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儀軌 :經咒頌念

 

莊圓法師:第九章 心的束縛使你無法脫離六道輪回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莊圓法師講金剛經 第九章 心的束縛使你無法脫離六道輪回

  問:要用怎樣的努力去脫離六道輪回的束縛?

  答:你要懂得體諒別人的難處,與人平等相處,學會感恩,並且信守承諾。

  2005年1月22日 中國 台北

  講座綱要:真正往空性走的修行人,已下決心不再與自我有絲毫的認同,不再有往外看的認同,不再與批判心認同,不再與阿谀奉承的心認同,不再與比較、計較的心認同,不再與嫉妒心認同,不再與自大心認同,不再與輕慢心認同,覺知自己一切往外看的心,不再與虛榮心認同,不再與企圖心、雜染的心認同。往內觀照自我的隱藏深處,在二十四小時的觀照中覺知尋找一切思維、行為中的含有自我的行跡,常見自己的自我,而不見他人的自我及對他人過錯的批判,對一切人、一切動物、一切眾生普行恭敬、體諒、慈悲。

  無妄之一

  人的業力是自因果而生

  業力愈重的人,自我愈強,愈難看破

  這個世界的一切,不管你付出多少努力,而得到多少的成就,或得到多少的尊榮,得到多少的擁有,它都會消失。如果你內心一直在計較而產生計算,你有付出多少的努力,而得到多少的成就,或得到多少的成果,或在與別人互動當中,你對別人付出有多少。事實上當你有這樣的心產生的時候,你內心會非常的痛苦。

  前幾天有一個很慈祥的父親來照老師,說他含辛茹苦把孩子們一個個帶大、養大了,大兒子送到國外留學已拿到博士學位,現在在大學裡教書。二兒子呢?三兒子呢?他為他們付出一切,讓他們每一個人都有房子,甚至他的事業已經到窮途末路的時候,只要他願意把他給三個孩子的三棟中的兩棟房子賣掉償債,就完全沒有債務的問題,他完全可以再起死回生。

  但他堅持不賣,他要讓他每個兒子有完整的房子,他只留一點小小的貸款,那一部分讓他兒子去從工作收入中去繳交。他們可以很輕松地繳納,剩下的重點金額他全部承擔下來。

  可是他現在已經到窮途末路了。他太太說:“去開出租車吧。”他本來是個大老板,賺過很多很多錢,但他的錢都是別人幫他用,因為他這一生中是來為他過去生中所作所為的因果債務作清償。他所賺的錢都是被他的親人、他的朋友拿去用了。他借出去的錢沒有人會還,一碰到他的好朋友向他借錢,他一定借。

  這件事情他很痛苦,他來跟我談,覺得自己很無力很不甘心,因為他的三個孩子都已經長大了,他現在是真正的空巢症候群。他沒有力量再活下去,因為他很不甘心,他把兒子養那麼大,非常疼他們,可是三個兒子沒有人注意他的存在,甚至在他窮途末路潦倒到要去開出租車的時候,都沒有一個兒子理他,連問候一句都沒有。

  他很不甘心,他為兒子付出那麼多,他孩子沒給他任何一毛錢,三個孩子都是。想想看,他現在還有好幾千萬的負債,為什麼?因為他把大兒子送到國外去留學,從碩士到博士,那要付出多少錢?是他舉債來付,而他孩子視若無睹他父親的債務壓力,還有他給每個兒子一棟房子,但沒人關心他,他真的很不甘心,他活得很痛苦。

  你知道為什麼我們活得那麼痛苦,活得那麼不甘心?可是為什麼我們又放不下?我說現在你的債務要解決很簡單啊!你那麼不甘心的話,你就把留給兒子的三棟房子,每個人一棟,那些房子都蠻大的面積,你就賣一兩棟,你的債務就還清了,你還可以東山再起,可是你為什麼做不下去?

  他說他做不下去,但他不甘心。你知道為人父母,把孩子們辛辛苦苦拉扯長大,孩子們把你當空氣,那種痛苦、那種不甘心,我想身歷其境的人,就能體會那種痛苦、那種悲傷。

  你要知道為什麼會不甘心,又要付出?要付出,又不甘心,為什麼?為什麼你看見別人的孩子受苦,你不會那麼痛,可是看到自己的不孝子受苦,你那麼痛,為什麼?一個不孝子,你的叛逆兒子對你不孝,可是你看他受苦,你心很痛,但是你看到別人的孝子受苦,你不會痛,為什麼?

  因為自我。自我從哪邊來?從業力來。業力從哪邊來?從過去生你欠人家的因果債來的。所以你這一生就是來還他債,所以你碰到你的冤親債主的時候,你就放不下,你就對他特別關愛。然而不是你的冤親債主,你對他就沒有感覺。所以業力產生分別心,也就是差別心,分別不同程度的關愛。

  所以我對這父親說:“這生是來還債的,你要認命甘心去做,認命地去接受一切。”他跟我說:“真的不甘心,我真的很不願意認這個命。”如果你的債務還清了,你自然會放下,那麼你自然會看破。如果你用力讓自己要看破,這樣就看不破,因為你產生一個“破”的觀念,是因為你看不破,你才用“看破”這個觀念來自我期許,否則也沒有看破這東西,所以這就是因果業力的可怕。

  但是也就因為因果產生了業力,所以業力越重的人,自我越強,業力形成自我,形成你對人事物的差別待遇。假設你生好幾個孩子,很孝順你的孩子,你對他沒有關愛,但是最不孝順你的人,你對他就是放不下。

  或許你自己有這種現象,或是你看到你的父母有這樣的現象。你是一個孝子,你對你的父母是那麼的孝順,可是他們把你當空氣,把你的孝心放在地上踩。但是那個不孝的兒子或是不孝的女兒,他就那麼的關愛他,那麼疼他。你要知道這就是因果業力在運作所產生的差別待遇,他自己就會產生這樣的心態,控制不了。

  真正的往內看、往空性在走的修行人,他必須要把自己邪曲的心,那麼多的邪心,全部揪出來看,令你的自我漸漸地消失。你全然地很細膩去觀照它一分,你的自我就減少一分。你不看,你的自我就永遠都在,你看一分,你的業力就減少一分,看兩分,就減少兩分。

  所以你要知道,如果說因果一定要全部還清才能解脫、自在、成道,也就是過去你所造的惡業一定要這樣全部還清。我可以告訴你,你還了,可能別人(債主)會跟你多要了,然後因為他多要了,所以你又想要回來,如果你與他在那邊因果輪回,在那邊因果討報,永遠是無止境的。

  你也不一定要欠人家一分,就一定要完全還人家一分,只有在現在、未來的世界裡,這個不二法門,可以超越因果輪回果報循環的束縛。那也就是你要忏悔,你要對你的自我開刀,因為業力是以你的自我為基礎來運作的。如果你的自我消失,你的業力也無所附著,但是業力也造成你的自我,所以你必須要忏悔,你必須下定決心,和自我不再認同。

  無妄之二

  欲望與追求不能造成你生命

  自在光明的蛻變

  而只會造成你生命的沉淪苦海

  有一個故事,很有意思,我覺得這故事可以當我們的警鐘,可以給我們很深度的啟示。

  有一個大師他已經成道了,成道就是自我消失了,閻羅王找不到他,上窮碧落下黃泉,怎麼找就是找不到,因為他自我消失了。他已經跟太虛合一了,所以找不到他,閻羅王找不到,鬼差也找不到他。

  鬼差就問閻羅王:“找不到他,怎麼辦?”閻羅王說:“這個人還有漏洞,你只要把他的漏洞找出來,你就可以找到他了。”“什麼漏洞呢?”鬼差問閻羅王。閻羅王說:“這個人很執著於他的一個古董,他還沒成道前,對這個古董很執著,只要執著的人,抓到他的軟肋,他就會現形出來。”

  所以鬼差他們就去他以前住的地方找到那個古董。這一找到,他們准備把這古董摔破。這個大師就出現了,說:“拜托不要摔破我的古董。”因此他就乖乖被抓到了。只要他對人、事、物有一個關愛,很強度的能量就粘在那個地方,很強烈的執著在那地方而放不下,所以他就被抓到了,所以他乖乖就范了。

  可是這個大師也從這個地方看到他的執著,要被關了,要被抓去下地獄,因為他過去業力還未了,還要繼續去受刑。不過這位大師觀照功夫很深,他馬上知道因為他的自我而被抓到了,這位大師就和鬼差說:“既然我被你們抓到了,要殺、要剮任由你們,我只是跟你們請求最後的心願,讓我再看看我最鐘愛的古董花瓶一眼。”

  鬼差就產生了慈悲心,把古董花瓶給他,說:“好吧!就讓你看個夠,我再帶你去向閻羅王交差。”那大師看看古董花瓶,就把它摔破,一摔破,他就消失了,因為他唯一的執著不見了,所以再也找不到他了。

  他的心――邪曲的心、妄心,不是真正本性的東西,這個心消失,因為唯一的執著不見了,所以再也找不到他了。因為別人要把他的古董摔破,他才出現,但別人要摔破,他很痛苦,他自己看到自我的執著,把它摔破。所以你要知道,真正一個往空性走的修行人,是要拿自己心愛的花瓶來親手把自我摔破。對自我的開刀,沒有人能幫你,只有你自己能幫你自己開刀。

  你會下定決心拿手術刀把自我切除,是因為你對痛苦已經很敏銳了,是因為你已經苦夠了,你已經不想再受苦了,所以你已經不想再往外追求了,因為一切的追求,都讓你體會到好深好深的苦。那種追求不能造成你生命自在光明的蛻變,之後造成你生命的沉淪苦海,你已經用生命經歷夠了,你覺得老師說的法很有道理,是因為你已經經歷夠了,而老師說的法跟自己的體會的經驗已經能相應。

  你知道往外追求一切的理想、夢想,追逐自己的願望,只是在加深你更深沉的痛苦,所以你拒絕再玩這種愚蠢的游戲,拒絕再沉淪於痛苦的深淵了,以你全然的生命下定決心,去尋找解脫的途徑。

  不論你處於任何處境的痛苦,或者內在的空虛,你也不再依照你過去的生活慣性、生活模式去生活。你怎麼可能往外去求得真正生命的依靠呢?你怎麼能把你的喜樂建築在某一個人身上、某一個事件的成就上呢?你怎麼可能掌控別人的自由?縱使你掌控到別人的肉體,你能掌控他的心嗎?你能要求你的孩子愛你嗎?你能要求你的先生、你的太太,或你的男朋友愛你嗎?你能要求你的父母愛你嗎?他們的思想是自由的。

  你可能在有權柄的時候,人家不得不假裝很愛你,但是你權力已盡的時候,他就顯露得不再對你阿谀奉承,不再恭敬你。那你只要要求人家一定要怎麼樣,要求這世界一定要怎麼樣對待你,要求這個世界要滿足你的夢,你要知道你已經在追求痛苦了。

  所以啊,我們扪心自問,我們是不是很清醒,我們是不是很警覺的人?一個往內看的人,一個往空性走的人,他會保持很警覺,換句話說,他時時刻刻都在留意他的自我有沒有在運作的空間。

  如果你很清醒,你不會講很無意義的話;如果你很昏沉,你就會講無意義的話。你會問你的太太或問你的女朋友說:“你愛我嗎?”或你會問你的男朋友或你的先生說:“你愛我嗎?”事實上,這沒有任何意義。

  如果他不是很愛你,你卻這樣問,他如果要敷衍你,他一定說愛你,但如果他非常討厭你,也不理你的時候,會說:“我根本一點都不愛你!”他敷衍你說:“我愛你!”這有意義嗎?一點都沒有意義,那他跟你說:“不愛你!”他講的是事實,那麼你生氣什麼,你悲傷什麼?

  所以你注意到,我們和外境互動中,我們的自我常常在說一些很昏沉的話,我們在做一些很昏沉的事情。一個自我的凡人,他常常做些他認為有意義,可是在一個清醒的人看起來,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事情。

  你可以問你的孩子:“愛不愛媽媽?”他一定說:“愛!”他假如敢說不愛,你馬上可以修理他。你問你的孩子說:“長大會不會孝順我?”他一定說:“會!”這有意義嗎?可是我們竟然就得到滿足了,真的我們得到滿足了,怎麼滿足?自我得到滿足感!

  當我的男朋友或者先生,或者太太,或者女朋友說很愛我,我問他:“你真的愛我嗎?”他說很愛我,所以我就很開心,這有意義嗎?我們的情緒,也就是我們的自我在運作的時候,事實上,它是很昏沉的。

  所以啊!凡人、世俗人、自我的人,他永遠永遠都活在痛苦裡面而他不自覺。因為他把他的喜怒哀樂建立在他不能掌控的環境上面,因為你只要想要掌控這世界按照你要的樣子,你就是痛苦,不要說是痛苦的開始,那本身就是痛苦的一件事情。

  有人說:我沒有愛情我活不下去,我覺得沒有愛情,活得有意義嗎?活得有趣味嗎?我覺得沒有愛情,人生就跟槁木死灰一樣。但是我們來看看,愛情是什麼?愛情的本質是很虛幻的,是一種很愚蠢的游戲。

  老師為什麼這樣講?我們看看,一對戀人,他們山盟海誓,當他們相戀的時候,會說:“我愛你一生,我生生世世都愛你。”如果這是不會變的東西,我們追求才有意義。如果是會變的東西,我們講的是沒有意義的話。因為你現在講的話,是情緒使然,除非你能保證你未來感情,還是這個樣子。

  所以如果說,愛情是真實不變的話,那就不會有離婚,也不會有外遇,也不會有不忠一族。

  無妄之三

  要下定決心,把自我邪曲、不善的心

  一一揪出來看,這才是通往空性的路

  我們也要注意,一個往空性在走的人,你講話有沒有昏沉,如果你講話有昏沉,你要知道你昏沉,否則你過得很痛苦,但你竟然不知道你為什麼痛苦?你怎麼保證說:“我會愛你一輩子呢?”那是昏沉的說話,你現在的感受,你最多只能說,我現在感覺:“我好像會愛你一輩子,但是我不敢保證下一個片刻還會有這個感覺。”這個就是比較真實的話。我們的感覺在變,因為情緒、心情、感覺在變、還有很多客觀環境因素的變化,產生了很多的變量。

  你看一對戀人,他們還沒有看到對方本尊的時候,在互相看到對方分身的時候,也就是說把最美的一面呈現出來給對方看的時候,彼此都互相很欣賞對方。那個欣賞是因為那個分身是美的分身,而還沒有看到丑陋的本尊。那個時候他們說“我會愛你一輩子”,互相許下山盟海誓。可是等到距離拉近的時候,他看到丑陋的本尊,互相看到夢幻破滅的時候,感覺不見了。

  換句話說,我們看到世俗愛情變化的無常。可是佛菩薩呢?我們說空性好了,不要講到那麼抽象,一個空性的人的慈悲,是不會變的,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變。因為他的自我的情愛已經被淨化了,只有一個很全然的寧靜產生出來的慈悲。

  所以你要知道,因為空性人的自我已經消失了,對待傷害他的人,他對他還是一樣慈悲。因為自我才會有受傷害的感覺,當你的自我已經消失了,傷害的感覺在哪兒?這空性寧靜的感覺是很真實不虛的,你一定要往內走,你才能感覺,它不是靠我跟你講這些東西,你去作為“無自我”的這樣,以自我的作為來模仿空性的人這樣的狀態,這是知識、自我、頭腦運作的狀態與空性無絲毫的連結,請不要誤解。

  所以人家侮辱我,而我自認為自己是空性人,所以我沒有受傷。你沒有受傷是因為你把內心耳朵掩蔽起來的,或者說我是空性人,我不會痛,那你是跟石頭一樣的人。當你忘了老師的教法的時候,你遇到這些狀況,你就抓狂了。那是靠訓練,把自己變成怎麼樣的人,如果這樣你就錯過了生命蛻變的契機,你不要去把自己練習得要變成怎麼樣的,你不要去模仿空性人是怎麼樣。空性不是這個樣子!

  你要把自我邪曲的心、不善心一一揪出來看,你要下定決心,一一揪出來看。你只要揪出來看一分,你的自我就減少一分,然後你的腦筋已經沒有這些知識概念的運作,也沒有老師說的這些法的存在了,已經沒有了。但是空性寧靜的感覺就是這樣,你就不會生氣啦!人家罵你白癡啊!愚蠢啊!他會誠心地說:“你告訴我哪裡白癡、愚蠢?我還要反省改進、加強警覺一下。”這就是空性人或是往空性在走的人,他內在的運作方式。

  可是呢,自我的凡人往往會回答:“你自己好到哪裡去?你才白癡!你才愚蠢!”你看自我的種子存在,才會被激怒,自我受傷了馬上還擊。然而模仿空性的人就自我壓制說:“我是沒有自我的人,所以他罵我,我不要還擊,我是沒有自我的人,所以他說我愚蠢,我就愚蠢。”但是我內在有很多道理在和自己對話,很多情緒起伏,那是因為我是自我的人,所以鬧情緒啊!又自我催眠暗示自己,壓制成沒有情緒的狀態。

  所以以為自己是沒有自我的人,那是頭腦在玩一場自我欺騙的游戲。我跟各位師兄、師姐分享,往空性走的人,這些習性真的會消失,然後你真的能不受干擾,即使在面對死亡的時候,一樣寧靜,你也不需要佛號。

  而自我凡人害怕死亡而念佛,是因為阿彌陀佛會帶你到極樂世界,所以我才能從容不迫去面對死亡。如果沒有極樂世界要去,我對死亡就很抗拒害怕,那只是一個換湯不換藥,對死亡恐懼的轉移方式而已。因為自我在做交易、在計算,這世界太苦而那世界比較好,所以你看這邊很苦那邊比較好,這還是欲望作祟,還是自我在計算,還是在計較,這是痛苦的自我、凡人的貪欲。

  所以真正往空性在走的師兄、師姐,或者有緣接觸到老師分享這些法的這個世界的眾生,他需要給自己比較多寧靜的時間跟空間和自己獨處,把這一生的經驗跟經歷,以老師分享的這些法來對照來印證,然後跟自己做更深入的對話,也就是觀照,而不是說“唉!這生命是無常的,這也沒有什麼好留戀。”那是什麼?那只是頭腦的抱怨,只是知識,這沒有任何意義,除非你去體會它。

  你體會到、印證到:真的!老師說了那麼多的例子,我也感受得很深刻,真的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讓我永恆留著的。那我得到了我的夢的時候,我的快樂就消失了,還未得到前,很痛苦!但是痛苦裡有希望,嘿,這很有力量!但完全得不到就是絕望;那得到呢?有沒有得到前想象的那種快樂?得到以後,那想象的快樂就消失了。

  那這樣,不管我要什麼,都是那麼的沒有意義。我想追求什麼,或我想要什麼,都只是我內心裡面,一個對我內在空虛、無聊,或極端不快樂的止痛劑而已。我要面對的是:我內在這些空虛、我這些不快樂,都是那麼的虛幻,而我卻誤判它很真實,所以我以為這些不快樂或空虛是很真實的感受,所以我想填補它,所以我才很努力往外去追求快樂、追求生命的充實、追求生命的有意義。我就開始往設定的目標,或設定很大的目標去努力,然後開始把我本來應該去看透這個不快樂、這個無聊,這個空虛的虛妄本質之觀照力錯過。

  因為我把注意力集中在逃避空虛、不快樂,而轉移、轉換心力去追求外界的一切。因為在追求過程中,讓我暫時免於去面對空虛、無聊、不快樂、寂寞難耐的脆弱心靈的痛苦,因為害怕這些感覺的肆虐。你要知道,你害怕了,就是因為你怕那些感覺,你抗拒那些感覺,那個感覺就緊緊抓住你。但是你下定決心,不怕它,面對它,你看它怎麼運作――你接納它,你享受它,它會蛻變而消失,它會變得很清涼。

  我什麼都不做了,我不再因為我的空虛、我的寂寞難耐而去看電視、聽音樂、看書。這是比較輕度的方式。比較嚴重的呢?那就是開始去設定目標,你要怎麼樣去讓你生命有意義,讓你生命發光發熱,寧鳴而死也不默默而活,大鳴大放而死,也不要沉默,默默無名而活。

  你看看辜振甫先生,他這一生,憂國憂民,對他的兄弟那麼有情,把事業這樣做起來,結果呢?還不是黃土一抔,他只帶走一大串的遺憾,一大串的不甘心。事實上如果你認為你的一切都是你的計算、你的付出、你的努力而得到的,你就會捨不得或者你會不甘心。但是我可以跟你講,你的智慧也是業力之一,那是善業所形成的,你這一生會變得很有智慧,是因為你過去生造了一些善業,所以因緣讓你比較有智能。

  但是你這一生常常是別人的貴人,看起來好像是你在運作你的才能,你的才智跟人家比高人一等,你非常有才華,你能力很強,付出多少的努力,就得到這些成就,你認為你的一切豐功偉績是你的才華所創造出來的,全部都是你所付出的成果,只要你有這樣的觀念,那你是在計算、計較,你就會捨不得。

  無妄之四

  一切只有“因果”

  你怎麼栽,就怎麼收獲

  事實上我跟你分享,一切只有“因果”,因果形成因緣,你怎麼栽,就怎麼收獲,這個栽呀,不是你這輩子而是你過去生所栽種的,你怎麼栽,你就怎麼收獲,這就是因果。

  所以我可以跟你分享,你在這世界所獲得及所失去的一切都在因緣裡面,那因緣基礎是因果律,講因緣還太抽象,我們講命運好了。所以師兄、師姐如果有因緣來老師的地方,跟老師面談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奇妙的是,老師怎麼知道你所有的事情?

  老師只是用心眼去解讀你的這一生,以及你過去生造作的善惡業因果為基礎所設計出來的因緣程序而已。你怎麼樣的個性?你會遭遇怎麼樣的事情?我會看得一清二楚,為什麼?因為它已經注定了,它的注定是來自於你過去怎麼栽,所有你這一生就怎麼收獲。

  所有你怎麼改變你的未來?你怎麼可能改變你的未來?只有一個情況會改變你的未來,因為你的現在是你過去的延續,你過去的習性、你過去的個性、還有你過去所作所為善惡業的成績,回報到你這一生的境遇上面,所聯結起來形成的就是你的現在。

  過去這一點和現在這一點,一條線連結,這兩點形成一條線,這條線拉到未來去了那就是你未來的命運。所有,從現在就可以看過去,從現在就可以看未來,現在就是你過去的成績單,那現在如果不變的話,事實上你未來的成績單也是現在的延伸啊!因為兩點之間的連結,物理原理是形成未來,對不對?

  過去和現在,這兩個點中間一條線串連起來,就形成你未來的方向。所以從現在可以看到你的未來,從現在可以看到你的過去,換句話說,你唯一可以蛻變你未來命運的空間只有現在,而不在未來。

  你不要跟我講說:“老師,我等到某種情況成熟,等到孩子長大了,或事業有成了,我才開始修行。”不可能!你沒有明天哪,你現在就是你的明天哪!未來心是幻夢,有人說“等我孩子長大,我就放下”。我們看得很清楚他不會放下的,因為他孩子長大以後,他會說等我孫子長大以後我才放下,其實那是自我邪曲心拖延、逃避、自我欺騙的借口。

  所以你要知道,生命永遠沒有准備好才開始的時候。我一直跟你講觀照,自己拿手術刀,要殺自己內在自我的邪曲心,你敢不敢跳?跳下去!跳出你以前的模式跟慣性。

  如果各位師兄、師姐看老師以前說法和現在的差別,以前我會准備比較多的綱要,以這些為基礎,我說法會比較有安全感,但你要知道,這裡面有很多我已准備好在頭腦(左腦)的東西,我已經做了很多工夫,所以法不靈活應機,它沒有很靈活,因為它已經變成過去准備好的資料了。但是你知道嗎?我以前這樣說法已經很不錯了。

  那現在,我沒有准備稿子,我已經完全靈活了,那過程當中,我敢跳,我不准備了。因為我的自我,我希望說法比較輕松,我希望講得很有安全感,可是講得很有安全感怎麼會安全,你在搜尋記憶的過程中你是逐字在念、照本宣科,你一定會漏掉東、漏掉西,甚至會講錯話,因為有頭腦運作的空間,但是,如果我全然地跳,這裡面的過程,你們要注意喲!

  也許你會覺得老師說得好奇怪,你說法都沒有准備,然後來到這地方,這樣的說法,哪有可能?其實對我而言這是一個很重大的跳,因為和以前說法方式不一樣了。

  那有可能完全不准備說法數據,我真的不知道要講什麼?搞不好一個時間我頭腦是空白,大家陪老師我一起空白,那我會不會緊張?會不會有壓力?我會不會形象掃地?但是老師就跳了,我覺得該跳,我就跳,因為我不是說嗎,我不需要人家尊敬我,我不需要好名聲,我不需要被肯定,我什麼都不需要,所以我很願意去冒險。

  可是如果各位師兄、師姐你去聽我的錄音帶,以前我說法是不是講得很快,裡面還有跳躍式的東西,那是有很多記憶的東西在裡面,可是,現在我講得很慢,有時候還發呆,因為我不知道下一句要講什麼,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在等待從空無中顯露出來的應機法音!是全然跟從右腦(直覺力)來運作,而不再被左腦(邏輯、分析、記憶、准備、不安全感,即是自我,我稱之為“頭腦”)所掌控支配。不准備,不易講錯話;准備,反而易講錯話!

  事實上我敢跳,自我永遠不敢跳,自我永遠想求什麼。事實上,老師現在的說法,沒有在說法前預先確定今天說法的題目,只是有因緣而生的說法方向在當下應機而生,所以,你會覺得:“老師你好像在講我嗎?”事實上可能就是你,也可能是給未來有緣的人,來聽到這個法。

  因為自我是擋住了你跟存在連結的銅牆鐵壁,自我擋住你的成道。因為你本來是空性的人,因為自我蓋住你這空性的人,你才會那麼昏沉,你才會活得很痛苦,而不知道為什麼會活得那麼的痛苦?我們有很大的無力感,因為自我永遠要安全的東西,所以活在現在的環境裡很無力,好像活在泥淖裡面,但是爬出泥淖,你要去哪裡?你也不知道。那你為什麼要掙扎?因你不想活在泥淖裡面啊!

  那我再問你:“爬出泥淖,你要去哪裡?”你也不知道。這樣下去,你會得到憂郁症或躁郁症的。因為這是我們自我運作的方式之一。如果你還是有很大的不甘心,不甘心就這樣過一輩子,不甘心你活得很沒有意義,那請問:“那怎麼樣的做法,會讓你覺得很有意義?怎麼樣的生活方式,會讓你甘心?或者說,你獲得什麼,會讓你覺得甘心?”

  一個曾經傷害過你的男人或女人,他(她)讓你不甘心,所以你很想報復。好!那你就去報復看看,我可以跟你保證,當你報復結束以後,你會覺得很落寞。不甘心的感覺、很想報復的感覺,雖然很痛苦,但是很充實,報復完了就好像脫水的蔬菜、洩氣的皮球,落寞虛脫!你知道嗎?你會覺得生命失去了動力,這就是我們活得很昏沉的一種方式,所以,看要怎麼樣才能把這些顛倒妄想或這些愚蠢的念頭,以比較清醒角度來看。

  無妄之五

  有能力抽絲剝繭地面對自己邪曲的自我

  那是很幸福的

  這些愚蠢的念頭是沒有意義,然後你去想想報復以後,你能得到什麼?什麼可以讓你甘心?你認為你的生活方式沒有意義,那你想什麼可以讓你有意義?你會發現生命根本不需要意義,當你能越來越深入體會老師所跟你分享的法,你用你的生命去體會它的時候,你會漸漸體會到老師說的:“滿足於每一個片刻的際遇。”我沒有什麼地方要去。

  換句話說,因為把我帶到每一個處境裡面,在每一個處境裡面,我全然地滿足每一個處境,或許在世俗來看,我應該很痛苦;或許在世俗來看,我應該很狂喜。可是,在我內在裡面,沒有這些東西,我只有平靜,我是一個完全沒有一絲夢想的人,所以因緣的河流把我帶到任何地方,生命旅行之船把我帶到那邊,我就隨它漂浮到每一個地方,我盡情去接納、享受每一個處境,每一個片刻。

  那為什麼我能盡情享受每一個片刻呢?因為我沒有一絲絲想逃,或想要什麼?在世俗所謂的逆境裡面,我不想逃。因為我不覺得那逆境會造成我排斥的感覺,所以我全然地去接納它,去享受它,漸漸地你才是真正的一個你――生命的流浪者。

  這流浪者是很美的旅行家,因為他可以上窮碧落下黃泉,火山口、大懸崖、大地獄、大墳場,在每一個因緣的處境裡面,他都在欣賞它,他不刻意追求什麼,他不刻意放棄什麼,因為他已經沒有要或不要的東西,這樣的意境就是一個空性人的心境。

  我們拿外在的處境來跟我們內在期待的心境來做比較,如果有一絲的落差,那個落差就是你的理想,那個落差造成你的痛苦,那個落差造成你與現實環境的區隔,那個落差造成你的低潮。你跟現實間,如果現實滿足你的夢,你就高潮,很興奮、狂喜,但是當現實不能滿足你的夢,你就低潮,多麼的無力,但是那個狂喜的後面是什麼?是空虛、是落寞,滿足了你還是一樣很空虛、落寞,只有瞬間的高潮、狂喜。

  事實上內心裡會變化的東西,都不是本性,都是自我所形成的。我是說我們的感覺會變化,你要去擁抱你會變化的感覺,你不是很挫折嗎?所以你怎麼能留住你的快樂,你告訴我,你能留住你的快樂多久?

  當你想留住你的快樂,你的不快樂馬上就產生了,所以你為什麼要照相,為什麼要寫日記,或寫雜記,因為想留住那個快樂或留住那個感覺。可是說實話,當下的快樂,你用照相機捕捉下來,你回去以後,一兩天以後,再看看那照片,請問那快樂一樣嗎?不一樣!

  所以你要知道,當你想留住你的快樂,事實上你是不快樂的!你全然地享受一切,你出去玩,去一個你夢想、期待已久的地方旅行,當你到達那個地方的時候,在狂喜後有好大的落寞,因為希望時間過得慢一點,讓你可以盡情去享受。當你希望時間過得慢一點的時候,它反而過得很快,快樂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

  你希望痛苦快點過去,只要你在計算痛苦什麼時候過去,那計算的心情,也就是抗拒排斥痛苦的心情。事實上,你那樣抗拒痛苦的心情,只是讓你的時間感受過得好慢,讓你活在地獄裡面。

  所以,在冬天的火爐旁邊,三個小時好像三分鐘一樣,瞬間就過去;在夏天的火爐旁邊,三分鐘就好像三個小時一樣度日如年。為什麼?因為寒冬時在火爐旁邊是很舒服的,然後我希望去擁有這個幸福,不要讓他錯過,所以你在計算,你就錯過那可以全然享受的感覺,因為你怕他流失,怕幸福流失,是你生命最大的不幸福。

  希望痛苦快點過去,是你生命最大的痛苦,如果你能享受因緣帶給你的幸福,因緣帶給你的痛苦,你都能保持一樣的寧靜,你就解決了生命痛苦的根源,你的生命就蛻變了,你就是走對路了,你往空性在走了,這是真實不虛的。

  那要從什麼地方開始走向空性之路?從最基礎的,也是最深的點開始!老師在談邪曲的心,這是很基礎的,也是最深的,深入淺出。我談這個課題,已經好幾個禮拜了,你要用你全然的生命去體會他,還要能抽絲剝繭地面對自己邪曲的自我,那你是很幸福的。

  我不是在教你面相學;也不是教你欺詐;不是教你了解邪曲的心,去觀察他人如何邪曲,去評價他人、批判他人、對待他人的邪曲的辦法。而是讓你看到你自己的邪曲的心,每一個自我凡人都邪曲,我以前也是很邪曲,但是我走過來了,但是你能很珍惜這個法嗎?因為它是離苦得樂的路,沒有第二條路可走,只有這條路可以讓你離苦得樂!

  最近有人來老師這個地方,好幾年前他曾來過,然而最近碰到老師就說:“嘿!老師,您怎麼越看越年輕?”這是每個人主觀的看法,但是我外表有沒有比較年輕,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我內在越來越平和,越來越單純,越來越像赤子之心般的純真,我已經沒有什麼邪曲了。

  不論你現在、未來在跟老師互動中,或聽老師說法,你們去檢驗看看,老師所講的每一字、每一句話有沒有情緒化的東西,我是這樣的自我檢驗;然後,忽然之間我發現我好像都沒有情緒化的東西會從我嘴巴說出來,我內在裡面也沒有,我不會做無謂的辯解或辯論,我不會講那些沒有意義的話,我嘴巴所說的每一句話,應該都是真實不虛,沒有那種沒有意義的話。比如“你愛我嗎?”為什麼我希望你愛我?我希望你投我所好,其實你愛不愛我,我看就知道啦!“我要你愛我!”你知道這句話是多麼情緒的話!多自我的話!他愛你,你看就知道;他不愛你,你看也知道啊!

  無妄之六

  不需要看別人,只要看清你自己

  你自然就會有觀照與覺知自我的能力

  在我們生活裡面,有多少沒有意義的東西在運作。比如說:一個太太很愛她先生,然後她會注意先生比較愛他媽媽,還是愛她?這種比較沒有任何意義。有一次吵架她就說:“實際上你愛你媽媽比愛我多,很不公平。我為你做那麼多事情,你為什麼那麼偏心?”

  想想看,這是自我凡人的思考模式,是不是很昏沉?先生愛媽媽跟愛太太是兩種不同的愛,這種比較不合邏輯,同類的事物才能比較(邏輯上稱為模擬)。你比較愛那個女人,還是愛我?這個才有模擬。事實上,凡人常為很沒有意義的主題在爭執,爭執一輩子,爭執不休。

  可能先生跟我講一句話――“我娶到你真是三生不幸。”先生是很情緒化說出來的話,他的情緒也都在變化,他明天就沒有事了,然後有一天太太就忍不住了,跟他說:“你不是說你娶到我是三生不幸,那你為什麼還要說你很愛我?”你看看你心裡的不滿終於講出來了。

  先生說:“對不起啊!那時我很生氣啊!”“我不覺得,因為生氣才會講出真心話。”這是愚蠢的自我在運作,很昏沉!但是我告訴你,沒有用的,我今天跟你講的很清楚,事情來的時候,你的脾氣一樣爆發,除非你真的下定決心往你的自我去開刀。

  有人對老師的神通力很有興趣,他問老師說:“老師,你那神通力是怎麼學來的?我也好想有這樣的神通力,老師可不可以教我一個法門。”我跟他說我的法門就是這個樣子。當自我消失的時候,你自然具足神通力,當自我不消失,你的神通力是很有限的,你看到的東西也是很膚淺,可能有很多的誤差。

  所以常常讓自己有獨處的空間,常常去觀照自己所想的、所行為的、所說的,把自我所產生的一切邪曲的心都揪出來看,不再與它們認同,盡力觀照就好了,盡力不再與他們認同就可以,不要說絕對要把自己的邪曲心全部看得一清二楚,否則又產生自我的挫折感了!你是不是絕對要……,又有夢了,你知道嗎!

  “老師,我要很快達到您說的那種境界。”你又有夢了,我只要你盡力去做。生命最美的是什麼?是享受每一個片刻!你如果洗碗,你就盡情享受洗碗的樂趣;你如果運動,你就盡情去享受運動;但是如果你在運動當中,你是有所圖的,你要靠運動,讓你身體健康,或讓你肌肉比較優美,或者有耐力。那麼你知道嗎?你的運動品質是有雜質的,你錯過運動的美感,其實你運動是因為享受運動而運動,你的運動就很有味道。

  但是你一直在計算時間,我已經做了跑步,跑步已經跑了多少步了?那可以對自己交代了,可以對自己的身材交代了,對自己的體力交代了。那你錯過了,你錯過做什麼事情,都可以享受那個事情本身的美感,因為你的動機、你的欲望、你的夢、你的有所貪求,讓你錯過了你多經歷的每一個片刻、每一個經歷。

  你今天要寫一封信給一個朋友,但是你寫信會因你全然在享受你寫信,享受你那種寫信的過程,你在信裡面把你內心對他的善意、對他的好意,和想要跟他分享的感覺與善意寫下來,你是一字一句品嘗地寫,你在享受你寫的每一個字,那是很美的,可能寫了一半,我還要做別的事情,回來再繼續寫,有空在繼續寫,那你在享受每一個片刻的美。

  但是自我凡人可能不是這樣,他在計算效率,我要快點把它做完,寫完信還有別的事要做。在寫信的時候,剛開始很有熱忱,到最後,勉強寫寫,結束了。剛開始有享受的感覺,到後面沒了享受的感覺,還勉強自己寫,沒了,你何必勉強自己寫,因為你想要盡快結束,你要去做別的事,裡面又有動機、目標取向――快寫完信還有別的事要做,一直在計算。否則,你寫一半,然後沒有感覺靈感了,等一下有感覺靈感時再寫,先去享受別的事情,你生命的每一個片刻都可以享受的。

  老師在跟你分享正法,我也在享受跟你分享正法的美的感覺,我在跟你分享當中有寧靜的空隙,我也在享受那片刻寧靜的空隙。假如我有所求,求好形象,我就會想:“說法一字與一字間,一句與一句間停留的空隙時間有時候那麼長,好丟臉啊!那人家怎麼看我!好多人陪我,看我在那邊沒有話講!壓力好大。”因為我要表現給別人看我很行,我很會講話,我口才一流的。你看如果這樣!我就錯過了每一個片刻的享受。

  老師說這些邪曲心已經說了好多堂課了,所以我們下定決心,我們內在的這些邪曲的心要一一對照。因為觀照的基礎是要從對照出來,你不會對照,你怎麼觀照?我已經給你一些方向,然後你跟自己內在的這些自我邪曲的心、不善心對照,你就會觀照了。

  老師只是拋磚引玉,事實上當你走入觀照邪曲心的時候,你會愈來愈敏銳,自然就知道,你自己的起心動念都知道了,當然也可以知道別人的起心動念。但是你一天到晚在觀察別人的起心動念,我可以告訴你,你看自己的是很少,因為你不知道你自己的自我藏身地,你怎麼能看別人呢?

  你不需要看別人,你只要看清你自己,你自然有很大的慈悲心、很豐富的愛心,用自己觀照、往內看自我的覺知能力與有因緣的人分享。

 

上一篇:《佛說阿彌陀經圖解》(十七)
下一篇:《佛說阿彌陀經圖解》(十八)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