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經咒頌念

 

黃念祖:《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第二卷4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黃念祖

  第二卷

  發大誓願第六【之一】

  本品乃法藏菩薩遵佛明訓,於大眾中宣說所發殊勝大願。此大誓願,妙德難思。如《甄解》曰:「四十八願功德成就,而歸一正覺,即是南無阿彌陀佛也。是名弘誓本乘海,亦名悲願一乘。此乃彌陀正覺功德也。正覺功德不可思議者,由誓願不可思議。是以《行卷》以卅六句歎誓願不可思議,以彰正覺功德廣大。文曰:『敬白申一切往生人等,弘誓一乘海者,成就無礙無邊最勝深妙不可思議至德。何以故?誓願不可思議故。悲願喻如大虛空,諸妙功德廣無邊故。猶如大車乃至猶如大風,普行世間無所礙故。能出三有系縛城,乃至開顯方便藏。良可奉持。特可頂戴也。』」

  至於願文多寡,諸譯頗有差異。漢吳兩譯同為廿四願。且經中明言「便結得二十四願經」。《宋譯》則為三十六願。魏唐兩譯則為四十八願。至於《後出阿彌陀偈經》曰「誓二十四章」。可見廿四願於諸經中實居多數。但世間流通者,只是《魏譯》。故世人熟知四十八,而罕聞廿四願也。

  且漢吳兩譯雖同為廿四願,但內容亦甚不同。《吳譯》第二願為「使某作佛時,令我國中無有婦人。女人欲來生我國中者,即作男子。諸無央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來生我國者,皆於七寶水池蓮花中化生長大,皆作菩薩、阿羅漢,都無央數。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此中具有蓮花化生,與國無婦女之殊勝大願。而《漢譯》無之。其他諸譯亦皆阙如。由此可見,諸譯差異之甚。

  且漢吳兩譯雖同曰廿四願。但實際內容,則不止廿四。以上《吳譯》第二願為例。此一願中實具㈠國無婦女;㈡蓮花化生;㈢蜎蠕得生,並皆作菩薩、阿羅漢;㈣菩薩、阿羅漢無量等,精要勝願。准是可知,所謂廿四願,實不止廿四。據諸《後出阿彌陀偈經》「誓二十四章」之經文。可知彌陀誓願實為廿四章,非僅廿四願也。

  至於魏唐二譯同為四十八願,但名為四十八,實際則不足四十八。例如《魏譯》第廿九願為「設我得佛,國中菩薩若受讀經法,諷誦持說,而不得辯才智慧者,不取正覺」。第三十願為「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智慧辯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覺」。實則此兩願祗有廣略之異,第三十願只是第廿九願之補充與引申而已。《唐譯》中第廿九與三十願,亦與此同。更有進者,魏唐兩譯均缺國無女人及蓮花化生之願。可見魏唐兩譯之四十八願,並未圓具諸願。

  至於漢吳兩譯,則缺十念必生之根本大願。可見漢吳魏唐宋五譯,均非無量壽經之善本。是以會集諸譯,廣撷眾長,另成會本,實不容緩也。

  於是夏師會集諸譯之大願,既重古譯多見之廿四,又采世間所流通之四十八,乃以廿四為章,四十八為目,既符「誓廿四章」,又合四十八願。經中備集諸譯之長,十念必生、國無女人、蓮花化生諸願,皆見於會本。復妙攝各願精要,以少文而顯多義。例如《魏譯》第卅八願曰:「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贊應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縫搗染洗濯者,不取正覺。」第二十四願曰:「設我得佛,國中菩薩在諸佛前,現其德本。諸所求欲供養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覺。」《魏譯》此兩願顯衣服與供具之如意。但缺飯食如意。如《漢譯》第二十三願(《吳譯》為第十四願)曰:「我作佛時,我國諸菩薩欲飯時,則七寶缽中,生自然百味飯食在前。食已,缽皆自然去。不爾者,我不作佛。」(於此又可見魏唐之四十八願,實不足四十八也。)今此會本,攝集以上三願為:「我作佛時,生我國者,所需飲食、衣服、種種供具,隨意即至,無不滿願。」可見會本,文約義豐,諸譯所具之彌陀勝願,備顯無遺。是以近世諸賢,公認此為善本,良有以也。

  法藏白言:唯願世尊,大慈聽察。

  「聽」者,耳聞也。「察」者,心中審思也。《會疏》曰:「如來聽其說明,照察丹誠,故雲聽察。」故經義為法藏菩薩請求世尊,垂慈於我,聽我所說,鑒我誠心。以下法藏陳說所發大願。

  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更墮惡趣。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

  一、國無惡道願。二、不墮惡趣願。

  首四句,總括全部大願。願我成佛時,所居之佛剎,具足無量(無法以數量表示)勝妙功德,具足無量清淨莊嚴。具足者,圓滿也。周遍含攝,無欠無余。故雲具足。所具功德與莊嚴,皆不可思議,超情離見,非思量分別之所能知,非語言文字之所能表。故曰「不可思議」。《華嚴經》獨明事事無礙之不可思議境界,一多相即,小大相容,廣狹自在。延促同時,重重無盡,圓明具德等等。詳之則為十玄妙門。前於判教一節中曾淺述之。今經阿彌陀佛即是毗盧遮那如來,極樂淨土何異華藏世界,極樂依正舉體是事事無礙不可思議境界,一一圓具無盡玄門。故曰:「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由於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故能令眾生,聞名得福,聞名發心,十念必生,迳登不退。復以具足無量不可思議莊嚴,故萬物嚴淨,窮微極妙;光瑩如鏡,徹照十方;觸光安樂,垢滅善生;其香普熏,十方世界,眾生聞者,皆修佛行,見菩提樹,證無生忍。妙顯極樂世界,一塵一毛,悉皆圓明具德。是以此四句,列於願首。表以下一一各願,莫不如是。一一之願皆是為眾生。一一之願皆是彌陀本妙明心之顯現。一一之事相皆是清淨句,皆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

  下明,我此佛剎中,無有地獄、餓鬼、畜生(經中常以禽獸蜎飛蠕動之類表畜生道)三惡道。」地獄「此為漢語,梵語為那落迦、泥犁等。《大攝論音義》曰:「此譯有四義:㈠不可樂。㈡不可救濟。㈢闇冥。㈣地獄。」今經言地獄乃其中之一義。《婆沙論》曰:「瞻部洲下過五百踰繕那,乃有其獄。」「踰繕那」即由旬,天竺裡數之名。《維摩經肇注》雲:「上由旬六十裡,中由旬五十裡,下由旬四十裡。」故常言地獄,以獄在地下也。但應知者,地獄不僅在地下,或在山間,或大海邊,曠野樹下,空中皆有其獄。總之地獄有三類:

  一、根本地獄,乃八大地獄及八寒地獄。八大地獄對八寒而言,亦名八熱地獄。瞻部洲地下五百由旬有地獄,名為等活,從是依次而下至第八獄,名為無間,此八獄乃層層豎立者也。據《俱捨論》兼考《大論》,此八獄為:㈠等活地獄。彼中罪人遇種種斫刺磨搗,苦極身死,然冷風吹之,皮肉還生,等於前活。㈡黑繩地獄。先以黑繩縛罪人肢體,而後斬鋸。㈢眾合地獄。眾多苦具,俱來逼身,合黨相害。㈣號叫他獄。逼於眾苦,發悲號怨叫之聲。㈤大叫地獄。逼於劇苦,更發大哭聲。㈥炎熱地獄。火隨身起,炎熾周圍,苦熱難堪。㈦大熱地獄。熱中之極,故曰大熱。㈧無間地獄。受苦無間,無有間歇。以上八大地獄外,更有八寒冰獄,依次橫列:㈠額部陀,此雲疱。嚴寒逼身。體上生疱也。㈡尼刺部陀,極寒逼身,體分疱裂也。㈢呵羅羅(寒逼而自口中所發之顫聲)。㈣阿婆婆(同上)。㈤虎虎婆(同上)。㈥__(此字左為口右上為囚右下為皿)缽羅。(青蓮花也)嚴寒逼迫,身分折裂如青蓮也。㈦缽特摩。(紅蓮花)身分折裂如紅蓮花也。㈧摩诃缽特羅(大紅蓮花)。身分折裂如大紅蓮花也。

  此上為根本地獄。下敘近邊地獄、孤獨地獄。

  二、十六游增地獄。八大地獄中每一大獄,皆有四門。每一門外,每附增四獄。名為㈠煻煨增。㈡屍糞增。㈢鋒刃增。㈣烈河增。合為十六處,稱為十六游增地獄。

  八大地獄合計共有一百二十八處。亦名近邊地獄。

  三、孤獨地獄。在山間、曠野、樹下、空中,其類無數,受苦無量。地獄苦果,其最重處,一日之中八萬四千生死,經劫無量。《輔行記》雲:作上品五逆十惡者感之(指最極惡逆者)。

  「餓鬼」者,《大乘義章八》曰:「以從他求故,名餓鬼。又常饑虛,故名為餓。恐怯多畏,故名為鬼。」《婆沙論》雲:「鬼者畏也,謂虛怯多畏。又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又希求名鬼,謂彼餓鬼恆從他人,希求飲食以活性命。」又雲:「有說饑渴增(盛也)故,名鬼。由彼積集,感饑渴業。經百千歲,不得聞水名。豈能得見,況復得觸。有說被驅役故,名鬼。恆為諸天處處驅役馳走故。」此道亦遍諸趣。有福德者作山林塚廟神。無福德者,居不淨所,不得飲食。常受鞭打,填河塞海,受苦無量。《輔行記》雲:「下品五逆十惡者感之(指惡逆中之最輕者)。」

  「畜生」新譯為傍生。指傍行之生類。《新婆沙論》雲:「其形傍,故行亦傍。以行傍,故形亦傍。是故名傍生。」傍者,橫也。《會疏》雲:「此道遍在諸處。披毛戴角,鱗甲羽毛。四足多足,有足無足。水陸空行,互相吞啖,受苦無量。」《輔行記》雲:「作中品五逆十惡者感之。」

  「焰摩羅界」者,指焰摩羅王之世界。焰摩羅,又作炎摩、琰摩、閻摩、閻摩羅等。譯為縛,縛罪人之義。焰摩羅王,義譯為平等王。此王登錄、治理世間生死罪福之業。主守地獄,八寒八熱,及其眷屬諸小獄等。決斷善惡,役使鬼卒。於五趣中,追攝罪人,捶拷治罰,更無休息。故《三啟經》雲:「將付琰魔王,隨業而受報。勝因生善道,惡業墮泥犁。」又譯雙王,兄及妹皆作地獄王。兄治男事,妹理女事,故曰雙王。」焰摩羅界」者,即此王之管界。《俱捨論》雲:「琰魔王國,於此瞻部洲下,過五百踰繕那(即由旬),有琰魔王國,縱廣量亦爾。從此展轉,散居余處。」又《長阿含經地獄品》雲:「閻浮提南,大金剛山內,有閻羅王宮,王所治處。從廣六千由旬。」

  「三惡道」,又名三惡趣,又名三塗。為一切眾生造惡所生之處。故名惡道。地獄、餓鬼、畜生三道,名三惡道。《法華經方便品》曰:「以諸欲因緣,墜墮三惡道。」蓋謂眾生如內有貪求欲樂之念,是為因。外攀緣欲境,是為緣。以此因緣,起念造惡,終墮惡道。

  本章具兩願,「國無惡道願」,及「不墮惡趣願」。首數句之文意為,我若證得如來果覺,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即已究竟成佛,是時我所住持之佛土,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以上數句,總表極樂世界之微妙殊勝。故於第一願首宣說之。以下則分敘四十八願各各內容,其下第一願曰:「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乃國中無有三惡道願。此正表彌陀大悲心切。故首兩願,唯願眾生無苦。三惡道乃苦中之極也。密教中曰:「大悲為根,菩提為因,方便為究竟。」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曰:「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故願國中永無惡趣。

  「不墮惡趣願」。或曰「不更惡趣願」,為第二願。此承第一願而言,我國不但無三惡道,甚至從焰摩羅界(即地獄界)等惡道中,來生我國之一切眾生,受佛之教化,不但永不更入惡趣,並悉皆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淨土論注》曰:「佛所得法,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法華玄贊》曰:「『阿』雲無。『耨多羅』雲上。『三』雲正。『藐』雲等。又『三』雲正。『菩提』雲覺。即是無上正等正覺。」《大智度論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惡道眾生善根微弱,復多宿業,蒙佛願力加被,攝受往生。生彼土已,悉令成佛,此實阿彌陀如來慈悲至極之無上聖願。蓋以從惡趣帶業往生之眾生,宿具惡業,應墮惡道。但因彌陀願力加持,往生極樂不復更墮三途,故曰不墮惡趣。故龍樹大士曰:「若人生彼國,終不墮三趣。」又善導大師曰:「乃至成佛,不歷生死。」是則橫出於六趣矣。

  又此章大願,攝二殊勝。一者,惡趣眾生,亦得往生極樂,不復更墮惡道。表彌陀悲心無盡,度化無余也。二者,凡往生者,悉皆作佛,究竟菩提。由此可見彌陀本心,念念願一切眾生成佛,而此願既已成就,足證彌陀智慧功德、威神力用不可思議。末雲:「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表此願成就,我(法藏菩薩)方成佛。若此願不成,我終不成佛。故曰:「不取無上正覺。」以下各願,簡為「不取正覺」。

  我作佛時,十方世界,所有眾生,令生我剎,皆具紫磨真金色身;三十二種大丈夫相;端正淨潔,悉同一類。若形貌差別,有好丑者,不取正覺。

  三、身悉金色願。四、三十二相願。五、身無差別願。

  此章具三願。「十方世界,所有眾生,令生我剎,皆具紫磨真金色身」,是為第三「身悉金色願」。生彼土者,身皆紫磨真金之色。真金色者,蓋為如來之身色。善導大師曰:「諸佛欲顯常住不變之相,是故現黃金色。」日溪師曰:「此標中道實相色。」今此大願,欲令一切往生之人,同佛身相,皆真金色,此顯生佛不二,真實平等。故《會疏》曰:「是故願言,我國人民,純一金色,無有好惡,彼我平等,情絕違順。」《會疏》之說,正顯中道實相之義。

  「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國中天人,皆是三十二種大丈夫相。是為第四願,稱為「卅二相願」。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又名三十二大人相,簡稱三十二相。此三十二相,不限於佛,轉輪聖王亦具此相。《智度論八十八》謂佛現此大人相者,因「隨此間閻浮提中天竺國人所說,則為現卅二相」。此說極好,佛本離相,而現相者,順世間習俗故。又《法界次第下》曰:「如來應化之體,現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眾德圓極。使見者愛敬,知有勝德可崇。人天中尊,眾聖之王,故為現三十二相。」此三十二相,《三藏法數四十八》雲:「1)足安平相。足裡無凹處者。2)千輻輪相。足下有輪形者。3)手指纖長相。手指細長者。4)手足柔軟相。手足之柔者。5)手足缦相。手足指與指間有缦網之纖維,交互連絡如鴨鵝者。6)足跟滿足相。跟是足踵。踵圓滿無凹處者。7)足趺高好相。趺者足背也。足背高起而圓滿者。8)腨如鹿王相。腨為股肉。佛之股肉纖圓如鹿王者。9)手過膝相。手長過膝者。10)馬陰藏相。佛之男根,密藏體內,如馬陰也。11)身縱廣相。頭足之高,與張兩手之長相齊者。12)毛孔生青色相。一一毛孔,生青色之毛而不雜亂者。13)身毛上靡相。身毛之頭右旋向上偃伏者。14)身金色相。身體之色如黃金也。15)常光一丈相。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者。16)皮膚細滑相。皮膚軟滑者。17)七處平滿相。七處為兩足下兩掌兩肩及頂中。此七處皆平滿無缺陷也。18)兩腋滿相。腋下充滿者。19)身如獅子相。身體平正,威儀嚴肅。如獅子王者。20)身端直相。身形端正,無伛曲者。21)肩圓滿相。兩肩圓滿而豐腴著。22)四十齒相。具足四十齒者。23)齒白齊密相。四十齒皆白淨而堅密者。24)四牙白淨相。四牙最大而白者。25)頰車如獅子相。兩頰隆滿,如獅子之頰者。26)咽中津液得上味相。佛之咽喉中,常有津液,凡食物因之得上味也。27)廣長舌相。舌廣而長,柔軟細薄。展之則覆面而至於發際者。28)梵音深遠相。梵者清淨之義,佛之音聲清淨而遠聞也。29)眼色如绀青相。眼睛之色如绀青者。30)眼睫如牛王相。眼毛殊勝如牛王也。31)眉間白毫相。兩眉之間有白毫,右旋常放光也。32)頂成肉髻相。梵音烏瑟膩,譯作肉髻。頂上有肉,隆起為髻形者,亦名無間頂相。」(其它經論與此大同小異)望西師曰:「依此願故,眾生生者,皆具諸相,不假修得。問:『具足此相,為華開後,將為前耶?』答:『不待花開,是生得故。』」

  再下為第五「身無差別願」。願曰:國中眾生,容貌形色,悉皆端正潔淨,等同一類。若有差別及好丑之分,則不成佛。此願顯極樂國人,等同一相,無有差別。故昙鸶大師曰:「以不同故,高下以形。高下既形,是非以起。是非既起,長淪三有。是故興大悲心,起平等願。」是即發起此願之本因也。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自知無量劫時宿命所作善惡。皆能洞視徹聽,知十方去來現在之事。不得是願,不取正覺。

  六、宿命通願。七、天眼通願。八、天耳通願。

  本章明彼土眾生具第六「宿命通願」、第七「天眼通願」,與第八「天耳通願」。」通」者,神通之簡稱。窮潛神異,所為不測,謂之神。所作無壅,自在無礙,謂之通。神通有六種,稱為六通,即宿命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與漏盡通。此六通中,第六唯聖(指阿羅漢),前五通凡,異生(非人)亦可得之。三界諸天皆可依果報,而自然感得前五種之神通(甚至鬼神亦有小通),但不能得漏盡通。此漏盡通唯聖者所證。須斷盡煩惱,方為漏盡也。

  今應注意者,經中極樂眾生所具之通,遠超余經論中禅定等所得者。例如凡夫之宿命通,能知不過八萬劫。今雲無量劫者何也?蓋以極樂眾生仗佛本願力,而具大乘不共之通,故遠勝於凡小也。《甄解》曰:「小乘前五通,唯依四根本定得。漏盡通,依四禅未至中間及三無色(「無色」者,指無色定。文中「三」字或為「四」字之誤,蓋八定者,乃色界之四禅與無色界之四無色定也。)。大乘依一切禅悉能之。今此經所說,大異於彼說。一切人天皆以佛願為所依。故雲,阿彌陀如來本願力為增上緣。《事贊》雲:『三明自然乘佛願。須臾合掌得神通。』豈容同於有漏禅為所依耶?」故彼國天人之通,非修得者,不待修而自得成就,又不同於諸天報得五通。乃依彌陀之修德為因,依如來願力,而酬得安樂自然之報德。是以勝於常途之報得。故《要集》雲:「不於四靜慮中,而修神通因。只是彼土任運生得之果報,不亦樂乎!」

  又佛菩薩與二乘之身通有多種不同。《甄解》據《大乘義章》雲:「㈠寬狹不同,如《地持》說,聲聞二千國土,為通境界。緣覺六千國土,為通境界(今經中則以億那由他百千佛剎為通境界,可見差異之甚。)。㈡多少不同。二乘一心一作,不能眾多。諸佛菩薩能化現十方世界,一切色象。一時能現五趣之身。㈢大小不同。二乘化現大身,不能入小。化現小身,不能容大。諸佛菩薩現大身滿三千界。能以大身入一塵中。化現小身如微塵,能以小身容受一切。又佛菩薩於一切色物,大能入小,小能容大。二乘不能。㈣遲速不同。二乘欲至遠所,多時乃至。以其不同如意通故。諸佛菩薩,一念能至十方世界。以其所得如意通故。㈤虛實不同。二乘所化現一切,相似而已,不得實用。諸佛菩薩所化現,皆得實用。㈥所作不同。諸佛菩薩化無量人,各令有心。隨作一事,令人異辨。二乘不能。㈦所現不同。諸佛菩薩但現一身,令人異見。但出一聲,令人異聞。安住一土,十方俱現。二乘不能。㈧化根用不同。如《涅槃》說:『諸佛菩薩,六根互用。』二乘不能。㈨自在不同。如《涅槃》說:『諸佛菩薩,凡所為作,身心自在,不相隨逐。其身現大,心亦不大。身現小,心亦不小。喜憂等一切皆爾(意謂身現喜,心亦不喜)。』二乘不能。」今彼國天人之神通,如《合贊》雲:「今則大乘不共之通,而更加(彌陀)本願力,豈混同凡小通。」

  本章中「自知無量劫時宿命所作善惡」,是第六宿命通願。宿者,宿世也,即過去世,俗稱前世者也。命者,指生命。故宿命即指前世過去之多生。能知過去多生所作種種善惡。稱為宿命通。《甄解》曰:「事謝於往(過去之事)名為宿,往法(過去之法)相續名為命。於此照知無壅,名宿命通。」又《會疏》雲:「謂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萬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六道眾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二乘極遠知過去八萬劫事。菩薩所知無極。今願文言,無量劫時宿命,故知此為大乘菩薩之通也。

  此願含二意:一者。如日澄憲師雲:「不知宿命故,於善不進,於惡不恐。萬善懈怠,眾惡造作,只為不知宿業也。彼羅漢憶泥犁苦,流血汗(有阿羅漢憶及先世在地獄中種種慘痛,怖畏之極,流出血汗。)。福增(古德之名)見先身骨忽開悟。(又有人)不知先生母,以為妻。不知先世怨,養為子。不知先身父,以為美食等。皆迷宿命事,著今世樂。忽聞本緣,皆生厭心者也。」故極樂國人應具宿命智通,知眾生宿世行業,因勢誘導,以為化度眾生之方便。二者。靜照雲:「若識宿命,則不自高。憶念過去無數功德。但依佛誓得生此國。」又澄憲雲:「往生彼國者,先知宿命,深仰佛德。」故極樂國人因宿命智通,而彌上仰佛德也。

  「洞視徹聽,知十方去來現在之事」。」洞」者,深也,通也。」徹」者,通也,明也。十方,指空間。去來現在,即過去、未來,與現在,指時間。」去」承上宿命通願。指知十方過去無量劫中宿命所作善惡之事,悉皆「洞視徹聽」。以下言知十方未來與現在之事。則第七天眼通願與第八天耳通願也。天眼通,又名天眼智通,又名生死智通。天眼,天趣之眼。能見粗細遠近一切之色,及眾生未來生死之相。《智度論五》曰:「天眼所見自地及下地(例如天人,則天道為自地,修羅、人、畜生、鬼、地獄五道為下地)中六道眾生諸物,若近若遠,若粗若細諸色,莫不能照。」又天眼通者,《會疏》曰:「能見六道眾生,死此生彼,苦樂等相。及見一切障內障外,世出世間,種種形色,無有障礙也。」凡夫肉眼,只見障內,例如圍牆是障,凡夫但見牆內,不知牆外之一切。天眼能見障外,故通達無礙。又彼國天人之天眼,遠勝二乘及諸天之天眼。龍樹大士曰:「二乘中小聲聞不作意,一千界為通境。若作意者,見二千國土。大聲聞不作意者二千,作意者三千。緣覺小者,不作意二千,作意三千。其大者,作意不作意,皆見三千大千世界事。諸佛菩薩見無量世界事。」至於彼國天人,不問作意不作意,所見世界與眾生生死流轉,及其因緣業行,遠超二乘。如《宋譯》第五願曰:「一切皆得清淨天眼,能見百千俱胝(百萬)那由他(億)世界,粗細色相……。」今經雲洞視「十方去來現在之事」,即能見無量世界之事。可見極樂國人之通,實是佛菩薩神通也。

  又此願意有二說:一者,如望西曰:「或土眾生,以不見於諸苦果,故不恐苦因。亦以不見諸樂果,故不修樂因。法藏愍念此等眾生,選擇此願攝眾生也。」又《會疏》曰:「肉眼昧劣,不見一紙之外。但緣目前,思從於此。不見地獄重苦,勤修無勇。不見淨土勝樂,欣求念淡。」又澄憲曰:「嗚呼悲哉!不見地獄餓鬼之苦果。不見父母師長之受報。厭離心緩,報謝思怠。」故望西又曰:「上求下化之要,厭苦報德之道,其唯在天眼照視者欤!」

  二者,如《渧記》廣其意雲:「如《會疏》等言,願興約滅惡生善,厭苦欣淨。若爾,則非真土(指極樂)所得之益而已。今正約真土所得者,或有淨土,其土聖眾,雖有天眼,或見二千世界,或見三千世界。不能普見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國。或有淨土,其土菩薩,但雖得天眼,而不能圓具五眼。是以殊興此願而已。故《願成就文》曰:「肉眼清徹,靡不分了。天眼通達,無量無限。等謂得一天眼則圓得五眼(本經第三十品中,「彼佛剎中,一切菩薩,修行五眼」,是其證也)。是以能見塵數佛國,明照眾生,死此生彼,濟生利物,常作佛事,是此願之勝益也。」蓋其意為:若謂此願之起,僅為滅惡生善與厭苦欣樂,此尚非極樂真淨國人之實際利益。極樂國土天人能普見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國。且得天眼即能圓具慧眼、法眼、佛眼與本具之肉眼,是為五眼。是以能見塵數佛國,並明照眾生,生死去來種種之相。於是可以救濟群生,利樂萬物。此方是本願之殊勝利益。上之兩說,後者切近彌陀本願。經中徹聽十方未來現在之事,是第八天耳通願。又名天耳智通。天耳,指色界諸天人之耳根。能聞六道眾生之語言,及遠近粗細一切之音聲。《會疏》曰:「天耳通者。能聞一切障內障外,苦樂憂喜,語言音聲,無壅也。」此願《魏譯》文為「國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說,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覺。」《唐譯》文曰:「國中有情,不獲天耳。乃至不聞億那由他百千踰繕那外說法者,不取正覺。」准上可知,極樂天人之耳通,遠超二乘,不但普聞十方音聲,且能聽無量諸佛說法也。

  澄憲曰:「此通至要。地獄眾苦之聲,餓鬼饑餓之聲,聞之鎮(「鎮「字或是「震「、「俱「之誤)增大悲之心。乾闼緊那(天帝之樂神。彈琉璃之琴,其音普聞此三千大千世界)之樂,神仙誦經之音,聞之常樂寂靜之洞(洞者,洞府,指神仙息處)。況諸佛說法,聞悉受持;菩薩對談,聽並渴仰哉!」

 

上一篇:淨空法師:臨終助念者是人數越多越好嗎?
下一篇:淨空法師:病危之人斷氣後十二個小時再穿衣服管用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