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我們學習皈依,首先要明白為什麼要皈依上師三寶。皈依上師三寶的三個原因:一是我們要解脫成佛;二是除了上師三寶,誰也無法教我們解脫成佛的方法;三是佛第一次轉法輪、第二次轉法輪和第三次轉法輪所宣講的都是解脫成佛的方法,我們依這些方法完全可以到達彼岸,獲得成就,因此我們要皈依上師三寶。
皈依不能盲目,大家要仔細地觀察,我們解脫成佛的心是不是真的。對輪回沒有絲毫的貪戀,真心地想解脫成佛,這叫出離心。出離心很重要,這是一切修法的基礎。若是沒有出離心,沒有斷掉對世間的貪戀,只是在表面上學佛修行,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學佛修行。出離心說起來容易,真正做起來非常難。若是腳踩著輪回與涅槃兩只船,一方面留戀著輪回,貪著世間八法,另一方面說要解脫成佛,這個心就不是一心一意的,是假的。成就靠的是一心、真心,否則不可能成就。
現在很多人都說:“我要解脫,我要成佛,我要學佛修行。”若是大概地觀察、思維,也許自己覺得是真的。但若是仔細觀察、思維,也很難說實際上是不是真心的。你是不是還貪戀世間,是不是還在圍著世間八法轉?應該仔細觀察、思維。出離心是成就的根本,是最基礎的修法。若是沒有出離心,想解脫成佛是水中撈月,是不可能實現的。沒有真正的出離心,皈依也是流於形式,根本不可能真正皈依三寶、進入佛門。所以我經常強調四外加行,基礎太重要了。若是連基本的佛理都沒有明白,連最基礎的修法都沒有修好,不會取得任何成就。
我們若是真心想解脫成就,那麼只有佛、法、僧三寶和上師有能力引導我們,所以我們要皈依上師三寶。
皈依的內容有皈依的基礎、皈依的對境、皈依的方法。有信心作為基礎才能皈依上師三寶。還要明白什麼是佛、法、僧,什麼叫上師,然後再皈依。因皈依、果皈依都需要下決心,如理如法地皈依,才能得到戒體,真正進入佛門。而後就要守護自己的誓言,也可以說是保護戒體,不讓它遭到破壞,不要讓它失去,這些都是前面講的內容。
一、皈依的功德
皈依是一切戒律的根本;皈依能播下解脫的種子,遠離不善業,增上善業;皈依三寶,獲得戒體以後,不用懼怕一切惡魔;皈依是一切功德的源泉,一切正法的基礎;皈依上師三寶能獲得暫時和究竟的利益。
第一、皈依是一切戒律的根本。證法是戒定慧三學,智慧是從定中生,禅定的基礎是戒律。皈依是一切戒律的根本。
如《皈依七十頌》中雲:“雖眾皆可受戒律,然未皈依不可得。”佛在經中講,任何人都可以受戒,都能得到戒體,但若是不皈依三寶,就不能獲得戒體。所以我們無論是受什麼戒,首先必須要皈依三寶。
別解脫戒分在家眾的戒律和出家眾的戒律。在家眾的戒律有居士五戒,還有八關齋戒。如果沒有皈依就不能受持居士五戒,得不到戒體。僅僅受持一天一夜的八關齋戒也要皈依三寶,否則也得不到戒體。出家眾的戒律有沙彌戒、沙彌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若想受持這些戒,首先要皈依,否則也得不到戒體。
菩薩戒同樣如此。我們每天都在發菩提心、受菩薩戒,所念誦的是甚深派的發心儀軌,“乃至菩提果,皈依諸如來,正法菩薩眾,如是亦皈依。”這是皈依,接下來是發菩提心、受菩薩戒。不皈依不能受戒,得不到戒體。
密乘戒也同樣如此。受密乘戒主要是接受灌頂,無論是外密、內密,接受灌頂之前首先也要皈依,不皈依不能接受灌頂,即使接受灌頂了也得不到密乘的戒體。
皈依是一切戒的根本,先皈依再受戒,有戒律才有禅定,有禅定才能生起智慧。戒是淨,身口意清淨了,心才會定下來;心定了,才能生起真正的智慧。
我們現在修學大圓滿法,要有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性的智慧。如果沒有皈依,怎麼能發菩提心、受菩薩戒呢?若是不發菩提心,不受菩薩戒,怎麼能消除業障、圓滿福報、獲得上師的竅訣?若是沒有消業積福,沒有上師的竅訣,怎麼能領悟最究竟圓滿的智慧呢?所以說,皈依是一切正法的基礎。皈依了,進入佛門了,戒定慧的功德都將逐漸圓滿。
第二、皈依能播下解脫的種子,遠離不善業,增上善業。沒有信心就不能皈依。皈依後,如果這個信心和決心都是真的,做到斷惡行善就不難了。因為是真心喜歡善業,喜歡這些無漏的功德,你一定會盡力去修善業、修這些無漏的功德,不可能再做一些相反的不善業或者有漏的、屬於輪回的善業。
佛在經中講:何者皈依佛,不墮入惡趣,離開人世後,轉生天界中。你真正皈依了三寶以後,再也不會墮落惡趣,最起碼也能獲得人天的安樂。皈依三寶、進入佛門了,即使沒有再進一步學修其他的法,這個人死了以後也會轉生天界,這只是一般的果報。若是有特殊的因緣,還可以獲得暇滿的人身,經過繼續學修,就可以解脫輪回,獲得成就。從世間的角度看,天人比人福報大;從佛法的角度看,人的法福超越天人。天人雖然福報大,條件好,但是他們沒有學佛修行的機緣,或者學佛修行的機緣沒有這麼殊勝。僅僅如理如法地皈依,就有這麼大的功德:再也不會墮落惡趣,最起碼也能獲得善趣的安樂。
很多人聽說“皈依了之後再也不會墮落惡趣,能獲得善趣的安樂,能獲得很多福報”,就生起了貪心,急忙皈依,領本皈依證回去,然後就等著功德與福報降臨,但是等了好久都沒有什麼反應,就開始懷疑了:“不是說皈依了之後能祛除違緣,能獲得很多福報麼?我怎麼越來越不好了呢?”不是如理如法地皈依,當然得不到功德和利益了。皈依是一種心態,不是一種行為。在表面上、行為上皈依了,也有皈依證了,但是沒有真正生起信心,沒有真正立下誓言,所以還是沒有皈依,沒有獲得皈依的戒體。沒有獲得皈依的戒體,怎麼可能獲得功德和利益呢?
第三、皈依三寶,獲得戒體以後,不用懼怕一切惡魔。其實,最好的護身符就是相續中的戒體。相續中有這樣清淨的戒體,外在的任何鬼神和惡魔都侵害不了你。
大家都喜歡戴這個護身符,那個護身符,買這個保險,那個保險,其實這些都不保險。最好的護身符是戒體,最好的保險是皈依三寶。你若是對三寶生起了信心,真正地皈依了三寶,這才是保險,是生生世世的保險!世間的保險都是暫時的、不可靠的、不究竟的,皈依三寶才是最可靠、最究竟的保險。
現在的人都怕有鬼,都怕有魔,有一點點反應就開始擔心、顧慮:“是不是鬼魔來了?”然後自言自語:“放過我吧!等我將來成佛了,可以度化你。”說得好聽,都是假的,就是希望他們快點離開,並不是真心想度化他們。
魔是自心的顯現,也是自己的業力的顯現。外面沒有魔,只要你的心不動,即使有魔也傷害不了你。若是你不顧慮,心裡不害怕,它還能對你怎麼樣啊?既不能拿刀來捅你,也不可能拿槍來打你,只是在那邊嚇唬你。如果你不害怕,它就沒辦法了。心不清淨的時候才有這些顯現,有業障的時候才有這些顯現。但即使有了這些顯現,也不用害怕,皈依三寶的人不用害怕一切惡魔,鬼神侵害不了皈依三寶的人。
皈依三寶的人,時刻都有善神護法的護持。事實上,善神護法護持的是人相續中的戒體。相續中有戒體,善神護法跟這個人形影不離。魔也侵害不了皈依三寶的人,因為皈依三寶的人是立下誓言並守護誓言的人。這樣的人,不用說鬼魔,連天尊等護法都害怕,都不敢不來保護他。如《日藏經》中雲:“有情誰人皈依佛,俱胝魔眾不能害,縱破戒律心散亂,彼亦定能趨涅槃。”所以,大家不要輕易立下誓言,一旦立下了誓言,縱遇命難也不能捨棄誓言。
為了自己的誓言可以捨棄生命的人是聖者,為了生命而捨棄誓言的人是凡夫,這是聖者和凡夫的差別。真正的聖者不可能輕易發誓,一定會經過深思熟慮以後才會立下誓言,而一旦立下誓言了就不會違背誓言,就如同刻在石頭上的字一樣,即使歷盡風吹雨打也不會褪失。
善神護法也是我們的善念和善根的一種顯現。你有善根,有善念,自然就有善神護法的護持;若是沒有善心,沒有善念,善神護法是不會來護持你的。你的身心就像一所房子,若裡面擺放著很多的善念、功德,再迎請這些善神護法,他們才會來,如果房子裡裝的都是亂七八糟的穢物,他們能來麼?
再打一個比喻,若是你想邀請一個人來做客,那個人特別愛干淨,特別講衛生,而你的房間裡堆滿了亂七八糟的垃圾等不淨的東西,他是不會來的。若是房間打掃得干干淨淨,裝飾得漂漂亮亮,你再邀請他,他一定會來的。
善神護法喜歡善業,喜歡具有善根的人,喜歡能做好事的人。你要是有善念,有善根,存好心,做好事,善神護法自然就來了。皈依三寶的人都是喜歡善根、喜歡無漏功德的人,都是具有善根、具有無漏功德的人,善神護法自然就來保護你了。
第四、皈依是一切功德的源泉,一切正法的基礎。皈依三寶以後,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都能逐漸圓滿。佛在《涅槃經》中講:“皈依三寶者,福慧勝資糧,世間佛法增,將獲得佛果。”皈依三寶的人已經對上師三寶生起了定解,他一定會精進修學,積累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最終獲得圓滿佛果。
《施寶童子請問經》中雲:“皈依佛者,一切善法皆明顯增上,知慚有愧。”真正皈依佛陀的人,一切善法明顯增長。他以佛為究竟的導師,自然就有慚愧心、羞愧心。有慚愧心、羞愧心,消除業障就很容易了。
《施寶童子請問經》中雲:“皈依法者,常不放逸,具有諸多功德,恆時能憶宿世,具有修法之緣分與福德。”真正皈依佛法並把佛法視為道路的人是不會懈怠放逸的,因為他喜歡戒定慧三學的功德,他已經真正下決心修持戒定慧三學了,還能懈怠放逸嗎?若不放逸、不懈怠,精進地修持戒定慧三學,能不具有諸多功德嗎?真正皈依正法以後,學佛修行的這些機緣和條件自然就有了。現在很多學佛人總是有違緣障礙,學佛修行的機緣和條件總是不具備、不成熟,就是因為對正法的信心不夠、決心不大、發心不到位。
《施寶童子請問經》中雲:“皈依僧者,自心堪能,具眾多等持總持法門,種姓恆時高貴,夢中亦不離佛法僧。”真正皈依三寶的人,他一定會精進修行,暫時能獲得人天安樂,最終一定能解脫成佛。
佛在《無垢經》中雲:“皈依之福德,若其具色相,遍滿虛空界,彼將勝虛空。”皈依的福德,若是有個形狀,整個虛空也容納不了,僅僅皈依的福德都是如此的不可思議。又如《般若攝頌》中也說:“皈依福德若具相,此三界亦成小器,大海乃為水寶藏,藏合 豈能衡量耶?”只要是如理如法地皈依三寶,世間的福報自然就有。我跟大家講過,學佛修行就像點火,點火的時候要的不是灰,但是灰自然就有了,不要也有。同理,如理如法地學佛修行,世間的福報、暫時的利益自然就有了,不用特意求,特意修。為了蠅頭小利,失去了大利;為了暫時的利益,失去了最究竟的利益,這是愚者所為。智者所做的一切是為了獲得究竟的利益,與此同時自然就得到了暫時的利益。
二、信心和決心是獲得皈依功德的關鍵
很多人說,某某皈依佛門很多年了,修行也挺精進的,也做了很多事情,怎麼還沒有得到這些福報,沒有得到這些利益呢?講這種話的人又是在以人來衡量佛法,這是顛倒的!佛告誡我們依法不依人,應該以佛法來衡量人,不應該以人來衡量佛法。佛法是無邊無際的,可以用佛法來衡量人;人不是無邊無際的,不能用人來衡量佛法。人是人,法是法,這是個人的問題,不是佛法的問題。因果不好講,他沒有得到相應的功德與利益,也許是往昔的一些惡業要了結,也許是他學修不如法。如無等塔波仁波切所說:“若不如法而行持,正法反成惡趣因。”也就是說,如果修行不如法,不但得不到功德,反而會有罪過。
大家對照一下,看看自己的信心是否具足,對上師三寶的決心、皈依的決心有沒有到位,是不是不動搖。若是信心具足了,不動搖的,不可能得不到這些功德和利益。我們很多時候還是信心不足,不是那種堅定不移、絕不動搖的決心。雖然學佛修行好多年了,為眾生、為上師三寶也做了很多事情,但還是沒有深信,還是求這求那、想這想那的。若是對上師三寶有堅定不移的信心,還會這樣嗎?
你真正皈依了以後,應該是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給上師三寶,無論是讓你升天還是讓你下地獄,這都是上師三寶的事,不用你來操心;無論是痛苦還是快樂,都由上師三寶決定、安排。“我要快樂,不要痛苦;我要升天,不要下地獄!”這還是在跟上師三寶提要求!還是自以為是!還是自作主張!不是一心一意,沒有把自己所有的一切全部交給上師三寶,交給佛菩薩。
自己盡心盡力依教奉行,就行了。佛菩薩讓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佛菩薩給你安排什麼,你就做什麼。讓你了緣,你就了緣;讓你了債,你就了債。一切都是佛菩薩的安排,一切都是佛菩薩的加持。當機緣成熟、因緣具足的時候,你就解脫成佛了。若是沒有解脫成佛,可能是因緣、條件暫時不具足,還得努力,還要精進。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盡量存好心、做好事,盡量斷惡行善,就行了。不要有那麼多要求。“好像是有違緣障礙了,佛菩薩快過來保護我!”你把佛菩薩當什麼了?不是皈依處了,是保镖啊?你把佛菩薩當成手下了,讓他們來保護你。讓他們辦這個辦那個的,“讓我順利,讓我發財,讓我平安,讓我健康啊!”你這樣自私地求,是對佛菩薩最大的不恭敬!我們是上師三寶的追隨者,我們應該為上師三寶做事,應該去保護佛菩薩,去保護上師三寶的事業,這才是正確的。
我們現在皈依上師三寶就是為了逃避災禍,為了健康,為了平安,為了發財,這樣自私地皈依、修行,是不如法的。誠如密勒日巴尊者所說的:迎請智慧天尊維護世間的利益,猶如將國王從寶座上拉下來,吩咐他掃地一樣。又如單巴桑吉尊者也親口說過:“將密宗的壇城設在村子的羊圈裡,怎麼能對治呢?簡直可笑!”
你喜歡這些功德,想讓自己也具有這些功德,這才是信心。清淨信心是喜歡這些無漏的功德,喜歡具有無漏功德的人;欲樂信心是自己也想獲得這些功德,也想成為具有無漏功德的佛菩薩;勝解信心是明白自己通過學修也可以成佛、可以做菩薩。這三種信心不是迷信,也不是要求或索取。
皈依不是求這個,求那個的。以佛為導師,以法為道路,以僧為道友,以上師為怙主,下決心學修戒定慧三學,獲得僧眾相續中無漏的功德,這才是皈依。現在我們皈依的目的就是求——求健康、求平安,但是越求越得不到,不求才能得到。
學佛的人是要脫離痛苦,獲得快樂的。遠離世間八法,不執著世間八法,這是一種快樂的方法。遠離是不執著的意思。當你不執著痛苦的時候,痛苦就沒有了;當你執著痛苦,想逃避痛苦的時候,這種執著本身就是一種痛苦,因為這是心裡的一種束縛,使你得不到解脫。同樣,當你不執著快樂,不去追求快樂的時候,快樂自然就來了,不執著本身就是一種快樂。誹謗和贊歎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經常在眾人面前裝模作樣,就是想獲得贊歎、避免誹謗。越執著贊揚,越想得到越得不到,這也是一種痛苦。
其實一切自然流露的都是好的,不會影響別人。不是自然流露的、裝出來的那些都會影響別人,傷害別人。那些大自在的人,有時候有些不如法的言行舉止似乎在傷害眾生,但實際上他們是不會傷害眾生的,打人、罵人都是對眾生的一種幫助和利益。當我們不去執著的時候,就什麼都有了。遠離世間八法,就是這個意思。
有信心、有決心而皈依,暫時的這些人天福報,乃至於佛究竟圓滿的功德,都會有。但是信心和決心也不是誰都有的。先要明理,然後才會有真正堅定的信心。明理非常重要。佛講的暇滿難得、壽命無常、因果不虛、輪回過患等基本的道理,大家一定要明白。要明理就一定要聞思修,聞是聽明白,思維是想明白,修是去做。但很多人只是大概地聽一聽、想一想就過去了,這樣是不可能起作用的,要反復聽、反復想、反復修。將這些佛理牢記在腦子裡,融化到血液中,落實到生活上,這是聞思修。有足夠的聞思才有修行,都是有次第的,大家如果真心想解脫,真心想成就,就要一步步、扎扎實實地聞思修行。
現在很多人都是盲修瞎煉,雖然也知道一些佛理,也會講一些佛理,但是只知道有什麼用?只會講有什麼用?法和相續沒有結合,修行和生活沒有結合。修行是修行,生活是生活,彼此脫節了,法沒有融入相續,修行沒有融入生活。法是法,相續是相續,一個是東,一個是西,是兩條路,有什麼用?我們要以法來改變相續,要把相續變成法,把生活變成修行,就行了。
其實,我們不是不明白,不是不知道,只是沒有好好地對照自己,沒有運用,沒有改變自己。應對生活上、工作上的問題的時候,沒有以佛法去解決問題,而是用另外一套方法來解決、處理,這是錯誤的!
我們每天都有專門的生活修行時間,生活修行的時候大家更應該落實佛法,這才是真正的修行。無論是打掃衛生,還是做其他事情的時候,行住坐臥、一舉一動,應該把佛法運用起來,拿佛法來對照自己、改變自己。心態很重要。無論在哪裡做任何事都一樣,若是心態放平了、放正了,發心到位了,心態調整好了,都不是一般的勞動,都是修行。假如發心不到位,心態沒有放平、放正,即使在寺院道場裡做事,也只是一般的勞動,不會有任何功德。
若能將佛法和相續結合,修行和生活結合,學佛修行對你的幫助真的是不可思議,無論是究竟的利益,還是暫時的利益,都能滿足你。佛法是一種健康的活法,是一種快樂的活法。佛法就是教你怎樣生活工作,怎樣為人處事。開心快樂地去生活工作,開心快樂地去為人處事,就是佛法,就是修行,就是成就。若是不開心、不快樂地生活工作、為人處事,包括念佛、誦經,都不是學佛,不是修行,不會有成就的。希望大家有智慧。有智慧就會有快樂,沒有智慧就會有痛苦。大家要做智者,有智慧了,就什麼都有了。
皈依的內容有很多,大家要抓好重點,需要問一問:皈依的信心和決心是不是真心實意的?是不是發自內心的?是不是堅定不移的?學佛修行不能不死不活的。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做到了就是做到了,沒做到就是沒做到;是就是是,非就是非,都要分清楚。我們現在的狀態是,說沒學也學了,說沒修也修了。雖然每天都在學、都在修,但什麼也沒有明白,什麼也沒有做到,這叫不死不活。不要這樣!學佛修行要實實在在,不能虛情假意,否則欺騙的是自己,傷害的是自己,一切損失都是自己的,到時候你會後悔的,但那個時候已經晚了!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思考題: 1、若不皈依上師三寶,能得到別解脫戒、菩薩戒、密乘戒的戒體嗎?
2、為什麼說皈依上師三寶後,福德資糧、智慧資糧就能圓滿,怎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