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在哪裡修?就在事上修,在生活上修,在工作上修,在處事待人接物上修,離開這個境界到哪裡修去?沒地方修了。忍辱波羅蜜到哪裡修?一些不如意的境界現前,那就是我們修忍辱波羅蜜的地方。忍辱仙人要不遇到歌利王,他的忍辱波羅蜜不能圓滿,所以歌利王對忍辱仙人來講是大善知識。我們今天遇到不如意的事,遇到不喜歡的人,心裡面就現不高興,你還修什麼忍辱波羅蜜!修行,就是要對著境界來練清淨心。順境,不生貪戀之心,沒有貪愛;逆境,沒有瞋恚之心,你的波羅蜜就圓滿,忍辱就圓滿。順境裡面生歡喜心也完了,那是不能忍,這個忍辱並不是說逆境現前、煩惱現前叫你忍;順境也要忍,順境不可以生歡喜心。所以許許多多人不知道,以為順境裡頭好,順境裡頭最容易淘汰人,逆境當中還有不少激發他的道心,他還能成就,順境裡面成就的人真是鳳毛麟角,一享福就完了,就受不了。
小乘修忍辱多半在逆境當中修,修苦行。大乘修忍辱在順境裡面修,如果諸位看經稍微留意一點,你就能夠發現。迦葉尊者,頭陀第一,苦行!一切逆境當中修。須菩提尊者也在逆境當中修,須菩提叫空生,他出生的時候,家裡面一些金銀七寶完全沒有了,空掉了,空生!這是表小乘境界。大乘境界,《華嚴經》善財童子,善財童子一出生,家裡面、院子裡面花草都是七寶的,他代表順境。在順境裡面,富貴裡面,不起一絲毫貪戀之心,心裡若無其事,那叫真成功、真正成就。所以修行,一切境界都是我們修學的場所。哪一個境界好?沒有好壞,一切境界都一樣,一定要隨順我們現前的生活環境,隨順現前的工作環境。《普賢行願》
裡面"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就是這樣成就的。
在日常生活當中,真正修行人、用功的人,是用在心地;生活跟工作沒有改變,還跟平常一樣,做得比平常更積極、更熱心、更勤快,這是表現在外面的,裡面的若無其事。江居士的講義裡面,這四個字用得很好,"若無其事",你心裡才干淨,決定不把它放在心上,要知道放在心上就錯了,不可以放在心上。這樣子一天到晚一念不起,這個念叫妄念,一個妄念都不起,這樣才能斷妄想。妄念不起,就是妄想沒有了;妄想沒有了,清淨心就現前。不是說妄想統統沒有了,清淨心才現前,不是的;妄想少一分,清淨心就現一分,妄想少兩分,清淨心就現兩分。要是真正用功的人,大概三個月的時間,自己就能夠發現、就能夠覺察,覺察什麼?妄想少、煩惱輕、智慧長,那個清淨心就是智慧,智慧長。從前過日子、工作,好像胡裡胡塗的,現在好像清爽了,跟從前不一樣,這個境界就轉了。不需要問別人,只要照經典的理論、方法去做,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