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即心即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馬祖道一的禅法具有獨特的內涵,其邏輯推演與理論闡釋,層層遞進。針對修行者而言,有三個層面:一、“即心即佛”是思想基礎,確立自信自立;二、“非心非佛”是解脫關鍵,破除妄念偏執;三、“平常心是道”是根本目的,堅持應世利人。“平常心”是馬祖道一禅法的突出特點和根本旨趣,它排除了善惡、染淨等二元對立的區別性,主張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體現心性、張揚真理。它繼承並發展了慧能等祖師們的禅法思想,也深受《華嚴經》“事事無礙法界”等義理的影響。“平常心”所體現出的平民化、世俗化、生活化、簡易化等品質,促進了中國禅宗追求大乘入世精神的信仰價值趨向。

  即心即佛:心性一如,佛性平等,自信自立,這是修行者的思想基礎。

  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佛教信仰者,首先要有堅定的信念、信心,具備人格自立的思想基礎。這就是馬祖道一首先要講“即心即佛”的出發點。在《語錄》中,馬祖道一告訴弟子們:

  汝等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達磨大師從南天竺來至中華,傳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開悟。又引《楞伽經》,以印眾生心地,恐汝顛倒不信,此一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經》以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夫求法者,應無所求,心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心。不取善不捨惡,淨穢兩邊俱不依怙,達罪性空念念不可得,無自性故。故三界唯心,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見色,皆是見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汝但隨時言說,即事即理,都無所礙。菩提道果,亦復如是。於心所生,即名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若了此意,乃可隨時著衣吃飯,長養聖胎,任運過時,更有何事。汝受吾教,聽吾偈曰:“心地隨時說,菩提俱亦寧。事理俱無礙,當生即不生。”

  在這段話裡,馬祖首先肯定即心即佛,然後指出它是達磨所傳的上乘之法,又引《楞伽經》為證。其論證的推理過程是:因為諸法性空無自性,求法者應無所求;三界唯心,心性平等;所以眾生心地佛性具足,即事即理,任運無礙。從而要求求法者,不要顛倒不要外求,“著衣吃飯,長養聖胎”,思想上達到自信自立。

  馬祖的這種觀點不是自己的發明創造,他直接繼承發揮了禅宗祖師們的理論。初祖達磨大師在《二入四行論》裡所講“深信含生凡聖,同一真性”為“理入”,與馬祖的“一心”是一樣的意義。二祖慧可也說過“是心是佛,是心是法”。四祖道信曾經引《無量壽佛經》中“諸佛法身入一切眾生心想,是心是佛”,提出:“當知佛即是心,心外無別佛”。五祖弘忍依據《金剛經》,更是發揮“即心即佛”的思想。到六祖慧能,更加直接,明確眾生心就是佛心。《壇經》中說:“吾今教汝,識自心眾生,見自心是佛。……汝等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菩提只向心說,何勞向外求玄?”當然,道一更直接地繼承了懷讓禅師的思想衣缽。在馬祖問道時,懷讓在運用了“磨磚”、“打車”等比喻後,總結出一首偈語:“心地含諸種,遇澤悉皆萌。三昧華無相,何壞復何成。”這裡的“心地”被馬祖直接引用,與《壇經》中“心是地,性是王……性含萬物為大,自性含萬法,名為含藏識”的意味是一致的。

  關於馬祖所謂“一心”的含義,一般認為它所表達的是人的清淨自性即佛性,人一旦悟到並歸依自己的清淨本性,也就與佛性沒有什麼差別了,從佛性或心性上講,人與一切事物沒有根本的差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是大乘佛教的根本教義。當然,祖師們為了應機說法,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對不同的人物、事情,用不同的概念、詞語來表達,就出現了不同解釋。但大致是指眾生思維的功能和思維的活動(心識)、大乘佛教所說的精神性本源和本體(真如、實相、法性、佛性等)、佛教最高的人格化理念(法身)等。不過,馬祖所講的首先立足於佛性本源上,然後講眾生的心識功能。前者重在“理”,強調本性的認同和平等;後者重在“事”,強調事相的轉化和意義。對修行者來講,只有從根本上體會了凡聖的無差別性和可轉化性,才可能堅定信念、培育精神。如果用《華嚴經》的“法界緣起”等概念,那麼,馬祖的一心是可以用“如來藏自性清淨心”來形容的。馬祖的《語錄》裡不斷地闡釋“即事即理”、“理事無礙”的思想,主要是根據《華嚴經》思想。《華嚴經》用“一真法界”來概括法界圓融的思想,它融攝一切萬法是一切現象的本體是一切萬有的“本源真心”。它清淨平等,隨緣不變,不變隨緣,而展現宇宙萬物。華嚴宗祖師法藏根據《華嚴經•十地品》的“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把一真法界視為“真心”、“如來藏”,認為一切眾生都具有佛性,是成佛的根源,也是形成萬物的原因。之後,澄觀、宗密等人也強調一心是萬物的本原,是眾生原本具有的覺悟之心,具備智慧和功德的靈知之心。宗密在《原人論》裡講:“一切有情(眾生)皆有本覺真心,無始以來常住清淨,昭昭不昧,了了常知,亦名佛性,亦名如來藏。……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即得現前。”法界緣起的一切現象在如來藏自性清淨心的共同作用下,互為因果,相資相生,彼中有此,此中有彼,彼即是此,此即是彼。相即相入,圓融無礙。也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重重無盡【參方立天:《佛教哲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256~269頁。】。

  馬祖的“即心即佛”說,顯然是融合了佛教華嚴、唯識等理論,繼承了禅宗祖師們的思想,而且簡要直捷。這簡約化的命題,卻涉及到了佛教思想中最為重要的三個彼此相關的問題:一是佛性問題即人的自性究竟如何;二是成佛途徑問題即修行方式究竟如何;三是佛陀境界問題即真正解脫的境界究竟如何。它首先設定人的心靈本來就是清淨無垢的,人的自性與佛性沒有差別,如慧能所說“佛是自性,莫向身外求”;其次,當人領悟到自心是佛而回歸自己的本性,就脫胎換骨似地進入超越和解脫的境界,即如慧能所說“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視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再次,人們一旦覺悟,回歸自心,心中便是一片澄澈空明,水月朗照,纖塵不生,體驗與感受宇宙和生命的真實境界,即如慧能所說“內外明澈,不異西方”。這就與傳統佛教禅宗漸悟之法不同。正因為“即心即佛”簡約而直接地表達了南禅頓悟之說在佛性論、修行論、境界論三個方面的獨特思想,所以它成為中國禅宗南禅的著名命題。

 

上一篇:傳喜法師:如何影響父母學佛
下一篇:海濤法師:餐前上供下施的方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