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教儀軌
:經咒頌念
常福法師:《金剛經》系列開示 51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上常下福法師金剛經系列開示 何謂持戒修福?如來究竟清淨是何境界? 昨天講到:“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佛制止須菩提“莫作是說”,此處“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其意思很廣。說廣說狹都可以,當知是人,就是持戒修福的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怎麼理解呢?在此世間聞這部經的人,一定是無量劫來修諸善根的,並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是一個求福的人,是一個修慧的人。無量壽經中講:“清淨有戒者,方能聞此法、不能持戒者不能聞此法;清淨有戒者,方能聞此法。”清淨是無我的意思,這個戒一定是跟般若相應的,佛陀講的這個清淨和我們眾生體會的是完全二個樣子,我們的清淨是眼耳鼻舌身意感官上的清淨,佛陀不動眼耳鼻舌身意識了,與眾生同為一體,法報化三身四智已經現前;他的識已經轉為了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都已經現前,佛陀的清淨與如來本性是相應的,絕對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清淨;清淨有戒者,方能聞此法。佛陀在菩薩戒裡面講了很多這樣的話,無量壽經裡面也講了很多這樣的話;你看一念生淨信者,如來實知實見啊,持戒修福者聞此章句,這部經典只有持戒修福者才能聞得到;證明這個聞絕對不是聽到;你看聞此章句,章者其中的四句偈等,四句偈等即可能夠開啟我們的般若智慧。就能知道持戒修福者,聞此章句即能生信。眾生聽了這些話,心中有住就會生懷疑,懷疑的根本在於對持戒修福不感興趣故;就像你本來就是我的爸爸,說我是你的兒子,我自然就會信;如果你本身就不孝已經忘祖了,說你是兒子,你就不會接受,還會說我不是你的兒子。 持戒為何要勇猛?眾生持戒修福與我持戒修福的關系,過去持戒修福與現在持戒修福的關系? 受戒時一定要發勇猛心去持戒,一切戒當不毀犯;以後會不會犯不知道,但受戒之時一定要發出這種勇猛之心,要非常的清淨。如果受戒時你不勇猛還有這樣犯犯那樣犯犯的念頭時,你就不要去受戒了,這個裡面是非常微妙的體。當時佛陀講受戒體的時候是非常圓滿的,是從他心地裡面出來的,所以持戒修福者聞般若,就是信。我們心中是不是戒律圓滿了呢?我們的戒律沒有圓滿,福德沒有圓滿,是不是聞般若經得不到呢?不是這樣的話。佛陀的圓滿是建立在一切處的圓滿,也就是我們現在不圓滿的那個體,跟佛陀的圓滿是相應的,還是在圓滿體裡面。如果我們沒有會到佛意,我們總認為我們現在不圓滿,佛陀才圓滿,那麼我持戒還是沒有用。佛陀講的戒律圓滿的時候,那是一念於法界,法界於一念;一時於法界,法界於一時;多與少他是不二的;所以我們現在聞到這部經典呢我們持戒修福必然與佛陀的圓滿相應;我們一定要信這一點。金剛經其實也是講信門;並不是我們講的行門;你看地藏經一念獲得怎樣的福田,一念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這個一念很重要呢?這一念跟佛心是無二無別的,但是我們除了這一念外,還有一些雜念在裡面。雖然我們離佛陀一念圓滿的程度很遠很遠,但是我們還是知道,還是在排斥這些雜念;知道這一念如金子般的功德;對它生起無上的信心。就像你雖然不孝,但還是知道哪個是你的父母,你的父母在哪個地方;心中對父母升起無上的信心;無論你走到哪裡,父母都還是在你心中;所以對你現前微淺的一念升起無上的信心;生起佛的信心。為什麼呢因為佛陀般若與持戒之間是通達的。所以我們應該生起圓滿的體;也就是我們怎麼樣讓我們的一念變成一片,這一念變成究竟,就是跟佛相應;這一念與我們本性的圓滿相應,知道這一念就是我們的圓滿心,這一念就是佛的心,而這一念通達於般若之意;一個是跟我們自性相應,一個是跟般若相應,一個是跟佛相應。所以你對這一念生起信心的時候呢,很多不好的東西在你心裡邊雖然有,但不承認他是真實的,所以我們就有一個明亮的眼睛;我們有一個智慧在等待,不然呢,你這個智慧失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聞此章句,以何為實?持戒修福的體是什麼? 聞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這個持戒修福的人,一佛二佛三四五佛乃至於無量劫前在佛前種植善根,不管你是遠還是近,你現在在持戒修福,累積善根,或者你久遠劫來累積善根;般若之義不是非要很遠,佛陀的近和遠是沒有差別的;只要你把妄識去掉了就沒有遠近之說;如果沒有有住妄識在那個地方,再遠也是近,如果你有妄的話再近也是遠。“一佛至千佛出世”,如果你會到此的話,遠近是沒有距離的。這就告訴我們,不管是釋迦牟尼佛時代持戒修福,還是我們現在持戒修福是沒有差別的;你聞到般若會義的話,此人本身已經不可思議了。我們不知道過去因果的關系啊,聞到這部金剛經你就應該尊重,不管你是剛剛學佛,還者是過去無量劫的持戒修福的善根,你聞到這部金剛經,遠與近你都應該升起信心。你不應該說我過去好像沒有吧好像不多吧,生出如此眾多懷疑迷惑的心理。一般人不通達法義就會從感情上通達了,佛難道能騙我們嗎?你應該明白般若,善根,持戒福慧都是一體不二的;從我們自性上面講你要悟到,佛陀所講是對於未知之人(沒有通達般若之人)而講次第安一下他們的心,“啊,原來我看到這部金剛經,是無量劫前於無量佛前種植善根所至啊”,因為你不通達於般若,思想又沒有證悟,佛陀用這句話來安你的心。第二種通達於般若的人,理解這個是沒有障礙了;聞此章句能生信心,你就知道了,原來般若就是持戒修福啊,二者是合一的,不可以把持戒修福分開來。我們眾生往往是分開來說,變成法執和我執了;我是一個,法是另一個,對法生出另外一種執著了。你把這個般若經放在手上的時候你悟道一個什麼東西呢?你就知道他是體相不二,這個文字,般若之意,與我們相上的持戒修福,應該是沒有任何區別的;如果有區別的話,為什麼持戒修福能與般若相應呢?相應就是它們之間有關系。打個比方:屋裡的電和光的關系:電是看不見的,但是內在存在著,我們無法感知他內在的存在,只能通過他發出的光來感知電的存在,光電其實是表述的一個東西,是不二的。持戒修福與般若也是如此,般若很抽象難以感受,不好把握,但持戒修福其實就是般若,二者是一不是二。 般若能示現一切法,持戒修福都是佛法,一執著了就變成非法;執著相不了體故。我問你你眼睛看到的各種光,各種明暗變化,哪個東西跟電有關系呢?如果執著相你就麻煩了。原來這些相這些變化把我們心給照出來了,所以我們在持戒修福的時候,都是與阿彌陀佛的般若相應的。原來你這個持戒與修福都是來自於般若啊。所以這個般若是盡現在過去未來。他講的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出世,是無量劫前在佛面前種植善根,你想一下,是不是現在過去未來的心?你不要以為我現在才看到般若經,你哪一天不在般若裡面呢?般若經這本書就告訴我們實相,盡現在過去未來。現在之心不可得、過去之心不可得、未來之心不可得。一切法皆從般若中出,現在過去未來也從般若裡面出來。沒有般若哪來的現在過去未來的法相呢?所以現在過去未來都在般若體裡面,那麼我們知道般若就是此相,此相就是般若;這個時候你就了解了我們生活在般若之中,就像龍樹菩薩到龍宮裡面去看華嚴境界一樣,其實龍宮只是喻說就是華嚴境界,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那些色聲香味觸法,一切妙莊嚴都是其自性的寶藏顯現在那裡,那個地方完全超言斷智了,沒有這個身體了,完全是一個法了。 持戒修福中如何做到一念無住心現前? 你要是知道過去現在未來都沒有離開般若之法的話,一念無住跟般若相應無住心就現前,無住心現前,你現在過去未來剎那的一念就相應了。原來別人的修福就是你的福,你修的福就是別人的福。因為都從般若裡面出來嗎?所以別人持戒修福不就是你持戒修福嗎?都是般若體嗎?既然都是般若體,為什麼我們不安住在般若體裡面呢?非要住在這個相上面呢?你一念在般若體裡面,整個大般若就變成法了,般若能生法故。除了佛法之外,沒有另外的般若可得;你不要以為般若之外,還能另外找本書出來。這個書只是一種暗示,知道吧;書是沒有相的,要是拿著書又變成一種執著了;佛陀在般若裡面給我們講法,你要懂得這個意思,你心就安了。 何以金剛經“句句令我們解脫”?何謂真正的無事無修? 所以呢這部金剛經可以說“句句令我們解脫”,每一句話都通達於法意,每一句話都是般若裡面顯現出來的,如果你會到了,這是不可思議的。既然持戒修福才能具足般若的話,我們現在的持戒修福和過去的持戒修福是一體的,和一切眾生的持戒修福都是一體的,你聞到這個法的時候,你內心中要開顯一種智慧;無住的智慧,沒有住了,你住在般若裡面,都是法裡面,現在過去未來本來如是啊,那你還修什麼呢?這個時候你就真正的無事無修,得空無相無願,不可思議境界就現前了。下面看還是持戒修福,我們干什麼呢?還是持戒修福啊。什麼叫持戒修福遍一切處啊?是般若啊,般若與一切眾生心相應啊;持戒修福在你心中感應的是無住體,在外面就是持戒修福之相,什麼叫持戒相無住體啊?什麼叫修福相?就是利益眾生利他相。你以為聞到般若就說我不修了不修了,我坐在房間裡睡覺可不可以?那與修福怎麼能相應呢?那不是自私自利嗎,與持戒怎麼相應呢?又怎麼能跟般若相應呢?乃至持微淺之戒律,也比不持戒好啊。所以通達般若的人絕對是自利利他的。 持戒是持眾生的戒,修福是修眾生的福 經裡經外暗合善根,不管是經裡所說還是經外的善根都是合一的。不要我們看了經典就把外面的給放棄了,看到外面的把經裡的給放棄了。無住之體,無處不自在,處處沒有住,沒有任何邊執。佛陀在經典裡面從頭到尾一個是講持戒體,持戒是持眾生的戒,修福是修眾生的福;你看無始以來釋迦牟尼佛托缽吃飯不就是給眾生種福嗎?這個福佛陀願意施,眾生願意受;這個福是佛給的,那我們現在吃飯穿衣睡覺難道離開了佛嗎?我們這個福都是佛陀用托缽給我們托出來的;都是佛陀無量劫來把我們攝出來的;他大悲心無非令眾生求福、得福、得戒啊。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干什麼呢?都是令眾生發菩提心、護持善根啊!令眾生持戒,能夠持五戒,菩薩戒,乃至於出家受比丘戒。這些戒從哪裡來的呢?佛陀大威儀清淨體,他的攝受力令眾生持戒故。所以在外面走路他示現二種體,一個是佛一個就是戒。釋迦牟尼佛講法的目的,一是令眾生生善根,一是令眾生持戒。千經萬論無非令眾生般若成就故,般若成就無非就是持戒修福啊。 果地善根回向,因地發起善根。 出家人要現清淨相,令眾生得戒;得戒是般若之體,諸佛是般若之相,此相是利益眾生的,此體是成佛的。寺廟安住在這個地方,令眾生得戒,令眾生得福啊,這個寺廟是何等的重要啊。大寺院的威德,大寺院的莊嚴相,非常重要,如果大家發菩提心,一定要護持大寺院。 我為什麼發心講金剛經? 我為什麼發心講金剛經:因為我覺得大家很執著啊,希望大家能有一種力量出來,讓大家心裡面有一種強大的力量和功德出來,讓你們的福德和戒律在心中非常的廣大,非常的莊嚴,威德具足,生出種種強大的力量。你不要認為聽聽就算了,我發心來講,希望大家生起這種信心出來。從果地上講是佛陀會於眾生的善根,佛陀的行住坐臥吃飯穿衣睡覺都是會於眾生的善根,因地上發起你自性中的光明。我們在發這個戒光、威德之光的時候,五根五力都現前的時候,根就是你的自性,力就是摧毀力。把我們的根就是我們自性中的功德顯現出來,你內心中根裡面的寶藏出來了;你身上就會發光,就會出現種種的力量。光能照破黑暗,五蘊魔就會斷掉;五蘊魔斷我相就斷;我相斷所有法就滅。講來講去,三藏十二部經典,不管是佛出世,還是阿彌陀佛再來,包括師父在你面前,寺廟在你面前,最後還是要發起你內心中的本來的寶藏。你內心中的寶藏不能開顯出來,你不聞不問;見了寺院也不拜;那怎麼辦呢?內在的智慧不能打開,因地上的善根不能發起。 我們應該如何對眾生行不言之教?真實之教? 無量壽經中講,菩薩荷擔如來家業,為之眾生負於重擔,作眾生不請之友,就是說我們主動的跟眾生接觸。怎麼令眾生種善根呢?主動,主動並不是找人家說法。我們要威嚴俱足,走在外面令眾生生清淨心,這種清淨自然跟眾生結緣。人家看到你,見到你,聞到你,聽到你還有你發出的種種殊勝之大願,都能感召你內心生出一種強大的力量。這是一種戒光和福德之光,具有強大的力量能夠感召眾生的善根爆發。我們在外面一定要注意威儀現清淨相,不要輕易罵別人,不要感召眾生的惡種增長。所以在涅槃經裡講,眾生皆具佛性,皆當作佛。任何一個眾生都是可以慈悲來感化的;如果你真正發了菩提心,跟般若相應了,一定會有大慈悲心顯現。這裡的大慈悲心並非老太婆的婦仁慈悲,是你的威德俱足、戒律俱足、福德俱足;然後你在外面走路就可以令眾生增長善根。如果你用世俗的情,那就沒有辦法了。但是一定要給眾生講戒,你不講戒,就一點辦法也沒有;你跟眾生講情再好都沒有用的,眾生反而墮入情見;所以跟眾生沒有必要講那麼多。你就是講戒律或是講求福足矣,你就是直接的把這些威儀給預別人,行住坐臥時時刻刻都在加持於眾生。 無量的究竟意? 無量千萬億佛所:無量是什麼意思呢?一般認為無量就是很久很久以前。無量就是不可思議,不可思不可議。不可思超越知見,不可議不可辯論;議是辯論之義,思是思維之義。你想一想,超越自己意識的思維,超越口頭上的辯論,口上不能說,思想不能思,那是什麼?那是究竟圓滿的境界啊!無量劫是代表盡現在過去未來的一念心啊,是與般若相應的一念,這一念盡未來際,這一念盡現在際,這一念盡過去際,是究竟的一念,通達的一念,重重無盡大同一體的一念。這一念與你的本心相應了,你的心是無量的。你的心裡面有無量諸佛,無量諸佛就在你的一念善根之中,這一念是好難深信的一念。只是你不聞般若之故啊。聞般若這一念只在當下會於本義而已啊;這一念的善根有無量諸佛所安住,色上講無量諸佛叫色莊嚴,聲香味觸法皆清淨莊嚴。大家看過經典就知道,他方國土各有其莊嚴,如香積國土以香味莊嚴;飯也香,花也香,水也香,人也香,什麼都是香的;一聞到香肚子就飽了,一聞到香智慧大開,一聞到香力量增長,一點點香往大地上一放,整個世界都是香的;簡直是不可思議香光莊嚴。色聲香味觸法都是佛陀莊嚴國土的根本。我們要是解脫了,我們就會看到,如果你成佛了佛佛相應就知道了。你要知道你這一念持戒忍辱精進,或者色裡面持戒,或者聲裡面持戒,或者香裡面持戒,或者味裡面持戒,或者觸裡面持戒,或者法裡面持戒,色聲香味觸法裡面都是有無量諸佛安住的地方啊,所以我們持受戒都和佛體相應。 這一念裡都有無量的諸佛,都是相應的。證明要是跟般若相應的話,眾生只要這一念足矣。“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如來悉知悉見,如是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你對這一念為什麼沒有信心還種種懷疑不斷呢?只為不聞般若故。你看法華經中常不輕菩薩修無量劫見人就拜,見人就拜數劫啊。不是說成佛一剎那,枉修無量劫,只此一念信,與佛教相應啊。如果不是我今天告訴你,你什麼時候才知道這一念具足般若具足無上德呢?你自己搞一輩子,生生世世可能也搞不到,問題在哪裡呢?問題在於信,沒有疑惑的真信;信什麼呢?信你自己心中的一念,釋迦牟尼佛講般若並不在他人口中,是在你自己本來的這個體裡面,所以聞到這個般若對自己要生起信心。我們不要自賤呢?我們要讓自己珍貴起來,發起我們因地,千經萬論都是發起我們因地。你看“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這句話通達於般若,是何等的珍貴啊!我現在講的時候內心中都有無盡的法喜,希望大家從這個裡面要能悟到,能悟進去。但是眾生無始以來啊,對這個般若為什麼不認同呢?為什麼不能當下承擔呢?他的原因在哪裡呢?我執故。你說除了這一念與諸佛心相應,與般若相應,與我們自性清淨的體相應之外,你還能找出另一個法是這樣子的嗎?你再也找不到了。 為什麼要叫我們修福求福呢?怕我們進入斷滅啊,眾生喜歡斷滅,人死了以後就沒有了,干麼要去做佛事呢?干麼要做善事呢?社會上不是說“人死如燈滅,干麼要做好事呢?”眾生就是頑固的這種知見在哪個地方,自古以來這種習氣無比的堅固,它就不知道“火生從哪裡生,火滅從哪裡滅?”它本來就是不存在的一個東西嗎?我們總認為火生火滅,不看椤嚴經就不知道,大家一定要去看看椤嚴經。眾生有來有去,都是個妄執在那個地方。“寧可著於須彌山,不可著於一念空”!我寧願做一個凡夫成佛,也不做一個阿羅漢去而執空,做一個凡夫我一告訴你,你信了馬上可以發起無上的菩提心,就可以解脫,可以頓開佛慧馬上進入,但阿羅漢住於空就麻煩了。“小乘比丘要生大乘善信!” 持戒是令無住於相,持戒是干什麼呢?是怕我們執著於相啊。我們犯戒的原因在哪裡呢?就是著相啊;著相即犯戒。所以做福不要著相。為什麼不著相為戒呢?因為戒是制止之意,制止一個自私自利的心,一個我的很執著的心。這個福本來就是般若之體,這個福是令我們不著於空而已。不著於空那就是整個的福,不管是現在福過去福未來福,我們都是住在福裡面,沒有福就沒有三千大千世界,沒有地球虛空,現在福不過是過去福的相續而已。福是無相的,我們執著於福,有個我見在哪個地方,叫做識,識就是妄見。如果不了解福是個無相無住體,就變成我執;我要得到這個,我要得到那個大福,如是等等,無非我執而已。真正的福是無住之福;如果你不執的話,你就持戒了,戒就在你這個體裡面。 戒在哪裡?戒在福中,福在戒中;戒就是福,福就是戒;有戒就有福,有福就有戒;有福的地方只要你無住,戒就在那個地方了;如果你有住就犯戒了是不是?比如我殺生。殺生有戒嗎?我不殺生就沒有戒了,如果你殺生犯了戒,也沒有戒了。不管你殺還是不殺,你不殺沒有一個不弑戒的體。我們不殺生的戒在哪裡?我們不殺生哪有戒的體呢?哪有戒相呢?我們殺了以後,又有戒在哪裡呢?殺了以後你犯了戒了不就沒有戒了嗎?所以殺了沒有戒,我持了也沒有戒,所以持犯俱無,這個是不可思議的。所以你犯了戒你變成有住,你不犯戒就變成無住,就是這麼個差別。所以你有住無住就是犯戒持戒。你無住之時就是沒有戒,沒有戒就無住,無住就是大福啊,所以戒無體故,戒是制止於你自己的妄見、我執。 為什麼講金剛光明寶戒呢?就是說,持一戒金剛光明寶戒。持戒是令我們不住故,只要你持戒,不住就容易。佛陀講了很多的戒條,這些戒條本身是無相的,只要你不住你就無相,你住了你就犯戒了。你犯戒了就有相,有相就有住。你無戒就無犯。在家是五戒,五戒不犯就可以了。菩薩戒是講心戒,心不犯就可以了。比丘戒是指身、口、意,身戒不犯就可以了。有的知道比丘戒持不了可以持菩薩戒。比如晚上不要走夜路,走夜路犯戒,那怎麼辦呢?在菩薩戒裡面,我為了利益眾生,不作夜想。比如跟女人講話超過七句就犯過失,那我跟你講佛法,生無我想,講一百句也沒有關系。 可見持戒有開遮之說,遮是跟菩薩道相應的,遮是能止住過失,就是比丘本來要犯戒的,但是我為了要行菩薩道,為利益眾生故,可以把你這個開遮住你自己的過失,使你這個過失不生故。就像把種子放在石頭上面,它就不會發芽,你轉過來把心轉無生體,心轉掉就可以了。這個遮、止、開、犯要搞清楚,我們犯了沒有,我們在遮裡面,還是在止裡面?開緣是什麼意思呢?開緣就是說你不開反而犯戒。比如我們現在穿的這個衣服,就是開,出家人在印度的時候不穿這個衣服,而我們現在穿這個衣服,這就是開。釋迦牟尼佛時的一些小戒都已經沒有了。再比如我們為了治病而飲藥酒,這也叫開緣。一般就小戒開緣,大戒是絕對不會開緣的。根本戒殺盜YIN妄不能開緣,重戒常戒都不會開緣,酒戒可以開緣。 菩薩戒可以通過忏悔,比如我為了給家裡人做飯搞肉來吃,我不搞沒有辦法啊,就可以不斷的用菩薩的大願力來遮。止是什麼呢?止是制止,就是不做,這件事不能做我就不做。學戒的人一定要懂得開遮止犯,不然你講戒沒辦法講得圓滿。不知開遮止犯者,沒條件給人講,也沒有資格跟人家講戒律,因為你不知道戒重戒輕啊,你不知道該遮該止啊,你不知道眾生的根機啊,那你怎麼跟人家講戒呢?所以呢,無住持戒是一種自利,無相修福是利他,自利是為止,修福是觀,是給與眾生的,是利他的。以此二門堵住非法之門。就是說,修福和持戒是一切大乘經典的二門。這二者結合,福中有戒,戒中有福,福戒就是體相一如。持戒修福在你是心中安立了,此人為正觀,為真正跟般若相應的體。除了此般若之外任何一個法門,如果跟止不相應,跟戒福不相應,都屬於是非法。 微淺之福何以入般若?如何於微淺之福上有徹底的安心?為何小小之門可入般若之門? 此門雖小能入般若故。我們持戒修福這一剎那就是無盡期,我們在此世界做這一點點小小的福,能生起巨大的善根,這種福報不可思議。我們現在都是苦惱的人,但是呢你對這種福生起徹底的安心。釋迦牟尼佛講的法,不管是此是彼,是大是小,它都能給我們安心的。你一旦聽到了這個般若之經,一旦知道了福戒就是當下,對福戒充滿恭敬和尊重,在戒上面有遮止,你就是一個大富貴的人。此門很小,但是不用你達到種種三昧的境界。佛陀講法會於大性、中性、小性三種根基。我們是小性的眾生,不是大性的根機。但是這裡面也有大性的根機,有的人像飛機一樣在天上飛,你不讓他飛他很痛苦的,所以佛陀講這個大法給他。一般人就想找一點清靜而已,你就給個中等法給他。有的人只想得個人天福報,在此世界安住就可以了,所以就一個小法。小小之門可以進入般若,你五戒具足了,你求福的心已經有了,你種菜啊、做事啊、燒飯啊,這不都是福嗎,裡面都有戒啊,你不執著了都是戒啊,持戒修福都已經具足了,為什麼不安心呢?只要跟般若相應,那你成佛的時間就已經到了,你就等著成佛吧,為什麼就是不安心,還有什麼求呢?要不你就做菩薩、做大性之人,修寺廟去,你有什麼很大的願望嗎? 福戒單說不能入此般若之門,如果我要福不要戒,有的要戒不要福,有的看到般若說我不執著就可以了,我也不要去修什麼福報了,這也是錯誤的,不可以單說。自利利他要雙融,只管自利而不利他也是錯誤的。如果給人講法但是不如法行持,一邊講法,另一邊吃喝嫖賭,那就麻煩了。雖然給人講法也有一點福報,性罪還是很大的。所以不可以單說。 一念阿彌陀佛如何與遍光明相應?與遍十方相應?此一念何情形下與七地菩薩同?何情形下與八地菩薩同? 一行即是無量行,一戒就是無量戒,一福就是無量福,能了知般若之廣。我們念阿彌陀佛,一念與遍光明是相應的,與遍十方是相應的,遍十方又不離此一念。此小行大行會於般若是一念而已。為什麼後面講,一念生淨信者,如來悉知悉見呢。可看出這一念與恆河沙劫周遍法界的一切功德都是相應的。這一念不可思議之妙用。你有持戒修福,與般若一念相應,立即現前。“遍”就是遠行,七地菩薩才能夠遠行。就是說,你在此世界還沒有證到八地菩薩,你這一念就已經遠行了。如果你經過觀照實相現前,就是八地菩薩。就是不管你現在悟不悟到般若,你這一念一定是遠行的,這一念是無量的,與七地菩薩是相應的。七地菩薩沒有全悟的話,他已經遠行了。你悟到遠行就是七地菩薩。這個行為裡面產生實相現前,就是八地菩薩;如果不信,但是遠行,有這一念去做,我不信什麼一念遍十方,但是我去做,這一念一定在七地菩薩以下,你沒有證到七地菩薩,但是這一念體是已經具足了,你就等著成佛吧,你就等著准備做八地菩薩。只要你持戒、修福,你就會聞到這個佛法般若智慧。從一地到七地菩薩其實就是一念過去的,如果你不聞到尊貴的般若法,只能一念一念的往上走,走到最後面等你的善根成熟,那就時間到了。 何人身上隱含無量德?以何心能聞般若而即入流? 眾生心中含有無量功德,但是大家都看不到,就象僧人在掃地德在其中;有人有無量德他可以顯現在外面,就像我修寺廟,好像常福不錯無量功德很大,看的到薩,其實不知道,那些不修寺廟的人,在看門的人,看大殿的人,他身上也具足無量德,但是沒有顯現出來。我們瞧不起他,我們看到的相,我們就敬佩他,我們對這些沒有顯現出來的人,我們往往就偏執,不知道他們內心中含著很多的功德,所以我們對他不能生起信心。不能顯現出來的人就相當於一地菩薩,一旦他遇到般若的時候,馬上就證八地菩薩,就像釋迦牟尼佛當初一地菩薩的時候,聞五十三尊佛立即證八地菩薩,觀世音菩薩在一地菩薩聞大悲咒即證八地菩薩,反聞聞自性即開悟。四地菩薩才是阿羅漢,一地菩薩剛剛得到心裡面的一種覺性而已,就是剛剛入流,剛剛趨向般若的體,就像持戒跟忍辱一樣,三皈體就已經入流,持戒修福的那一剎那其實已經在入流體,信般若的一剎那你已經具足。有人聞般若立即入流,都是以這個心。如果沒有這個般若的話,那你入流也不能夠顯現出來。體上我們不可能有什麼差距的,相上面我們是有一些區別。有人得到入流的時候,他內心確實是很安靜的,降伏其心啊,要想得無住就要降伏其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怎麼如是住呢?無住啊,就是持戒、修福啊。從一地菩薩到七地菩薩的差別是怎麼的呢?如果你沒有聞到五十三尊佛,也沒有聞到大悲咒,像觀音菩薩他不聞大悲咒永遠在一地菩薩慢慢到二地菩薩……但是他這個一地菩薩的德已經具足了,含在那個地方,他不斷的去修不斷的去修,他修到二地、三地、四地、……七地菩薩,還是含在那個地方,就是能量已經很大了,一旦聞到般若即得實相解脫。 你現實中感受到53佛的光明了嗎?你能現量體知自己的光明嗎? 所以我們平時持戒修福啊,無非是成就我們因地上的這個德。一直積累就像資糧一樣。如果你現在就能聞到般若那趨入的更快。你現在就已經聞到了金剛般若了,你應該趨入了吧?應該像釋迦牟尼佛一樣,像觀世音菩薩一樣,觀音菩薩遇到阿彌陀佛,聞到大悲咒,就趨入八地菩薩,所以我們一定要遇到佛。我們大悲咒不知道念了多少遍,八十八佛不知道念了多少遍,我現在才知道一點影子,你們聞大悲咒還是不知道大悲咒是盡虛空遍法界的,就不知道五十三尊佛就是五十三種光明,每尊佛都有無量的光明,光光互照,所以五十三尊佛是互念的,這個世界根本沒有我人眾生,一下就證到八地菩薩。但是你把五十三尊佛在書上面念,確不知道普光佛是叫法身佛、普明佛是報身佛、普淨佛是化身佛,叫做佛法僧。你說普光佛在哪裡?他是一個總持而已。所以釋迦牟尼佛講五十三尊佛其實就是講阿彌陀佛的光明,盡虛空遍法界,五十三尊佛常住世間,這個世間就是五十三尊佛光啊。我過去講過八十八佛,大家有時間再熏習一下。如果你每尊佛觀察到了,這個世界不就是大光明藏了嗎?佛陀在無量壽經說,佛說阿彌陀佛的光,用一劫時間也說不盡,五十三尊光佛一個大劫八十個小劫四個中劫就是地球壞一次,佛也說不盡啊。 就像地臧菩薩菩薩一樣,釋迦牟尼佛也猜測不到地臧菩薩廣度眾生,已度、今度、未度,已成就、今成就、當成就,無盡的眾生,十方世界無盡的地臧菩薩變成一個地臧菩薩,這是什麼境界啊?這是華嚴地藏境界。大悲心就是毗盧遮那佛的報身佛,盡虛空遍法界都是大悲心。如果你把佛法展開來以後,我們的心量就大了,智慧就出來了,清靜無染。量大了德就大了,福報無量。釋迦牟尼佛講的經典不是講著好玩的,他是讓我們的心一下打開了,把你這個小小的邊執、我執、煩惱執擯棄了。講光明的時候,你老是想著黑暗干什麼呢?你在想著什麼呢,為什麼不想著這個地方大光明藏呢?老是回憶著過去那些過失煩惱的東西。過去所有的東西,你想一遍就犯一遍罪。殺盜YIN妄這些東西,本來是沒有罪體可得,念念不忘記,這些東西本來是水裡的月亮,為什麼我們會相續的流轉下去?只要你無相了無住了,你立即解脫。水裡月亮是無相的,無體性,為什麼要住呢?是住到你心裡面去了。怎麼住到心裡面去了呢?你不斷的回憶它不就住到心裡面去了嗎?如果你不回憶的話當下不就斷了嗎?什麼罪都沒有。所以過去、現在、未來,不要執著,它當下就斷了。要滅罪,當斷其心,心斷了罪就滅了。如果你心不知道斷,你的罪就滅不掉。你老是想著過去、昨天、前天的事情,那你就昨天的罪全部留在意識裡面去了,你的意識在鞏固鞏固,越來越堅固。識見相生執故,就是說我們這個眼耳鼻舌身意看到相產生執著,執著以後慢慢執著慢慢執著變成形,形成就變成六道輪回的生死。地獄怎麼出來的,你不斷的想著惡業,本來惡業是空的,不斷的想不斷的想,你心中的一個惡業越來越堅固。它先只是一個幻化的,是一個無所謂的。然後不斷的想不斷的想慢慢就成形,在你心中已經成形了,外面跟你沒有關系了,再想再想就變成鋼鐵一樣牢固,然後你死的時候鋼鐵一樣的火城就出來了,那個就叫做你的業報,並不是業報在外面,沒有人給你的業報。你就殺父殺母的話,如果你當下空,沒有現在未來可得,殺父母的罪都沒有。但是我們苦在哪裡呢?我們就苦在不斷的想這個問題,不斷的想現在過去未來的事情,就是現在過去未來的果報不斷的在你的八識田中不斷的鞏固、不斷的堅固,然後成形。我們現在看這房子心就是走不過去,有空間的障礙,這就是我們的業報,堅固的執著凝固了;有一天你不斷的修,放松了,你就可以過去了。像阿羅漢徹底的把這個世界空掉了,看似在這個地方,一剎那時間就過去了。我們走在地下非常堅硬;佛陀走在這個地上就像走在棉花上一樣,是很軟的,因為他心中沒有執著,外面就是軟的。比如你見那個人不喜歡,你就會生煩惱,為什麼生煩惱呢?為什麼抵觸那麼大呢?你心中對他執著了當然煩惱了。為什麼你見那個人歡喜呢?因為你沒有什麼執著,你生善想,當然就很舒服了。你對人越恨,執著越大,抵抗力就越大。就像我們走在地上一樣,你覺得地上很堅硬,並不是地上硬啊,是你心硬啊,你的心太硬了,執著太重了,所以走在地上都非常痛苦。 每見到人皆能生福德想即是最大的福德? 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這個堅固的體從哪裡來,從煩惱中生出來,從你執著中來。為什麼阿羅漢離地二寸,佛陀走路離地二寸,就像走在空氣上面,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我們從因地上就應該知道,我們要修行,放下我們堅固的執著,過去事不要再想,未來事不要去攀,不要對某一個眾生有不好的知見,也沒有好的知見,不生善想不生惡想,要生無相想生無住想。就像我的福德一樣,我見到你就是我本身的福德,生福德想,一切平等就是福德想,不平等就不叫福德了,就變成我執,建立我相,就有生滅相。 如來為何來此世間,如何對小小福生出真正極大的信心? 如來為什麼要來這個世間呢?為了令眾生持戒修福故,開顯眾生心中自性的寶藏。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要說在無量佛前種諸善根?是因為眾生心中非常怯懦,總認為自己是小福啊,不能夠生起大的信心,為了鼓動這些人。佛陀知道這個世界無有定法啊,沒有一個真正的快樂的體,所以釋迦牟尼佛要統攝眾生,要讓所有的眾生成佛,要讓所有的眾生得般若智慧,他贊美我們,令我們生起信心。他其實是看到我們現在的苦,不管是大長者,還是皇帝,乃至於天上的眾生,乃至於大菩薩,佛陀看到的都是苦。因為善還有善,善上有善,菩薩還有度不盡的眾生,還有成不完的佛,佛看到菩薩也是苦啊。 此世界小苦何以能得無量無上之樂?何以對山河大地、兄弟姐妹、般若之法感受不到其尊貴?有感受不到尊貴而得大受用的嗎? 釋迦牟尼佛對彌勒菩薩說,他說慈氏啊,在此世界受點小苦將來受無上之樂!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說小苦呢,證明在佛陀的眼裡菩薩也苦,也在眾生界,他也有一分無明沒有破啊。就像極樂世界邊地疑城用金子做手铐,也苦啊。就像我們現在在山河大地裡面,這麼大的功德在我們心中,為什麼我們心就不安呢?這個功德我們不認識啊,雖然是金子在我們心中我們也不覺得尊貴啊。般若能生佛法,大家哪裡感覺到尊貴呢?山河大地就是菩薩的功德,又有誰在這裡安心了呢?我們眾生都有父母兄弟姐妹,又有幾個人感覺到尊貴呢?現在有很多善知識在面前,又有誰感覺到尊貴呢?那不就是一個我執在作怪嗎?所以,不能夠會於法,內心中非常怯懦。釋迦牟尼佛鼓動他們持戒修福,為令眾生不墮空有二法,鼓動十方所有的菩薩、發菩提心的人,都應當來聞這個般若。對我們五濁惡世的眾生這樣說,對他方世界的菩薩也無有差別。大家要知道這山望著那山高的道理,這個世上沒有一個真正的富貴者,也沒有一個真正的貧窮者。所謂貧窮的人,看著很多人更苦,所謂貴者,人上還有人。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在羨慕別人。別人的妻子永遠比自己的妻子漂亮,為什麼呢?不了解別人的心就很漂亮,如果了解了她的心她就不漂亮了。人跟人之間都是這樣的,了解了她以後就不漂亮了。不了解他,那個乞丐你都願意照顧他,豬狗都摸摸,但是對家裡的父母就不尊重,難道父母連豬狗都不如嗎?你不了解他的心你就覺得他好啊,太了解他了反而不好。所以講,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我的煩惱經----我對煩惱的證悟:一煩惱即一切煩惱,一念覺即永覺 人在這個世界上要緊緊記住,煩惱現前的時候,一定要解決,千萬不要跑,你跑不掉的,因為一個人的煩惱就代表他一輩子的煩惱,一個地方的煩惱代表一切處的煩惱,你把我這個話永遠記住。就是說,你在這個地方的煩惱沒有解決,你到別的地方一樣有煩惱,這個世界是一樣的,任何一個地方都是一樣的。我跑了這麼多地方,我過去小的時候,在農村沒有出過門,我就不知道外面是什麼樣子的,以為外面的人不一樣,以為外面的人是好的,所以一天到晚想出來,跑出來以後才知道外面的人跟我們家裡面的人是一樣的。後來我就心裡想,國外的人跟中國人肯定是不一樣的,有錢的地方像廣東那邊的人肯定是都有智慧、都慈悲、都清靜,所以呢他就有福報有錢,後來我跟他們接觸以後,才知道原來他們的煩惱跟我們一模一樣,原來世間上走到任何地方都是一模一樣的。我常常告訴別人,你現在有煩惱,你千萬不要跑,把它解決以後再跑,你要想跑,先把它解決掉,解決以後你心清靜了,你再走。 一念善付出其少成就何大?平等心的一念具有何功擁有何福?如何由此一念小善成就摩诃般若? 佛菩薩叫我們修行,怕我們進入到苦裡面去,無非是讓我們解脫故。因為這部經典是直達於佛,為令一切眾生開顯自性佛,聞到般若金剛受持持戒修福就通達相應,令我們大小一切眾生都同等解脫,不是對某一個眾生來講的。經上講,為大乘者說,為最上乘者說,證明這部經典是大經。但是對所有的人又是那麼簡單,前面講此二門雖小能令入般若之門,就是說,小小的這一念善根,可以成就我們的大善故,證明說它的要求並不大,但是這部經典的功德大,成就力非常高,並且這一念與我們的自性相應故。要求非常小,就是付出的少得到的多,所以我們不要把這個尊貴的法給隨意捨去了。令眾生聞此章句,自滅而求之,眾生心裡面那個信心就出來了,生起善信,現生中可以斷除無量無邊劫的罪啊,令我們生起大乘的善信。我們的這個般若智慧的體是不可思議的,令不持者持,令不修者修,唯般若此法能入故。因為不持戒的人能知道持戒有無量的益處啊,對戒馬上就生起信心,因為持戒就是般若啊,此般若就是戒啊,無住之體啊。不修福的人知道此福大故,能度無量眾生故,這一念無住功德,這一念無住福德,無住平等之心能生無量福。只要你生起這個心出來,你就是不可思議的人。大乘經典甚深廣義,只為般若而成就。所有釋迦牟尼佛講的大乘經典,般若之前說,般若之後說,大說小說,廣義狹義,都是為了成就般若,就是“摩诃般若波羅蜜”,都是為了成就我們現前的這個金剛心。所以你可以看出般若何等的重要,所以不要把般若經給捨去了。南無阿彌陀佛!
|
|
|
|
|
|
上一篇:常福法師:《金剛經》系列開示 52
下一篇:忏悔之二:忏悔對女性菩薩的不尊重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