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牙,即五方精氣。唐道士司馬承祯《服氣精義論》曰:
東方青色 入通於肝 開竅於目 在形為脈
南方赤色 入通於心 開竅於舌 為形為血
中央黃色 入通於脾 開竅於口 在形為肉
西方白色 入通於肺 開竅於鼻 在形為皮
北方黑色 入通於腎 開竅於際 在形為骨
道家把五個方位與自身五髒、五官相聯系,形成一套養身修煉方法。“服食五牙法”又稱“鼓漱法”。
在清晨四五點鐘
道士分別面向五個不同方位,平坐
雙手握固,閉目
上下左右分別叩齒三遍
用舌頭在口腔及上下左右牙齒表面上攪動
這樣刺激口腔唾液的分布
唾液滿口了,隨時深入呼吸,
就分數次吞咽口中唾液
此即是鼓漱功
此法中握固,即指握持牢固,語出於《老子》第五十五章。道經《養生方導引法》說:“拘魂門,制魄戶,名曰握固。其法屈大拇指,著小指內指抱之。”握固是道教常用手法,即大拇指屈向手心,其余四指抱握在一起。
叩齒,即叩擊上下左右的牙齒。道經《九真高上寶書神明經》曰:“叩齒之法,左相叩,名曰打天鐘;右相叩,名曰捶天磬;中央上下相叩,名曰鳴天鼓。”道教認為叩齒可以集中精神,除邪氣。
從現代醫學來看,牙齒不僅是骨之余,而且同筋骨血脈有關,叩齒能促進牙龈、牙周膜、牙髓腔部位的血液循環。叩擊齒部還能使食物殘渣掉除,保護牙齒清潔,增加牙齒的營養供應,使牙齒不易松動和脫落,不易生齲齒。同時又加強了咀嚼機能,促進消化系統的功能。
所以,《養生方導引法》曰:“朝夕叩齒,齒不齲。”
又曰:“叩齒二七過(十四次),咽氣二七過,如此三百通,乃止。為之二十日,邪氣悉去。六十日小病愈,百日大病除。”
叩齒和鼓漱兩法有時可分開使用。如《道功內八段錦》:“赤龍(指舌)攪水津,漱津三十六,神水滿口勻。”只吞咽唾液。
服食五方五牙法在道教修煉中是很重要的。唐道士司馬承祯《五牙論》中說:
“形之所全者,本於髒腑也。神之所安者,質於精氣也。雖禀形於五神,已具其象,而體衰氣耗,乃致凋敗,故須納雲牙(五牙)而溉液,吸餐景以孕靈。榮衛保其貞和,容貌駐其朽謝,加以久習成妙,積感通神,與五老而齊升,並九真而到位。”則可以成仙矣。
在施行服食五牙修煉法過程中,道士們強調服食前思想意念要先行通達各個所要走行的髒腑器官,使五方氣液得以宣通,滋養五髒,周流形體。
服食前要靜慮澄心,服食中要存神思念五方,如:“令服青牙者,思氣入肝中,見青氣氲氲,青液融融,分明良久,乃見足大敦之氣修服而至,會於脈中,流散諸脈,上通於目。”其它西方、南方、北方、中央四方氣的循行大體相同。
服食五方雲牙法也是道教《靈寶五符經》中的古老方法。
而在魏晉時期,上清派即有服食“四極雲牙法”。所謂四極,指東方東極老人、西方西極老人、北方北極老人、南方南極老人,“雲牙”,則指老人的精氣,虛指不同方位的氣機。
此法在唐以前已有流行,隋巢元方《巢氏諸病源候論》中有記載,但沒有向五方密咒的舉行。隋末至唐初,漸入宗教色彩,納入道教之中。服食五牙,即服食口腔唾液。
唾液是人們必不可少的津液,它含有溶菌酶、澱粉酶、分泌性抗體、水等成分,具有殺菌解毒、抵抗某些疾病、增加消化功能的作用。鼓漱攪動口腔,能促使唾液分泌,提高口腔粘膜的正常防御機能。頻頻鼓動口腔,還可以使嚼咬肌不易萎縮,面頰部不易塌陷。
服食五牙,並且在主觀意識的作用下,還可以攻療五髒疾病。
《服真五牙法》說:“凡服五牙之氣者,皆宜思入其藏,使其液宣通,各依所主,既可以周流形體,亦可以攻療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