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現代因果實錄:禅與淨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問:佛門裡講永明延壽禅師是阿彌陀佛再來,他老人家留下的“四料簡”中說“有禅無淨土,十人九蹉路”。老人家本人是禅門中人,卻說禅不如淨土,您怎麼理解這句話?

  答:四句話是:有禅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忽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禅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禅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無禅無淨土,銅床並鐵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我的理解是:

  世尊在世時,只有佛教,教內無宗無派。世尊涅磐之後,隨著佛法的廣泛傳播,及修行切入方法的不同,逐漸有了大小乘,或者叫作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之分,及禅教律密淨五宗不同的修法。雖分五宗,目的卻是一個,即:去除妄想執著,證得佛位。

  “心淨則佛土淨。”禅教律密淨皆以淨心為目的,以守戒為根本,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淨土兩個字指的是淨心,而非專指淨土宗。淨土宗以念佛為攝心止妄的方法,也是其他宗共同的止妄防非的方法。而參禅打坐,是禅宗弟子在念佛的基礎上用以幫助自己“明心見性”開發智慧的又一種方法。達摩祖師說:“佛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所以,禅與淨,以及其他各宗,本是同根同姓的一家兄弟,何分高低貴賤?.

  至於永明壽禅師的“四料簡”,就當時和現在的現象看,說的完全正確。我是這樣理解的:

  “有禅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忽現前,敝爾隨他去。”

  現代許多人所參的禅,隨著時間的推移,遠不是“拈花微笑”以至達摩祖師面壁那個時期的禅了。參禅而無定力的人越來越多,只學打坐而不知修心,向外求的人占了多數。僅滿足於得到一點“清淨”、“輕安”的境界。或者有了一點輕飄飄的感覺,就自以為有了功夫,“得道開悟”了。不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而這種“功夫”只是參禅初期階段的境界,是“陰境”,是不究竟的。若隨著陰境跑了,就迷失了正路,這不是禅,如不及時糾正,就“敝爾隨他去”了。這都是不內求修心,心向外求造成的,所以“十人九蹉路”。

  所以,只知打坐而不淨心的人,參禅無益,也無禅可談。

  “無禅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不喜歡打坐參禅,卻能內求修心,“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這樣的修行人,就已經見到了自性彌陀,將來必然往生極樂,所以叫“萬修萬人去”。如果只是口中念佛,而無切實的修行,即使念破喉嚨也是枉然,終不會見彌陀。

  “有禅有淨土,猶如帶角虎”,虎本自威,若再長出兩個角來,豈不威猛有力,必然成就。為師作佛,理所當然!這才是永明壽禅師贊歎的修行方法,不然何以用帶角虎來比喻“禅加淨”呢?

  至於沒有善根的人,既不參禅,也不念佛。昏了一生,白來人間一趟,自然一失人身,“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了。

 

上一篇:揭秘生活中的因果:幸福太瘦,指縫太寬
下一篇:現代因果實錄:法無高下,門門第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