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四十八願
——摘自康僧铠譯《佛說無量壽經》
第一 國中無三惡道願
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
第二 不復更生惡道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終之後,復更三惡道者,不取正覺。
第三 各得真金色身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覺。
第四 形色無有好丑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覺。
第五 生者皆得宿命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識宿命,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者,不取正覺。
第六 皆得天眼徹視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見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第七 皆得天耳徹聽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說,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覺。
第八 皆得知他心念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見他心智,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中眾生心念者,不取正覺。
第九 皆得神足飛行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神足,於一念頃,下至不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第十 不起貪計身見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第十一 正定必至涅槃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第十二 光明遍照十方願
設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第十三 壽命同佛永久願
設我得佛,壽命有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
第十四 聲聞廣多無量願
設我得佛,國中聲聞,有能計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校,知其數者,不取正覺。
第十五 壽命修短隨意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命無能限量,除其本願,修短自在。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十六 國中無不善名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乃至聞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覺。
第十七 諸佛稱名贊歎願
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咨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第十八 十念皆生我國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第十九 勤修我皆接引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 系念必得往生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系念我國,植諸德本,至心迥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一 各具三十二相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成滿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二 菩薩一生補處願
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铠,積累德本,度脫一切,游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恆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三 一時普供諸佛願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承佛神力,供養諸佛,一食之頃,不能遍至無數量無數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四 供具自皆如意願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在諸佛前,現其德本,諸所求欲供養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五 菩薩演一切智願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能演說一切智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六 菩薩得金剛身願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得金剛那羅延身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七 萬物悉皆殊特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一切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眾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辨其名數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八 菩薩道樹普見願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見其道場樹無量光色,高四百萬裡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九 受經普得智辯願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若受讀經法,諷誦持說,而不得辯才智慧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 慧辯無有限量願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智慧辯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一 淨國照見十方願
設我得佛,國土清淨,皆悉照見十方一切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二 嚴飾超諸天人願
設我得佛,自地以上,至於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嚴飾奇妙,超諸天人。其香普薰十方世界,菩薩聞者,皆修佛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三 蒙光觸身獲益願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蒙我光明觸其身者,身心柔軟,超過天人。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四 皆得法忍總持願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總持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五 信樂永離女身願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後,復為女像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六 勤修必成佛道願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七 歸依感動天人願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天人民,聞我名字,五體投地,稽首作禮,歡喜信樂,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八 妙服自然在身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贊應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縫搗染浣濯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九 受樂同於漏盡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所受快樂,不如漏盡比丘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 隨意見諸佛國願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意欲見十方無量嚴淨佛土,應時如願,於寶樹中,皆悉照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一 聞名諸根具足願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至於得佛,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二 悉得清淨解脫願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清淨解脫三昧,住是三昧,一發意頃,供養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三 聞名生處尊貴願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四 修行具足德本願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歡喜踴躍,修菩薩行,具足德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五 皆得三昧見佛願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於成佛,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諸佛。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六 自然得聞妙法願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其志願所欲聞法,自然得聞。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七 即得不退轉地願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八 即得諸忍究竟願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忍第二第三法忍,於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講記
益西彭措法師 編述
敬禮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共同學習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這是極為殊勝難得的因緣。通過學習,我們會認識阿彌陀佛普度眾生的一乘悲願,極樂淨土不可思議的功德莊嚴,彌陀名號神妙的力用,及圓滿普賢行願的無上方便。總之會認識到,極樂淨土等的無量功德莊嚴、無量殊勝方便,都來自於阿彌陀佛所發的大誓願海。
凡是修持淨土的人,都需要修集往生資糧。而修集往生資糧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具足信願。如果對阿彌陀佛的大願及往生淨土的殊勝利益等一無所知,則不可能生起真信切願;而缺乏真信切願,就不可能圓滿修集往生資糧。這樣便知道,學習、認識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是修持淨土極重要的前行。
首先,從彌陀因地說起。過去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前,定光如來出世,教化度脫無量眾生,在令有緣眾生都得道後,定光如來趣入涅槃。此後,相繼出現了五十三尊佛,最後一佛是世自在王如來。
世自在王如來座下,有一位國王,聽佛說法,內心喜悅,當時發起了無上菩提心。後來他捨棄王位,出家做沙門,名法藏比丘,就是阿彌陀佛的前身。
法藏比丘才能極高,心識勇猛。他來到世自在王如來前,頂禮、右繞三匝,長跪合掌,贊歎世自在王佛,說:“唯然世尊,我發無上正覺之心,願佛為我廣宣經法,我當修行,攝取佛國清淨莊嚴無量妙土,令我於世,速成正覺,拔諸生死勤苦之本。”(世尊,我已發無上菩提心,願佛為我宣講經法,我當精進修行,攝取十方佛國清淨莊嚴無量妙土之德,請佛加持我,令我於世間速成佛果,拔諸世間生死眾苦的根本。)
世自在王佛為他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善惡、國土粗妙,隨彼心願,一一顯示。總之,顯示了二百一十億佛國功德嚴淨、廣大圓滿之相。
法藏比丘在聽佛宣說莊嚴清淨國土時,了了明見,發起無上殊勝之願。之後,一心清淨,於五劫中,思維攝取莊嚴佛國的清淨修行。
法藏比丘完成了攝取二百一十億諸佛妙土的清淨妙行後,來到佛前,頂禮佛並合掌向佛說:“世尊!我已完成莊嚴佛土清淨之行。”
佛說:“汝今可說,今正是時,令一切大眾發起歡喜。因你此說,能令一切大眾修行此法,滿足無量大願。”
由此,法藏比丘便說出以下四十八願:
第一 國中無三惡道願
【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
法藏菩薩發願:假使我成佛時,我國中還有地獄、餓鬼、畜生,我就不取正覺。
此是大悲心切之發願。一切眾生類中,惡道眾生的痛苦最為深重。法藏菩薩不忍眾生沉淪惡趣,長劫受苦,因此首發大願:在我成佛的國土中,永無惡趣。
對此,有人懷疑:《阿彌陀經》說極樂世界多有眾鳥,鹦鹉、捨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這些鳥不屬於惡道眾生嗎?
答:這是佛為利益眾生,以願力化現的靈鳥。淨土中,水也好、花也好、鳥也好,都是如來法身所現,其實應稱為水佛、花佛、鳥佛。佛陀的化身不單有人相,還有禽鳥等相,或水、風、花、樹等器世界相。這些化現,大作佛事,微妙難思。比如,淨土寶池中的水能隨機說法,在同一池中沐浴的人隨自心願、根性,願聽佛法僧三寶聲,水就演說佛法僧三寶;願聽三十七道品聲,水就演說三十七道品;願聽空、無相、無願聲,水就演說空、無相、無願。總之,同一水普應眾生機,演說無量法,這樣的水不是佛,又是什麼?其他有什麼能做到這樣?所以應稱水佛。淨土靈鳥也是如此,恆演妙法,是鳥佛,哪裡是惡趣眾生?
第二 不復更生惡道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終之後,復更三惡道者,不取正覺。】
法藏菩薩發願:假使我成佛,我國中的天人還有命終後轉入三惡道者,我就不取正覺。
或有人疑:凡夫帶業往生,怎能永超惡道?
答:因為彌陀淨土中,無有任何墮惡道的因緣。《瑜伽師地論》中說,生煩惱須有六個因緣:(一)所依:識田中有煩惱種子;(二)所緣:有引生貪嗔等煩惱的境;(三)猥雜:隨學惡知識和惡友;(四)言教:聽聞邪法;(五)串習;(六)非理作意:虛妄增益可愛或非可愛相以及於無常妄執常等的非理作意。凡夫帶業往生,識田中雖有煩惱種子,但淨土中不具煩惱現行的其他五緣故,煩惱必不會生起,如種子缺乏水土等助緣,定不生果。也就是,彌陀淨土中,無有引生貪、嗔等煩惱的境緣;唯是佛、菩薩聖眾,以阿彌陀佛為導師,以清淨海會菩薩為眷屬,一切時處隨學、聽聞正法,絕無隨學惡友和聽聞邪法之事;又以彌陀光明、音聲加持自心,水、鳥、樹、風恆演妙法,時時增益道心,一切行為都與修道相應,與正法相應,不會串習煩惱和非理作意。由此成立,往生淨土後,畢竟不生煩惱,不墮惡道。
第三 各得真金色身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覺。】
法藏菩薩發願:若我成佛,我國中的天人,身體都為紫磨真金色,若不如此,我就不取正覺。
“紫磨真金色身”,即佛身。此即發願往生淨土者,都得到與佛身一樣的顏色。
“紫磨真金”是人間最好的真金。好的金子帶有紅色,金的成分足,所以用“紫”字描述。善導大師說:“諸佛欲顯常住不變之相,是故現金色身。”意思是說,金子不會生銹、不會變壞,諸佛為顯示常住不變之相,便顯現金色之身。
彌陀願海,願願欲令眾生普皆成佛。此願也不例外,佛的悲心是普令往生者得到如佛般的真金色身,光亮潔淨,令人見而生喜。
第四 形色無有好丑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覺。】
法藏菩薩發願:若我成佛,我國中的天人形貌不同,有好丑之別,我就不取正覺。
此處細細捉摸,很有意味。像現在人間有幾十億人,相貌千差萬別,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原因:每個人投胎時,識田中有宿世造業所熏的種子,以成熟的某個種子為因,今生父母精血為緣,因緣和合,就造就了今生的身體,因為各人宿業所熏的種子及精血的因緣不同,致使生出的身體千差萬別。
而往生極樂世界,個個是紫磨真金色身,相貌無有好丑之別。這是為什麼?根本原因是有彌陀願力的攝持。極樂世界天人的身體,是以阿彌陀佛的願力為所依,在蓮花中化生,而佛的願力又是平等的,願一切化現的天人在形色上沒有好丑之別。這就像同一條生產轎車的流水線,同樣的設計、同樣的流程,所生產的轎車形象就都是一樣的。實際上,往生極樂的眾生,就相當於是阿彌陀佛的孩子,眾生的心與佛的大願相應,得佛力加持,頓時從蓮花化生,具足相好,又因有阿彌陀佛平等願的攝持,形色上就沒有好丑之別。可見,佛的願力是最主要的因。
有人問:為什麼要發願讓淨土天人形貌同等,無有好丑之別?昙鸾大師說得好:“如果眾生的形貌很不相同,由不同,就有好、丑、高、下的差別;有差別,就會生起貪、嗔、嫉妒、競爭等;由此造作惡業,長劫陷溺於三有海中。因此,彌陀因地,興大悲心,起平等願。”
凡夫最執著自己身體的形象,身體比別人丑陋,就生自卑心。見別人相貌好,就生嫉妒心。相貌超過別人,又驕慢,沾沾自喜。像這樣,以身體與別人作比較時,起種種煩惱、執著。
往生淨土的人中,很大一部分是凡夫,既是凡夫,就是帶業往生,識田中還有煩惱種子。如果往生後,淨土的人形貌有好丑,內因和外緣和合時,免不了在心中引發貪嗔等及惡業造作,哪怕只生起一念極輕微的我執或極輕微的貪欲、嫉妒,也是生死之因,必定退入生死,受種種苦。這樣就不成立極樂世界純一安樂,無有苦受,永不退轉(因為當下起了貪、嗔、嫉妒,再輕微也是退轉),也不成立橫超生死。
有人說:生在佛前,恐怕不會墮落吧!但是釋迦佛身邊的善星比丘和提婆達多,同樣在佛前,也一樣起煩惱而墮落。所以,起煩惱就墮落,這是決定的。
阿彌陀佛在因地設計淨土時,就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把所有引生貪嗔癡的境緣全部遮止。而沒有任何生煩惱的助緣,就畢竟不生煩惱。這就能保證往生者都不退墮。由於不起煩惱造業,道業只進不退,故能速成菩提。
從這裡能體會到阿彌陀佛悲願的深廣。越思維,越覺得其中的每一大願都甚深不可思議。為了使往生者,個個能不退轉,永超生死,速證菩提,阿彌陀佛以極為深廣的智慧設計淨土、莊嚴淨土。
再進一步看,在淨土蓮花中化生的身體,不是由精血孕育而成,因此沒有衰老、疾病和死亡。如果是從父母不淨種子生出的身體,就是由三十六種不淨物假合的穢身,只要是欲界凡夫,決定如此。為什麼呢?因為緣起規律是決定的,從毒草種子只長毒草,從藥草種子只長藥草,是什麼樣的種子,就結什麼樣的果。我們以貪欲投胎,業識與父母精血和合,能出生清淨的身體嗎?顯然不能。而往生是以淨業力與彌陀大願和合,從蓮花中化生,得到的是如光如影的清虛之身,無有濁穢,當然永無疾病、衰老和死亡。
接下來的五願是加持聖眾成就廣大神通之願。此處所說的神通,並非人天有漏神通及小乘的無漏神通,而是大乘極廣大的神通。釋迦佛在《阿彌陀經》中贊歎淨土是一切世間極難信之法。往生後能成就廣大神通,也是常人難信之處。
第五 生者皆得宿命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識宿命,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 諸劫事者,不取正覺。】
法藏菩薩發願:若我成佛,我國中的天人不能了知宿命,下至不能了知百千億那由他劫中的往事,我就不取正覺。
這是稀有難信之事。聖者阿羅漢的宿命通,最多能見八萬劫之內的事,八萬劫外就一無所知。比如佛世時有一老人祈求出家,很多阿羅漢都說他沒有善根不能出家。佛說此人八萬劫前種了善根,當時他做樵夫,被老虎追得緊,念了一聲“南無佛”。八萬劫後,這個善根成熟,有因緣出家。從這裡看出,阿羅漢的宿命通有局限。往生極樂世界之後所得的宿命通,最低程度能了知百千億那由他劫中之事,遠遠超過八萬劫,所以是得到迥超阿羅漢的大宿命通。
如果有人具神通,能給人看過去五百生的事,每一世都講得清清楚楚,一般人會佩服得五體投地。但極樂聖眾的神通何止見五百世。願文中明確說到,最低限度是了知百千億那由他劫中的往事,這是何等廣大的智慧。
要知道,眾生本具不可思議的大智慧,這個大智慧被客塵障蔽,不得顯發,而往生極樂世界,仗佛大願加持,就能使智慧通徹無礙,所現前的境界是無邊寬廣的。這裡只講到宿命通一法,後面願文中會說其余多種神通和智慧、辯才等都極其廣大。這些都要具體去了解,不然就不明了為什麼要求生極樂世界。
第六 皆得天眼徹視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見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法藏菩薩發願:若我成佛,我國中的天人不能獲得天眼,最低不能照見百千億那由他佛國,我就不取正覺。
從這一願看出,往生西方能獲得極為廣大的天眼。阿羅漢成就的無漏天眼見不到他方剎土之事,而極樂天人的天眼能徹見百千億那由他佛國中的事物,所以不是小乘的成就可比,更不是世間的成就可比。
如果有人端坐入定,能清晰地看見一個城市中千家萬戶的所為,這就不得了。再放大到能看見一個省中每一家庭在做什麼,房間裡有哪些陳設,人是什麼長相,那就更不得了。再放大到能照見地球上所有大大小小的現象,比如能看到南美洲的島上每一根草、每一朵花,非洲草原上的獅群怎樣奔跑,太平洋漁船上的漁夫怎麼燒水,像這樣,地球上的所有事都一目了然,那我們更加驚歎了。如果能清晰明見一個佛國(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佛國)中的事,我們會說這一定是阿羅漢以上的聖者,不是聖者,沒有這種神力。現在,不但是看到一個佛國的現象,而且是看到百千億那由他佛國中的現象,這是何等廣大的神通。
有人懷疑:這麼廣大的神通,並沒有專修過,怎麼能一往生就自然具足呢?真讓人難以置信。
要知道,這是由阿彌陀佛的願力自然成就的。極樂天人是直接受用阿彌陀佛的成果,對此不必懷疑。比方說,現代人使用的電腦,就是受用他人的成果。電腦本是物理學家發明的,逐步發展到現在的手提電腦,人人可以在上面操作,享用電腦的功能。這並不需要使用者從頭開始去做理論研究、去搞技術開發,一點點制造出來再使用,而是直接享用前人的成果就可以了。同樣,這類廣大神通也是阿彌陀佛因地累劫修行成就無量功德之後,賜給眾生受用的,只要與佛的大願相應,求生西方,就能受用到這一果實,就像使用電腦的人按照程序操作,就能享用到電腦的便利一樣。又比方說,只要在帝王家中投胎,出生之後就是太子,將來成為一國之君。這並不需要像開國皇帝那樣,一刀一槍地去打下江山,只要生在帝王家中,就直接以種性的力量擁有全天下。
又比如,一只螞蟻依靠自己的腳力爬行,不知道爬到哪一年才能上山頂,但把它放在飛機的機艙裡,就能飛翔天空,很快就越過太平洋。又比如,一個跛腳的人,讓他自己行走,一天走不過十幾裡,但把他放在轉輪王的輪寶上,一瞬間就能遍行四天下。
由這些比喻就知道,直接享用佛陀累劫修行的成果是完全可以成立的。
所以,祖師大德勸人往生淨土,就是因為往生淨土能得佛力加持,速疾獲得殊勝成就。如果不依佛力,單憑自力,末法時代有幾人能成就這樣廣大的天眼呢?一旦往生西方就都能得到,這就不得不信是阿彌陀佛佛力的大加持。
淨土教被判為“從果起修”的果教,就是因為以阿彌陀佛的大願為增上緣,開發眾生自心本具的恆沙妙德。每個眾生本來具足如來藏,自性橫遍、豎窮,具足無量不可思議的功德,只是要用方便來開發它。其中極妙的一個方便,就是往生西方淨土。一生西方淨土,就決定能顯發極廣大的神通。
第七 皆得天耳徹聽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說,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覺。】
法藏菩薩發願:若我成佛,我國中的天人不能獲得天耳,最低不能聽到百千億那由他諸佛說法,而且聽法之後不能悉數受持,我就不取正覺。
這是發願讓淨土天人都得到大乘廣大的天耳通。它的量不是只能聽到他方國土中的一佛說法,而是最低限度聽到百千億那由他數量的諸佛說法,並且所聽到的法都能受持於心,是這樣遠超人天和阿羅漢的天耳通。
設立這一願也十分重要。因為大乘菩薩普度眾生,要有廣大的天耳通,無障礙地聽到六道眾生苦樂憂喜的音聲,由此增長大悲,像觀世音菩薩一樣尋聲救苦,而且能隨欲聽聞無量諸佛說法的妙音,得大加持。
從這裡還看出,生西方一土,就是生十方無量土;見彌陀一佛,就是見十方無量佛;成淨土一法,就是成無量法。或者說,極樂即華藏,彌陀即遮那,淨土一門即普門。往生極樂世界,就與十方法界無隔、無礙。
第八 皆得知他心念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見他心智,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中眾生心念者,不取正覺。】
法藏比丘發願:若我成佛,我國中的天人不能得到了知他心的智慧,下至不能了知百千億那由他佛國中無數眾生的起心動念,我就不取正覺。
一個佛國中有無量無數的眾生。比如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有多少六道眾生,單人類有多少,人類之外的旁生又有多少,在一片草原上就有數以億計的螞蟻,像這樣,江海中有多少水族,空中有多少飛禽,地上有多少爬行動物,還有多少人類肉眼看不到的種種餓鬼、地獄眾生、上界諸天。像這樣,一個佛國中就有難以計數的眾生,何況百千億那由他以上的佛國。這其中無量無數的眾生,下至螞蟻蚊蟲的起心動念,都能照見無余,往生極樂世界就是得到這樣大的他心通,這是依仗阿彌陀佛廣大的願力加持而得。知道這一點後,應當對阿彌陀佛的大恩大德生感戴心。佛在因地一切都為我們設計好了,只要往生極樂,就直接得到這樣大的果實。
如果有人具有他心智通,能觀見一個地區人們的起心動念,再大到能觀見一個省所有人的起心動念,再擴大到能觀見整個地球上幾十億人的起心動念,人們覺得極不可思議!而往生極樂世界得到的他心通,遠遠超過這個量!一個業力凡夫要智慧沒智慧,要神通沒神通,要定力沒定力,只有一個污穢不淨的身體,再加上種種邪分別、種種煩惱,眼等五根的功能特別受障蔽。而一生到極樂淨土,就能全面顯發極不可思議的神通威德。
說起度眾生,不具備他心通是很困難的。就像瞎子打靶,瞄不准目標。菩薩度眾生要知道眾生心中所想,他的根機、意樂如何,才能對機說法。而往生西方淨土,得到極廣大的他心通後,就能在十方無量世界中隨機施化。這都是大悲慈父阿彌陀佛為了讓我們速疾成佛,早在因地時就完全考慮好的。
第九 皆得神足飛行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神足,於一念頃,下至不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法藏菩薩發願:若我成佛,我國中的天人不得神足,於一念間,下至不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土,我就不取正覺。
今天如果有人坐在這裡,忽然間降臨在東方剎土,再一瞬間轉至南方剎土,我們會奉為神人,但極樂國中天人個個都具有遠勝於此的大神通。
這是大乘極為廣大的神足通,在起一念間,就越過了無數國土。我們一念時間,連門都出不去,而生到極樂世界,一念頃就越過百千萬億那由他佛國。今天坐最快的航天飛機,一念能飛行多遠呢?按這樣推,人類所有科技成就的總和,不及往生極樂這一成就的百千萬億分之一。知道了這個事實之後,就有願:“寧生西方下下品,不做娑婆上上人。”何必為微不足道的世間成就,耗費那麼多心血、精力、財力?在這世上費盡千辛萬苦,也只落得個可憐的結局,最終得不到任何真實安樂。
所以,真信淨土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的人。如果不信這種極奇特的事,在輪回中縱然千辛萬苦,也只能求到芝麻許的利益,而且這點利益也轉成苦因。一個人能對極樂淨土生信,就等於從下賤的乞丐頓時升為尊貴的轉輪聖王。想到這裡,就應當歡喜地求生淨土。
這個世界的電腦好不好?好!但極樂淨土的一根草也遠比電腦好。這裡的航天飛機、衛星、火箭也沒有大的意思,到了極樂世界一念間就越過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土,人類制造的宇宙飛船加起來也不及它的一分,更不用說有漏的色身,連跑快一點都氣喘噓噓。這個業報身,確實很不理想,是裝苦的容器,能生出無量無邊的苦。而一往生,這些就通通擺脫;一得蓮花化生,就擺脫了有質礙的有漏之軀,神足自在,在法界海中任意暢游。
我們一再地說,成滿普賢廣大願海,需要以求生極樂作為成就的捷徑,到了那裡,普賢願海就會圓滿實現。比如,普賢第三願王“普皆供養”,要自身化無量身,每一身到無量剎土,遍現無量供品,供養無量諸佛。而往生之後成就了廣大神通,諸大菩薩所修的普賢行海就統統可以做。這就知道普賢行願最後導歸極樂的原因,就是為速疾成滿普賢行願,而圓成佛果。
第十 不起貪計身見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法藏菩薩發願:若我成佛,我國中的天人起念貪著計較“自我”,我就不取正覺。
身見又名我見,梵語薩迦耶見,譯為壞聚見。佛教中“身”字用得很廣,如法身、報身、智慧身、願力身等等,可見身不能狹隘地理解成血肉之身。身有“積聚”之義,比如五蘊之身,既有以質礙為相的色法,就是皮、骨、血、肉、髒腑等物質,又有受、想、行、識四類心法,就是有以領納為相的苦、樂、捨種種受,有以取相為相取青、黃、長、短等的種種想,有以造作為相的思心所、欲心所等的種種行,有以了別為相的眼識等的種種識。這樣,由色心多類法積聚的五蘊,就是人的現象。本來這是多種體性的法積聚一處、且剎那生滅的假合體,凡夫卻錯認是獨一、常住的“我”,像這樣,就是生起了身見或我見,是在變壞、積聚體性的眾多法上起了不正見。所以“貪計身見”,就是執著有“我”而貪著、計度。
從這裡看出,阿彌陀佛在因地時興起大慈悲心,不忍眾生長劫流轉生死。為什麼這樣講?按龍樹菩薩《寶鬘論》中的一頌思維,頌為:“乃至有蘊執,於彼起我執,有我執造業,從業復受生。”意思是,乃至還對蘊起實有執著,就會對蘊生起“這是常、一、自在我”的執著,而有了對“我”的執著,就會由此起煩惱造業。既已造業,就決定為業的力量所牽而受生六道。(所以,就因為有我執而起煩惱,由煩惱而造業,由造業而受苦,受苦之時,又以我執起煩惱,以煩惱受生死,如此輾轉,造成無始劫來超過恆河沙數的生死。如果今生沒有斷我執,還在貪著“我”當中轉,那可以斷定:往後的生死無有盡期。)
接下來解釋:一切煩惱都是源我執而生。什麼是煩惱?內心執著我而煩動惱亂、不寂靜的相,哪怕再輕微,也是煩惱,這就是生死的因。如果執著自己的五蘊是一實有的我,那跟“我”相對,就有“他”,在自己眼裡就妄見有一個個實體的男、女、老、少等。由此,對自他的分別、計較就隨之而來,也就不免時時處處起煩惱。比如,對“自我”倍加愛護,非常貪執計較,那麼順我的心時,就生貪愛;違我的意時,就生嗔恚;勝過我時,就生嫉妒;不如我時,就生驕慢;與我同等,就生競爭;時時緣著“我”分別,念念想“我如何如何”,口中說“我如何如何”,執著“我”是恆常、清淨、安樂的,像這樣,念念都是愚癡。諸如此類,種種貪著計較,都墮在煩惱中。
而由煩惱所集起的都是生三界的有漏業,也就是說,只要心還在隨我執而轉,不論你布施、持戒、修定,或者造任何業,都是轉生死業,也就必定隨之業力,沉淪生死。
到此就明白,致使無量劫來流轉生死的唯一根源,就是我見。可以說,三界的一切煩惱過患、業過患、苦過患,都起源於我見。《入中論》中說:“慧見三有諸過患,皆從薩迦耶見生。”
阿彌陀佛因地觀見,盡虛空界的眾生都是因為我執而長久沉溺在生死中,因此發願把一切眾生拔出生死苦海,而完成此願,就要有力量頓斷眾生的生死之根——我執,因此針對這個要點發起大願:如果我成佛,任何眾生生到我的國土,我就讓他的心不起執著“我”的分別。現在阿彌陀佛成佛十劫,此願已圓滿成就。
所以,往生極樂世界後,剎那不會生起執著我的念頭;而不起執著我的念頭,就不會生貪嗔等煩惱;不生貪嗔等煩惱,就不會造有漏業;不造有漏業,就不會受生三界。因此,如果能在短暫的一生過後往生淨土,就永超生死了。這就是彌陀大願力,讓眾生剎那不起執我的心念。佛的力量不可思議。
看看我們的現狀,不必說多生累劫,不必說一生幾十年,就看一天,從早至晚,念念執我、著我、想我、說我,就是念念造有漏業,集生死因。照這種狀況,一念一生死,需長劫漂流生死,隨所造的業力逐一地受生六道。這有多可怕,就像黃河從源頭一滴開始,連綿不斷地往下奔流,不見何處是盡頭。
《瑜伽師地論》講人臨終時呼吸中斷,神識就從身體中出去,形成中陰身,原因就出在我執上。只要臨終執著我,認為“我要沒有了”,就立即轉成中陰身。所以,不斷我執,不斷煩惱,就無由出生死。一果羅漢還須七返生死,二果要一返生死(人間天上往返一次),證得三果才不來欲界,這些都說明業力絲毫不失壞。但如果修持淨土得到往生,就有佛力加持自心,不起任何我執,因此就不再淪落生死了。
第十一 正定必至涅槃願
“正定”,意為“住正定聚”。“聚”者,類也。一切眾生可分三類: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決定落於正道一類,決定落於邪道一類,隨因緣可轉成正定、也可轉成邪定的不決定一類。“定”即趨勢完全決定。)這三聚有多種解釋,其中的兩種是,一:必定證悟的一類,是正定聚;畢竟不得證悟的一類,是邪定聚;有因緣就能證悟,無因緣則不證悟的一類,是不定聚。二:決定得菩提果,是正定聚;決定墮入六道,是邪定聚;升、沉隨因緣而定,是不定聚。“住正定聚”,就是住不退位。
梵語“涅槃”,譯為“滅度”或“圓寂”。“滅度”,即滅一切障,度一切苦。“圓寂”,即德無不滿、障無不盡。這又有大小之分,小乘涅槃是寂滅粗分苦和苦因的境界,大乘涅槃是斷證圓滿的佛果,具有常、樂、我、淨四種波羅蜜多,滅盡煩惱、所知二障,遠離分段、變易二種生死,顯發無量身、智功德。此處講的“必至涅槃”,是指往生者都必定至於大涅槃。所以是“一切皆成佛”的發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法藏菩薩發願:若我成佛,我國中的天人,不住在大乘正定聚中,決定至於大涅槃果地,我就不取正覺。
這是極殊勝的一願,凡是往生者都決定成佛。現在阿彌陀佛已經成道,這一願成為真實之願。龍樹大士說:“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起心立德,佛願力故,即便往生。以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聚。正定聚者,即是阿鞞跋致不退位也。(以對佛生起真實信心為因緣,誓生淨土,如此發起願心建立功德,就由佛願力加持,往生淨土。往生之後,以佛願力加持,便入於大乘正定聚中。正定聚者,即是阿鞞跋致——不退轉位。)”蕅益大師解釋不退轉:一、位不退,入於聖流,不墮凡夫地;二、行不退,恆時度生,不墮(聲聞、緣覺)二乘地;三、念不退,念念流入一切智海。
善導大師贊歎說:“不斷煩惱得涅槃,斯示安樂自然德。”(不斷煩惱而得大涅槃,這顯示了安樂世界的自然妙德。)
每個人檢查自己,是否已經進入正定聚的行列?是否決定不落生死?一般人天天起煩惱造業,而且所造的業中惡多善少,這能保證不落生死嗎?恐怕不落惡趣也難保證。其次,決定不落小乘嗎?看來也不是,今天稍微發起菩提心,明天就了無蹤影,今天說要奉獻身心,明天就心生厭煩。再者,是否念念趣入一切智海?看來更不像,整日妄想、分別,識鎖難開,玄關難破,何嘗念念見性?阿彌陀佛因地就是見眾生修行進進退退,不易成就,所以才興起悲願,讓往生者都住正定聚,只進不退,畢竟到達大涅槃。
若人堅信此願,力求和佛願力相應,力求往生,那就可以斷定:彼人必定成佛。
第十二 光明遍照十方願
【設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法藏菩薩發願:若我成佛,我的光明有局限,下至不能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土,我就不取正覺。
從法身光明而言,諸佛都徹證性體,光明遍照,都是無量光。但從應化身的光明來說,卻有許多差別,按照每尊佛因地的發願,到成佛時,不必預計安排,就自然按宿願顯現,有的照一由旬,有的照百由旬,有的照千由旬,有的照一世界,有的照百世界,有的照千世界。而此處是發願成佛時色身的光明普照十方無數國土。
此願成就的證明:
《無量壽經》中說:彌陀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此光明普照東方恆河沙數諸佛剎土,南、西、北方,四隅上下,都是如此。佛光妙好,超過日月之光,百千萬億倍。
問:為什麼要發願成就色身的無量光明呢?
答:只為最廣大地利益眾生。《稱贊淨土佛攝受經》 雲:“彼如來恆放無量無邊妙光,遍照一切十方佛土,施作佛事。”“施作佛事”,即做佛普利群生的事業。《觀經》說,阿彌陀佛色身具足八萬四千相,每一相具足八萬四千好,每一好具足八萬四千光明,每一光明普照十方無量世界,攝取念佛眾生不捨。可見佛成就光明遍照,本為攝受十方眾生。
所以不能想:阿彌陀佛太遙遠,我感通不了。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只要有信心,當下就在自己心裡作加持。比如,從發射台發射的電波信號遍布在地球空間,即使千裡之遙,也收得一清二楚,並不會因為離發射台遙遠,就收不到或收不清楚。佛光遍照在法界的無數國土中,無數倍勝過人類科技的能力,所以,至心稱念阿彌陀佛,當下就被佛光攝受、加持,淨障生善,這是毫無疑問的。
總之,在無垠的虛空中,有無數世界;在無數世界中,有無量眾生;在無量眾生心中,有無量苦難,因此緣眾生苦興起的大悲就無量。大悲無量的緣故,佛光無量;佛光無量的緣故,攝取眾生所作的利益無量。因此,為了最廣大地利益眾生,法藏菩薩發願成就普照十方的光明。(以我們人間的現象來類比,比如想宣揚佛法,利益地球上的一切人,就要有衛星轉播,把說法的聲音傳播到地球每個角落。同樣,欲攝受十方無量眾生,就要成就遍照十方的光明。)
第十三 壽命同佛永久願
【設我得佛,壽命有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
法藏菩薩發願:若我成佛,我的壽命有限量,下至不能達到百千億那由他劫,我就不取正覺。
法身壽命無始無終(法性身是大無為法,無有生滅,故無初始及終究),報身壽命有始無終,這是佛佛道同,每尊佛都是無量壽。而應化身則隨自身願力和所化因緣,住世時間長短不一,比如釋迦牟尼佛八十歲時化緣已畢,隨即趣入涅槃,其他佛也有示現住世幾千年、幾萬年、幾大劫等等,都是由佛願力和眾生的因緣決定的。
問:法藏菩薩為什麼發壽命無量願呢?
答:這是觀察到:某世界的教主住世時間短,教化事業就相對短促,很多眾生遇不到佛,或者雖然遇到,但自己還沒有成就,佛就圓寂,而失去依怙。教主住世時間如果無限長久,就能無盡地利益眾生。所化也能常親近佛,聞佛說法,得佛加持,疾速成就。因此發願成就無有限量的壽命。
凡夫沒有到不退轉位時,須要常不離佛,直到成就無生忍力,才能常處濁世,無染無著地利益群生。就像嬰兒四歲之前不能離母,離母就會墜落坑、井,或者不得母乳而死,同樣,初學菩薩不能離佛。現在阿彌陀佛住世壽命無量,能給眾生永作依怙,何等殊勝。
《華嚴經》說:如來是世間的明燈,通達一切法,普能生長三世福德,令眾生都得清淨。如來的妙色身,為一切世間欽仰贊歎,縱然在億劫中恆時瞻仰,也心無厭足。如果佛子觀佛妙色身,就一定能捨離耽著三有,回心向往菩提之道。又說:若得見佛,則能除滅一切苦,能入於如來大智慧的境界。若得見佛,則能捨離一切障,長養無盡福,成就菩提道。
第十四 聲聞廣多無量願
【設我得佛,國中聲聞,有能計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校,知其數者,不取正覺。】
法藏菩薩發願:若我成佛,我國中聲聞眾的數量能夠計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中的眾生,都成為緣覺,在百千劫中共同計算而能知其數量,我就不取正覺。
這裡從計算者和計算時間兩方面,顯示了淨土聖眾廣多無量。首先,計算者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都成為緣覺。“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三個“千”連乘的十億個世界。經中說,日月、須彌、四洲等,合計為一個世界。一千個世界,合稱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合稱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合稱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三個千連乘那麼多的世界,也就是一個大千世界,不能誤解為三千個大千世界。上面說過,在一片草地上都有上億只螞蟻,何況一個世界中的六道眾生,更何況十億個世界中的六道眾生,這有多少!不可計數!這些眾生都成為阿羅漢,有像目犍連那樣的神通。目犍連的神通多大呢?漢譯《無量壽經》中說,目犍連飛行四天下,一晝夜能數盡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的星宿和眾生的數量。所以計算者是不可計數、神通如大目犍連的聖者阿羅漢。
其次,計算時間是百千劫。“一劫”有多長呢?《大智度論》中以比喻說:一塊長、寬、高各四十裡的巨石,有長壽人每一百年過來,用十分細軟、輕薄的布在巨石上拂一次,直到巨石拂盡,劫的時間猶未窮盡。而這裡說無數具大神通的阿羅漢,縱然在百千劫的時間中,窮盡智力、共同計算,尚不能數盡淨土聖眾的數量。
此願成就的證明:
佛在《無量壽經》中說:現在極樂聖眾的數量,縱然十方無量眾生,都成為緣覺阿羅漢,歷經無數劫,合共計算,猶不能盡。如同深廣無量的大海,有人將一毛析為百分,以其中的一分沾取海水,這無數阿羅漢所能計算的人數,如一毛塵的水量,而不了知的人數如大海的水量。可見淨土聖眾廣多無量。又《阿彌陀經》中說:“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又說:“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所以,生到極樂世界,就是到了無數菩薩聚會的世界。常說的“清淨大海眾菩薩”,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往生極樂世界一點不寂寞,到處是大菩薩。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像彌勒菩薩這樣的補處菩薩,多得無量無邊。
第十五 壽命修短隨意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命無能限量,除其本願,修短自在。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法藏菩薩發願:若我成佛,我國中的天人,壽命不能用有限的數量來計量,除非往生者由自己的願力,隨他的心願,長短自在,想久住可以,想不久住去他方度眾生也可以,如果不能這樣,我就不取正覺。
“壽命修短”,即壽命的長久與短促。這不是說極樂世界中還有死亡,極樂世界絕無死亡的事例。“修短隨意”,是指有些聖眾的本願是想到苦難的世界中度眾生,那就能很快回入濁世,壽命長短都隨心所欲。不像三有世間,想長壽卻活不長,不想久住卻死不了,沒有絲毫自由,而生到極樂世界,壽命是完全自在的,叫做“修短隨意”。
世間的壽量都是由業決定的。比如,在人類福德增上的時期,壽命也隨著增長;而人的福德減薄時,壽命也隨著減少。進入減劫,人壽就從八萬歲開始,逐漸減到十歲;再轉為增劫,又從十歲開始,逐漸增到八萬歲。在天界中,欲界、色界、無色界,越高層的天,壽命越長,但不管怎樣,總是有限的壽命,一旦窮盡,就立即死亡。而往生極樂世界是得到無量的壽命,是真正的長生不死。
在北魏,有位昙鸾大師很年輕就出家了,發心給《大集經》做注解,但他身體很不好。他想:我首先去江南求神仙的長生術,再來繼續弘揚佛法。當時江南有個叫陶弘景的仙家,傳授給他《仙經》。他准備回去修,中途遇上印度三藏法師菩提流支。他就問佛法中有沒有長生法門。菩提流支給他看《觀經》。他一看,就醒悟這才是長生不死之法。於是就把《仙經》燒毀,因為修成了也終歸墮落,根本不解決問題,只有往生西方淨土,才是真正的長生。以後,他就一心一意修淨土。
這裡要想到,在娑婆世界轉生所得的身體,壽量能有多少,完全是由宿業決定的,如果一生沒有什麼特別的修行,當然延長不了壽命,即使修行好的人,也延長不了多少。總之,只是“百年一世”,得一回人身就像蜉蝣朝生暮死,很快就死亡,為什麼不去西方換個金剛身呢?去了西方,從蓮花中化生,壽命永劫,再沒有疾病、衰老和死亡。不像現在的身體,脆弱不堅,如水中泡、風中燈,何時死緣一現,就立即命歸黃泉。生在娑婆世界,壽命短促,沒必要做長生的夢,畢竟只是業報之身,再莊嚴、再健康的人,不都一樣死了嗎?還能活幾年呢?因緣就是如此,像水泡乍現,很快就會破掉。但是生到西方,壽命就得到完全的自在了。
再想想,為什麼阿彌陀佛因地要設立此願呢?就是要讓眾生得無量壽,沒有死亡這個最大退緣,就能一直修行增長,直至成佛。
凡夫修行佛道,需要時間上的保證。在濁世當中,確實很難,今天好不容易修上一點,中間又生一場大病,或者來一次劫難,不給你修行的機會,反正娑婆世界的事難以預料。才得一點進步,障緣又來,或者生病,或者起煩惱,或者發生這樣那樣的天災人禍,導致修行進進退退,沒有保證。即使今生得到一些功德、成就,但很快又到了死期,又要投胎、住胎,從胎裡出生,前生的事又遺忘殆盡。如果能在世間永遠存活,而且衣食自然,不需勞作,所有的環境都資助修行,又有很好的修行導師、道友,當然修行是會不斷增長的。但在五濁惡世,幾個人能有這樣的條件?這裡多是短壽、疾病、世事纏繞、染緣障道,內心又常常現行煩惱,所以屢屢在修行上退轉。而淨土怎樣呢?時時見佛聞法,一切境緣資助修行,菩薩海會為伴為侶,最重要的是壽命無量,這就保證決定成佛。
第十六 國中無不善名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乃至聞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覺。】
法藏菩薩發願:若我成佛,我國中的天人,下至不善之名也聽不到,如果聽到,我就不成佛。
法藏菩薩觀見有些國土中有自利的小乘行者,有惡人、女人,有種種不善之相,而有些國土並無此類現象,因此發願我成就的國土,下至無有不善之名,何況事實。
龍樹菩薩說:“彼尊佛剎無惡名,亦無女人惡道怖。……無有諸趣惡知識。(在阿彌陀佛的淨土中,無有任何惡人惡事之名,無有引生貪欲的女人,無有三惡道火燒、饑渴、殘殺等的怖畏,無有六道諸趣,無有引人造惡的惡知識。)”《彌陀疏鈔》中說:極樂人民耳中所聞,唯是諸佛如來的萬德洪名,菩薩、聲聞、諸天善人種種嘉號,惡趣之名不入耳根。
以下思維成就此願的因緣。法藏菩薩以大慈大悲心欲成就無任何染緣、惡事的清淨國土,好讓眾生一往生就永不生煩惱而超出生死。如果國土中有少許不善現象和名稱,眾生見聞就不免動念起惑,墮入生死。比如,娑婆世界到處充斥著不善現象,耳聞目睹,無不引發煩惱、惡念。這是顯而可見的。比如,身處在欲塵的海洋中,五欲不斷在六根門頭顯現時,內心就不由自主地隨境而轉,顛倒迷亂,起惑造業。教中記載,印度雪山上曾經有五百仙人修道,甄迦羅女在雪山中沐浴歌唱,五百仙人聽到女人的歌聲,當即失去禅定,迷醉狂亂,無法自主。總之,凡夫識田中有強盛的煩惱種子,遇到境緣,就立即現行,所以接觸生貪的境就會起貪心,聽到靡靡之音,心就被挑動起來,深陷進去。凡夫是不自在的,只要有境緣引誘,心就波動、散亂,生愚癡想。
法藏菩薩想到在往生淨土的天人中,有很多是業惑未盡的凡夫,如果自己的國土中,有不善的現象和名稱,就會遇緣現行煩惱。比如,往世曾作獵人,在淨土化生後,如果還見到羚羊、野豬、獐鹿,打獵的習氣就會現行,怎麼不退轉呢?又比如,極樂世界中有異性出現,也會引發貪心。這是不言而喻的。有人喜歡踢球,見別人談論球賽,就會興致勃勃地參與談論;有人有練武的習氣,看了《少林寺》,手腳就動起來,也拿著棍棒揮舞一頓。諸如此類,凡夫帶著煩惱種子和業習種子生到極樂世界,如果環境中有異性、有殺生、斗爭、偷盜等等的染緣,一接觸到,各種習氣都會現前。不必說外在真實的現象,只要聽到不善之名,也會引生煩惱。比如貪心重的人,聽別人說某某異性長得好看,就會隨著起貪。所以,要讓淨土下至聽不到不善之名,才能讓凡夫一往生就橫超生死,永無退轉。法藏菩薩以這個原因,發起此願。
現在阿彌陀佛成佛已經十劫,此願已圓滿成就。極樂世界成為不善之名也聽不到的清淨國土,見聞憶觸,只有導師阿彌陀佛、清淨大海眾菩薩,器世界功德莊嚴,一切都是清淨的。再想一下,我們不生淨土,生在濁惡世間,很容易退墮,因為這裡染緣熾盛,六根接境,心就迷亂顛倒。大家都有經驗,一進入花花世界,眼睛就東張西望,就算管住了兩眼,也管不住心。低頭走在繁華的街道上,心還是像猴子一樣跳動不停。逛一次街,內心就散亂不堪。這期間的種種內心活動是什麼?無不是煩惱,無不是生死業因。所以,一般凡夫處在染緣熾盛的環境裡,只有隨業漂流生死。而到了淨土,沒有一點染緣,沒有惡事惡名,因此永超生死。
第十七 諸佛稱名贊歎願
【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咨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法藏菩薩發願:若我成佛,十方世界中的無量諸佛都稱贊我的名字,若不如此,我就不取正覺。
參照漢譯經文,十方諸佛所贊的內容,除了佛名號,還有佛的功德和極樂世界的殊勝。願文中說:我作佛時,我的名字應當遍揚八方、上下無數佛國中,每一尊佛都在他的弟子眾中,贊歎我的功德和我國土的殊勝。世間諸天人民,下至蜎飛蠕動之類,聞我名號,都踴躍歡喜,往生我國。
法藏菩薩觀察到:如果十方諸佛不稱揚贊歎自己的名字,無數眾生就無從了知彌陀的名號、功德以及所建立的淨土的殊勝,如果不了知,怎麼能發起求生極樂的願心?這樣,所發四十八大願所攝的無量功德、無量加持、無量妙用,都形同虛設。盡管圓滿成就了萬德洪名、無量光壽、清淨海眾、國土嚴淨等,可作極殊勝的增上緣,給予眾生真實之利,但眾生聽不到這個淨土妙門,就都成為無意義了。因此,建立這條大願。
我們要體會阿彌陀佛普度法界眾生的悲願。佛的願力是攝受從地獄到一生補處之間的一切眾生,讓無量聖凡都在自己願力的攝持下究竟成佛,因此就有必要讓十方眾生都聽到自己的名號、功德和國土的勝妙;而要成就這一點,必須讓十方無量的諸佛,稱揚贊歎自己的名號、功德和國土的殊勝,這樣就能以十方諸佛的力量,讓淨土法門流布在無量世界。因此立下此願:如果我成佛,我的名號、功德和國土的勝妙,不能在十方無數的世界中,為諸佛稱揚贊歎,我就不取正覺。以這一宏願的力量,阿彌陀佛和極樂淨土的消息傳播在十方無量的國土中。
現在這一願已圓滿成就。釋迦本師在無量壽會中告訴阿難:十方世界裡,有無量不可思議的諸佛,在稱揚、贊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東方恆沙佛國中,有無數菩薩往詣阿彌陀佛足前,恭敬供養,在佛前聽受經法後,返回世間,宣揚流布佛法。南、西、北方,四隅上下,亦復如是。
又如本土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在度生四十九年中,演說了《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等眾多經典,宣揚了極樂淨土的勝妙功德和種種往生法門,詳細演說了阿彌陀佛大悲願海、西方淨土依正莊嚴、往生殊勝利益,以及三輩九品等行法,並付囑後世佛弟子修習此法。從現在流傳的許多佛經中,能清楚地看到佛當年如何稱贊彌陀名號、功德及西方淨土殊勝功德的情形。由於佛頻頻稱贊西方淨土,加之後代菩薩、祖師的大力弘揚,淨土法門得以廣泛流布世間,形成了“家家阿彌陀”的極普遍信仰。
常能看到這樣的現象。佛教徒見面或打電話時,代替了“你好、再見”,一開始是“阿彌陀佛”,最後結束時也是“阿彌陀佛”。在世間許多小說、影視中出現的出家人,開口也是說“阿彌陀佛”,電視劇《濟公傳》裡編的那首“鞋兒破、帽兒破”的主題曲,也以“南無阿彌陀佛”結尾,唱遍了大江南北。許多寺院的外牆上都寫著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天下叢林,晨鐘暮鼓,四眾齊唱“南無阿彌陀佛”,清淨佛聲,響徹山谷。在許多居士的家中,念佛機發出“南無阿彌陀佛”晝夜不斷。很多人不懂什麼佛教道理,都會念“阿彌陀佛”。不信佛的人遇到災難時,不知不覺,信口就說出“阿彌陀佛”。幼稚的兒童在路邊玩耍時,見了僧人,也會合起小手,戲笑說:“善哉!善哉!阿彌陀佛!”甚至那些學走路未走穩、學說話未學成的小孩,也能自然唱起“阿彌陀佛”。
所以,在中國知道阿彌陀佛的人最多了,幾乎人人知道。其他藥師佛、不動佛、香積佛、多寶佛等,很多人一輩子也沒聽到過,甚至本土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也不知道名字,進了寺廟,見釋迦佛的聖像,只會說:“這是如來佛。”
以上這些事例,都是阿彌陀佛名號廣泛傳播在世間的證明。
仔細想想,阿彌陀佛的國土距離我們有十萬億佛土之遙,卻在這個世間家喻戶曉,確實不可思議。比如住在大城市中,連隔壁鄰居的名字都不知道,偶爾在電梯裡遇上,也不知道對方叫什麼,而我們卻知道十萬億佛土之外極樂教主阿彌陀佛的名字,並念念不忘,這不是與佛有緣的證明嗎?在這個世間,像總統、國王這樣大的名聲,過不了幾年下了台,大家就再不提他,再過幾代,就被人們徹底遺忘。最好的是世間聖賢,能流芳百世、流芳千世,但到了劫末世界毀滅時,也全部湮沒無聞。而阿彌陀佛名號卻在無數的世界中始終傳唱,這不是以無上的功德力所感的嗎?
釋迦佛的教法到了末法時代,由於眾生的共業,逐漸衰微,經典一部部隱沒,最後隱沒的是這部普度眾生的《無量壽經》。等到《無量壽經》隱沒,佛法就徹底滅了。到下一尊佛——彌勒佛出世時,又將繼續稱揚、贊歎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的功德。為什麼這樣說?因為《無量壽經》(唐譯)中釋迦佛付囑彌勒菩薩:“汝阿逸多,我以此法門及諸佛法,囑累於汝。汝當修行。……我今為大囑累,當令是法,久住不滅。”所以彌勒佛當來下生時,一定稱贊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不但彌勒佛,未來的賢劫九百九十五尊佛出世,都必定同樣贊歎,因為阿彌陀佛的大願如金剛般堅固。
第十八 十念皆生我國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法藏菩薩發願:若我成佛,十方世界的任何眾生,以至誠無上的心信受、歡喜,發願求生我國,下至只念十聲佛號,如果不生到我國,我就不取正覺,唯獨排除造五逆罪又造謗法的人。
法藏菩薩觀見有的佛國需要修持布施、持戒等多種修行才能往生,有的佛國則以證悟空性為往生之行,有的佛國並沒有說攝持凡夫往生,有的佛國修行低下的凡夫不能往生,由此發起平等普度的悲心,誓欲救拔下至蜎飛蠕動在內的一切眾生,為此,以平等普度的慈悲,選擇至簡至易的稱名作為往生之行,而建立此願。
願文中,“至心信樂”是信,“欲生我國”是願,“乃至十念”是持名妙行,從中可見信、願、行是往生淨土的三資糧。
“至心”,即誠懇至極之心。鸠摩羅什大師講過一個比喻:譬如有人在曠野中遇上一伙強盜,揮舞著刀劍要來殺他,此人拼命逃跑,這時前方有條河擋住了去路,如果不渡此河,就保不住性命。這時他心中只會想如何渡河:是穿著衣服渡過去,還是脫掉衣服渡過去?如果穿著衣服,恐怕游不過去;如果脫掉衣服,又怕沒時間了。這時他只剩下這個渡河的念頭,再不會去想其它事。渡河就是一念,像這樣的十念,不雜其余念頭。念佛人這樣不雜其它心,不間斷地唯一念佛,乃至十念,這樣以至誠心念,叫做“十念”。
下面是一則例證:
幾十年前,江蘇有位姓王的老中醫,是個虔誠的佛教徒。他的弟弟是個闊公子,生活放蕩,年紀輕輕就得病,臨終時地獄的相現前,十分恐怖。他哀求哥哥救濟,哥哥說:“趕緊念佛。”之後請來很多人一起助念,病人自己也念。他在母親去世時,曾經念過佛,這個時候,地獄都看見了,念佛的心極為真誠。弟弟念了一陣之後,就說:“好了,地獄沒有了,佛來接了。”說完就往生了。這是發生在上個世紀的真實事情。
事例中的弟弟,當地獄相現前時,十分恐懼,一心求佛加持,這時心力極強,可以說是“至心信樂,欲生我國”。沒念多久,佛就來接引他,往生西方,這是“乃至十念,皆生我國”。
以下講第十八願所排除的對象——“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五逆”,即五無間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誹謗正法”是說,佛的聖教不論直接說、間接說(或者,不論權教、實教,大乘、小乘,顯教、密教),本來是引導眾生成佛的方便,如果有人以愚癡心不解此義,顛倒執著在佛的聖教法中,有一類是成佛方便,另一類是成佛障礙,於是在聖教當中分判這一類是好的、妙的,那一類是不好的、是壞的;這一類合理,那一類不合理;或者在大小乘的法門中,菩薩應學此,不應學彼,這是完全可捨棄的,由此就構成了謗法罪。
佛在《遍攝一切研磨經》中,告訴文殊菩薩:“誹謗正法的業障極其細微,如果對如來所說聖語,對一類起善妙想,對另一類起惡劣想,這就是謗法。如果說:‘這是合理,這是不合理’,這就是謗法。”
《地藏十輪經》中也說:有一類人,於聲聞乘法得到微小信心,實際是愚癡,卻自诩聰明,對我所說的緣覺乘法和大乘法作誹謗,不聽憑眾生受持讀誦,下至一頌。又有一類人,於緣覺乘法得到微小信心,實際是愚癡,卻自诩聰明,對我所說的聲聞乘法和大乘法作誹謗,不聽憑眾生受持讀誦,下至一頌。又有一類人,於大乘法得到微小信心,實際是愚癡,卻自诩聰明,對我所說的聲聞乘法和緣覺乘法作誹謗,不聽憑眾生受持讀誦,下至一頌。像這類人,名為謗正法人,也是違逆三世諸佛,破壞三世諸佛一切法藏,……斷壞一切八聖道,挑壞無量眾生法眼。
有關“造作五無間罪和謗法罪的人能否往生”,有下面三種說法。
一、按照《觀經》所說:五逆十惡,臨終十念,亦得往生。可見,此願排除的是既造五無間罪又造謗法罪的人。
二、未造五無間罪、只造謗法罪的人,能否往生?昙鸾大師在《往生論注》中說:僅僅謗法而無其它罪行,也必定不能往生。為什麼?因為經上說,造五無間罪的人墮入無間地獄,受諸罪苦,到劫末世界毀滅時,地獄也隨之毀滅,因此這些罪人能夠從地獄中脫出。而謗法者墮入無間地獄當中,到劫末世界毀滅時,還要轉到他方的無間地獄中,如此輾轉,歷百千無間地獄,佛不授記何時能出,以謗法罪業極深重故。
在很多人的眼裡,造作五無間罪是非常嚴重的,而對佛的聖教隨意談論、批評,發表一些貶低、排斥、破壞佛教某宗派、某法門的言論,算不了什麼,怎麼會比五無間罪嚴重?
昙鸾大師針對這個問題說:“你只知道五無間罪深重,不知道五無間罪都是從無正法而生,所以謗正法的罪過最重。”要知道,三世諸佛的一切聖法,下至一偈,都是度眾生出苦海、趣菩提的方便。眾生之所以會造五無間罪,就是因為他沒得到正法的指引,才愚癡造惡,如果他能聽到正法,隨法修學,必定不會造重罪。但如果毀謗正法,就是破壞佛的法藏,挑壞眾生的眼目,讓無數眾生都不得正法光明而墮入惡趣。因此,相比於其它罪業,緣正法所造的罪業,最為深重。
三、善導大師在《觀經疏》中另有一說。他說,這是就“抑止門”而說(“抑止門”:禁止眾生造惡這一面),原因:五無間罪和謗法罪極為嚴重,一旦造了,就直接入無間地獄,歷劫受苦,不得超脫。因此為遮止眾生造作,而作此說。但如果已造謗法罪的眾生能回心忏悔,也不是不加攝受。大師在《法事贊》中說:“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回心皆往。”
第十九 勤修我皆接引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法藏菩薩發願: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持布施等六度功德,以至誠的心發願求生我國,在他臨命終時,我不和大眾現前圍繞在他面前,我就不取正覺。
這裡說的“發菩提心”,是指發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現觀莊嚴論》中說:“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總的就是發起為利一切眾生,而求生淨土圓成佛果的心。以願、行二心來配,“發菩提心”是願心,“修諸功德”是行心,也就是修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禅定、般若六度之行。“至心發願,欲生我國”,就是為了實現成佛度眾生的大願,決志求生淨土,以作極穩當、快速的途徑。
法藏菩薩觀見有的國土,眾生能蒙佛接引而往生;有的國土是自己往生,不得佛接引;而且,在求生佛國的人中,很多人臨終被惡業所牽,墮入惡趣,因此為了避免眾生臨終時顛倒錯亂,墮入惡趣,而發起這條臨終接引的大願。
宋代靈芝師說:“凡人臨終,識神無主。善惡業種,無不發現。或起惡念,或起邪見,或生系戀,或發猖狂。惡相非一,皆名顛倒。”意即,凡夫臨終時心做不得主,識田中的善惡業習種子,紛紛現行。有的起惡念,有的起邪見,罵佛謗法,有的對眷屬、財物生起貪戀,有的心神發狂……種種惡相,都是顛倒。平生造重罪的人,以惡業力,臨終見到種種恐怖惡相,身體汗毛豎起,手腳亂動,大小便失禁,手抓虛空,兩眼翻白,口吐白沫等。而且四大分解,苦極深重,如活牛剝皮、生龜脫殼(烏龜放在熱水中煎煮而脫掉外殼)。在這種情形下,有幾人能心無顛倒、正念分明呢?為此,佛施大慈悲,在眾生臨終困難之際,以佛力加持眾生,令其心不顛倒,且與大眾現前圍繞,使他心得安慰,在歡喜中往生極樂。
現在,此願圓滿成就。佛在《稱贊淨土佛攝受經》中說:“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俱,前後圍繞,來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亂。”從“慈悲加佑,令心不亂”這一句看出,一般凡夫臨終全仗佛力加持,令心不亂,正念分明。
《圓中鈔》中說:娑婆世界的眾生雖能念佛,但浩浩蕩蕩的見思煩惱實未伏斷,而能做到臨終心不顛倒,本非自力所能安住,全仗彌陀拔濟,雖本非正念而能生起正念,故能心不顛倒,隨即往生。
《悲華經》中說得更詳,阿彌陀佛說:臨終之際,我與大眾圍繞,現在往生者心前,其人見我前來接引,內心歡喜。彼時,我入無翳三昧,以三昧力,在其前為說妙法。以聞法故,立斷一切苦惱,心生大歡喜,而得寶寘三昧,以此三昧之力,令心住於正念及無生法忍,命終之後,必生我國。
所以,只有具特殊修行的人,能憑自力在臨終時心不顛倒、正念分明、如入禅定。但這是業重凡夫無法企及的,因為白天做不得主,夢中就做不得主;夢中做不得主,病中就做不得主;病中做不得主,死時更做不得主,因為死時的痛苦最深重。然而,依仗佛的願力殊勝加持,淨業行人能在臨終,心識清明、安詳,無有顛倒、錯亂、不經中陰,無間就化生在極樂世界的蓮花中。修淨土的人有多安樂!生時安樂,死時還安樂,不必要經過中陰。修得好,提前預知時至,坐著甚至站著往生。以這個原因,普賢大士帶領華藏海眾發願:“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事例:
宋何昙遠,廬江人,從小奉持佛法,持菩薩戒。十八歲時因父親去世,悲傷過度,而落下病根。從此歸心淨土。他請僧人到家裡忏悔宿罪,修持日久,內心更加虔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