,是針對眾生的迷情妄執說的,因為他還沒有明白佛說金剛般若性空的道理。倘若眾生明白了佛所說的般若性空的道理,即了解了本經的奧旨,就自然破除我法二執。佛為什麼說沒有說法呢?因為佛所說的一切法,猶如“黃葉為金止小兒啼”。而諸法的實相是不可說的。諸法實相非相性空雖不可說,然而性空緣起的事相是客觀存在的,這裡所說的性空並非外人所認為的斷滅空,而是空中妙有。那麼當明白了緣起性空的道理之後,用金剛般若的慧觀,一切法又都是佛法了。如說: “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乃至於花紅柳綠,萬象歷歷,而本來空寂,非空而空,是為真空。夢幻泡沫之字宙,凡物均無定相,而荻蘆楓霜,秋光滿月,非有而有,是為妙有,都是諸法無實無虛,緣起性空的道理。當你二空智現前的時候,又能理解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的道理。

  三、布施與度生

  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布施居六度的第一度。菩薩有廣大心願,能成就布施的波羅密,布施波羅密是在般若性空的指導下,實行無所住的布施,能廣利益一切眾生,所以布施波羅密攝盡其余五度。

  《金剛經》說:“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菩薩為什麼能無所住而布施呢?經中的奧旨在於離相,不知在一切法上離我、人、眾生、壽者相就不知經義。菩薩離我、法二執,所以菩薩能不住於法布施,即不住在色、香等六塵法中。菩薩知諸法因緣生,佛說即是空,既然空了,還有什麼可以貪愛而耽著的呢?就這樣,不著六塵法中,不在六塵法上起妄想顛倒的貪、嗔、癡心,那麼反過來說,六塵法當體也就是清淨的妙法了。菩薩知法到了這種程度,任運般若空智,蕩除一切執障,即於六塵法中,洞察諸法空性的緣起真理,所以能於諸法不生住執。然而法雖性空,而不無缸相,所以仍於幻有法中,廣行布施。故說:“不住色布施”乃至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對於布施一法是如此做法,其他的持戒、忍辱等五度一切功德善事也這樣做,便心無所住,不落執障。

  無所住的布施,也就是菩薩布施的三輪體空。對施者、受者、及所施的物質,一切空無所住,遠離自性見的妄執,為大慈悲心所驅策,想把眾生拔出生死的苦海,煩惱的樊籠,實行六度的布施波羅密,所以能令廣大眾生得到真實的利益。沒有般若為指導的布施,不名布施波羅密。布施波羅密功德等同法界,不可思量。相反,若存自性見的住相布施,或布施是為了求現世的富貴、長壽或來世的生天福,這些有相布施,功德都是有限量的。如昔日槃武帝初問達摩祖師:“我自學佛以來,修橋鋪路,造寺度僧,作諸善事,究有多少功德?”師答:“並無功德!”帝問:“如何並無功德?”師雲:“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此功德,不以世求!”正因帝心貪著功德,不知法要。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故說沒有功德。住相布施,功德就不能超越所住的范圍,功德就有限量了。所以菩薩無住的布施波羅密等同虛空,能廣利益一切眾生。

  菩薩大悲心願行六度萬行,度無量無數眾生,為什麼佛要說實無眾生滅度?《經》說:“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佛陀的言教還清楚地告訴我們:說無眾生滅度是撇開緣起的事相從諸法性空的道理上說的。如果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不能擔當度眾生的任務。然而菩薩之所以稱為菩薩,已能在度眾生中降服其心,遠離四相,以平等空性任運而起度無量眾生,所以說滅度一切眾生,不見有一眾生為我所度。依性空說,佛和眾生,其性本來平等,煩惱和菩提不二,生死和涅槃一如。所謂“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哪裡可以執有眾生為我所度呢?若覺有眾生為我所度,即是凡夫迷惑的自性見。再說:一切法的法性空寂,哪裡存在什麼佛和眾生呢?經說:“離一切相,則名諸佛。”就是闡述性空離相見法身佛。

  再說,菩薩淨化情愛,不以自己、家庭、同族、一國的利益,行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行,是菩薩善能降服其心,對一切無所取著,也沒有所得。然而在般若空性上,不妨建水月般的道場,作空花樣的佛事。菩薩度無量眾生入無余涅槃是不捨,知性空而說實無眾生可度是不取,不捨不取就是菩薩金剛般若的任運。因此可以這樣說:菩薩度眾生就是一切眾生自度,一切眾生自度,也就是菩薩自度。如《攝論》說:“如空印空,似水含水。”不違法性,真實圓融,福慧雙修。如是菩薩悲智雙運是行佛所行,證佛所證,正顯本經是為大乘、最上乘者說。正如《華嚴經》說: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心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正是闡述大乘菩薩的入世思想。

  四、無所得的修證

  須菩提是佛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善知空性,《經》中是以佛和須菩提師資酬唱的方式,深入淺出地來闡明金剛般若性空的道理。在對四果修證的問題上,佛問;“須菩提,於意雲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說明入聖人之流的須陀洹果對色等六塵斷除見惑,離四相,對所斷所證無所得,故說須陀洹果。如果對所斷所證認為有所得,就不名須陀洹了。其他三果也是同樣對所斷的見惑所證的離相都不可得,才名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相反,若認為有得,就不名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果了。

  《經》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如何認識呢?因為修學無為法可以斷除眾生的煩惱,那麼一切凡夫和賢聖所有差別,全在無為法中證悟稱度的淺深而發生的。證悟淺的是賢人,證悟深的是聖人。賢聖有大小乘之分。大乘以信、住、行,向菩薩為賢位,以初地以上菩薩為聖位,小乘以外凡的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和內凡的暖、頂、忍、世第一共為七賢位,以初果至四果為聖名。然而,這賢聖差別的焦點,即在於無為法,而這無為法是為十方的諸錦所同證的。同時為度眾生的緣故,也為十方諸佛所同說,即在這所說的大乘、小乘,以及凡夫的根性利鈍和悟證的淺深,所以就於同一的無為法中發生差別了。如大乘人依此無為法修行,得二空般若智,除二種執障,斷二種生死證菩提涅槃;而小乘人依此無為法修行就不然,只破我執的煩惱障,未破法執的所知障,只斷分段生死,未斷變易生死,只得無余涅槃,未得無住涅槃。這是於所證理上和大乘有所差別。

  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無為法就有差別,但從諸佛所證的無為法來說是不存在差別的,佛陀為了說明這個道理,介紹自己在因地之所以得菩提,是因為“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實無所得,若有所得,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又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都是說明無所得無為法就無差別。同樣,法無高下,也是說明在平等空性慧照下,無為法無差別的境界。若認為法有高下,有阿耨菩提可得,就是虛妄分別,就不是究竟離相的無為法。而佛得平等性智,具五眼,看待一切眾生’與佛平等,無差別,就是宇宙萬物,山河大地,有色的相,無色的心相,乃至法界一切平等。於一切法上離四相,平等法性中不立知見,無一物,也無眾生也無佛。 “大干沙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合法性如虛空,故說佛不得菩提,眾生亦不失菩提。如果認為有少法可證可取,即是眾生迷惑的自性見。

  《經》說:“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又說: “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都是說明般若性空,橫遍十方,豎窮三際,如虛空於一切不可得。然而隨緣應現,如空中花、水中月,如幻如化。故說:“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唯有無相的法身,法身於一切無所得正顯畢竟空理。所以菩提之法性宛然,不著相求,不從他得,佛也不得菩提,眾牛亦不失菩提,菩提無所得,所以菩薩樂發無所得心。如菩薩樂行六度而無所住,離開六度的所取相。如《心經》說:“無智亦無得。”遠離虛妄分別,無有希求,住法性空理。如昔日印度毗耶城中有個維摩居士生病,文殊菩薩和大眾一起去問疾,於是維摩就向他方的燈王佛,借來四萬八千法座,諸菩薩看見法座,一下就坐上了。而聲聞人於法有所得,而不能登上法座。又如:昔日靈山會上,世尊拈花示眾,迦葉尊者默契微笑,而得佛心印。還有:二祖在覓心了不可得的時候,因而得達摩安心,這都說明菩提無所得而得,無所得就是法性空。所以佛說:“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

  菩薩善解諸法實相義,於法不落空有二邊,正示中道,所謂一色一香無非中道。又說郁郁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說:“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此中無有少法能見少法,然而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都是闡明緣起性空的奧義,無非真空不礙妙有。所以菩薩在行六度、四攝時無所住,以無所得心得菩提,才契合般若性空的道理。

  五、受持《經》的功德

  本《經》通過七番布施校量,闡明布施財物、七寶、身命不如受持讀誦是經乃至四句偈、及為人演說的功德大。七次校量分別是: (一)財施不如法施;(二)河沙寶施不如法施;(三)以河沙等身命施不如法施,(四)一日三時行施不如法施,(五)然燈佛前時遇佛供養承事不如法施,(六)算術喻所不及,(七)持經奉行。七種布施功德雖然都很大很多,但局限在有相布施的范圍之內,不能超越時空,還在比列計算的范疇。即是說多作善就多得福,少作善少得福,不超出“如是因如是果”的區域。菩薩般若無住空智現前,獨修理行,無相無住,不受福德,福德無相如虛空反而愈大。“有意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可以仿佛此境。

  菩薩為普度眾生,為人演說本《經》乃至一四句偈,所得的果報不是前面所說七番布施功德可比的,因為有相布施的功德再大,也如仰箭射虛空,箭力盡還墜。而四句般若的布施,能滋潤眾生的法身慧命,斷除眾生迷惑的自性見,從而發明心性,增長善根,發菩提心,理解一切法都無所得,必然獲得解脫,成就菩提。那麼諸法性本來空,空亦空,畢竟空,不是語言文字所能表達的,也不是尋思可以想象的,所以四句無為法的布施果報不可思議。

  綜上所述,可知本《經》是佛的不可思議境界,诠顯二空觀慧的義理。般若無形相,不可說,也無一法可得,然而平等性空中所顯如來說一切又都是佛法。所以佛說般若性空的道理是為大乘者說,為最上乘者說,這正是如來的善護念菩薩。善付囑菩薩,以金剛般若引發菩薩發廣大菩提心,教導菩薩,修行六度般若,在六度中降伏取捨心,從而遣除我、法二執。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的心是本來的清淨心。悟入離相的實相,畢竟圓滿菩提。

  所以此《經》是見性的法寶,上根利智者聞經就能開悟,昔日六祖就是聞金剛經開悟的。如今修學本《經》,把她的精神運用到日常的行持之中,雖說不是每人聞經都能馬上開悟、成佛。但也可提起我們的正念,發無所得菩提心,修無為法,煩惱當前不迷惑顛倒,念自心本來清淨,常作此觀,久而久之,定能達到般若性空的境界。

 

上一篇:新鑴大乘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音釋直解
下一篇:古代印度觀音信仰與般若思想的合流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