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經咒頌念

 

鐘茂森: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第四十九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尊敬的諸位大德菩薩,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這部經我們講到現在是第四十九集,完成了四十八集。

  上一次我們是講到三月底,到現在三個多月的時間,定弘在這期間思想發生了很大的一個轉變,那就是發心出家。在七月十五號,農歷六月十五,在香港圓明寺剃度出家,剃度師是上暢下懷老法師,這是我們的淨公恩師介紹、推薦的。

  我出家的目的很單純,是為了能夠專心的學習佛陀教育,弘揚佛法,尤其是一門深入《無量壽經》。我發心跟師父上人學《無量壽經》,學十年。十年當中重復的練講,來提升自己往生淨土的信願,希望能夠得到念佛三昧,了脫生死。唯有自己生死大事解決了,才能夠更好的弘法利生,否則自己未度,焉能度人?所以茂森,現在叫定弘,跟師父上人學習,聽老人家的經教將近二十年,二十年現在回首感覺到自己很不精進,學得很雜,而且很懈怠。所以悠悠度日,這二十年當中沒有什麼成就,念佛三昧,往生把握仍然是感覺到遙遙無期。所以於近日,也是因為講解《無量壽經》的因緣,覺悟了,不能夠再浪費時間了,所以決心其它的經教,乃至傳統文化,統統放下,一門深入到《無量壽經》來。這一出家,自然也就告別國內的傳統文化的論壇,也就可以靜修,潛心的研教。所以《無量壽經》功德很大,令我能夠講到這三十五品的時候覺悟了,發心出家,也要發心一門深入。感恩師父上人慈悲,他也表態,在香港安居十年,而且十年當中專講《無量壽經》。這是我們何等的幸運,老人家帶領我們學習淨土法門,我們能夠非常快速的成就。

  好,我們今天來看三十五品經文,第四個段落,這是「濁世惡苦第三十五」。我們看經本一百二十六頁,倒數第二行中間看起。

  【其四者。世間人民不念修善。兩舌。惡口。妄言。绮語。憎嫉善人。敗壞賢明。不孝父母。輕慢師長。朋友無信。難得誠實。尊貴自大。謂己有道。橫行威勢。侵易於人。欲人畏敬。不自慚懼。難可降化。常懷驕慢。賴其前世。福德營護。今世為惡。福德盡滅。壽命終盡。諸惡繞歸。又其名籍。記在神明。殃咎牽引。無從捨離。但得前行。入於火镬。身心摧碎。神形苦極。當斯之時。悔復何及。】

  這裡講到五惡的第四種,五惡就是指殺、盜、YIN、妄、酒,這第四段是講口業妄語的過惡。『世間人民不念修善,兩舌、惡口、妄言、绮語』,這都是講到口業的過惡,這個世間人常常犯的。我們學佛,求生淨土,這個口業一定要小心的防范,第一個要注意的是「兩舌」,兩舌就是挑撥是非,令雙方不和,讓兩個人產生誤會,甚至起斗爭。如果小的過惡讓這兩個人變成冤家對頭;大的過惡是使兩個國家、兩個大的團體斗爭,甚至是戰爭。所以這樣的過惡就很大很大了,因為它影響的面很廣,牽涉到兩國人民的福祉。所以做外交工作的,尤其要謹慎,要懂得促進兩國和諧,而不是令兩國變成怨怼。不善用心的,只顧自己的利益,往往就會產生外交上的摩擦。「惡口」是講說話粗魯,很難聽,罵人,動不動就用很難聽的語言去批評人、去毀謗人,這個過惡也是很重。「妄言」是欺騙人,自欺欺人,不誠實。「绮語」是花言巧語,為了自己的利益編造出很多好聽話,蠱惑大眾,損人利己。這些口業都招感地獄的果報,《地藏經》裡面有講,造作這些口業的人死後要墮拔舌地獄,舌頭拔出來,或者用犁去耕,或者是被鬼卒拿釘子釘著舌頭,痛苦不堪。

  『憎嫉善人』,憎是憎恨,嫉是嫉妒,對於好人好事,他看了之後就產生嫉妒,看不順眼,所以想方設法要破壞、要障礙。『敗壞賢明』,這就是破壞賢者、明白之人他們的工作,善人、賢明都是在做幫助、利益眾生的事業,結果他去障礙,其實不是障礙了這些善人和賢明,是障礙了眾生,所以他的結罪是跟眾生結罪,跟善人、跟賢明不相干。因為善人、賢明沒有所圖,有緣就做好事,沒有緣也無所謂,不會怨天尤人,因為他沒有得失的心。所以那些障礙善人、賢明的好事的人,等於破壞了利益眾生的事業,看這種破壞的程度有多大,影響面有多廣,這結罪就有不同。現在末法時期憎嫉善人、敗壞賢明的人很多,特別是在弘法利生這個事業上。你們看看師父上人這一生受到多少憎嫉、破壞、障礙,幾乎到了沒有立足之地的程度。但是他們沒有障礙到師父上人,師父上人境界一年一年的提升,法喜充滿。師父老人家講經中常說,「順境不起貪愛,逆境不起瞋恚」,他做到了。可憐的是障礙師父上人的人,叫障礙正法,這個罪業就重了,那是什麼?破壞眾生的法身慧命,那你要看《戒經》,這統統是阿鼻地獄的果報。所以嫉妒的心不能有!地獄的罪業往往都跟這個嫉妒、憎恨、瞋業有關聯,要學著隨喜功德,看到別人一做好事,弘法利生,我們要隨喜贊歎、護持,不可以產生嫉妒。雖然沒有做嫉妒、障礙的事,但是起了嫉妒的念頭,不能隨喜,都是造罪業。

  下面經文說『不孝父母,輕慢師長』,這也是非常嚴重的罪業。佛法,乃至世間善法,其大根大本就在於孝親尊師,這是性德。一個人有敬有孝就絕不會造罪業,不會干壞事,凡是造惡業的都是因為沒有孝敬。所以你看儒家教學教什麼?概括起來就是教孝、敬。孝敬擴充到圓滿就成聖人了,就成佛了。所以對父母一定要孝順,對師長、對老師一定要尊重。即使這位老師可能德行學問不足,也不可以輕慢。古人有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對老師能夠有恭敬,這個人就能得到法益。印光大師常說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對師長輕慢,那就是慢法,慢法果報你讀《地藏經》都知道,「輕法慢教者,永處惡道報」。

  『朋友無信,難得誠實』,這是講沒有誠信,心地虛偽、不真,這些將來都是要墮惡道。所以我們每一位同修這一生遇到佛法,特別是遇到淨土法門,這是無量劫來種得的善根,能不能夠在這一生成就?就要看自己的修行了。我們淨土的緣很深,遇到了《無量壽經》,而且是最善本;遇到了我們師父上人,把淨土法門講解得這麼清楚,這一生能否得度就全靠我們自己了,緣已經是再殊勝不過了,不能成就那是自己的原因。很多同修念佛也念得很努力,也天天聽經、天天拜佛做很多功課,但是心仍然不清淨,原因在哪裡?沒有真正在修行上下功夫。什麼叫修行?行為上有錯誤要把它修正過來,這叫修行。念佛不是只在口頭上念,要心同佛心、行同佛行。佛用的是真心,我們也要學著用真心,對一切人都真誠,絕不欺騙人、絕不打妄語。真正發心把自己的習氣毛病改正過來,清淨心不難得到。如果自己心行的過錯轉不過來,起心動念還是被妄念、被習氣主宰,這就是經上講的可憐憫者,很可憐。可憐的人不一定是貧窮人,那些接觸到了佛法還不能回頭的人,這是真正可憐,他繼續造作惡業,將來必定墮惡道。所以明白這個道理要真正回頭,從哪裡回頭?就是這條裡面講的,決定不造口業,從今以後我要認真落實五戒十善,這是佛法講到的最低標准。你有五戒十善,你才能得人身,否則你不管做多少好事,沒有五戒十善,你這個福報只能在惡道裡面享了。

  下面說『尊貴自大』,這是講的貢高我慢,這也是現代社會眾生普遍的毛病,自以為是,覺得自己了不起,連古人都比不上。對於佛法藐視,認為是迷信,對老祖宗的教誨把它扔在地上,踏上一腳,覺得這些都是過時的、封建的、迷信的東西,統統都掃除。結果他們怎麼樣?迷信科學,認為科學至高無上,用科學來發展自己的欲望,為所欲為,所以搞到現在地球多災多病。『謂己有道』,這是認為自己很能干,很有德行學問,了不起,狂妄到極處,不曉得天地報應。因為他自高自大、傲慢,所以他就會『橫行威勢,侵易於人』,侵是侵犯,他在社會上橫行霸道、仗勢欺人,或者是用詐術去欺騙人,或者是用勢力欺壓人。『欲人畏敬,不自慚懼』,希望別人對他恭敬,害怕他,可是自己卻沒有絲毫的慚愧畏懼,他的所作所為不知道慚愧。慚是良心的責備,愧是輿論的制裁,自己造了惡業還覺得了不起,《感應篇》裡面講的「以惡為能」,沒有良心的責備,我們講這是天良喪盡,這種人在佛法裡面稱為是一闡提。一闡提就是沒有善根的人,連佛來都度不了他,為什麼?就是因為他自以為是,不自慚懼,他沒有敬畏心、沒有慚愧心,誰來跟他講都沒用,他不能回頭。這種人死後必墮三途,這是一闡提。

  『難可降化,常懷驕慢』,這是無惡不作之人,在社會上他可能是大富大貴,其實他的福報因為這個惡業大大的折損,他自己不肯回頭,不肯接受聖賢教誨,自己常懷有驕慢的心,而且奢侈、縱欲。『賴其前世,福德營護』,這是他前生修來的福德,這一生享這個福報,這個福報絕不是一生修來的,那都是多生多世修來的,可是由於這一生迷惑顛倒,所以把福報快速的消盡了。『今世為惡,福德盡滅』,這是眼前的果報,因為造惡業將過去生中積累的福德消耗盡了,福消了壽命也消減,《太上感應篇》裡面就講得很詳細,造大惡的奪一紀,造小惡的奪一算,一紀是十二年,一算是一百天。譬如說這一個人命中可以活一百歲,福報很大,但是因為他造惡,七十歲就死了,祿盡人亡。所以我們不要看現在有的人富貴,造惡,好像他還沒有果報,冷靜的觀察,你看看他福報能享多久。『壽命終盡,諸惡繞歸』,等到他的福報享完了,壽命盡了,這個時候冤親債主統統都來了,他這一生殺生,吃了很多眾生肉,這些眾生都來索命,包括前世的冤親債主,討命的討命,討債的討債。這種現象我們只要稍微留意一下不難發現,我自己也常常參加助念,有的時候也在醫院裡面,醫院加護病房助念,周圍那都是重病號,垂危的病人,那些人你聽他們的講話,一會說看到哪個人來了,或者是看到什麼牛頭馬面的,或者是大聲的呻吟,這些都是因為臨命終時冤親債主來討債。

  『又其名籍,記在神明』,這是講他所做的惡業被記錄在阿賴耶識裡面,變成惡業種子,天地鬼神也會有這個生死簿、善惡薄,記錄人的善惡。《太上感應篇》對這個就講得很清楚,不要以為我們造點小惡,動一個壞的念頭沒有人知道,其實你錯了,很多鬼神統統知道,因為鬼神有報得的他心通、天眼通,你瞞不過他。他們的神通還算小的,你念念《無量壽經》,看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他們的神通廣大,十方世界所有一切眾生起心動念,極樂世界的人沒有一個不知道,統統知道,所以你欺騙得了誰?只是自己騙自己而已,騙不了佛菩薩,騙不了天地鬼神。所以我們聽經聽多了,真正明了了,要起心動念謹慎,要正大光明。我們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要跟極樂世界的菩薩們看齊,不能相距太遠,雖然現在神通能力沒法比,可是我們的心地要跟他們看齊,也是要光明正大,也是要清淨無染,這要跟他們同類才能去得了。否則如果相差懸殊太大,那光是一天在那念佛,念十萬聲佛號也不能往生,為什麼?心裡還有惡念,身口意還在做惡業,豈能夠往生?

  『殃咎牽引』,這是講果報,殃就是災殃,咎是講我們的罪過,就是業力。災殃、業力牽引著我們,牽到哪裡去?到惡道去。『無從捨離』,六道的凡夫都是業力牽引著,生生世世就在六道裡面搞輪回。我們念佛人發願求生淨土,願力要大過業力,要把業力伏住。業力和願力不可能同時起來的,只能有一個,如果願力小,那就業力做主宰,那就隨業流轉;如果願力大,對求生淨土有深切的信願,也就是這一生決志求生極樂世界,這個世間一切放下,這樣的願力就能夠壓伏住業力,臨終的時候必然感得阿彌陀佛來接引。

  底下經文說,『但得前行,入於火镬』,如果不是願力大於業力,你就到惡道裡面受生。如果是惡業在引導,你在臨終的時候還起惡念,譬如說起瞋恚心,這個我們也看到,臨終的時候罵人、怨恨,這都是什麼?地獄相現了。但得前行,往前走到哪裡?「入於火镬」,火镬就是油鼎,下油鍋去,這墮地獄。地獄是一片火海,這火都是因為瞋業所感。『身心摧碎,神形苦極』,神就是神識,俗話講的靈魂。這個神識在三惡道裡面投胎,變成三惡道的形體,像餓鬼道就變成餓鬼的形狀,在地獄道裡面變成地獄眾生的形狀,受這種刑罰。身心都被摧碎了,痛苦不堪,精神和形體上痛苦到極點。地獄、餓鬼這些形體都是化身,雖然是化身,但是苦是要受的。就好像我們晚上作夢,夢中有一個神,那個是什麼?化身,不是長出來的,是你作夢的心變現出來的。你做好夢就好像在天上化身,但是如果做惡夢,夢到在地獄裡面受刑罰,那你就真有苦受,你會恐怖、你會害怕、你會痛苦,雖然它是化身,你不能夠覺悟那是個夢,所以在夢裡面感受是真實的。『當斯之時,悔復何及』,等到墮到了地獄裡面,受這個苦難的時候,後悔都來不及了。一墮到地獄,進去容易出來難,那個壽命都是按劫來計算,太可怕了。所以要覺悟就要在現在,趕緊回頭。我們師父上人在講經當中提醒我們,現在這個社會的眾生哪個不造地獄業,不要看別人,想想我們自己,我們自己都造了,你對照一下《無量壽經》第三十五品這裡面講的,確確實實都造了。造了這個業將來必定受這個果報。現在果報還沒有成熟,命終之前要回頭還來得及,還能有救。如果不回頭就沒有法子了,所貴的是要真正回頭、真正忏悔,死心塌地的念佛求生淨土,這是我們唯一出路。下面我們再看第五個段落:

  【其五者。世間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業。父母教誨。違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無子。負恩違義。無有報償。】

  這是在說完殺盜YIN妄四種惡之後,這第五種是講飲酒的惡。這是依五戒的講法,但是經文裡面也很明顯的給我們說出來,有意業的貪瞋癡的過惡,所以合起來看這一品的經文是教我們五戒十善,很圓滿。也就是《觀無量壽經》裡面三福的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侍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三十五品就是講這樣的勸誡,這是我們的修行下手處,所以我們修行標准在哪?這一品經文是最好的標准。我們希望扎好三個根,用什麼標准?不用找別的經文,就是《無量壽經》第三十五品你拿去對照,把這裡面講到的過惡統統改過來,你這三個根就扎好了。

  所以這裡講『世間人民』,這是講我們這個時代,可以說濁惡到極處,不要看別人,我們要反求諸己,看看自己有沒有這些毛病。『徙倚懈怠』,徙倚就是徘徊不定,不僅心不定,身也不定,心裡面充滿著憂慮、煩惱、牽掛,沒有安全感。尤其是這幾年我們看到災難一年比一年增加,今年以來災難似乎一個月比一個月增加。我們有同修從報紙上抄錄了這些標題,統計了一下災難的數字,你看三、四、五三個月,災難數目好像是一百四十七件。六月份一個月就將近一百件,增加了,有上升趨勢。現在是七月份,剛剛過一半,這個統計已經超過一百件。地震、火山爆發、瘟疫,還有饑荒,所以人民感覺到恐慌,身當然也就不定了,到處想要找安全的地方去移民。能不能找到安全的地方?這個世界恐怕很難找到,與其去找一個安全的地方,不如我們老實念佛,發願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地方最安全,那個地方沒有災難。

  還有懈怠,這是特別對學佛的人講,我們遇到了佛法,遇到了淨土,要發起精進,不能再懈怠了。懈怠有兩種,一種是什麼?懶惰,不能夠抓緊時間用功努力。第二種是什麼?也有很用功、很努力,但是他學的法門很多,學得很雜,這個也不叫精進,還是懈怠。為什麼?他功夫不會得力,他盲修瞎練,他不是精進,亂進、雜進,一雜一亂就是懈怠。所以我們要知道,佛給我們講無量的法門,那是為了度無量不同根性的眾生,哪一個法門都好,門門都第一,但是要看看我適合學哪個法門。我自己沒有智慧,不懂得選擇法門,我們就老實聽話,聽佛教導、聽師長教導、聽祖師大德的教導。佛、淨宗十三位祖師,還有我們現在的親教師淨公上人,都是苦口婆心勸導我們求生淨土,我們就老實、聽話、真干。

  所以你看原來我也很多的妄念,想著學大經,以後將來復講《華嚴經》。傳統文化儒釋道的典籍我也講了不少,講了這麼多發現自己還不是精進,雖然也很用功、很努力,功夫還是不得力,念佛成片都拿不下來。為什麼?心太散亂,妄念太多,不能夠集中,所以得不到禅定。時間一天天過得很快,你看我學佛一晃就二十年了,人生已過一半,我今年虛齡三十九歲,剩下還能不能有三十九年不得而知。弘一大師當年三十九歲出家,他活到六十三歲,只活了二十四年,出家生活二十四年。那我們未必有他的壽命,所以要抓緊時間用功,一門深入,相信真正用上十年的功夫一定能夠有所成就。

  古大德有太多的示現,最明顯的就是我們師父也常提到的,倓虛老法師過去講到的谛閒長老的那個徒弟,鍋漏匠的徒弟,你看他什麼都不懂,經也沒聽過,早晚課也不會,他就是念一句佛號,阿彌陀佛念了三年,他站著往生,斷氣之後還站三天,等他的師父來替他辦後事,這個功夫了不得!這人念佛三昧功夫高,所以人家能夠成就,我們為什麼不能成就?人家成就的秘訣就是老實。我現在的問題是不老實,還想搞這搞那,不老實,現在終於想老實了,世法的誘惑我們放下了,佛法的誘惑也放下了,我們知識分子就很愛搞大經大論,放下了不再搞,什麼時候搞?將來我們開悟以後再說。現在就是一部《無量壽經》、一句佛號,等到心地清淨了,自然就一經通一切經通。往生西方淨土原理也是要修到心清淨,心淨則土淨,要用清淨心念佛,念到清淨心現前了就決定往生。對世間法、出世間法還有掛礙,那這個心就不清淨。

  所以師父講經裡面也提醒我們,對我們這些學習講經弘法的人,提醒我們要放下。我們講經說法是有這個緣,必須要干,因為現在講經的人太少,所以如果我們不講,那佛法弘傳的人又少一個,這個使命不可以推卸,一定要承當。可是我們弘法的人往往就比不上那些老阿公、老阿婆,他們是經不會講,甚至聽都聽不懂,但是他就老實,你讓他念佛他就老實念,念到最後站著走、坐著走,他心清淨,他什麼都不管,什麼都放下了。連弘法的法師都比不上他,因為弘法的法師心裡還裝著事,你要備課,你要去思考,那都是動念頭。而且還有你講得好了,很多人也來向你請教,遇到很多很多的人向你提各式各樣的問題,你為他排解,這心也是被他們多少有點染污。你看我們現在每個禮拜六都有「修行與生活座談會」,這是世界各地的同修來的問題,各式各樣的,拉拉雜雜的,真的不少。還有很多人都想見我們的,我們現在都已經禁足,不再去會客了。盡管如此,畢竟你的心不夠那麼清淨,你會受影響。這樣是不是說我們弘法利生我們的事不干了,我們就閉關念佛去,好不好?好是好,但是這是自私自利,對不起佛菩薩,對不起老師,你完全為自己著想,你沒有為眾生。那些老阿公、老阿婆他自己念,他念得很成功,為什麼?他不用度眾生,他沒有這個緣分,所以他自己先成就,先到極樂世界乘願再來廣度眾生,這是看緣分。可是你如果有這個緣分,你能講經,你能夠照顧別的同修,你不去照顧,你反而去學老阿公、老阿婆,那叫東施效颦,學得不像,這是自私自利,這跟佛心就相背了。所以走的路雖然不同,有的是獨善其身,有的需要兼善天下,全是看緣分。有緣能夠幫助眾生,多帶幾個眾生到極樂世界,這個是應該的,犧牲一點自己的品位,這也可以。但是不能犧牲了自己往生的這個把握,這不可以,自己至少要有往生的把握,這有個底線。所以我們現在在師父上人的指導下學經教,我們怎麼講?就在攝影棚裡面講,對著攝影機講,不去接觸外界大眾,遠離名聞利養。

  我出家給自己立了三條戒。第一,出家絕不做寺院住持,我是專心弘法利生講經;第二個,絕不為了自己的生計化緣,即使是餓死也不為自己化緣,也不要去趕經忏佛事;第三,出家將來我們要受戒,受了戒自己學戒,沒有證無生法忍之前,我不給人傳戒,也不收出家徒弟,不給人剃度。自己立了三條規定,這是什麼?保障自己遠離名利,盡量的清淨一些。只做講經弘法這一項工作,那就相對比較保險一些,不至於將往生的大事耽誤了。通過現在的這個攝影棚,網絡衛星遠程教學,還有光盤流通,我們可以利益有緣的眾生。哪些眾生有緣?他愛聽你講的這就有緣,不來聽,不來聽就算了,沒有緣分,佛也不度無緣之人,有緣才得度。所以我們的這些講經的視頻掛在網上,他來浏覽、他來看這就有緣,我們管不著,我們只管著自己學經教,深入《無量壽經》。

  所以師父上人現在讓我給他做一個《無量壽經》的科解,就是把師父過去做的科判跟黃念祖老居士做的《大經解》融匯在一起,叫《無量壽經科解》,按照科判分段落,把解的文字插入每個段落當中,做一套新的《無量壽經科解》這個版本出來。師父老人家下一次講經就會用這個講義,這是我非常喜歡做的。師父說你可能還需要些幫手來幫助你,那我說在哪裡找幫手?師父說這個不要緊,佛菩薩會安排,有緣的就來,不要去求,一求心就不清淨了。雖然是求的是好事,弘法利生的好事也不要求,也要放下,這心才可能清淨。

  『徙倚懈怠,不肯作善』,不肯作善用一個俗一點的話來講就是不務正業、不干好事。老實說,現代人連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正、什麼是邪都搞不清楚,往往把邪當作正,把惡當為善,顛倒了。這個問題就嚴重了,造的罪業就重了,將來墮惡道都不知怎麼墮的。我們思考為什麼現在是非、邪正都顛倒了?原因就是因為傳統聖賢教育中斷了。近一百五十年,儒釋道聖賢教育慢慢被人遺棄,所以人們的價值觀都扭曲了,都功利掛帥,不知道怎麼做人。佛家講的正業,八正道裡面的正業,就是善業,用儒家來講這個正業就是五倫十義,這就是善。五倫是人與人之間五種關系,父子、兄弟、夫婦、君臣、朋友,把這五種關系處理和諧了,這要修十義,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聽、君仁臣忠、長惠幼順,這是根本,這就是學問。學問不一定說你拿了很高的學位就學問多,不一定,那只是知識,不是學問。學問是什麼?做人你會做了,這是學問,你能夠把人際關系處理和諧,這就是學問。所以古德講「人無倫外之人,學無倫外之學」,中國傳統文化就是教你怎麼做人,你把人做好了,那麼你這一生就得到幸福、美滿。

  底下說『治身修業』,這跟上面的連在一起,就是不肯作善、不肯治身、不肯修業。治身就是我們講的修身、修行。修自己的身就是修自己的行為,用什麼標准?在世間有法律、有規章、有制度、有禮儀,這些規矩我們要守,這是佛家講的持戒,用規矩來治身。修業,什麼叫業?有兩種,一種是學業,一種是事業。年輕的時候讀書,就是辦學業,我們在學校讀書就要把功課修好,這對得起父母。踏入社會了,要從事一個行業,這是你的事業,要把事業做好,要承擔起贍養父母的義務。對於父母的教誨我們要聽從、要孝順。

  底下經文講,『父母教誨,違戾反逆』,就是不肯聽從,悖逆父母,反叛、叛逆,大不孝,這就是什麼?『譬如怨家,不如無子』。佛在經上跟我們講,人與人之間的四種緣分,父子更是如此,所謂報恩、報怨、討債、還債。現在這個社會裡面報恩的子女少,報怨的、討債的子女多,為什麼?這個不難想象,你看我們現在人,幾個人真正施與恩惠,喜歡布施、喜歡幫助別人?我們如果今天不種因,明天哪能來果報?沒有常常布施恩惠給人,這才能夠感召報恩的子孫。如果念念自私自利,只想自己不想別人,不肯施恩,哪裡能有報恩的子女來?來的都是報怨的、討債的,這是怨家。

  你看現在這個社會上很多,家庭裡面不和諧的,子女不孝的,讓父母很痛心,甚至是什麼?子女長大了,稍微不如意就對父母打罵,甚至下毒手。前段時間我們看報紙,就在上海機場就發生這麼一個駭人聽聞的事件。一個到日本留學的上海學生,他的媽媽供他讀書,收入並不算多,全部收入拿出來供給他,供給這個兒子,還不夠,還要靠借錢過日子,因為日本學費、生活費都很貴。結果有一個月寄錢寄少了,他的兒子從日本飛回來,剛剛那時候日本三月份大地震之後,飛回來,在上海他媽媽去接機,因為一點點口角,這個兒子竟然捅了他媽媽九刀,這就是怨家。父母對他費盡了心血培養他,沒想到他對父母這樣的回報,所以不如無子,沒有這個兒子更好,有了這個還挨了九刀。

  『負恩違義,無有報償』,這是講兒女不孝父母,辜負了父母的恩德,違反了道義。對父母不能夠回報,不能夠去孝敬,這都是現在我們常常看到的。那你仔細觀察這些人的果報,將來都很慘,往往不孝父母果報不用等到來生,這一生就有報,他不孝順自己的父母,將來他的子孫也都是來報怨的。下面我們再看經文:

  【放恣游散。耽酒嗜美。魯扈抵突。不識人情。無義無禮。不可谏曉。六親眷屬。資用有無。不能憂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師友之義。意念身口。曾無一善。】

  這一段是講貪的過惡,貪瞋癡這裡都講到了。貪的行為現在在這社會也是非常普遍,在中國、在外國,只是程度上差別不同,甚至在佛門裡面,這種染污也都存在。這裡講到『放恣』就是放逸,『游散』就是散漫,意志不能集中,這是大病。在六度裡面講到禅定,度散亂。放恣游散,這個定就沒有了,身心不定這是業障。因為放恣游散,游手好閒,自然就會好吃懶做,所以下面講的好吃,『耽酒嗜美』,耽酒,耽迷於飲酒作樂;嗜美,美是美食,貪圖美食享受。『魯扈抵突』,魯是魯莽,扈是跋扈,抵突就是不能夠隨順。普賢菩薩教我們要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魯扈抵突的人他做不到,稍微不合自己的意思就會生瞋恚心,對人對事常常會有沖突。『不識人情』,不能夠認識人情世故。人情世故包含著道德、風俗、習慣等等,如何與人交往,他不了解,不願意遵守規矩,為所欲為。『無義無禮』,行為不講道義,沒有恩義、沒有情義。無禮就是不守法,不守禮、不守法。『不可谏曉』,谏曉就是勸告、勸谏他。一般來講,父母、老師有勸谏他的責任。朋友之間也要勸谏,但是不如父母、師長那麼深,有深度,因為關系疏遠了一層。這種人他自高自大、無義無禮,所以不聽從別人的勸告。父母、師長勸告都當作耳邊風,那更何況朋友。所以不斷的繼續造惡。

  『六親眷屬,資用有無,不能憂念』,這個人自私自利,只想著自己,不顧家人,六親眷屬沒有飯吃、沒衣服穿了,他都不理,不管家人死活,他所憂所想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不惟父母之恩』,這個惟就是思惟,從來不去想父母的恩德。『不存師友之義』,存是存心、存念,心裡沒有師長、朋友這種恩義,這種人確確實實就是經上講的一闡提,沒有善根。『意念身口』,意念加上身口就是身口意三業,『曾無一善』,沒有一個善行可記錄,全都是在造惡,天地鬼神監察他的惡錄已經寫得滿滿的,到臨命終時必定業障現前,得重病,痛苦呻吟,死後墮惡道。這些事情其實就擺在我們眼前,常常都看到,確實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不信諸佛經法。不信生死善惡。欲害真人。斗亂僧眾。愚癡蒙昧。自為智慧。不知生所從來。死所趣向。不仁不順。希望長生。】

  『不信諸佛經法,不信生死善惡』,這一段講愚癡。前面是講貪,這是講癡,後面講瞋。對於諸佛經法,這是佛陀教育,不相信,不能接受,這是真正的愚癡。現在真也不少這樣的人,一講到佛法,迷信。一本經都沒看過,就居然有這個膽量說佛法是迷信,他沒去研究過,是人雲亦雲,道聽塗說,謗法那個果報都在地獄。不信生死善惡,他不相信有因果輪回,認為人死如燈滅,所以他肆無忌憚,他為所欲為,不相信有報應。可是這又是事實真相,等到他死的時候他就知道了,後悔都來不及了。十方一切諸佛他們的事業就是講經說法度眾生。在諸佛經法當中,最圓滿、最究竟的方法就是念佛求生淨土的法門,這是「十方諸佛同贊,千經萬論共指」,祖師大德就說得很多了。其它的法門雖然理論方法非常圓滿,可是我們修學起來不一定一生能成功,但是修淨土,念佛求生淨土,這個一般凡人只要真干都有保證。所以諸佛經法這裡尤其是指這部《無量壽經》。

  淨土法門,這是專門對學佛的人講,學佛的人如果不肯相信淨土法門,這也是太可惜了,為什麼?他要是真正相信淨土法門,死心塌地念佛求往生,他這一生就能夠永脫輪回,去作佛。可惜如果他不相信,這個機會就失去了。那生死輪回決定有,善惡報應也決定有!這一生如果是善業力量強,將來能夠得人天善道;如果造的貪瞋癡惡業多,將來就必墮惡道。善惡的標准在哪裡?什麼是善業?什麼是惡業?最簡單的標准就是看你的起心動念是為自己,還是為眾生。如果你是為自己,那叫惡;要是為眾生,這就是善。我們自己好好思惟一下,從早到晚,從小到大,我們是想自己的事多,還是為別人著想的事多,你就可以想想自己善惡的業力孰重孰輕了。然後就生起畏懼的心,這一生要是不求生淨土,那要輪回的話,來生不得了,如果是惡業多過善業,自私自利沒放下,那將來這惡道就注定了。現在遇到淨土法門我們要真相信,下定決心非去不可,那你就決定能去。古德講的這個法門是萬修萬人去,決定不假。所以一定要相信,淨土法門最重要的就是信,你能肯信就是成功一半了。你信了,自然就發願,自然你就能夠修行。

  底下是講瞋恚,『欲害真人,斗亂僧眾』,要害真人,真人是真正的修行人、善人,結果他看不順眼。為什麼看不順眼?這是因為他所看到的這些真人、這些善人跟自己所說所做的相反,而這些善人得到社會大眾的贊歎,他心裡就難過,就產生嫉妒,就生怨恨,殺害的心生起來了,所以要害死這些好人。破壞僧眾,這專指佛門裡的僧眾,佛門裡面的僧團,這是擔負弘法利生工作的團體,他們弘揚正法,結果那些居心不良的惡人就容納不了他們,就來破壞、就來挑撥離間,破壞僧團的和合,這是造阿鼻地獄的罪業,叫五逆罪之業,破和合僧。我們師父常講,如果這個世界真有一個和合僧團出現於世,那麼這個世界一定能夠消災免難。什麼叫和合僧團?僧團不限於出家,任何一個團體只要有四個人以上一起修六和敬,這個團體就叫僧團。僧是梵語,梵語叫僧伽,翻過來的意思,本意叫和合眾,也就是說這個團體非常的和睦,志同道合,具體而言就是能修六和敬,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诤、意和同悅、利和同均,這樣的團體就叫僧團。即使是在家人也可以稱僧團。你譬如說一個家裡面有四個人,這四個人真正做到六和敬,這個團體就是和合僧團,他這個團體在這社會上就是最尊貴、最受人尊重的團體。

  那些為非作歹、破壞僧團的人,不良分子,都是因為『愚癡蒙昧,自為智慧』,所以愚癡是根,由於這個根產生了貪瞋的惡業,他以為自己很有智慧,很了不起,不懂得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他敢去造。一個頭腦清楚的人決定不敢做這些事情。佛教我們對於任何一個眾生都不可以存傷害之心,更何況對一個團體,更何況對真人、對修行人。所以這些造惡的人,黑白是非顛倒,『不知生所從來,死所趣向』,不懂得生從何來,死往哪裡去,不相信有輪回,不相信有報應。生死輪回,現在科學家們都證實確實存在,西方大量的科學案例證實了這點,我們這個生命不是就這一期幾十年而已,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是永恆。懂得有今生來世就會有警覺心,就自自然然會斷惡修善。為什麼?他知道有來生,就要為來生負責任,迷的人把這事情忘掉了。所以『不仁不順』,仁是仁慈,不仁,沒有仁慈心;不順是不能夠隨順人情、隨順法度,只想自己,不想別人。『希望長生』,他造這麼多的惡業還希望長壽,長生是善報,造惡因怎麼可能得善報?縱然他可能前生福報造得多,這一生得了長壽,但是壽命也大大的折損了,福報折完了就要墮惡道。再看下面經文:

  【慈心教誨。而不肯信。苦口與語。無益其人。心中閉塞。意不開解。】

  慈心的教誨,一般來講最關心自己的人就是父母、師長,父母、師長對我們的苦心勸告,我們要是聽從,那就能夠少走彎路。可是這種造惡業的人,他不能夠聽從勸告,不肯相信父母、師長、聖賢的教誨。『苦口與語,無益其人』,這是包括一些知心的朋友,好朋友,好朋友一定能夠規過勸善,這是對人真正的關心。可是他不能接受,無益其人,就是沒有用,對這種人沒有益處,他不接受,這是業障太重了。『心中閉塞,意不開解』,他聽不進去忠言,對於聖賢的教誨也不能接受,心中閉塞的。本來我們的本心是覺悟的,現在被東西塞住,被什麼東西塞住?第一個是錯誤的知見,就是我們講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錯了;第二個是很多煩惱,貪、瞋、癡、慢、疑、欲望,這些煩惱障伏住了;第三,外面的誘惑,這三樣東西把他的心智給塞住,意不開解,所以做出很多的胡塗事,造作惡業而不自知,完全沒有智慧。一個人惡報現前之前,必定就是沒有智慧。我們再看底下經文,這是講這類人的惡報:

  【大命將終。悔懼交至。不豫修善。臨時乃悔。悔之於後。將何及乎。】

  這種人一生作惡,到臨命終時地獄相現了,這個時候他後悔了,他害怕了,可是也來不及了,為什麼?造了惡業已經現報了。一個人的惡業不外乎身口意,而以意業為重。起心動念這是主宰,身口所造的都是意業在驅動,那麼一生念念積累了惡業無量無邊,到臨終的時候果報現前。『不豫修善,臨時乃悔』,豫是預先。所以我們現在能聽聞到佛法非常的幸運,因為聞到佛法之後自己明白了就能認真去修學,懂得修善積德。而善中之善就是念佛,念佛是第一善。學佛的人大概都有這個認知,覺得自己業障很重,很想忏除業障,於是搞很多誦經拜忏,想要消業障。業障能不能消除?不見得。不僅不能消除,還很可能是增加了,為什麼?貪瞋癡慢疑沒有減少,還在增加,這就是業障。所以業障起源於錯誤的知見,還有煩惱。所謂煩惱障、所知障,把這兩種障消除了,心清淨了,業障就消了。用什麼方法消除最有效果?佛教我們用一句阿彌陀佛,一句佛號能消無量罪業,這是古大德教給我們的,其它的經論、其它的法門消不了的業障,靠一句佛號就能消,這事我們要相信。真正相信了,我們的精神、我們的意志集中在這一句佛號上,這句佛號念念相續,淨念相繼,你看這又沒有煩惱、又沒有知見,所有的業障全都給這句佛號洗刷掉了,這是最大的修善。所以能夠這樣的修善,最後往生極樂世界有把握!念念當中把業障要消除了。如果現在還不能夠放下,不肯死心念佛,就是不肯修善,臨時乃悔,到臨命終的時候後悔來不及了,『悔之於後,將何及乎』。所以我們懂得這個道理,現在就要發起決定心,尤其是現在災難頻繁,我們正好以這個為逆增上緣,督促自己一心念佛,那我們最後就不會後悔,我們會非常的歡喜自在,因為什麼?你能拿到往生把握。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解到此地。有講得不妥之處,請諸位大德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上一篇:鐘茂森: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第五十集)
下一篇:鐘茂森: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第四十八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