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經咒頌念

 

索達吉堪布:無量壽經 第三課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三課

  思考題

  1.請介紹菩薩的幻變功德。

  2.什麼是因陀羅網?此處比喻什麼?

  3.什麼是三摩地?什麼是佛華三昧?

  4.什麼是實際?

  5.請結合惟信禅師的教言談談入世和出世。

  6.什麼是不請友?我們應該怎樣利益眾生?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今天接著講《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這次我基本上是以傳統的方式講這部經。如今很多人按照現代人的口吻講經,這在有些領域是適合的,比如聽眾大多數是非佛教徒或者大學生、知識分子,對這些人不一定要按照古代的方式講經。但這次聽《無量壽經》的人當中,90%以上是長期聞思修行、有一定佛教基礎的人,如果在這些人面前按照世俗的理念或者人間佛教的提法來講,我覺得沒有太大必要。

  現在藏地法師講法的方式也不盡相同,有些人雖然沒有明說,但基本上與人間佛教的理念相同。這有一個好處——非佛教徒比較容易理解;但也有不好的地方——有時候佛教的真正味道沒有了,比如在講出離心或者空性時,按他們的講法就體現不出本來的意義。

  學習佛法的機會非常難得,所以大家要珍惜這次的機會。在短暫的人生中,每個人都有許多希求,但是真正實現的卻寥寥無幾。因此,如果能放下世間的希求,圓滿聽聞一部佛經甚至一堂法,也會在阿賴耶中播下解脫的種子,這樣自己的人生也有意義了,所以大家應該以歡喜心聽受佛法。在這個過程中,即使沒有通達甚深的法義,但只要內心對佛法有強烈的意樂,這也是一件好事。

  大家要注意的是,學習佛法的時間不能太短了。昨天我家裡來了一個出家人,我問他:“現在你過得怎麼樣?”他說:“還可以吧,很好的。”我說:“怎麼很好啊?”他說:“每天聽聽課,學學法,多好啊。”我又問他:“你聽了多長時間課了?”他說:“我在這裡已經十八年了。”後來我想:能夠聽課學法十八年,這的確是一種享受。

  華智仁波切曾說,有些人的聞思就像蝌蚪的身體一樣——頭大尾巴小。現在有些人就是如此,剛學佛時熱情得不得了,廢寢忘食地學習,白天不休息,晚上也不睡覺。旁邊人勸他:“你不要這樣,不然會累壞的。”他根本不聽:“沒事,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壽命無常,一定要精進。”可是一段時間後,他們又完全放棄佛法,重新拾起世間法。

  前一段時間,我在南方對一些居士開示:“剛開始學佛時,有些人太積極了,把所有的事情都拋棄,家裡的人不管,工作也不要,然後前往寂靜的地方,在自己有信心的上師前發誓:‘不管是死也好活也好,我永遠依止您老人家,我的生活、解脫、一切的一切都寄托在您身上了!’可是到了後來,自己的信心不那麼強烈了,又徹底放棄佛法,完全回到世間。我覺得這兩者都是走極端。”

  其實,學佛是個漫長的過程,我們不要指望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雖然有些人就像口渴時喝水一樣,學佛後馬上會有不同的感覺,但不一定所有人都如此。只有通過長期熏習,依靠潛移默化的力量,自己的心才會變得柔軟,逐漸與正法相應。所以大家要有長期聞思修行的打算。

  下面開始講正文。今天講的道理沒什麼可發揮的,再加上唐譯本沒有可供參考的講義,所以我只是憑自己的理解從字面上過一下,在聽講時你們也要運用自己的智慧去理解。

  前面講了諸大菩薩發願示現十二相,下面講這些菩薩的境界。

  譬如幻師善知幻術,而能示見男女等相,於彼相中實無可得;如是如是諸菩薩等,善學無邊幻術功德故,能示見變化相應,能善了知變化之道故。

  比如幻師非常善巧幻術,能夠變現男女大象駿馬等相,而且他知道正在變現這些相時,其本體了不可得;同樣,這些菩薩善學無量無邊的幻術功德,能夠能相應眾生的根機意樂示現種種幻變(尤其是能應機宣說佛法)。為什麼他們能做到這樣?因為善於了知變化之道的緣故。

  《華嚴經》雲:“猶如工幻師,能現種種身,菩薩自在力,充滿十方界。”猶如幻化師能變現男女等種種身相,同樣,依靠善巧方便的自在力量,菩薩也能在十方世界示現種種身相,並饒益十方世界的眾生。這就是菩薩的大智慧力。

  通過什麼方法能度化眾生?講什麼法、做什麼功德對眾生有利?對於諸如此類的問題,凡夫人確實不知道,怎麼想也不會明白。有些人本來想做好事,但往往在不了知眾生根機的情況下,做出了與最初所想不一致的事情。這就是凡夫人的不足之處。

  示諸佛土,見大慈悲,一切群生,普皆饒益,菩薩願行。

  (這些菩薩)示現東南西北等無量的剎土,展現內在的大慈大悲心,普皆饒益世間的一切群生,這就是菩薩的偉大願行。

  願力的作用很大。《大智度論》雲:“譬如牛力雖能挽車,要須御者能有所至;淨世界願亦復如是,福德如牛,願如御者。”如果沒有人駕馭,只靠牛的力量,車子不可能行於正道;同樣,如果沒有願力,菩薩即使有福德,也無法行持利益眾生的事業。因此,哪怕我們聽一堂課、做一點善事,剛開始都要發願:以今天所作的善根,願我將來能夠利益眾生。做完之後也要這樣回向。

  《法華玄義》雲:“願行事理,自然和融。”因此,如果能常發大願,到一定時候願力跟行為便能自然融合,這樣就會圓滿菩薩的六度萬行;否則,如果現在沒有發願,將來要實現六度萬行是很困難的。

  人身很難得,值遇大乘佛法、善知識和同行道友更為難得,在座諸位已經具足了這些善緣,此時內心的發願尤為重要。每個人學佛目的不盡相同,有些是為了健康,有些是為了發財,有些是為了自己獲得解脫,還有些是為了度化天邊無際的眾生而成佛。人的發心從表面形象看不出來,道教修行善法,基督教修行善法,佛教也修行善法,除了穿著方式不同以外,外在的善法形象似乎都一樣,但內在的發心卻有天壤之別。大乘佛法最不共於其它宗教和思想的是什麼?就是利他的願行。如果一個人有了利他的願行,那他學佛的方向決定是正確的,即使他沒有開天眼,也沒有發神通,既不能像老鷹一樣在虛空中飛翔,也不能持寶瓶氣,一吸氣整個肚子都鼓起來,我覺得也沒有什麼遺憾的。

  成就無疆無量義門,通達平等,一切善法具足修成,諸佛剎中平等趣入,常為諸佛勸進加威。

  (這些菩薩)成就無量無邊法門,(菩薩的心胸很豁達,無礙通達顯宗、密宗以及世間的無量法門,不像有些人那樣狹隘——我只學這個宗派,不學其它宗派。其它宗派本來也是純正的佛教,可是有些人根本不想看、不想聽、不想學。)對世俗谛和勝義谛、顯現和空性、大悲和智慧都通達平等無二,並且對這些都具足修成,(不是光理論上通達卻不修持,從一地到十地都是菩薩修道的過程。)依靠神變平等前往東南西北等無量恆河沙數佛剎[1],在如來面前聞受種種法門、獲得種種等持,恆常蒙受諸佛勸發精進、賜予威力。

  有些人經常說:“請給我開導開導”,“請給我加持加持”,“請賜予我力量,否則我馬上要倒下去了”。其實不僅一般的人需要幫助,菩薩也需要佛陀勸進、加威。如《觀經》中說:“贊歎行者,勸進其心。”十方如來恆時觀照法界有情,經常安慰、贊歎、加被菩薩:“你現在學得很好”,“你修行很精進”,“這幾天你很有進步”……菩薩尚且需要安慰,和菩薩相比,凡夫人當然更需要安慰了。有些人兩三天沒有上師或者道友提供助緣,馬上就奄奄一息了,他們自己也講: “我現在已經不行了,明明知道墮落了,但實在是站不起來。”

  一切如來識知印可,為教菩薩作阿阇梨,常習相應無邊諸行,通達一切法界所行。

  (這些菩薩)為一切如來所識知印可,為了教化其它菩薩,他們示現作阿阇梨,經常修習相應無邊諸行,通達一切法界所行。

  這些菩薩的境界為一切如來所了知,並且獲得一切如來的印證。《維摩诘經》中說“佛所印可”,所謂的“印可”,其實就是印證修行境界。禅宗經常說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種境界也需要開悟禅師的印證。

  為了教化其它菩薩,這些菩薩還顯現阿阇梨的形象,為眷屬們講經說法、開示指導。此外,他們經常修習相應無邊法門。在世俗中現前盡所有智,隨眾生根機行持相應的六度萬行;在勝義中現前如所有智,了悟一切萬法皆為空性,通達一切所行無有所住,認識到一切都是法界真如,遠離了一切邊執戲論。

  能善了知有情及土,亦常發趣供諸如來,見種種身,猶如影像[2]。

  (這些菩薩)善能了知一切眾生的根機、意樂、界性以及一切清淨和不清淨剎土,也經常以普賢雲供供養十方諸佛,能示現種種猶如影像般現而無自性的身相。

  此處的菩薩都是一地以上的聖者,所以都具足一剎那面見並供養眾多如來的能力。實際上,不要說這些登地的菩薩,大資糧道以上的菩薩都能面見十方如來的尊顏。

  善學因陀羅網,能破魔網,壞諸見網,入有情網,能超煩惱眷屬及魔侶魔人,遠出聲聞辟支佛地。

  (這些菩薩)善學因陀羅網[3],依靠這種無畏的智慧之網能破除一切邪魔外道的魔網,毀壞一切邊見、邪見、見取見等惡見之網,他們能以大悲心入於束縛有情的迷亂之網,同時又超越了貪嗔癡等根本煩惱與隨煩惱的束縛,遠離了魔侶、魔人的危害,並且遠遠超出聲聞和辟支佛的境界。

  世間眾生被纏縛在煩惱、迷茫和痛苦的網中,根本沒辦法自拔,就像小鳥被困在羅網裡一樣;而菩薩擺脫了一切束縛之網,就像老鷹一樣自由自在地在虛空中翱翔,這就是菩薩的超勝功德。

  入空無相無願法門,而能安住方便善巧,初不樂入二乘涅槃,得無生無滅諸三摩地。

  (這些菩薩)入於因無相、體空性、果無願的三解脫門,能安住度化眾生的善巧方便,不樂入於聲聞緣覺的涅槃,已經獲得了無生無滅的究竟三摩地。

  三摩地又叫三昧,就是禅定的意思。《大智度論》雲:“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所以,令善心不動搖,這就是禅定。當然,現在我們令心安住是有生有滅的,而最究竟的禅定是無生無滅的。

  及得一切陀羅尼門,廣大諸根,辯才決定,於菩薩藏法善能了知,佛華三昧隨時悟入。

  (這些菩薩)獲得一切陀羅尼法藏,信勤念定慧等五根廣大、清淨,辯才圓滿決定,善能了知菩薩法藏,能夠隨時悟入佛華三昧。

  佛華三昧即《華嚴經》中所說的佛華嚴三昧,簡稱華嚴三昧,也就是普賢菩薩所入的禅定。真正的禅定是遠離邪分別念的,《大乘義章》中說:“心體寂靜,離於邪亂,故曰三昧。”佛華三昧是遠離一切邪分別念的究竟三昧,此處的諸大菩薩可以隨時隨地入於這種三昧。

  具一切種甚深禅定,一切諸佛皆悉見前,於一念中遍游佛土,周旋往返不異其時。

  (這些菩薩)具足一切甚深禅定,隨時隨地能見到一切諸佛,在一念中可以周游十方恆河沙數佛土,在諸佛面前聽受深廣法門,然後不異其時而返回。

  所謂“不異其時”,即來去的時間沒有前後之別。在菩薩的自現境界中,一瞬間便可到各個佛土並且再回到自己的居處。這種境界對我們來講是不可思議的,在座很多人恐怕都難以理解,但大菩薩的神通就是這麼稀奇。

  於難非難邊能了諸邊,敷演實際,差別善知,得佛辯才,住普賢行。

  (這些菩薩)對難(勝義空性境界)與非難(世俗名言境界)諸邊都能通達無礙,能在不同根機眾生面前演說實際法門,善巧了知一切差別之法,得到佛陀的種種辯才,安住於普賢菩薩的十大願行。

  《大智度論》中說:“實際者如先說,法性名為實,入處名為際。”意思是法性叫做“實”,入於法性叫做“際”。我們平時經常說實相,其實與“實際”一樣, “實相”也可以分開——法性叫做“實”,入於法性叫做“相”。因此,如果現相和實相融為一體,現前了現空雙運的本體,那時就叫做“實際”或者“實相”。

  “差別”就是世俗名言之法。這些大菩薩善能了知種種差別法,如眾生根機的差別、法門的差別等,總之,他們對世間千差萬別的道理全部了如指掌。

  善能分別眾生語言,超過世間一切之法,善知一切出世間法。

  (這些菩薩)善能分別眾生的語言,超出一切世間的染污法,並且善知一切出世間法。

  這些菩薩善能分別眾生的語言,可以隨眾生根機而宣說佛法。他們說一句話,不同的眾生能以各自的語言了知——人類以人的語言了知,飛禽以飛禽的語言了知, 走獸以走獸的語言了知。雖然他們超越了世間的迷亂顯現,了知一切出世間法,可是為了利益眾生,他們也示現隨順世間,通達世間的一切所為。

  說到這裡,我順便談談“入世和出世”這個問題。唐代的惟信禅師說:“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禅時,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然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今天有人問我入世和出世的關系,我結合這個教言回答說:“一個人剛信佛時,沒有任何看破世間的境界,那時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對他來講一切都是世間法,此為入世;到了中間,有了看破世間的境界,那時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世間和出世間完全是分開的,他可以安住於出世間的境界修行,此為出世;到了最後,有了很高的證悟境界,以大悲心重新融入世間,那時山還是山、水還是水,這又是入世。”

  這三個階段也可以用煩惱和菩提來解釋:剛開始煩惱就是煩惱;中間煩惱不是煩惱,從前遍滿煩惱的相續成了菩提(暫時的菩提)的境界;最後煩惱還是煩惱,只不過已經轉為菩提(究竟的菩提)的妙用。

  這是從入世和出世的角度理解惟信禅師的教言。《大圓滿前行》中說,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不可能兩全其美,只能選擇其一、放棄另一個。其實這是對一般初學者講的。米拉日巴開始雖然遠離世間精進苦行,但最後還是入於世間以唱道歌的方式向人們弘揚佛法。所以在入世和出世的問題上,我們要有全面的理解。

  得資具自在波羅蜜多,荷擔有情,為不請友,能持一切如來法藏,安住不斷一切佛種,哀愍有情,能開法眼。

  (這些菩薩)獲得資具自在波羅蜜多,荷擔一切有情的義利,成為一切眾生的不請友,能受持一切如來的正法寶藏,以大悲心和菩提心不斷一切佛種,慈悲一切有情,開啟有情的法眼。

  什麼是不請友?即不需要眾生邀請,自己主動去利益眾生。世間人互相交往是有一定條件的——你如果邀請我,我才會幫助你;你如果對我好,我就對你好;你如果對我不好,我就對你不好。但對發了菩提心的菩薩來講,利益眾生不需要別人邀請,應該有主動性和積極性。並不是可憐的眾生天天呼喚:“菩薩!菩薩!我痛得不行了,我窮得不行了,你可不可以幫助我啊?”聽到這些求助聲後,菩薩才不情願地幫一幫,然後趕緊離開。在佛教的歷史上,許多偉大的菩薩都是沒有邀請,主動去幫助可憐眾生的。

  《華嚴經》中說:“非眾生請我發心,我自為眾生作不請之友。”在座很多人都發過菩提心,既然已經發過菩提心,那我們就是眾生的不請友,應該無條件地幫助眾生。菩薩利益眾生不能像世間人簽合同或者結婚一樣,首先要有一定的條件,在這個條件基礎上才簽字、拍照。作為發菩提心的菩薩,無邊的眾生都是他的朋友,哪裡有眾生就應該到哪裡去。這不是行為上的表演,也不是口頭上的宣傳,內心要真有這種境界,這才算真正體現華嚴精神的大菩薩。

  菩薩還能受持如來的正法寶藏。現在我們天天聽聞佛法、弘揚佛法,這就是受持教法藏,相續中生起出離心、大悲心、菩提心等善心,這就是受持證法藏。當然,大菩薩能受持如來的一切法藏,而我們只能受持如來的部分法藏。

  菩薩恆時悲憫一切有情,並且通過講經說法讓他們開啟智慧的法眼。眾生非常需要講經說法,所以我希望今後因緣具足時,在不被世間法所染的基礎上,很多人能夠主動站出來為眾生宣說佛法。不過漢地歷來不太重視講經說法,更何況現在是21世紀,是金錢至上的時代,人們特別崇拜金錢,學習佛法的氛圍就更淡薄了,這一點非常可悲。

  電影《2012》出現後,很多人問我:“瑪雅人對未來的授記到2012年就結束了,這是不是預示著世界末日到了?”我曾經看過這方面的一些書,我認為瑪雅人的授記並不是說世界到了末日,而是指人類的精神進化在2012年可能會到一個轉折點。從瑪雅人的授記來看,到公元2012年,人們盲目追求外在的享受,內心的快樂基本上沒有了。從某種意義上講,2012年也許標志著人類文化的結束。如今漢地的傳統文化、藏地的傳統文化都面臨中斷的危機。我們平時不難發現,在很多藏族年輕人的身上,幾乎找不到佛教信仰和傳統文化的痕跡,這是非常可悲的。

  現在的人很需要對解脫和心靈有利的智慧法語,所以有能力者應以講經說法開啟眾生的法眼。可是如今能講經說法的人很少,即使有這樣的人,也很難找到弟子。那天我遇到一位法師,他說:“我這次放假期間特別想講經說法,但是從東北到南方轉了一圈,結果沒有找到一個弟子,實在無法開啟眾生的慧眼,最後不得不回學院了。”他說得是,現在弟子的確不好找。

  閉諸惡趣,開善趣門,普觀有情,能作父母兄弟之想,又觀眾生如己身想。

  (這些菩薩)斷除一切惡業,故能閉塞一切惡趣的門,發起菩提心和出離心,故能開啟解脫和善趣的門,能觀一切有情為父母兄弟,又觀一切眾生如同自己的身體。

  證得一切贊歎功德波羅蜜多,能善了知贊歎如來一切功德及余稱贊諸功德法。如是菩薩摩诃薩眾無量無邊皆來集會。

  (這些菩薩)證得一切贊歎功德波羅蜜多,能了知如何贊歎如來的一切功德以及其余值得稱贊的功德法。這樣的菩薩摩诃薩眾無量無邊皆來集會。

  其實贊歎不是件容易事,有些人雖然想贊歎,可是不會贊歎。有些弟子本來在贊歎上師,可是聽起來卻像在誹謗上師:我的上師會唱歌、會跳舞、會……藏地有種說法:不會贊歎者的贊歎是一種誹謗。所以讀了有些上師的傳記,自己只有悄悄地笑——這難道是功德嗎?但菩薩不是這樣,他們懂得如何贊歎。

  總之,這樣的菩薩大菩薩眾有無量無邊,他們都集聚在法會現場。當然,前面也講過,除了以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彌勒菩薩為主的菩薩眾以外,還有以目犍連、捨利子尊者為主的很多阿羅漢也集聚在這裡。

  以上這段文字在康僧铠和菩提流志的譯本中有,而在其它譯本中沒有。我相信這些文字在梵文原本中肯定是有的,這麼著名的大譯師不可能隨便編造一段文字加在經中。所以我憑借自己的理解從字面上簡單地作了一個解釋。

  一般來說,佛陀宣講任何經典都有特定的緣起: 首先是時間和地點,然後是參加的人員,這樣說法的緣起就聚合了。就像世間的開會一樣,在某個時間和地點,與會人員全部到了以後,主持人開始發言:……請某某致詞。我看過一些《會議紀要》,基本上就是這樣。佛陀說法的法會也差不多。以上介紹了法會的緣起,下面開始進入正題。

  爾時尊者阿難從坐而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

  這個時候,阿難尊者從座而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

  佛陀在世時披法衣的方式和現在一樣,也是披在左肩、露出右肩。現在有些人說法衣應該披在右肩上,這恐怕是不合理的。不過有些人洗照片時把底片放反了,結果法衣真的成了披在右肩。這裡說阿難尊者右膝著地,現在拜見高僧大德一般都是雙膝著地,也有些人是左膝著地,不知道這是誰的傳統。

  白言:大德世尊,身色諸根悉皆清淨,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鏡凝照光晖,從昔已來初未曾見。喜得瞻仰,生希有心。

  阿難說:大德世尊,您的身色和諸根都極其清淨,身體發出金色的光,猶如融化的瞻部金[4]一樣,又像明鏡一樣光輝照耀,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莊嚴的身相。今天瞻仰如此莊嚴的身相,我生起極大的歡喜心和稀有心。

  見到金光閃閃的佛像或者莊嚴的唐卡時,如果能生起信心,就會積累不可思議的功德。《大寶積經·如來不思議性品》雲:“諸佛不思議,佛光不思議,信者及獲福,亦爾難思議。”大意為佛陀的功德不可思議,佛光的功德不可思議,如果有人對佛陀和佛光有信心,那麼所獲的福德也是不可思議的。我覺得這個教證很好,大家應該牢記。

  不管看見什麼樣的佛像,我總是覺得自己很有福報。大家也應該有這樣的感覺。即使你有點愚笨,不能理解佛陀的甚深教義,但是能擁有佛像,內心生起信心,以其為對境進行供養,這也有很大的福德。有些人對我說:“這輩子我造了那麼多業,雖然現在已經皈依佛門,但是什麼法都沒有學到,感覺自己活著一點意義都沒有,還不如早點死了好。”其實並非如此,只要你有信心,乃至對佛像生起一剎那信心,也會有不可思議的功德。當然,在法會現場的阿難等人就更不用說了,他們能親見如來的尊顏,確實很有福報。

  當時阿難看到如來的身相極其莊嚴,從來沒有見過如此身相,他覺得今天世尊一定很高興,是不是有什麼事情,所以便向佛陀發問。

  世尊今者入大寂定行,如來行皆悉圓滿,善能建立大丈夫行,思惟去來現在諸佛,世尊何故住斯念耶?

  是不是世尊今天入於禅定波羅蜜多?是不是您圓滿行持如來的行為?是不是您在眾生面前善妙建立大丈夫行?是不是您在思維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的不可思議境界?世尊為何住於這樣的境界?

  人們平時也會講:“上師,今天您這麼高興,是不是要給我們講一個特別殊勝的竅訣?”“是不是要給我們作個不同以往的開示?”當時阿難尊者也這樣問佛陀:……您是不是入於不可思議的境界?當然,佛陀本來恆時安住於這樣的境界,但為了創造宣說佛法的緣起,所以阿難故意提出這個問題。

  爾時佛告阿難:汝今雲何能知此義?為有諸天來告汝耶?為以見我及自知耶?

  這時佛陀告訴阿難:你今天怎麼能知道這個意義?是天人告訴你呢?還是你見到我的身相後以自己的智慧知道呢?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見如來光瑞希有,故發斯念,非因天等。

  阿難對佛陀說:世尊,我見到如來諸根清淨、光芒照耀等稀有瑞相,所以產生了這樣的心念,並不是帝釋、梵天等天人告訴我的。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札南潘協將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願度有海諸有情

  [1] 一地菩薩一剎那可以前往一百個佛剎,二地、三地乃至十地的菩薩可以一剎那前往更多佛剎。

  [2] 在康僧铠譯本中為:“化現其身,猶如電光。”

  [3] 因陀羅網就是帝釋網。帝釋天王有一種寶珠串成的網,這種網上的每一顆寶珠能映現其它所有的寶珠,佛教常用它比喻一多相融、重重無盡之義。此處以因陀羅網比喻無畏的智慧之網。

  [4] 瞻部金:即閻浮檀金,又稱染部捺陀金、瞻部捺陀金、剡浮那他金、閻浮那陀金、勝金。於香醉山與雪山之間,有流經閻浮樹林之河流,從此河流采出之金即稱閻浮檀金。此金色澤赤黃帶有紫焰氣,為金中之最高貴者。

 

上一篇:索達吉堪布:無量壽經 第四課
下一篇:索達吉堪布:無量壽經 第二課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