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願要懇切,我非去不可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見到阿彌陀佛,希望我將來的成就跟阿彌陀佛一樣。

  【解】願我之大願、大行、大慈、大悲、大智、大力,如是一切,皆能如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是我們的榜樣,我們全心全力向他學習。他的這些願行、慈悲、智力在哪裡?都在這部經上。你慢慢去讀,讀上千遍,明白了,無量歡喜;再念一千遍,更深入了,又深了一層;三千遍讀後之後,法喜充滿,遍數愈多你愈歡喜,無有止境。

  這個經,經裡頭的意思其深沒有底,其廣沒有邊。讀一萬遍怎麼樣?一萬遍不錯,好,超過九千遍了,可是比起來一萬二千遍的那不如。真有味道!

  這一部經念通了,念到大徹大悟了,不但是釋迦如來四十九年講的一切經,告訴你,遍法界虛空界包括阿彌陀佛,他們所說的一切經你全通了,任何一部拿來,你一看全明了。為什麼?因為自性本來如是,自性其深沒有底,其廣沒有邊,自性本具的智慧亦如是,自性本具的德能、相好亦如是。

  然後你才曉得,學佛終極的目標在哪裡?在開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不搞世間名聞利養,不爭世間這些名利,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你要這干什麼!?祖師大德的傳人,祖師大德有沒有這個念頭?沒有。慧遠大師沒有想當初祖,初祖是後人尊重他說的,他自己沒有這個念頭我來做初祖。還有這個做初祖的心,名利還沒放下。現在好了,中國佛教八個宗都沒有傳人,所以你傳哪一個宗,就是那一宗裡頭中興的祖師。“華嚴”沒有了,你現在一生搞“華嚴”,將來華嚴宗一定肯定你,你是華嚴宗中興的祖師;天台宗沒有了;法相宗沒有了;三論宗沒有了;律宗也沒有了;淨土宗還有。

  你要曉得這是世間法,不是出世間法,你要把這個東西放在心上就壞了,不但祖師當不了,恐怕極樂世界都不能往生,你看你的損失多大!不能有這個念頭!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執著,《金剛經》說得好,“法尚應捨,何況非法”。祖師大德的封號是“非法”,佛在經上沒說的,這是我們世間人憑著世俗這種恭敬、這份感情,尊他為第十四代祖師、十五代祖師,是這麼個意思來的,他自己沒想到。

  淨宗慧遠大師初祖,開山祖師,古人說繼承人應該是昙鸾,昙鸾之後道綽,道綽之後再善導,這古人說的,楊仁山改訂的《佛教三字經》裡頭還保留著這個說法,所以夏蓮居老居士、黃念祖老居士都說應該把這兩位大師補進來,他們被疏忽了,是因為他們的著作在當時沒有在中國流通,而被日本的留學生,被他們帶回去了,現在在日本發現,又傳回來了。憑這些東西,他們的確應該是受人尊敬的,我們應該肯定他這是一代祖師,他們的願行、慈悲、智力繼承本師阿彌陀佛。

  【解】住真實慧,攝淨佛國,普利有情,是即真發菩提心也。

  “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自見”就是住真實慧。真實慧不是學來的,是自性裡頭本有的,心清淨到一定程度,它就放光,它就透出來了。

  所以你讀經,什麼意思自然就明白了,無需要求助於別人,自然感通,清淨心能感佛菩薩加持,就是這麼個道理,記住。

  “攝淨佛國,普利有情”。最理想的事情就是在地球上建立一個極樂世界。找一個小城、找一個村鎮,就像大型的彌陀村一樣。現在我們小彌陀村,有一個城市,把《無量壽經》上所說的,我們在這個小城裡頭落實,小型極樂世界的模式,好!這是可以做到的,不是做不到的。

  我們早年曾經想過,希望世界上每一個宗教都有一個示范點。我記得我在梵蒂岡訪問的時候,跟陶然主教(陶然主教是梵蒂岡的主管外交的,像外交部長一樣),我們去訪問,他接待我們,我們曾經提出這個建議。這是真正發菩提心,菩提是覺悟的意思。真覺悟了,真覺悟了要學阿彌陀佛,學阿彌陀佛是真正覺悟了。

  【解】故,我等聞經之人,皆應如是,(信樂禮敬,發無上心)。

  阿阇王子帶頭,我們要跟進。看到他們感動的發心,我們也應當感動發心。“故我等聞經之人,皆應如是,信樂禮敬,發無上心”,不能落在他們後面。

  我們看下面經文:

  【科】戊二、佛為授記。分二、己一、授記作佛

  【經】佛即知之。告諸比丘。是王子等。後當作佛。

  他上面所講的,都是他們在動的念頭,沒說出來。阿阇王子的供佛禮拜,心裡頭有願沒有說出來,沒有說出來佛完全知道。

  【解】佛即知之者,如來悉知悉見也。

  這一句話我們要記住。我們今天在這個世界上,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如來悉知悉見”。除了“如來悉知悉見”之外,再告訴諸位,還有一些鬼神、天神,也是“悉知悉見”。所以,心要善,語要善,行要善,阿彌陀佛諸佛菩薩看到歡喜。

  我們要真的學習,我們要真求生極樂世界,真求生這個地方要真放下;不放下,去不了,要真放下。

  【解】告諸比丘是王子等,後當作佛。

  阿彌陀佛給他們授記了。

  下面念老引用《觀經》的經文,來給我們作證。

  【解】觀經曰:“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一切眾生包括你我在內,我們起心動念佛菩薩知道。

  下面這念老的話:

  【解】是以人心與佛心,無毫厘許間隔,故感應道交不可思議。大眾發心,佛即知之。

  不但佛知之,馬上給他做證明。

  【解】是王子等,後當作佛,乃為授佛記也,是表願力不可思議。

  阿阇王子這一批人,這是給他授記。當然他們會作佛。為什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以後哪有不作佛的道理?!

  作佛的早晚,不要問別人,問自己。我想早一點作佛,那我得萬緣放下,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我這一生就作佛了。往生極樂世界就作佛,佛保證你,在極樂世界一生成佛。所以經上這兩句話,“是王子等,後當作佛”,這是佛給他授記,是表願力不可思議。這個願力,是阿阇王子他們這些人的願力。我們發願往生,那就是我們自己的願力。我們的願力,跟阿阇王子的願力沒有兩樣。佛知道他們,為他們授記,佛也知道我們,為我們授記。

  【解】普賢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彌陀以四十八願接引眾生。一切皆賴信願行為資糧而登彼岸。是故,省庵師雲:“修行急務,立願居先”。

  這兩句話很重要!修行最急的一樁事情是什麼?發願,就是願生淨土。這比什麼都重要!時時刻刻想著願生淨土,不能時刻,最少早晚。早晚課就是為這個事情,早晨提醒自己,這個願不要忘掉,晚上反省,我這個願,在這一天當中有沒有兌現。真正發願的人對娑婆世界一天比一天淡薄,對往生極樂世界,一天比一天濃厚。

  那麼對待一切眾生,肯定像海賢一樣、像海賢的母親一樣,給社會大眾一些熟悉的人,做出一個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好榜樣。起心動念利益眾生、利益社會大眾,幫助他們提升“信願”,幫助他們提醒念佛。念佛重要,比什麼都重要!

  念老在此地講,“一切都賴信願行”,“行”就是念佛。“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經上教導我們的。

  “而登彼岸”,記住省庵大師的兩句話,“願”要懇切,我非去不可。我來生哪裡都不去,就是要去極樂世界。

  2014大經科注249集

 

上一篇:現代因果實錄:被墮胎兒聽經解怨
下一篇:改變抱怨的態度,你的運氣會隨之改變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