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像孔子的提醒當中,「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中年,「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人年紀大了,「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患得患失,人年紀大了假如這個得失心沒有放下,他有錢、有地位他日子也不好過,每天比孩子、比這些生活的物質條件,比來比去老人家也會很煩、很累。所以老年能夠清心寡欲,不患得患失,才能享得了清福。而孔子非常敏銳的看到,人青少年的時候血氣未定,那個時候色要特別謹慎,要戒禁。不然他縱欲之後,會很損傷他的身體,縱欲傷腎最後眼睛都會受影響。我們中醫裡面是把人看作一個小宇宙,你一放縱了,它的整個身體就失衡了,一定會出事。但是這一點在外國,西方這些論點都覺得沒有問題,不影響。大家注意去觀察,東方社會跟西方社會的一些觀點不同,尤其養生方面的差異就比較大。比方說喝涼的東西,中醫是比較慎重,不要喝涼的,對身體有損傷。可能西方人都覺得沒什麼,包含這個節欲的部分,西方人都覺得沒有什麼。大家注意去看,西方人到了中年以後,老得特別快,那個都是縱欲之後的表現。你們都沒有去觀察是吧?你看我們東方人,華人他欲望很懂得節制,有的時候五、六十歲你看不出來,他看起來像四十歲、三十歲的樣子。
那我們先不用東西比較了,直接我們華人、中國人去調查研究,佛門的高僧平均壽命有到九十幾歲。結果皇帝平均壽命四十多歲,你看皇帝是不是天生就命短?拜托,他怎麼會天生命短?他能當皇帝,你看他福報有多大。為什麼最後這麼短命?後宮佳麗太多,每天都消耗最後把柴都燒完了,那命就沒有了。所以這個養生之道,重在要懂得節欲。還有懲忿,一個人脾氣控制不了特別傷身,叫暴怒傷肝。那現在小朋友從小被寵,什麼都順著他,他就貪著,要求不到了他就生氣。所以有時候愛孩子,增長了他的貪心,最後可能讓他的一生都在壞脾氣當中度過。而且給他吃得太好,以後他自己成立家庭,他有沒有能力可以去這麼生活、這麼花錢?都是個問號。所以長了孩子的欲望,是讓他的一生可能產生很大的障礙。您看我們現在那麼多大學生還沒出去賺錢,信用卡就好幾張,那他怎麼學節儉?怎麼學量入為出?所以現在很多貴族都產生了,什麼月光女神,每個月都花光光;白領一族,白白領父母的退休金,這些現象都出來了。所以節制重要,對人的身體跟他持家處世都是個重點。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八集) 2011/6/18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