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宗經典對西方淨土成立的原理與相狀,有著雖簡約卻甚為透辟的陳述,為我們了解西方淨土的成立原理提供了思路,亦為淨業行人嚴土利生的菩薩行提供良深的啟迪。
《無量壽經》載:法藏菩薩在世自在王佛座下,起發無上殊勝大願,攝取佛國清淨莊嚴無量妙土,拔除一切眾生生死勤苦之本。無央數劫積功累德,圓成大願,自致作佛。尊者阿難啟問:法藏菩薩圓滿大願,圓證菩提。法藏菩薩是過去佛呢?未來佛呢?還是他方世界的現在佛呢?釋尊告言:“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但以酬願度生,現在西方,去閻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剎,有世界名曰極樂。”(《無量壽經》宋譯)意為:阿彌陀佛的法身遍一切處,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空間打破),無生無滅,非過去、現在、未來(三際一如,時間打破),只是為了酬報因地所發的誓願,廣度十方世界眾生,從法身流現出極樂世界,距離娑婆世界的西面有十萬億佛剎之遙。
這段經文義理深邃,點示出西方淨土成立的原理。即由真空緣生妙有,打破時空局囿的如來即是真空,極樂世界即為妙有。真空與妙有的媒介是願力。真空—願力—妙有三大要素的因緣和合,構成西方淨土的成立原理。
《無量壽經》中阿彌陀佛對他方世界菩薩的開示亦談及這點:“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滿足諸妙願,必成如是剎。”又雲:“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專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剎。”表證著空性—願力—妙剎三者的內在關聯。
真空不是斷空,而是即有之空。從空有一如的真空中,藉助某種中介力,即能變現出森羅萬象的差別法。真如實相(空性)是一浩博無涯的空能。阿彌陀佛因地作法藏菩薩時,即悟證到空性,深知空性可以成就廣度眾生之大用。於是法藏菩薩以五劫的時間,思惟利用空能廣作佛事的方法,從真實慧中流現出四十八大願。這四十八大願即是阿彌陀佛從真如實相緣起西方淨土的中介力量。西方極樂世界全體依正莊嚴盡是阿彌陀佛願力所作。可知心性不可思議,願力不可思議,由之顯現的稱性莊嚴功德亦不可思議。
以法相宗的理念來诠解,西方淨土的成立,一者是法爾無漏清淨種子(一切種智),由法藏菩薩顯發法爾本具的不可思議功能,攝取清淨莊嚴的依正二報,一一皆是不可思議;二者是智所熏新生種子,即願力不可思議。法藏菩薩以般若智慧,稱性發出四十八大願,依願起行,所熏染的一切出世善根功德,成就清淨莊嚴的佛土。法爾清淨種子是本具(本覺),智所熏種子是新生(始覺),本具清淨種子是因,願力是增上緣,所熏染功德為助緣,因緣和合,故有西方淨土的成立。西方淨土是由無漏清淨種子經由願力而緣起的無漏勝相。七寶樹、黃金地、金剛幢等亦是無漏之體。寶樹亦無須萌芽漸長的過程,而是同時頓起,量數等齊,行行有序,葉果相稱,彰顯自性無漏的功德。
西方淨土的成立原理昭示:願力是從空出假(妙有)的重要中介力量,真空妙有二谛圓融,緣起性空、性空緣起,雙泯雙存,同時無礙,即是向上圓融不思議第一義谛,即是當人本源心性。而種種般若淨土法門,皆悉指歸本源心性,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是故淨業行人以發菩提心,廣度眾生為先決前提。小乘行人不發菩提願,即趨證偏真涅槃,不能從真空中繁生度生大用,故被釋尊呵斥為焦芽敗種,吾人當引以為誡。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