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儀軌 :經咒頌念

 

滌華禅師:金剛經注解 第二十八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金剛經注解 第二十八卷

  須菩提⊙於意雲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注

  1、須菩提⊙如來繼續向持經人開導2、於意雲何⊙汝能離妄合覺否3、佛可以具足色身見否⊙如來說、汝等能見到佛、具足三十二大人相耶4、弗也⊙須菩提答、不可執著、見相、不見相5、世尊⊙佛與菩提、本是一體、答世尊者、口與心契也6、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我等不應該、以諸塵相當如來7、何以故⊙怎麼講8、如來說具足色身⊙佛說、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是度未明人9、即非具足色身⊙凡是有相、皆是虛妄10、是名具足色身⊙無名無相、其名為具足色身

  解

  佛呼菩提、自他不二、我亦是從。於意雲何、問本心、應谛聽其義。佛可以具足色身見否1、如來問菩提、見如來三十二種色身相、八十隨形好、是如來法性身耶2、問我等、能見本覺法性身麼。菩提答弗也、即弗可。弗可者、不可將身相當覺性也。所謂身相可見、是非常。覺性、雖不可見、而是常。猶如樹梢風相當知真風、非是樹梢。所謂樹梢風、塵相也。當知塵相、非真風、非不真風。所以真風、雖不可見、亦不可言其無。覺性者、亦如是也。覺性者、如來也。復稱世尊者、釋其意也。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釋曰。如來說具足色身。佛說三十二色身、八十種隨形好。當知身相、是生滅無常、如幻泡影。故言即非、具足色身。是故如來、身相住世、僅八十年、以佛眼觀、一剎那間。用慧眼谛、如及時雨、救度旱苗。既救度已、雨止復晴、當知雨晴二相、悉歸真如。佛說、即非具足色身。復說、是名具足色身者。既不可有、亦不可無、二邊不立、中道不停也。本來圓滿、何需假名、即為是名、具足色身。然而具足色身、法身中非無本來人人具足。如修十八界、空五蘊、無九類相、合為具足、三十二相身。亦可轉化為三十二應身。如八識中、識識無十惡、合為八十化智、故名為、八十隨形好。如來三十二相者、度中下根、之人也。欲明三十二相者、已寫於本解前、一百五十七頁中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注

  1、須菩提⊙如來向本覺言2、於意雲何⊙本覺當明其義3、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否⊙汝能見到如來、一切諸妙、光明相耶4、弗也⊙不可以見諸色身相好、當作是如來5、世尊⊙心敬而口言6、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不應以諸妙形相、當作如來正法身7、何以故⊙自釋其意8、如來說、諸相具足⊙佛說諸相具足、是權乘法9、即非具足⊙凡有形相、皆如長河之水、流而不住、凡不住者、即非真常10、是名諸相具足⊙化佛諸相具足者、雖是無常、然而法身中非無

  解

  佛呼菩提者、即是能受持、此經此意之人也。於意雲何者、問過去未來現在、持此金剛、之義之人也。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否、即是化身如來、而問覺者、可能見我法身中、具足諸色形相乎。弗也、即是肉眼不可見如來法性中、具足色身諸相好。稱世尊者、因其世間、凡夫、不易化度也。而非智深慧熟之人、焉能出世間、而稱大雄、作世尊耶。稱世尊者、心生敬仰、自他不二、真心如如也。亦是自心自種一粒智種靈苗、即長讀掌即大、即為菩提覺樹。以待他日、坐於此樹之下、成正等覺。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覺者當知、如來者、法身佛也。所謂法身、無形亦無相、然而、無形無相之中、無不具足、諸色形相。所以肉眼能見、住世化佛、諸色形相好。法眼能見、無邊法身如來、諸色形相好、雖見是一、而凡聖卻是兩般。何以故、覺者入其、覺性境也。如來說、諸相具足者、佛指化身、形色諸相也、是故化身如來、色色無一不湛其妙者。其二、化身如來、色身具足、三十二妙相、八十種隨形好。覺者、能無二十五有、無生七情心、即得三十二具足妙相。能八風不動、八識不轉、五蘊不住、真心如如、妙性湛湛、即得八十種隨形好。八風者1、利2、衰3、毀4、譽5、稱6、譏7、苦8、樂、為八風。八識者1、眼識色2、耳識聲3、鼻識香4、捨識味5、身識觸6、意識法7、思識別8、隱藏微細識中、暗含種種、識別種子。八風八識之中、一一均含著五陰之相、覺者、能空五陰時、即轉五陰、成為八十種、隨形好、所謂菩提具足、無不具足、無不具足。覺者當知、菩提人人具足、只要內省、不需外求。倘內心無相、菩提即在目前。若心外求佛、千劫亦莫可、能見於菩提。見菩提時、即名見法身。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者。如來色身住世、具足諸相、僅僅八十年。以慧眼觀之、一呼吸之間。是故佛說、即非具足是也。是名諸相具足者、凡是有形有相、皆為是名。然而是名之中、在無我無相、真心之內、常見法身如來、無量妙身、諸色形相好。不悟、不證、不徹、不透之人、強以肉眼、欲見法身如來、諸色形相好、魔也。已悟證者、睜眼合眼、無處、無時、無有不見、如來法身、諸色形相具足好。雖如是見、亦無見執二相。其心性識、不染不住、一微塵許。在在處處、其心浩浩然、其性蕩蕩焉、其識兀兀乎、其覺境如是。是名為諸相具足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

  注

  1、須菩提⊙佛說須菩提哪2、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汝不可說、佛能說、許多妙法3、莫作是念⊙汝不可有這樣想法4、何以故⊙汝想得通哪5、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倘若有人說、佛以說法為宗旨6、即為謗佛⊙即是誹謗於佛7、不能解我所說故⊙即是不能明了、如來所說之道義

  解

  須菩提三個字、雖是替號、的確是正義。勿可推阻心性識、弗可弗明也。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作念說法、是生滅相。我當有所說法、即我塵相。真法性中、一塵無染、說法之相、從何而來。是故佛說、莫作是念。即莫可謂如來說、佛當有所說法之念。何以故、究竟怎麼解。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若有人言、三藏十二部經、非佛說耶。答、譬喻小兒、在樹下啼哭不止、其父在樹下、拾片樹葉、給小兒說、此葉是寶、正好玩笑、小兒見葉、即止啼、執葉而笑。略解。小兒喻遮蔽於真心、假名為小兒。在樹下啼哭、喻十八界、迷惑於本心、生諸有為相。不止、喻十二因緣、周轉不停。其父在樹下、喻佛色身相好、坐菩提樹下、演說無言、無相之真诠。拾片樹葉、喻說三藏十二部契經。給小兒說、喻佛說法、四十九年。此葉是寶、喻能聽是法聞此經、即能了生死而脫險。正好玩笑、喻能徹悟真常而證無法相。即得明其心、而見其性、證得無為、大道之義也。小兒見葉而止啼、喻諸相已無、萬物由我而轉、真常而光明、捷登於覺地。執葉而笑、喻徹悟是葉、非真非幻、非有非無。無執葉相、亦無非執相。其二希自悟自解、其名為止兒啼。如佛從案邊取花執手而微笑、迦葉微笑而接花。以心而傳心、即為始祖。學者當審之。插言。予略記憶、春秋大義一節。簡寫於下。某君、與弱弟、及臣、在桐樹下、君從樹下、拾一片桐葉、與弱弟言、封汝到某處為王、其臣向弱弟言、當謝君恩、弱弟及向君、叩首而謝恩、君言、戲言耳、其臣言、君無戲言、其君即命、備諸車馬、從事人員、令弱弟、到彼接王位。學者當知世法、尚且如此、何況如來、無相出世之法耶。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者、是人執著法塵相也、法塵者、著相念經、拜佛、念佛、求佛者、以及莊嚴、世間種種諸佛相。何謂耶。是人以執著心求五欲樂。五欲者1、色聲香味觸2、五蘊3、五福等。求佛加被而攝受、雖得其願、其性是有為、即名為謗佛也。不能解我所說故。我字佛也。謗佛者、謗佛真實義也。真實義者、倘無執著心、念經拜佛、無希求意、無加被想、而莊嚴世間佛土、與心中清淨無為佛土、亦無莊嚴之相。無求、無貪、無住、無染、五欲諸樂之妄心。而真心如如、妙性湛湛。然說法聞法從何而來、從何而生。所謂一塵無染、萬緣萬法、通同放下。如是者、其名為、非謗佛也。能如是、即名為、能解如來、所說義也。所說義者、真實義也

  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注

  1、須菩提⊙如來續向須菩提、闡明其義2、說法者⊙談經說法3、無法可說⊙凡有言說、皆是虛誕4、是名說法⊙姑且名為說法者

  解

  如來反復闡述、有無之法之道義。佛向須菩提說。說法者、即是有法可說也。無法可說者、即是沒有法、可以能說也。是名說法者、即是非說、非不說也。至理之要道、非反復而弗可至也

  偈雲

  有無皆是客塵悟 中道亦是寄宿亭

  說與未說亦如是 如如是是有真谛

  有塵卻是無生客 已入無生主亦遷

  其主遷至何處去 何處莫非覺性天

  如如不動轉三際 湛湛無說演真經

  濟公吞鴿明法性 二祖末後拜佛心

  行船走馬見大道 舞台劇場說法廳

  倘能無智亦無得 是是非非盡菩提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不作否

  注

  1、爾時慧命須菩提是阿難敬愛菩提語2、白佛言是阿難見須菩提向佛言3、世尊⊙是菩提、向佛敬語4、頗有眾生⊙是菩提向佛請示題、頗有眾生、是指很多、信佛之人、而不明中道、之義者5、於未來世⊙是指那時、現時、未來之時、之世也6、聞說是法⊙是指佛說法意、其義是、無法可說、是名說法、即如來所說、反復之義7、生信心否⊙菩提顧慮於未來世、頗有少慧之眾生、能生是法、之信心乎

  解

  爾時者、菩提啟請如來、開示之時也。亦是某甲、受持讀誦、此經之時。慧命者、須菩提也、然而慧命、人人具足、因其眾生、從無始而至今、遭六塵所迷惑、受五陰、而污染、所以不能、見於慧命也。然而阿難、稱菩提為慧命者、因菩提曾向佛言、所得慧眼以來、未曾得聞、如是之經。眼者、命也、亦性也。是故阿難、記憶最明、凡有見聞、入眼耳根、永無忘失。所以阿難記言、爾時慧命、須菩提者、是也。白佛言、是阿難見菩提、向佛請示語。請什麼示。世尊耶。頗有眾生。是頗有分別心、偏差性、多識少慧、信佛之人。於未來世、即現時與後世。聞說是法。指佛所說法者、是有法有說也。無法可說、是無法無說也。復說是名說法者、即非有法可說、亦非無法無說也。如來所說、轉而復反。於未來世、即於今後、少智無慧眾生、頗多而甚繁。聞說是法、即聞如是三反之法。生信心否、何能不生疑謗心耶。其二、彼等無慧之眾生、焉能而知、如來說是。三反至要之禅乎

  偈雲

  有智無慧不見法 有慧無智見法深

  智明慧朗無掛礙 歡聚一堂樂佛心

  無法無說玄妙極 無求無得法最尊

  無去無來佛境界 無生無滅常樂天

  頗有眾生見惑深 執著未來眾生根

  根塵無著眾生相 是則名為度眾生

 

上一篇:滌華禅師:金剛經注解 第二十九卷
下一篇:滌華禅師:金剛經注解 第二十七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