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慈悲喜捨建立在定慧上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我們佛門常講,佛法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可是佛門也盛傳,“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有很多人他學佛法學呆了、學死了,佛法教他要大慈大悲,他很好,一天到晚都慈悲,惹了一身的麻煩!

  尤其是現在這個社會,很多人不擇手段地去欺騙人,那個慈悲的人就太好騙了。你被人家騙了,自己還以為自己在修慈悲,這個冤枉!要知道,慈悲喜捨,是建立在定慧的基礎上。你沒有定慧的基礎,那個“慈悲喜捨”麻煩就大了。你明白這個道理,修學的次第就知道了,先修止觀要緊。

  “止”,就是把你的妄想煩惱習氣伏下去;“觀”,就是保持頭腦清醒。教下講“止觀”,念佛人講“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禅定。說實在的,你的定慧沒有成就,你的慈悲喜捨是有限度的。定慧成就之後,這個慈悲就變成大慈大悲,為什麼?你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你有神通、有慧眼。你把這個世間一切人與事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誰也騙不了你,誰也瞞不了你,這個時候才能行大慈悲、大喜捨。

  現在這個時代,的確也有一些好心人,可惜沒有福報,沒有智慧。聽到一點佛法,要喜捨,把他的錢財都捨了,都送給別人,別人干的什麼事情,他不曉得。如果那個人是個邪門歪道,換句話說,你這個捨財幫助他造惡。他沒有財,他造惡有限,他財多了,造的業更重,將來他是禍首,你是從犯。這個捨就捨壞了,就捨錯了。

  另有一些學佛的人,他一天到晚都板著面孔,人家看到他這個人面孔都沒有表情,學佛學呆了。你看,學佛學得呆頭呆腦的,這不得了,佛不能學。所以,我們遇到歡喜的境界,還得要表示笑笑,也歡喜歡喜;遇到不順的境界也要表示不痛快,生生氣。那是什麼?那是表演,皮肉笑,心裡清淨,那是叫逢場作戲。這就叫什麼?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內裡清淨平等,外面逢場作戲,你歡喜我也覺得很歡喜,你不高興我也表示很不高興,同情你。其實什麼?其實是假的,你搞的是真的,我搞的是假的。像唱戲一樣,唱到那個地方,叫你哈哈大笑,你不能不笑,劇本上寫好的,到你的時候你非笑不可;到那個地方要哭,你就得乖乖地哭,注定的,寫好的。你是不是真的要笑要哭?不是的,你要表演給大家看。學佛的人處處在這個世間跟大眾接觸,表演給他們看,內裡面清淨平等覺,這是個念佛人。

  佛法在世間,的確形式上活活潑潑,內心清淨平等,這叫功夫。

  你外面和光同塵,能夠叫大家贊歎佛法,叫大家接受佛法,佛法才能普遍弘揚,利益眾生。內裡面清淨平等,是自利,自己得利益,是自利;外面和光同塵,是利他。

  所以,外面你一生生活、處事待人接物,統統是演戲,統統是表演,那就沒錯了。

  我們凡夫之人,眼見色,耳聞聲,順自己心意的就起了貪愛,貪愛是染污;不合自己的意思,討厭,討厭也是染污。我們凡夫,起心動念都被外面境界染污了。佛教給我們要淨而不染,看得清楚是智慧,如如不動是定功。你有定有慧,你就不染著。

  心,要做到真的清淨;心真清淨了,在一切法裡面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是佛教給我們的。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那這個人是不是變成麻木不仁?人家笑板起面孔,人家哭也板起面孔,像個木頭人一樣,那這個佛也學錯了。

  人家笑我也笑,人家哭我也哭,這是“恆順眾生”。他們笑、他們哭,動感情;我這個笑、我這個哭是智慧,不是感情,差別在此地。他有笑有哭,他是被污染了;我這個有笑有哭,沒有被污染。

  永嘉大師講“分別亦非意”,意就污染了。佛菩薩分別是智慧不是意,人家高明的地方在此地!我們要學的,就學這個,大學問,真功夫!我們學永嘉大師“分別亦非意”,這就對了。我們跟大家往來,表現的也是七情五欲,但那是表演,不是真的。世間人是搞真的,學佛的人是表演,不是真的。

  我們前面說過,學佛的人就像在戲台上唱戲一樣,那個劇本編在這裡叫你哭,到時候你就要哭一下;那個地方編成叫你笑,那你就得笑一下。不是你自己想笑想哭,劇本上這樣寫的,到時候就得這麼演,而且還要演得很逼真!

  所以,覺悟的人跟沒有覺悟的人在一起,覺悟的人是佛菩薩,叫游戲神通。

  為什麼要用這些方法?不用這些方法,就沒有辦法跟世間人接觸。那世間人一看,“你們是木頭人,沒有感情的人”,他怎麼會跟你往來?所以你一定要演戲給他看。經上常常教給我們“為人演說”,演就是表演,為別人表演,就是這麼個意思,這才能夠度化眾生。

  一切時、一切處,我們要歷事練心,練到心裡頭確確實實不動心,就像《金剛經》上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我們在生活裡頭練,對自己確實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對別人要演得很逼真。沒有這個本事,怎麼能成就自己?怎麼能夠幫助別人?

  我們真正修行人,外面要隨緣,恆順眾生,裡面要如如不動。外面見到人家歡喜,我們也歡喜,恭喜人家,我們自己心清淨的,所以外面隨緣,佛法是圓融的。遇到不好的事情,偶然也可以發個脾氣,生一下氣,那是表面的,裡面沒有,裡面是清淨的。

  所以說個老實話,學佛的人要像在戲台上表演一樣,咱們表演依據劇本來表演,不是自己,自己根本沒有。

  像舞台上,叫你笑,你就得笑一下;叫你哭,你就哭一下。自己心裡頭真的沒有,沒有哭,也沒有笑。凡夫的麻煩事情在哪裡?他外面笑,他裡面也笑;外面哭,裡頭也哭,這糟糕,這就不得了。

  所以外表和光同塵跟大家一樣,歡歡喜喜、快快樂樂,裡面清清淨淨一塵不染,這叫功夫。

  絕對不是我裡頭不動,外表也不動,變成木頭人,這樣子你自己固然得到利益,佛法從此可能就變成障礙。

  別人一看,佛不能學,你看學了佛就像他一樣,木頭人一樣!你變成木頭人,你把一切眾生學佛的緣斷掉。

  學佛,我們要想影響眾生,一定要表現非常地快樂,非常地自在。“這個人是學佛的,他那麼快樂,我們要向他討教如何離苦得樂”,接引眾生的因緣就成熟了。

  佛法實在是活活潑潑,不但佛法是活潑,每條戒條都是活活潑潑的,不是死的,所以要有智慧去運用,這樣才能夠普度眾生。

 

上一篇:印光大師:念念克治習氣,心心憶念彌陀
下一篇:揭秘生活中的因果:祭祀與超度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