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裡面講,「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古代像范仲淹的家族確確實實是做到這一點。父子之間要無怨無悔,兄弟之間無怨無悔。范仲淹的第二個兒子范純仁,我們看到這個「仁」字,仁愛,果然沒有辜負他父親對他的期許。我們看到仁愛,現在的人尤其年輕人,沒受到文化薰陶的,你叫他去愛人、去關心人,他說我就愛不起來。
所以,仁愛還有個源頭,源頭在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欤」,仁愛的根本從孝;父母的孝,跟對兄弟姐妹的這種友愛來的。范純仁先生他的孝悌做得非常徹底,以至於他往後為官,愛民如子,都是從這個根本來的。
當范純仁考上進士,德行又很好,這個時候朝廷徵他當官,他說「我不能去,我要侍奉我的父親范仲淹先生」。再好的官位他都不去干,他就老老實實的在家裡侍奉父親。後來父親去世了,朝廷又想現在調你出來當官,調到京城,京城是到中央做事,是很容易飛黃騰達的。結果范純仁先生又說,我的大哥身體不好,所以我不出來。他父親走了,但是他侍奉他的大哥范純佑,又跟自己的父親一樣的恭敬。
你看在功名利祿面前如如不動,都是想著孝悌的精神,這一分對父母兄長的情義、道義。兄長去世以後,范純仁才接受一些離開家鄉的公職、工作。我們想想,他之前都沒接受,給他的富貴福報就折損了嗎?人有時候想,機會來了,不去把它抓下來,我以後就沒機會了。其實當我們去抓下名利的當下,假如損害了道義,福報都折一大堆去了,哪是聰明!
范純仁先生都沒有去攀功名利祿,但是該是他的福分跑都跑不掉。范純仁先生後來當到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的成就比他父親當的官職還高,他父親是副宰相,他是正宰相。但是我們中國人,子孫的官職成就比父母、爺爺高的時候都不炫耀,為什麼?對父母、祖宗感念。沒有父母就沒有我的成就,所以怎麼可能自己炫耀自己的成就比父母、比爺爺奶奶高?不可能的。
你看古代的人很明白,連祭祀都懂這個道理。都知道今天父親是個普通的讀書人,但是兒子是個大夫,是個國家的棟梁,父親去世的時候用一般讀書人的禮送他,但是往後每一年祭祀他,統統用大夫的禮。你看我們古代的禮儀很厚道,很明白,知道孩子這麼有能力,誰的功勞?父母的栽培!所以祭祀他的父母用大夫的禮祭祀。我們看到這些經書很感動。
現在的孩子自己有了點小表現,都拍著胸脯,你看我多能干,都是我的能力。忘本!驕傲!人生會跌得爬不起來都有。我們在一些節目裡面看到頒獎典禮,最感動的是什麼?你看他上去,馬上「感謝我的父母,沒有父母的栽培、照顧,沒有我今天」。對!這樣的藝人、這樣的公眾人物才是有德行,不忘本的。
2006年幸福人生講座—如何經營無怨無悔的人生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三十六集) 2007/3/13
台灣中坜善果林淨土寺 檔名:52-184-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