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教下載
:經咒頌念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付囑品第十之三 真假動靜偈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付囑品第十之三 真假動靜偈 [經文] 師於大極元年壬子延和七月命門人往新州國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 七月一日,集徒眾曰:吾至八月,欲離世間,汝等有疑,早須相問,為汝破疑,令汝迷盡。吾若去後,無人教汝。 [星雲大師譯文] 惠能大師在唐睿宗太極元年(七一二),也就是後來改元的延和七月時,命門下弟子到新州的國恩寺建塔,又派人催促早日完工。到了第二年夏末,終於落成。 七月一日,六祖集合徒眾,對他們說:我到八月就要離開這個世間了,你們如果有什麼疑問,須趁早發問,我當為你們解答,消除你們心中的疑惑。一旦我去世以後,就沒有人教導你們了。 [經文] 法海等聞,悉皆涕泣,惟有神會,神情不動,亦無涕泣。 師雲:神會小師,卻得善不善等,毀譽不動,哀樂不生,余者不得。數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為憂阿誰? 若憂吾不知去處,吾自知去及;吾若不知去處,終不預報於汝。汝等悲泣,蓋為不知吾去處;若知吾去處,即不合悲泣。 [星雲大師譯文] 法海等人聽了這話,都傷心的流淚悲泣,只有神會神情如常不動,也沒有流淚哭泣 大師說:神會小師卻能懂得善與不善平等,不為毀謗或贊譽所動搖,不生悲哀或快樂的情緒。其他的人都作不到這一點,你們這幾年在山中都修的什麼道?你們現在悲傷涕泣,是為誰擔憂呢? 如果是憂慮不知道我的去處,我自己是知道要去哪裡的;如果我不知道自己的去處,也就不會預先告訴你們了。你們悲傷涕泣,是因為不知道我的去處;如果知道我要去哪裡,就不應該悲傷涕泣了。 [經文] 法性本無生滅去來,汝等盡坐,吾與汝說一偈,名曰“真假動靜偈⑴。”汝等誦取此偈,與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 眾僧作禮,請師作偈, [星雲大師譯文] 法性本來就沒有生滅去來,你們都坐下來,我為你們說一首偈,叫作真假動靜偈。你們誦得此偈,就能與我的心意相同;依照此偈去修行,就不會失卻宗門的宗旨。 所有的徒眾都一齊向六祖作禮,請大師說偈。 [經文] 偈曰: 一切無有真,不以見於真,若見於真者,是見盡非真。 若能自有真,離假即心真,自心不離假,無真何處真? 有情即解動,無情即不動,若修不動行,同無情不動。 若覓真不動,動上有不動,不動是不動,無情無佛種。 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但作如此見,即是真如用。 報諸學道人,努力須用意,莫於大乘門,卻執生死智。 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 此宗本無诤,诤即失道意,執逆诤法門,自性入生死。 【注】 ⑴ 真假動靜偈 這偈前二十四句說的是禅話,不要用常態思維去理解。當你有了修禅進入如幻境界的經歷之後,你自然會豁然大悟。後八句告誡弟子不要跟那些與佛法不相應的人爭論。不依法修行,怎能識得真如境界?有一種人,執著人我、法我之心比須彌山還大,讓他們自唱自賞好了。你與他爭個面紅耳赤,又有何用?倒不如對他雙掌合十,討個大家歡喜。 [星雲大師譯文] 偈語是這樣說的: 一切萬法皆非真,不要顛倒看作真。 若是當作真實看,此見完全不是真。 若能自心識得真,離了假相即心真。 自心不能離假相,既已無真何處真。 有情本來就解動,木石無情才不動。 若是偏修不動行,則同木石頑不動。 如尋自心真不動,不動自存於動中。 不動若是頑不動,無情卻是無佛種。 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只要能作這樣看,此見就是真如用。 告訴諸位學道人,著力必須要用意。 勿在大乘宗門下,卻仍執著生死見。 彼此談論若相契,就應共論佛法義。 所言若實不相契,也應合掌使歡喜。 宗門原本是無诤,有诤就失真道義。 固執違逆诤論者,心性便轉入生死。 [星雲大師問題講解] 真假動靜偈的真義如何? 六祖大師在七十六歲時,預知時至,圓寂前,特別再次集眾開示。當時很多弟子難免憂傷悲泣,六祖大師說: 法性本來無生無滅,無去無來,你們何必為生死動念?修行的人應該要毀譽不動、生死不動,因為我們的本性本來就是無來無去、無生無死,何必有什麼憂喜分別呢? 於是,六祖大師為大家說了一首真假動靜偈, 這一首偈語,主要就是說明動與靜:動即生死,淨即涅槃;動即去來,不動就是如來。 在這個世間上,有的人能動不能靜,每天熙熙攘攘,忙來忙去,在動蕩的生活裡,倒能生活得自在愜意;如果要他閒下來,淨下來,不要忙,不要動,他的日子就很難過了。有的人能靜不能動,他歡喜安閒,逍遙自在,如果要他稍微勞苦一點,稍微活動一點,他就覺得日子很難過。 動靜如此,貧富也是一樣。世間上有很多的人,能富不能貧,在富貴的時候,他很會生活,一旦窮了下來,日子就很難過了。有的人能貧不能富,他安於貧窮,一旦有了錢,反而引生煩惱,不能自在過日子。 所以,有無、動靜都不是真法,真法是不動不靜。 宋朝的大學士蘇東坡,他頗有禅的修養。有一次,他將自己修行的心得寫成偈語,叫書僮搖船送過江,請江南金山寺的佛印禅師為自己評鑒一下。偈語說: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八風,就是指稱、譏、毀、譽、利、衰、苦、樂等八種境界,這八種境界就像風一樣,可以動搖我們的心境,所以稱為八風。 蘇東坡心裡想,佛印禅師看了偈語以後,一定會給自己很多的贊美。誰知佛印禅師看完以後,不發一語,只批上“放屁”兩個字,就叫書僮帶回江北給蘇東坡。 接到回信的蘇東坡,隨即叫書僮備船過江找佛印禅師理論。 佛印禅師好像早就算准了蘇東坡要來,站在門口等候 見到蘇東坡,哈哈大笑,說:學士!你不是已經八風吹不動了嗎?怎麼一屁就把你打過江呢? 所以,凡夫不識本心,內中不定,則會心隨物轉,但能了知自心,動靜一如,則萬象萬物都可隨心而轉,所謂“一切唯心造”。六祖大師也曾對法達開示道:“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 《楞嚴經》也說:“若能轉物,即同如來。”這就是“真假動淨偈”的真義所在。 [經文] 時,徒眾聞說偈已,普皆作禮,
|
|
|
|
|
|
上一篇:離極樂最近的地方
下一篇:索達吉堪布:殺生深重的人,一心忏悔是最最重要的呀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