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講座12(概要)
"溪谷幽冥之處,悉大開辟,皆同一色,猶如劫水彌滿世界。其中萬物,沉沒不現,滉漾浩瀚,唯見大水。彼佛光明,亦復如是。聲聞菩薩一切光明悉皆隱蔽,唯見佛光明耀顯赫"。都開辟,都開開好了。不是常在裡邊,同一個顏色,都是佛的金色光明。這個把打個比方,像什麼呢?像大水劫到處都是水,耶稣教也說大水來了。方舟把大家救了,這是水劫。大水來的時候,世界上看不到什麼,看到的都是水呀!我在河南時有一次剛剛過了橋,碰上暴雨不能走了。等一等,避一避雨,找一個什麼地方擋一擋,那個水,河南那個地方水來的很猛,一會兒功夫什麼也看不見了,連橋也沒有了,都是水了,看不見橋了。那要走很危險,如劫水的話,一切萬物都看不見了,都是水,就是浩瀚。形容水之大,無量無邊,沒看到別的,所見的都是水。這是形容什麼,形容佛的光。在佛放光的時候,一切別的光都不見了。彼佛的光明亦復如是,跟水是一樣的。這是聲聞菩薩一切的光明悉皆隱蔽,唯見佛光明耀顯赫,看不見菩薩光、聲聞光、阿羅漢光。這是我們打個比方,月明星稀,月亮很亮時,星星很稀。星的光很微弱時就看不到了,星星也看不到了,星星就少了。星星真少了嗎?就是說你沒看見就少了,佛的光也是如此,因為這也是隱顯具成。佛放光時,阿彌陀佛放光之後,一切菩薩、聲聞的光,都看不見了。他們不是沒放光,他們的光隱了,這是明顯和隱密具成。在明顯中具有隱密的,佛光是明顯了,但是菩薩阿羅漢的光看不見了,他就是隱密的,明顯之中包括隱密的。從意義上看,他們誰的光都是無量無邊的。燈的光明那還有邊啊!佛放很亮的光,如咱們這個屋子,燈小,不很亮。如要是大燈很亮,大燈的光也包括在小燈光裡,小燈的光你看不見了,但是他還是存在的。這麼看大燈的光也包括在小燈裡面。這麼說,佛的光也包含在聲聞的光裡,聲聞的光看不見就是了,這不就是明顯和隱密同時都成立嘛。所以我們常要破我們這種邊見。但是有,不能是無,要是一就不能是多,要是空就不能是色,要是眾生就不能是佛,要是佛就不能是眾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個地方就不行了,就有差別了。所以我們就是要本無差別,是無妄生差別啊!這一大乘經典,就是給我們破除這些妄見,所以我們要學道啊!不是長學問啊!而是去掉這些不正確的見啊!"捨",慈悲喜捨,老子說過:"為道日損"。所以這第五個玄門就說到這。
第六微細相容安立門。舉個例子,這也是《華嚴經大疏》的例子。如玻璃瓶盛很多芥子,在小小的玻璃瓶裡, 盛多芥子。玻璃瓶是很小的瓶子,但是它裝更多的東西,很小的東西, 包括很多的東西。這一門就是這個意。那時我們常常說芥子納須彌,實際上例子舉不起來,但真正的微細相容安立就是這個意思。一個芥子,想讓芥菜子裡頭,包裹須彌山啊,這一門是這個意思。不僅僅是一和多,一裡有多,在裡頭,一個芥子包含須彌山,須彌山裡有很多東西,小包含大啊。這裡頭更深的意思呢,很小很小裡包括很多很多,現在科學也認准這一點了。過去電子就是小,我們往大裡說,這銀河就很大。太陽系是銀河中的一員,在太陽系裡,地球又是太陽系的一員。那麼地球之上有很多多很多物質,各種物質都是各種原子。原子裡頭跟太陽系一樣,有原子核,有電子圍繞,和大宇宙一樣,但是不是到這就完了。往小了說再小一層,再小一層,也是不可窮盡的,到了最小,現在比芥子小多少,多少億倍的東西小中微子,遍滿虛空,這個很像不敢說,最後,很像佛經中所說的微塵。咱們這個小土就太大了,那比電子大多少咱們這個小微塵,比電子小多少億倍叫中微子。這個東西多少萬裡的鋼板它都能穿過。因為它太小了,什麼東西都有縫,都擋不住他。他彌漫在太空中,這是客觀存在的,它是不是最小不知道。所以小是不可窮盡的。這一點科學和馬列主義的都承認了。小是不可窮盡的,大是超,也是不可窮盡的。銀河,銀河還是一個星雲,許多星雲還是圍著它的中心轉,這個大的比咱們想的要大,這還是一層,還有更大的。這個大東西,還要怎麼樣,怎麼樣,往大上去沒有頭,到了一個小原子,原子裡頭。什麼什麼也沒有頭,小也沒有頭,時間過去沒有頭,老找開始的一個點那是很幼稚科學基因的想法,這個頭是不可得,所以說菩薩叫無始。釋迦牟尼佛早就知道,說無始,無始是什麼。無始以來沒有頭,也沒有終,這是廣狹無礙一多相容。它所殊勝的,就是無論什麼如何微細之中可以包容包容很多東西,所以說一毛一塵,有無邊剎海。
我們可以舉個例子。間諜衛星在空中轉,比如往地球拍照,種種的事物。如一個士兵刮沒刮胡子他的錄像都是照的很清楚,但所有這麼大的東西,許多的材料,許多內容,許多信息,都反映在小小的錄音帶裡頭。整個間諜衛星也沒有好大,地球上的東西,都攝在裡頭了。現在很多好的經卷,擱在特別制作的錄音帶裡。那麼多一部大藏經就沒有多少東西了。用這種方式來存儲就好辦了。用的時放大嘛,這就是微細相容安立。在《華嚴經》裡"普賢行願品中",一塵中有塵數剎,一個微塵,比電子小多少億倍的微塵,一個小的這樣的微塵裡頭有塵那麼多的剎。塵是多少,那不可說不可說啊!有那麼多的是微細。一個塵中安了那麼多,而且一個微塵中所有的無數剎,每一個剎中還有難思的那麼多佛。這兩句經即表微細相容安立門的玄妙。又有於一毛端極微中,在一個毛端一個毛的頭上,。我們身上汗毛嘛,一個汗毛的頭上,出現三世莊嚴剎土,空間也打破了,你們每位汗毛尖上就出現三世過去、未來、現在莊嚴的佛剎。這三世過去未來現在同時出現,空間實上空間遼闊宏大。空間打破了,時間也破了,時間破了單有一個玄門講,這裡就不再言了。愛因斯坦他的相對論以後的科學,對於我們佛教界是歡迎。那麼牛頓的科學就跟我們格格不入了,愛因斯坦就好辦了,而且我們得到很多很多的可以來作為例子的東西。愛因斯坦他們結論好嘛!他說三樣東西,一個是物質,一個是空間,一個時間,都是由於人類的錯覺。現在是時代科學進步了,時代不同了,過去成為困難的,前一段遇到的困難現在,就不成為困難了。那時講桌子為什麼是空很難講,科學就好講了。比如原子、電子、中子,這些都是顆粒,顆粒是二重性,二重性是什麼?是電波和一些能,沒有東西,那不就是空了嗎?他說物質是錯覺。咱們佛教說用一念妄動嘛,才有無明,才有世界。妄念跟妄想跟錯覺很相當嗎?妄不就是錯嗎?錯不就是妄嗎?想跟覺是同類,有一妄就有一錯覺。空間是這樣,時間也是這樣,沒有妄念。什麼叫時間先後啊?所以這個際,念念不停留,剛才一念,又是一念,又起一念。事實是這個,因此因為這個念念不停留。於是乎,先起來念又過去,正起一念是現在,將要起一念是未來。三世就是這麼出來的,這都是錯覺。所以真正大丈夫,別在錯覺妄想堆裡過一輩子。這才是咱們出家的大事,在家人也應該如此,不應該是出家人專利。識心達本名為沙門。識心達本那就要無妄啊,這才叫做沙門啊!所以說《華嚴經》這些經文,就顯出微細相容。他不但對空間,時間三世都在一毛端顯現。在我們經呢,經裡頭法藏比丘,在因地中身口常出無量妙香,微妙之香,猶如旃檀。旃檀多少裡的臭樹,長一棵旃檀全林子都變香了,香如旃檀那麼香啊!如優缽羅華那麼香啊。這個香普熏無量世界,身口出這樣的香,這個香,一個人的口放的香,能夠普熏無量世界。一個人的口是很微小的,能有這樣多的妙香。手中常出無盡之寶,一個手也是很小啊!可是他能出無盡的寶,莊嚴之具,一切所需最上之物,利樂有情。所以這麼多東西,他的手都可以放出來,這又是一個微細相容。一個手很小,能滿一切眾生的願,相容的甚多。還有寶蓮華品,極樂世界蓮華中,一個蓮華有三十六百千億光,三十六百千億光,一個光中,就是每個三十六百千億分之一,每個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這是特別殊勝,不是那麼畫張畫就能畫出來的,就這兩句,你能畫嗎?就是這麼一朵蓮華,一朵蓮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你就沒法畫了。每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誰能畫,現在不能,將來也不能。科學再發展,用什麼工具都不能,一光是蓮光中每個三十六百千億分之一表示極微細,可是這麼微細之中有三十六百千億佛,是表微細包容一切,同時也表現極樂世界殊勝。現在這個例子都打破了,很多很多東西,微細相容。小的裡面還有小的,也都包容無量無邊的東西。這個第六微細相容安立門。表極微細中含一切諸法。
第七因陀羅網法界門。以上六種都是表現小的能容大的,一就是多,這只是一重意思。因陀羅網呢?多重的,我們更不好思議了,跟我們講,以前這個定義跟我們老師父講的不一樣,跟我們常識是不合的。現在有很多人是唯常識論呀!他只認常識。常識能說的通嗎?但他就相信了,違反常識,他就覺的不對了。太可憐了,就那麼一點點,常識之外的東西多了。這個都打破了這個概念。因陀羅網是多重的,上邊只講了一重,這是多重的,怎麼叫多重呢?帝釋時,天帝宮殿之中他有一個網叫因陀羅網。這個網上有一千個珠子,一個網上有一千個珠子,這個珠子呢,是圓的鏡子,鏡子是圓的就不可思議了,這已經很微妙了。這個鏡子裡頭就很妙了,來什麼照什麼,重面啊!圓的就照十方了,每個都是圓的就照十方啊!那麼這一千個珠子都是圓的鏡子,其中的一個珠子就把其余的九百九十九個珠子,都照在一個珠子裡頭了。對不對,那麼一個珠子可以容納其余九百九十九個,一中就有多了。這一重,再一重呢,每個珠子都代表九百九十九個,這樣九百九十九個珠子,都攝在一個珠子裡頭,這不就兩重了嗎?這麼說法,我們腦子還不容易體會。我今跟我們舉個例:我們二人相看,我看見他,他看見我。第一重,他進入我的瞳仁裡頭了,我瞳仁裡有個小人,你們細細看,誰看誰都知道,我也進入他的眼睛裡頭了。他瞳仁裡有了我,第一重,但是你想知道,你瞳仁中的我,那個我是什麼呢?我不是看見你嗎?我的眼睛裡有你呀,說你看見了我,是帶著你,進了你的眼睛裡頭了,多了一重了吧!你瞳仁中有我,我又把,我通過你帶到我眼睛裡頭來了這不就兩重了嗎?實際上這是無窮無盡的。你想想看,是不是無窮無盡啊!瞳仁裡還有瞳仁,還有瞳仁無窮無盡。是兩個鏡子對照,你看是無窮無盡的鏡子。把兩個鏡子這樣一擺,不這樣照鏡子,所以這是兩重。一個珠子見一切珠影,是第一重的;一個珠子所現的一切珠影,又現在九百九十九顆珠子裡頭。這些又帶到一個珠子裡去,這是第二重。這是重重無盡的重,現出重重的影現。比我們說兩個鏡子,兩個人,就不大多了。這比喻什麼呢?比喻一切法相即相入,一切法的相即相入,這樣重重無盡的。還不是機械的,那樣的相即相入,這裡又有《無量壽經》的譬喻。《寶蓮佛光品》在極樂世界中眾寶蓮華周滿世界,全世界各處都有蓮華,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極樂世界,全世界到處都有華,每一朵華,每一朵華都放三十六百千億光,剛才已經講過了。那是一重,這麼多重,每一個華放三百千億光。阿彌陀佛是一個佛,阿彌陀佛一個佛的佛國裡頭有無數的蓮華,一朵蓮華裡頭有三十六百千億光,他的一個光裡頭,這麼多的蓮華,他的一個光裡頭,有三十六百千億佛。你看,從佛到蓮華,蓮華到光,光又出現這麼多佛。那麼這一句佛,都在那說法,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這是經中所說的,前面所說的一個光裡頭,有三十六百千億佛,是微細相容,以前說過了,但是現在呢?重重無盡啊!極樂世界有無數的蓮華,一個蓮都放光,光就出現佛,佛就現國土,國土中又有無數的蓮華,蓮華又放光,光中又有無數的佛,佛又......。這具無有窮啊!你看對於這是重重無窮。所以說超情離見不可思議,我們老在這情見之中,不但對於這種很玄妙的玄門,很難體會,往往就是寫的很明白的,經典的意思也不容易體會真實意義。所以這個地方看出蓮華的例子是重重無盡。一個佛土的蓮華如此,蓮華放這麼多光,光又出這麼多佛,每一個佛他都有國土,都安立眾生。他有多少蓮華,華又放光,光又影現佛。
第八就特殊了,第八就要用密宗和禅宗的理論根據了。第八托事顯法生解門。依托一個事情來顯現"法",也就是通過"事"來顯法,也就是來顯此法界全體。宣說一切妙法,這是生解,讓眾生得到真實的解。托事,由於上邊的譬種,重重無盡,所以任何一個微塵,一個毛端都是事事無礙法界,都是重重無盡不可思議。因此就可以把任何一個微塵,任何一個事相,來顯現法界的全體。《華嚴經大疏》說:"立像豎臂,觸目皆道。"立像,淨土法門也有,觀像,一尊佛像就看這個像。密宗裡頭觀法器,觀使用實物。觀一個像,觀字種,觀曼陀羅。一個法器擺在一起就是一個曼陀羅。到佛殿上,看到天花板上有好多梵文的字,那都是字種,湊在一起就是一個曼陀羅,就是一個佛的壇體。都是立像,豎臂。豎個胳臂,觸目皆道,觸了你眼睛都是無上之道。你看什麼啊!沒有一點地方不是道的。從前有一個人在佛殿上吐痰,別人就批評他:"你怎麼在佛殿上吐痰呀!""好!請你找個沒有佛的地方我來吐。"那人沒法說了,哪沒有佛呀!所以"立像豎臂",豎臂是禅宗,密宗到密宗的心地法門,跟達摩祖師完全是一味的。別認為密宗之殊勝,就是因為有很多法,都是方便,最後最高的還是就是達摩祖師的禅啊!六祖的禅啊。南禅不是北禅,這個豎臂的第一公案,就是釋迦牟尼佛拈起一支花來嘛!讓大家看看這支花,這不就是托事顯法生解嗎?可是大眾都莫名其妙,只有金色迦葉,迦葉破顏微笑。一樂這個就傳了傳盡了,這是第一個公案。你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呀!殊乎摩诃迦葉,教外傳也沒有文字也沒有言語,會就是,不會,就是,同樣別批。這個地方,任何後邊,還有一類的,具體,禅宗一個大德,他的公案,一天來一個比丘尼,進來之後連斗笠都不摘,你可以摘一摘笠。比如道德上說的,道德你能說出一句來。這道德,你道德屬於禅機嗎?你道得一句,我就摘下笠,他無言可對了,他就說啊!天也很晚了,因來的是女的,不方便嘛。外頭也是很野的地方,你宿一晚吧,好在外邊很危險的。那人說你道得一句,你能說出一句來,我就留下。他說不出,那人拔腿就走了,這個人很慚愧。我是個男子漢,一句也不說。請你不要走,明天有個肉身菩薩來。第二天天龍來了,請問。他就出一個手指頭,豎臂,豎一個手指頭和豎臂不就一樣了嗎?他就開悟了嘛。以後凡是和他問話,他都這樣回答,一指禅嘛。悟得天龍一指禅,一生受用不盡。接著又問這個豎臂,以後像雪崩,南來的把球給滾出來,大會用大竹篦子,他在大竹篦子裡呆著。都屬於這一類。看見花悟道了,靈雲一看桃花,大悟了。靈雲是雲門的師父,雲門是一宗。三十年來勤見客,幾回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花後,只是如今充不予。"前緣已經斷了,一點疑惑都沒有,已經斷了。這很不容易啊!這靈雲啊,看見桃花,就是言語道斷。他那是打,用一顆石子,揀起來一扔,打在旁邊有顆竹子上"拍"的一聲響,一響就開悟了,一擊忘所知,更不加修持。一碰到竹子,"拍"的一響把所有的都忘了,不用再修持了,這都是屬於這一門。托事顯法,生解門。《無量壽經》那說的不就是禅淨嗎?就提了點密宗,在這就不提了,時間不多了。咱們這《無量壽經》,那正是這個內容啊!那道場有菩提樹,見彼樹故,就有三種忍,看見樹就獲忍了。"一音響忍,二柔順忍,三者無生法忍。"你看看,看見樹就得忍了。佛告阿難,如是佛剎,華果樹木,諸眾生而作佛事,華果樹木都是相啊!他給眾生做佛事,而且做的殊勝的佛事,得三種忍啊!還得無生法忍,這些事情是什麼呢?是第八玄門,因為因陀羅網重重無盡,一切無盡無邊的東西都悟在,正合一毛一塵之中,青青竹葉無非法身,郁郁黃花即是般若。竹子都是法身啊,菊花都是般若。去看竹,去看黃花,那何嘗不是啊!第九就實踐了,第八就特殊了,托事顯法生解。
第九,十世隔法異成門。言說無礙。言說同時,一萬年和一秒鐘是同時,這個空間是橫著說,這個是豎著說。單指時間,過現未,是三世。過去、未來、現在,每個又有三世,過去的有過,現、未,現在的有過現未,未來的也有過現未,這好像一個裡有三啊。我們舉個例,不要三個都舉。用現在的人來說,現在我在講這個書,這是現在的嗎?講這個書呢,是講相續的,我現在在講書,這是現在世,;我這個現在世之中,剛說過那句過去;現在正說的是現在,底下還有一句要說就是未來。過去一句,現在一句,未來一句放在一起,正是現在講書。你要用英文,你用時態,是現時,我正在講書,我正在講,於是包括過去了,所以過去未來都是如此。所以三世就變成九世了,九世總起來,就變成另外一個世第十世。把另有一事擱在一起就是第十世了。每個有三世是九,九之總和又為一世,擱在一起是第十世。十世相隔之法,時間、過去、現在相隔之法。所以是相異而成,這叫隔法異成。晉譯《華嚴》,《華嚴》有三種,晉譯《華嚴》最早有六十卷。唐譯《華嚴》有八十卷。最後的四卷《華嚴》就是"普賢行願品"成就八十一卷。最後譯的是四十八願,這是晉譯《華嚴》。晉譯《華嚴》裡一品說,知無量劫是一念,知一念即無量劫。他說的是這個玄門,這一念的時間就是無量的劫了。"劫"這個時間就不得了啦。劫......多少百裡,多少千裡,這麼大的石頭,天人穿的極輕的薄紗,衣服五百年下來一下,用袖子摸這石頭一次,什麼時候把這石頭摸完就是一劫,這個時間就不好算了。石頭都完了,五百年才摸一回,這麼大塊石頭。這個無量劫就是一念啊!還是愛因斯坦也說對了,這是錯覺嘛!無量劫是一念,一念是無量劫。這是晉譯。又"普賢行願品" "盡一切劫為一念,我於一念見三世。"頭一句跟前頭晉譯《華嚴》是一個意思。我就不講了。第二句,"我於一念之中見三世"。我一念,當前一念,可是他已經見到過去、未來、現在了。這表示"延"是延長,"促"是很短。長短的時間,是圓融的,三際一如。我們常說三際一如,三際指過去、現在、未來,都如。過去如是,未來如是,現在如是,都是如,三際一如,三際都是如。你說是的三,還有如一,你說如一,還得說為三世,這就是佛法的微妙之處。外國的科學家不懂,他們認為我們是中,我們排斥中論,不信於中。要是一就是一,要是多就是多,要是這就是這,要是那就是那,不可兩邊站。他的談中論不能使用到咱們佛教裡。他們不懂,我們不是他那個中,我們是圓融,我們不是逃避、妥協論。《大疏》舉個例子,"若一夕之夢,翱翔百年。"一夕之還啊,從聊齋之夢啊,黃梁之夢啊!煮小米飯啊,飯還沒煮熟呀,他已經考中狀元做二十年宰相,最後又罷了官,被仇人殺了。一醒飯還沒熟,這夢嘛。一夢就是百年,其實一會的夢。在本經之中同樣於住無量億的劫。在一念的時間裡,能安住無量億的劫。在起一念的時間裡,游了一切佛土了。這一切佛土是多少佛土啊!無量無邊的佛土。一念之間就遍游了。"於一念頃,復往十方無邊淨剎。"在一頓飯的時候,到了十方無邊的淨土佛剎。這是第九,寫的是時間。短和長都相如。
第十總起來,是主伴圓明具德門。因為橫的萬法,豎的萬法,橫的代表時間,豎的代表空間,都合起來成為一個總的緣起。沒有別的了,都在這了。每個法都是相交相徹,你徹我,我徹你。說隨便說一個法,其他一切法隨著跟著它為伴侶,隨便說一個法就以這個法為主,其他一切法都隨之成為伴侶。就好像我們在北海看見水上起波,就好像我們指著一個波以這個波為主,那麼其余的波都聯著的,其余的波成為,為主的波的伴侶。你要另外指一個波做主呢?那麼這個主又成為那個主的伴侶,所以一個法中,就有一切法,也就是一個法,就可以圓滿一切法的功德。那麼我們北海就可以想,這波浪,為什麼是這樣,很多因素呀。這個池子,路,固體的東西,石頭、地是什麼形狀,決定波的形狀。風不大,這決定它的形狀。剛才這個波是什麼樣,決定下頭波的形狀。所有的波,都起決定作用。比如說這一切都是,岸也是境,也是條件,地也是如此,風也是如此,過去的實際情況環境,水和波都在動有關系。那麼隨便指,現在發一個波來看。所有的都在這一個波裡頭,這一個波怎麼給隔斷呢?這個波劃到哪算是一個波呀!因為波和波都連著嗎。以這一個波為主,其余的波就成為伴了。也就是舉一法為主,則其他一切法皆為伴,更依他法為主則余法成伴,而盡集之故一切法圓滿一切法之功德。你換了一個主,剛才那個主成了伴了。另外一個主這個一切功德它也都具足。所以《大疏》說:"如北辰所居"。北辰就是北斗指明星啊。它所在的地方,眾星拱之。北極星,老名叫紫薇。為你指定了這個為主,其余向他朝拱。現在咱們這個經來說咱們是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我們綱宗就是這。你這個阿彌陀佛十念必生,這個願做為四十八願的主體,根本。我們特別重持名念佛,這個名,名具萬德。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這一句佛號圓滿一切法的功德。這個念佛法門跟這個前面所說的十玄,每一個具體的玄門吧,咱們這樣的一個宗旨,這個本身全體就是《華嚴》玄門圓明具德的真實意。一句佛號具足一切法的功德。所以澫益大師說:一句佛號,三藏十二部的道理都在裡頭。三具戒的戒體都在裡頭,禅宗的一千七百則公案都在裡頭。另外還有一句話,一切禅宗的功德都在裡頭。所以我們這個修持啊,我倒不是說一律都要念佛。你持咒,你參禅都可以,但是你要用這樣的觀點,你不要老覺著不足。我這個什麼不夠,他那裡還有什麼優點,那裡還有什麼什麼啊!一生病就要念藥師佛,一死人就要念《地藏經》。過兩天又要修點財神法,這個忙不過來,又要什麼,又要拜忏。一聽說參禅好要參禅,一聽說持咒好,就求灌頂。種種的,他不知道一法就具一切無量法的功德,沒有如是見,所以圓人修行一天等於普通人修行一劫。圓人不是長的很皮球一樣,那有這樣的人啊。他見是圓的嘛。所以你能夠把這個如實的信受,成為你的見,你就是圓人啊。你修行一天,你一樣子跟大家吃飯睡覺,看不出什麼特別來。但是你修行一天等於別人一劫啊!所以三輩往生中"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此人臨命終時,如在夢中,見阿彌陀佛,定生彼國,得不退轉,無上菩提。"念一句就行啊。就是這個淨念的功德就是無量啊!可是你得一念淨心這樣念的,這個"名"的功德。又有大願中,聞名得福,念阿彌陀佛名字之後,"壽終之後生尊貴家"。你看就這麼好。"諸根無缺,常修殊勝梵行。"咒密裡還讓你飄,飄很難,怎麼選胎,這個你只要念,只要你聽了佛的名字你就記住這個優越性了。聞名得忍,他方的菩薩,聞了阿彌陀佛的名字,當時就得一二三忍。無生法忍就得到了。真的得無生法忍是八地菩薩,那還了得,可見得名號微妙難思。如東密《阿字觀》裡頭,"自阿字出一切陀羅尼,一切經一切咒都從這一個阿字出來的,從一切陀羅尼生一切佛,一切佛就在這個阿字出來的。所以虛雲大師也這麼說,他就發揮了,說為什麼念阿彌陀佛有好處,因為阿彌陀佛有阿字。那麼持名的人這麼念就放心了,那真的放心的話,我向你致賀。你念阿彌陀佛,裡面包括一個阿字,這個阿字出生一切陀羅尼都有了。一切佛都在裡頭了,出生一切佛啊!這些古德,沒有一個要騙人的,都持戒呀。所以說在法上,在法上說假話騙人是大妄語。比一般的妄語還嚴重的多呀。
從這個圓明具德之中,我們能看出極樂世界例子很多。"又彼國土,色聲香味觸。"這不是五塵嗎,色聲香味觸是五塵啊。色聲香味觸一一都圓明具德,所以極樂世界他有好處,為什麼要去,他有好處。一一圓明具德,一一都使你增上。他也沒有退緣,那你決定不退,而且阿彌陀佛的願力就是不退。一生之後就是不退轉就是阿鞞跋致。壽命無量,所以你不成佛是不可能的,沒有第二個答案。我們怎麼說這個色聲香味都是圓明具德呢?你看我們這有經文:"若有眾生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見光是色,色起作用啊。圓明具德,聲音是波,水波八功德池中的水波,波揚無量微妙音聲,種種聲還有甘露灌頂受位聲。聽了這些聲音之後,其心清淨,無諸分別,正真平等,成熟善根。聲音中圓明具德。"香"流布萬種溫雅德香,其有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起,聞到這個香塵勞污垢的習染都不起啊!!風吹的這個香,到你身上,安和,猶如比丘得滅盡定,香是圓明具德。"味"看到菩提樹,聞其樹香嘗其果味,嘗嘗菩提樹上果子的味道,這都是很大的功德。觸其光影,觸到光,觸到了影,念樹的功德,這就意根了,都在這了,都在內了。都六根清淨,都無諸惱患諸根不退轉,至成佛道。所以色聲香味觸法連法也包括在內了。這一切一切都是圓明具德。
再補充一個例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眾生聞者,皆修佛性。這個就不在極樂世界了,這個香就在我們娑婆世界大家常常有這個現象。我們常常有這個情況。修到心清淨的時候。常常聞到一陣清妙之香,所以極樂世界的香普熏十方世界的,這個就是把十玄,十玄門什麼內容介紹了。那麼何以故?諸法能這樣事事無礙呢?這《華嚴玄談》這部書,太可講了,諸法何故事事無礙。這一切法為什麼事事無礙,就是從唯心所現故。因為一切法皆是心之所現。唯心,唯獨是心之所現啊。諸法之本源,沒有別種,沒有別的東西。唯一是自己的如來藏心,一切眾生都是有如來藏心啊。緣起的差別法,從這緣起有種種差別,所以大地森羅萬象,出現了一切。因為還是自己的心所顯現。如來緣起之差別法,雖然或是小,或者大,或一或多,或長或短,時間、空間......皆無非是心之所現,一心所現之物,自然可以融合。所以《金獅子章》說:或隱或顯,或一或多皆無自性。本來他沒有自的獨立的一個體性,都是由於心之回轉。由心之轉現,說事說理,有成有立。所以這叫做唯心回轉善,都是心在那兒轉,而善於成就一切。唯心善門也,唯心善成門就是主伴圓明俱德門。
又一切皆是本性,那麼一切功德就是不可思議啊!這裡再舉一個布袋和尚的例子,廟裡一進山門就看到一個大家稱彌勒菩薩,實際那個胖大的和尚的像是布袋和尚的像。唐初是彌勒菩薩的化身,後來就把這個像擱在山門上了。布袋和尚喜歡小孩,所以他到哪許多小孩都跟著他。他老背著個布口袋,他的偈子:祗這心,是心是佛。有人說唯心是飄渺,唯心淨土。是想出來的。他說唯心是淨土。指著心,是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明。十方世界最靈明的東西啊。妙用縱橫可憐僧,現在大家聽到的氣功什麼的,啊!就迷倒的不得了啊。崇拜,有的廟裡頭,都在那煉氣功去了,被這個傾倒了,布袋和尚說這些神通妙用可憐的很,妙用縱橫可憐僧。他們不但有神通還有妙用,而且是妙用縱橫啊!神通妙用是縱橫的妙用,都可憐的很啊!所以這個修道人他要有氣概。黃檗還沒悟的時候,跟一個人搭伴游山,本來有路的,山洪發了,水就變成河了。過不去了,過不去了就不能走了。那個人就說"走",可以過。他就把他的斗笠,扔在水裡頭,一蹦就站在斗笠上,在水面上就過去了,就招手你來你來。一般人看這個情況,那還不給他磕頭啊。黃檗說,早知道你是這樣,打斷你的狗腿。現在的人心都顛倒些,要有黃檗的見解就好了嘛。我後悔不跟你這個俏子做對,我後悔不跟你搭這麼一個伴。那個人他就贊歎了,真大乘根器,吾不如也,我不如你呀!所以把他說到最後,為什麼這樣的玄呢?皆是心之回轉。心是如何呢?用布袋和尚的話,彌勒的話,下生來的佛啊。指心,是心是佛。什麼是佛,就是心,是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明的東西,沒有超過這個的呀。妙用縱橫,裡頭有個神通妙用,那可憐的很呀!一切無有心真實,最明之圓明具德,超過一切神通妙用。所以識心達本,名為沙門。這是圓明具德的。
我們再聯系到本經《積功累德品》品,說法藏比丘他的願,他發了大願。"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他就勇猛精進,莊嚴妙土。這個妙土是怎麼莊嚴的呢?他住於真實慧所莊嚴的,他也就法藏比丘,也就是阿彌陀佛的前身,在真實慧中成就的,極樂世界。《往生論》中就說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佛莊嚴,菩薩莊嚴,國土莊嚴,這三種莊嚴,三種莊嚴都在一個法句裡頭。一個法句是什麼呢?就是清淨句,清淨句是什麼呢?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天親菩薩這幾句話很有禅宗的味,所以我們知道極樂世界妙土莊嚴就是清淨法身,清淨法身跟我們自心就是一回事。《壽樂無極品》極樂世界人壽樂無極,"一旦開達明徹"。一旦開達明徹這經文,"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參回,轉變成最勝,郁單成七寶,橫攬成萬物。"這段經文,一旦開明就是一旦開達明徹,就是一旦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