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欲知淨土法門之教理,應讀何書?
答:經典者應讀《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此名淨土三部經。祖師之論疏者,應讀昙鸾大師之《往生論注》,道綽禅師之《安樂集》,善導和尚之《觀經疏》、《法事贊》、《往生禮贊》、《觀念法門》。此外懷感之《群疑論》、慈恩之《西方要決》、天台之《十疑論》、源信之《往生要集》等,以上人所常見也。但,雖未讀一部,若知其意而念佛,則往生何疑!
法然上人教導我們讀經論,了解淨土法門的教理。經論,法然上人說出很基本的幾部經與幾部論,作為修學淨土法門的根據教典。
“欲知淨土法門之教理”,這句話就是教導我們,要根據佛經祖論、祖師大德的開示法語修持,因為不了解淨土法門的教理,修學淨土法門,有可能因疑生障、因障退道。念阿彌陀佛的聖號,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對阿彌陀佛不了解,怎麼可能對阿彌陀佛生出真實的信心?念佛的目的就是為了往生極樂世界,如果對極樂世界環境不了解,怎麼可能生出堅定不變的往生心?當然要透過淨土教法的經論,了解阿彌陀佛是怎樣的一位佛,了解西方極樂世界是怎樣的一個淨土世界,這樣才會老實修學淨土法門,才會一生老實念佛,求生西方,永不改變,永不退道。
讀佛經祖論,當然目的就是為了要明白教理。讀經是善導大師教導我們修持五種正行的第一讀誦正行,如果沒有每天讀誦淨土的經論,對阿彌陀佛不了解,很難一生不變稱念阿彌陀佛的聖號;縱然一生稱念阿彌陀佛的聖號,也因為對阿彌陀佛的了解有限,所以念佛的心會充滿忐忑不安。猶如自小就與父母失散的子女,對父母的苦心、愛心完全不了解,就很難對父母生出孝心,這是一定的道理。你對阿彌陀佛不了解,怎麼可能一生念佛不變?也不會認真虔誠而念,念佛和阿彌陀佛的佛心、佛願、佛號也很難相契相應,為什麼?對阿彌陀佛這位佛絲毫不了解,阿彌陀佛在因地是如何發願修行?不了解、不知道;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與我有什麼關系?不了解、不知道;佛號使我念了能得到什麼樣的利益?不了解、不知道,那你一生老老實實一心歸命阿彌陀佛而念佛不變,就很難做到,就因為對阿彌陀佛的了解太少了。
諸位菩薩!你我是凡夫,因為業障,所以肉眼不能親見阿彌陀佛的真身妙相,我們所能見到的,是阿彌陀佛的聖像。阿彌陀佛的聖像,不管是木雕或銅鑄,是佛的假像,佛的假像肉眼看得到,但是疑心的凡夫會認為,那是佛的假像不是真相,所以內心對佛的歸命、信仰、投靠、南無,是沒有踏踏實實的。如果我們今天看到的,不是佛的假像,不是銅鑄、不是木雕的佛像,是佛的真身,就像我們人在看人,有這樣的真實感,我相信大家一定很認真念佛,會照世尊在淨土經典所開示的,一心念佛。
阿彌陀佛是怎樣的一位佛,因為肉眼不能親見佛的真身,更要從佛經祖論了解阿彌陀佛,所以當然要讀誦淨土的教法才會了解;西方極樂世界是怎樣的一個佛國,如果我們沒從淨土的經論好好去了解、體會、明白,極樂世界的清淨環境,我們肉眼不能親見,怎麼可能有一份堅定不變的願生心?很難!如果西方極樂世界清淨的環境,能夠像在電視屏幕、電影銀幕讓我們親眼目睹,我們就會很想求生極樂世界,就不必世尊在《阿彌陀經》,一而再再而三對我們勸勉,“若有信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所以,因為我們的煩惱很重,障眼不能親見阿彌陀佛的真身妙相,不能親睹極樂世界清淨莊嚴,因此才更需要從淨土的經論,明白阿彌陀佛這位佛,了解極樂世界清淨的環境,所以當然要讀誦淨土經典。讀誦淨土的經典,就是為了要了解阿彌陀佛,了解念佛的利益,了解念佛往生的道理,了解自己將來法身慧命安身立命的佛國。諸位菩薩!你若對你要移民的國家毫無了解,你會想移民嗎?譬如你要移民到新西蘭,你對新西蘭這個國家的政治、經濟、交通、治安、人文、環境,所有的一切,完全不知道,你會想移民到新西蘭嗎?不可能。就因為新西蘭的環境比台灣好,才會有人想移民去新西蘭。難道會有人移民去比現在所住的環境還差的地方?不可能。
同樣道理,你對將來安身立命的西方佛國毫無了解,凡夫障眼又不能親見西方佛國,你沒有從淨土經論了解極樂世界清淨快樂,你怎麼會有願生心?如果從淨土三經了解極樂世界清淨、莊嚴、微妙、殊勝、快樂,別的不說,單說往生極樂世界,永生不死,你從淨土的經典了解了、明白了、相信了、領納了,你一定會很想要念佛,為什麼?很簡單的道理,在娑婆世界會有生死,一生再怎樣的富貴,也只不過七八十年的光陰而已,沒有了生命就沒有了一切;往生到阿彌陀佛的佛國,永生不死,有了生命才有了一切。
也就是因為在人間有生死,在西方沒有生死,所以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欣厭之心,就是從淨土經論,了解娑婆世間的苦相,了解西方佛國的樂相,知道了、明白了、了解了,當然移民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讀誦淨土經論,就是要明白淨土法門的教理。
一、正依經典:彌陀教法三部經
法然上人在答案之中說,經典要讀《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這是淨土三部經。古來祖師大德將這三部經列為淨土正依經典,也就是這三部經只說一個法門,念阿彌陀佛的聖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說第二個法門。所以這三部經就是阿彌陀佛的傳記,專門說阿彌陀佛的教法。這三部經沒有說藥師佛的教法,沒有說十方其他諸佛的教法,也沒有說其他菩薩的教法;這三部經沒有宣揚藥師法門,沒有宣揚地藏法門,沒有宣揚其它任何法門,只有宣揚阿彌陀佛的法門,所以這三部經是正依經典。
《無量壽經》有兩卷,上卷說阿彌陀佛發願修行成就極樂世界的因果,下卷說眾生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因果。《無量壽經》對西方極樂世界的敘述比較詳盡,所以古德稱為《大經》。《阿彌陀經》只有一卷,對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的敘述比較簡要,所以古德稱為《小經》。《阿彌陀經》與《無量壽經》所說的內容完全一樣,所以是同部經典,大小部的差別,所說的內容,詳盡與簡要的差別而已。所以諸位菩薩!如果你一天有不少的時間可以用功修行,誦經,可以將《無量壽經》誦一遍;時間較少的人,將《阿彌陀經》誦一遍;再有時間的人,可以將《觀無量壽經》誦一遍。
《觀無量壽經》,具稱《觀無量壽佛經》,簡稱《觀經》。《觀經》有十六觀法,第一觀到第十三觀,是說定善的觀想修持;第十四觀到第十六觀,是說散善的觀想修持,定散二善共為十六教法,是《觀經》一部主要內容。《觀經》在淨土三經裡面,是彰顯機的真實。《無量壽經》是彰顯法的真實,因為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記載在《無量壽經》,將淨土教法的真實顯示出來,《無量壽經》是最完整的。在三經之中,《觀經》當機者韋提希夫人,是一切凡夫的代表,所以《觀經》彰顯機的真實。《無量壽經》彰顯法的真實。近代律宗大德弘一大師,就是每天讀誦《觀經》。弘一大師持戒精嚴,修學淨土法門根據《觀經》,一心念佛。所以淨土三部經,是我們念阿彌陀佛的行者,每天應該讀誦的。法然上人說:
“經典者,應讀《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如果為了自己要往生極樂世界的修行,讀淨土三部經足夠了。當然,如果你要更深入了解阿彌陀佛,要更詳盡了解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只讀淨土三部經是不夠的。《無量壽經》有五種譯本,現在收錄在《新修大正藏》的五種譯本是,漢譯《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吳譯《大阿彌陀經》,魏譯《無量壽經》,唐譯《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宋譯《大乘無量壽莊嚴經》。要詳細研究《無量壽經》,應該這五種譯本同時探討,互相佐證,尤其是要詳細了解四十八願的第十八願因願文與成就文,至少要從《無量壽經》第十八願的因願文與成就文,和《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第十八願的因願文與成就文,互相對照,這樣你就能夠比較詳盡明白法藏菩薩發第十八願的用意。所以如果加上其它《無量壽經》的四種譯本,這樣是不只淨土三部經。
《無量壽經》這部教典,特別值得我們念阿彌陀佛的行者用心探討,一心研讀,因為《無量壽經》是專說阿彌陀佛的教法,將阿彌陀佛在因地法藏菩薩發願修行的過程,說得非常詳盡。而且《無量壽經》這部經典,是世尊當年住世弘法,多次宣講,非常殊勝的一部經典,所以古來有十二譯本,其中七種譯本散失,所以現存於《大藏經》只有五種譯本。五種譯本如果肯好好佐證研究,我相信你對阿彌陀佛就有相當的了解,對將來往生的西方佛國也有相當的了解。
《阿彌陀經》收藏在《大藏經》,也有兩種譯本,一是鸠羅摩什大師所翻譯的《阿彌陀經》,一是玄奘大師所翻譯的《稱贊淨土佛攝受經》,所以《阿彌陀經》,光看鸠羅摩什大師的譯本還不夠,應該與玄奘大師翻譯的《稱贊淨土佛攝受經》互相佐證,一起研究,才不會對“一心不亂”這句經文產生誤解,對《阿彌陀經》往生因的經文,也比較能正確的體會。
再來,在世尊所說的佛經之中,專說淨土、專明阿彌陀佛教法的,還有一本一般人比較罕見到的經典,就是《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這部經就是《無量壽經》的濃縮,猶如《心經》是六百卷的《大般若經》濃縮一樣。《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收錄在《卍字續藏》第一冊。師父為了要了解這部經,我特別在《卍字續藏》查到,原來就是收錄在第一冊,《新修大正藏》並沒有收錄這部經。這部經的經文很短,是《無量壽經》的濃縮,如果你沒有很多時間可以研究《無量壽經》,《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就很需要好好讀了,經文不長。
上來師父所說的這幾部經,你若一本一本好好讀誦、好好體悟,對阿彌陀佛的了解,我相信你一定比一般人深;對西方極樂世界莊嚴的環境,你了解也一定比一般人深。師父所說的這幾部佛經,都是專明阿彌陀佛的教法,沒有說第二種修行的法門。
二、菩薩諸論:隨順佛意宣教理
再來,菩薩論。天親菩薩的《往生論》,龍樹菩薩的《易行品》,是除了淨土三經以外,大家如果有時間,應該好好探討的兩部菩薩論。天親菩薩的《往生論》,也就是根據《無量壽經》教法的道理,以偈頌法語,說出阿彌陀佛的教法。龍樹菩薩的《易行品》,是《十住毘婆沙論》其中一品,也是以偈頌法語的方式寫成,也是教導念阿彌陀佛聖號的一部菩薩論。龍樹菩薩與天親菩薩,這兩個同時在印度了不起的菩薩,也是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世尊在《楞伽經》,為龍樹菩薩授記,當來以歡喜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歡喜地是初地。初地菩薩神通、智慧、道力,就非常的了不起,可以到他方世界示現八相成道。這樣了不起的初地菩薩,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淨土法門,是聖凡通修的教法。淨土法門,阿彌陀佛的名號,上度等覺菩薩,下度逆惡凡夫,攝機非常的廣大。
對淨土經論沒有讀很多的人,也許會看輕淨土法門,會誤會淨土法門是不識字的齋公齋婆修學的法門。錯了!這樣是有意無意謗法。龍樹菩薩是八宗共祖,世尊授記龍樹菩薩以歡喜地往生極樂世界,可以看輕淨土法門嗎?當然不可以。
天親菩薩在《往生論》,明示自己歸命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天親菩薩的《往生論》四句偈,是師父講經一開始,經常帶大家稱念的:
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來 願生安樂國
天親菩薩一心歸命無礙光如來,就是阿彌陀如來,就是阿彌陀佛;願生西方極樂世界。
天親菩薩在印度,當時有千部論主之稱,學問非常的好,著作很多。《往生論》,根據《無量壽經》的教法,說出阿彌陀佛的教理,很值得我們好好讀。
諸位菩薩!我們對天親菩薩與龍樹菩薩,這兩位了不起的菩薩,求生極樂世界,我們內心應該這樣想:連這麼了不起的菩薩,尚且求生極樂世界了,何況是我這樣的凡夫呢?當你這樣想,天親菩薩與龍樹菩薩求生極樂世界,就是在做我們的榜樣,做我們效法的師范,我們只要效法天親菩薩、龍樹菩薩,發願求生極樂世界,菩薩師范做給我們看的目的達到了。
極樂世界還有兩位很值得師父向大家介紹的菩薩,一位是大勢至菩薩,一位是覺明妙行菩薩。
大勢至菩薩在因地,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為阿彌陀佛的右協士,輔佐阿彌陀佛教化眾生,接引眾生回歸西方極樂世界。在《淨土聖賢錄》記載,有一個人專念大勢至菩薩的聖號,在臨終親見大勢至菩薩現前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出大勢至菩薩的願力,“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大勢至菩薩救度念阿彌陀佛的眾生回歸西方。
覺明妙行菩薩在過去,和同參道友是在鸾堂裡做鸾生,後來修學念佛法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為他立菩薩聖號,叫做覺明妙行。有一本書叫做《西方確指》,不是佛經也不是祖論,這本書非常的特殊,就是在鸾堂扶鸾出來的鸾書,就是覺明妙行菩薩降乩扶鸾所開示的法語,叫做《西方確指》。一般教界對鸾堂的鸾書罕以采用,但是這本《西方確指》,經過印光大師的認可,所以在教界有單行本流通。《西方確指》的內容,就是覺明妙行菩薩所開示的法語。裡面說到,覺明妙行菩薩過去,與現在扶鸾這本《西方確指》的鸾生,過去生都是在鸾堂擔任過鸾生。大家很熟悉的一首偈頌法語,“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這首偈頌就是在《西方確指》裡面,覺明妙行菩薩的開示。
這兩位往生極樂世界的大菩薩,大勢至菩薩、覺明妙行菩薩,他們過去怎樣修行?和諸位你我一樣,念南無阿彌陀佛。可以看不起淨土法門嗎?不可以。龍樹菩薩、天親菩薩、大勢至菩薩、覺明妙行菩薩,都是了不起的菩薩,念佛求生極樂世界。文殊師利菩薩,是菩薩眾之中智慧第一。普賢菩薩與文殊師利菩薩,輔佐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華嚴三聖,文殊與普賢,發願求生極樂世界。諸位!這些菩薩為何共通一致求生阿彌陀佛的世界?是在做諸位你我的模范,做給我們眾生看。這些了不起的菩薩一心一意要往生極樂世界,我們凡夫當然更要一心念佛求生極樂世界。
法然上人教我們讀淨土的經論,也是在教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教我們發願求生極樂世界。師父無論說淨土那一部經論,說淨土三經,說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說法然上人的《選擇本願念佛集》,說智者大師的《淨土十疑論》,說印光大師的《印光大師文鈔》,都是教大家一心念阿彌陀佛的聖號,教大家求生極樂世界,我也沒教你修第二個法門。
所以,確實好好讀誦淨土的經論,對阿彌陀佛的明白了解,對西方極樂世界環境的明白了解,自然對淨土法門生起信心,你就會老實念佛,莫換題目。
三、祖師著作:信本願 歸專正行
下面說祖師的著作。中國、日本、韓國,淨宗祖師的著作,非常的多,汗牛充棟。法然上人在第七個問答,教導我們應該要讀的這些祖師的著作,對一般人來說就夠了。念佛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讀昙鸾大師的《往生論注》,讀道綽禅師的《安樂集》,讀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這三本就夠了。如果你想讀多一些,進一步讀法然上人的《選擇本願念佛集》,讀親鸾大師的《教行信證》。如果你認為還不夠,可以讀印光大師的《印光大師文鈔》,足夠了。尤其是《印光大師文鈔》,很大部。如果你每天讀一篇或兩篇《印光大師文鈔》,我相信你對淨土法門,就會建立正知正見,建立真實的信心。
現代人沒有很多時間讀經論,至少重要的經論應該要一心研讀。淨土三部經是不可少的。印光大師的《文鈔》內容很多,沒有那麼多時間要如何呢?讀《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印光大師與我們是最接近的一位祖師,民初時代的高僧,弘一大師說印光大師是兩百年來淨土第一人,確實說的一點也沒錯。《印光大師文鈔》,如果你肯一篇一篇好好看,我相信你會將心安住在六字果號南無阿彌陀佛。
如果你的時間不是很多,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法然上人的《選擇本願念佛集》,印光大師的《文鈔箐華錄》,三本好好的讀,融會貫通了,再配合淨土三部經,這六本好好的明白,念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經論的根據足夠了。如果你想要探討更多淨土的經論,甚至弘法利生,這份心願非常的難得,當然要再看更多一些。
智者大師的《淨土十疑論》,只有十個問答,內容不長,師父在台北林語柔的道場雙和彌陀助念團說過,師父也寫了講義注解。智者大師是天台宗的開宗祖師,對淨土的著作《淨土十疑論》,內容不多,但是古來很受念佛人注重。
源信大師的《往生要集》,一般人讀得比較少,因為單行本的流通並不普遍,所以源信大師的《往生要集》,如果要讀誦,必須要從《新修大正藏》第八十三冊看起。《往生要集》有上、中、下三卷,總共有十大門。這十大門,在第八門念佛證據,源信大師引用很多佛經祖論,說明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道理,是《往生要集》這本書最值得看的部份。
天如惟則大師所說的《淨土或問》這本書,有被收錄在《淨土十要》之中,是以問答的方式寫成,也非常值得大家一心探討。
在第七問答裡面,法然上人勸勉我們讀懷感大師的《釋淨土群疑論》。懷感大師是善導大師的弟子,也是念佛證悟三昧的人,非常有學問。《釋淨土群疑論》有七卷,也是以問答的方式寫成,將淨土的事理說得非常詳盡。
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道綽禅師的《安樂集》,懷感大師的《釋淨土群疑論》,都是古文,一般語文能力比較低的人,不容易看得懂。但是印光大師的《印光大師文鈔》就比較淺白,份量也非常多,對現代人修學淨土法門利益很大,所以現代人修學阿彌陀佛的教法,師父個人首先會推薦看《印光大師文鈔》,再來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再來法然上人的《選擇本願念佛集》,再來道綽禅師的《安樂集》,再來昙鸾大師的《往生論注》,這些是祖師的著作。
為何法然上人在祖師的著作,推薦昙鸾大師的《往生論注》,道綽禅師的《安樂集》,善導大師的《觀經疏》《法事贊》《往生禮贊》《觀念法門》?因為中國淨土的教系,這三位祖師的淨土思想最相同。昙鸾大師,中國淨土祖師之中,最先提出本願他力學說,影響後來的道綽禅師、善導大師。這三位了不起的大師,淨土思想都是注重本願他力。
其他的淨土高僧,雖然有的學問很好,也有了不起的著作流通,但是在淨土思想,比較不像昙鸾大師、道綽禅師、善導大師,注重本願他力。
懷感大師雖然是善導大師的弟子,也是念佛證悟三昧,可是諸位好好讀懷感大師的《釋淨土群疑論》,你就會發覺,懷感大師的淨土思想,與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同中有異,善導大師比較注重他力。
源信大師的《往生要集》,雖然是收錄佛經祖論的念佛法語,可是源信大師是日本當時天台宗慧心流的祖師,所以在四種念佛,比較注重觀想念佛。雖然在《往生要集》裡面,引用不少善導大師開示的法語,但是源信大師認為,觀想念佛比較殊勝。源信大師也是一位很有學問的大師,他也認為自己修持觀想念佛不容易成就,所以源信大師也是修持稱名念佛,可是他的淨土思想認為,觀想念佛比持名念佛更殊勝。
所以,每一位祖師對淨土法門的體會、理解、著作,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中國淨宗第一代祖師慧遠大師,與第二代祖師善導大師,所根據的佛經不同,修學念佛法門方法也不同。慧遠大師是根據《般舟三昧經》修持,善導大師是根據《觀經》修持;慧遠大師是修持觀想念佛,善導大師是修持持名念佛。自行化他雖然不離淨土法門,但是宗旨、學說、宗風、修持,是不同的。
有這番認知之後,當然你在根據淨土法門的經論修學,就知所選擇。因為現代人要將法然上人所推薦的這幾部佛經祖論,讀到融會貫通,就非常不容易了。
四、若知其意而念佛 則往生何疑
最後這句,法然上人說的非常妙。
“但,雖未讀一部,若知其意而念佛,則往生何疑!”雖然沒有讀誦上來所說的淨土法門這些經論,但是知道念佛會往生極樂世界而一心念佛,也決定會往生,不用懷疑。
諸位菩薩!你沒有那麼多時間,讀這麼多法然上人所推薦的淨土經論,甚至剛才師父所說的那麼多淨土的經論,你回到講堂好好聽師父說,因為無論說《無量壽經》,或說《觀經》,或說《阿彌陀經》,或說《往生論注》,或說《安樂集》,或說《觀經四帖疏》,或說《釋淨土群疑論》,或說淨土十疑論》,或說《往生要集》,都是說念佛的道理,說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修行,都是引導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對淨土經論了解那麼多,也只不過是在明白一件事:阿彌陀佛如何發願修行救度我,我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件事明白了,這些淨土經論,雖然有的沒有讀到,雖然了解不深入,你也可以安安心心念佛。當然不好好讀這些淨土經論的人,要建立對阿彌陀佛的真實信心,還不容易。明白了,就會安心念佛;不明白,就會擔心念佛。
如果你不識字,沒那麼多時間可以看這麼多淨土經論,師父所開示的法語,你好好聽入心中,你念佛,在臨終,阿彌陀佛自然就現前來迎接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大家好好念佛、好好聞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就菩提,廣度眾生。(選自《彌陀教法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