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儀軌 :經咒頌念

 

常福法師:《金剛經》系列開示 40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上常下福法師金剛經系列開示

  六祖當時會五祖的時候(因為六祖是南方人),五祖看到六祖以後就問一句話:“你們南蠻也來學佛?也有佛性?”六祖就回答說:“人有南北,難道佛性還有南北之分嗎?”大家知道這句話也就是六祖大師所悟到一個什麼道理呢?也就是說我們一般人認為佛性是獨立的,所以人為什麼會迷信呢?他把佛獨立出來了。不是執有,就是執空。如果把佛按照生滅上面也就是佛有南北之分,那從有相上來講:如果是有相,那佛必定會生出南北之體。有南北就有分別,那肯定不是佛,沒有南北,那是不是一個獨立的神呢?所以,佛也不是神。如果是神,變成幻有。在你意識中認為有一個神存在,是幻有。那佛沒有南北之分,也不是一個獨立的存在,那是什麼呢?也就是說南北之體有南北之相。所以,南北相上面無有南北之體。那南北之體是什麼呢?它叫作無住。也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叫無住之心。南北不住心是平等心,那個就是你的佛性。所以,不是獨立出來一個這個體。一般人認為這個南北之相裡面另外有一個佛性。其實,佛性沒有南北,但也絕對不會獨立。要獨立的話,那獨立的那個佛是幻有。所以,沒有南北之分,證明處處有佛,無有差別、無有分別。所以,不是在我們意識中建立一個我見的。也就是說妄有之外不能建立一個佛性,是妄有的本體即無住之體才是佛性。

  剛才演相師在一塊聊天的時候就談到講《金剛經》,其實是叫我們放下我們這個妄想,放下你這個生死的妄境,但一般人根本就放不下來。那一套東西還有堅固的我執在那個地方,你有這個妄想,有妄想生我見,有我見就有人見,有眾生見、有壽者見。諸見已生,那就、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都顯現出來,三界就顯現出來了,都是因為我見生起,妄想就妄生。妄不斷,三界即生,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眾生就執著於這個妄的體。一般人真正的佛法很難信受。

  當下的一念超越這個妄體,一般眾生很難趨入。就是說我們講除妄,並不是真的有一個“我”的妄可除,你自己本身就在妄裡面。你一定要認識到你自己。執著有住就是我相、對立就是人相、分別就是眾生相、相續就是壽者相的建立。我相不生、人相就不生。我相就是妄體,有我就代表妄體。無生,生滅即無生,無生即無住。心本是無住之體。

  “不離空假立,入中道第一義,吾人自理入無住心”。也就是說不離開空跟假,不離真、不離假。這是入中道義。無余涅槃相應的,佛性相應。如果你不懂得這個道理,不入中道而不能領受,就不能夠住於無住心。不能降伏其心。

  先降伏其心,降伏什麼心呢?在假裡面建立無住。假就是有住的心,在一切有住裡面無住。本無住故,不離無住、不離假有,這個說空即有,說假即真,說真即假,是真假不二故,是為中道。說空就是無住,說有就是生滅。生滅無生就是中道思想,在生滅無生之時,就是說你可以領受到法性,冷暖自知了,你可以領受到。用什麼領受呢?我們用心,就是你的真心顯現出來之前和你真心出來之後的完全不一樣的。在真心沒有顯露出來之前你是以妄而住,就是六道輪回。在進入中道觀察時候我相沒有了,人也沒有了眾生也沒有了,壽者也沒有了。因為四相不立啊,你無住心就現前,這個無住心就是降伏其心。“應雲何住?應雲何降伏其心?”應雲何住很重要,降伏了其心就是應雲何住,雲何住就是降伏其心。那麼,不降伏其心就沒有雲何住。只要把降伏其心你這個量到了,無住之體,為什麼不講住講無住呢?眾生有住皆有生死啊。有住的話即有心,緊緊記住。只要你有住的時候,就證明你有一個妄心在那個地方。那無住就是則生實相,是你完全超越你自己,然後進入到所有眾生生滅的體都是無住之體,連自己都無住的時候,你自己真正的感受到整個法界都是你的時候,那才是無住。也就是說你這個念頭並不是從肉體裡出來,是從法界生。你完全感受到你有一個心、一個覺心是從法界裡出來,來領受這個法、領受這個世界,完全是超越自己的身體了。

  所以,過去不是有一個禅和子嗎,他修行到一定的時候有一天自己從肉體裡跑出去了,然後回來另有一位老禅師就知道了這位出家人他自己走出去了這位和尚就把這個和尚肉體燒掉了。那他在外面玩,過了一段時間就回來了,後來找肉體找不到。禅和子就在旁邊叫:“我的身體在哪裡?”他對身體還有執著,有個我見還在那個地方,他不能趨入法性。那位和尚就燒了一盆火,又放了一盆水在那個地方,“你的身體在火裡面。”那他在火裡面去找也找不到,他說沒有。他說:“你的身體在水裡面。”他就到水裡面去找也找不到。他說:“你的身體在空裡面。”他一下子就到空裡面去了。他說:“你的身體在地裡面。”他馬上跟地融成一體,他也找不到,禅和子到處都找不到。老師父說:“你現在有這麼大的神通了,你干嘛要這個身體呢?”所以有一個我見在那個地方,那對身體的執著總認為那個身體是我。其實,那個身體也不是我,你在法性中生,用心來會這個世界,你可以神通無礙。但是還有微細的習氣在,總認為自己身體很重要。但我們真正的進入到無四相的時候,身體跟你一點關系都沒有了。這個時候你死的時候啊,那是非常地自在,為什麼呢?因為你已經出去了,你已經跟法界無生體成為一個了。生滅法界就是你的無住身心,你不認為是無住,你變成有住了。因為有住在感受有住體時就變成執著了。無住心執著於有住把無住遮蓋了,但無住的體是不變的,只是有住的執著好像在。只要你把執著去掉以後,你就回復你自己的無住之體,因為無住是我們的身心。一旦進入無住就是我們的自性、無住就是我們的法界。我們的身體盡虛空遍法界,為什麼呢?一切法無住故。

  無住分出二相,哪二相呢?生滅無生啊,生滅體裡面的無生是你的法身,無生裡面的生滅是你的報身,生滅無生這兩個中間產生了一個覺叫作化身,始終它都在。生滅無生即法身和無住之清淨體它們是不動的,但中間有一個有住的體出來,就是說本來是無住因為你有住,你把那個無住體當作是有住體,所以你就建立了無明。而這無明建立了另外一個迷惑的身體,那這迷惑的身體就障礙了你。本來你有無量的變化,本來是無量的化身,現在我們這個生滅有盡虛空遍法界的無量化身。把這個無住體當作是有住心,就生見,生見就妄。而這個妄生起來是攀緣妄的體,這個妄的體根本就不是我的這個妄體,而生種種煩惱。如果你要進入無住體,無住就是妄的真實的顯現,就是無妄就是無生。

  我為什麼叫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千萬不要說我在念阿彌陀佛,是阿彌陀佛在念你。你這個念都是阿彌陀佛的光。所以,要感受到所有的聲音都從阿彌陀佛那裡爆發出來。那你念的阿彌陀佛你就感覺到是阿彌陀佛放出無量光明,一念佛一念光,你要感受到是阿彌陀佛在念佛,不是你在念佛。你不能說我在念阿彌陀佛就是阿彌陀佛,你不能這樣講。你應該是阿彌陀佛真正的在念佛,並不是你觀想出來的。你的這個念一個是這一頭,一個是那一頭。這個也在念阿彌陀佛,那個也在念阿彌陀佛。到底是佛在念你呢?還是你在念阿彌陀佛呢?你念的阿彌陀佛是妄,阿彌陀佛念你是真。那你現在轉過來是阿彌陀佛在念我,包括你現在在大聲念的時候是阿彌陀佛在念你,整個世界是一個大阿彌陀佛,你徹底的超越了我見,這個時候你在外面走路、吃飯、穿衣、睡覺所有的體都是阿彌陀佛的無量光明顯現。法身現前。沒有人見、沒有我見就是清靜法遍一切處啊。

  壽者轉作大圓鏡智啊,法界轉作平等性智,差別轉作妙觀察智。這個五陰之“我”轉作成所作智。那四相轉就變成四智現前,如果要在修行中你能如是觀察,包括你念佛也是一樣,念佛可以轉四智,能念佛的心就轉為智慧。因為全部是阿彌陀佛在念,沒有我體,大空寂現前清淨無礙,一切法都現前。整個世界色聲香味觸法都變成佛的種種妙用了,妙用現前了;就沒有什麼我、人、眾生、壽者這個體了。

  這聲南摩阿彌陀佛念下去,心佛眾生本身就是一個體,如果說我在念阿彌陀佛,就有我相現前,我有阿彌陀佛可念是人相現前,我以多少來念阿彌陀佛,是眾生相現前,然後相續等待壽者相現前,所以,這樣念阿彌陀佛是四相具足。同樣是念阿彌陀佛,有人念阿彌陀佛四相皆空,跟《金剛經》是相應的。有人念阿彌陀佛四相具足,完全跟《金剛經》相違背,是不是?你仔細觀察一下我平時講的阿彌陀佛,你就可以感受到跟《金剛經》完全是相應的。也就是說不離假、不離空,最重要的一定要把妄變成無生之體。

  無生是因為有生滅的相。生滅的體是什麼?就是覺性,覺性無得無失。生滅的體無生是不動的,了知無住體,如無住之體他是智慧的顯現,生滅無住即生滅了不可得即化身。所以,釋迦牟尼佛來這個世間你說是有住還是無住呢?如果你要說釋迦牟尼佛來是有住的體,不就變成生滅了嗎?有住肯定是錯誤的、以這個生滅為體那就執著相了。這都是生滅之見產生的妄見。而釋迦牟尼佛來了,他是無住之體,如來無所來亦無所去。釋迦牟尼佛這個無住體就是不離假而顯如來了義,他來跟不來是沒有任何區別的。

  如是思維如來實相,就能見到釋迦牟尼佛無相之體。現在的這個生滅他又是他的有相之體,又是他的無相體。你悟到這個真的時候,他的生滅就是他的無生體。他來從哪裡來呢?也是從這個生滅中來,去回到生滅實相中去,如果說離開這個生滅另外去找一個佛,那不是有來嗎?現在佛陀不在世了,我問你:“佛陀在哪裡?”佛陀還在無住體裡面。無住是什麼?無住就是生滅。生滅是什麼?生滅就是無住就是當下。如果釋迦牟尼佛走了,釋迦牟尼佛就不在這個生滅裡面,你在哪個地方去找釋迦牟尼佛呢?你仔細想一想。如果如來無所來、無所去,只有在生滅無住體裡面才能夠意會到。如來化身,化身是在眾生生滅體上。

  眾生的妄心就像水裡的月亮一樣。有妄就有真,有無住就有真實就是我們自性。我們雖然有妄,但有一天覺悟了以後,你就發現根本就沒有妄,為什麼呢?當體即真。當體的妄就是無生體就是真體。那麼發現我們從來就沒有迷過。

  你迷過嗎?難道你離開過這個生滅嗎?你沒有離開過生滅,那你就是安住在無住體裡面。那你現在無住體是什麼呢?就是佛心。哪個眾生不在生滅?難道有礙嗎?一切眾生生滅是一體的,生滅只有一個。所以任何東西都在生滅體裡面。那既然生滅是一,就是佛陀的一個佛身,證明說我們的生滅是一體的、不二的,只是一個佛身。

  就是六祖大師講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哪有什麼無明呢?你以為真的有無明啊?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為什麼呢?苦集滅道,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就告訴我們無住。一切法界都是生滅體。既然生滅,就是無住。千萬不要離開生滅,離開假說真。離開假說真,是外道。全假即真如來實相。

  我們要悟到這個道理,一定要認識到這種問題就進入中道。所以“悟人自明,冷暖自知”,自己知道。所以悟道的事情永遠是自己,不是別人。一旦你了解了這個道理,就沒有眾生可度了。眾生的生滅就是無生之體,無生即無住,你有住就有煩惱。而無住,你度他的時候,他現前表露在眼前,你看到的全是無常之相、無住之體。生滅即無生,你現在一眼看過去全是無生之體,你度哪一個?你怎麼度?所以看到無生之體就是佛,那哪一個地方看到的不是佛身呢?你的自性、一切生命,如果你悟了,什麼地方都是安住、解脫、無有障礙。

  到任何地方你講法就等於沒講法,因為講法的體、講話的聲音還是生滅的。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但釋迦牟尼佛講法四十八年,沒有說一字一偈,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捨什麼法呢?捨有住心法就是真法。就像我坐船一樣,上了岸以後船就不要了。我們現在這個講法,但千萬不要執著於我講法。你悟了,我講不講已經無所謂了。如果你沒有悟,那你繼續聽我講。講你悟了,因為當下就現前就是。你悟到了,就像你劃船一樣,你已經到了彼岸了,難道還要這個船嗎?是不是?你一旦到了岸,無處不在。沒有一個地方不是青山綠水,沒有一個地方不是你的心地花園。如果你沒有悟的話,那你天天執著法師在講法、法師在講法。所以,悟到這個道理,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會的到?那講得天花亂墜也好,講得是再多也好,你不能悟這個體,都是白說。希望你們在某一個文字上面、在某一個點上面、在某一句話上面,把我們的心量一起打開。

  彼岸一到,原來佛陀講話這個體無處不在,只等待我們去領受。全假即真,所以,眾生往往是捨假求真,捨假求真都是妄見。不了解真,而妄執於假也是妄見。因為有這種妄見存在,這兩邊都很容易進入到妄見。所以,我們眾生心非常粗的時候,不能夠用細心觀察到。我們到底怎麼修行呢?在一切處求於正確的知見。就是你在行住坐臥、吃飯搬柴運水之中,感受佛法,常有正見現前,也就是說做一切事情、看到一切東西,你要了知它生滅體是無住之體,不應當住,自己要投入到法裡安住實相,實相無相體。

  如何於行住坐臥一切處以假來審你的般若之心?

  凡夫易偏空執有,唯金剛般若審之。也就是說我們到底明了沒有?那這個審之很重要,就是審問的意思。就是說你的行住坐臥,因為空跟有的這種執著,你到底有沒有空的執著?和有的執著?你到底是住在真裡面?還是住在假裡面?你到底是住在妄裡面?還是住在真裡面?只有用《金剛般若經》來審之。如果沒有這個體,沒有這個假建立,那用什麼來審呢?因為這前面講到發心的問題呀,有這個發心體,為什麼要發心度一切眾生?所以我們在行住坐臥、在一切處發廣大之心。不能說我已經知道了這個妄,以為自己已經開悟了,不需要去怎麼樣了。你應該在一切處來審之,你不能說我修淨土法門我念阿彌陀佛就算了,好像你已經得到大成就了。卻不知道你用吃飯而審之,用睡覺而審之,你用行住坐臥來審之,做一切事情的時候來審,也就是以假來審你這個般若之心。

  那麼,我們要把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來思維,也就是訓練的意思。也就是你自己這個心是不是真的住在金剛體裡面了?也就是金剛般若來審我們這個偏有偏空的不真實心,就是妄心。妄心跟真心之間以外面的假審之是最好辦的,也就是說過去人修行一般來說都要先修這個假,讓這個假漸漸地清靜下來。為什麼要找一個寺廟呢?大家安靜下來,然後念念佛呀讓人先清靜下來,先修小乘,讓我們在這個假先安立著、化城裡面先安住著。住一段時間然後進入大乘,入一切處,發廣大心。就像一個人在山裡住久了要到城裡面來,那這是不是真的解脫呢?叫你到城裡去走一圈就知道了。原來在假的體裡面既然你一點都把握不了你自己的心,那麼證明金剛在你心中並沒有牢靠,乃至於以妄制妄。

  有人把這個妄心放在心裡面很堅固,那麼修假的時候確實很安心。但是妄裡面永遠是妄,它都能夠推翻的。真的金子永遠是不怕火煉的。如果你真正是金子,那在火裡怎麼煉都沒有關系。如果你是個假金在火裡面一煉就知道了,原來完全是個假金子。那現在世間上假金子非常多,不能夠經過一點點的考驗。現在這個社會本身就是假的,你說現在什麼雞肉、鴨肉啊都是用化肥催出來的。你說這個雞是不是優良品種?只要用火一燒,然後一煨出來這個很臭啊,知道這個雞是用化肥催出來才有這個味道,不好吃,是不是?也同樣如是。如果你是個真金,在社會上怎麼煉,那你也是純金,到處都會大放光明。如果你是個假金子,那你講得天花亂墜,一到世俗去你就沒用了。我們發無上的菩提心,其實還有金剛般若而來審之,就知道你自己是不是真的跟道相應了?《金剛經》要審,《楞嚴經》也是的。《楞嚴經》人家說是照妖鏡,你是妖還是怪?那把《楞嚴經》一照就知道了你是妖怪。所以世間的妖怪很多的,那要金剛心來破它。大家緊緊記住:妄心就是妄心。妄心在世間行走,因為它是妄心嘛,妄心怕太陽、怕金剛般若、怕大智慧,這個妄體在外面一走就不行了。

  人在修行上面還是要經過考驗的,自己考驗自己,你看看你是不是修道了?那麼可以用這個心。現在的修行人沒有幾個經過考驗的。因為我們很容易執假為真、執妄為實。把這個妄的東西、把偏有偏空不了知,就像我們很多地方、還有小廟、還有神婆、或者現在很多研究生啊、大學生啊,學了一點佛就帶了一幫人就在搞自己的東西,不依止師父。其實很容易進入到偏有偏空的體裡面去,沒有人教導他們,結果他在裡面搞,到最後面就麻煩了。

  所以,我們金剛般若無非是審我們的妄心、審我們的真心,是否真實?就像看你悟道了沒有,用《金剛經》應之就是這個道理。當時達摩大師到了中國的時候帶了一部經典叫《椤伽經》,《椤伽經》是一部印心之經。你悟了沒有?你明了沒有?你的這個文字上面對不對?看《椤伽經》就知道了。但是,《椤伽經》裡面非常地復雜,他的教理非常多。很厚的一本書,提出了很多的問題。到了五祖以後就專以《金剛經》來印心的。所以悟道沒有?看《金剛經》就知道了。那到六祖大師都是以《金剛經》來印心的,你跟《金剛經》相應了,那麼說你就不怕了。如果你不相應的話,那你一定跟妄相應。跟妄相應,那你就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它一定會相應這個體。在有色裡面它有識的執著,無色有無色的執著,有想有有想的執著,無想有無想的執著,非無想有非無想的執著,都是講我們心的執著而已。執著於妄就成形,就成為三界。執就是識,叫第七意識,妄就是境界。那麼你執的是什麼它就出現什麼。像你執著於色,要偏有的話,就變成欲界和色界。你執著於空色、有色,有就是有想、有色的執著。那你執著於無色,沒有顏色,也就是說不執著,油瓶倒了不扶,也就是住於大空界裡面。

  有人修行怎麼修?知道嗎?一天到晚在相上搞,這個叫有色的執著。修行啊、求忏悔啊、拜佛菩薩啊,天天搞是有色之執。無色呢?就是無色的執著。沒有執著就是說我坐在那個地方油瓶倒了也不扶,也不求福報,像阿羅漢一樣坐在那個地方不動了,像這樣的人很麻煩,有智而無福啊。像阿羅漢每天掃一下地就有飯吃,不掃就沒有飯吃了。因為他一天到晚住在定裡面雖然不執著,但他也不修福。世間人就有兩種人:一種人執著,一種人不執著。什麼叫執著呢?就是重視相上面的修行。還有不執著呢?油瓶倒了不扶,就是這樣的人。

  現在的修行人,油瓶倒了不扶。意思是說我出家了就是福了,油瓶倒了不要我扶的。那釋迦牟尼佛有一天看到一位盲人在穿針,盲人說:“誰愛功德?誰為我穿針?”那釋迦牟尼佛定中馬上就回答:“我愛功德,我來為你穿針。”那位盲人比丘一聽,說:“那佛陀的功德還不圓滿嗎?還來為求穿針功德嗎?”難道這麼小的功德佛也要嗎?以為釋迦牟尼佛還有貪心呢。釋迦牟尼佛就告訴他:“我愛功德如愛父母。”與愛自己的父母一樣,為什麼呢?諸佛從功德中生,功德為佛母啊,功德能生一切諸佛。就像我現在講佛法,如果你不珍惜,就是不愛功德。不管你懂了還是不懂,但你不尊重,不尊重就是你不知福報。

  所以你聽到就像沒聽到一樣屬於無明,那你就沒有福報了,為什麼呢?十方諸佛重視一切福報,就是我講話的這個聲音無住體都是功德啊。我講話的生滅體本來具足如來相,無住本體即法身相。無住體又是生滅體平等法相。無住法相就是功德,佛相就是清靜體,就是我們的心。因為生滅無生是一體相,無生就是我們的心。而生滅的體呢?就是我們的無住相,菩薩所住功德,你對生滅不能夠無住的話,那你就不會對你這個生滅體生出恭敬、清靜心,那你就進入妄見。而妄見,福德就非常小。即使你坐在這個地方也沒有用,福德非常地小。為什麼呢?你有妄執出來、你有妄見出來啊。你有妄見出來,那福報就非常地小了。

  為什麼聞到《金剛經》的功德都大呢?是因為是無住。無住即生滅無住,生滅的體就是無住體,法身、報身和你決定了那一念你就是化身。現在在這個地方,一切眾生身都是你的心。佛能化一切身,一切眾生都是佛陀化現在這個當下。所以佛陀能化一切身,為什麼呢?因為本來大家都是化身,是一佛所化,也就是一佛能化無量身,這個是講的究竟的道理。法身,我與佛同一法身、我與佛同一報身、我與佛同一化身。同一個化身,在你懂得這個道理的時候你生尊重心、恭敬心,大家知道什麼叫種福田了。阿羅漢就不一樣了,或者是執無想的人他就不一樣了。他坐在那個地方一動也不動,你講話他聽不到的。因為他不要福他要智啊。那麼說他這個福就不會增長,為什麼?他有妄見在那個地方。因為妄見在那個地方,終有一天他一旦出來的時候就生法藏。

  比例來講:媽媽在跟你講話的時候,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你可能還會聽。到了第四句第五句第六句的時候啊,你就會生煩惱了。或者是一位毫無相干的婆婆在跟你講話,一位婆婆來了跟你講話,講一個非常無聊的事情。但是,你沒有耐心,覺得她好愚癡。我告訴你呀,你就會失去道德。因為功德就在這裡面。如果你不尊重這位老太婆所講的話,你就等於是不知道修福,為什麼呢?無住體在生滅體裡面,離開生滅沒有無住之體。那麼你認為老太婆跟你講話,你覺得好啰嗦而不願意跟她講話,就等於不能入世。以此而審之,你審一審看,你用金剛般若來審一下。你一審一下,啊!那個金剛般若就在我們生滅的體裡面,就在當下。你不耐煩,這個時候就完蛋了。那這個金剛心一審就知道,一定有問題。

  不管什麼人跟你講話的時候,以金剛而審之,你就會有大乘的善心出來、有大乘的菩薩道出來。所以不可以沒有耐心。你用金剛般若而審之,自然會非常耐心的以般若心而審之的心來跟她講話。所以任何眾生跟你講話,你都要耐心耐到無生法忍,因為一切眾生、一切身心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無為就是金剛體,那我們眾生是聖人也好、是賢人也好,都以無為來審。不是說惡人以無為來審,他是聖賢就不以無為來審。你是聖人,從證量上面看;賢人從德上面,有沒有德?有沒有聖?完全以無為來審,不了解無為者不了解《金剛經》者,不為聖不為賢。不懂得《金剛經》的人,你還是什麼賢人聖人嗎?不是賢人啊、也不是聖人啊。

  賢人、聖人都以無為心來安立的。所以你一切行為都以金剛心來審之,有了這個心,你跟大乘的經典都是相應的。像《大方廣佛華嚴經》,以毗盧遮那佛審之,以十地菩薩來審之,以發菩提心來審之。那麼,一發菩提心就入賢,進入聖。三賢菩薩住位、信位都已經安立了。如果你沒有菩提心、沒有了解毗盧遮那佛的體,那麼一審之就麻煩了。我們千萬不要以有色而執著,不以無色而不執著。執著、不執著,以無為而審之。不能說我去執著它,也不能說我不去執著它。執著與不執著,都是我們眾生的分別而已。以無為來審之,安住一切處。各人安各人的本份,你的心一定是廣心,因為金剛經完全是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他是三法忍心。三法忍,無生法忍就是跟一切法相應的體,而無生心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就叫無生法忍。一聞這個就進入無生處。所以一旦有了無生、有了無為,那就進入賢位、進入聖位。菩薩戒不是講嗎:位同大覺已。

  至始至終沒有迷過。你不是無住而是有住於無生了,有住就變成妄。有了這個妄的顯現,叫作我執。就是我見,我見顯現出來,就出現妄的虛境,

  六識領受妄境,為了降伏境必須要降伏妄。從根本下手就是要了知只要你把這個有住體變成無住,那妄就不存在、我見就不存在,那塵境就變成不是你的塵境,就變成你的平等心。

  如果你沒有無生就沒有悟體,那你的言耳鼻舌身意裡面,全部是五蘊魔在作怪,那麼你全身是病啊。你修道上會不出毛病啊?所以除了你覺悟之外怎麼修行?五蘊魔在障礙著你。很難成道的。也就是像龍樹大師講的,我們要是不悟道,不依般若力量的話,那我們修行就像兩手拖著大千世界一樣,太重了。可看出我們起心動念都是魔的眷屬啊。那怎麼除妄呢?唯有無住無念生心才能除妄。為什麼六識跟七識很重要是呢,兩個是能造業識?五識和八識,這兩個識叫做隨業識,都是屬於性罪,都是無始以來過去的種子。

  就像我心要到北京去,我身體就到北京去了。我們的身體是第前五識,但我們心裡面還有一個業的種子,你要到北京去,那北京就現前,心裡面就有一個北京了。這個北京在八識田中就種下去了,但是種到哪裡去了呢?我們搞不清楚。完全看你第六意識和第七意識,所以第五識和第八識是不要管它的。最重要的是要改變第六識和第七識,在領受三界之果報。第六識是接受塵境,第七識才能造業,這個業就是三界。第六識是一念迷的那個體,第七識在造業的體。

  為什麼叫識呢?就是妄見。如果妄見不生你就是無生。無生裡面領受的是什麼呢?它可以轉,先是轉六識,成為智慧,叫做妙觀察智。第七識轉了就變成平等性智。平等性智跟無生是相應的,妙觀察智是跟眾生心法界是相應的,大光明藏就現前了,功德妙用就現前了,那就變成無量的化身都會現前了。第六意識和第七意識其實就是法上妙用,是法的這個體。正見生起以後,變成清靜之受用,解脫之受用,妙用之受用,遍一切處的受用,也就是說盡虛空遍法界啊,平等、自在啊,都會顯現出來。

  成所作智,成就所作利益眾生,大悲心在一切眾生心中安住著,跟一切眾生是同體的,色聲香味觸法這個妙用都會現前。什麼叫成所作智呢?比如來講吧,黑板擦在這個地方放在這裡,你的六識為妄了,這個東西只能擦擦黑板。如果你的六識改變了,這個東西就變成色聲香味觸法了,色遍一切處,聲遍一切處,香遍一切處,味遍一切處,法遍一切處,這個東西無上的妙用現前,色聲香味觸法屬於器世間,都是法用。就像我們手上拿的法器一樣,這個法器叫妙用,在你頭上搖一搖,你可以生生不墮地獄、餓鬼、畜生。為什麼呢?以音聲遍一切處,以音聲攝無量德。這個音聲搖一搖,你聽到以後馬上得到大解脫,這叫成所作智。

  在無住的時候,聲音遍一切處的,本來就遍一切處。為什麼色遍一切處。成所作智裡面,色是他的眼睛啊,聲音是他的耳朵啊,香是他的鼻子,味是他的嘴巴,身體是他的法界,意念是一切法。色生香味觸法就是他的身體了,他拿這個身體用的話,叫成所作,能成就一切眾生,一念之間能度無量眾生。就像濟公大師拿一根草超度那個亡靈,唵嘛呢叭咪吽,那個草飄走了,他說沒有關系超度了,他就這樣的就把眾生超度了,他就是一個法搞一下就可以。為什麼我們念經念了半天超度不了他呢?如果你有一天轉識了,轉妙用了,你手摸摸頭啊,講講話,別人就得到受用的。

  為什麼這個法器的妙用是不可思議的,這個叫成所作智,知道吧?也就是說,前面的五識是本身的德,你的六識改變了,這外面的法界都變成妙用,五識都會變成妙。五識前面的眼耳鼻舌身意,由第六意識來總持的。沒有第六意識,五識不會現前。這個東西擺在這個地方,如果沒有我的話,這個東西永遠擺在這裡。拿我現在拿起來了,這就是我的第六意識在起作用。如果我執著這個是好的壞的,就造業了。第六意識的妙觀察智現前以後,你這個妙用跟一切法相應了,一聲音一切聲音,一香一切香,一味一切味,一臭一切臭,他這個東西拿起來的時候,大千世界就在他手上。一念之間大千世界就在他手上,產生無上的妙用。像這樣的人,就可以度無量的眾生。他不需要去建什麼寺廟。像菩薩他智現前的時候,他轉了智了隨意地度眾生,跟眾生共為一體都沒有關系了。但是我們不能轉妄故,就不能轉妙用。

  所以一個人有沒有加持力,完全看他心轉了沒有。如果他心轉了,他跟你超度就有用。如果那個人心沒有轉,怎麼跟你超度,你講?為什麼要請大和尚,請那些賢者、有德的人,能夠轉心的人,來給你的祖宗給你的父母超度呢?他就有力。如果一個妄見那麼深重的人,他根本沒有轉智,他怎麼超度你呢?他這個東西就是這個東西,一點用都沒有。他沒有用,但是我們相信佛菩薩的用在。所以佛陀的悲心,他用神力安在我們出家人身上,我用這個心,但你心裡面想的不是常福,你想著佛,知道吧,那就有用。其實是釋迦牟尼佛在救你的父母,救你的親人,他有這種種用在那個地方。所以你雖然拜出家人,並不是我來救你,是因為你信佛,皈依三寶故。如果你不皈依三寶,你再拜我也沒有用。

  所以我是借助佛菩薩的力量,來給你講法,來加持你們,借助於佛菩薩來跟你們講話,真的是佛菩薩的事情。如果我轉妄了,那我就是佛菩薩了。所以妄轉掉的時候你就是佛菩薩就是聖人,所以能轉一分就一分,四十一品無明全部轉掉了,你所有智現前了,在此世界就是智身,不可思議的智慧。可看出我們轉六識先要轉七識。把七識的執著轉為平等性智的時候,第六意識也會相續的改變,因為第六意識是前身的果報,業就轉過來了。第七意識是造業的,比如說我拿起這個東西,我為什麼拿起就是這個東西,為什麼拿不到天人的琉璃呢?這就是第六意識的果報,現在我只有權力跟你們坐在一塊,不能跟天人坐在一塊。那我的意識為什麼不在天上呢?所以第六意識沒有轉掉之前,我們在六塵之境裡面接受著。六塵之境是不一樣的,有人是琉璃,有人是黃金,反正眼耳鼻舌身意接受的是色聲香味觸法,如果你變成妙觀察智了,這個境就變成佛境了。

  七識有不一樣的分別。比如來講,天人看到是琉璃,我們人看到的是土木山河,為什麼不一樣呢?因為你分別心在那個地方。有一天你不分別了天人也會現前。有一天你達到無色界,你在此世界打坐坐到一定的時候,你第七意識強行的把你改變掉了,你現量上可以看這個此世界的地是黃金。領受三界心,第七意識可以轉三界啊,你可以從地獄裡面轉到天堂裡面去,可以從人道可以轉上天上去,也可以轉到地獄裡面去,在此世界可以現量上面見到地獄、餓鬼、畜生。有人在此世界餓到一定的時候,如殺豬的人,他到臨命終時要搞個殺豬的東西擺在那個地方,刀子在地下劃啊劃啊,他死的時候就斷氣了,否則他就是死不了,為什麼呢?因為他那個識現量上面領受三界,欲界、色界和無色界,就是天堂、地獄和我們這個三界。如果你七識的執著,七識的造業產生了領受三界的體,所以我們現在在人道,是我們第一世造業,然後變成第七意識的將來的一世,就是後世的第六識和這一世的七識的執著,將來轉的時候又轉到第六意識上面,我們三界其實就在六識跟七識之間,五識和八識全靠第六意識跟第七意識來轉。第六意識變成了妙觀察智,那你第五意識就變成了成所作智,你第七意識變成平等性智,第八識就轉為了大圓鏡智了。為什麼呢?因為平等性智跟大圓鏡智是相應的,跟佛心相應,無住體啊。無住不留事跡,有妄就有住,有住就有極啊,無住無極啊,所以大圓鏡裡面沒有極,是因為他無住才無極。如果你沒有住,你第七意識的執著做任何的種子,到了第八意識轉身過來就變成第五意識了,到了第六意識的這個意境,意裡面就產生識,有了第六意識的識的境,就有眼睛見色、耳朵見音、鼻子見香觸。意不在的話這個識就不會顯現。

  所以意是眼耳鼻舌身這五根的頭。如果意沒有了,眼睛就不起作用了。所以識分成六,意只有一個。沒有意你的五根都沒有用,你死掉了你的意沒有了,那你眼睛就不起作用了。如果你在無住、無生之時,你第七意識的改變,大圓鏡智其實就是我們的本來的面目,它是無住之體,它有無上的妙用,說來了就看得見,走了不住什麼都不會印現出來,你無住之體顯現出來的是妙用啊。如果你是無住的,那個鏡子照你的時候看不到你的影子,因為你不住的時候就看不到了,如果你有住,裡面就看到你下輩子做什麼做什麼都出來了,有人站在那裡一看,咦,裡面什麼都沒有,證明說你在無住體裡面,一照那裡面是一片圓的,什麼都沒有。但有人一照就知道,你下輩子做豬啊做狗啊,大圓鏡智都可以照得出來。你現在所有的妄體,大圓鏡智都自然在那個地方。你下輩子做什麼,第七意識去照吧,你照到哪裡你下輩子就一定會到哪裡,所以我們一定要轉。

  我們在這裡學佛啊,你一定要知道這個道理,學佛一定是為自己學的,並不是為別人學,不要看著別人,要看著自己,學佛是個人的事情。別人錯別人對,如果你要是明了了生滅就是佛性的話,你還看到別人的過失嗎?有什麼意義呢?所以別人的對也好錯也好,無非是生滅,都是生滅之體,講無住那就是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只因有住,妄境諸生。

  有人說,師父你講法我聽得懂別的眾生聽不懂,我說你聽的懂就可以了,你怎麼不照顧自己的心呢?每個人動不動就是照顧別人,好像就我聽得懂,別人都聽不懂,每個人來了都是這樣講,我聽的多了。好像你照顧別人很重要不照顧自己,這很奇妙吧。所以把你的心轉變過來了,你了解無生、生滅的體,人家的對和錯不都是生滅的體嗎?既然生滅的體就是無住,無住就是無生,無生就是佛心,那你看到別人生滅還無生,你怎麼還有眾生之見呢?所以你在批評別人的時候本身就是你自己錯,所以學佛完全是改變自己,所謂別人無非是印證你的般若之心。你就安住在這個剎那剎那的每個念上面,就這樣住著住在覺的體裡面,不斷的降伏你自己的有住妄心。

  我可以跟你們講一下這個第七意識的作用。第六意識轉做妙觀察智。什麼叫妙觀察智呢?妙觀察智能夠知道萬法的幻有,遍一切處的幻有,就沒有我執了,只要你沒有我執無生現前,你的這個第六意識就產生妙用。佛教講的三輪體空,就是能體和所體和被所體。能施是心緣體本空,依緣起有,實空。所緣物施事的這個物是相空,被所施人境緣起性空,如果你在三輪體空的這個境界裡面,你第六意識和第七意識就已經轉變了。如果你三輪不能體空,不能體會到它的空,那你的第六意識和第七意識都很難改變。

  在淨土法門講妙觀察智是什麼樣子的呢?妙觀察智是個名詞並不是真的有個妙觀察智名相。有人求佛菩薩給我開智慧啊,每天在求,認為佛菩薩真的能給你一個智慧,好像在天上掉下一個智慧,那是錯誤的,如果你不了諸法空相,心常有住,根本就沒法開智慧。在我們從淨土法門來講,妙觀察智並非從我生,是阿彌陀佛心中方便生,心地法門中妙觀察智從佛性大悲心中生,那個叫做妙觀察智,都是從果位上思維。從因位上證,你自己一剎那時間,能轉到無生裡面才能夠進入到這個妙觀察智。

  淨土法門講妙觀察智,是講阿彌陀佛的妙觀察智,就是阿彌陀佛了知一切眾生心。像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回向願,他回向給法界眾生,阿彌陀佛要不知道眾生的心,他怎麼能夠布施給眾生呢?阿彌陀佛具足妙觀察智,因為有妙觀察智才建立種種相,而種種相是一念心。就是說,阿彌陀佛以一心現無量相,一心就是無生的心,然後有無量相是一心顯,現無量相男女老少、山河大地,都是阿彌陀佛一個心裡面出來的,這叫做妙觀察智,也就是佛心,徹底的超越我。我們為什麼要講這是阿彌陀佛顯現出來的呢?超我,淨土法門有一個大方便,這個禅宗裡面或者金剛經是說無生裡面才有妙觀察智,為什麼呢,無生就是佛。你要達到眾生的生滅就是我的無生自性,在正知正見上面,外面的生滅雖然你不改變它,你走到任何一個地方你的心都是非常的清靜,因為眾生的生滅就是我的佛性啊,我在一切眾生心生處,生滅就是無生,眾生生滅就是我的心,眾生的生滅相上就是我的法性身,身心世界不二,心就是無生體。相就是生滅體。生滅無生。

  你說人家不好,或者你在這個世界上面有執著,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都是告訴我們這個生滅的體和無生體它應該是不二的。為什麼叫我們要慈悲於眾生,其實講是慈悲於眾生,就是要我們體悟到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於一切處啊。佛心者慈悲是,慈悲者大眾是,慈悲於大眾,佛心故。佛心即無生故。無生即生滅體,生滅是無住體,無住就是佛心。名義上是慈悲顯示是我們的真心而已啊。

  我們要遍於一切情眾生與無情世界,我們現在做不到怎麼辦呢?所以我們講了一個阿彌陀佛出來,阿彌陀佛攝取一切眾生心,一切眾生都是阿彌陀佛攝取安立的,你就知道,啊,原來男女老少都是阿彌陀佛安立的!這個時候不是由我的心,我無住做不到啊,只要你領受阿彌陀佛,它是一個徹底的慈悲的方便,這種方便令我們進入到無生,就叫感應道交,感應到我們的無生體,不講無生而自無生。為什麼聞說阿彌陀佛即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呢?只要你聞到了阿彌陀佛就不退轉,不退轉就是無生之意。我們了解這個無生就是在阿彌陀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的大悲心裡面,叫妙觀察智。

  現在我們大家都出現意識,就是我的的聞性也就是覺性領受諸境分別住心產生的六識;六識要靠第七識執著來改變,所以我們修第七意識。七意識的執著,果報上可以改變,不定業可以轉掉,因為這個世界本來就是虛妄的,只要是虛妄的它就能變。可以變成好相,可以變成空性,可以轉為清靜體轉成莊嚴體,都可以變得掉,七意識的執著。比如你天天想美的東西,你相貌就會長得很美,如果你專門想丑陋的東西,好相可以變成壞相,都可以變得掉,第七意識的執著的力量很大。第七意識轉智就是平等性智可以轉藏識種子變為修行資糧。淨土從果位上面,識轉智的時候,我們從信阿彌陀佛的那一剎那,阿彌陀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在你相信這一切都是阿彌陀佛光明無量,無量是不可思議智啊,不可思不可議,不可思斷思維分別,不可議斷言詞來辨別,叫你無住之意,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你就信南阿彌陀佛體,你就聞阿彌陀佛法。

  我們講金剛經,事實上就是要我們真實的來念阿彌陀佛,對阿彌陀佛要生起信心。不要因為我講這個金剛經,你就被經所轉,還是要你念阿彌陀佛啊!不要搞錯了,大乘經文言即多,了義本是一而不變。所以我在講法的時候,好像一定要無住無想啊一定要找這個東西,你不知道阿彌陀佛就是無住的,不知道阿彌陀佛就是轉七識變成平等性智,轉第六意識變成妙觀察智,變這個世界變成阿彌陀佛的光明,它都是一樣的體啊。

  你為什麼不融到阿彌陀佛的體裡面,跟它一摸一樣呢?所以淨土法門這個方便太珍貴了!講金剛經讓你領受淨土,所以淨土法門不可思議完全融會金剛經。所以大家要靜心下來一心地聞信,對阿彌陀佛生起轉識之心,轉第六意識,轉第七意識。最重要的,要把金剛經聽懂,淨土法門方起妙用。金剛經講體,當下承當多麼難承當啊,無住,在一切處起正見心。不以方便之力,我們這個金剛很難入心啊。所以淨土法門和無量壽經完全是一個果德上的法。

  你千萬不要以為我真的有一個第六意識啊、第七意識啊,你怎麼找,這是一個執著了。對相第一眼看到是第六意識,第二眼執著了相是第七意識,都在一個念上面,識體如水月實不可得,不要講什麼就執什麼,都是一心所顯現出來,都在一個無住心體上面。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裡面第二十願就是轉七意識為妙觀察智,叫回向的意思,回向的功德的成就,第十九願就是轉第六意識為平等性智,是功德願,十八願就是轉第前五意識為大圓鏡智,名號的成就,光明無量壽命無量。都是阿彌陀佛一念所成就的。他成佛的一剎那,所有的智就成就了。眾生現在在受用本體皆如來大悲示現,在無量光中一剎那時間盡虛空遍法界,我們色中具足無量色,色裡面具無量諸佛之所作。這就是阿彌陀佛的成所作智。

  你看阿彌陀佛這一念光在我們這個地方。這一光能攝無量諸佛故,無量諸佛的功德中有無量菩薩眾。阿彌陀佛的色聲香味觸法都是叫法住。而這一切法攝了無量諸佛的功德,十方諸佛又攝了無量菩薩,無量菩薩又攝了無量的眾生,都在阿彌陀佛色聲香味觸法。色聲香味觸法就是阿彌陀佛的無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意就是阿彌陀佛無色聲香味觸法,所以他叫無量光明。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無極之身、虛無之體,他沒有根塵相對立,他完全以色聲香味觸法顯現出來,就是阿彌陀佛的全部身體。

  阿彌陀佛身是什麼樣的?無量的光明。在經典上面,從始到終沒有講到阿彌陀佛眼睛是什麼樣子的。只有在娑婆世界講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因為阿彌陀佛成佛以後就成毗盧遮那佛,毗盧遮那佛是純理啊,全部的理,理性。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的色聲香味觸法是他的相,他有八萬四千相,相好莊嚴。好就是對眾生有利益故。相就是莊嚴故,對眾生沒有利益就不叫好了,就不是真正的莊嚴之相了,他的莊嚴是建立在利益眾生的體上面。所以他莊嚴相盡虛空遍法界有無上利益眾生的妙用,每個眾生住在色聲香味觸法裡面。所以眾生就不實的眼耳鼻舌身意,就會有不實的色聲香味觸,如心經上所說。

  一色無量色,一音無量音。在金剛經裡講,一旦你有一天進入無生之時,一切色是你色,一切音是你的聲音,一切香是你香,一切味是你味,因為你沒有這個肉身了,生滅是你無住法性身,你的相在生滅相上。什麼是生滅呢?色生滅,聲生滅,香生滅,味生滅,觸生滅,法生滅,色聲香味觸法就是生滅體,那你不就是色聲香味觸法身了嗎,色聲香味觸法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了,根塵不二,中間無識,全體是心,你這個孤執的身體就不存在了,

  阿彌陀佛大慈悲故,建立一切眾生心想。想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現西方極樂世界。你想在人間,就住人間,反正都在阿彌陀佛光裡面,叫妙觀察智。平等性智,都是阿彌陀佛,沒有我的無住的,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我,都是無住,但是我們以為有住,你這個住是你的妄念裡面出來的,阿彌陀佛是無住的,所以叫平等性智。平等性智就是無住體,自然就平等,沒有我了就平等。我的色就是你的色,你的生滅就是我的生滅,哪還有單獨的生滅體呢?

  所以你是我的生滅,我是你的生滅,我倆共一身,我們還共一心。共一心叫做無住之心,大家都是一個無住體。生滅,大家都在生滅體裡面,生滅是一個,是我的身,也就是你的身。看我的生滅,看你的生滅,全是生滅,一心故。大家想一想,看燈光,兩個燈照著,幾個光照在一塊的時候呢,好像是一個光一樣其實兩個燈。我們眾生每個人都是這個身體,但是沒有障礙。

  妙法蓮華經裡面,文殊菩薩跟捨利弗在一塊的時候,文殊菩薩能把自己變成捨利弗,把捨利弗變成文殊,阿羅漢就做不到。捨利弗看到自己的身體怎麼變成個文殊呢,他就變不過來。但是菩薩呢,一切身為一身,一切身體沒有障礙。你的身體變成我的身體,我的身體變成你的身體,我可以跟你同一個身,一點障礙都沒有不可思議的。這個是不是我們證到以後才有,沒有證到就沒有呢?其實你的妄心障礙了,一旦你的妄心斷了的時候,真正的悟到了啊原來我的生滅就是你的生滅,我現在也是生滅,你現在也是生滅,噫,我倆個不是同一個身體嗎?原來我倆是穿同一條褲子。大家現在感覺到沒有?你就不知道,那就是妄見所礙,不知道生滅,你就不能夠從這個身體超出去,非要以這個我身為根本。如果你悟到這個東西也是悟啊,也是明了了。在淨土法門裡來講,我們同在阿彌陀佛一個光裡,我們同在阿彌陀佛一個念裡,一個念有無量的法界,十方世界都在這個念裡,不可思議的境界。所以我們信阿彌陀佛和讀金剛經這個中間是沒有區別的,大家要從這裡悟入。南摩阿彌陀佛!

 

上一篇:常福法師:《金剛經》系列開示 41
下一篇:常福法師:《金剛經》系列開示 39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