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經咒頌念

 

鐘茂森:無量壽經簡講(第二十七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尊敬的各位法師,各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

  我們繼續來學習《大乘無量壽經》,請大家打開經本第四品,「法藏因地第四」。這裡經文是講到正宗分,就是本經最主要的部分,一經最重要的道理,修行的宗旨、方法就在這一分裡面。我們剛剛講了個開頭,釋迦牟尼佛跟阿難尊者,以及參加大會的兩萬人,開始講述阿彌陀佛在因地上面他的修行、他的發願。所以本經這一品「法藏因地」,法藏就是阿彌陀佛因地上作菩薩的時候他的名號。我們上次講到,佛告阿難,在過去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就是非常久遠之前有一尊佛出世,叫做世間自在王如來,之後我們有介紹佛的十種名號,我們就從下面經文看起。下面經文是講「住世度眾」:

  【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時為諸天及世人民說經講道。】

  我們先看這一小節。每一尊佛,他住世的壽命是有一定的,不可能說無限的,壽命的長短不是佛本人決定,他自己根本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他對於壽命根本都不會在乎。他在世間住世的長久與否就是看眾生緣分,什麼叫緣分?就是眾生願意聽佛講經、願意接受佛的教導,佛就一定會在世間住世;如果眾生沒有一個人還想繼續接受教誨,或者是依教奉行,這樣佛就沒住世的必要了,他就會離開,我們就講入涅盤了。所以這個完全是眾生有感,佛就有應,就好像我們敲那個磬一樣,大扣則大鳴,小扣則小鳴,不扣則不鳴。你要敲,敲大力它響的就大聲,敲小力它聲就小,你不敲它,它不會出聲,佛就是這樣,佛心清淨。

  我們現在的本師是釋迦牟尼佛,在三千零三十九年前,在古印度降世,住世只有八十歲,壽命非常短;也就是講,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福報比較小,所以感得佛住世的那個時期就很短,八十年,真是彈指一揮間。當時經文這裡講的,世間自在王如來這一尊佛在那個世間,當然這個世間不會是我們這個地球,因為地球到現在的壽命只有四十六億年,而經文講的這個是過去無量劫前的事情,不是在我們這個世界,也不會是我們這個銀河系,可能那個時候銀河系還沒有產生,是另一個星系裡面發生的事情。這一尊佛在世壽命多長?四十二劫,這個壽命就長了,一劫相當於十二點七億年,你可以計算一下,幾百億年,可能還不止。一劫的時間有多種的說法,我講這個是最短的。有些經上講一劫是指多長?講一個大石頭,長度四十裡這麼大的石頭,好像座山一樣。天人他每五百年下來,用他的衣服在這塊石頭上磨一下,天人的衣服比那個紗還要薄,他來這裡,五百年下來掃一下,一直掃到這個石頭掃完為止,這個才叫做一劫,那可能比十二點七億年還要長。所以我們知道那個世界,那時期眾生的福報有多大,福報從壽命就可以看得出來。我們現在的壽命,現在統計平均壽命是七十歲,佛陀當年的時期,人能夠有一百歲的平均壽命,這個經上是這樣記載。一百歲對比七十二劫,這個就是太少了,所以我們眾生想修行成就是非常不容易的,你沒有時間,你想成佛要有時間、有壽命,沒修得成功壽命到了,這個就很遺憾,到你一輪回一投胎,又要重新來過。

  這位世間自在王如來『在世教授四十二劫』,你看「教授」講明是什麼?佛他是個老師,他不是神,他是個人,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佛就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專門從事義務教育,他不收學費的,什麼人想來學他就教,好像孔子一樣有教無類。『時為諸天及世人民說經講道』,不僅跟人講道,講經說法,連天人都來聽,因為天人還是在六道裡面,不過他生活的環境、他的享受超過我們人道很多,但是他們也沒有出輪回,還是凡夫,他們也希望能夠出離六道、希望能夠成佛道,所以有佛出世他們都來聽經。下面經文,我們繼續看:

  【有大國主名世饒王。聞佛說法。歡喜開解。尋發無上真正道意。】

  這裡科題是叫做「聞法發心」。是講當時有一位國王,他的名號叫做『世饒王』,「世饒王」的這饒是豐饒,我們可以想象出來,所謂名符其實,這位國王他所統治的國家,一定是物產豐富、經濟繁榮,人民生活非常安樂,而且他又是一位學佛的弟子,皈依三寶,用五戒十善教導世人,所以這個國家不僅是物質文明極大豐富,而且是精神文明高度發達,這樣的國土。這個是世饒王他的德行、他的慈悲、他的智慧所感召,佛經裡面講這種是仁王,仁是仁慈的仁,他愛民如子,而且他處處為百姓做個好榜樣,這樣的國家領導人,就是人民的福報,這個非常難得。

  在過去中國歷史上也出現過類似的仁王。好像唐太宗,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他就是一位佛弟子,所以他治理國家,儒釋道統統都用,三教九流統統都用。儒釋道是三教,九流是九種學術的門派,譬如講農流,就是農家的,陰陽家的、醫家的,反正只要對眾生、對百姓有利益的這一些方法他就拿來用,因此他治理國家非常太平,歷史上稱為「貞觀之治」。他二十幾年做皇帝,是一位相當了不起的人物。而且他在位的時候,特別要求自己的大臣魏征要勸谏他,見到他有什麼錯誤、犯了什麼過錯,要直言勸谏,他能夠接受大臣的批評意見,這是一個英明的君主。而且他非常重視文化,當時要求自己下面的大臣,魏征、褚遂良、虞世南這些宰相,為他編輯了一部《群書治要》,把上古以來一直到晉朝幾千年,這個中國傳統的治國的智慧,從經、史、子各種學派裡面節取出如何治國平天下的這些道理,他每天就看這些書。《群書治要》,最近淨空老法師在台灣印了一萬套,一套五十卷,五十萬字的一個著作,分送給大學和國家領導人,希望大家都來學唐太宗,做仁王。

  唐太宗更了不起的是他心量廣大,不僅護持佛教、護持道教、儒家,他還護持基督教、護持伊斯蘭教。當時基督教剛剛傳到中國叫做景教,景色的景;伊斯蘭教也剛剛傳到中國,從廣州進來的,當時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還沒去世,還在世,派遣他的弟子過來大唐傳法。唐太宗統統護持,多元文化、多元宗教共存共榮,這個是人民的福報,絕對不會搞宗教對立排斥,只要是好的這些教育,我們統統接受。所以國王帶頭來學習,他做一個好學的榜樣,他學聖賢的教育,文武大臣、朝野上下當然就跟著學,你就可以想象出來當時的天下是多麼太平。皇帝不用操心,天天看書就行,國家不用他管,叫做坐享太平,這種是有智慧。

  我們師父淨空老法師前年帶我們去澳洲拜見澳洲前總理陸克文,陸克文不簡單,他懂得中文,他對淨空老法師也非常仰慕,特別請教如何治國的問題。結果我們去到堪培拉,去到國會大廈跟他會見,他出來的時候,拿著一個比這個杯還要大一倍的咖啡,他說昨晚沒有怎麼睡覺,一天要喝五大杯咖啡,要不然提不起精神。我們老法師跟他很幽默的說,現在做你這一行的國家領導人太辛苦了,做我這一行的最輕松。然後跟他講,古時候中國的帝王沒有這麼辛苦,一天到晚就看看書、作作詩詞、打打獵,游山玩水,做這些而已。為什麼?人民百姓因為學聖賢的教育,個個都有倫理道德,個個都明白因果,不會做壞事,所以你治國就很容易。現在的人不學聖賢教育,不懂道德、不懂因果,為所欲為,所以你各種的社會問題就會出來,你喝五大杯咖啡也沒用。

  所以老法師勸他,不如你提倡用聖賢教育來治國。中國《禮記》裡面就講到,治國最重要的是什麼?「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一個國家的建立從君主,就是國家領導人,一直到平民老百姓,最重要就是教育,你把教育搞好,社會什麼問題都沒有。經濟、政治、文化統統都不用你去管,因為人都是好人,你也不需要太多的精力去用那些法律制度來限制人民,他自然是好人。現在的問題是什麼?拼命去完善制度、完善法律,一有問題就講制度不對,其實不是制度問題,現在的制度比以前好得太多、完善得太多了,為什麼問題比以前多這麼多?因為人不好。如果人教好了,那個制度是不好的制度,好人他不會做壞事;如果那個人是壞人,你的制度再好,他一樣能做壞事。所以根本是人,把人教好了,什麼事都沒有。

  當然你做國家領導人,你自己要帶頭,你要好像這個世饒王一樣,『聞佛說法』,你要去學習,無論學什麼宗教都行,你一定要去學,宗教不可以只搞形式,一定要回歸到教育上面。所有的宗教裡面都有好的教育,把這些好的教育提倡出來,老百姓就做好人了。所以經文對現在我們的治國平天下都有很深的啟示,《無量壽經》真是學好了,從修身、到齊家、到治國、到平天下都可以。所以當時清朝開國的時候,前清時期那些皇帝帶著文武百官在萬壽殿上,每天把《無量壽經》做為日課,每天都要讀。所以清朝有「康乾之治」,康熙、雍正、乾隆這些當時也是盛世,他們都是虔誠的佛教徒,所以真正用佛法來治國,一定是可以使和諧社會、和諧世界能夠實現。可惜這些教育提倡的人太少,沒人知道,寶就在這裡,當面錯過。所以看到這麼多的社會問題,束手無策,非常遺憾。

  這位世饒王,他每天去聽世間自在王如來講經說法,可以講世間自在王如來是他的國師。好像清朝封這些佛教的大師為國師,皇帝的老師,什麼都聽他們教導,這個國家就治理得很好。這位國王其實就是阿彌陀佛前身,他的福報有這麼大,做一個國王,皇帝。他聽到世間自在王如來講法之後,內心非常歡喜,我們講得到法喜,這個喜悅不是世間五欲享樂可以相比,世間五欲的享受,暫時的快樂,而且後遺症很多,樂完一會兒,苦就在後面跟著。這裡講的法喜是沒有後遺症的,愈學就愈快樂。而且聽經頓然開解,那個心開了,我們就講他開悟了,對佛所講的真實義忽然明白,契入如來所講的境界,這個是對於聽法的人非常重要的一個突破。你聽經能不能夠真正得到利益,就是看你能不能夠開解。教下講「大開圓解」,就是讀聖賢書真正契入聖賢的境界,不是指在文字上面,是超越文字、超越言語,你才能夠理解他的真實義。他大開圓解之後,就發起無上的菩提心。『尋發』這個「尋」字就是馬上、立即,人一明白立刻就能夠發起大心,所以發起『無上真正道意』,這個就是所謂無上的菩提心,成佛的心、度盡一切眾生的心,這個是無上菩提心。

  我們有沒有發起這個心?如果你還沒有發起這個心,或者只是口頭上發了。早晚課都有念的,「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個四弘誓願是每天都讀一次,心有沒有真正發起來?這從你的行為可以看。一個真正發起無上菩提心的人,他的行為舉止不一樣,他念念是為眾生,他不會為自己,一絲毫的自私自利都沒有,絕對不會為自己考慮,這種人發了菩提心。如果是在日常生活當中,處處還考慮自己,當別人跟自己的利益有沖突的時候,先要求滿足自己利益的,這種人十足的凡夫,學佛沒學懂,讀那個四弘誓願沒有真正發起來,原因是什麼?因為沒開解。世饒王為什麼能夠發起這個無上菩提心?因為他聽經聞法,真正開悟、明白了。明白什麼?知道整個宇宙一切眾生和自己是一體,他對這個徹底明白,所以他不會再為自己這一個肉身、不會為這個小我,他知道整個宇宙是一個大我,一切眾生就是我。就好像我們這個身體,我這個身體,我現在這個肉身,就是這個身體裡面的一個細胞。人的身體有多少細胞?五十兆,五十兆這麼多的細胞,我這個身只是整個宇宙裡面的五十兆分之一。用這個做比喻你就明白,你知道這整個身體是我,你就不會為那個細胞,那個細胞即使死了都無所謂,對我這個身體沒什麼太大影響。所以,我可以捨自己的身,去為他人、為眾生,為眾生才是為自己;你不肯為眾生,為自己一個小的身,其實對自己那個真身、自性才是最大的破壞。

  這是什麼問題?迷惑顛倒,愚癡、無明。真正開解的人,就是心開意解,明白宇宙的真相,知道原來一切眾生就是我,他就放下了,自私自利自然就沒有了,一念之間就沒有了,這個就叫做入佛知見。《法華經》裡面講,「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什麼是佛之知見?這個就是佛的知見,佛確實就是這個觀念,他絕對不會為這個身體,他絕對不會自私自利。大家現在聽我這樣講,好像明白了,但是有沒有真正明白?未必。要回去檢驗,看看你日常生活中還有沒有自私自利,還肯不肯全心全意為別人、為眾生著想,你還有自私自利這個習氣,還不肯捨己為人,說明你沒明白,只是文字上明白,天台宗叫做「名字即佛」。這個是什麼?有名無實,只是大概明白了一下,沒有真正達到這個境界,所以要修行。修行就是斷這個習氣,明白了之後就要回去真干,真正要放下,把這個小的身體放下。當然不是講,你要去折磨、去糟蹋這個身體,不是,它畢竟是你這整個身體裡面的一個細胞,你怎樣愛這個細胞,你也要怎樣愛其它的細胞,要平等;不可以對這個身體特別執著,對其他人的身體就不執著,不可以。平等,這個叫慈悲,慈悲裡面沒有情執。

  阿羅漢就達到這個境界,他絕對不會有我執,他看這個身體和看其它人的身體一樣,都是自己。你要斷這個情執,要在日常生活中,要去斷習氣。首先一個要警覺,我這個念頭為自己不對,立刻要放下,這個念頭就是修行;等你修到習慣了,那個為自己的念頭再也不會起來,那就成功,你得定了。定是什麼?把你對自我的執著伏住,這個叫做三昧。伏的時間長了,突然你就開悟,你的我執就徹底放下,你就成為阿羅漢。如果你學大乘,你在這個斷煩惱功夫上跟阿羅漢相等,但是你的智慧超過阿羅漢,因為你是大乘,學淨土是大乘,就是所謂的圓教七信位的菩薩,你能夠入。那時候你是什麼觀念?你看自己和看其它人完全沒有分別,完全不會愛惜這個身體超過愛惜別人的身體,不會。

  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可能大家都有感受。如果過去你曾經談過戀愛,男女之間有一份感情在那面,情執。這個情執就會發生對對方一個控制、一個占有的念頭。譬如講你是一個男生,有個女朋友,你就會執著,控制欲、占有欲就起來,這個女朋友是我的女朋友,不是別人的女朋友。有一天突然,你看到你的女朋友跟一個男性很親熱,你心裡面就非常不舒服,是吧?這個大家可以理解。這種不舒服就是煩惱,這個煩惱是怎樣來的?由於你的情執,因為你執著這個女的是自己的,她是我的,你就有煩惱,煩惱是執著產生。所以你很憤怒,跟她一刀兩斷,不再跟她談戀愛了。如是過了十年,可能你也成家了,你原來的女朋友也成家了。然後偶然之間見到面,你對她,見到她再跟其它的男性親熱,你一點感覺都沒有,你不會再有好像十年前的你那種煩惱。為什麼?因為你不再執著她,你那個觀念想著她是我的,這種觀念沒有了,你就不會有這種煩惱。

  現在我們的問題是什麼?執著我這個身體,就好像我們執著女朋友的身體一樣,別人侵害這個身體的時候,你就很不舒服。阿羅漢,就好像跟那個女朋友一刀兩斷,十年之後,再見到也不會執著。因為什麼?放下了。所以,阿羅漢見到自己的身體被別人殺、被別人割,一點念頭都沒有,他不執著,觀念不同,他不認為這個是我,這個就叫放下我執。大家明不明白?能夠體會到嗎?能夠體會到了,你叫做小小的開解。以後的時間用來做什麼?真正要斷我執,要真刀真槍這樣斷,不可以去縱容自己的那種情執,要放下這種自私自利,那你就真修行。

  我們用的方法就用阿彌陀佛這句佛號,自私自利的心一起來,立刻「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把那個心放下,用這句佛號掃除這種煩惱,什麼時候掃得干干淨淨,心地一塵不染的時候,你就能夠開悟,你就能夠證果。這裡當然最重要的方法還是要聽經,你不聽經很難,這個觀念就很難扭轉過來。世饒王就是因為聽經,他真正明白了。而且不是聽一次兩次,是要長時間去熏修,因為什麼?原來那個習氣太重了,即使我現在跟你講,你突然明白了一下,好像黑暗裡面閃電閃了一下,立刻就黑了。你什麼時候能夠太陽出來,黑暗就完全沒有了。但是現在你閃了一下電而已,沒有真正明白,但是閃一下電這個就很可貴,可能你八千劫來都沒閃過一次電,現在突然閃了一下,你就突然光了一下,多生多劫的這個無明黑暗突然亮了一下,這很可貴。然後你要知道這個方向,你要朝這個方向努力,終有一天你能夠成就。你就要聽經聞法。你看世間自在王如來在世上住世四十二劫,長時間講經,為什麼要這麼長時間?沒那麼長時間,眾生的習氣扭轉不過來,聽一次兩次這樣勸勸不過來,要常常去勸。

  釋迦牟尼佛講經四十九年,很多弟子最後才能夠開悟。我們處於末法時期,我們的根性不如佛陀當年時代的這些弟子,我們業障比他們重,如果我們不能夠長時熏修,成就怎麼可能比得上他們?所以一個禮拜才講一堂經真是不夠,佛陀當年每天八個小時講經,這種分量才夠,才能夠漸漸把你那種煩惱的觀念習氣轉過來。所以大家可以怎麼?最好拿個播經機,每個人回到家裡,每天都要聽,聽重復的不要緊,就是要重復,你不重復你的印象就不深。我們這個不是聽的知識,你會就行,不是。要不斷的去提醒自己,聽一次就提醒一次,要聽一千次、一萬次,終於你能夠放得下,你就成功。所以我們這個不是學知識,是求開悟、求證果,這個是學佛,不是搞佛學。所以你真正明白了,放下自己,你的無上菩提心才發得起來。現在這個心發不起來是什麼?這種我執的煩惱知見障礙著它。

  世饒王當時明白了,發起這種無上菩提心,他要做什麼?廣度一切眾生,跟眾生一起同成佛道,眾生不盡,我不證菩提,就像地藏王菩薩一樣,這個無上菩提心。為什麼?因為還有一個眾生沒得度,就好像我們的細胞,身體上還有一個細胞還是病的,那你就很難受,你就不忍,不忍心,你就要救這個細胞。因為是同體的,一定是所有的細胞恢復完全健康了,你人就完全健康,這叫做成佛。有一個細胞沒健康,你這個身體就不叫百分之百健康,成佛就是你的身體百分之百恢復健康。世饒王發起這個菩提心之後,下面經文講他出家修行:

  【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修菩薩道。】

  發了心就要有實際行動,沒有實際行動的話,那個心是假的不是真的。我們有不少同修都是有這個問題,願就是天天都發,天天忏悔、天天發願,但是行為上一點都沒有改,還是我行我素,日日還是老樣子。忏悔完了,又繼續做錯事,繼續犯那個毛病,犯完之後又覺得良心不安,還是要忏悔一次,在佛菩薩面前又忏悔。第二天又繼續做。這個不行的,這樣學一百年都學不成,沒有真干。所以佛菩薩不會聽你那種忏悔,你那個忏悔是假的,不是真的。

  你看世饒王一發心,他就有實際行動。『棄國捐王,行作沙門』,「棄」是捨棄,「捐」就是捐出去,不要、布施了,把他的國家都捨棄了,把王位捨棄了,找一個繼承人繼承王位之後,他就離開。就像我們釋迦牟尼佛當年,十九歲就是棄國捐王,他是太子,他本來可以做國王,他不做。在我們譯經的大師當中,安息國的安世高大師他原來也是國王,安息國的國王,安息國就是現在的伊朗。他也是棄國捐王,把他的王位讓給他叔叔,自己出家修行,跟中國有緣,所以來到中國,來翻譯經典。所以漢朝後漢時期很多經典都是他翻譯,到現在還流傳在《大藏經》裡面有不少。《無量壽經》他就曾經翻譯過一次,很可惜他翻譯的那本失傳了。這些都是真正覺悟的人,為眾生做一個榜樣。眾生貪戀富貴、名利,而一個國王,這些統統都得到了,但是他示現什麼?把這些統統捨棄,別人追求的他全部不要。這給大家一個很深的思考,說明什麼?這些東西不是真正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快樂,可能因此你會得到很多的痛苦,甚至可能因此造無量的罪業,墮入地獄。

  我們看到一個光盤是講最近唐太宗附體,附在一個女子的身上,講自己在做完皇帝之後,後來輪回,先入畜生道,然後出來作人,再墮入地獄,在地獄裡面受苦受得無窮,最近才出來。他感恩淨空老法師,說印了《群書治要》。這個《群書治要》無人問津,最近一印,印出來一萬套,因為他編的,他有這個功德。唐太宗十六歲就出來帶兵打仗,跟他的父親一起推翻了隋朝,建立了大唐,他是一個神箭手,百發百中,在他箭下殺死的人不知多少。而且為了爭奪王位,把自己的兄弟都殺掉,所以這個罪業不得了。雖然他後來很英明,但是功不抵過,還是要墮地獄。所以,如果他能夠好像世饒王一樣棄國捐王就不用墮地獄了,不容易。

  這個是真正發起無上菩提心,真正明白宇宙人生真相,知道那些名利、富貴、地位統統是夢幻泡影,放下。所以毅然放下,表現出真實的出離心。在這個六道裡面沒有什麼值得我們留戀,即使你做到皇帝又怎麼樣?一生的富貴享樂,完了之後還要墮惡道。你看看,連唐太宗都要墮地獄的話,你說歷史上有幾個皇帝不墮地獄?沒幾個比他更英明。所以這件事情,六道輪回真是太可怕了,他做到皇帝都是多生的修福才做得到皇帝,一世就享完這個福報。

  世饒王他發起這種出離心,把皇位都放棄,這個給我們的啟示很重要。有人問,其實他做皇帝可以護持正法,也很大功德?沒錯,如果是真正菩薩,他可以來做,他可以示現做國王身,而在這個境界裡面享受五欲的這些快樂,他不會迷,這個是大菩薩。凡夫做不到,要菩薩才做到,這樣才可以。如果你還有一點點的自私自利,對於五欲六塵的享受,還有一點點的執著、一點點的貪戀,那就麻煩了,你在六道就出不去。即使你做大功德,護持正法,你所得到的只是人天福報,人天福報享完了,還是要墮三惡道。而且你享受人天福報,沒有理由不造業的。你說,做皇帝怎麼可能不造業?一個殺生就不得了,這個世間的這些大富大貴的人都是一樣,你說殺生,每天吃的多少眾生?就這一條罪業足以墮惡道。所以這個是提醒我們學佛,那個用心很重要。即使你是對佛法學得很深入,甚至你能夠講經說法,但是你的內心深處,對於這些財色名利,對於五欲六塵、功名富貴,包括你自己的名譽、你的眷屬、你的信徒等等,還有少少的這些貪戀放不下,你就出離不了。想要成道,古人講等到驢年,十二生肖有沒有一個屬驢?等到驢年就沒有希望了。

  所以世饒王這裡把皇位捨去,出家,「行作沙門」。沙門是什麼?出家修行人。《四十二章經》裡面,這部經是翻譯成中文的第一部經,最早進來的。這部經是什麼?是會集本,翻譯經的經師把佛經裡面那些好的句子、好的章節抄在一起,抄四十二段,叫做「四十二章」。《四十二章經》是這樣來的,它不是一部經,它是四十二種經裡面抄出來的會集本。所以有些人現在反對會集本,他就很可笑,《四十二章經》就是典型的會集本,是祖師,人家譯經師都是大菩薩再來的,他們來會集的。你說反對,那首先第一個《四十二章經》是錯誤,所以都是沒有深入去學佛、去思考,人雲亦雲,搞錯了。《四十二章經》裡面有一句話,什麼叫沙門?「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為沙門」。識心就是認識自己的心,禅宗裡面講明心見性,這個人就做祖師了。達本是什麼?通達萬法的本體。宇宙是怎樣來的?宇宙是自性所現出來的,所以識心達本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境界。解無為法,對於無為法,無為法講的是什麼?一切法空,無所得。對這個真理,你不僅能夠理解,還能夠契入,變成自己的境界,所以你對一切法都不會執著,這才叫做沙門。所以這個是一個非常高的標准,可見得做一個名符其實的沙門很不容易。現在我們降低標准,這個人能夠有修有學,學佛的經教,他能夠依教奉行,雖然沒能夠明心見性、沒能夠證悟都可以叫做沙門。這個標准比《四十二章經》的這個標准降低了,《四十二章經》的標准是有修有證,真正證悟。現在找不到這樣的人,有修有學就不錯了,很正經的一個出家人就很難得,他能夠持戒,他能夠學經教,他有出離心,他發願要求生極樂世界,這種人就是叫做善知識,可以做世間的福田。

  他出家之後的名號叫做『法藏』,法藏比丘。『修菩薩道』,你看這位出家人,他不是修小乘,大乘,所以修菩薩道,因為他發起了無上菩提心。大乘和小乘最重要的區別就是發心不同,大乘菩薩發的是廣度一切眾生這個大心,小乘沒有發大心,只是為了自己能夠成就,區別在這裡。而在修證的功夫上,其實都是要這樣修,斷煩惱,斷見思煩惱。可能有時候,小乘斷煩惱的功夫還超過大乘的菩薩。大乘菩薩他發了大心,但是自己的煩惱習氣很多,經常做錯事情,但是我們不可以看不起他,為什麼?他發這個大菩提心就能夠超過小乘。可能小乘他甚至證得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持戒精嚴,但是沒發大心,在佛門裡面也要排在後面。所以菩提心非常可貴。當然我們不是說發了心就行,不修行無所謂,不可以這樣。發心一定會修行,不是講不修行,只不過是你發了心可能修行沒跟上,但是你不會不修行,如果你沒修行的話,你還沒發心。所以發了心,又有修行又有證,這種人非常難得,這個就叫做國寶,可以做國寶。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高才勇哲。與世超異。信解明記。悉皆第一。】

  看到這裡。才是才能,『高才』就是講他的才能超過常人,『勇哲』這個「勇」是心志廣大堅強,這個叫做勇。就像孟子所講,「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YIN」,這個是勇,大勇。不是講你見到人,路見不平就拔刀相斗,這個不是真正的勇。是真正你能夠降伏自己的煩惱,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這個是勇,一切境界誘惑都不可能動搖你的志向,這種是勇。「哲」是什麼?這個哲學的哲講的是明哲,就是自心能夠明了真相,這個叫做哲,所謂明心見性。所以勇哲可以講為自勝勝他,能夠戰勝自己的煩惱習氣,又能夠幫助別人戰勝他們的煩惱習氣,尤其是什麼?邪見、成見能夠戰勝,這個是大勇。所以學佛最重要是正知正見,把這個身體捨去不難,捨見就難,捨身容易,捨見難。如果他知見錯了就很麻煩,進了邪道,永遠都不能回來。即使他可能修行上很有功夫,持戒很精嚴,但是如果知見偏邪了之後就非常難救,尤其是生我慢心,增上慢,這個傲慢一起來真是佛都難救。

  所以障礙我們提升最大的障礙是什麼?是傲慢。認為自己是正確,認為自己了不起,有了自己的知見,牢固的去執著,不肯放下。甚至是什麼?去看經、去閱藏,他為了什麼?在裡面選擇一些有益的話,來支持自己的論點,來美化自己的那種見地,以為這樣自己很高超。這個問題很大,這個叫做邪見魔。用一個比喻來講,這種邪見魔好像癌細胞一樣,你去修行、你去讀經,等於是給這個癌細胞的營養。你的邪見,方向錯了之後,愈修就愈錯,最後就沒辦法,法身慧命都受到損害。所以四無量心裡面,一個慈悲喜捨這個「捨」字,最重要是捨這個見,把錯誤的知見捨下。而這個最重要是自己要謙卑,不能夠自以為是。

  好像印光大師所講,別人皆是菩薩,唯有自己實是凡夫,我不如人。即使很有修持、很有學問都要把心謙卑,確實不如人,自己煩惱習氣沒斷,傲慢、我執、懷疑都沒有放下,這些煩惱的根在那裡,你沒斷的話,將來他會發展起來,它會做很多的罪業。傲慢是什麼根?瞋恚心的根。人為什麼會發脾氣?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你傲慢,如果你不傲慢你不會發脾氣,你不會罵人。為什麼你會有這個瞋恚心?那個根就是傲慢。很可怕,因為傲慢的人自己不容易認識自己是傲慢,凡是自以為是的,別人的意見不能夠采納、不能夠聽取,不能夠親近真正的善知識,不能夠隨順善知識的教導,甚至還有逆反的心理,這個就是典型的傲慢。我們自己要反省,要去把這些去除,這些是癌細胞,要刮干淨。是毒,對我們的修行將來會有很大的害處。所以沒有傲慢的人就不會有瞋恚,你心裡面不會有不平,你不會有對立,如果你在日常生活當中,你還有這些種種的念頭起來,還會有不平,覺得自己很委屈、很冤枉,原因是自己傲慢心,這個見一定要捨去。這樣你就是大勇,你能夠自勝,勝過自己的煩惱,戰勝自己才是大勇,你就能夠勝他。勝他是什麼?幫助他人,也回歸到正道上。

  法藏比丘當時高才勇哲,『與世超異』,在世間沒有人能夠超過他,他是第一。你看第一都不會有傲慢,為什麼?還沒成佛,沒成佛就是自己有錯,有煩惱沒完全清除,連等覺菩薩還尚有一品的生相無明沒斷,他也不敢傲慢,斷了之後就更加不會有傲慢,傲慢是大煩惱。所以法藏比丘在這裡為我們做一個好樣子,他當時就是菩薩,在古德的一些批注裡面講,法藏比丘當時已經登地,就是登上初地位的菩薩。圓教裡面講五十二個位次,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它是十地裡面的第一,初地。十地再向上就是等覺,最後妙覺,妙覺就成佛了。所以登地的菩薩才是真正發起無上菩提心。這個登地應該是講別教的登地,相當於圓教是初住菩薩,初住叫做發心住,發心住就是發無上菩提心。

  他的『信解明記,悉皆第一』,信是他的信心,這個對於修行非常重要,因為學佛不是學世間法,世間法你搞學問研究這個可以用懷疑,你有懷疑,提出問題了,接著去研究、去測試、去做試驗,然後慢慢推出來,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什麼,這個是研究。但是學佛不是,學佛第一個就是要有信心,對佛法僧三寶有清淨的信心,不能懷疑。對佛的經典所講的這些義理、這些境界、修行的方法不能懷疑,這個是聖言量。聖人他的境界我們沒有證得,但是我們相信他講的,他不會有講錯,他不會騙我們。佛,我們要相信,他沒有理由會騙我們,他自己連王位都不要,他想要我們什麼?他不會要我們有什麼報答、供養,他絕對不要那些東西,所以他講的是真實的智慧,信了之後,你才能夠解。

  我們想要願解如來真實義,第一個基礎是信,《華嚴經》講「信為道元功德母」,道的根源、功德的母親,就是能生功德。所以你能不能夠得道、能不能夠有功德,這個信心是第一,有信心了,你就能夠有解,你看經就自然能夠理解。如果你帶著懷疑、帶著自己的成見去讀經,讀的,你認為自己明白了,其實那個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如來真實義。所以這個確實跟世間搞學術研究是不同,要用一種誠敬的心,虔誠的信心,這樣去讀,你才能夠理解。

  《華嚴經》講的是信、解、行、證這四個階段,第一是信,第二是解,解了之後做什麼?要行,你要把你所信的、所解的落實到你的日常生活當中,落實到你的待人處世當中,要去行。佛法不只是讀經、參加法會、拿個皈依證、受個戒、搭個菩薩戒的缦衣,這就叫做學佛,不一定,你沒有行就不可以,就沒有。所以最重要的是行,行到一定階段之後,你就要證明,證是證明,證明你所信的、所解的,佛的這個意思確實是這樣,佛達到了,我也達到了,這個叫證。信解行證,這個是修行的四個階段。所以講信解就當然會包括行證。

  「明記」,是他的記憶很分明、很准確,這個是記性很強。聽經,好像阿難尊者聽一次就永遠記住,這個記性好,對於學道也是很重要。如果聽了之後記不住,那你在日常生活中就很難用得上。有些人講,我記性不好,現在年紀也大了,你說年輕四十年那我還記得住,現在不行了。你也不要煩惱,特別我們的老菩薩,記不住,我教你一個好方法,重復聽,聽一次記不住,十次,十次聽都記不住,一百次、一千次,你一定記得住。就像劉素雲老師給我們做榜樣,她聽《無量壽經》怎樣聽?以前是一片CD一個小時,她這一天,這一個小時的經她聽十次,十個小時就聽一片,第二天她才換第二片。她聽十次印象就深,《無量壽經》從頭到尾聽完了,然後重新再來也是一片聽十次,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我聽十年都是聽這一片,你沒有理由記不住。你不要搞多,搞多你記不住,我專一,容易記住。

  我自己也是喜歡聽那些,就是覺得聽了很有受用,我就重復聽。記得我在以前讀書的時候,二十來歲,當然那時記性比現在好,但是好的我都要多聽。有一個,那時候是錄音帶,六十分鐘的錄音帶,講是《金剛經》裡面講「布施忍辱」這個專題,我聽了之後,我很有受用。那個錄音帶我起碼聽了一百次以上,重復聽,聽了一百次以上,所以那個記憶就好,字字句句都打進心裡面,一生都不會忘記。所以不要貪多,貴精不貴多,能夠真正一句兩句聽明白了,你一生都受用不盡。譬如講,我們老法師二十六歲的時候,遇到他的老師章嘉大師,這位是佛門密宗裡面的四大活佛之一,給他教導,講了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他這一句記住了,一生就是在落實這六個字,落實了六十年,今年他學佛六十年,他真正做到了。所以連我們暢公師父提起淨空老法師,豎起大拇指就講,他的看破放下的功夫沒人及得上他。人家修了六十年。一句話能夠修六十年,你就能夠成佛。成佛怎樣成?看得破、放得下,就成佛了。什麼都看破、什麼都放下了,你的自性就完全恢復了,就成佛了。所以能夠聽明白一句都夠你用一生,不要貪多。

  還有我們聽明白一句,我是最近聽老法師講經,講蕅益大師在《阿彌陀經要解》裡面講了一句話,我聽了非常歡喜,這句話也都夠我一生用了。什麼話?他說「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你能夠持名,念這句阿彌陀佛的名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樣持名念,你的善根、你的福德跟佛一樣。這句話你聽明白沒有?跟佛一樣!所以你念佛就是佛,你不念佛就是做凡夫。我就是聽了這句話之後,我開始拼命念佛,念佛就跟佛一樣,不念佛就是一個生死凡夫,那當然要念佛。這一句你真正明白,你這一生人就夠了,成佛都有余。所以「信解明記,悉皆第一」,這個是法藏比丘他有這一種智慧、這一種善根。下面經文:

  【又有殊勝行願。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堅固不動。修行精進。無能踰者。】

  這個講他的行願精進,『殊』是特殊,『勝』是勝過,所謂的「超凡絕俗」,超過凡夫、超過世間,這個叫做殊勝。『行願』是什麼?行是他的行為、行動,願是他的心願,這個「殊勝行願」就是無上的菩提心,發菩提心,修菩賢行,這個就是殊勝的行願。我們講了,菩薩行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個行願是一切菩薩行願當中最殊勝的,法藏比丘當時也是修普賢行願,而落實在我們淨宗,所謂往生的三資糧。資糧是古時候要出遠門的時候,帶一些錢,帶一些糧食、干糧,你才能夠上路,這個意思就是你的條件。三資糧,三個條件是什麼?信、願、行。信是相信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接引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對這個一點懷疑都沒有,只要我現在發願求生淨土,阿彌陀佛一定來接引,這個信。願是什麼?發願,放下這個娑婆世界,放下自己的身家財物、恩怨全部都放下,發願求生極樂世界。你這邊統統放下,你的願是真的,如果你還有沒放下的,那個願就不真。不真,阿彌陀佛就不會真的來接你,你真發願阿彌陀佛就真接引。你有深信切願,你就自然念佛,你相信念佛的功德,善根福德與佛是一樣的,你對這個都要相信,所以你的行就不會間斷,真是淨念相繼,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你能夠得念佛三昧,法藏比丘當時也是靠信願行成就。

  後面經文上有講到他,心常憶念過去無量諸佛所修善根,所以他念佛,不念佛怎麼可能成佛?阿彌陀佛當時他念的是無量諸佛,那我們現在念的只是一尊佛阿彌陀佛,有沒有差別?沒有差別。《華嚴經》上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佛。而阿彌陀佛他的慈悲在哪裡?他知道我們念一切佛念不過來,你看看,有些道場每年辦一次拜萬佛,不知大家有沒有參加過,拜萬佛只是一萬句佛,你離無量諸佛還是差很遠。阿彌陀佛慈悲,你不用念得這麼麻煩,念了後面忘記了前面,念了前面忘記後面,你記不住。不如這樣,所有的諸佛我統統念到了,成為我這一尊阿彌陀佛,你就念這一尊阿彌陀佛就等於念了一切諸佛,所以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也是會集本,會集一切諸佛的功德在一句名號。所以《文殊般若經》裡面講,念一句佛名功德與十方諸佛功德無二。你念一句阿彌陀佛佛號,就等於跟十方諸佛功德一樣,十方諸佛全部念到。所以極樂世界這個是一種殊勝的不可思議的境界,一往生極樂世界,你現前能夠見到十方諸佛。

  法藏比丘就是修這個信願行,有無上殊勝的行願,由信生願,由願導行。你的願怎麼來?信心成就,你不信怎麼會發願?發了願自然就有行,行動就起來了。所以信願行是淨宗修行的三大條件,是關鍵,好像一個鼎的三足,缺一不可。信願的成就要靠聞名功德成就,聞名就是聽經,《無量壽經》你聽明白了,你自然就有信願。那個行為不用別人督促你的,這個是你自己回家就會行的,念阿彌陀佛二十四個小時你都不間斷,不用別人強迫你。所以在這裡大家建立信願就行了,行是自己的事情。你看釋迦牟尼佛,沒有見過他一生打過一個佛七,帶著大家去念佛,沒有的。他就做什麼?講經說法,把道理講明白了,你相信、你發願,那個行是你自己回去的事情。還有,阿彌陀佛在這裡的行願是特別發起莊嚴淨土,要建立極樂世界,所以這個是大願大行,為我們眾生成佛做一個增上緣。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上午的這個課程就先講到這裡,等下午我們一點鐘繼續來學習。謝謝大家!


 

上一篇:鐘茂森:無量壽經簡講(第二十八集)
下一篇:耗傷陽氣的十大惡習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