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學佛的人通常想我們要修行嘛,要修這個心。這個心是什麼樣的心呢?有人說是平常心,什麼是平常心?榮辱不驚。有人說是如如不動的心,什麼是如如不動的心呢?不動,這個用詞是沒有錯的,但是有時候可能我們會理解偏了:一學佛啊,這個心不是如如不動,而是像石頭一樣,太堅硬,太冷漠。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我們的心由於各種觀念、概念和意識形態的障礙,以及人為了生存、謀取利益等功利心的障礙,人和人之間的關系都平面化了,抽象化、概念化、冷漠化。本來我們的心是活潑潑的,有血有肉的,知道痛知道癢的,所以大家不要誤解,學佛修行不是要你最後痛癢不知。
台灣的星雲大師有一年生病去醫院做心髒搭橋手術,相當危險,他那時已70多歲了。他出院以後記者問他:你在手術台上怕不怕?他說:我不怕死,但我怕痛。我覺得星雲大師是一個本分的修行人,他說的是修行人的本分話。你們不要因為他這話而認為他是一個普通的修行人,其實他這個回答才不普通呢!
禅宗裡有一個公案
有一個出家人在山上的一個草棚裡打坐,一個老太婆每天派人給他送飯,供養他,有一二十年的時間。一天,這個老太婆想檢查一下這個師父修行的境界,就是說供養了他這麼多年,他修行得怎麼樣啊?因為我們供養師父,是希望師父修行得道,這樣我們供養才沒有落空啊。所以她就派了一個女孩子去試探他,說你在送飯的時候突然把他抱住,問他感受怎麼樣。女孩子就照做了,去的時候突然把師父抱住了,問他感受怎麼樣呢?這個師父被抱住的時候,他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如如不動,他說:“枯木倚寒巖,三冬無暖氣。”他描述他現在被抱住的感覺,就像在嚴冬裡,一顆干枯的樹靠在冰冷的石頭上,一點兒熱氣和生機也沒有。這個女孩子回去以後報告了師父的反應,老太婆就說,我們供養了他這麼長時間,看來他還是一個俗漢。於是就把師父修行的茅屋拆掉,把他趕走了。這是說老太婆對這個師父的修行境界不滿意。在古代,修行是不分僧俗的,有些在家人即使是老太婆,修行的境界也很高,她覺得這個師父修行的境界還不是最高。當然有一個漂亮的女孩子抱住你,能夠像木頭一樣,這應該也是凡人所不能及,但是仍然不是佛法的境界。佛法的境界不是這個,佛法的境界是說,他的心是不動,但是他又能如實覺知一切。
在動和不動之間,固然不是像普通人一樣,但也不是像石頭一樣。何以見得?我們大家非常熟悉的觀世音菩薩,實際上就是一尊感動的菩薩。我們通常說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慈就是給予快樂,以別人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悲是以別人的痛苦為自己的痛苦,解決別人的痛苦就像解決自己的痛苦一樣,所以悲叫同體大悲,慈叫無緣大慈。慈悲的菩薩其實就是感動的菩薩,他是非常容易被感動的,是世界上最容易被感動的人,隨時隨地准備著被眾生感動,這就是觀世音菩薩。觀世音的意思就是說他隨時隨地在傾聽眾生的呼喚,傾聽眾生心靈的聲音,傾聽他們的呼救,隨時隨地去幫助他們,給予他們快樂,解除他們的痛苦。這是一顆完全開放的、時刻准備著被感動的心——大悲心。
我們如果有困難念觀世音菩薩的時候,都希望觀世音菩薩在第一時間被我們感動,做出反應。我們肯定不希望觀世音菩薩“枯木倚寒巖,三冬無暖氣”。不過觀世音菩薩的感動和我們凡人的感動不一樣,他隨時隨地准備被我們感動、准備幫助我們,但又隨時隨地是自在的,所以我們又叫他觀自在。可能有時候我們是會被感動,比如說,現在股票市場行情很好,我們也許被這猛長的數字感動了,可是我們不自在;我們也許會被一個美貌的異性感動,但是你要分寸拿捏不妥的話,你也是感動而不自在。觀音菩薩不然,他是感動而又自在,這就是我們要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