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回三界中的我等眾生,悉是煩惱具足的病人,病因甚眾。略述有二:一者知見上的顛倒。將虛浮幻化之身心外境執著為實有,不了自性妙覺明體中,求其順逆榮辱迷悟,了無所得。由此導致世界觀與價值觀的混亂。致使生活方式、行為方式乖違自性法則,衍生出一系列心理問題。
二者煩惑厚重。投生於此濁世的眾生,悉是煩惱深重者,有貪瞋癡慢疑之根本煩惱及種種隨行煩惱。尤其現代科技市場化的浪潮,將吾人的貪欲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加之生存資源越來越匮乏,競爭日益加劇,遂使吾人的心態更加浮躁、焦慮。“心因性”疾病便以各種光怪陸離的怪象呈現出來。
掙扎於心理沼澤地的事人將何以堪?有法界常住三寶堪作依怙。
佛是醫王,是調御丈夫。法是佛從清淨平等心流現出的文字般若,是療治身心煩惱的法藥。僧是瞻視人。我等病人至誠投靠大醫王,以清淨信心服法藥,聽從瞻視人的指導、督促,定獲奇效。已病者立見痊愈,未病者將病灶化解於未萌。
真空妙有乃二甘露門。針對前述二種病因,施設對症藥方有二:
一者,空性見。《金剛經》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等眾生鎮日心向五欲六塵馳求,分別幻相,貪著幻相。其根本原因乃是,誤認一切有為法的真實,由是愈迷愈深,不肯回頭,引發無窮的心理情緒反應,如繩索捆綁自己不得自在。
故欲回歸心性安寧,先須深觀一切有為之法,如夢境,如幻化,如泡沫,如影子,如露水,如閃電,莫非虛假,一切皆空,到底一無所得。果能常作如是觀,洞明一切皆空之理,庶幾不再受騙,回光返照,就路還家,安享故鄉風月。
二者,安住妙有。《阿彌陀經》雲:“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我等凡夫,雖作空性觀,初心卒未能無念無相,故亟須將心安住一淨境。
西方極樂世界乃阿彌陀佛願心所流現的淨剎,全體莊嚴即涅槃常樂我淨之彰顯,乃吾人安心立命之所,即當人之自性。
而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依正莊嚴之功德,全都凝聚結晶為“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
阿彌陀佛乃萬德洪名,其核心功德為無量壽(寂定)與無量光(照用),寂照一如,即三昧中王,能療治一切疾病。《無量壽經》記載:釋尊加被,令與會大眾見阿彌陀大放光明,蒙光照觸,“諸有病者,即皆愈起,諸尫者強健”。證知,阿彌陀佛果覺之光與淨業行人持念佛號的因心之光,交融互攝,便具有強大的調適身心的功能。
古往今來,念佛治愈疾病,尤其是“心因性”障礙的事例,不勝枚舉。願有識者,恆實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