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如何念佛才能得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勢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大勢至,梵語摩诃那缽,此雲大勢至。《思益經》言:“我投足之處,震動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宮殿,故名大勢至。”《觀無量壽佛經》雲:“此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此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搖,亦名得大勢。”

  雖然菩薩是三聖之一,但世人對這位菩薩的知曉程度似乎有些低。普通百姓對於阿彌陀佛和觀音菩薩,幾乎是人人皆知,所謂“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但大勢至菩薩,除了學佛居士知道外,不信佛的人恐怕知道的就不多了。大勢至菩薩何以知名度不高,這和其專門介紹大勢至菩薩的經典不多,恐怕有直接關系。雖然大勢至菩薩的知名度,與其他大菩薩相比並不高。但其所開示的念佛之法,卻對後世的淨宗行人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在《淨土聖賢錄》中有這麼一句話說到:“夫大勢至菩薩,以念佛入道,乃至修菩薩行,化度眾生,皆不離此法門。修淨土者,當知效法焉。”由此,亦可見大勢至菩薩對念佛方法的指導意義。

  在佛經中,描繪大勢至菩薩開示念佛法門的,一般認為就是《楞嚴經》中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但這一章節所占之內容,對於《楞嚴經》的全經來說,實際上是相當少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按古大德的判教,可以分為三分,即第一分敘禮白儀,二為正陳所證,三為結答圓通。而第二部分正陳所證中,就詳細開示了念佛之法。

  首先在經文中大勢至菩薩回憶,“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菩薩於往昔劫中,遇到十二如來,這十二尊佛相繼在一劫中出世。最後一尊佛,名字叫超日月光。這十二尊佛都以念佛法門,教大勢至菩薩。而所謂的念佛三昧,如果按靜權大師的說法,念佛達到一心不亂就是念佛三昧。誠如大師所講的:“又念佛亦有四種分別:一、持名念佛,二、觀像念佛,三、觀想念佛,四、實相念佛。此四種念佛,皆名念佛三昧;因下手雖異,得果全同,故同名念佛三昧。又念佛三昧,為一切三昧中王,而能統攝一切三昧。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即成念佛三昧;因一心不亂之義,即正定、正受故。我們念佛,妄想紛飛,不能一心不亂;若依勢至菩薩開導念佛法門,即得深入念佛圓通,定心修持,最易成就一心不亂之念佛三昧。”但於四種念佛中,清朝的續法大師認為,末法時期,人的根機陋劣,應當要修持名念佛,而不是修前三種念佛法。並認為持名念佛,相比於前面三種念佛是徑中之徑。大師在《楞嚴經勢至念佛圓通章疏鈔》言:“雖念佛三昧,古稱徑路。而持名一法,徑而又徑。何者?觀像,則像去還無,因成間斷。觀想,則心粗境細,妙觀難成。實相,則眾生障重,解悟者希。至於無盡,則境界深廣,從何領荷。唯此持名,最為簡捷。但能繼念,便得往生。如骥驟(余門念佛也)雖超群馬(余門修行也),未及龍飛(持名念佛也)。鶴沖(余門念佛也)己過凡禽(余門修行也),爭如鵬舉(持名念佛也)。故龍樹毗婆沙論雲。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譬如跛人,陸道步行則苦,一日不過數裡。水路乘船則樂,須臾便過千裡。易行疾至,應當念佛,稱其名號,本願如是。”由此,亦可知大勢至菩薩所開示的念佛之法,依然是持名念佛。近代有人提出,大勢至圓通章所講的念佛是四種念佛外的念佛法,這講法顯然是不符合經文本義的。

  關於如何念佛,經中先用了兩處比喻。經文言:“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經文的譬喻,是借近明遠、假淺入深,令看的人易於領會。譬如甲乙二人,甲專門想念乙,但乙不想念甲,如同忘記了甲一樣。這樣的兩人,雖然遇到,甚至對面相見,卻如同未逢、未見。今就專忘方面而言,二人雖逢等於未逢,雖見等於未見。若是二人相憶,二憶念深,那相見就不難了,這是從互憶方面言。是故乙憶念甲,如同甲憶念乙一樣,這樣的二人,必定如影隨形,不會分離。不但今生不會分離,乃至生生世世,亦不會分離。因為彼此念念相憶,心心相合,自然生生世世,不相捨離。所說一專為憶的人,即喻佛憶念眾生。一人專忘,即喻一切迷倒的眾生,心不向佛。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不欠絲毫。若肯真實念佛求生西方,未來皆可成佛。但因眾生迷倒,捨佛逃走,流入娑婆濁惡苦海,生生世世,受盡各種的苦惱,直至於今。因為阿彌陀佛,與此娑婆眾生,特別有緣,所以憐念的心也就更加深切。念念想化度眾生,接引眾生,出離苦海,往生樂邦。可惜眾生,大都無心向佛,辜負佛恩。然而沒有聽聞佛法,與不信佛的人,固然不必說。就是已聞法與信佛者,也有許多不是真信。雖然念佛,不是真念,與此專忘的人,也沒有太大的差別。所以佛雖念念不忘眾生,奈何眾生無心向佛,雖與佛逢,等於不逢;雖則見佛,亦如未見。所以念佛人多,生西方的卻少。如同浪子在外,習慣飄流,不想回家,自然終不能回。而終不能回的毛病,全在專忘上面。如果眾生,真能心心向佛,如同久客思鄉,一心想要回家去,決定往生西方不難。這正合經文所說的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不但今生與佛相近,生生世世,決定不相分離。

  後面的比喻是說母子,則更顯親切。因為母子骨肉相連,關系更密。正如續法大師所說的:“世間慈念最切者,莫如母親。子若悖逆,忘恩負義。母念或衰,心生悔恨。佛念眾生,更過於母。逆惡重者,佛念愈深。乃至入於阿鼻地獄,代此眾生,受無量苦。又母念子,慈止一世。佛念眾生,慈心無盡。世世相隨,無有退轉。故雲佛念眾生,如母憶子也。若子逃逝者,喻眾生不念佛,而墮惡道苦也。雖憶何為者,喻如來單憶無益也。子若下,後喻雙憶不離。初二句,即上相憶念深。末二句,即上生生不異。謂六道眾生,慕念如來。猶如如來,憐念眾生者。然方得感應道交,生佛不二也。”

  父母之愛,只止一世。而佛對我們的憐愛,卻是生生世世不相捨離。可惜眾生迷倒違負佛恩,逃逝於生死海中,輪轉六道受苦無窮。我們現今幸得人身,得聞佛法,更有幸聽聞求生極樂世界的念佛法門。更要如子憶母,念念求見,心心不忘。從今以後,將阿彌陀佛,當作最慈悲的父親想;將觀音、勢至及清淨海眾諸大菩薩,視為最好的知音想;將極樂國土,作究竟安樂的家鄉想;將現在真信切願持佛名號,和修習一切功德,作預備資糧想;將臨命終時,作到家日期想。

  是故經文言:“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由眾生心三字,可以看出念佛重在心念,不是只限於口念。念佛,是指心上真有佛、真想佛。而憶佛、念佛這兩者之間,祖師認為是有區別的。在《楞嚴經勢至念佛圓通章疏鈔》中言:“眾生心者,揀口念而心不念也。憶,記持不忘也。念,系緣在懷也。又初時偶然勉強記憶,曰憶。後時長久熟脫緣念,曰念。又憶是暫念,一憶之謂。念是數憶,常念之謂。若事憶念,則專心注意、毫無雜緣。若理憶念,則唯妙覺明,圓照法界。”大家果能這樣重視念佛,時時憶念在心,那決定可以見佛;或現在見,或當來見。所謂現在見,或在夢中、或在定中,或見真佛,或見佛像。如過去的淨土初祖,廬山遠公大師,於定中三度見佛。又三祖、四祖,修十六妙觀,常於定中見佛,聞佛說法。又天台宗智者大師,修法華三昧,一日定中,忽然親見靈山一會,俨然未散。以上都是現在見佛,所見的也是真佛。古時候見佛這種情況挺多,現在雖然也有見佛,但能見到的也不多。縱然見佛,大部分是佛的肖像,這是因為現在人的功行不及古人。至於當來見佛,是指念佛行人,臨命終時,見佛來迎,往生淨土。

  最後,大勢至菩薩結答圓通說:“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關於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是淨土宗行人常講的念佛注意點。關於這一方面,近代淨土宗祖師印光大師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大師言:“至於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心不至誠,欲攝莫由。既至誠已,猶未純一,當攝耳谛聽。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默念雖不動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猶湧妄波,即用十念記數,則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雖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淨土者,尚未談及。以人根尚利,不須如此,便能歸一故耳。印光以心難制伏,方識此法之妙。蓋屢試屢驗,非率爾臆說。願與天下後世鈍根者共之,令萬修萬人去耳。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晨朝十念,盡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捨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如此,則何為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更加明了矣。人說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的化身,蓋不是虛語。

  印祖言:“楞嚴五卷末,大勢至菩薩章,乃淨宗最上開示。只此一章,便可與淨土四經參而為五。”淨宗最上開示,這六個字足以看出《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對淨土法門修學的重要性。是故,淨宗行人,於此章節豈可不細加研讀。

 

上一篇:常福法師:《金剛經》系列開示 74
下一篇:常福法師:《金剛經》系列開示 73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