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金剛經精義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金剛經》為《大般若經》的精華,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千多字,但是已經涵括修行要旨,體現了真空妙有的佛法中道思想。現從以下六個方面來闡述。

  一、《金剛經》的宗趣

  概括起來就是兩句話:第一、離一切相;第二、修一切善。離一切相就是要有空慧(真空的智慧),就是性空無我。修一切善就是要有大悲心,包括五戒十善、四聖谛、八正道、十二因緣、四無量心、四攝六度。由性空生智慧,由緣起修善業,這就是悲智雙運的菩薩行。

  (一)離一切相

  《華嚴經·如來出現品》(實叉難陀譯本)中說:“如來智慧無處不至。何以故?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就是說,一切眾生都具有佛性、真如,但是眾生受妄想執著的纏縛而體證不到。妄想是第六意識的妄想,指因種種分別而生起的種種顛倒;執著是第七末那識,包括人我執、法我執,由人我執就生煩惱障,由法我執生所知障。必須以般若空慧,也叫金剛寶劍,才能斬斷妄想執著。

  金剛的特性有三個字:第一、堅,金剛是很堅固的,不壞不滅;第二、利,很鋒利;第三、明,金剛是透明體。所以金剛具足堅固、鋒利、透明的特性。堅固就能不壞不滅,代表實相般若;利代表正智(正確的智慧),智由定生,叫觀照般若,指能夠觀照一切;明就代表名言,以名言說教,也代表文字般若。

  所以金剛就是般若的形容,形容般若能夠斬斷妄想執著,就是智慧。般若有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三種,由文字了解以後至觀照,由觀照而證實相,就可以離一切相。

  《金剛經》講的四相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我相就是執著有個我,我能夠度眾生,執著有個我體。人相,這個人是代表其他比比皆是的人,有種種差別,那個人是我所度的,執著差別。眾生相,眾生就很多,有能度的我,有所度的眾生,屬能所執,能度的執著,所度的執著。壽者相,就是以上“我、人、眾生”都是真實不虛、相續不斷的,有個實體,也包括執著長遠的壽命,執著上帝常在等等。

  法相,法相代表常有執,一切法常常都存在,永遠都不壞。非法相,一切法現在存在,消滅了就沒有了,還有人、一切物質都是這樣。法相就是常見論,非法相就是斷滅論。般若就可以消除眾生的四相,也可以消除諸法的法相、非法相。

  (二)修一切善

  修一切善,就是從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緣,到四攝六度。六度中特別以施為首,就是妙有,由妙有生大悲,不捨眾生,不離眾生,所以《金剛經》既明真空又明妙有。

  以上就是關於《金剛經》的宗趣。

  二、般若就在生活中顯示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顯示,具體就體現在第一段裡,釋迦牟尼佛的生活就體現了六度的修行。

  [經文]“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捨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一,著衣持缽。穿起衣,拿起缽,形象很好,端莊肅靜安祥的形象,表示持戒精嚴。這代表持戒度。

  第二,城中乞食。眾生以飲食供養佛,而佛以法味布施眾生,這就代表第一度,布施度。彼以財施,我以法施,廣行布施,使眾生都能夠有見佛聞法,廣種福田的機會。這就是修布施度。

  第三,次第乞已。比丘乞食是一家一家依次序來,不分別貧富貴賤,不分別是得到半缽還是滿缽,也不分別食物的好壞。這種不分別、平等對待一切的心就是廣大忍辱的心,這就修忍辱度。

  第四,飯食乞,收衣缽。說明穿衣吃飯,收飯具,不假手於人,親自動手。這代表精進度。

  第五,洗足已,敷座而坐。腳洗了,再把坐具安好,坐下來。這代表守靜,修禅定。禅定就是消滅妄想,消滅內心的散亂,達到內心的平靜。這代表禅定度。

  第六,以上幾項能夠做到圓滿,而且很自然,不著相,就是般若度。

  我們來看一看,般若由世尊來顯示,就在穿衣吃飯的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間就可以顯示般若的妙趣和般若的生活。不是說離開生活,離開行住坐臥,另外去找個般若。禅宗講:“平常心就是道”、“行住坐臥、搬柴運水都是道。”所以說般若就在日常生活中。

  三、如何發心

  [經文]“諸菩薩摩诃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

  就要發這個心,這是什麼心呢?菩提心!具有對象廣、空間寬、時間長、目標高的特點。對象廣就包括胎卵濕化,欲界、色界、無色界。空間寬就包括整個眾生世界、大千世界、無量無邊的世界。時間長,從過去到現在,現在到未來,前前無始,後後無終。目標高,使眾生都能得到解脫,都能證得無余涅槃,這就是最高的目的。無余涅槃就是阿羅漢,沒有余報可受,已經得到了生死解脫,不受後有,為無余涅槃。

  四、如何修行

  [經文]“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金剛經》提出的以布施為首要的六度行,這六度中特別發揮出來是第二忍辱行,另外還有無诤行,這三種行都是《金剛經》上很突出的。

  (一)布施行,有三種:財施、法施、無畏施。六度中特別提出布施行,布施就可以代表六度。

  (二)忍辱行,有三種: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

  第一,耐怨害忍。若冤家仇敵,或者壞人、他人,對我批評、刺傷,我就以德報怨,心胸廣大,要忍耐,不要怨害別人,要化冤為親,冤親平等,不能冤冤相報,糾纏不休,這就是耐怨害忍的精神。

  第二,安受苦忍。這個苦就是環境造成的,自然災害、人為災害等等。在災害逼迫之中,我不能怨天尤人,要隨緣生活,要有堅忍不拔的精神,難行能行,難忍能忍。

  第三,谛察法忍。要相信真如的境界、菩提涅槃的境界、不生不滅的境界。只要你能夠修,就可以達到這個境界,對此要堅定不疑惑。

  (三)無诤行。什麼叫無诤行?《金剛經》上講“我得無诤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這是在贊揚“無诤行”。實際上有分別心就有诤,有诤就有分別、有矛盾,就要斗爭,引起混亂,各種混亂因此而來,人與人之間的混亂、家庭混亂、社會混亂、世界混亂,都引起來了,全是因為不能夠無诤。所以特別提到“無诤三昧”,是“人中最為第一”,它是百千三昧中的第一三昧。

  五、應如何住、如何降伏其心

  [經文]“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诃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一)應如何住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無住就代表由空慧達到真如境界。六祖大師在《六祖壇經》裡提到:《金剛經》是以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以無念為宗,無念,內心不要有妄念;以無相為體,對外境不要執著;以無住為本,不管內外,內心和外境一切法都不要粘纏、執著。

  “無住生心”,生的是何心呢?生的是大悲、大智、大願、大行之心,就是菩薩的悲智行願。

  《六祖壇經》中講到:“若欲成就種智,須達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閒恬靜,虛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淨土,此名一行三昧。”

  這裡講了兩種三昧:一相三昧、一行三昧。於一切處,心要無憎無愛,無得無失,無取無捨,安閒恬靜,虛融澹泊,就是空的思想、無住的精神,叫無相,也叫一相三昧。

  一行三昧,就是指在行動上,行住坐臥,純一正直,無私無雜。要保持純一,保持正直,沒有私心,沒有雜念,如如不動,在一切行動中保持不動的佛性,動中有靜,就可安坐道場,真成淨土,這樣你存在的地方,走過的地方,以這個精神對待,無不是淨土,無不是道場。所以這個“一相三昧、一行三昧”也是解釋“無住生心”的。

  (二)如何降伏其心

  降伏其心,就是修布施而不執著布施,能施、受者、施物都不執著,三輪體空。乃至於修忍辱而不執著忍辱,修般若而不執著般若,修禅定而不執著禅定,修精進而不執著精進。修一切善法,都要達到三輪體空,才可鏟除一切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法相、非法相。這樣才能降伏其心。

  這是《金剛經》中典型的三段論式,語體采取了“正、反、合”的三段論形式,深合辯證法。下面列舉十四種:

  1.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

  2.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3.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4.是實相者,即非實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5.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第一波羅蜜就是“般若波羅蜜”,是六度之首,是其余五度的指導思想);

  6.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7.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8.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9.如來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10.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11.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12.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13.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14.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這十四種論式就代表般若,為般若的論式。“如來說如是(正),即非如是(反),是名如是(合)”,從否定意識語言的執著,而契合中道妙義的真理。

  “說”就代表立,言語假立,為有;“非”就是不要執著這個,代表空,要空相、空執著;“是名”代表中道,你能夠從假名中了解空的道理,了解一切法即空即有,真空妙有,就是般若中道。《心經》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中道思想。

  天台宗發揮成空、假、中的“一心三觀”,即觀空、觀假、觀中。修“空”得一切智;修“假”得道種智;修“中”就得一切種智。由空可以證般若,由假可以得解脫,由中可以證法身。

  六、由大行趣大果

  何謂大行?就是菩薩的六度行,四攝六度。雖然《金剛經》講空,但它不是斷滅空。修一分善就證一分果,積累一分功德就有一分功德的果,這是實實在在的,這個功德是不落虛空的。修一切善法,具“空除執著、空除煩惱、空除妄情”之真空,因果相應,必有“妙有”之功德。

  大果是什麼呢?就是無住涅槃,這是佛菩薩的果。無住,以大智故不住於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於涅槃,而度眾生。不管佛還是菩薩,都是住的無住涅槃,叫住大涅槃,也可以證得大菩提。

  《金剛經》中有一段話:“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夠遣相去執,不著相,這樣來修一切善法,即能得大涅槃,證大菩提。

  大涅槃就是大解脫,離開生死就是大解脫,雖然離開生死證大解脫,但不捨眾生,所以叫無住涅槃。同時也可以證大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提就是般若的果,般若就是證菩提的因,般若裡邊包括六度,在六度中,般若是指導思想。

  所以能夠從真空妙有之中,了解真空而不執著一切相,了解妙有生大悲心,不捨一切眾生,就可以證得大涅槃、大菩提。大涅槃是已經解脫生死,雖然已經解脫生死而不捨眾生;大菩提是最高的智慧的結果。這樣就可證得如來法身,為菩提之果,包括三身、四智。三身指法、報、化三身;四智指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

 

上一篇:農民自曝毒菜毒肉內幕
下一篇:妙祥法師:嚴持戒律,才能得到正確的禅定,外道無沙門果,不能成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