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衍慈法師:信佛與受戒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信佛是在精神上的信仰,謂信佛陀具有無量功德,要常念親近,供敬供養佛陀,得發起善根,學習佛陀的慈悲與覺悟。太虛大師講:「仰止於佛陀,圓成在人格….。」所講信佛重於學佛,學佛根本在於做人基礎上著手。佛法是重視人的品德,圓滿人格。正如五戒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與儒家所說有相通之道:不殺生即仁、不偷盜即義、不邪YIN即禮、不妄語即信、不飲酒即智,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也就是信佛之根本。

  受戒是學佛的實行,便是定慧之基。釋迦世尊入滅時,曾咐囑阿難:「佛涅槃後,汝等以戒為師,依之修行,能得出世。」即是說在末法時期,佛滅度後,無佛之時,須依戒律為師,並從受戒持戒中,得到無量功德達至彼岸。由此當知,受戒和持戒對於修行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戒是做人的准繩,所講是道德修養,能起防非止惡的作用,亦就是止持及作持的修學法則。從戒條中,令我們知道什麼應該做,什麼是不該做,這是落實佛教精神的所在,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學佛目的要斷煩惱,但煩惱要有智慧才可斷除,智慧要從定中發,定是從持戒中來,即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戒定慧三無漏學,是修學的階梯。假使若無持戒,所得的定是屬於魔定,所得的慧,也是狂慧。

  既是有信佛,那就要遵照佛陀的教誨,奉行受戒。但一般人不受戒的原因,是怕自己犯戒。須知不受戒就是不等於不犯戒,而是不受戒的人從放逸中生活,不覺得自己造諸惡業,更不懂得去忏悔業障,為此罪過只有加重,結果生死業緣,六道輪回,甚至三塗惡道之苦,果報自受。受戒後,戒就是人生的指南,不會使人迷失方向去造惡業,縱使有犯戒,只要有慚愧心,懂得忏悔,後不復作,仍得清淨,有得離苦海的機會。

  信佛及皈依三寶是入佛門的第一步,受戒是趣向佛道之階梯,而戒律因受持者的身份及發心,亦分有在家戒及出家戒的分別。在家居士有五戒,八關齋戒及菩薩戒;出家分有沙彌及沙彌尼十戒,式叉摩那六法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及十重四十八輕的菩薩戒。信佛與受戒,事雖有先後,而理均是返迷皈正也。從經中所載,持戒能獲十種利益:

  1.滿足一切智;2.如佛所學而學;

  3.智者不毀;4.不退誓願;

  5.安住於行;6.棄捨生死;

  7.慕樂涅槃;8.得無纏心;

  9.得勝三昧;10.不乏信財。

  希望未信佛者發心信佛,已信佛(佛弟子)應該受持戒法,菩提上進。

 

上一篇:智圓法師:佛說無量壽經講記(十二)
下一篇:智圓法師:佛說無量壽經講記(十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