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時也勸現代年輕人不要學佛,學了佛嘴上能說,菩薩道就做不到了,學了個懶,什麼都不肯干。膽子也學小了,什麼都不敢干。藉打坐念佛為名,什麼都不做。還有,也學小器了,看別人都不對,都不是佛法,只有自己對。
所以希望年輕人先從作人學起,學佛是要濟世救人的,你敢挑得起這個擔子嗎?佛法還有句話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連把刀都不敢拿,還放下個什麼!你沒有這個種嘛!
當然,年輕人還是應該學佛的,但是要先學修行,日行一善是起碼的。做好事有時會被人家罵,等於蓮花種在淤泥中,你要不怕被罵,只問此心。做好事也要有智慧。
中國有句老話:“為善最樂”,這是真的,不是一句口號,也不是純粹勸人的話。你可以就這個行為體會一下,我自己的體驗是如此,你真做了一件善事,幫了人家解決了一件大事,那真舒服。
這個道理是什麼?善行是喜的,惡行是憂的。喜的東西是陽性的,憂愁的東西是陰性的。真做了好事,不只是精神上會感到非常愉快,身體都會舒服的。就有那麼大的功效。
所以我常說學佛的人還不如學童子軍,童子軍的教育要日行一善,善行不論大小。日行一善就很好,我們每天一定要做點善事。大家每天能做到童子軍都能做到的事嗎?可是學佛的人恐怕十天都做不到一善,盡管滿口佛話,人家碰他一下就氣死了。還說在修道,多慚愧啊!
譬如大家都知道的寫《了凡四訓》的袁了凡,他兩夫妻發願修持准提咒,日行一善。光靠念咒語,自己不修善心善行,功德還是不行的呦!所謂功過格,就從他那個榜樣來的;每天做的事,善事記錄一下,做了壞事也記錄下來,自己檢討。
我們年輕的時候一定要讀《文昌帝君陰骘文》《太上感應篇》這兩本書。你們年輕人沒見過,我小的時候家裡書房裡貼了一張紙,畫了線條,有一百個框框或者三十個框框,一張一張放在上面,這就是功過格,每天檢查自己的心念行為。
每天自己讀完書了,爸爸坐在後面說:想一想,有沒有錯?自己想想:有,拿起黑筆來在框框裡點個黑點。有什麼好事嗎?有,某某人沒有橘子吃,我送一個橘子給他,在框裡點個紅點,算一件好事。每天的思想行為,好的點紅的,壞的點黑的,給自己看到底是黑點多還是紅點多。過去的人格教育是這樣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