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次沒有見面的采訪。征得林曦的同意,我根據她的博客材料組織了這篇稿件。
很遺憾沒有機會見到林曦的母親。這應該是一個睿智而有才學的女人,一個德才慧美兼具的女人。有這樣的女人做自己的母親,林曦是幸運的。
此文刊登於《教育家》雜志2012年2月號。
在我看來,“幸福”是一種能力,在於你自身。而不是一個在外面的東西。用“找”和“追求”這種方法,只會讓幸福越來越沒有蹤影。反復的挫敗帶來更多的自憐。營造出來的幸福太重了,代價太大的總是托累幸福。
——林曦
林曦,1983年生於重慶,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獲碩士學位,現為職業畫家,曾於法國、印度、澳門、香港、泰國、尼泊爾、新加坡等地舉辦個人畫展,出版有個人書畫集、畫集、小說、個人音樂專輯。
老天似乎無比眷顧這個美麗的女孩:12歲在巴黎舉辦第一個畫展;13歲拜在著名古琴演奏家李祥霆老師門下;15歲拿到大學文憑;出過唱片,寫過小說,能教古琴,擅長水墨;不僅如此,她還會針灸,懂中草藥,研習茶道……
看過她的經歷,不禁令人產生好奇:如此標准的中國式才女,在今天這樣慌亂忙碌急功近利的社會裡,究竟是怎樣煉成的?
小時候的林曦,就是那種被稱作“神童”的孩子,很早慧。用她自己的說法,“所有的光輝和名利都在16歲之前體會過了”。然而這樣的童年,卻是在單親家庭狀態下度過的。
小時候,教育林曦的主要是她的母親。“超級好強可愛,有菩薩心腸的”外婆則是助教。
“我娘很堅強勇敢,我很佩服她”。林曦坦言,“我最感激的人就是我的媽媽,她從來都把我當一個大人來看待,讓我沒有在長大的時候經歷心理上的落差,這常常都是少年得志的小孩最難過的關口”。
“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笑笑,就過了。如果總是覺得自己是特別好或是特別悲慘那個,都是妄想執著,心生煩惱。我娘用她的行為,教會我直面問題和樂觀的心態,勇敢追求幸福以及承擔勝過一切。”
“真是想念那些日子呢。雖然有時我會被罵,但是多數時候,都快樂又自由。”林曦所說的“那些日子”,當然包括懸腕練字一站就是一天,晚上睡覺要貼傷濕止痛膏才睡得著,練琴手指由水泡到出血再到結繭的漫長過程。
母親發明的“超強訓練法”
“嬰幼兒時期,小朋友安靜和專注的時間越長,未來智商就越高”。基於這樣的理念,林曦的母親“發明”了一些“超強訓練法”。
其一是“摘棉絮法”。把棉花撕成若干棉絮灑在呢子布上面,然後由小林曦一根一根把棉絮摘下來。從一天一張,到一天數張。
其二是“膠繩解結法”。把膠繩打上若干疙瘩(不是死結),讓小林曦一個一個解開,從一天10個到上百個。
這兩個被林曦稱為“驚天地泣鬼神”方法,既需要母親的想象力,更考驗她的耐心。畢竟,這是讓半歲的小孩乖乖勞動啊。
這樣訓練的結果是,林曦兩三歲的時候就可以專心看書一下午。而直到現在,她解開一堆纏繞繩子的速度都比別人快。
林曦曾向外婆求證,面對母親的奇思妙想,幼小的自己是否有過試圖反抗,像大多數幼兒那樣哭鬧耍渾。外婆說,當小林曦企圖反抗的時候,母親會微笑著在不遠處搖晃奶瓶。幾次下來,孩子就清楚地認識到,哭鬧是沒用的,只有干完活兒才有得吃。
林曦笑說:“我養小狗的時候,它滿屋拉,我滿屋追著擦。還不忍心看它無辜的眼神。結果一頓飯也沒少給。因此要它學會自己上外面拉屎就變得難如登天。這就是一個比狠的過程,斗智斗勇我都敵不過我厲害的娘。”
此外,母親幾乎不給林曦買任何玩具,基本上是一個氣球玩一周,一串鑰匙玩半年。總之就是不能過多的新鮮勁兒給孩子。
說起這裡面的道理,無他,“習慣枯燥,培養專注”也。
看到現在很多小孩子沉迷於電子游戲和半間屋子的玩具,林曦就會擔心,那麼強烈的感官刺激之後,孩子們如何適應枯燥的書本和現實社會?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不是孩子的錯,是因為他們已經適應了不斷升級的畫面和精彩,長大了以後再想讓他們專心、習慣枯燥,就有相當難度了。
林曦說:“在限制中,未來才有無限。”
一歷耳根,永為道種
10歲以後,林曦的每日課程開始出現《論語》,《周易》,《菜根譚》,《道德經》等。“雖然現在並不全部記得,但再看到的時候,總是熟悉。畢竟是童子功啊,掌握了精神。”
“我們國家的老傳統都是這樣,四書五經這麼難的東西,都是在學前發蒙時就先背會了。管他懂不懂,先輸入再說,一回生,二會熟。等遇到實際情況的時候,過去學過的自然會跳出來,這種情況和遇到難題再去現學,有本質差別。”
林曦的母親認為,難和易是相對的,先難後易,小朋友就不會叫苦,反而覺得很輕松。所以,林曦背的第一首古詩就是《春江花月夜》,一周內要連注解一起背給母親聽。從此之後,背誦四句的古詩對林曦來說就基本“跟玩兒一樣”了。
母親還要求林曦每天早上看半個小時佛教的大藏經節選,看完後,有空的時候就講給她聽。
此外,母親看了的書,會直接推薦給林曦,讀完之後母女倆再交流感受。學會查字典之後,全家人看書遇到不認識的字,都交給林曦晚上統一查了之後告訴大家。成就感驅動下,林曦很快就認識了很多字。
“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一粒種子種下去,總會開花結果。母親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地把種子撒播在小林曦的心裡。
“永遠不要去做伸手就能完成的事,你跳一下才能夠得著的事才能帶來成就感和提高”。這句話埋下了林曦熱愛挑戰難度的種子。
按照這個世界的規則對待孩子
回顧自己的成長經歷,林曦總結說:“人生裡其實並沒有一個時期叫做‘兒童時期’,大家都是平等的‘生命’,所以不要把小孩當做小孩,而是要用這個世間的游戲規則來對待他。比如,要獲得就必須付出,犯了錯誤就要承擔責任。而不是用所謂的‘家庭規則’,在指責和原諒之間反復,畢竟,父母護不了小孩一輩子。”
林曦的母親在批評她的同時,會說:“我可以對你很寬容,但是社會不會。是你要學習遷就大家,而不是要別人的標准遷就你,你未來被人尊重和喜愛的時候,你自然會感激我”。
林曦想要拜師學畫畫的時候是8歲。母親對她說:“我可以幫助你,也可以提供給你最好的學習條件。但是你需要清楚,這並不是我的義務,人和人之間沒什麼事情是‘應該’的,你要花點時間想清楚,是否能夠堅持,遇到困難的時候如果你放棄,那麼未來你所有的事情我都可能不會管,因為你失去了我對你的信任。”
直到現在,林曦都能回憶起很多類似的談話。即使親人之間也沒有“該”,也需要珍惜,互相尊重。“我娘的理論是:你很難想象一個連親人都不夠尊重守信的人,會對朋友和不認識的人尊重守信。”林曦說,“經營感情貫穿了我娘對我的全部教育過程”。
“後來,我娘果然如她所說,盡她的全力為我提供了最好的學習條件,我也如同我當時答應她的那樣,遇到困難,沒有放棄。”
契約和信用教育仿佛是中國大多數家庭容易忽略的,我們的親情文化裡總是更重視強調父母為了小孩含辛茹苦、無條件地付出。為什麼父母在做這一筆付出時,不能如同別的事那樣,“自私”地問問,是否值得如此投入,且不問收成?
這就不難理解很多父母到了老年抱怨連天,感歎自己命苦,對孩子有諸多不滿。事實是,早在當年,作為父母的自己就沒有提出過要求。雙方為此,並無契約和守信的承諾。
林曦認為,同樣的時間精力,作為個體,父母其實是可以去做更喜歡和更有意義的事。再親密的家庭都要面對生老病死,“無悔”是每個人對自己的交代。畢竟每個人都是獨立的生命,一個人來,一個人走。要確保每一步的付出都是心甘情願,沒有埋下負面情緒的種子,這樣最終就會得到善果。
父母的價值觀直接傳承給小孩
重慶有句老話叫做“屋檐水,點點滴”。大意是家裡的小孩都是模仿大人的行為,而不是聽大人所說的話。也就是說,父母如何做,小孩也如何做,想要小孩愛學習,父母自己必須愛學習。
林曦基本從來不看電視,因為她從小在家裡就不看電視。母親在她小時候幾乎每天都在家裡看書,她宅得住,於是林曦也就宅得住。林曦的母親很尊重她的老師,於是林曦也很尊重自己的老師。
家庭的氛圍對孩子來說太重要了,孩子就像白紙,刷上什麼顏料就是什麼顏色。這道理再簡單不過。
林曦說:“常常會看見某些家庭,父母天天不是在酒桌上就是在麻將桌上,然後抽空打個電話問小孩,你作業做好了沒有啊,要好好學習啊,將來才能出人頭地。有此類父母的同學長大的確有成才的,我也見過,但概率極小,都是奇葩。而且也是在70年代大眾皆是放養的那個情況下才有戲。擺在今天,估計很難。”
同樣的,有時會看到一些父母竟然獎勵小孩玩兒,或者懲罰小孩學習。林曦對此就完全不能理解。因為這樣的獎懲中自然包含了父母的價值觀:“學習是痛苦,玩耍是快樂”。
往深裡講,價值觀就是你覺得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可以捨棄的。
“我娘懲罰我的內容從來都是‘一周不許看書’,或是‘三天不准畫畫’,當然獎勵就是去買書”。
這個獎懲裡包含的價值觀就是正面的:讀書學習是你的福氣,你不珍惜,就不值得去享受學習的快樂。
“因此,到現在,我被稱作‘學習控’的原因,其實就是我娘給我埋伏下學習是最珍貴的快樂種子的結果”。
如果一個做父母的,自己根深蒂固地認為升職和股票是最重要的,並且在行為上表現了出來,那麼,當小孩高考失利要死要活那天,他如何生動地對小孩進行“看開點”、“要經得起挫折”的勸說都是無效的。因為,他的小孩已經完全地接受了他把外在肯定放在第一位的價值觀。
同理,如果一個父母在家庭最需要他的時候,因為工作或是各種原因沒有出現的話,有一天他躺在病床上希望子女來看望他,而子女沒有出現時,也就不要覺得驚訝了。
“所以,價值觀不是怎麼說的,而是實實在在你在行動裡體現出來的人生取捨。小孩兒基本會全盤繼承,我也見過,那種徹底父母向左、小孩向右的家庭。但是那首先是少數,其次,也不太快樂。”
心中的慈悲比腦子裡的智商重要
直到現在,每次回家和母親坐在一起喝茶時,林曦還會跟母親開玩笑說,“來,我們來談一下心吧。”
小時候,母親常常會找各種機會跟林曦“談心”,主要內容就是啟發小林曦反省自己有沒有做錯事,或者傷害人。當林曦主動坦白了諸多自己覺得不夠好的行為之後,母親會繼續往深挖掘,循循善誘她繼續思考有沒有什麼自己沒有意識到的,比如無意間說過的哪句話,傷害到了別人。然後和林曦一起分析再遇到此類情況該如何處理,教會她設身處地地體諒別人的難處和不易。
這就是母親和林曦之間的“反省機制”。
林曦給一些朋友講述此段內容的時候,朋友們都覺得“你媽太過了吧。這樣累不累啊”。
“可是重點是我沒覺得累啊,反而在別人的認同和喜愛中感覺到了很輕松”。林曦說,“我想,如果要捨棄我娘的所有的其他教育,只保留一項的話,我願意保留此項”。
無數次談心,讓林曦學會了換位思考,跳出來看自己。學會了不自私,愛他人。
“我娘曾經很誇張地說,即便未來你做一份最普通的職業,即使是你去掃廁所,你都要成為一個可愛、有修養的人”。“當我16歲之後,獨自一人生活在北京,靠寫日記跟自己‘談心’,在建立自己的生活時,在跟人群相處時,我才發現,我娘的談心教誨給我的幫助是最大的”。
有時候,才華、聰明、本事是派不上用場的,但是,一顆能跳出我執、真誠地關心別人需要的心靈,卻保護林曦度過困難和競爭,建立起自己平和而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