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何謂善之是非?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何謂是非。魯國之法。魯人有贖人臣妾於諸侯。皆受金於府。子貢贖人而不受金。孔子聞而惡之。曰。賜失之矣。夫聖人舉事可以移風易俗。而教道可施於百姓。非獨適己之行也。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眾。受金則為不廉。何以相贖乎。自今以後。不復贖人於諸侯矣。】

  “魯國”,春秋時代孔老夫子的故鄉。“子貢”,孔子的學生。“賜”,子貢的名字。

  何謂是非?魯國法律規定,魯國人在窮困的時候,被人家賣到別的國家做奴婢,若有人能把這些人贖回來,魯國政-府就發獎金給他。子貢贖人回來時,不接受政-府的獎金。孔老夫子聽到了,責備子貢說:“你錯了!”聖賢人做事情有一個原則,就是決定可以移風易俗;換言之,幫助社會改良不好的風俗,而且教化百姓,給百姓做榜樣。所以,不能隨自己的愛好,喜歡怎麼做就怎麼做,要顧全社會大眾。魯國現前的社會狀況,富貴人少,貧窮人多。如果贖人接受政-府的獎賞,好像自己不廉潔,今後還有誰敢做贖人的事情?

  因此,子貢贖人要歡歡喜喜接受政-府的獎勵,就能鼓勵社會大眾有錢的人,把自己國家人民在外面做奴婢的都贖回來,這才是好事情。如果贖人不接受獎金,以為自己很廉潔,接受獎金就不廉潔,對於自己來說是說得過去,但是對於整個社會風俗來說就做錯了。由此可知,聖人的是非標准與常人不同。我在各地講經,題目是 “學為人師,行為規范”,就是這個意思。所作所為能為社會大眾做表率的,我們應當要學;不能為社會大眾做表率的,我們不學。換言之,利益社會、利益眾生的,我們要認真努力學習。

  【子路拯人於溺。其人謝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自今魯國多拯人於溺矣。】

  “子路”,孔子的學生。子路看到一個人掉到水裡,將他救起。這個人非常感激,送一頭牛以表謝意,子路接受了。孔老夫子聽到了,很歡喜說:“從今以後,魯國就會有很多人去救那些在水裡快淹死的人了。”

  【自俗眼觀之。子貢不受金為優。子路之受牛為劣。孔子則取由而黜賜焉。乃知人之為善。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

  “由”,子路的名字。“流弊”,影響。以上兩個例子,一般人的看法,認為子貢不接受獎金值得贊歎,子路接受贈牛則比不上子貢。然而孔老夫子的看法卻不一樣,他贊歎子路,責備子貢。我們行善,若善的影響面廣,時間長,這是大善,這個善是“是”。若影響面很小,時間短,這是小善,這個善是“非”。所以,不在一時,在影響的時間;得的利益不是我一身,而是令天下人受益。

  【現行雖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則似善而實非也。現行雖不善。而其流足以濟人。則非善而實是也。】

  子貢所做的就是現行善,好像是善事,但他留下不好的影響,這個影響會阻礙許多人去贖人回國,阻礙別人不就是害了人嗎?所以,這似善而實非善。子路救了一個人,人家送他一頭牛,他接受了,好像是不善,但是他能影響別人,使其他人聽到子路這種行為,也會很勇敢去救人,所以這是善。

  【然此就一節論之耳。他如非義之義。非禮之禮。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當抉擇。】

  是非的事情太多了。譬如,有一個人做壞事,決定要懲罰他,不能寬恕他。如果寬恕了這個罪人,算不算是義?一定要觀察,假如這個人做錯事情被寬恕,他反而膽子更大,將來會做更多的壞事,使許多人受害,這個寬恕是錯誤的;如果警誡、懲罰他,他以後不敢作奸犯科,這是真正的義。這就是“非義之義”。

  “禮” 要有分寸,用禮貌待人是禮;如果過分恭維、贊歎,使這個人漸漸傲慢,那就是“非禮”。信用很重要,但是也要看狀況。如果因顧全小信卻失了大信,就錯了。聖人顧全大信,有的時候可以放棄小信,這就是“非信之信”。“慈”是慈愛,慈愛不能過分,過分往往變成不仁慈,這是“非慈之慈”。佛門常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慈悲、方便是佛家教學最重要的方法,但用得不恰當,就會變成“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這就是非慈之慈、非方便之方便,這是用錯了。

 

上一篇:索達吉堪布:放生必須如理如法做到的十點
下一篇:恆傳法師:父親腦溢血,作為兒子怎樣做減少父親的痛苦?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