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經咒頌念

 

黃念祖:《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第三卷17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

  (歌歎佛德第二十七)

  菩薩戒弟子郓城夏蓮居會集各譯敬分章次

  金剛乘三昧耶戒弟子黃念祖敬解

  第三卷

  歌歎佛德第二十七

  佛語阿難:彼國菩薩,承佛威神,於一食頃,復往十方無邊淨剎,供養諸佛。華香幢幡,供養之具,應念即至,皆現手中。珍妙殊特,非世所有。以奉諸佛,及菩薩眾。其所散華,即於空中,合為一華。華皆向下,端圓周匝,化成華蓋。百千光色,色色異香,香氣普薰。蓋之小者,滿十由旬。如是轉倍,乃至遍覆三千大千世界。隨其前後,以次化沒,若不更以新華重散,前所散華終不復落。於虛空中,共奏天樂,以微妙音歌歎佛德。

  上品是十方正士至極樂國土禮供聽法。本品乃極樂菩薩遍至十方,禮供諸佛,隨即還歸本土聽聞妙法。品末兼表諸天供奉彼佛,及其勝因。‘彼國\’者,極樂也。‘承佛威神\’者,承受彌陀威神之加被也。如本經雲:‘此皆無量壽佛威神力故,本願力故。’下文\‘於一食頃,復往十方無邊淨剎,供養諸佛。’即第十一\‘遍供諸佛願’之成就。\‘供養之具,應念即至’。即第卅七願,‘種種供養,隨意即至’之成就也。\‘珍妙殊特,非世所有’,表諸供物,微妙殊勝,超世希有。供物之中,特以妙花為例。‘合為一華\’,表無邊功德,悉入一句洪名。十方眾生,同歸彌陀一乘願海。極樂依正一切莊嚴,全體是一法句也。‘華蓋\’者,以華為飾之傘蓋。《法華玄贊》曰:‘西域暑熱,人多持蓋,皆以花飾之。故名華蓋’,極樂華蓋,萬德所成。故一蓋中,廣含無邊德相,微妙難思。如經所雲‘百千光色,色色異香,香氣普薰’。一蓋具百千種光,百千種色,百千種香,既‘香氣普薰\’,故知光色亦必遍照也。蓋之大小,隨人心量,故從‘十由旬\’,‘乃至遍覆三千大千世界\’。‘隨其前後,以次化沒’。後至者散新花,前供之花化去,明諸妙供,化現隨心。下曰‘於虛空中,共奏天樂’。表諸菩薩復以天樂供佛。天樂之中,‘以微妙音,歌歎佛德’。是表諸菩薩於禮供中,兼修贊歎也。‘佛德\’者,如來所具之功德。《俱捨論》曰:‘佛德者,諸有智者,思維如來三種圓德,深生愛敬。其三者何:一、因圓德。二、果圓德。三、思圓德。’

  經須臾間,還其本國。都悉集會七寶講堂。無量壽佛,則為廣宣大教,演暢妙法。莫不歡喜,心解得道。

  上文表菩薩眾游行十方還歸極樂,聽佛說法。‘須臾間\’,須臾者片刻也。相當於四十八分鐘(據《俱捨論十二》)。《唐譯》雲‘晨朝供養他方諸佛\’。又雲‘即於晨朝,還到本國’。正是\‘經須臾間’之義也。於是會聚於七寶所成之講堂,聽佛宣說大教妙法。‘大教\’者,《起信論》謂一乘法也,菩薩聞後皆大歡喜,自心開解,得悟聖道。‘道\’者,斷惑證理之智慧。願發此智,名為‘得道\’。

  彭際清《起信論》曰:‘問:無量壽佛說法,為是純說一乘,為是兼說三乘?若純說一乘者,何得尚有聲聞眾等?若兼說三乘者,何雲二乘不生彼國?答:純是一乘,別無三乘。豈獨佛在七寶講堂,純是一乘。乃至一一花中,一一光中,風聲水聲,諸音樂聲,亦純說一乘,更無三乘。如《妙法蓮華經》雲:“十方世界中,向無二乘,何況有三。”特以眾生根智有差,所聞各異,所證不同。故前文言,或聞佛聲,或聞法聲,或聞僧聲,或寂靜聲,空無我聲,乃至甘露灌頂等聲。其得聞者,或證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乃至不退轉地菩薩。具如他譯本說。是即順余佛土,寄四果名。實則決定成佛,不取有余涅槃。以能回小向大故。佛本願故。’此說甚為精要。

  即時香風吹七寶樹,出五音聲。無量妙華,隨風四散。自然供養,如是不絕。

  上文表彼土無情聞法,而興妙供。出五音聲,是妙樂供養;隨風散華,是妙花供養。如是供養,皆由自然。《會疏》曰:‘自然供養,不有為法故。’意為非因造作之有為法也。

  一切諸天,皆赍百千華香,萬種伎樂,供養彼佛,及諸菩薩聲聞之眾。前後往來,熙怡快樂,此皆無量壽佛本願加威,及曾供養如來,善根相續,無缺減故,善修習故,善攝取故,善成就故。

  上表諸天供養。‘赍\’送也,持財與人也;又持物而行路也。‘熙怡\’,喜悅也。諸天能具如是殊勝供佛之福德因緣者,蓋有數因:一者,‘無量壽佛本願加威\’。蓋由彌陀本願威德加被,諸天乃能恭詣極樂大修供養。第廿五‘天人禮敬願\’中曰:‘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諸天於聞名信樂之大乘行人,尚皆禮敬,又焉能不禮敬極樂教主耶?二者,‘曾供養如來,善根相續無缺減故’。表諸天能至極樂供養,皆因過去生中早種善緣,已曾供養如來,並善能令此善根(堅固善心,深不可拔,故名善根。)相續,無有缺減。故今復有如是勝緣也。三者,‘善修習故,善攝取故,善成就故’。謂於善根,善於修習、攝取以至成就也。故今乃能以種種妙供,來至極樂供養彌陀。‘前後往來,熙怡快樂’,更令善根增上。

 

上一篇:大安法師:往生淨土不能存僥幸心理
下一篇:黃念祖:《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第三卷16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