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教知識
:經咒頌念
黃念祖:《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初通序1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黃念祖 三、正釋經義 初 通 序 法會聖眾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捨城耆阇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憍陳如、尊者捨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迦葉、尊者阿難等,而為上首;又有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 “如是我聞”,諸經皆置此四字於經首,蓋尊世尊之遺教。世尊將般涅槃,阿難悲不能勝,阿泥樓陀教之曰:徒悲何益,應前向佛,請問四事:其一即“一切經首,當置何字?”佛即答曰:當置“如是我聞”,佛在某方等六事。(即上述之“六成就”)。其中“我”字,即阿難。“如是我聞”,表如是法門乃我阿難所聞於釋尊者也。此正可破當時之疑。因阿難結集經文時,大眾生起三疑:一疑佛重生;二疑阿難成佛;三疑他方佛來。故阿難曰:“如是我聞”則群疑頓釋。 或疑曰:佛成道廿年,阿難方出家。又十年方命為侍者。如此,則卅年前佛所說經,阿難何能皆曰我聞。此有三解:①輾轉聞。②佛重說。③阿難自通。 ①輾轉聞:《報恩經》言,阿難所不聞經,從諸比丘聞,或諸天子說。 ②佛重說:《報恩經》言,阿難因佛命為侍者,乃求三願。其中第三乃“所未聞經,請佛重說”,佛許之。 ③阿難自通:《金剛華經》言,阿難得法性覺自在三昧,所未聞經,自能憶持。 “如是”者,信成就也。居六種成就中之首位。《智度論》曰:“佛法大海,信為能入。”又《華嚴經》說,信為手。如人有手,至珍寶處,隨意採取;若人無手,空無所獲。可見,信者乃入法之初門,捨此莫由。又為攝法之上首,故雲:“才入信門,便登祖位。” 又“如是”者,指所聞之法體,即實相之理體。實相妙理,古今不變,故曰如。如理而說,故曰是。今依本經,蕅益大師曰:“依實相理,念佛求生淨土,決定無非,曰是。”蓋實相妙理,只是當前一念心之自性。非生非滅,無去無來,湛然常住,故名曰如。依此心性念佛,求生淨土。能念是實相心,所念是實相佛,所生是實相土,鹹為實相正印之所印。故大師曰:“決定無非,曰是。” “我聞”者,聞成就也。阿難結集法藏時,自言“如是法門,我從佛聞”。我者自我,聞者親聞,以告大眾,實可證信。 聖人無我,而阿難仍自稱為我者,不壞假名故。實相無相,故非同於凡夫之有我,實相無不相,故非同於二乘之無我。阿難隨順世間,假名為我,無乖於第一義谛。又《觀經疏》雲:“無我則無聞,無聞則化道絕。為傳化不絕,假名說我。” “聞”者,耳根發耳識,今不雲耳聞,而言我聞,蓋以我字統收諸根識等,以總代別,以我代耳,故曰我聞。以上“如是”表信順,“我聞”表師承,我之所聞,皆世尊金口所宣,傳承有自,決非他說,或為臆造。以之證信。 “一時”者,時成就也。蓋時無實法,長短隨心。延促同時,三祇一念。如《疏鈔》曰:“或說者得陀羅尼。一剎那頃,一字之中,說一切法門。或聽者得淨耳根,於一剎那,聞一字時,於余一切悉無障礙。或說者時少,聽者時多,或說者時多,聽者時少。或說者神力延促隨宜,聽者根器利鈍不一。古謂三乘凡聖所見佛身報化,年歲短長,成佛久近,各各不同故。今止取佛及弟子師資機感相遇之頃,說聽事畢,便名一時也。”又《佛地論》雲:“說聽究竟,總言一時。”是故經中不言某年某月,但以師及弟子,機應和合,說聽事畢,即名一時。又經中不舉年月者,各地歷法不同。又世界時分不一,四天王天一日,便是人間五十年。且現代科學證明,太陽圍繞銀河系中心運行一周(即太陽上之一年),相當於地球時間之二萬萬年;且物體運動速度接近光速時,則時間隨物體運動速度而變異,本非定量。故經中祇言“一時”最切實際。 “佛”者,主成就也。佛為一切眾生之宗主,故名為主。又六成就中,主成就最為主故。 “佛”者,梵語為佛陀,今祗言佛,乃省文也。譯為華言,則為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異於凡夫之不覺;覺他異於二乘之獨覺;覺滿異於菩薩之在因。三覺俱圓,眾聖中尊,故稱為佛。又雲智者,智即覺之義。智無不知,所謂得一切種智,即覺滿之義。在本經中,此處佛字,即指大恩慈父,本師釋迦牟尼佛。 “在王捨城,耆阇崛山中”。處成就也。王捨城古有二說,一曰上茅城(或作上第城)(舊城),一曰寒林城(新城),兩說不一。今據《智度論》中曰:“佛涅槃後,阿阇世王,以人民轉少故,捨王捨大城,其邊更作小城。”《甄解》雲:“本王捨城者,上第舊城也,更作小城者,寒林新城也。此既佛滅後阇王築之,佛何住後城乎?今正佛所住處,明知上第城也。”此說可證,佛說此經是在舊城。《慈恩傳》雲:“王捨舊城,處摩揭陀國中,古昔君王多住其內。其城又生好香茅,故舉為稱。”又日《望西疏》曰:“若依宗家,應是上茅。”(宗家即善導大師。)望西師意,亦謂經中之王捨城,即上茅舊城。此說可信,故不引異說。 《法華論》雲:“如王捨城勝余一切城捨故,顯此法門最勝義。”五天竺有十六大城,而王捨城最大。故在此城說經,以表此經之最勝。又《大寶積經論》雲:“問雲:何故此法唯王捨城說,非余城廓?答曰:釋此法門法王住處故。喻如王捨,王所止住,故名王捨。此法門亦復如是,法王住處。釋成此義故,說住王捨城。” 耆阇崛山,是王捨城外五山之一。《淨影疏》曰:“耆阇山,此翻名靈鹫山也。此山多有靈仙居住,故名為靈。亦有鹫居止此山,故名為鹫。”又“此山頂似鹫頭,又名鹫頭山。”《西域記》誌此山曰:“北山之陽,孤標特起。既棲鹫鳥,又類高台,空翠相映,濃淡分色,如來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此山,廣說妙法。”《智度論》曰:“耆山於五山中最勝故。①此山精捨,近城而難上,近城故乞食不疲,難上故雜人不來。故多住此不在余處。②是耆山福德吉處,諸聖人喜住處。佛為諸聖主故多住。③耆阇山是三世諸佛住處故。④是中清淨,有福德閒靜故。一切諸佛行處,十方諸菩薩贊歎恭敬,八部大力眾神所守護、恭敬供養處故。諸大乘經多在此山說。⑤是中十方無量智慧福德力大菩薩,常來見釋迦牟尼佛,禮拜恭敬聽法故。諸大乘經多在此山說。”《法華論》雲:“耆阇崛山勝余諸山。佛在於此說,顯此法最勝。”故本經即在此山說。 “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本品獨標比丘眾及菩薩眾,第二品末廣標余三眾弟子,及諸天眾:“又有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欲界天、色界天、諸天梵眾,悉共大會。”經末則雲:“諸菩薩、聲聞、天龍八部,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可見說經時,會中有諸大菩薩、聲聞、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直至諸天梵眾、天龍八部,鹹來聽法,此乃六成就中之眾成就。會中,有菩薩、聲聞、諸天人等與此界四眾弟子二萬人同聞,非是阿難獨聞。是可證信。 “與大比丘”。與者,共同之義。表佛與大眾共在會中。“比丘”是梵語,名含三義故不翻。三義者:㈠乞士。謂乞食乞法。乞食謂,既出家已,乞求自活,不事經營,無所貯積。萬緣俱放,一意清修,故曰,乞食養身。乞法者,參師訪道,露宿風餐,詢求妙法,期成聖果,故曰,乞法養心。㈡破惡。正慧觀察,破煩惱惡,見思惑(指見惑與思惑)盡,超出三界。⑶怖魔。如《涅槃》說:“魔性姤(據《中華大字典》,”“姤”有八義,今取其一,“姤”者惡也。)弊,忌他勝己,見彼勝己,故懷恐怖。又懼其人,多化眾生,同出生死,空其境界(魔之境界空虛,),故生恐怖。”若人出家受戒,羯磨成就,地行夜叉,空行夜叉,天行夜叉,輾轉贊歎,聲傳欲界六天,魔聞心怖。 “大”者,梵語為摩诃。具有三義:謂大、多、勝。大者,《彌陀疏鈔》雲:“天王大人所共敬仰,非小德也,名大。”《淨影》雲:“曠備高德,過余近學,故名為大。”多者,內典外籍,無不博通,非寡解也,名多。勝者,勝過余學,超於九十六種外道之上。再者,《佛地論》另有三義。㈠最極利根,波羅密多種性。㈡得無學果位。㈢得小果已,趨大菩提。以上三義,故名曰“大”。又嘉祥師謂“大”有三義:一生大解。二破大惡。三證大果。由上可見大比丘者乃德高望重,迴小向大之比丘,乃比丘眾中之尊宿。 “萬二千人俱”標比丘之人數。日《會疏》曰:“諸經多標千二百五十人。今經與《法華》標萬二千人,蓋是出世本懷,一代勝會,故十方大德皆雲集乎。”上說甚是,會眾之盛,正表世尊說法之勝也。又“俱”者共集之義。 “一切大聖,神通已達”。上二句,贊諸大比丘之德。“一切”,乃該羅事物之稱,又“一切”普也。“一切大聖”,贊歎之辭。《嘉祥疏》:“游心空理,隱顯難測,故稱聖人。”《會疏》曰:“初果已上,悉名聖者。以究大阿羅漢,故名大聖。亦可雖外現聲聞,內秘菩薩之行,故名大聖。”《淨影疏》曰:“大有兩義:一位高名大,一德勝名大。會正為聖。”綜上可見,或從德而言,契於空理,會合正道曰聖;或從位而言,初果以上稱聖。唯迴小向大,行菩薩道,直趣佛果者(乃名究大阿羅漢),或大權示現者,方名大聖。 又淨影曰:“神通”已達,歎其德勝。所為神異,故名曰“神”。無壅曰“通”。所謂身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及與漏盡。故知“神”為不測之義,“通”為無礙之義。“達”者,嘉祥曰:“達者言證,證六通三明等是也。”阿難當時,雖未得漏盡,但以當機,應須並列。又淨影釋曰:'阿難增上利根,雖居學地(未得無學果位),而成無上勝妙功德。故曰大聖。於神通中,解了畢竟(徹底了解),亦名已達。“是故阿難亦得名列”一切大聖,神通已達”。 “其名曰,尊者憍陳如”。“尊者”梵語阿梨耶,譯為聖者、尊者,謂智德具尊者。乃阿羅漢之尊稱。淨影曰:“有德可尊,故曰尊者。”《會疏》曰:“尊謂尊貴,有德可貴,故曰尊者。”“憍陳如”梵文全名,作阿若憍陳如。阿若是名,憍陳如是姓。譯為華文是“了本際”、“知本際”,或作“已知”、“無知”(無知之義,非無所知,是知無之義)。淨影曰:“阿之言無,若之言智,證無成智,故曰無智。“無”是一切諸法本性,名為本際。於此本際知見明了,名了本際。”憍陳如於世尊初轉法輪,度五比丘時,首先悟道。《法華文句》曰:“是釋迦法中第一弟子。”《增一阿含經弟子品》中,佛稱之為“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寬仁博識,善能勸化,將養聖眾,不失威儀。”今經首列尊名,正表能聞受此經法者,皆是第一弟子。本經《非是小乘品》曰:“得聞阿彌陀佛名號,能生一念喜愛之心,歸依瞻禮,如說修行。……當知此人,非是小乘。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 “尊者捨利弗”。梵語捨利,譯為鶖鹭。梵語弗,譯為子,故曰鶖子。因母得名。其母身形端正,眼淨如鶖鹭,乃名鶖子,謂是鶖鹭之子。又名珠子,亦表其母眼淨如珠。又名身子,表母身端正。捨利弗在佛聲聞弟子中,智慧第一。在母胎時,能令母得妙辯,勝於乃舅俱絺羅(後亦證阿羅漢)。八歲登座,十六出國,議論無雙。七日之內,遍達佛法。本經說此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惟大智者,始能深信不疑。故列上首,僅次憍陳如。 “尊者大目犍連”即《阿彌陀經》中摩诃目犍連。摩诃即是大義。目犍連是姓,譯為㈠贊誦;㈡采菽;㈢萊菔根等。其族出家人多,故於尊者姓氏冠以大字,曰大采菽(大目犍連)以揀別之。其名為拘律陀,父為相國,從拘律陀樹神祈求得子,因以名之,於佛弟子,神通第一。《智度論》曰:“如捨利弗,於智慧中第一,目犍連神足第一。”又“捨利弗是佛右面弟子。目犍連是佛左面弟子。”尊者神通甚廣。例如舉一城釋種,上升梵天;外道移山,制之不動,及降服毒龍等等。難以具述。 “尊者迦葉”。迦葉姓也。此譯為龜或飲光。名畢波羅,亦樹名,因父母禱於該樹神而生,故用以為名。尊者乃大富長者之子,能捨大財,修頭陀大行,為大人所識,故名為大迦葉,以別於同時之三迦葉:㈠十力迦葉;㈡童子迦葉;㈢童女迦葉等。 又迦葉譯為龜,《法華文句》雲:“其先代學道,靈龜負仙圖以應。從德命族,故雲龜氏。”又雲飲光。因於毘婆屍佛時,為冶金師。與一貧女,共以黃金,莊嚴佛像。自爾以來,九十一劫,身如黃金,光色晃耀,掩蔽余色,故名飲光(飲指吞,光吞諸色,即飲光義。)。 尊者,頭陀行第一。頭陀者梵語,此雲抖擻或雲淘汰,以十二行淘汰塵勞煩惱。十二行者:㈠住阿蘭若(寂靜處);㈡常行乞食;㈢次第乞;㈣日中一食;㈤節量食;㈥過中(午時) 不飲漿;㈦著糞掃衣;㈧但三衣;㈨塚間坐;㈩樹下宿;(11)露地坐;(12)但坐不臥。以斯苦行,掃除塵累,澄淨身心。迦葉年老,不捨頭陀。佛憫其衰,勸命休息。迦葉頭陀如故。佛乃深贊雲:“有頭陀行,我法久存。”故雲頭陀第一。 尤應深省者,大迦葉尊者,即傳佛心印之禅宗初祖。《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第三卷雲:“梵王至靈山,以金色缽羅華獻佛,拾身為座,請佛為眾生說法。世尊登座,拈華示眾,人天百萬,悉皆罔措。獨有金色頭陀,破顏微笑。世尊雲:“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囑摩诃迦葉。”此即世傳之拈華公案。世尊傳心於迦葉,為禅宗初祖,迦葉再傳於阿難,為二祖。今上首中,標舉大迦葉,正表禅淨不二之深意。 “尊者阿難等”。唐宋譯作阿難陀,略稱阿難。譯曰慶喜、歡喜。又雲無染。乃白飯王之子,佛之堂弟也。生於佛成道日。淨飯王既聞太子成佛,又聞宮中誕子,更增歡喜。乃曰,今日大吉,是歡喜日。語來使言,是兒當字為阿難。又尊者端正清淨,如好明鏡,見其相者,聞其聲者,睹其威儀者,莫不歡喜,故以為名。又尊者隨佛入天宮龍宮,心無樂著,故名無染。佛壽五十五歲時,阿難出家,侍佛二十五年,佛所宣說,悉能憶持,不忘一字。《涅槃》稱阿難多聞士。又迦葉贊曰:“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故曰,多聞第一。 “等”者,魏譯中列三十一人,今會本僅列舉其中上首五人之名,故曰阿難等,以概其余。 “而為上首”今稱首座為上首。大眾一座之上位,稱為上首。各經中上首人數不同。例如《稱贊淨土佛攝受經》於大苾芻一千二百五十人,列捨利弗、目犍連、大迦葉、阿泥律陀等四人等為上首。今經則憍陳如五人等為上首,是乃一切大聖,神通已達之大尊者中之上首。 按“一切大聖,神通已達”之句,本為菩薩歎德。如《密跡金剛力士經》雲:“與大比丘眾四萬二千俱,菩薩八萬四千,一切大聖,神通已達。”今此經中以贊歎菩薩功德之語,以贊聲聞。正表此等常隨聖眾,本法身大士,隱本垂跡,或他方聖眾,助佛宏化,為影響眾。“一切大聖”,指其本地,本是究竟菩提之人故。“神通已達”者,示權跡。游戲神通來此土故。故知所列之聲聞眾,皆是大權示現,助我世尊,開顯淨土法門也。 綜上五聖,了本際,謂了知其久遠之本際,故首列之。身子智慧第一,表彌陀之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之深廣無涯。目連之神通第一,顯游戲神通之誓願。大飲光,顯彌陀殊勝光明,無不照見,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慶喜表聞名歡喜, 悉得度脫。又迦葉是宗門初祖,阿難為二祖,阿若憍陳如表當人之本際,捨利弗表眾生本具之智慧,目連即眾生本有之神通,飲光表靈光獨耀,迴脫根塵,慶喜表慶快平生,心心相繼。故知一部大經,正是付法傳心;一句名號,直顯本來面目。於此薦得,始稱帶角之虎。但當蓦直念去,便是無上深禅。無論定持散念,決定功不唐捐。 本經先列聲聞後彰菩薩。正如《佛地論第二》雲:“先說聲聞,後說菩薩。聲聞眾者,近對世尊,親受化故。又諸聲聞,常隨佛故,形同佛故。”是故諸經多是先聲聞,而後菩薩。 “又有普賢菩薩”。菩薩乃梵語之略存。具足應雲:“摩诃菩提質帝薩埵。”“摩诃”譯為大,“菩提”譯為道,“質帝”譯為心,“薩”譯為眾生或有情。合之則應為大道心眾生。簡稱菩提薩埵,義為覺有情。同佛所證之謂覺。無明未盡之謂情,又覺是所求佛道,有情是所化眾生,利生為急,廣度群生同登大覺,故謂覺有情。菩薩二字則是最略者也。 雲何為大道心眾生?以具四種大故。四種者《清涼疏》謂:“一者願大,求大菩提故。二者行大,二利成就故。三者時大,經三無數劫故。四者德大,具足一乘諸功德故。”此亦含攝《法華》之六大:㈠信大法;㈡解大義;㈢發大心;㈣趨大果;㈤修大行;㈥證大道。以具上述諸“大”故,名為大道心眾生。 “普賢”亦名遍吉,《清涼疏》謂普賢有三:㈠位前(但發普賢心);㈡位中(等覺菩薩);㈢位後普賢(得果不捨因行,謂成佛仍不捨因地之行)。疏謂普賢之義為“果無不窮曰普,不捨因地曰賢”。此即位後之普賢,是為如來之化現也。至於《會疏》雲:“體遍法界,故曰普。位鄰極聖,故曰賢。”是為位中普賢,乃等覺菩薩也。《會疏》又雲:“能導御一切,發十大願王。願西方往生,特翼贊彌陀,故於此經是為上首。”又《探玄記》曰:“德周法界曰普,至順調善曰賢。”《大日經疏一》曰:“普賢菩薩者,普是遍一切處。賢是最妙善義。謂菩提心所起願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處,純一妙善,備具眾德,故以為名。”普賢、文殊乃釋迦如來之二脅士,侍佛左右,乃釋尊會中上首,在華嚴會上,亦是上首。又普賢菩薩為一切諸佛之長子。《四十華嚴經四十頌》曰:“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可見普賢正是如來法身之所流現,化作等覺大士,襄贊釋尊,演唱聖教。若據密教,普賢即是密教初祖金剛薩埵。金剛薩埵即是金剛手菩薩摩诃薩。《聖無動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羅尼經》曰:“此金剛手是法身大士,是故名普賢。”又金剛智之《五秘薩訣》曰;“金剛薩埵者,即是普賢大菩薩異名也。亦名一切如來長子,亦名大阿阇黎。”本經《德遵普賢第二品》中,復有“為教菩薩,作阿阇黎”之文。今此經中,普賢大士,列最上首,正顯密淨不二,故先師夏老雲:“淨土即是密教顯說。”(藏密紅教祖師蓮花生大士,即阿彌陀佛之化身佛,故紅教尊崇彌陀,勸生極樂,遠盛於其它教派。密淨不二之旨,於本解中,暫不詳論。) “文殊師利菩薩”。文殊師利,亦雲曼殊室利。此雲妙首,亦雲妙吉祥,亦雲妙德。是諸佛之師。《放缽經》曰:“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師利之恩也。過去無央數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如《心地觀經》曰:“三世覺母妙吉祥。”又“妙德”者,《法華嘉祥疏二》曰:“文殊,此雲妙德。以了了見佛性故。德無不圓,果無不盡,稱妙德也。”《會疏》曰:“具三德秘藏,神化不思議,故名妙德。”妙吉祥者,《圓中鈔》曰:“微妙三德,同佛所證,故亦雲妙吉祥。……惑業苦三,有少分在,皆未吉祥。位居究竟,三德圓彰,故又號妙吉祥也。”文殊於菩薩眾中,智慧第一。本為龍種尊王如來。現在北方常喜國成佛,號寶積如來,未來成佛,號普見如來,故知文殊大士乃過現未三世成佛者。今示現會中,大智獨尊。表此法門,惟大智方能信入。又妙德者,了了見佛性故,今鄰普賢位列上首,正表禅淨不二之旨。 “彌勒菩薩,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彌勒,此雲慈氏,菩薩之姓也。名阿逸多,此雲無能勝。具足則為慈無能勝。《彌陀疏鈔》雲:“以在母胎中,即有慈心,故以名族。又過去生中,遇大慈如來,願同此號,即得慈心三昧。又昔為婆羅門,號一切智,於八千歲,修習慈行。又弗沙佛時,與釋迦如來同發菩提心,常習慈定。又《思益經》雲:"眾生見者,即得慈心三昧。"又《悲華經》雲:"發願於刀兵劫中,擁護眾生。"是則慈隆即世,悲臻後劫,至極之慈,超出凡小,故無能勝。” 大士位居補處,現在兜率內院。四千年後(指兜率天之四千年,相當於地球上之五十七億六百萬年)下生此界成佛,福德殊勝。三會龍華,度生無量。 本經以上三大士為菩薩眾中上首,蓋因三大士淨土緣深,正好影響海會大眾,同歸淨土。《普賢行願品》中普賢菩薩於逝多林中,發十大願王。繼雲:“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遠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殿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又偈雲:“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余,利樂一切眾生界。……”又《文殊發願經》雲:“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生彼佛國已,成滿諸大願,阿彌陀如來,現前授我記。……”如是兩大士,發殊勝大願,求生極樂,可勸一切菩薩,皆仰信文殊之大智,入普賢之大行,普導眾生,同歸極樂。是故此經,列為上首。次列彌勒者,《大寶積經發勝志樂會》彌勒問佛:“若有眾生發十種心,隨一一心專念向於阿彌陀佛,是人命終當得往生彼佛世界。世尊,何等名為發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彼佛世界?”可見彌勒大士正是襄贊釋尊同宏淨宗妙法也。又本經中第卅二品下彌勒當機。第四十六品,佛咐囑彌勒大士曰:“我今如理宣說如是廣大微妙法門,一切諸佛之所稱贊。咐囑汝等作大守護……當令是法,久住不滅。”彌勒承佛咐囑,宏持是經,是故大士,不但當來龍華會上,必說此經。直是盡未來際,亦必常說不絕。 “賢劫”。現在之住劫,名為賢劫。在此大劫中,有千佛出世,故名賢劫。《悲華經五》曰:“此佛世界,當名娑婆。……時有大劫,名曰賢善。……是大劫中,有千世尊,成就大悲,出現於世。”據《佛祖統記》,此劫中,第一佛名拘留孫佛,次為拘那含牟尼佛,三為迦葉佛,四即為今之釋迦牟尼佛,此後有彌勒等九百九十六佛相繼出世。今此會中,彌勒與其他賢劫中成佛之九百九十五大士皆來集會,聽佛說法,故知賢劫中未來一切諸佛,皆必同宣此經。(另說,賢劫共一千零五佛,彌勒以下一千零一人,未成佛。非所常見,故不詳錄。) 以上第一品,以信、聞、時、主、處、眾六種成就,為本經證信。經中大比丘眾萬二千人,超越余經,同於《法華》。又普賢最為上首,同於《華嚴經》。亦表本經之同於上之圓教二經也。
|
|
|
|
|
|
上一篇:黃念祖:《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初通序2
下一篇:黃念祖:《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三、正釋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