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經咒頌念

 

黃念祖:《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第二卷7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黃念祖

  第二卷

  發大誓願第六【之四】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禮拜歸命。以清淨心,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聞我名,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諸根無缺。常修殊勝梵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二十五、天人禮敬願。二十六、聞名得福願。二十七、修殊勝行願。

  右章三願。從「聞我名字」至「莫不致敬」,是第廿五「天人禮敬願」。從「若聞我名」下至「諸根無缺」,是第廿六「聞名得福願」。再下為第廿七「修殊勝行願」。本章三願皆表聞名功德。

  上第十八願十念必生,乃往生之正因,四十八願之核心。第十九與第廿兩願,乃第十八之開廣。第廿一願,專指具有宿惡之眾生,若能悔過,發菩提心,一心專念,亦皆得往生,不更惡道。第廿三願,則專指婦女,聞名淨信,發菩提心,求生淨土,則命終轉男,往生極樂。以上皆因聞名發心,得生淨土,是為得益中之上者。今章則顯其下者。蓋眾生根器不一,故聞名之信樂發心亦不一,或因大心未堅,或因信願不深,或以持念不專,是以未能全契彌陀十念必生等大願,故當世未能了脫生死,僅能獲福於現在及來生,故獲利未能如前之數願也。

  第廿五願,「修菩薩行」謂六度萬行。是乃廣修眾善者。本經三輩往生,皆雲「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蓋發心乃諸善中王,持名是萬行之首。缺此往生正因,雖行眾善,則廣而不專,博而未精,未契彌陀本願,難於今生現證,故唯受人天禮敬而已。第廿六願「生尊貴家」者,《大論》曰:「生剎利為有勢力;生婆羅門家為有智慧;生居士家為大富。故能利益眾生。」又《會疏》曰:「生下賤家,受世輕慢,利濟不廣。」是故聞名得福,來生皆生尊貴之家也。又「諸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下第廿七願。「梵行」。梵者,清淨之義。梵行,清淨無欲之行。斷YIN欲諸天,皆名為梵天。如梵天斷YIN欲之行,曰梵行。《法華嘉祥疏》曰:「有人言通取一切戒為梵行,別行斷YIN為梵行,故《大品》曰:『YIN欲障生梵天,何況菩提!』「以上皆以離欲為梵行,但另有深義,以證涅槃之萬行為梵行。如《法華嘉祥疏》曰:「梵行之相者,梵名涅槃,即根本法輪大涅槃也。行即萬行,到大涅槃也。」又《大日經疏十七》曰:「梵謂涅槃。梵行謂修梵行者名。具大涅槃名為梵。」上二經疏,皆謂到大涅槃之行,為梵行。是則梵行之深義,不局限於持戒與斷YIN而已。今願文曰「殊勝梵行」,應兼此二義。蓋斷除YIN欲,禮佛念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即趣向大涅槃根本法輪之妙行也。一聞佛名,即具如是功德,足證佛號,名具萬德。又聞名功德,微妙難思。如《尊勝陀羅尼經》曰:「諸飛鳥畜生,含靈之類,聞此陀羅尼,一經於耳,盡此一身,更不復受。」又《涅槃經》曰:「是大涅槃,亦復如是。若有眾生,一經耳者,卻後七劫,不墮惡趣。」一經於耳,尚具上述功德。何況經耳之後,兼能信受,其功更勝。一般經中聞字,不是但聞,義兼信受。是故聞名之人,今生縱不即能往生,來世亦必常修殊勝梵行也。

  我作佛時,國中無不善名。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同一心,住於定聚。永離熱惱,心得清涼。所受快樂,猶如漏盡比丘。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二十八、國無不善願。二十九、住正定聚願。三十、樂如漏盡願。三十一、不貪計身願。

  從右章第廿八至第卅八願,為攝彼土眾生願,表極樂國中眾生之功德受用。右章具四願,「國中無不善名」,是第廿八「國無不善願」。」住於定聚「以上,是第廿九「住正定聚願」。」猶如漏盡比丘」以上,是第卅「樂如漏盡願」。最後「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是第卅一「不貪計身願」。

  第廿八「國無不善願」。極樂國中尚無不善之名,何況有不善之實耶?龍樹大士曰:「彼尊佛剎無惡名,亦無女人惡道怖,乃至無有諸趣惡知識。」蓋表極樂無有不善也。又《往生論》雲:「淨土果報,離二種譏嫌過,應知。一者體。二者名。體有三種:一者二乘人。二者女人。三者諸根不具人。無此三過故,名離體譏嫌。名亦有三種,非但無三體,乃至不聞二乘、女人、諸根不具三種名故,名離名譏嫌。」上論中所謂之譏嫌名,即願文中之「不善名」也。又《疏鈔》曰:「由耳之所聞,唯是諸佛如來萬德洪名,菩薩、聲聞及諸天善人,種種嘉號,曾無三惡名字,歷耳根故。」耳中不聞惡名,故曰:「無不善名」也。

  又如《阿彌陀經》曰:「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靈峰大師於此更有妙解。《彌陀要解》曰:「問:白鶴等,非惡道名耶?答:既非罪報,則一一名字,皆诠如來功德。所謂究竟白鶴等,無非性德美稱,豈惡名哉!」其意如下,經雲:「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鹦鹉、捨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故或問曰:彼國既有白鶴等鳥,則白鶴之名豈非惡報之名耶?《要解》答曰:經雲「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白鶴等,既非罪報所生,則其假名,亦非惡名。是諸鳥等皆如來性德所顯,故其名字乃表如來性德,正是美號,焉可視為惡名。又《觀經》曰:「如意珠王,湧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為百寶色鳥。」可見極樂依正,悉是如來果覺之所莊嚴。是諸眾鳥,皆是彌陀變化所作。彼土一色一香,一塵一名,無非中道,皆是不可思議法界之全體大用。是故彼國一一名字,皆顯如來性德。如來證窮法界,照徹心源,功德究竟。以一真一切真故。一究竟一切究竟。又以假名诠顯實法,故彼土一一名字,悉皆究竟。白鶴是究竟白鶴,共命之鳥是究竟共命之鳥。是諸眾鳥皆如來性德之所顯。故其假名,亦皆是性德之美稱,而非惡名矣。

  第廿九「住正定聚願」。「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同一心,住於定聚。」由於第五「無差別願」,生彼國者,形貌無差,悉同一類。形既相類,心亦同然。心皆同一,住於定聚。定聚者,指正定聚,乃三聚之一。三聚包括一切眾生。聚是聚類之義。一切眾生分為三類,是名三聚。三聚之說通於大小乘,其義不一。一者,㈠正定聚,必定證悟者。㈡邪定聚,畢竟不證悟者。㈢不定聚。介以上二者之中,蓋有緣則證悟,無緣則不證悟也。二者,《會疏》曰:「定聚者,具雲正定聚。亦言不退轉。便是菩薩阿鞞跋致也。雲何名正定。凡一切眾生,雖根性萬殊。以類聚之,不出三種。以必墮六趣為邪定。以升沉隨緣為不定。以定至菩提為正定。」三者,據《起信論》,十信以前之凡夫,不信因果,為邪定。十住以上為正定。十信之人為不定性。此乃實教大乘之說。本經第廿二品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當生(見《唐譯》),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明得生彼土,便入正定之聚,必證大涅槃果。故善導大師曰:「不斷煩惱得涅槃。斯示安樂自然德。」又龍樹大士雲:「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起心立德,修諸行業,佛願力故,即便往生。以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聚。正定聚者,即是阿鞞跋致不退位也。」

  (又善導大師依願言及《唐譯》經文,謂此願亦現生不退之密義,文中「若當生「則指求生之人,亦入正定聚。是為不共之說。當於第廿二品中詳論之。)

  第卅,「永離熱惱,心得清涼。所受快樂,猶如漏盡比丘」。是為「樂如漏盡願」。「熱惱」。為劇苦所逼,身熱心惱,故名熱惱。《法華經信解品》曰:「以三苦故,於生死中,受諸熱惱。」今極樂國中「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永離熱惱。「清涼」,清淨涼爽,正與熱惱相反。《大智度論廿二》曰:「人大熱悶,得入清涼池中,冷然清了,無復熱惱。」清涼池,喻涅槃也。今往生之人,入於彼土大清涼池中,故皆「心得清涼」。「漏盡比丘」,漏者,洩漏,即煩惱之異名。煩惱現行,使心連注,流散不絕。故名為漏。又眼等六門,日夜流注煩惱,故名漏。以聖智者斷盡此煩惱,稱為漏盡。六神通中前五通為有漏通,唯漏盡通為無漏通。煩惱斷盡之比丘,稱為漏盡比丘,即阿羅漢。法藏菩薩願彼國眾生,受樂無極,且於「所受快樂」心無染者。如阿羅漢,斷盡諸漏,於諸世法,不執不著。故雲「猶如漏盡比丘」。以喻受樂而無樂想。義寂名此為「受樂無染願」;憬興名之為「受樂無失願」,皆是此意。

  第卅一「不貪計身願」。無起想念,貪計身者,凡夫修行,多墮身見,身見乃見惑之首,見惑不斷,則不能入聖流,勢必常淪生死,欲出無期也。貪計身者,謂執有我身而貪著計度也。《會疏》曰:「於自身忘執,計愛憎違順,是名貪計,是所謂我執也。」凡夫忘以自身為我,貪執計較,愛護倍至,順則生愛,違則生瞋,種種分別貪者,舉體墮於煩惱。《往生論》雲:「遠離我心,貪著自身,遠離無安眾生心;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此三種法(應)遠離以其障菩提心,應知。」蓋謂貪執自身,無安眾生心,供養恭敬自身心,此三者,皆障菩提心,故應遠離。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若障菩提心,即不能往生。是故願曰:「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我作佛時,生我國者,善根無量,皆得金剛那羅延身,堅固之力。身頂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獲得無邊辯才。善談諸法秘要。說經行道,語如鐘聲。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三十二、那羅延身願。三十二、光明慧辯願。三十四、善談法要願。

  右章具三願。「生我國者,善根無量」是總述。以下分演。善根者,身口意三業之善,固不可拔謂之根。羅什大師曰:「謂堅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又以「善」能生妙果,生余之善,故名為根。「皆得金剛那羅延身,堅固之力」。是第卅二「那羅延身願」。憬興稱之為「身得堅固願」。「金剛」者,梵語跋折羅(或代折羅)譯為金剛。《三藏法數五》雲:「金中最剛,故雲金剛。」又《大藏法數四十一》雲:「梵語跋折羅,華言金剛。此寶出於金中,色如紫英,百煉不銷,至堅至利,可以切玉,世所希有,故名為寶。」(即金剛石,俗雲钴石,硬度最大。)又金剛者,金剛杵之簡名。《大日經疏一》雲:「代折羅即是金剛杵。」原為印度之兵器。密宗以之表堅利之智。《大日經疏一》又雲:「代折羅,如來金剛智印。」又《仁王經念誦儀軌上》雲:「手持金剛杵者,表起正智,猶如金剛。」杵有金、銀、銅、鐵、石、水精、法陀羅木等,無量種之不同。帝釋之杵,乃金剛所成。又執持金剛杵之力士,稱為執金剛,簡稱金剛。《行宗記二》曰:「金剛者,即侍從力士,手持金剛杵,因以得名。」

  「那羅延」者,譯為勝力,或堅牢。有四義,(一)梵天王之異名。(二)羅什大師雲:「天力士,名那羅延。端正雄健也。」(三)《大日經疏十》「毗紐天有眾多別名,即是那羅延天別名也。是佛化身。」又《秘藏記》曰:「那羅延天,三面,青黃色。右手持輪,乘迦樓羅鳥。」(乘鳥表空行)(四)《涅槃經疏七》曰:「那羅延,此翻金剛。」乃十九執金剛之一。《維摩經》雲「那羅延菩薩」。古注經家多謂眾生身心相依,身有苦樂,心必憂喜。心有憂喜,身有損益。法救雲:「如來身力無邊,猶如心力。」又《密跡力士經》雲:「如來之身成*「鎖體,猶如金剛,铿然堅絕,不可破壞。」故願國中眾生,三業莊嚴。體固如金剛,力強如那羅延,同具殊勝身業也。

  今依密教,執金剛,金剛手,金剛薩埵等,乃一名之異譯。《仁王經念誦儀軌上》雲:「此金剛手,即普賢菩薩也。手持金剛杵者,表起正智,猶如金剛,能斷我法微細障故。」又《聖無動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羅尼經》雲:「此金剛手是法身大士,是故名普賢。即從如來得持金剛杵。其金剛杵五智所成。故名金剛手。」今願文曰「金剛那羅延身」,若據顯跡,則如過去諸解,視為天上力士,那羅延神,大力堅固之身。今據密義,金剛與那羅延,均是執金剛,簡稱金剛。論其密本,即是金剛薩埵,即是普賢,乃法身大士。又密教尊金剛為示現威猛相之佛。是以「金剛那羅延身「應解為等同如來之「金剛身「或「金剛體」。

  「金剛身」,指金剛不壞之身,謂佛身也。《涅槃經》雲:「如來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壞身。金剛之身。」又「諸佛世尊,精勤修習,獲金剛身」。

  《新譯仁王經》曰:「世尊導師金剛體,心行寂滅轉法輪。」《良贲疏》曰:「金剛體者,堅固具足。體者身也。佛身堅固,猶如金剛。」若據密意,則往生者,亦如世尊得金剛不壞之體。故皆壽命無量,身具金剛「堅固之力」。

  「身頂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獲得無邊辯才」。為第卅三「光明慧辯願」。彼佛壽命無量。國中天人壽命亦皆無量。又彼佛光明無量,是故彼國人民,身頂皆有光明照耀。蓋主(佛)伴(國中人民一切賢聖)一如也。又「光明」者,自瑩(亮)謂之光,照物謂之明。有二用。一者破闇,二者現法。蓋佛之光明,是智慧之相(見《往生論注》下)。又《超日明三昧經下》雲:「是知大智發外,能照法界,名為光明。」又《涅槃經》雲:「光明名為智慧。」又大慧禅師曰:「只以此光宣妙法,是法即是此光明,不離是光說此法。」彼國天人身頂既有常光,正是智慧成就。以佛力護佑,故智慧殊勝。於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悉皆照了。故雲「成就一切智慧」並「獲得無邊辯才」。「辯才」指善巧演說法義之才。《淨影疏》曰:「言能辯了,語能才巧,故曰辯才。」又諸菩薩說法之智辯,稱為四無礙智、四無礙解或四無礙辯。四無礙者:㈠法無礙。名(名相)句(語句)文(文段)能诠之教法名為法。诠者,具也,善也,言也。於教法無滯,名為法無礙。㈡義無礙。知教法所诠之義理而無滯,名為義無礙。㈢辭無礙。於各地諸方之言辭通達自在,名為辭無礙。㈣樂說無礙。以上三種之智,為眾生樂說自在。又名辯無礙,契於正理,起無礙之言說,名為辯無礙。彼國人民,由於成就一切智慧,故得無邊辯才,以四無礙辯,宏演法要。

  「善談諸法秘要」乃第卅四「善談法要願」。秘者,秘奧之義,言法門之深奧也。又秘密之義,言法門隱密,不易示人也。「秘要」者,如《法華文句五》曰:「四十余年,蘊在佛心,他無知者,為『秘』。一乘直道,總攝萬途。故雲『要』也。」又《法華嘉祥疏九》曰:「言約(簡要也)理周(具足也),故稱為『要』。昔來隱而不傳,目之為『秘』。」《法華經法師品》曰:「此經是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與人。」又密宗,稱秘密宗。因密法者,正是諸佛秘要之藏,不輕示人者也。今極樂菩薩「善談諸法秘要」。乃善能開演諸佛一切顯密甚深秘要。「行道」,經行也。行道誦經,乃天台常行之三昧。乃於行道時誦經也。「鐘」,梵語「鍵椎」之一。乃鳴集之法器。鳴鐘乃集眾之號命。又鳴鐘有勝功德。《增一阿含》雲:「若打鐘時。一切惡道諸苦,並得停止。」又《佛祖統紀六》曰:「人命將終,聞鐘磬聲,增其正念。」「語如鐘聲」者,謂說法人,聲如洪鐘,中正宏廣,持續遠聞。震醒長夜,警覺昏迷,引生善心,停息諸苦。音聲功德,並如鐘也。又鐘身鑄有真言、種子字、大乘經偈。鳴鐘一聲,即如轉誦鐘身所具一切顯密經法。以喻說法人,一一聲中,皆寓無量妙義也。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為眾生故,被弘誓铠,教化一切有情,皆發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賢道。雖生他方世界,永離惡趣。或樂說法,或樂聽法,或現神足,隨意修習,無不圓滿。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三十五、一生補處願。三十六、教化隨意願。

  右章中,「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究竟必至一生補處」,是為第卅五「一生補處願」。一生補處者,以一轉生補佛處,如今兜率內院中之彌勒大士,一生即補佛位,即《法華》所說「余有一生在,當得一切智」,是名一生補處。又如《會疏》曰:「一生補處者,是等覺位。尚有一生無明(具足應雲:一分生相無明)未破。故曰一生。此品無明,其力最大。唯此後心,以金剛智破之,即補妙覺之位,故曰補處。」若依密教,一者,一實之理。於密宗初地菩薩之位,先得淨菩提心。自此一實,出生無量之三昧總持門,漸次增長至於第十地(以上之初地至十地,乃密十地,不同於顯教之十地。)。更有第十一地,即佛地。以一轉生補佛處,是名一生補處。如《大疏六》曰:「今此經宗,言一生者,謂從一而生也。初得淨菩提心時,從一實之地,發生無量無邊三昧總持尼門。如是一一地中,次第增長,當知亦爾。迄至第十地滿足。未至第十一地。爾時,從一實境界,具足發生一切莊嚴。唯少如來一位,未得證知。更有一轉法性生,即補佛處。故名一生補處。」

  又昙鸾大師更謂極樂菩薩或可不從一地至一地,而頓登補處,「案此經推彼國菩薩或可不從一地至一地。言十地階次者,是釋迦如來,於閻浮提,一應化道耳。他方淨土,何必如此。」鸾師之說,深顯極樂菩薩圓解圓修,一地一切地。故生彼國者,皆不退轉。頓超階次,圓證補處。深顯彌陀大願,妙德難思。

  下第卅六「教化隨意願」。如上願所明,生彼國者,安居樂國,悉登補位。成等正覺。但菩薩成佛各有願力。如願被弘誓铠甲,返入穢土,普利群生,教化有情,則承彌陀願力加持,教化隨意,無不圓滿。是為本願之意也。又铠者铠甲,古時戰士對敵作戰時所被服之物,用以遮衛身體,防衛矢石等(近代之避彈衣亦是此類。)。菩薩入生死,降魔軍,則以自之弘深誓願為铠甲。因弘誓之心堅逾鐵石,可以此心出入生死之陣。至於所教化者,首雲「皆發信心」,蓋信為道源功德母也。本經小本曰:「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蓋此淨土法門,極圓極頓,超情離見,故為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也。又小本曰:「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又曰:「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是以極樂大士宏化十方,鹹以勸信為首也。「修菩提行」,蓋三輩往生,皆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今雲「修菩提行」,即具發心與專念兩要義。修菩提之大行,必由於發起菩提之大心。且菩提行中,實以一向專念,最為上首。一切菩薩,萬善齊修,但十地菩薩,地地不離念佛也。又大行菩薩,普賢為首。故教化一切有情,「行普賢道」。普賢者,圭峰大師曰:「一約自體,體性周遍曰普,隨緣成德曰賢。二約諸位,曲濟無遺曰普,鄰及亞聖曰賢。三約當位,德無不周曰普。調柔善順曰賢。」故本經中,與會諸大菩薩,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普賢之德者,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自利利他,無有窮盡之德。極樂大士遵行普賢之德,復教余土眾生,皆行普賢之道。

  如是極樂大士,被弘誓铠,入生死海。「雖生他方世界」,或現身穢土。因有彌陀願力加持。「永離惡趣」。各各隨其意樂,或說法,或聽法,或現神通等。「隨意修習」,悉皆圓滿。眾生受教,亦皆至心信樂,求生淨土,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我作佛時,生我國者,所須飲食、衣服、種種供具,隨意即至,無不滿願。十方諸佛,應念受其供養。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三十七、衣食自至願。三十八、應念受供願。

  右第卅七「衣食自至願」。「飲食衣服」見《宋譯》。「種種供具」見《唐譯》,又《漢譯》第廿三願曰:「我國諸菩薩欲飯時,則七寶缽中,生自然百味飯食在前。食已,缽皆自然去。」(《吳譯》第十四願同此。)又《魏譯》第卅八願曰:「國中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贊應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縫搗染、浣濯者,不取正覺。」今經備集五譯文義,結成此願,名為衣食自至願。如《會疏》釋《魏譯》曰:「佛本何故興此願。見或國土,為衣食故,苦役萬般。四時不寧處,一生疲貪求。何況禾下喪數千生命,镬中殺無量蠶子,依之沈迷無涯,受苦無窮。是故願言,我土聖眾,衣食住宅。隨意現前。著衣吃飯,皆助道法也。」「種種供具「者,花香、幢幡、寶蓋、璎珞、臥具、天樂等等。如是一切無量無邊,殊勝供養之具,皆隨意即至,如願供養。如《吳譯》曰:「欲得自然萬種之物,即皆在前,持用供養諸佛。」《宋譯》曰:「我以神力,令此供具自至他方諸佛面前,一一供養。」是故雲:「隨意即至,無不滿願。」

  下為第卅八「應念受供願」。《宋譯》曰:「所有菩薩,發大道心,欲以真珠璎珞,寶蓋幢幡,衣服臥具,飲食湯藥,香華伎樂,承事供養他方世界,無量無邊諸佛世尊而不能往。我於爾時,令彼他方諸佛世尊,各舒手臂,至我剎中,受是供養。今彼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宋譯》願文,深顯佛力。又如《魏譯》雲:「一發念頃,供養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是明自力。是以極樂人民,或因佛力加被,或以自力功圓,皆可隨念普供諸佛。如經雲:「十方諸佛,應念受其供養。」深顯生佛不二,感應道交,供佛之念才興,諸佛攝受已畢。頓修頓證,因果同時。

  我作佛時,國中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眾生,雖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數,及總宣說者,不取正覺。

  三十九、莊嚴無盡願。

  從第卅九至第四十三,此五願是攝佛土功德願。右第卅九是「莊嚴無盡願」,《會疏》釋曰:「『嚴』謂莊嚴,『淨』謂清淨,『光』謂光明,『麗』謂華麗。『嚴淨』,明體離垢。『光麗』,表相奇特。以長、短、方、圓、大、小等為『形』,以青、赤、白、黑、正、不正為『色』,皆非世間所有,故雲『殊特』。」意為:萬物體無垢染,故曰嚴淨。形相光明奇麗,故曰光麗。其形與色皆非世間所有,故曰形色殊特。《會疏》繼曰:「點事(指如微點之事相)妙理相即,故謂窮微。無漏之相,實相之相,故謂極妙。」意為:極樂一切事相,一毛一塵之微點,皆從實際理體而顯,與妙理相即不二,故曰窮微。窮者,盡也。微者,精也。具此一切形相,乃清淨心之所顯,彌陀無漏功德之所現,故為無漏之相。且一一皆是圓明俱德,一一皆是圓圓果海(「圓圓果海」見《顯密圓通》,指無上圓滿聖覺果德之海。),當體即是實相相而無相,無相而相,故曰極妙。繼曰:「廣略相入,不可思議。故雲,無能稱量。」意為:極樂世界全顯事事無礙法界,一多相即,小大相容,廣略相入,重重無盡,超情離見。言語道斷,故不可議。心思路絕,故不可思。言思不能及,又焉可稱量?故曰「無能稱量」。可見極樂淨土,唯佛與佛方能究盡。除佛一人外,一切眾生上至等覺,中至具天眼之一切小大凡聖眾生,皆不能盡辨其形色、光相、名數。更何能總為宣說。故雲:「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數及總宣說者,不取正覺。」

 

上一篇:寂靜法師:小小行為背後的大大生命功德
下一篇:黃念祖:《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第二卷6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