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佛前上三柱香、磕三個頭的含義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在佛前上三柱香、磕三個頭,是一種對覺悟者的恭敬行為、發願行為,也代表著一種因果邏輯。

  三柱香,分別叫戒香、定香、慧香。

  第一柱香,在佛的面前表決心,戒掉自己的惡習和妄念;

  第二柱香,希望自己能夠入定;

  第三柱香,祈求自己能夠得到智慧。

  戒、定、慧三者,是“破迷開悟”的方法,也是一種因果關系。只有戒掉自己的惡習和妄念,心才能定得下來;心定下來之後,才會出現“定能生慧”的結果。一個人如果整天想著升官發財、斂物斂色、打人整人、偷雞摸狗、貪污受賄,“上下交爭利”,他的心怎能安定下來呢?心動神疲,無暇靜思,又怎能得到大完滿智慧呢?  

  磕三個頭,一叩首,表示對佛(覺悟者)禮敬;二叩首,發願向覺悟者學習,願歸於佛門;三叩首,是在莊嚴者的面前反省、忏悔自己的錯誤、罪過。

  依上定義,當我們懷著向覺悟者致敬、向覺悟者學習、改過自新、從善積德的心態在佛前燒香磕頭,又何罪之有?又怎能與迷信同語。看破和放下不等於悲觀厭世、懶惰,恰恰相反,看透以後,就會更加重視今生的努力,抓緊時間“擔當生前事”而“何計身後評”,做應當做的事,做了便放下,而不會斤斤計較。

  敬佛三支香的含義

  每天到佛教寺院裡邊敬佛、祈福的人都很多,大部分都是誠實的善男信女。特別到了農歷初一、十五,來的人就更多,雍和宮也是如此。早晨一開門就看見大批信眾舉著、抱著大捆、大把的香、鮮花以及其他供品爭先恐後地往寺裡奔跑,他們都是為了搶燒頭柱香和高香。他們拿的“高香”還真高,有的一米左右,有的都快兩米。其實這是大家的誤解,覺得敬佛燒香越多、越高越好,這樣也會顯出心誠,才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

  真正懂得佛法的人,應該知道禮佛燒香是一種供養,是人與佛菩薩的一種溝通方式,是集聚福德資糧、淨除宿業魔障的一種方法。佛教講一切由心造,外在的形式是為了表達內心的狀態,對內心表達就有了燃香供佛之舉。所以我們提倡敬佛菩薩,燃香要短小、精制、環保、文明的三支香為宜。敬佛貴在我們的一片赤誠心,不在乎燒多少香、多高的香。  

  三支香代表修持者的身、口、意敬獻給佛、法、僧三寶,更加堅定信心修學戒、定、慧三學,鏟除貪、嗔、癡三毒,轉換成喜捨、慈悲、智慧三功德。《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中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再有,禮佛還有很多種方式,可以敬獻鮮花、供果、吉祥燈,鮮花代表我們來生更加美麗(都嘎嘉布)

  六祖壇經·忏悔品(節選)

  時大師見廣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聽法,於是升座告眾曰:“來!諸善知識!此事須從自性中起,於一切時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從遠來,一會於此,皆共有緣,今可各各胡跪,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無相忏悔。”眾胡跪,師曰:“一戒香,即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嗔、無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三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慧香。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沉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善知識!此香各自內薰,莫向外覓。”

 

上一篇:傳喜法師:一念真心忏悔已經超越十二大劫
下一篇:淨空法師: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第177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