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經咒頌念

 

黃念祖: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

  菩薩戒弟子郓城夏蓮居會集各譯敬分章次

  金剛乘三昧耶戒弟子黃念祖敬解

  編輯說明

  作者撰寫《大乘無量壽經解》後,又著此本《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何以故?作者於本書前言中說:“今生幸遇這個無上寶典——《大乘無量壽經》,感恩不已,是以一注再注,願一切有緣人同沾真實之利。”據作者在京弟子在後記中說:“此本《白話解》乃黃念祖居士未竟之作。寫此注解時提出三個指標:(一)不是把《大經解》翻成白話,而是在講授《大經解》錄音基礎上大刪特刪,力求精簡,通俗易懂,中心突出。(二)雖然簡明通俗,但不失《大經解》原有的深度。(三)在此基礎上還要有突破。”由此可見《白話解》並不亞於《大經解》。作者弘法,一解再解,讀者修學,亦應一讀再讀,益增勝解,鹹歸淨土。因本書僅寫至《三輩往生品》之上輩往生部分,未竟部分,需有願者依照作者講授《大經解》之錄音(即《無量壽經講座》全部七十盤,已出版發行)整理。我們期望黃老弟子如同黃老一樣,發大誓願,完成黃老未竟事業。

  前言

  或有人問,“為什麼在寫了《大經解》之後,又寫白話注解?”那就請看本經《大教緣起品》。

  由於阿難在道場中,親見世尊放大光明,色身與剎土都是前所未見的清淨莊嚴,就向佛請問,顯現這稀有瑞象的原因。世尊表揚了阿難的提問,其中最切要的一句——“當來諸天人民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當來”就是指從阿難問話的當時一直到不可窮盡的未來。所以一切眾生都因阿難這個提問脫離生死此岸,度過煩惱中流,超然大覺。為什麼能這樣殊勝呢?正因阿難這一問,引出了《無量壽經》。

  善導大師說:“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廣說彌陀願海的經,正是這部《無量壽經》。大師這兩句話如同驚天動地的晴天霹雷,斬盡情執的金剛王寶劍。如來一代時教,說法四十九年,如雲如雨,中國佛教分為十宗,淨土只是其中之一,為什麼能說,世尊唯說彌陀的大願之海、淨土法門呢?殊不知,世尊出興於世,只為救度眾生。世尊對阿難說:“如來…所以出興於世…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釋尊種種說法,無非是救度迷徒,讓他們得到真實之利。真實普利眾生,唯有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普度眾生同生極樂。《華嚴》稱為經中之海,一切江河細流都要流入大海,譬喻一切法門,都同歸彌陀大願之海,所以華嚴長子普賢大士,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大士發願往生淨土。

  由上可見善導大師之說,是深得佛心的。大師說釋尊唯獨說彌陀本願之海,世尊說如來唯願眾生能得真實之利,今後一切眾生都因《無量壽經》而得度脫。這樣剖出肝膽的開示,指出了大教的核心,拋給每一個眾生一個定出苦海的救生圈。念祖今生幸遇這個無上寶典——《大乘無量壽經》,感恩不已, 是以一注再注,願一切有緣人同沾真實之利。

  一、經題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後漢支婁迦谶譯

  佛說諸佛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一名無量壽經 一名阿彌陀經吳支謙譯

  無量壽經曹魏康僧铠譯

  無量壽如來會唐菩提流志譯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趙宋法賢譯

  自漢迄宋同經異譯可考見者凡十有二 近代流通唯此五本

  菩薩戒弟子郓城夏蓮居法名慈濟會集各譯敬分章次

  想要理解經文,先要了解經題。古雲:“智者見經題,便知全部義。”經題的重要性可以想見了。本經是先師夏蓮居老居士會集五種原譯而成。五種出入很大,且漢吳舊譯,文字古拙,所以讀誦參研者都很少。先師繼王日休、魏承貫之後,會集成經,名為《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此書一成,大眾欽賞,公推為《無量壽經》的善本。目前海內外讀者、背誦者、印刷者、演說者,風起雲湧,有日誦六部甚至八部者,有人稱當前之景象是“大經熱”。

  本經的經題,一望可知,是把最近《宋譯》的經題作為前一半,而把最古的《漢譯》經題去掉兩者重復的字,接在下面,就成為今本的經題。這就是會集工作的典范,只是會集舊有的精華,而不是出於自意的新作。這才能杜絕把後世凡夫的私見,當作世尊的教導來欺騙世人。從夏會本的經題可見,不但字字句句本於原譯,而且會集之後,使題義更加圓滿究竟,妙谛無窮。

  第一個字“佛”。指約當中國周代,在尼泊爾降生的王子,後出家成佛,號釋迦牟尼(華義為能仁寂默)。這就是我們芸芸眾生的大悲慈父,大智大力的導師。十方世界有無數的佛,可是在我們世界上,八相成道的佛,只是這一位。所以只說一個佛字,我們就知道是專指我們的本師了。

  “佛”是梵文佛陀的簡略,辭義是覺者。佛與眾生只是迷悟的不同,在迷惑之中就是眾生,徹底覺悟就是佛。阿羅漢只是自覺;菩薩於自覺外,更須覺他,故菩薩具二覺;覺行圓滿是第三覺,唯佛具三覺。悟達本性真實常住,了知諸惑都是虛妄,是自覺。以無緣大慈,平等普度一切眾生,是覺他。窮盡本心的源底,自覺覺他之行圓滿具足,圓圓果海自然成就,是覺行圓滿。《佛地論》說:具足一切智慧,遠離一切障礙,能開覺(開悟本有覺性)自己和一切有情。“覺”譬如從睡夢中覺醒;如蓮花開,不借外力,這就是佛。(筆者譯為白話。)又據《大乘起信論》:一、本覺。指一切眾生本來具有的自性清淨心,也就是常說的人人本有的佛性,也即是法身佛。二、始覺。由於內因(本有清淨心)與外緣(佛教經法)的作用,使眾生於妄念中漸漸出現初步趨近本覺的知覺(如厭生死苦,樂求涅槃)。三、究竟覺。朗然大悟,覺了心源,本來平等,始本不二,法身全顯,究竟成佛,叫做究竟覺。

  “佛說”,表明此經是釋尊金口所宣。又“說”字有愉悅的意思,佛看到眾生機緣成熟,可以聽受教導修習妙法,故衷心歡樂。

  “大乘”是喻,乘就是車,是中國古代最普遍的交通工具。用現在話說,自行車是小乘,它只能解決自身的問題,這就譬喻聲聞乘的法,稱為小乘法;至於成長列的火車,可以運載多少人多少貨,廣作利益,這就譬喻菩薩所行的法,叫做菩薩乘,也即是大乘。

  大乘中的“大”字,有兩個涵義:(1)能乘者大。《十二門論》說:“佛大人乘(動詞)是乘(名詞),故名為大。……觀世音、得大勢、文殊師利、彌勒等諸大士之所乘,故名為大。”如來與諸大菩薩才是“能乘”,所以叫做大乘(例如:大學生讀書的學校叫做大學)。(2)所乘者大。《寶積經》:“諸佛如來正真正覺所行之道,彼乘名為大乘。”諸佛如來教化眾生的,就是如來自身所行的真正覺悟之道。這就是佛大人用來救度眾生的運載工具,所用的工具很大,所以叫做大乘(例如:學校的全部課程都是大學的,所以叫大學)。經題中,大乘這一譬喻,具有兩方面的涵義。本經經題標明淨宗之法是大士所修、大士所行、無上度生救世的菩薩道。

  “無量壽”即“阿彌陀”名號的譯義。阿彌陀在梵文中的正確讀音應為“阿彌達”,即本經所說極樂世界教主的聖號。其中包括無量密義,可譯成無量壽、無量光。漢譯本譯成無量清淨佛、無量覺、無量清淨平等覺。總之彼佛的功德、智慧、慈悲、方便、依正莊嚴、度生功德,等等,各各都是無量。由於極樂教主多劫勤修,有無量妙德,所以成佛後有無量功德名號,每一名中皆具無量功德,名能召德,所以持名的人以名召德,就召來了彼佛阿彌陀的無量功德,持名的妙用就在這裡。

  極樂教主既有無量的名號,為什麼本經單以無量壽為經名呢?因為無量壽顯示了如來法身常住的本體,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未來仍是這樣。過、現、未,恆常如一,佛教稱為“三際一如”,這是法身境界。由於無量壽,彼佛的功德,在無盡的時間長河,從無一分一秒的停頓與間隔;由於無量光,在無盡的空間,就沒有一毫一厘的地方,不蒙受佛光的加持與攝受。由於無量壽是體,一切殊勝微妙的相用,都從本體流現,標明本體,則一切相用方面的妙德都在其中。日人所著《無量壽經甄解》中說:“安樂國土依正三種(佛、菩薩、國土)莊嚴,入一法句,無量壽故。”這就是本經標名為“無量壽”的原因。

  《甄解》的說法,來源於天親菩薩的《往生論》。論中在“一法句”的後面,說“一法句者清淨句,清淨句者真實智慧無為法身”。可見《甄解》的“無量壽”即是《往生論》的“真實智慧無為法身”。前已指出從體流現相用,佛有三身,也是從法身流現報身與化身。所以“無量壽”正是阿彌陀法身的聖號;同時,也正是每一眾生的本覺、自性清淨心、佛性與法身。這是佛法最奇特之處,也正是佛法真實大平等之處。一切蠢動含靈,螞蟻蒼蠅都具有佛的法身。所以經題中的“無量壽”既是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這稱為他佛),也即是每一眾生自身本具的法身佛(這稱為自佛)。所以夏師在《淨修捷要》中指出:“無量光壽,是我本覺。起心念佛,方名始覺。始本不離,直趨覺路。”有許多人錯誤地批評淨土宗是“心外求法”,可惜他不知:所念的他佛,正是念佛人的自佛。

  “莊嚴清淨”和以下的,是法。以上經題中“佛”,娑婆教主;“無量壽”(即阿彌陀佛),極樂教主,是兩土果位的人。“大乘”是喻,現“莊嚴清淨”是法。經題中總不離人、法、喻,本經題具備了這三樣。“莊嚴”,它有莊重、端嚴、裝飾與美化的涵義。現用譬喻說明,修建了佛殿和佛像,倘若只是光禿禿的房子和像,那就不算完工,必須在寶像、天花板、牆壁之上,增加彩畫,要有許多藝術加工,還要懸掛幢、幡、傘蓋,陳設供品法器、種種燈光,來做莊嚴之具。從這個事例,我們體會了莊嚴的涵義。但以上只是物質方面的莊嚴,更重要的是心地的莊嚴。佛教中常說“萬德莊嚴”,要以功德智慧來做莊嚴。阿彌陀佛在因地中,“莊嚴眾行。軌范具足”,這就是以自身的軌范來莊嚴自己的行動。又“住真實慧…一向專志莊嚴妙土”。這說明安住在真實的智慧,才能莊嚴妙土。“眾行”是因,用具足典范去莊嚴它。“妙土”是果,要安住智慧才能莊嚴。所以可以這樣說,極樂妙土是以智慧來作莊嚴之具。從此推廣,應知極樂的黃金、七寶,實質是一味的智慧。常說的“萬德莊嚴”,就表明“莊嚴”這兩個字,有“具德”的涵義。

  “清淨”。例如,“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山石流出的泉水,清可見底,純淨無雜;至於黃河濁浪滾滾,夾帶了種種污染。這譬喻人的身口意三業,完全離開了一切惡行、煩惱與垢染,叫做清淨。《大論》論布施說:“雖為一切眾生,是心(指布施的人,他的心)不清淨。不知己身無吾我,不知取者無人無主,不知所施物實性,不可說一,不可說異,於是三事心著,是為不清淨。”這段話很精要,若人在布施的時候,雖然也是發心為一切眾生,可是你沒有了達三輪體空,內見有我,外見有人,中間見所施之物,不了解這些實物,遠離一異有無等等分別,即是第一義空,於是對這三輪都有所著,這就是不清淨。《金剛經》說:“應如是生清淨心”。《無量壽經》漢譯本譯阿彌陀佛為無量清淨佛。本經《三輩往生品》:“若有眾生,住大乘者,以清淨心向無量壽,乃至十念,願生其國……定生彼國。”漢譯本第十八願,“諸佛國人民,有作菩薩道者,常念我淨潔心,壽終時,我與不可計比丘眾,飛往迎之,共在前立,即還生我國。”《漢譯》中的“淨潔心”即是“清淨心”。本經“以清淨心,向無量壽”,漢譯本是“念我淨潔心”,自心他心,同一清淨。故常說:欲淨土者,先淨其心。

  “平等覺”。“平等”,它與差別是對立的。《金剛經》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華嚴經》指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都確顯平等的涵義。《入佛境界經》說:“菩提者,名為平等。平等者,名為真如(真如是佛性、法身、實相等的同義辭。佛的通號之一是‘如來\’,表示‘從如而來\’,可見‘真如\’是佛的真實出身之處)。乃至平等者,是入不二法門。”可見平等極其重要。若能對於一切事物沒有差別,當然更沒有愛憎取捨,一律平等,這就是菩提,就是真如。“平等覺”可以有四種解釋:(1)平等普令一切眾生都徹底覺悟。(2)以平等妙法來覺悟眾生。(3)“平等覺”是如來的正覺。(4)“平等覺”正是極樂教主的聖號之一。以上四義,題中都有。所以“莊嚴清淨平等覺”是經題中所涵的法。

  從全名來看:本經是此土導師釋尊看到度生因緣成熟,在十分歡悅的心情中所宣說的。暢談極樂淨土教主無量壽佛本願之海,以及殊勝方便普利萬類的淨土法門,普令眾生,信願持名,萬德莊嚴,一心清淨,平等普度,同登覺岸。在眾生方面,無量壽佛是我本覺,我心是佛,今又念佛;名具萬德,莊嚴自心;淨念相繼,遠離妄執;妄消真顯,當下即是“平等覺”。一題之中,涵攝了全經大義。

  二、經文

  法會聖眾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捨城。耆阇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憍陳如。尊者捨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迦葉。尊者阿難等。而為上首。又有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

  全經四十八品,可分成(1)序分,(2)正宗分,(3)流通分三個部分。序分像是人的頭部,俱有眉眼耳鼻口,能表現這個人的智愚善惡;正宗分像身體;流通分像手足。本經的第一第二兩品是通序,也叫證信序。這是各經通有的,其中包括:信、聞、時、主、處、眾六種,來證明經文確是佛說。這六種,教中叫做六成就。原說是誰,聞後重說是誰,時間、地點、同聞大眾是誰,都寫清楚,來證明說經是事實。第三品是發起序,單表發起本經的因緣。

  經文第一句“如是我聞”,各種經典都是一樣的(《心經》是刪去首尾的中段,其它全譯,仍是從“如是我聞”開始)。這是世尊遺教,囑咐阿難,在經典開頭之處,先標“如是我聞”,這是“信”“聞”兩種成就。隨即寫出其它時、主、處、眾四種,證實經文確是佛說,令大眾生信。

  “如是我聞”最簡單明了的解釋就是:我從先師釋迦牟尼佛所聽到的開示,就是以下這樣的。這就證明經中的開示確是世尊金口所宣,沒有走樣,大家可以放心信仰,所以這是“信成就”。

  “我聞”是“聞成就”。“我”是阿難自稱。在阿難於佛涅槃後結集經文為大眾登座重說時,大眾當時有三種疑惑:一種是錯認為佛又復活了,另一種誤認為阿難成佛了,再一種是他方世界的佛來到此土。現阿難一開口就說,這是我阿難從釋尊親自如實聽到的。以上的三種疑惑全部瓦解冰銷。

  有人問,佛法主張無我,為什麼阿難開口仍是我?殊不知問者這種想法墮在偏空,把無字體會成龜毛兔角般的根本沒有,這是不合於第一義谛的。《金剛經》處處不壞假名,例如“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這才不墮凡夫的有、二乘的無,從容中道,才契合第一義谛。大乘菩薩是“常樂我淨”。可見所無者只是妄我而已。

  “一時”,時成就。沒有具體的年月,只說某一時。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中注解說,或者是說法的人證得了“陀羅尼”(超過三昧的水平),能在一剎那之間,甚至在說一個字當中,遍說了一切法門,這人就是把一剎那延展成無量劫;或者是聽法的人得“淨耳根”,在聽到一個字時,就能對其余一切完全通達,這就等於把多劫收縮成一剎那。可見時間長短,因人而異。所以“今止取佛及弟子師資(指弟子)機感相遇之頃,說聽事畢,便名一時也”。大師是說:佛同弟子相會一處,聖師願吐出心髓,演說淨宗妙法,普施真實之利;賢徒們也多劫善根成熟,堪受大法。自覺覺他,機緣感通,說聽完畢,就叫做一時。現代科學證知,太陽圍繞它的中心運行一周(即太陽上的一年),相當於地球時間的二萬萬年。且愛因斯坦相對論學說指出:當某物體運動速度接近光速的時候,時間就隨著這個物體的速度而變化,時間並不是定量。更重要的是,愛因斯坦說:時間、空間和物質都是來自人類的錯覺。(舉一個極淺的例子,一輛接近光速的火車向前飛駛,一節車箱中前後都坐了人,前進中乘務員在下午六點點燃了車箱中間懸掛的一盞燈。坐在車箱前部的人,要等燈光的光線照射到眼前,才知道燈亮了。可是光前進,人也前進,光要緊追,但光速比車速快,終於趕上了,這時人才開始知道燈亮了。這離實際時間已晚了一段,說它是六點十五分吧。可坐在車箱後部的人,人迎著燈光前進,燈光直向人射來,幾乎不要經過什麼時間馬上看見燈亮了。一節車上便出現兩種時間。這是經中“一時”的科學解釋。)

  “佛”,主成就。在這六種成就裡面,最為主要,所以叫做主成就。佛是三覺圓滿的大覺者。自覺就超越於凡夫的不覺;覺他就超越於二乘的獨覺;覺滿就超越於還在因地、未滿果位的菩薩。三覺一齊圓滿,聖中最尊,稱為佛陀,也稱為智者,具有無上智慧,也正是覺滿的涵義。文中的佛,即本師釋迦牟尼佛。

  “在王捨城。耆阇崛山中”,處成就。此城有新舊兩城,說法處是王捨大城,是舊城。又叫上茅(或上第)城。五天竺有十六大城,王捨城最大。

  “耆阇崛山”,意譯為靈鹫山,在王捨城外五山中最為殊勝:(1)此山近城,所以入城乞食不疲勞;但又難上,所以閒雜的人少來干擾。(2)是福德吉處,聖人喜住。(3)是三世諸佛住處。(4)此山清潔閒靜,十方菩薩贊歎,八部鬼神恭敬守護。

  最末是眾成就。本品的“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以及普賢、文殊、賢劫一切菩薩。下品的“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欲界天。色界天。諸天梵眾”,經末的“天龍八部。一切大眾”,這是本經的眾。單說地球上人類中的四眾弟子就是兩萬人。這是兩萬人的大法會,這是兩萬人同聞。本經第三十八品極樂聖眾剎土的殊勝顯現,也是兩萬人同時親自看見的。

  “比丘”。依佛戒出家的男子,叫做比丘。比丘是梵語,含有三義:㈠乞士。乞是乞求之義,現指乞食乞法。出家的人依佛戒律,不經營貯積謀求生活,故以乞食(討飯吃)來維持生命;進一步還需要乞求妙法,尋師求道,修養自心。㈡破惡。指能破煩惱,用守戒來防止身行的過失,習定來消除自心的亂動,用正慧來觀察,使心悟解,能破見惑與思惑,二惑盡消,就出三界。㈢怖魔。由於比丘能破惡,魔就恐怖,認為這個人不但超出我的管區,而且他會教化我的眷屬徒眾和我遠離,使我宮殿形同虛設,所以心中驚怖。

  “大比丘”的“大”字很重要,是指回小向大的比丘。從原發的只求自覺的小乘心,發展為普度無量無邊一切眾生的殊勝廣大、無上的覺他大願;從原先的小乘,回轉到趨向大乘;從行聲聞道變為行菩薩道,這就是回小向大。參與法會的一萬二千比丘,都已發起大乘心,正在行菩薩道,所以叫做大比丘。嘉祥大師說:生大解,破大惡,證大果,叫做“大”。《佛地論》:一、最極利根,二、已證阿羅漢,三、證果後更趨大乘菩提,叫做“大”。

  “萬二千人俱”。許多經典都是千二百五十人,《法華經》與本經同是“萬二千人”。希有的盛大法會,正表所說的經法,正是本師釋尊久蘊在心中,欲說而未能說的真實心要。這兩部經典都是開權顯實,都是大白牛車,都是每人衣底久有的寶珠,都是佛的知見,所以參會法眾,盛大希有。

  “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小乘初果以上,可以叫做聖人,但須回小向大,行菩薩道方才能稱大聖。又他方世界的佛菩薩,權巧示現,表面是聲聞,實際早證大果,也稱大聖。“神通”,身、天眼、天耳、他心,宿命及漏盡六通。阿難當時只證初果,沒有得漏盡通,為什麼也列在神通已達的大聖之內呢?《淨影疏》說:阿難是特殊的利根,雖然沒證阿羅漢,可是他成就“無上勝妙功德”,對於神通“解了畢竟,亦名已達”。《淨影》著眼點有二:一是阿難成就了無上的殊勝功德,他能憶持佛所說一切經法,又在今經裡,能問妙谛,因使一切眾生都得到度脫之法。二是對神通雖未全證,但已徹底了達,從因知果,故也可稱為神通已達。再者阿難正是方才提到的大權示現的人物。在密教《胎藏界鬘陀羅鈔三》說:“阿難密號集法金剛”。密教中,金剛是顯現威猛相的佛,可見阿難之本早是法身大士。阿難在教中,集結經藏;在禅宗,繼承迦葉成為二祖;在密教,把世尊預囑傳咐之法,轉授密教教主蓮花生大士。可以這樣說,佛教能傳下來,首先是依靠阿難,傳承聖法,這是多麼勝妙的神通。

  以下列舉大比丘中幾位年高望重、四眾欽仰的大德,作為代表。首先是:

  “尊者憍陳如”。尊者,梵語是阿梨耶,翻為華文是尊者、聖者之義,是對阿羅漢的尊稱。憍陳如,全名是阿若憍陳如。憍陳如是姓,華語是火器,因他的祖先是婆羅門,祀奉火神,所以家族用祀神的火器當作姓。阿若是名,翻為了本際、解本際。本際的解釋是,每人本有的實際,即是人人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也就是真心、佛性,於此有所開解了達,就是阿若的原意。他是世尊最初轉法輪,首批度化的五比丘之一。他首先悟道,佛在《增一阿含經》中稱他為“我聲聞中第一弟子”,並稱贊他:“寬仁(寬大的仁德)博識(廣博的知識),善能勸化,將養聖眾(培育同修證入初果到四果聖位),不失威儀(嚴持戒律,所以在行住坐臥中保持威儀,作大眾的模范)”。憍陳如在經中名列第一,他的實德也正是釋尊門下比丘四眾的第一,恰好暗示,凡能信受本經的人,都是佛法中第一弟子。本經《非是小乘品》說:“得聞阿彌陀佛名號。能生一念喜愛之心。歸依瞻禮。如說修行……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

  再有,最令人感動的是,憍陳如過去生中即是《金剛經》中的“歌利王”,他污蔑忍辱仙人(本師因地的一生)是引誘婦女,並且用節節支解(把身體割成一一小段)來殘酷迫害仙人。但是世尊真實平等,冤親普度,就是這個歌利王成為第一個得度的弟子,並在弟子中列為第一。世尊的大智、大慈、大恩、大德,令人從衷欽仰,刻骨銘心,永劫頂戴,無有變易。

  “尊者捨利弗”。“捨利”的意思是一種鹙鳥。他的母親長得非常端正,眼睛象鹙鹭,大家就用鹙鹭來形容他的母親。“弗”是子的意思,她的兒子所以叫做捨利弗,就是鹙鹭子。也叫做珠子,拿珠子來形容他母親的眼睛。又叫身子,因為他母親身體很端正。捨利弗在佛的弟子中是智慧第一。母親懷著這個孩子的時候,跟人家辯論,就能勝過余人,並且能勝過她兄弟俱希羅(俱希羅很有學問,後也成佛的弟子,證阿羅漢)。捨利弗八歲就登外道的講座,對大眾說法。他十六歲到各國去游說。他說法宏揚,辯論無雙。他學佛之後,七日之內遍達佛法,智慧第一。本經所要說的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見《阿彌陀經》),只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夠深信不疑,所以在憍陳如之後,就是捨利弗。

  “尊者大目犍連”。大目犍連就是摩诃目犍連。目犍連是他的姓,可以譯為贊誦、采菽、萊茯根等等。他這一族裡頭出家的人很多,對於他加一個大字,稱為大目犍連。他的名字是拘律陀,本是樹名。他的父親是宰相,他從拘律陀樹神那兒求子,得了兒子,就把樹名作為他兒子的名字。他在佛弟子中神通第一。《智度論》說:捨利弗是智慧第一,目犍連是神足第一。捨利弗在佛的右面,目犍連在佛的左面。他的神通很大,曾把一城的釋迦牟尼佛的本家托到天上去避戰禍。阿羅漢都有降龍伏虎、顛倒日月種種的神通,但他是其中拔尖的人物,最為第一。

  “尊者迦葉”。迦葉也是姓。這個姓翻成為“龜”或“飲光”。名字叫畢波羅,也是樹的名字,也是父母向樹祈禱得子,就把樹的名字作為兒子的名字。因為他智大、德大、心大,所以稱他為大迦葉。也因佛弟子中有三個迦葉,尊者的年歲最大,所以稱大迦葉。迦葉翻為龜,因為祖先學道,曾有靈龜負仙圖的瑞相,所以這一族就叫做龜氏。又叫飲光,因為上古有仙人名為飲光,迦葉族是他的後代,所以用飲光來作姓。又因為在毗婆屍佛的時候,尊者是一個煉金的師傅,他一時要為佛像貼金,但他的金子還欠少一點,不能把像貼金,當時有一個貧女,恰好有這一點黃金,貧女就布施了這一點,正好使他補足了佛像。那麼,從這以來,九十一劫這兩個人都身如黃金,光色顯耀,好像月明星稀,他們身體很光,別的光就不顯了,所以稱他們為飲光。在佛弟子之中他頭陀行第一。頭陀行有十二,現在只舉兩種:㈠就是過了中午不但不吃飯,而且不喝漿,水都不喝了。㈡是不睡覺。但坐不臥。老了之後,釋迦牟尼佛說,你已經老了,別這麼苦修了,但他還堅持。佛很稱贊他,贊歎他沒有想求安逸的心,並說:有頭陀行,我法就久存。頭陀的意思就翻譯為抖擻。抖擻有去掉的意思,抖擻這些塵勞煩惱。但是更應當注意的是,大迦葉是傳佛心印的初祖。在《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裡,梵王到了靈山,拿金色缽羅花獻佛,捨身為座。用自己的身體作床座,請佛坐在他身上說法。你看,這是一個梵天的天子,對於佛法是這樣的恭敬。佛就登座,拈起梵天所獻的花給大家看,大家莫明其妙,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只有迦葉領會佛心,十分慶幸,不覺笑了出來。佛就宣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囑咐摩诃迦葉。”這就是世尊傳心的拈花公案。世尊拈花,迦葉微笑,大法心印傳付已畢。正法眼的藏,涅槃聖德的妙心,實相無相的微妙法門,一齊囑咐給大迦葉。於是迦葉成為禅宗初祖。

  迦葉獨佩法王正印,涅槃等經多有傍證。《涅槃經》說:佛將涅槃,諸比丘再三請佛住世。佛說:你們不要再說這樣的話,我所有的“無上正法”都已經咐囑給大迦葉,他為充當你們的大依止。又《捨利弗問經》:“我(世尊)尋(就要)涅槃,大迦葉等,當共分別為比丘比丘尼作大依止,如我不異。迦葉傳付阿難。……”又《華手經》,世尊看見迦葉到來,就分半座,讓給迦葉,並說:“汝當就此如來半座。”

  以上的引證,深表法王心印的重要、傳佛心印的禅宗的重要。顯明了禅宗,也即是贊揚了淨土。《大集經》稱淨宗為“無上深妙禅”。蕅益大師在《要解》中說:淨宗的一切能所無一不是實相正印之所印。世尊咐囑給迦葉的,也正是“實相無相微妙法門”。淨土與禅,從來不是兩物。

  “尊者阿難等。而為上首”。阿難翻成慶喜、歡喜,又可以翻成無染,是白飯王的兒子。佛是淨飯王的兒子,所以他是佛的堂弟。在佛成道日他出生。淨飯王聽見自己的兒子成佛,又聽見宮中生子,所以非常高興,說:今天大吉,是歡喜的日子,這個小孩就叫歡喜吧。在佛的成道日他才出生,所以佛說法三十年後他才當侍者。他隨佛到了天宮、龍宮,見到其中極美的婦女,都不生喜愛的念頭,所以又稱為無染。阿難出家隨侍世尊二十五年,佛所說的他都能夠記得住,一個字不忘。所以《涅槃》稱阿難是多聞士,迦葉也稱贊說:“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所以阿難是多聞第一。以上五人,是會中萬二千人中的上首弟子。

  “又有普賢菩薩”。菩薩,它的全稱應該是“摩诃菩提質帝薩埵”。“摩诃”翻“大”,“菩提”翻“道”,“質帝”是“心”,“薩埵”是“眾生”,或有情。這個名號全翻過來,就是大道心眾生,簡稱為菩提薩埵,“菩提”是覺悟,涵義就是覺有情。佛所證的是覺,無明還沒有盡就叫做情,要使有情的覺悟都同於佛,就是覺有情,這就是菩薩。所以覺有情就是“菩薩”兩個字的含義。為什麼菩薩稱為大道心眾生呢?《清涼疏》(清涼是國師,是華嚴宗和淨土宗的祖師)說菩薩有四種“大”:㈠願大。有大志願,求大菩提。㈡行大。要廣利眾生。㈢時大。可以經過無量無數大劫來度化眾生,沒有疲勞與厭倦。㈣德大。具足一佛乘(度一切眾生都成佛)的種種功德。因此稱為大道心。《法華》指出六大。就是信大法、解大義、發大心、趨大果、修大行、證大道。具足六大叫做大道心。

  “普賢”也可名遍吉。《清涼疏》說有三種普賢:㈠位前普賢,就是發起了與普賢十大行願相同的大菩提心。所以修一切佛法,先要發菩提心。淨土宗三輩往生的人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如果你只是專念,沒有發菩提心,就像自行車只有一個輪子,鳥只有一個翅膀。菩提心就是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相結合的心,融合無礙的心。㈡位中普賢,指等覺菩薩,就是等覺的普賢。等覺之上是妙覺,妙覺就是佛。等覺菩薩只有一分生相無明還沒有破。就差這一點點,這點一破就是佛。㈢位後普賢,已成佛之後的普賢。因他得了佛果,還不捨他因地之所行,所以稱為位後。《清涼疏》說:“果無不窮曰普,不捨因地曰賢。”一切果位沒有不窮盡的,佛位也窮盡了,這就叫做普。他已經成了佛了,他還不捨因地做菩薩時的行願,還在普度眾生,所以叫做賢。這是位後普賢的含義。至於《會疏》說“體遍法界,故曰普”(妙體遍於法界就叫做普)。“位鄰極聖,故曰賢”(所證的果位靠近了極聖----佛,所以叫做賢)。這正是等覺菩薩的妙位。他的覺位鄰近於登峰造極的聖果,所以這是位中的普賢(會中的賢護正士就是等覺菩薩)。普賢菩薩在法會聖眾中位列上首,德為眾遵,位超一生補處(彌勒)與等覺菩薩,可見是位後普賢,早圓妙果,為速圓導歸極樂的本願,所以示現菩薩身,助佛教化。

  普賢、文殊是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士,就好像極樂世界觀音、勢至一樣。《四十華嚴經》說:“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一切如來有一個最大的兒子,他的名字叫普賢。這是什麼意思?因為古人重視長子,正常情況國家的皇位是由國王的長子繼承的,先主嘛,長子當太子。如來有長子,這是一切如來的繼承人,這就是普賢。從密教來看,普賢大士就是密教的初祖----金剛薩埵。金剛薩埵也就是金剛手菩薩摩诃薩。在《聖無動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羅尼經》說:“此金剛手是法身大士,是故名普賢。”所以金剛手就是普賢。又《五秘薩訣》說:金剛薩埵者,就是普賢大菩薩的異名,也叫做一切如來長子,也叫做大阿阇黎。現在我們經中,普賢大士列為上首,是顯密淨不二。念佛號就是念咒,大家都輕視念佛號而想去念咒。《金剛經》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所以禅宗說:一徑草可以當丈六金身用,丈六金身當一徑草用。實際上許多問題都是仁者妄生分別。先師夏老說:“淨土宗就是密教顯說。”藏密的最古是紅教。蓮花生大士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所以紅教尤其尊重阿彌陀佛,勸大家生極樂世界。

  “文殊師利菩薩”。翻為鬘殊室利,也翻妙首、妙吉祥、妙德,是諸佛之師。《放缽經》釋迦牟尼佛自己說:“我今得佛,皆是文殊師利之恩也(釋迦牟尼佛成了佛,是由於文殊師利的恩惠)。過去無央數諸佛(過去說不清的那麼多的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未來的一切佛也是文殊菩薩的威力加持所成就)。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極贊文殊大士是一切佛出生之處。《法華嘉祥疏》說:“文殊此雲妙德,以了了(明明了了)見佛性故。”疏文真是一語破的,由於明明了了見自佛性故,於是涅槃三德,全部圓證,如來妙果,攝盡無余。所以說“德無不圓,果無不盡,稱妙德也。”無邊至德,無量聖果,只由於了了見佛性,一齊圓滿,所以名為妙首、妙吉祥、妙德,實在是眾妙之中的最妙。

  文殊菩薩在菩薩中智慧第一。他在北方的常喜國成佛,叫做寶積如來,過去是龍種尊王如來,將來成佛叫普見如來。現在示現在大會之中,大士是大智宏深,表示淨土法門,唯有大智才能信入。《阿彌陀經》說淨宗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一切世間”裡包括一切世界的六道、聲聞、緣覺、菩薩這九種。清淨的信心正是來自殊勝的智慧。

  “彌勒菩薩。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彌勒是姓,可以翻慈氏。他的名字叫阿逸多,翻無能勝。合說就是慈無能勝(古代也有人主張慈氏是名,無能勝是姓)。《彌陀疏鈔》裡講,因為彌勒菩薩在母胎中就有慈心,所以他們這一族都叫做慈氏。又過去生中遇見大慈如來,他也發願,願意跟他一樣的名號,他就得了慈心三昧。再有,在他當婆羅門的時候,他號稱一切智,在八千歲裡頭修習慈行,又在弗沙佛的時候,跟釋迦牟尼佛一塊兒發菩提心,修習慈定。《思益經》說慈氏,“眾生見者”都能得慈心三昧。《悲華經》說:彌勒大願,在刀兵劫裡頭擁護眾生。現在慈氏在兜率天內院,在兜率天的四千年之後就到人間成佛(兜率天的四千年是地球的五十七億六百萬年),三會龍華。有人說咱們現在不成功不要緊,現在修過佛的人,等彌勒來,龍華會上都把大家度脫。但是你要等五十七億六百萬年,這一段時間你要輪回六道,天堂地獄去轉,那就不知道要經過多少生死了。

  這三位大士作為法會的上首,因為這三位和淨土的緣特別深。首先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普賢行願品》裡頭說:發了十大願的人,“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殿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一個人到了臨命終時,自己的六根都敗壞無用,自己的名望、威權、勢力、學問全等於零。所有的財寶、產業、心愛的珍品、可靠的親信,沒有一樣再能伴隨自己。當此之時,唯有自身的願王不捨離自己,在一切時中引導自己往生極樂,面見彌陀。一部《華嚴》最後歸到《行願品》,《行願品》導引我們發願往生極樂。這就是一代聖教的指歸。普賢大士又說:“願我(普賢)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這就是法王長子普賢大士求生淨土的發願文。大智文殊,諸佛之師,也發同樣的願。他的願文是五言,《文殊發願經》說:“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生彼佛國已,成滿諸大願,阿彌陀如來,現前授我記。”兩位大士都發大願求生極樂。這兩位菩薩在會中列為上首,普讓大家崇仰文殊的大智、普賢的大行,見賢思齊,學習先聖。我們也要導引眾生同歸極樂。

  彌勒大士在《大寶積經》中問佛:“若有眾生,發十種心,隨一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是人命終當往生彼國世界。世尊,何等名為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彼國世界。”這就是彌勒大士請佛開示念佛往生法門。而且本經的後半部,佛把本經囑咐給彌勒菩薩,並說這個經是一切諸佛所贊歎的廣大微妙法門,囑咐彌勒“汝等作大守護。為諸有情長夜利益…當令是法久住不滅”。守是保守,護是護持,所以守護也即保護與護持的意思,現在上面加一個“大”字,這就超越常情,更有殊勝的涵義。簡單說這個“大”字有四義:(1)法大。這是釋尊唯說,普令眾生得度之法。(2)益大。普被三根,究竟方便,橫出三界,直證不退。(3)願大。所以弘贊淨土之一言一行都會歸彌陀願海。(4)智大。於此法門信受弘揚,實因希有智慧。彌勒接受世尊的囑咐,他必然在龍華會上演說本經,並且盡未來際常說本經。

  “賢劫”,就是現今我們所在的劫。在這一劫中,這個世界有一千個佛相繼出世,這是非常希有的殊勝情況,所以叫做賢劫。有的劫裡一尊佛也沒有。根據《佛祖統計》,第一個佛叫做拘留孫佛,第二個叫做拘那含牟尼佛,第三個迦葉佛,第四個釋迦牟尼佛,以後還有九百九十六個佛。但是這一個佛到下一個佛之間,間隔的時間很長,例如剛才說釋尊與彌勒之間是五十七億六百萬年,時間很長。可見世界上有佛的時候少,沒有佛的時候長啊!

  “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賢劫中未來有九百九十六佛,現在還都是菩薩,他當然包括在“皆來集會”的一切菩薩裡面,並且還包括此外的一切菩薩。賢劫未來諸佛,全部莅會聽法,也都和彌勒一樣,同受釋尊大悲慈父從衷的囑托,弘揚護持如來無上心寶——淨土法門,永為眾生照破長夜黑暗的明燈,普令離苦得樂,契入本有的寂光真淨(常寂光土強名為法身佛的國土)。

  德遵普賢第二

  本品是第一品的繼續,是通序中眾成就的補充,不但是補充數量,而更重要的是會眾崇高無比的妙德,無邊的聖眾完全都是尊重修持普賢大士的德行。普賢之德說不能盡,他是華嚴的長子,在華嚴會上,佛是法王,聽法的人之中,普賢為長子,長子就是法王的繼承人。普賢無量無邊功德的心中之心、要中之要,就是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華嚴一部大經的指歸。現在來會聖眾都是遵修普賢之德,當然都是遵修“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又賢護等十六正士。所謂善思惟菩薩。慧辯才菩薩。觀無住菩薩。神通華菩薩。光英菩薩。寶幢菩薩。智上菩薩。寂根菩薩。信慧菩薩。願慧菩薩。香象菩薩。寶英菩薩。中住菩薩。制行菩薩。解脫菩薩。而為上首。】

  這一品首先補充了賢護等十六正士。正士跟大士等等的都是同等的,但是正士是在家菩薩。至於“十六”,密宗把十六來表示圓滿無盡,所以十六正士就表示無量無邊的正士。

  “賢護”正士,梵名跋陀和,翻成賢護、賢守、賢首和善守。這些名號在經論中常見。《思益經》說:眾生只要聽到他這個名字,就必定要得三菩提: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名號有如此的功德,所以就叫做善守。聞名就得功德正是善於守護眾生,所以稱為善守。在《大方等大集賢護經》,這個經以賢護為名。《賢護經》裡頭說:“王捨大城有優婆塞”,這是居士。“名曰賢護,為眾上首”,在大眾的上首。《大寶積經》有賢護長者會,佛說賢護長者種種快樂的事,“其受於快樂果報,雖復忉利帝釋天王,猶不能及,況復人間”。說他雖然現在人間,他所享的福報,不但人間不能相比,就是忉利天王、帝釋都比不上。《名義集》裡說:“發陀婆羅”,翻為賢護,不但自己護持自己的賢德,並且也護眾生,所以名為賢護。又稱賢首,因為他位居等覺,是一位等覺菩薩,是賢中之首。賢護正士雖示現為王捨城中父母所生的人,只是一個普通的人身,但他的實證,是一位等覺菩薩,已超十地,再進一步就是妙覺了,就與佛相等了。賢護正士示現為生在王捨城的一個普通人,但已是證到了等覺的在家菩薩。這是維摩诘之外又一個極殊勝的在家人。聽到他的名字,就必定可得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種菩提。這一史實十分重要。還有《般舟三昧經》說,賢護菩薩是念佛三昧的發起人,這就和淨宗更有因緣了。他親見了阿彌陀佛,所以他為眾上首,參加法會,幫助釋迦牟尼佛來宣揚念佛三昧無上法門。念佛三昧是一切三昧中之王,一切三昧中之寶,所以稱為寶王三昧。

  “善思維菩薩”等。《四童子經》說:善思維、慧辯才、觀無住、神通華,是他方世界菩薩,應化托生印度成為在家菩薩。《佛名經》說:光英、智上、寂根、願慧,《月燈三昧經》說,香象。二經共指五位正士是他方世界的大菩薩,來到這個世界聽受《無量壽經》,助佛宏化。從賢護到香象共十人,都有經典作為根據。其余尚有六人未經經典提到,但古德說其余六人也都是他方世界大成就的在家菩薩,來到此界聽經與助佛宏化。

  本經超出常情,特別標出十六正士在家菩薩作為大眾上首,這就表示:淨土法門特別適合於在家人修持。因這個法門契合於當前以及將來的社會情況。因為科學越發達,物質世界的發展越快,彼此間的競爭越殘酷,要搶時間就越忙。越現代化,每人所應掌握的科技知識就越多,生活的節奏也越緊張。你還想像上古的人遠入深山,一切事情不問,只是自修,恐怕時代不允許了。所以一定要有很多人不能出家,要保留在家身,為社會服務,並且也還繼續要修,那麼這種修持就以淨土宗最合適。清末,沈善登居士作了一部《報恩論》,贊歎《無量壽經》和淨土法門。他說:淨土法門妙在“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廢世法而證佛法”,所以當前就很契機。國家與社會需要有很多在家人辛勤獻身於種種崗位,把事辦好,這就只有淨土法門可在行世法的時候不必離開佛法。不需入山,不需閉關,不但上班能修,上火線也能修。只要所發是利他的心,所念的只需六個字甚至四個字的一句佛號,就是淨宗無上修持。每日十念,再忙的人也十分從容。所以不離佛法,把保家衛國、福民利眾的大事都辦了。只要是真純地這樣做去,你何必廢除應行的世法,同樣契證佛法。不離開佛法可以行世法,不廢除世法可以證佛法,這是淨土法門特別殊勝之處,特別適合於在家人。因此《甄解》說:十六正士列為上首,“彰此法不以出家發心為本。”此說很有見地。

  “而為上首”。普賢、文殊是來參加法會一切聖眾的上首,是全體聽經人的上首;彌勒大士是賢劫一切菩薩的上首;賢護等十六正士是會中一切在家菩薩的上首。大會聖眾實是無量無邊。《月燈三昧經》說:“香象菩薩從東方阿閦佛,與那由多(即那由他)菩薩共來問訊釋迦牟尼佛。”那由多應指一萬萬。由此可見,一位正士便與一萬萬菩薩同來,全會聖眾,實是無量無邊。香象正士在阿閦佛便是同行菩薩的上首,可證十六正士的勝德。大眾同尊。

  【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具足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法中。游步十方。行權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

  “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是說一切聖眾,無論在家出家,共同遵守修習普賢大士的妙德。從這一句直到本品末後“不可思議”,都是贊歎上首普賢大士和會中的一切菩薩的勝德。“大士”就是菩薩。“普賢之德”上品已經說了,就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十大願王是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忏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第九是恆順眾生,第十是普皆回向。這個願王在人最後的時刻,一切諸根敗壞,什麼都不行了,什麼也不能跟著自己了,在這個時候,唯有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在前引導,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就自然生在蓮華之中,蒙阿彌陀佛授記,於是可在不可說不可說的世界,以無量的智慧,隨順著眾生的心念廣作饒益,能在煩惱苦海中普度眾生。這就是普賢大士之德。這個十大願王,第十願“普皆回向”表示普賢菩薩名號中的普字;從第一願到第九願,顯出普賢這個賢字。永劫勤勞沒有疲厭,十大願王永無窮盡,成佛後還在度生,顯出普賢之普和普賢之賢。上品中提到《清涼疏》:“果無不窮曰普,不捨因門曰賢。”雖然得到無上成就,但不捨在因地所發的度眾生的大願,仍示現菩薩身來救度眾生,所以這是位後的普賢。普賢大士在未來不可窮盡的長劫中,永不間斷,在實現他的偈語:“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願一切眾生都到無量光佛剎,這是普賢大士大願的結晶。十大願王是以彌陀願海作為歸宿,也正和彌陀第卅五願互為表裡。卅五願:“生我國者,究竟必至一生補處。”(當前的彌勒就是一生補處菩薩,他必定要補佛位)所以往生極樂世界的一切眾生,他必定達到一生補處,補佛之位,而且必定成佛。但是也有往生之後他不在極樂世界成佛,願文說:“除其本願為眾生故,被宏誓铠,教化一切有情,皆發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賢道。”他有本願為眾生,要披著弘誓的铠甲,到無量世界去教化一切有情,勸發信心,都修菩提行,同行普賢大士聖道。這類自願來到穢土的人,“隨意修習,無不圓滿。”願中普勸十方,修行普賢之道,也即是導歸極樂之道。生極樂後,若度生情切,就被起弘誓做成的铠甲,再返此界救度眾生。普勸一切眾生,同遵普賢之德,求生淨土。為什麼只是遵修普賢,求生極樂?因為只有這一個法,能給眾生真實之利,能救眾生的生死之苦。所以善導大師說:“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也就是來會一切大眾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的原因。

  “具足無量行願。”《攝大乘論釋》裡說:“不可以譬類得知為無量。”這個數不但你沒有法子具體說出來,並且也不可以用譬喻來比擬,就叫做無量。“行願”,《清涼疏》說:“造修希求,目為行願。”《觀經》說:“是心作佛”。“作佛”就是“造修”的涵義。“造”就是“一切唯心造”中的“造”字。“修”是修持。所以“造修”是行動。“希求”,“希”是希望,“求”是願求。所以“希求”是願望。行動與願望的結合就叫做行願。“具足”,具是具有,足是充足,所以“具足”是圓滿無缺的意思,一切都有了,不再缺少什麼。“具足無量行願”就是說這一切無量無邊的殊勝行願都已具足圓滿無缺了。

  或有人懷疑:參加法會無量無邊的菩薩,或如位後普賢,成佛後再來;或是等覺,如同賢護;或從初地到十地;或者只是地前三賢(住位,行位,向位)。覺位有天淵之別,豈能各各都能圓滿無量的“行願”?此問很合情理,但未知淨土是無上圓頓法門,超情離見。《普賢行願品》說:“是故汝等,聞此願王,莫生疑念,應當谛受,受已能讀,讀已能誦,誦已能持,乃至書寫,廣為人說。是諸人等,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這就是說,若人能受持宏揚《普賢行願品》,於一念之中,就可圓滿所有的行願。一念之間圓滿一切願,乃是最圓極頓的妙法。《淨土生無生論》說:“一真法界,即眾生本有心性,此之心性,具無量德。”“故眾生本有性體,即諸佛所證法身。”“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而此心性,豎貫三際(過去、未來、現在),橫裹十虛(方),佛法生(眾生)法,正法依法,因法果法,一念圓成。”可見眾生的心,本具萬德,即是諸佛法身,也就是法界圓融的妙體,所以佛與眾生,正報(佛菩薩等)依報(國土),因與果等等一切法,都在我介爾一念心之內。只要一念相應,一切圓滿成就,所以這是無上圓頓之法。如斬一把絲,一斷,一切絲都斷。又如染物,一成,則染缸中所有的東西都已染成。上品中說到文殊大士成為一切諸佛的父母,只因“了了見佛性”。《淨土生無生論》說:“行者念佛之時,此心便是圓融清淨寶覺。”此心是佛性,也是法身,所以念佛時就是相應時,一切圓滿,絲毫沒有欠缺。

  “安住一切功德法中”,這一句應該與上句聯讀,意義才完整。本品開頭這三句,是會中菩薩聖眾不可思議功德的總贊,也是本品的綱。為了明解其中的深意,先把本句逐字注解一下。

  “安住一切”。《會疏》說:“德成不退,故曰安住。無德不具,故雲一切。”“功德法”,“功”是功效,行善有造福眾生的功效,所以叫做“功”。這個功效使眾生得到真實之利,是你行善的自然結果,所以功效就是善行本有的德,所以叫做“功德”。德的本體就是“法”,這是《淨影疏》所指出的“德體名法”。善行必有利生的功效,種種善行、種種功效、種種善行本有的美德,都是事,事相有種種差別,但事相必有同具的體性,那就是法性。所以《淨影》說:“德體名法”。法性就是有情與無情同具的體性(在有情就稱為佛性),也就是法身。所以“一切功德法”就是諸佛無量微妙功德的本體,也就是法性和法身。在此安然常住,沒有退失,就是“安住一切功德法中”。在種種行善利他的功德事相中,自心仍是寂然安住在萬德本體法性之中,如如不動;自心雖遠離種種差別,一心寂然,可是又“具足無量行願”。於是這兩句經文的意義更為深刻,就是《金剛經》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安住一切功德法中),修一切善法(具足無量行願),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寂而常照,照而恆寂。大乘佛法種種妙義都在這兩句之中。安住於一切如來無盡果德的本體,具足無量大菩薩的行願,理體和事用齊顯,空邊與有邊全離,理不礙事,事不礙理,正顯與會諸大菩薩的聖德。

  “游步十方。行權方便”。游步就是旅游、周游、游化的意思。十方就是四方四隅和上下各方,指的空間了,一切地方。“游步十方”,就是周游一切處。權是權宜、權變。俗話常說“有經有權”,經就是常規,權就是變通。一個人應“通權達變”,不死守規章制度。孟子說,男女授受不親,這是古時候禮節。倘若嫂嫂掉河裡了,你用手把她拉出來可以不可以呀?你若死守禮節,說男女授受不親,我不管,那豈不是天地間最大的蠢人。這是行權方便的意思。《法華文句》解釋:“方者法也,便者用也。”粗淺來說,方,就是方法;便,就是方便。你要有切實便利可行的方法,讓眾生真能解決問題,叫方便。《法華玄贊》解釋:“善逗機宜曰便。”逗機,就是說法的人能行權巧,把對方的靈機逗發出來。例如禅宗,德山與龍潭夜間談話,德山剛出房門,因外面黑,就回來,於是龍潭點著一根紙媒子遞給他。德山剛一接,龍潭噗一吹,紙媒子滅了。這就是逗他的機。德山當下就恍然大悟了。因為他正想接這個紙媒子,誰知又把紙媒子給吹滅了,完全不可理解,所以他的思想就斷了。這就是逗機,也就是方便。所以《淨影疏》說:“化行善巧,隨物(對象)所宜,種種異現,名權方便。”所行教化非常善巧,隨著眾生根器與環境的不同情況,分別傳授種種不同修行方法,隨物所宜,而有種種不同與之相應的所現,這個叫做“行權方便”。《大集經》說:“能調眾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現在把以上的注解匯到一處,“游步十方,行權方便”就是:普遍周游一切世界,用一切善巧穩妥方便的法,能妙契或逗發眾生的根機,把他們引導到究竟的果覺。

  “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入”,《嘉祥疏》解釋是“解契宗源”。契是契會,解是理解。所解契會到佛教宗旨的本源,叫做入。與《法華》“入佛知見”是同一個入字。“藏”,《嘉祥疏》說:“名理為藏。”這就是說,理的名字叫做藏。理是理體,就是實際的本體,這就是藏。所以“佛法藏”就是佛法的法性的理體。法性中自然含藏無量的性德,本性本有的妙德就稱為性德,所以這個“藏”既然是理體,它就含有無量的性德,因此稱為佛法藏。又法性中含攝一切佛法,所以叫做佛法藏。“入佛法藏”就是契證法性的理體,其中包括無量的性德,含攝一切佛法。所以“入佛法藏”就是《法華》中“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入了佛慧,就是“入佛知見”。《甄解》有個解釋說:如來的一切佛果功德的寶藏叫做大寶海,這個寶海叫做佛法藏,也就是佛所得一乘妙果。根據《甄解》,會中一切菩薩都已經入了佛的法藏,入了佛的功德之海了,證入如來一乘(一切眾生普成無上正覺)果覺,因此全是大權示現,是從果向因,已入如來一乘果海,還不捨因地的修行,示現在法會中,贊助釋迦牟尼,宣揚淨土法門。

  “究竟彼岸”。生死是此岸,涅槃是彼岸,煩惱是中流。《淨影》: “涅槃彼岸,到名究竟。”到達涅槃彼岸,證入如來果覺,就叫做“究竟彼岸”。“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同指證入佛的一乘大功德的寶海,契證了佛所得的涅槃。前後諸說,可以互通。

  【願於無量世界成等正覺。捨兜率。降王宮。棄位出家。苦行學道。作斯示現。順世間故。以定慧力。降伏魔怨。得微妙法。成最正覺。天人歸仰。請轉法輪。】

  “願於無量世界成等正覺”。這一句表明會中菩薩為度眾生,所以願到十方無量無數的世界去示現成佛。《普門品》“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也正是這個意思。其中“願”是誓願,依據《法窟》,對於出世之道,有所希求,叫做願。“世界”,“世”表時間,過去、未來、現在,叫做三世。“界”表空間,就是十方。

  “等正覺”,舊譯是等覺。等覺有兩個含義:㈠是菩薩的最高位置,就要得到妙覺的佛果了,稱為等覺。他的智慧功德就跟佛的妙覺相等相似了。已經是十四的月亮了,比十五還差一分,但是就很接近了。㈡等覺就是佛。《往生論注》:諸法平等,所以諸如來平等,因此諸佛如來叫做等覺。《大智度論》也說:“諸佛等,故名為等覺。”所以等覺有兩種含義,可以是等覺菩薩,也可以是佛。通常等覺是指低於妙覺的菩薩,在本經中等覺是佛。會中菩薩到十方示現成佛。

  “捨兜率。降王宮……”叫做八相成道。這是釋迦牟尼與一切諸佛示現成道的通常途徑。依照嘉祥大師,“捨兜率”就是第一相。“降王宮”是第二托胎、第三出生兩相。“棄位出家,苦行學道”是第四相,出家。“降伏魔怨”是第五相,降魔。“成最正覺”是第六相,成道。“請轉法輪,常以法音覺諸世間”,這以下很大一段都是第七相,轉法輪。到了最後“於此中下,而現滅度”,就是第八相,滅度。來會的菩薩都要到無量世界,去示現這八相成道的佛。

  “捨兜率”,是從兜率天下降。兜率是欲界的第四天,但特殊的是有兜率內院,彌勒大士是在兜率內院說法。“降王宮”,《因果經》說:摩耶夫人看見菩薩乘著六牙白象從空中來,從右肋進入自己身體,可以從腹外仍可看見菩薩在腹中的情況。《涅槃經》說:從母摩耶而生,生下來自己就行走七步,並且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淨影疏》說這是於十方周行七步,表示什麼呢?表示大丈夫奮迅之力。“唯我獨尊”,這個“我”字不是有我相的這個我,是離相的真我。“棄位出家,苦行學道”是第四相。《魏譯》說得很詳細,釋迦牟尼佛看見老人、病人、死人,看見這些,於是乎決定出家,捨棄眷屬,騎著白馬越城出去,出家學道後在樹下苦行了六年,一天只吃一麻一麥(一顆莊稼)。我們看到畫著一個人端坐,象是包了一層皮的骷髅,那就是太子苦行學道的像。

  “作斯示現。順世間故”。所以這一切都是示現。上述降胎王宮,出家修道等等,都是為了隨順世間而作的示現。《法華壽量品》中佛說:我實在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因見眾生樂於小法,智德很薄,垢障很重,對於大法他不能接受,所以為了這種人,我就示現少年出家,後來成佛了。可是我實在是成佛以來久遠久遠無量無邊那由他劫。我一直都是用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為了教化,只好示現剛成佛啊。

  “以定慧力。降伏魔怨”是第五相,降魔。“魔”是魔羅的略稱,翻譯為障礙,能給修道的人作障礙;又翻為殺者,他是破壞人行善,使人放逸,斷人的慧命,所以翻為殺者,又翻為惡者,因他有很多的愛欲。魔有四種,《淨影疏》講:一個是煩惱魔,貪嗔等煩惱這都是魔。第二是陰魔,色受想行識這都是魔。第三是死魔,破壞人的命根。第四是天魔,專門破壞別人行善。經中所說的魔就是天魔。《婆沙論》:菩薩在樹下的時候,魔現了很多美女來誘惑,但這些魔女一走到菩薩跟前,自然變得非常丑陋,她幻化的那種冶容艷色,媚態YIN姿都不見了;後來發動魔軍武力相迫,放箭投石,種種武器,來相逼害,誰知菩薩覺察後立即入定,這些兵仗在佛身前,自然停在空中,尖端變成蓮花。《大智度論》:“菩薩智慧力故,大破魔軍。”魔無所施其伎呀,就敗退了。所以佛降伏了這些魔軍之後,當時魔王問佛,你有什麼功德,有這麼大本領?佛說地神乃知。問地神哪,地神說:我們這個地球上沒有一塊土地不是菩薩為眾生流血捨生命的地方。地神作了證明。由上可見菩薩不是以神通戰勝魔軍,而是以定慧之力,降伏魔怨。這是第五相,降魔。怨就是怨家。

  “得微妙法。成最正覺”是第六相,成道。《維摩诘經》說:“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解釋微妙就是菩提。菩提就是實際的理體,當人的自性和佛的知見妙理,這不是語言和分別心所能知。《淨影疏》:“理是妙法”,指出“妙法”就是理體。由於顯現了這個本體,所以成正覺。所以“得微妙法”就是證得了理體。入了佛的知見,究竟了菩提,所以成正覺。這就是成道了。“成最正覺”,遵崇佛的覺悟是無上圓滿究竟的,所以稱之為最。《釋迦譜》說:“得無上真正之道,為最正覺”。“成最正覺”,也就是究竟成佛。

  “天人歸仰。請轉法輪”是第七相,轉法輪。佛之出興於世是大事因緣哪,這個因緣最主要的是度眾生啊,要開佛知見示佛知見哪,所以在八相成道之中轉法輪是一個核心。這些諸大菩薩到十方世界去示現八相成道,主要是要在十方世界去轉妙法輪。因此在文中這一段最長,從“天人歸仰。請轉法輪”一直到最後第八相“而現滅度”以前止,這中間很長一段都是第七相的內容。

  “天人”呢,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諸天,天中所生的人。“歸”是歸依,仰是仰慕。天人都恭敬歸依世尊,請佛轉法輪。據《大智度論》: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卅五天沒有在印度說法(世尊成佛之後,頭三個七天裡在天宮大說《華嚴經》。但是這些個聲聞緣覺乘的弟子,如聾如盲,沒有領會)。一直到五個七,佛自己就說:“我法甚深,難解難知。”阿羅漢弟子都不能知,一般眾生更是無法知了。一切眾生為世法所縛所著(縛是捆住,著就是粘著),沒有能夠理解的。那麼還不如涅槃吧!這個時候諸菩薩跟天人都恭敬在佛前合掌,請求釋迦牟尼佛為眾生轉法輪。佛就默然受請,先說小乘法。《法華經》也有同樣的記載。

  “轉法輪”。《法華文句》解釋說:“轉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轉法輪。”諸佛心中有化他的法,也就是化眾生的法。把佛這個法傳到眾生的心裡邊去,這就叫轉法輪。把佛心中的法傳入到眾生的心中,也就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使眾生悟佛知見、入佛知見,這就是“轉”字的含義。嘉祥大師說:“自我至彼,故稱為轉。”從我到對方,所以叫做轉。“天人歸仰,請轉法輪”,是大教的緣起。世尊受請轉妙法輪,這是第七相。底下就是轉法輪的內容了。

  【常以法音覺諸世間。破煩惱城。壞諸欲塹。洗濯垢污。顯明清白。調眾生。宣妙理。貯功德。示福田。以諸法藥救療三苦。】

  “常以法音。覺諸世間”。因為世尊的佛的說法,所謂塵說、剎說、熾然說、無間說,說時說,默時也說,不但有情說,無情也說,所以這個法音就不可以只體會是佛菩薩現出身像,演說經教是法音。應知“百草頭上祖師意”,無情的百草頭上也在說法,這個就是法音的廣意。“世間”呢,世間就是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世尊接受了菩薩、天人的請求,廣演一代時教,有大乘小乘、權法實法、偏圓種種的法,都是轉法輪。因為眾生根機不一樣,根機的成熟程度也不一樣,所以先說小乘,然後慢慢地就小向大,呵斥小乘是焦芽敗種,贊歎大乘,說大乘法。先說權法,如何證阿羅漢,證緣覺,如何去行菩薩道,後說實法,說《法華經》,開權顯實,最終目的全是要成佛的。《法華》是圓教了,淨土宗也是圓教。世尊說一切法來覺醒三界一切眾生,法法都是應病之藥,都是為使眾生覺悟。“諸世間”就是三界。恆演妙法,普令覺悟,就是“常以法音覺諸世間”。

  “破煩惱城。壞諸欲塹”。煩惱就是這十樣東西:貪、嗔、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取。這十種稱為十煩惱。天台宗就講得更深一點,就以見思、塵沙、無明這三種惑稱為三煩惱。我們這些煩惱都要破除。《智度論》說得很好,煩惱是什麼呢?“能令心煩,能作惱故”。你高興,興奮欲狂也都是煩惱啊。“城”呢,指的是城堡,堡壘。佛演說妙音,就是摧破眾生身心裡煩惱的堡壘。“壞諸欲塹”。食欲色欲都是欲,其中嚴重是色欲。《甄解》說“愛欲是諸苦之本”。《淨影疏》說:“愛欲之心深而難越。”佛說“愛”是最可怕,最不好辦。如果世間還有另外一件事和愛欲同等地難辦,那一切眾生就不能成道。一切眾生都因愛欲成為生死之本,若再有一件事情同樣嚴重難破,那眾生就沒有出頭之日了。“塹”就是護城河。愛欲象洪流,眾生漂溺其中,頭出頭沒,不容易度脫,就把它說成是欲塹。除捨愛欲之心就是破壞欲塹。

  “洗濯垢污。顯明清白”。嘉祥大師說:消除迷惑與垢污就叫做“洗濯”。前節所述的十煩惱與三煩惱,都是應該消除的迷垢。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可是一念迷妄,墮於無明。一面明鏡,鏡面全是污垢,不顯本有的照用,所以首應去污,這就是“洗濯垢污”。去污的妙劑是“無相之解”。這完全不是佛學家的知解。古雲“知解門開,則悟門塞”。《首楞嚴經》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離見,斯即涅槃真淨。”存在知見相的知見(有能知的我,與所知的內容,有能有所,就不是離相),這就是無明的根本。這是又在鏡面上污墨,不是去污。要有離見的解,才真解了如來真實義,才能恢復鏡子(眾生心地)的本明。這個明,嘉祥大師叫做“無漏之明”。漏就是煩惱,離開了煩惱垢染的本明,叫做“清白”。所以消除煩惱迷惑,以離相的慧解,恢復本來離垢的光明,叫做“洗濯垢污,顯明清白”。《甄解》說:“洗濯垢污,顯明清白,是澍雨德。”象下雨一樣,雨後樹木房子等等都干淨了,顯露了清白的本體。眾生怎麼洗濯?那只有明自本心見自本性,真正認識本體才是顯明清白。如果融會禅宗,“洗濯垢污”就是百丈禅師所說的“迥脫根塵”,迥然超脫了六根六塵。“顯明清白”就是“靈光獨耀”,這個光不是世間凡俗的光,是靈明不可思議的光。“獨耀”。獨,就不二,不與萬法作對,沒有對立面。一有相對的就陷入矛盾之中。“獨耀”就是“不與萬法為侶”。會合淨土宗,“都攝六根”就是“洗濯垢污”;“淨念相繼”,“自得心開”就是“顯明清白”。

  轉法輪這段經文首先指出破煩惱,除欲塹,洗垢污,顯清白。這四句,實在是關鍵。一切大菩薩都是從這些地方走過來的,所以能“常以法音,覺諸世間”。現在有的人,自己還帶著種種煩惱垢污,也並沒有真實明心見性,只是想成名成家,當佛學大師,座下多少弟子,種種受人恭敬。這些都是垢污。要離開這些,發起真實利他的心。自己不覺悟,就不能覺醒別人,這一點是應該深思的。

  “調眾生。宣妙理”。調是調和。宣是宣示。妙理,就是實相的理體,也就是《法華經》所說的佛知見。開佛知見示佛知見這是宣妙理。要讓一切眾生悟佛知見入佛知見就是調眾生。

  “貯功德。示福田”。備具多德就是“貯功德”。這些大菩薩都有種種的功德,就可以給眾生當福田。“福田”者,就是種福的田(種稻的田叫稻田,種福的田稱為福田)。所貯功德示現於外,接受眾生供養,讓眾生造福,叫作示福田。《俱捨論》有四個福田:一趣田。趣是畜生,現在很多外國人愛護動物。你愛護眾生啊,眾生歡喜諸佛歡喜。第二個是苦田。一切貧窮困苦的人,我們去救濟,這些人都可以給我們當福田。第三是恩田。父母師長等對我們有恩,我們在父母身邊行孝,就是種恩田。第四是德田。小乘大乘一切賢聖都是福田。

  “以諸法藥。救療三苦”。眾生有種種病啊。所謂眾生有八萬四千種病,所以佛就有八萬四千種法,也就是八萬四千種藥。應病與藥,藥是喻如來的妙法,病是喻眾生的苦。所以《涅槃經》說:“度眾生故,為說無上微妙法藥。”“三苦”有兩說:㈠三苦是苦苦、壞苦、行苦。(1)這個事它本身就是苦的,是苦苦。(2)這個事本身你是可喜的,但一旦破壞了,你難過了。你有個很好的電視機,天天要看,一天被人砸掉了,你就很難過,這是壞苦。(3)行苦,因一切都在遷變、轉化,無有停息,而生苦惱。㈡嘉祥大師:三苦是三有之苦(三有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三苦是指三界眾生的生死之苦。這兩種說法都對。但是嘉祥大師的解釋很合淨土宗的宗旨。淨土宗的特點是使眾生即身出離生死苦海。別的法門要出三界須斷見思惑,達到阿羅漢的水平。現在世界上找個能證初果的人都很難得,何況是阿羅漢。只有淨土法門是橫出三界(斷盡見思惑出三界是豎出)。這是帶惑往生,帶業往生,不是叫你斷惑,所以這個是最突出之處。所以用淨土法門信願持名的無上醍醐妙藥,來普救眾生沉淪三界生死苦海的厄難,叫做“以諸法藥救療三苦”。

 

上一篇:聖嚴法師:無量壽經講記 自序
下一篇:黃念祖:無量壽經講座(33)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