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大安法師:淨業行人的一向專志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說無量壽經》中講三輩往生,就把 “一向專志”表達出來了: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為什麼要一向專念?由於阿彌陀佛完成大願,完成淨土,他是一向專志;現在我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要相應,我們也要一向專念,要專修。

  善導大師他為什麼講五種專修,是符合淨土法門理念的:讀誦——讀誦淨土經典;禮拜——禮拜阿彌陀佛;稱念——稱念阿彌陀佛名號;觀想——觀想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供養——供養西方三聖。

  五種專修就是表達“一向專志”,就是跟西方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產生一個密切的關聯。

  這樣你的心力已經傾向那個地方,臨命終時無論怎麼樣你都會去!因為你的心理定勢——慣性的力量——就是種子的串習,都指向了西方極樂世界,不會到其它地方去。所以絕對不能散修其他。

  阿彌陀佛因地做菩薩時,“一向專志莊嚴妙土”這種一向專志,不是他一生,而是無量劫生生世世都是一向專志的。

  這就正好跟前面世自在王佛給法藏比丘的一個開示相呼應,說你要建立一個殊勝、超勝十方的剎土,這個可以啊,能實現哪!就好像一個人要舀大海的水,只要多生多劫都去舀,終究能把大海的水舀干,見到大海底部的妙寶。你看世自在王佛也是談“至心精進”的問題,至心也就是一向專志。

  所以我們無論修淨土法門,還是做世間事業,要把“一向專志”作為我們做事的一個最高原則。我們無論在世間看那些成功者,還是修道看那些成就者,就會發現:其實人和人之間禀賦的差異不是很大。決定成敗的一個關鍵,就是意志力問題、專心致志的問題。

  孟子講弈秋教兩個學生,一個學生專心致志學下棋成了國手;另外一個學生一邊學下棋,一邊猜測有天鵝飛過來,就想像:“我能不能把它打下來,做個菜吃。”他老是分心,就被淘汰下去了。

  孔子在森林裡見的那個老人能夠抓知了,竹竿一上去就把它抓下來,像探囊中之物一樣。能夠達到這個神妙,也就是“用志不分,乃凝於神”。

  道家也講九轉丹成,丹成要九次的反復。所以我們看這些經典、一些重要的文句,我們要看清楚它的方法論的原則。

  我們要做到用志不分——一向專志,念佛的神效才能上來。

 

上一篇:有一天,他在定中看見阿彌陀佛,用水灑在他的面部並對他說話
下一篇:秋冬預防關節炎保暖要當先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