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經咒頌念

 

索達吉堪布:無量壽經 第十八課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十八課

  思考題

  1.簡述苦樂轉為道用的修心法。

  2.請簡單介紹極樂世界的七寶樹。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在講《無量壽經》前,我想跟大家講一個苦樂轉為道用的修心法。這個竅訣是克什米爾班智達釋迦西日傳下來的,它的具體內容過兩天翻譯出來,之前我先憑記憶簡單地講一下。

  在生活當中,有時候我們會感受快樂,這種快樂實際上是一種修心的因緣,我們不能放過這個因緣,應該將它用於修心;有時候我們會感受痛苦,這種痛苦也是一種修心的因緣,我們也不能放過這個因緣,應該將它用於修心。那麼具體怎樣修呢?

  首先要發菩提心。之後,如果你今天很快樂,你就觀察這個快樂者到底是身體還是心:如果說快樂者是身體,可是沒有心的身體不可能感受快樂,否則屍體也可以感受快樂,所以要放棄快樂者是身體的觀點,應該認識到快樂者是心。

  既然快樂者是心,接著觀察這顆快樂的心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本體為何。當觀察的時候就會發現,這顆心就像虛空一樣無來、無住、無去,無有任何本體。當自己完全明白心不存在時,就在心無所有的狀態中悠然安住,此時無有任何執著。這是獲得清淨法身果位的方便。

  從安住中出定以後,依然不離開心無所有的境界,並將這顆快樂的心與自己的本尊觀為一體。比如你的本尊是文殊菩薩,就要將心與文殊菩薩觀為無二無別[1]。這是獲得度化清淨所化眾生之報身果位的方便。

  之後在不離開這種佛慢[2]的狀態下,念誦三遍“遇樂回向諸善根,利樂周遍虛空界”,將自己的快樂回向給一切眾生。這是獲得度化不清淨所化眾生之化身果位的方便。以上是快樂轉為道用的修心法。

  如果在生活中遇到痛苦,觀修的方法也一樣。首先發菩提心,接著觀察痛苦者是身體還是心:痛苦者不可能是身體,因為沒有心的身體無法感受痛苦,就像屍體不可能感受痛苦一樣,所以要放棄痛苦者是身體的觀點,應該認識到痛苦者是心。

  既然痛苦者是心,接著就觀察這顆痛苦的心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體性為何。當觀察的時候就會發現,這顆心就像虛空一樣無來、無住、無去,無有任何本體,隨後在心無所有的狀態中悠然安住。這是獲得清淨法身果位的方便。

  出定以後不離開心無所有的境界,並將這顆痛苦的心與自己的本尊觀為無二無別。這是獲得度化清淨所化眾生之報身果位的方便。

  最後在不離這種佛慢的狀態下,念誦三遍“遇苦代受一切苦,但願苦海皆干涸”,觀想以自己的痛苦取代所有眾生的痛苦。這是獲得度化不清淨所化眾生之化身果位的方便。

  這個修心法非常深奧,我在這裡只是簡單地提一下,希望今後在修行過程中大家能運用這個竅訣,將一切苦樂轉為菩提的道用。

  下面進入今天的正題。學習淨土法門以後,大家一定要抓緊時間修行。現在我們獲得了這麼好的人身,如果這個時候沒有好好修行,一旦死亡來臨就很難解脫了。我們不要指望死亡來臨或者身患絕症時才念修阿彌陀佛,臨時抱佛腳是來不及的。

  有時候看到身邊的很多因緣,我總覺得人生就這麼幾十年,無常很快就會到來。明朝有位一元法師,他在《西方詠》中說:“西方急急早修持,生死無常不可期,窗外日光彈指過,為人能有幾多時?”意思是,我們應該趁早修持往生西方淨土之法,否則生死無常何時到來是不可預期的,窗外的日光彈指間就過去了,人生在世能有多少時間呢?既然無常如此迅速,誰都無法肯定自己能在世上活多少年,所以每個人都應該盡早修行淨土法,不要“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如果一直把修行往後拖延,等死亡到來時才醒悟:原來生前忙碌的一切都將一無所有, 什麼樣的欲妙都帶不走。那時後悔就來不及了。

  《佛名經》中說:“死苦一至,無問老少,貧富貴賤,皆悉摩滅。”確實如此,當死亡的魔軍到來之時,他們不會問你是年老或者年輕、貧窮或者富裕、高貴或者低賤、脆弱或者堅強,所有的眾生都只有死路一條。所以,死亡對每個人都是無法回避的。但我們光是恐怖死亡也沒有用。很多人在臨死時大聲呼救:“我要死了,該怎麼辦哪?”但誰都沒有辦法救他們——醫生沒有辦法,父母沒有辦法,親友沒有辦法,甚至上師也沒有辦法。唯一的辦法是什麼?就是平時多行持善法。

  佛陀在《起世經》中說:“人間壽命,極成短促。少時在世,宜修諸善。轉至後世,便得安樂。”因此,想以其他方法獲得快樂很困難,只有今生精進行持善法,來世才會獲得快樂。但修行不能等死亡到來那一天,應該趁年輕時就開始修行。世間很多人整天為了家庭、工作而忙碌,一直把修行往後推,等到他們白發蒼蒼時,即使想修行也來不及了,結果臨終時特別遺憾:“唉,如果我早一點修行多好啊!可是現在已經來不及了,自己成了即將落山的夕陽了,沒有時間修行了!”因此,我們遇到佛法後一定要早日修行,一輩子盡心盡力修持善法,從各方面結上解脫的善緣,這樣臨終才有解脫的把握。

  當然,一個人遇到佛法後能否得到真實利益,這與自己的信心也有很大關系。如果人沒有信心,即使遇到佛法也無濟於事;如果有信心,縱然不一定很快成佛,也有了入於佛法大海的機會。《大智度論》中說:“人有信者,雖未作佛,以信力故,能入佛法。”在座諸位應該就是這樣吧,即身成佛、明心見性對自己來講可能比較遙遠,但即生中遇到這麼好的佛法,只要自己有堅固的信心,也會有深入佛法、得受利益的機會。

  我在北京一所大學演講時,有一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學生問我:“您如何平衡弘法利生和個人修行之間的關系?”我回答說:“我不敢說什麼弘法利生,但自己平時總覺得:能遇到大乘佛法和上師,這是一輩子最有價值的事。所以我對自己有個要求:我要盡己所能地傳播佛教的思想,就算把佛法傳給十個、五個甚至一個人,也要去努力。我總覺得即生中能遇到佛法的確非常難得,自己還是很有福氣的。這不是口頭上說說,可以說是發自內心的想法。”

  此次聽聞《無量壽經》的諸位也是如此,不管通過網絡、光盤還是在現場聽法的人,應該說都是很有福報的。雖然我這個傳法者是地地道道的凡夫,可是我傳講的卻是非常純淨、極為珍貴的佛法,聽聞這樣的佛法特別難得,所以諸位應該有珍惜之心。

  《往生禮贊偈》中說:“佛世甚難值,人有信慧難,遇聞希有法,此復最為難。”意思是,值遇佛陀出世難得,具足信心和智慧也難得,但最為難得的就是聽聞佛法。對於這個道理,大家要有深刻的認識。

  我認識很多佛教徒,他們多年來一直不斷地學習佛法,對他們來講學習佛法已經成了生命中的重要部分。我本人也是如此,雖然這輩子自己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但我覺得學習佛法是最有意義的事情,不僅對今生有意義,乃至對生生世世都有意義,不僅對自己有意義,乃至對無量眾生都有意義,所以我放棄了其他很多事情,唯一學習佛法、弘揚佛法。

  我在課堂上講了這些後,大家可能都想認真學習佛法,但一個人能否長期遨游於佛法的大海中,還要看自己的信心和智慧,尤其要看自己的福報。如果一個人福報比較不錯,他就會有長期聞思修行的機會;如果一個人福報不大,剛開始他的信心、智慧也許很不錯,可是遇到違緣時就會將聞思修行拋之腦後。在如今這個末法時代,此類現象可謂司空見慣、比比皆是。因此,大家應該經常祈禱上師三寶:願我生生世世具足聞思修行佛法的福報!

  當然,學佛要想成功,一方面前世的福報很重要,另一方面即生的因緣也很重要。當好的因緣具足的時候,即便很一般的凡夫人,也會在聞思修行上有所建樹。比如我是一個有福報的人,再加上遇到的都是好上師、好道友,也就是說引導我的都是好人,我的聞思修行自然會一直往上走;如果我沒有福報,各方面的因緣又不好,遇到的都是邪知邪見者,那我的聞思修行肯定會遇到挫折,最終只有趨向黑暗。因此,大家也要經常祈禱上師三寶:願我自然而然集聚善法方面的因緣,自然而然遠離惡法方面的因緣!下面繼續講《無量壽經》。

  復次阿難,彼極樂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國土豐稔天人熾盛,志意和適常得安隱,無有地獄畜生及琰魔王界。

  再者阿難,極樂世界具足無量的功德莊嚴,國土極其富饒,人天眾生熾盛,那裡的眾生志意和適,恆常安隱快樂[3],沒有地獄、畜生、餓鬼界眾生。

  這段經文講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極樂世界器世界的功德莊嚴,即整個國土豐稔,一切財富圓滿具足;二是極樂世界情世界的功德莊嚴,即人天眾生眾多,而且他們思想相合,恆時感受快樂,不像娑婆世界的眾生一樣,一會兒痛苦,一會兒煩惱。而且那裡沒有任何惡趣眾生,沒有寒地獄、熱地獄等地獄眾生,沒有旁生眾生(除了阿彌陀佛化現的鹦鹉、白鶴等鳥類以外),沒有空游餓鬼、特障餓鬼、內障餓鬼等餓鬼眾生,也沒有阿修羅等無暇眾生。

  有種種香周遍芬馥,種種妙花亦皆充滿。

  極樂世界有旃檀香、花香等種種妙香,處處洋溢著芬芳的氣息,蓮花、睡蓮、優昙花等種種妙花也充滿整個國土。

  有七寶幢周布行列,其寶幢上懸諸幡蓋及眾寶鈴,具足百千諸妙雜色。

  極樂世界有許多七寶幢,這些寶幢到處縱橫排列,上面懸掛著眾多幡蓋以及寶鈴,這些飾品具足百千種顏色。

  有些來學院參觀的人說:“你們學院的經堂和佛堂裡面白、紅、藍什麼顏色都有,感覺太雜了,太艷了。”這種想法純屬世間的分別念。佛教的建築和用品上之所以有五顏六色的色彩,這一方面是一種莊嚴,另一方面對於將來現前淨土的莊嚴也有密切關系。

  下面介紹極樂世界的七寶樹。

  阿難,彼如來國多諸寶樹。或純黃金、白銀、琉璃、頗梨、赤珠、馬瑙、玉樹,唯一寶成不雜余寶。

  阿難,阿彌陀佛的國土中有許多珍寶樹。或有純黃金、白銀、琉璃、頗梨[4]、赤珠[5]、瑪瑙[6]、玉所成之樹,唯以一種珍寶而成,不夾雜其余的珍寶。

  在往生極樂世界的四種因裡,第一個就是明觀福田,即觀想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及其眷屬的功德莊嚴。以明觀器世界來說,一定要觀想極樂世界的各種莊嚴:一會兒觀想八功德水,一會兒觀想無量殿,一會兒觀想七寶樹……因此,在觀想之前了解這方面的道理非常重要。除了本經中所說的以外,在《觀經》中對極樂世界的莊嚴也有詳細描述,大家課後可以參閱。

  關於極樂世界的七寶,我以前在講《阿彌陀經》時也說過,各個經典中的說法有所不同。僅就這部《無量壽經》而言,各個譯本的說法也不盡相同。如康僧铠譯本中說是黃金、白銀、琉璃、玻璃(即頗梨)、珊瑚、瑪瑙、砗磲(無赤珠、玉)。我們這次學習的是唐譯本,所以要以這個譯本的說法為准。

  經文中說:“唯一寶成,不雜余寶”,意思是,極樂世界的有些寶樹是用一種寶做成的。比如金樹,它的樹根、樹莖、樹枝、樹葉、樹花、樹果都是金子的,不夾雜其他的珍寶。現在有些公司開業時在門口擺幾棵金燦燦的大樹,但這些樹只是表面上包了一層金,雖然看起來是金樹,實際上是假的。如果真要全用金子做,恐怕他們不一定有這個財力。除了金子的樹以外,還有銀子樹、瑪瑙樹、水晶樹、紅珍珠樹等,總之,在極樂世界,有非常多的由一種珍寶所成的樹。

  或以二寶乃至七寶莊嚴。

  (有些寶樹)以二種珍寶乃至七種珍寶所成。

  除了一種珍寶所成的樹以外,極樂世界還有二種、三種乃至七種珍寶所成的樹。剛才介紹了一寶所成的樹,下面介紹多種珍寶所成的樹,首先是兩種珍寶所成的樹。

  阿難,彼金為樹者,以金為根莖,白銀為葉及以花果。

  阿難,所謂黃金為樹者,以黃金為樹根、樹莖,以白銀為樹葉以及樹花、樹果。

  白銀之樹,銀為根莖,黃金為葉及以花果。

  所謂白銀之樹,以白銀為樹根、樹莖,以黃金為樹葉以及樹花、樹果。

  馬瑙之樹,馬瑙根莖,美玉為葉及以花果。

  所謂瑪瑙之樹,以瑪瑙為樹根、樹莖,以美玉為樹葉以及樹花、樹果。

  美玉樹者,玉為根莖,七寶為葉及諸花果。

  所謂美玉之樹,以美玉為樹根、樹莖,以七寶中的其他一種為樹葉以及樹花、樹果。

  以上略舉了幾類兩種珍寶所成的樹,實際上二寶所成的樹還有很多。

  此處說“七寶為葉及諸花果”,其實不說“七”,用“他寶為葉及諸花果”表述可能更好。因為根據前面的經文,這裡不是在講由七種珍寶所成的樹,應該是在講二種珍寶所成的樹。在藏文譯本中,此處的表述方式就略有不同。

  上面介紹了一種、兩種珍寶所成的樹,而對於三種、四種、五種、六種珍寶所成的樹,經中並沒有具體說明,只是用“(二寶)乃至(七寶莊嚴)”省略而過。下面是七種珍寶所成的樹。

  或有金樹,黃金為根,白銀為莖,琉璃為枝,頗梨為條,赤珠為葉,馬瑙為花,美玉為果。

  或有金樹,以黃金為樹根,白銀為樹莖,琉璃為樹枝,頗梨為樹條,赤珠為樹葉,瑪瑙為樹花,美玉為樹果。

  極樂世界的一棵樹上都具足了七寶,所以有時候看起來,我們這個世界跟極樂世界真的沒法相比。在我們這個世界,有些人的脖子上或者手上戴了一點點黃金、白銀等飾品,人們都覺得這個人福報特別大:“哇!你看她脖子上有金項鏈,她肯定是很有福報的人!”有些人稍微有一點裝飾品,自己也認為很了不起,神態表情跟別人都不同。不過現在也有相反的現象——越有錢的人看起來穿戴越平凡,所以一般也看不出到底誰是有錢人。而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一個人只要稍微有一點錢, 馬上就要在身上露出來。總之,娑婆世界雖然有七寶,可是七寶非常稀少,如果某人家有一塊金子,這家人會特別執著,一直藏在保險櫃裡。而極樂世界則不同,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和往生者的福德力,那裡到處都是七寶,甚至樹都是七寶的,所有那裡的眾生不會覺得七寶非常稀有。

  或有銀樹,以銀為根,黃金為莖,余枝果等飾同金樹。

  或有銀樹,以白銀為樹根,黃金為樹莖,其余樹枝、樹花、樹果的裝飾和金樹相同。(即以琉璃為樹枝,頗梨為樹條,赤珠為樹葉,瑪瑙為樹花,美玉為樹果。)

  琉璃樹者,琉璃為根,黃金為莖,白銀為枝,頗梨為條,赤珠為葉,馬瑙為花,美玉為果。

  所謂琉璃樹者,以琉璃為樹根,黃金為樹莖,白銀為樹枝,頗梨為樹條,赤珠為樹葉,瑪瑙為樹花,美玉為樹果。

  頗梨、真珠、馬瑙等樹,諸寶裝飾皆若琉璃。復有玉樹,玉為其根,黃金為莖,白銀為枝,琉璃為條,頗梨為葉,赤珠為花,馬瑙為果。

  又有頗梨、珍珠(即赤珠)、瑪瑙等樹,所裝飾的珍寶都與琉璃樹相同。此外還有玉樹,以美玉為樹根,黃金為樹莖,白銀為樹枝,琉璃為樹條,頗梨為樹葉,赤珠為樹花,瑪瑙為樹果。

  從這些經文可以看出,極樂世界的每種珍寶都可用於不同的方面:有時候做樹花,有時候做樹根,有時候做樹莖……現在有些搞設計的人思路很狹隘,布置會場永遠是一種方式,其實這些人如果真要搞好設計,就應該將極樂世界的莊嚴作為參考的藍本。當然,一聽說樹根是白銀的,樹莖、樹枝又是其他不同的材料所成,有些沒福報的人可能又會覺得太雜了、太艷了、不好看。所以沒福報的人總是什麼都看不慣。但不管這些人怎麼認為,在極樂世界等具足福報的剎土,確實有七寶所成的樹。

  復有無量摩尼珠等寶莊嚴樹周遍其國,是諸寶樹光輝赫奕世無能比,以七寶羅網而覆其上,其網柔軟如兜羅綿[7]。

  又有無量摩尼寶等珍寶莊嚴之樹周遍於整個極樂國土,這些寶樹光輝燦爛,世上任何樹都無法與之相比,以七寶羅網覆蓋其上,這些寶網就像兜羅綿一樣非常柔軟。

  極樂世界的寶網非常稀有,它們不像世間有些網一樣粗糙不可愛,而是像兜羅綿一樣極其柔軟,只要接觸、見到甚至憶念這些寶網,都會感受無比的快樂。

  與極樂世界相比,娑婆世界的很多外緣都是讓人們產生煩惱之因。比如你去了一個地方,這個地方也許會給你帶來傷感;又比如你接觸了一個人,這個人的言行舉止也許會讓你痛苦半天;或者你遇到了什麼事情,這也可能讓你心灰意冷。尤其現在大城市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也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痛苦。前一段時間,我在某城市去一個素菜館,那個餐館的地下停車場有三層,每一層面積都特別大,可是我們在下面轉了半天一直找不到停車的地方。我們先在最上面一層轉了半天,結果發現所有的車位都滿了;然後我們到第二層,轉了半天還是沒有找到車位;最後到了第三層,也許是三寶的加持吧,好不容易有一輛車開了出來,就這樣才停好車。然後我們上電梯去餐館,可是乘電梯的人也特別多,等了半天才擠上電梯。最後進了餐廳,吃飯的人也特別多,又等了半天才吃上飯。在大城市裡,吃一頓飯壓力都這麼大。所以有時候看起來,還是深山裡的修行人好,生活自由自在,沒有任何壓力。

  娑婆世界有很多生存的壓力,而且現在壓力越來越大。拿買車來說,沒有車的人心裡很痛苦:現在人人都有車,甚至比我窮的人都買車了,我為什麼不買車?我一定要買車!於是一狠心買了車。可是隨之又有了新的痛苦:首先要養車;然後停車的地方又很難找;最後開車時又經常遇到堵車,路上所有的車一動不動,自己一直在車上干等……這就是娑婆世界的苦態。

  復次阿難,無量壽佛有菩提樹[8],高十六億由旬,枝葉垂布八億由旬,樹本隆起高五千由旬,周圓亦爾,其條葉花果常有無量百千種種妙色。

  再者阿難,無量壽佛有菩提樹,樹高十六億由旬,枝葉垂布八億由旬,樹根在地面隆起高五千由旬,樹根方圓也達到五千由旬,這棵菩提樹的條、葉、花、果有無量百千種妙色。

  及諸珍寶殊勝莊嚴,謂月光摩尼寶、釋迦毗楞伽寶、心王摩尼寶、海乘流注摩尼寶,光輝遍照超過人天。[9]

  這棵菩提樹以各種殊勝的珍寶莊嚴,所謂月光摩尼寶、釋迦毗楞伽寶、心王摩尼寶、海乘流注摩尼寶等,這些摩尼寶光輝遍照,超過人天一切光明。

  於其樹上有諸金鎖垂寶璎珞周遍莊嚴,謂盧遮迦寶、末瑳寶及赤白青色真珠等寶以為璎珞。有師子雲聚寶等以為其鎖飾諸寶柱。又以純金真珠雜寶鈴铎以為其網,莊嚴寶鎖彌覆其上,以頗梨萬字半月寶等互相映飾。

  這棵樹上有諸多掛著珍寶璎珞的金鎖周遍莊嚴,這些璎珞以盧遮迦寶、末瑳寶以及紅、白、青色的珍珠做成。又有獅子雲聚寶等做成的鎖所裝飾的寶柱[10],柱子上方有以純金、珍珠以及雜寶所成的鈴铎之網,網上又以莊嚴的寶鎖覆蓋,並以頗梨萬字、半月寶等互相映飾。

  所謂的“萬”字,就是佛陀心口的“卐”。對於“卐”的譯法,古來有數種不同:玄奘和鸠摩羅什譯為“德”字,菩提流志則譯為“萬”字,表示功德圓滿之意。

  除了佛教以外,印度教中也有這個標志,根據某些人考據,這個標志來源於印度教,已經有五千年以上的歷史,在印度教中這個記號象征著幸運、梵天或者輪回。不僅佛教和印度教使用這個標志,甚至希特勒的納粹黨也用這個標志[11]。前一段時間,英國王子哈裡戴著納粹標志參加化妝舞會,結果在歐洲引起很多人不滿,他們說這是恐怖的象征。後來這些人的話又引起印度教徒的不滿,他們抗議說:“這是我們宗教的象征,並不是恐怖的象征。”

  實際上,“萬”這個標志來源於佛教,《阿含經》中說,佛陀的胸間具有“卐”,《般若經》中說,佛陀的手、足上具有“卐”,還有些經典中說佛陀的頂上有“卐”。

  自古以來,“萬”就有右旋(卐)和左旋(卍)等不同說法,許多人也眾說紛纭,現在右旋和左旋都在使用。我以前看過這方面的一些書。藏地有一種說法,說佛教的“萬”字是右旋的,苯波教的“萬”字是左旋的,不過雖然有這樣的說法,但好像沒有真實的依據。

  微風吹動出種種聲,令千世界諸眾生等隨樂差別於甚深法證無生忍。阿難,彼千世界諸有情等聞此音已住不退轉無上菩提,及無量無數有情得無生法忍。

  在微風吹動下,這些珍寶飾品發出種種妙音,令千世界的眾生隨各自根機、意樂差別於甚深法門證得無生忍。阿難,那些千世界的有情聽到這些妙音後於無上菩提住於不退轉,又有無量有情聽到這些聲音後證得無生法忍。

  在佛法中,有許多具有非常甚深緣起的聲音。比如佛塔上的鈴聲、鐘鼓等法器的聲音,表面上看來這是一般的聲音,但實際上它們能在聞者相續中播下解脫的種子,一旦因緣成熟時就可以獲得解脫。不僅聲音,氣味也是如此,比如有些供養佛菩薩的熏香、布施餓鬼眾生的焦煙,眾生聞到後能得到利益和滿足。

  佛陀在許多經典裡開示了許多利用聲音、氣味來積累資糧的方便法,如今諸位獲得了人身,要依靠這些方便來行持善法、積累資糧,也要依靠這些方便法來利益自己身邊有形和無形的眾生。比如佛教有一些施食儀軌,通過這種佛事能讓無量的鬼神得到利益,有時候作這些佛事是很有必要的。

  其實鬼神確實是存在的。今天我看到一所學校的保安拍攝到的非人照片,我看了以後都很害怕。那個保安說,剛看到非人時他感覺身體有點麻木,但他堅持著用手機將非人拍了下來,事後他馬上就病倒了。按無神論的觀點,鬼神是沒有的,但事實並非如此。有些人今天做了惡夢,第二天感覺不舒服,這很可能就是鬼神在作祟。如果這些人作一些佛事,為鬼神念經回向,令它們滿足,也許違緣馬上就會消失。雖然佛教並不是世間的鬼神教,我們也不能神神道道的,天天忙於搞佛事,一點不聞思修行,但偶爾也需要通過佛法的方便來利益鬼神,這也是保護自己的方法。佛經中說,有時候要布施自己的身體,有時候要保護自己的身體,這些都是針對不同的場合宣說的。為什麼我們要經常學習佛法,就是因為如果不學習佛法,很多取捨的道理都不會明白。總之,該保護身體的時候要保護,該捨棄身體的時候(即有了能夠捨棄的境界時)要捨棄。大家應該清楚這些道理。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札南潘協將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願度有海諸有情

  [1] 了義的文殊菩薩實際上就是明空無二的心性。

  [2] 佛慢:密乘行人認知自己本來就是本尊的見解,此雖以“慢”名之,實為清淨的智慧,不同於凡夫煩惱體性之我慢。

  [3] 安隱:即安穩。

  [4] 不是世間的玻璃,而是水晶。

  [5] 紅珍珠。

  [6] 有些論典中說,因為這種珍寶顏色像馬腦,所以又名馬腦。

  [7] 兜羅為樹名,兜羅綿即兜羅樹所生之綿,此棉極其輕柔。

  [8] 《極樂願文》中說,阿彌陀佛背靠菩提樹而坐。

  [9] 這段經文在藏文譯本中沒有,在漢文其他有些譯本中也沒有。

  [10] 有些經中說,阿彌陀佛的四周有寶柱,柱頂覆蓋著寶網。

  [11] 但佛教用的是正方形的卐,而納粹黨用的是斜45度的卐。

 

上一篇:索達吉堪布:無量壽經 第十九課
下一篇:索達吉堪布:無量壽經 第十七課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