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是聖哲的內在智慧,通過思想的翻譯,用語言表述的文字記錄,每部經典所闡述的內容不同,涉及領域和層面不同,所以對待經典要綜合全面,不能只看某一部經典,或者某一部經典的某一段某一句,那樣難免片面誤解,綜觀全局看待經典,才有可能悟得聖哲思想的全部和真義。
《莊子·天道》:“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斫輪於堂下。”有齊桓公與輪扁的一段對話中,輪扁說過這樣一句話:經典不過是聖人留下的糟粕罷了。輪扁用親身經歷說明對待經典的態度,經典可以做為參考,著重強調身體力行、躬行實證的重要性。
從事實的角度看,經典是聖哲內在智慧經過層層翻譯之後表現於外的文字表達形式。文字本身不是境界,蘊涵於字裡行間的是思想,悟得經文思想真義,並落實於行動之中才是境界,才是得。
陸游的詩《冬夜讀書示子聿》中後兩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最能說明躬行實證的重要性。
釋迦牟尼成佛傳法49年後說:未曾說法,若有人說佛說法,是在謗佛。
說明了什麼? 就是對經典的態度問題,經典可以做為參考,但不執著經典,死讀經典。佛的智慧可以預見佛法在未來傳承過程會遇到的問題,會由於多種原因必然會導致對佛法的理解會越來越偏離本義,最終導致佛法的精華失傳,真義不在,就是佛教的末法說。在末法時期,更要注重躬行實證。
六祖大師的一個偈子:“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也說明佛法修證不能離開生活,只有融入生活,在生活中踐行實修,才能得法真谛。
佛經中都有這樣一句話:如是我聞。佛經是後世弟子對佛陀所講內容回憶整理而流傳後世,也難保證沒有絲毫誤差。佛教文化產生於印度,翻譯也是個問題,語境和表達習慣不同,在翻譯過程中難免沒有偏差,所以需要辯證對待經典。
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以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准等,都是對待經典理論所要持的態度。
實踐實證伴隨著生命的全過程,不能被忽視,因為缺乏實證的理論經不起檢驗和推敲,缺乏檢驗的境界不穩定、不堅固。所以對待經典只能做為參考,不能絕對照搬照抄,而且要結合實際加以理解驗證,才是正確的正確態度。
對經典如此,對名人大師的言論也應該如此,有名不一定真的明白,所以更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