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在山東省平塬縣一家農戶裡,住著一位老人和小孫子。每天早上,老人都坐在廚房的桌邊帶著他的小娃娃,搖頭晃腦地讀著《詩經》《春秋》《三國志》等古籍,書聲朗朗。
一天,小孫子問道:「爺爺,我試著像你一樣讀《道德經》,但是不知怎麼回事,我都猜不透那裡面的意思。有時,我似乎理解了一丁點兒,可是一合上書,腦袋中又立刻忘記了。這樣讀這些書有什麼收穫呢?」
老人安靜地將一些煤投入火爐,然後說道:「用這個裝煤的籃子去河裡打一籃子水回來。」孩子照做了,可是籃子裡的水在他回來之前就已經漏完了。孩子一臉不解地望著滿臉滄桑的爺爺。老人看看他手裡的空籃子,微笑著說:「你應該跑快一點兒。」說完讓孩子再試了一次。這一次,孩子加快了速度,但是籃子裡的水依然在他回來之前就漏完了。他對爺爺說道:「用籃子打水是不可能的。」
「你真的認為一點兒用處都沒有嗎?」老人微笑著說,「你看看這籃子。」孩子看了看籃子,發現它與先前相比的確有了變化。籃子十分乾淨,已經沒有煤灰沾在竹條上面了。連提手也變得更加光華有澤了。「孩子,這和你讀古典書籍一樣,你可能只記住了隻言片語,它的意思或許你一點兒也不理解,但是,在你閱讀的過程中,那些文字,以及你朗誦時的氣氛,它會影響你,會凈化你的心靈。」
這位小孩記住了這句話。後來,他一直本著這樣信念,終生與書籍為伴,不斷進取,最終成為我國宗教學的泰斗,他就是已故國學大師任繼愈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