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達真堪布:調伏自心即是吾忠告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智海撷貝】調伏自心即是吾忠告

  誦經祈福以及降魔等,雖自功德傳揚人群中,

  為貪食財自心被魔使,調伏自心即是吾忠告。

  “誦經祈福以及降魔等”,有的人在寺院、道場,甚至去信眾的家裡搞誦經、祈福、驅魔、降魔等佛事活動,暫時讓他們順利了,或者解決了身體、家庭、工作上的一些問題和障礙——這並不難,一般的修行人都有這個能力。“雖自功德傳揚人群中”,有些人說:“這個法師佛事做得特別有威儀、有成就。”雖然一些功德在人群中被傳揚,人們暫時會尊重、恭敬、供養自己,然而,若是相續中沒有出離心、菩提心,也沒有多大意義。

  這些情況在藏地、漢地都有。有些寺院經常搞這些活動,如消災免難、祈福、吉祥等。尤其在藏地,有些出家人、修行人經常去信眾家裡誦經祈福,做降魔等法事。這主要看自己的發心與動機,若是你自己有清淨的發心和願力,為了方便地攝受、接引眾生也可以,但是不能為了暫時的名聞利養而經常搞這些事情。

  第一,這對他們來說沒有多大的意義。解決了問題、得到了利益都是暫時的,解決不了根本上的問題,不能真正地利益眾生。若是想真正利益眾生,應當以清淨的發心和願力,到有緣的眾生面前宣講佛理,這樣他們自然會生起正念,外魔和違緣自然就會消失。“心魔不起,外魔不生。”都是自心的顯現和游舞。心淨則一切都會清淨,心不清淨一切都不會清淨的。

  第二,對自己的修行也會有極大的障礙。經常搞這些佛事活動,會影響自己的正常修行。暫時得到一些恭敬和供養,也會讓自己生起一些貪心、嗔恨心、傲慢心、嫉妒心等煩惱。有的人沒有得到足夠的供養,就會生起嗔恨心。有的人得到別人暫時的恭敬、供養和贊歎,就會生起傲慢心,而且會越來越傲慢,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很有成就。本來就很難認識自己的錯誤、缺點和毛病,這樣就更認識不到了。去施主家裡做佛事的同伴得到了比自己更多的恭敬、供養或贊歎時,有的人會生起嫉妒心,產生很多非理作意,增加煩惱。這樣對自己的修行不但沒有好處,反而有更多的障礙和違緣。

  “為貪食財自心被魔使”,“貪食財”,指貪圖食物、財物;“被魔使”指自己不但不能降伏這些惡魔,反而被惡魔降伏。我執我愛、自私自利越來越強烈,貪嗔癡慢疑這些煩惱越來越熾盛,惡業積累得越來越多,最終會走火入魔。臨終之時,眷屬、施主、財物、名利等都帶不走,兩手空空地離開世間,獨自面對死亡,面對來世。這時,人會被業力牽引而墮落惡趣,感受無窮無盡的痛苦。所以,大家一定要謹慎!在沒有能力、沒有特殊意義的情況下,不要經常去做這些事情。

  名聞利養、功德福德,要看自己怎樣利用。為了方便接引眾生,我們可以擁有這些,但是不能貪執。若是貪著,甚至拿這些來造業,將來就要感受無窮無盡的痛苦。若是不貪著這些,還能拿這些來弘揚佛法,饒益眾生,讓世間的名聞利養、自己的功德和福德成為弘法利生中的一種助緣,是可以的,客觀上也是必要的。但是,這要建立在對自己有一定保障的基礎上,也就是生起出離心的基礎上。當自己對輪回、對世間生起了強烈的厭患心了,就算得到了再多的贊歎與供養,得到了再多的福報、功德與利益也不會產生貪戀之心,自己的相續絕不會被染污的時候,才可以做這些。   菩提心是對他人的保障,若是你有慈悲心,有利他之心,真有正知正見,有智慧,一定能度化他人。眾生的根基和意樂都不一樣,有的人對這些佛事活動非常有信心。必要的情況下,就可以通過一些善巧方便來接引眾生。這時要觀察自己的發心動機,為什麼要這樣做?若是為眾生就可以做,也是應該做的;若是為自己暫時的利益,最好不去做這些事情。

  “調伏自心即是吾忠告”,先要調伏自心,去降伏自身的魔——自相續中的煩惱和習氣。這是龍欽巴大士對自己、也是對我們這些眾生的一種忠告。

  ——摘自達真堪布上師《三十忠告論講記》

 

上一篇:大安法師:念佛可消業障,為什麼高僧大德還會有病
下一篇:淨界法師:如何判斷自己是善業強,還是罪業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